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喜耕田-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罢,撇了撇嘴问段氏道:“你倒是说说你会做什么,会下田锄地吗?会插秧栽苗吗?会用我们农家这种大黑锅做饭吗?”

段氏一听,果真是样样不会。随即眼睛一亮道:“我会绣花。”

“绣花?”叶氏更是冷笑不止,“绣花有啥用?我们这样的穷人家一年到头都买不起一块布料,还绣什么花。你若是想和我们家老二好,就把绣花的念想忘了吧,收下心来学这些屋里屋外的活计就行了。你们俩的婚事我倒是也可以成全,不过你一没嫁妆二没亲人,又是个来路不明的,那我们家对你也就不能厚礼相待了。给你们买两床铺盖,一人一套新衣服就算结婚了吧。”

那天,段香瑶是忍着委屈和裴逸之成的亲。

婚后,若不是有人求她帮忙绣点东西时,她果真没有再摸绣花针。

对于家里家外的活计,她不懂就问,问完就学,没过多久,就和其它村里的妇女一样,成了一把农家院里的好手。

第050节:出门

记忆就像一张挂满风铃的卷帘,一旦触碰,所有的神经都会跟着“铃铃”作响,牵动不止。无论它是好的,还是坏的,无论它是你愿意在脑海保留的,还是努力想要屏蔽的,都会一丝丝、一段段地闯到你的眼前,令你措手不及。

无法藏匿,亦无法遮掩。

故而,十几年未见的兄妹二人,此时此刻,思潮翻滚,过去的一切种种,就如冲破了河坝的洪水,记忆的闸口,无论如何也将止不住。

虽然二人面对眼前一切,早已是今非昔比,物也非,人也非,几乎是事事非。但是,一旦说起了从前的事,就像是有人递上去一根竹竿一般,二人顺着竹竿爬了过去,爬出了好多的眼泪,也爬出了好多的辛酸。

是啊,不过区区两个时辰,又如何能道尽数十年别离后的各自辛苦。

别离后,兄妹二人沿着各自的生活轨道,各自走着。只有心中的牵挂与想念,却从不曾有任何交集。段新民曾经以为,他这辈子都见不到这个唯一的妹妹了。哪曾想到,此时此刻,她就这般活生生的站在自己的眼前。

着实不能不令人感叹世事万端,奇妙莫测,仅这一番小小的人事沧桑,便足够耐人寻味了。

二人说得越久,段氏的眼泪越多,到了最后,她已经泣不成声,哭成了泪人,她一边抹着眼泪,一边抽抽噎噎地问道:“哥,咱爹他还好吗?”

段新民一怔,沉默了良久,才摇了摇头,缓缓说道:“香瑶。咱爹他,他已经不在了。”

“啊!不在了?”段氏愣怔了一下,忽地又大哭起来,嘶声喊道:“爹!”

“香瑶,”段新民有些诧异地说道:“咱爹当年那么对你。你难道不恨他吗?”

“恨过。”段氏抽抽搭搭地说道。“哥,咱娘就是被他气死的,你说我能不恨他吗?后来他又娶了那个女人进门。那女人对咱们兄妹又是如何苛刻的,他不是不知道,但却装做不知道一样全然不管。再到后来,那女人要将我许配给屠夫孔二刀做继室,他也不出来拦一下,那时候我已经恨极了他。可是,”她顿了顿,又道:“可是他毕竟是咱爹,我有千万个理由恨他。可还有一样必须要感激他,那就是,是他将我带到这个世上来的,是他将我养大的。而且自从我生养了几个孩子以后,越发知道了对父母感恩,所以这么多年过去了。那恨就淡了许多了……”

“唉!”段新民叹了一声,仰头说道:“你离开家三年之后,那位知县因为政务有错卸任归田了。之后朝中安排的知县就没有再重用过咱爹。所以自那以后咱爹也就一直闲置在家,靠着以前的积蓄和一些薄产过日子。但是继母生的孩子,是一个浪荡子。很快就败光了家财,所以咱爹的晚景也是很凄凉的。”

段新民继续道:“三年前继母走了之后,爹就经常提起你,还说他近两年常常会梦到你。后来他就差人出来四处寻你,但是由于当时你和逸之走得匆忙,并没有告诉我逸之的家住在哪里?十里八村的寻了若干个地方,也没有寻到。后来我还以为你和逸之搬到别的地方去了。直到一年前爹也走了,他临终时千叮咛万嘱咐地叫我一定要寻到你。一直到去年秋天,我被即将卸任的知县大人提为了典狱长一职,这才求人查了县中历年秀才的履历,故而才找到了你家的住处。”

