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朱门继室-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曾经的阮琳珞,如今的静妃娘娘,明明是同一个人,只是称呼变了,就已经让人觉得遥不可及了。

朱锦堂稍微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娘娘她近来还好吗?”

对于,阮琳珞的近况,他们都所知甚少,沈月尘也是同样很关心,虽然相处的时间不长,但也是相识一场,而且互有好感。

朱元兰轻轻叹了一口气:“娘娘如今圣宠正浓,正是好时候,想来一切都会好吧……”

这句话从她的嘴里说出来,真是有几分心酸的感觉。

说完这话,朱元兰的眉眼间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悲伤,虽不明显,却也隐约可见。

对于阮琳珞而言,好与不好的界限,实在太模糊不清了。正是因为说不清楚,所以才总觉得不放心,所以才总是频繁拜请进宫,不求别的,只为看上女儿一眼。

第一百六十七章 秘密(四)

朱锦堂和沈月尘原本打算在京城逗留十天,然后,便启程返回德州。虽然呆得时间不长,但是在路上需要的时间,实在太长了。

朱元兰一再叮嘱他们要多留几日,毕竟好不容易才来一趟京城,下次再见就不知是什么时候了。

从阮家出来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

朱锦堂和沈月尘并肩坐上马车,两人皆是一脸疲惫。

回去的路上,马车缓缓而行,沈月尘困顿地歪了歪脑袋,拢了拢头发,然后,轻轻地靠在朱锦堂肩上闭目养神。

朱锦堂的肩膀宽厚,枕起来硬梆梆的,可是却让人觉得十分踏实和温暖。

许是,相处久了,太亲近了。原本一直带着些小心翼翼地肢体接触,如今变得随意又自然。

沈月尘感觉,两个人真的越来越像是一对夫妻了,亲密而自然。

朱锦堂感到自己的肩膀微微一沉,鼻尖可以隐约闻见一阵淡淡地香气,那是她头发上的香味。

不一会儿,沈月尘的头轻轻动了一下,往他肩窝处凑了凑,想要自己靠得更加舒服一些。

朱锦堂见状,还以为她觉得累了,长臂一伸,将她整个人都揽进怀里,动作一气呵成,既温柔又体贴。

沈月尘虽没说话,但还是忍不住轻轻抿起了嘴角。

对面的春茗,翠心和吴妈妈都瞧得分明,三人很识趣地低下头,都抿嘴不语,装作什么都没看见。

“累吧。”朱锦堂轻轻地抚弄着沈月尘鬓角的碎发,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总会碰到她的耳垂。

沈月尘默默地点点头,依旧没出声。

说实在的,她现在已经累到,连多说一句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朱锦堂闻言,心中颇有无奈,拍拍她的肩膀,道:“今天是第一次见面,自然最累的,往后再见就没这么麻烦了。”

是啊,第一次总是最难的。一回生两回熟,总要让人有个适应的过程。

沈月尘在心里默认似的,点了点头。

无论如何,她总算是没有白费力气,阮家人总算是接纳了父亲的拜请,也大概接受了她这个生人。

想到这里,沈月尘的心情稍微好了不少,她的好心情一路持续到回到沈家。但当她见到沈志云那张假笑的脸时,轻松愉快的心情马上淡了几分。

因为不能去阮家亲自登门拜访,沈志云着实郁闷了很久。

他一直坐在家中等着他们回来,希望两个人能给自己带回来一个好消息。

沈月尘和沈老太太感情渐深,但对于沈志云,她还是选择保持距离,尤其是现在,看着他看似亲切慈祥的脸,关切地问这问那,但其实最想听的,还是关于阮家的答复。

沈月尘没有卖关子,直接把国公爷的话,原封不动,一字不漏地告诉给了他。

沈志云听了以后,神情微微变得有些激动,若不是当着朱锦堂的面,还要维持着长辈的面子和架势,他估计早就欢喜地抚掌大笑,满屋子溜达了。

沈月尘看得出他在忍耐,朱锦堂自然也能看得出来。

沈志云不想让自己表现得太明显,转头吩咐姚氏道:“让下人们准备开饭吧,今儿我要和贤婿把酒言欢。”

沈月尘听了这话,微微蹙眉,忙含笑道:“我们在阮家已经用过饭了,而且,喝酒伤身。”

沈志云闻言,自然不好坚持,只让他们回房休息。

待他们走后,姚氏走到他的身边,似笑非笑道:“阮家果然还是看重朱家,老爷之前那般费尽心思,却还抵不过朱锦堂的一句话。”

姚氏这话说得格外轻巧,惹得沈志云微微有些不悦,“事情办成了就行。你又何必说这些斤斤计较的话,让人扫兴。”

姚氏闻言,也蹙眉道:“我不是想扫你的兴,而是觉得可惜,之前白白糟蹋了那么多银子,还没办到人家的心坎里。”