“哥,这些年你这般苦苦的寻我,也真是为难你了。”段氏极为感慨地说道。

段新民点了点头,叹道:“只能说好事多磨吧!一路走来虽然不太平坦,但终是老天没有负我,让我把你们寻到了,也算了了我一桩极大的心愿。”他笑了笑,说道:“这下好了,我们兄妹二人团聚了,娘在九泉之下也可瞑目了。”

“说得正是,说得正是。”段氏将脸上的泪抹了干净,笑着道:“哥,我去厨房煮饭,你和逸之先聊着。家里还有猪头肉,还有鸡子,这都是哥爱吃的。”

“好!”段新民也不推辞,笑着说道:“吃了饭,你们一家人就随我回去住几天,你嫂子惦着你呢!再者也算是认认门,日后若是有什么事,差孩子去找我就可。”

裴逸之忙道:“哥和香瑶十几年未见,这兄妹是该好好聚一聚。香瑶带着孩子去,我就不去了。一则这么一群人去了,哥家里恐怕也要挤,再者我这家中还养着羊和鸡,得有人在家给它们喂食才行啊!”

段新民见他说得有道理,便也就没再强求,点了点头道:“也好,也好!那逸之就辛苦一点;先留在家中照看着,香瑶带着几个孩子随我回去见你嫂子去。”

“嫂子定是要见的;还有哥哥的那几个孩子;除了婉秀;我这个做姑母的还都没见着呢。”那边段氏接话道:“但是几天就不住了,子洋还太小,到外面去住怕是不惯,也怕太给嫂子找麻烦。咱们今儿吃了饭,我就带着几个孩子随哥回去看嫂子,待明日一早我就回来。”

段新民眉头一蹙,道:“明日怎能回来,既然去了何不多住上几天?再说一家人哪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你能去,你嫂子高兴还来不及呢,何来麻烦之说。”

“哥,咱们不急在这一时,现在来往方便了,日后常来常往的日子定是多的。”段氏笑道:“而且我自从和逸之成亲以来,就从没离开过这个家,虽然这破家破院的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但走出去总归是放不下的。”

“好吧!”段新民见她态度坚定,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晌午时分,一家人就匆匆用过了午饭。

段氏又给每个孩子都收拾了一下,幸好过年时,孩子们每人都有一身新衣赏。所以领出门去,也不会太失了颜面。一般村里的孩子,对穿戴上没什么讲究,只要衣服上没有补丁,清爽整洁。就算是比较好的了。

相比几个孩子。倒是段氏显得有些寒酸了。

虽然她不想让段新民看到自己过得不好,但是翻来翻去,也就那么两件可以穿得出手的衣服。最终她还是将那套半新不旧的亮蓝色夹袄和夹裤找了出来穿在身上。也不知道这是多少年前的衣服了。显然是压在箱子底下没怎么舍得拿出来穿过的,但是即便是不穿,在那个织布和染色还都不是很发达的年代里,那衣服也会放得失去了光鲜,那颜色就有点不明不暗的模糊。

准备停当之后,段氏抱着包了一层薄棉被的裴子洋,领着裴子慧,三人上了前面带篷的马车。裴子墨和裴子唐想上后面那辆已经将货卸掉的没篷的马车,但是段新民说带篷的马车坐得下。何况大家在一起挤着也热闹不说,路上也不会太冷。

于是大家就统统挤进了带篷的马车里。而楚牧则坚持要留下来陪着裴逸之,还要照顾大黄和小白,见他坚持不去,所以几个大人也就没有勉强。

虽然他唤段新民也为舅舅,但毕竟没有半点血缘关系。和裴子唐几人相比起来,难免有些生疏和尴尬。

裴逸之明白他的意思,就搂着他的肩膀说,“好,牧子在家陪我。你们去就是。”

裴子唐在马车上伸出脑袋对楚牧道:“牧子哥,你在家等我,明儿我就回来。”

“好,我等你。”

这是自从楚牧来到裴家后,与形影不离的裴子唐初次的分离。

第一次坐这种带篷的马车,倒是令几个孩子好一阵兴奋。大冬天的坐在里面不但不会感觉到冷,而且里面那软软的垫子,马上走动起来那摇摇晃晃的,几乎有些妙不可言的感觉,完全与坐耕地用的牛车是两回事。

裴子唐兴奋地拍着马车壁,“嘿!这车真好,里面就像房子似的。”

段新民看着裴子唐笑了笑,摸着他的脑袋说道:“子唐,这世上还有很多好东西是你没有见过的。就为这儿,你要好好读书才是,书读好了,考了功名,将来为官为宦,不但可以光宗耀祖,还可以坐更好的马车,住更大的房子。”

“大舅。”裴子唐仰脸望着段新民,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您不知道,我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以前爹爹常常拿着书读,他自己读得津津有味,我大哥和妹妹也听得很是入迷,唯有我,听了就犯困,直打嗑睡。”

他这话倒是把段新民逗笑了,“噢?那你有什么志向吗?以后想做点什么?”

裴子唐抓了抓后脑勺,脸色微微发红,忸怩了半天才说道:“我,我也没想过要做什么。我就是想多挣钱,让我爹娘都吃上这世上最好的东西,让我妹妹穿上这世上最漂亮的衣服,还有我大哥他最喜欢读书了,我就把全天下最好的书都给他买来。然后就是牧子哥,他从小没爹没娘,可怜得很。我就想着我挣了钱,就早早给他讨一房媳妇,让他也有个自己的家。”

虽然他的一番话只是对未来的一个设想,但却无意中触到了每个人心中那块最柔软的地方。

ps:

今日三更完毕,再次感谢大家!

第051节:亲戚

裴子慧有些怔怔地说不出话来,她平生第一次用几乎崇拜的目光看着裴子唐,久久不曾移开。

一直以来,她都将裴家的希望寄托在裴子墨身上,因为他读书既刻苦又有天赋,虽然他有些木讷,虽然他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但他是“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

而刚才听了裴子唐的一番话之后,她心里竟有了些微微的顿悟。

或许能让裴家光耀门楣的人是裴子墨,而真正能给裴家带来幸福的人应该是裴子唐。因为他愿意从细微处,设身处地的为每一个人着想。他才只有十一岁,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能说出这般话来当真是不能不让她佩服。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为自己家人着想也就罢了,就连牧子哥,裴子唐都能想到他从小无父无母的可怜,对于一个十一岁的孩子而言,要有怎样细密的心思才能体会到这一点?

与此同时,裴子慧又突然觉得自己很幸运。

爹娘疼爱,两个哥哥也各有所长。那么,是不是有了父母和兄长的守护,她就可以不用那么恐惧长大,不用再害怕长大后将要面临祖母塞给她的那段“姻缘”。

他们会帮助自己摆脱不幸,寻找幸福的是吗?

思索间,她微微仰头看向段氏。

段氏也在为刚才裴子唐的一番话,而动容掉泪。

裴子墨看了看段氏,又看了看裴子唐,不由双肩挺了挺,一副小大人的样子,拍着胸脯说道:“二弟,我是大哥,这些事都应该我来做。”一副很有担当的样子。

裴子唐一笑,说道:“大哥好好读书就是,以后咱家光耀门楣的事还得靠你。但是照顾咱爹娘和弟妹的事,就交给我。”

“好孩子!”段新民坐在中间,两臂分别搂了搂裴子墨和裴子唐的肩膀,感慨道:“好孩子,都是好孩子啊!这么小的年纪就知道照顾爹娘和弟妹了。”说罢又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向段氏,“香瑶,你养了几个好孩子啊!虽然现在苦点,等孩子们都长大了,你和逸之就有福享了。”

“是,是。”段氏笑着抹泪。满脸欣慰。“借哥哥的吉言。”

而后段新民又在马车上考问了一下裴子墨都读了什么书。并问了一些书上的知识,裴子墨均都对答如流,见解独到,着实让他对这个孩子也有了几分刮目相看的感觉。

最后他又问起了裴子慧。

裴子慧在这位大舅面前显得话不多。多数都是裴子唐代答的。

“大舅,您是不知道呢,”裴子唐用一种很是佩服的语气向段新民说道:“你别看我这个妹妹年纪小,但是本事可真是不小,今儿中午咱们吃的酸菜和韭菜,还有那黑色的木耳,您不是都说好吃吗?那可都是妹妹想的办法。我爹都说了,若不是子慧想出这么多好办法,发现了这么多好的吃食。那么今年冬天我们家只有喝糊糊的份了。”

“噢?”段新民很有兴趣,“由于急着往回赶,所以刚才吃饭的时候有些匆忙,故而我也就还没来得及问,现在你倒是可以给我说说看。那些吃食是怎么想的办法。”

裴子唐说道:“那酸菜其实就是在山脚下采的山白菜。往年的时候我们家也会采一些回来,虽然是备着冬天缺菜的时候吃的,但是往往放置不了几天就不行了,放热的地方容易烂掉,放冷的地方容易冻。所以我妹妹就想了这么一个办法,将白菜用滚烫的热水烫一下,然后一层层的装到大缸里,再一层层的洒上盐,放置一个月之后就成酸菜了。”说着他就笑了起来,“可以炒着吃,也可以炖着吃,最好吃的就是过年这几天,我娘切几块厚厚的肥膘肉往酸菜里一放,那就么煮了起来。哎哟!连油都省了不说,那酸菜竟然比肉还好吃,若是再淋上一点辣子,酸酸辣辣的,大冬天的竟可以吃出汗来!”

“妙,实在是妙。”段新民双眼通亮,又问:“那韭菜和木耳呢?”

“韭菜是妹妹在山上发现的,她采了种子回来,就种在了屋子里。说来也奇怪,大冬天的,那韭菜叶子竟然长得水水嫩嫩的,而且我们将叶子割掉吃了,它居然还能再长出来。中午您吃的是韭菜炒鸡子,我们过年那天晚上吃的饺子是韭菜肉馅的,那真叫一个又鲜又香。”裴子唐看段新民听得兴趣盎然,于是继续道:“还有那木耳,村里经常上山的人也是见过的,大家都叫那东西为树耳,但是看上去皱巴巴的,太阳一晒还硬硬的,谁也不知道能吃,居然被我妹妹发现,原来不但能吃,还极好吃呢!”

段新民听完,若有所思地看着裴子慧,缓声道:“看来子慧的本事还真是不小呢!”

裴子唐大大咧咧地一摆手,洋洋自得道:“大舅,这都不算什么,还有更厉害的呢!”

“还有?”段新民兴趣不减,换了一个坐姿继续听他道来。

于是裴子唐又将裴子慧是如何想办法利用癞蛤蟆粉收拾大伯母肖氏的,以及她为凌正坤出的使凌家婆媳和睦的妙计,还有她最近正在研究食醋的酿制方法,都一一对段新民说了。

段新民听完大为惊奇,一脸的瞠目结舌之态。转身对段香瑶道:“香瑶,你这闺女可不能用心灵手巧来形容了,这简直就是一个人精儿啊!”他再次看了裴子慧一眼,重重点头道:“长相可人,心思灵敏,嗯!秀外慧中,秀外慧中啊!”

“嗨!”段氏一摆手,笑道:“哥你还真能夸她,村里长大的孩子,哪谈得上什么秀外慧中。说得过去也就是了。”

段新民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笑着,但那眼神中便有了几分揣度的意味。

由于道路平坦,出发前已经吃饱草料的马儿脚程走得也极快。再加之车上几人一直在说说笑笑,所以时间过得很快,似乎就是在不知不觉中便到了县城。

初次来到县城的几个孩子,自然是新奇万分,兴奋不已。特别是裴子唐,他不时掀开马车帘子这边瞅瞅,那边看看。看这个觉得好。看那个也觉得妙。自入了城,那嘴巴就一直滔滔不绝没有停过。

直到段新民笑着说:“别急,明儿一早就让雨辰带你们出来玩,虽然这县城不大。但也足够你们逛上半天的了。”

“大舅,真的吗?”裴子唐一兴奋,竟然忘了还在马车里,忽地一下站了起来,脑袋就猛然撞上了马车车顶,直撞得他“哎哟”一声叫唤。

裴子墨和裴子慧就促狭地笑了起来。

“真的,真的。”段新民拉了拉他的手臂,缓声道:“快坐下,别摔到了你。”

他这才红着脸坐好了。

段新民看着段香瑶道:“香瑶。咱们家那个老宅子,早已被继母生的儿子给典当了,我现在住在南大门胡同里,是年前置办的一处宅子。分家那年爹也没给我什么,我就一直在外面租房子住。这两年存了些钱,才买了这个宅子。”

“哥,这些年也苦了你和嫂子了。”段香瑶说道。

段新民微微一笑,道:“过日子嘛,总要付出些辛苦。不过吃点苦算什么,你哥我不怕这些,现在这不是都熬过来了。婉秀嫁了人,雨辰在读书,就连婉琴也多少识得几个字,这日子还算过得去。”

“嗯。”

段香瑶点头间,马车已经赶进了南大门胡同。

这会儿段新民的妻子徐氏已经得到消息急匆匆地赶了出来。虽然段新民现在是典狱长,但也不算什么有头有脸的大官,所以家里也就像百姓人家一样,没有那么多设防,家中内人出入见客之类的也没有那么多弯弯道道。

迎出来的妇人约三十多岁,身着一件雨过天青的绸夹袄,高高耸起的元宝领,下身没有如一般的城里女子一样穿裙子,而是一条褐色夹裤。脸上薄施脂粉,皮肤白净光滑且又饱满,头却梳得又黑又亮,髻上插一支很普通的珠翠做装饰,整个人看上去不但温婉福态,更是一团和气之相。

段氏抱着裴子洋下了马车,与徐氏几乎是同时都望见了对方,俱是一阵激动。

“嫂子!”段氏的声音悲悲切切中带着哭腔。

徐氏双手一拍大腿,就奔了过来,“香瑶!这么些年了,你可算是回来了!”

二人几乎一起急呼出声的同时,眼泪都忍不住滚了下来。

裴子慧见状,赶紧伸手将裴子洋抱在了自己的怀里。

“嫂子!”段氏快步上前抓了徐氏的手,泪水连连道:“一别数年,嫂子还是当年的样貌,一点都没变。”

“哎哟!”徐氏泪中带笑地说道:“哪能还是当年的模样,婉秀都出嫁了,我也老了。到是香瑶你,这一别就是十几年,你这些年过得可好啊?”

“好,好!就是想念哥哥和嫂子。”段氏异常激动,掩袖抹着抹也抹不干净的眼泪。

段新民在那边安排了马车,走过来道:“外面天儿冷,快进屋说吧。”

徐氏这才拉着段氏,并且招呼着几个孩子走进了院子。

ps:

好吧,大家很给力,所以今天继续三更,早晨两更,晚七点还有一更!

同时感谢jansam、可爱莫、沧月37、沈小怡、以及书友书友140218071637109的打赏,还有水星石月和书代代的粉红票,在这里一并感谢了!!!

第052节:段家

段家的院子虽然不大,但却很是整洁干净。自漆黑大门迈步而入,里面是一条约两米宽的青石小路,小路两边摆着几盆常青绿色植物,这植物不稀奇也不昂贵,但却给这不大的院落中带来了几分生机。

依着青石路向前直走,就是正房。

进了正房,徐氏热情地招呼段氏和几个孩子落座,又将自己的孩子叫过来一一给段氏引见。由于段家的长女段婉秀已经出嫁,所以家中只有一位十四岁的儿子和一位十岁的小女儿。

“这孩子叫雨辰,”徐氏指着一个男孩说道:“是我和你哥唯一的儿子。”说罢,又拉了一个小女儿过来,说道:“这个叫婉琴,是我们家最小的孩子。”

段雨辰和段婉琴倒也不眼生,落落大方地唤了句:“大姑母!”

“嗳,嗳!”段氏很是高兴,亲切地拉着段雨辰和段婉琴的手,左看看右看看,似是好半天也看不够一般,“这两个孩子长得多好啊,雨辰像我哥,婉琴像嫂子。”

确实,这位段雨辰还真是继承了段新民的良好基因,虽然才十四岁,但已经能看得出挑高的个头,和匀称的身形。一张脸也是长得方方正正很是养眼,特别是那生得极好的一双眼睛,就如那闪光的绒布一般,顾盼之间一黑一亮,配上那如女孩子一般长长的睫毛,竟别有一种惊心动魄的美感,与无法形容的灵气。

段新民已属美男子,但是他的儿子段雨辰,果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而十岁的段湘琴,相比她的哥哥段雨辰而言,则要逊色一些。但也不能否认她也是一个美女,一张俏俏的鹅蛋脸,一双顾盼生辉的大眼睛,说起话来娇滴滴的……

而后段香瑶又将自己的孩子给徐氏介绍了一遍。两家人才算认识了个全。

段氏和徐氏坐在那里,手拉着手诉离别之苦。

招待几个孩子的事情,就交给了年龄最大的段雨辰。

他先是带着大家将几个房间都参观了一下。段家的房子虽然没有什么奢华的装饰和摆设,但却收拾得极为干净整洁,一些半年不旧的松木家具,虽然有的已经脱落了油漆,便却擦拭得一尘不染。

过了厅堂向里走,左边是段新民和徐氏的卧房,右面则依次是段婉琴和段雨辰的房间。

段婉琴的房间倒是没什么特别,和一般人家闺阁女子的房间相差无几。倒是段雨辰的房间。让人大开了眼界。房内除了几样简单的家具外。整面墙都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