早知道没用的话,当初还何必费那个劲,浪费银子不说,还丢人丢面。

对于妻子姚氏的唠唠叨叨,沈志云打从心里觉得厌烦。不知是年纪大了,还是性格变了,从前她虽然也很看重银钱,但不会总是这样计较琐碎……

因为早年间,姚氏的娘家帮了他不少的忙,所以,沈志云对姚氏一直不错,平时尽量能让就让,能迁就一下就迁就一下,但是如今,他每每见到她这副势力小气的模样,他就觉得心烦得很。

人的耐性都是有限的,以前用得太多,现在就有些不够用了。

这会,沈志云和姚氏回了他们自己的屋子,梳洗一番过后,丫鬟们都安静地退了出去。

沈志云见屋子只剩下他们二人,便说道:“眼下正是大好的时候,你别是总把银钱放在嘴上,万一让孩子们听见怎么办?多丢面子啊。”

姚氏哼笑了一声:“老爷您不管家事,眼里自然不在乎银钱,可是我不一样。家里大事小情,我处处都要管不说,还要照顾婆婆,养育儿女,如今月嫤和月英都是定了亲的人了,嫁妆上又少不了一番花费。”

沈志云虽然为官多年,但是积蓄却并不多。之前在莱州,为了装修新府,就已经花了不少。之后,他们又搬到京城,衣食住行,全都需要重新打理安排,都是让他们把家底儿都要掏空了。

沈志云上任之后,忙着联络人脉,每次拜访送礼,几乎都是大手笔。

这礼物送出去体面,可是姚氏却不得不费尽心思,再从别处省下银两。可是,总是这样补来补去,入不敷出,也不是个长久的办法啊。

姚氏越想越觉得委屈,索性起身去到柜子里,把家里的账本翻出来,翻了几页,摊开在沈志云的面前,道:“老爷,您自己仔细瞧瞧,光是这三个月来,您挪了家里多少银子去外面应酬。”

沈志云见她把账本都翻出来了,神情很是不耐烦起来,看也不看一眼,只道:“你拿它出来做什么?我心里有数,左不过就是一千多两。”

他看似信心满满的回答,在姚氏耳朵里却显得十分可笑,她轻笑一声道:“老爷还是自己看看吧,不是一千两而是两千两。”

一想到那些白花花的银子都打了水漂儿,一去不复返,她的心里就忍不住心疼。

“这么多?”沈志云坐直了身子,很是意外的样子,他自己心里一直有个大概的数目,最近又忙着应付各种事情,一时有些不确定,却没想到他居然花出去了这么多银子,他一把拿过账本看了又看,只见姚氏把一笔一笔银两的花费,都标注的清清楚楚,让他想否认都否认不了,神情微微尴尬起来:“行了,既然花了就花了,心疼也没用,而且,咱家如今没有什么需要花银子的地方,往后勤俭这些就回来了。”

“老爷是真糊涂,还是拿我开心呢?咱们家现如今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且不说,朱家那一份,光是准备阮家的礼物,便不能少花了。还有,再过大半个月就是端午了,里头外头又少不了一番打点,还不知道又要花出去多少呢?”姚氏愁得心里直上火,恨不能把一文钱都掰成两半花,才能踏实。

沈志云听了妻子的这番话,微微蹙眉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你就看着办吧。咱们初来乍到,处处不大方这些,就要被人家小瞧了去,”

姚氏哭笑不得地摇摇头:“我不是财神爷,要多少有多少?实在没办法,我也只能是从娘家那边先借点银子使使。唉……上次也是这样,真是让人为难啊。”

说来,自从她嫁给沈志云之后,前前后后,不知道已经为了沈家添了多少银子了。

沈家虽然算得上是书香门第,但几乎没什么家底。沈志云的父亲去得又早,沈家几乎没什么积蓄,只靠着那点可怜地家产过活。当初,姚氏之所以会不在乎家世和彩礼,宁是要嫁给他,就是看重了他的容貌和才学,希望有朝一日自己可以成为贵气的官夫人。

如今,她的愿望好不容易终于实现了,可是,眼前的情形,却和她预想得完全不同。先不说豪华气派的排场,光是天天为了银子和送礼发愁,就已经让人觉得够郁闷的了。

早知道,做京城的官夫人要做得这么窝囊,还不如当初一直留在莱州呢?

沈志云其实也不愿意让她回娘家借银子,可要真是到了需要钱的时候,他唯一能想到就只要姚氏的娘家了。

不过,姚氏心里可不是这么想的,她想到的朱家。论银子,德州一带有谁能比过朱家呢?放着那么大的金主不用,何必非要搜刮她娘家的那点小钱呢?

姚氏的语气很快软了下来,缓和道:可是,仔细想想,我娘家的老本儿月尘那孩子不是来了吗?我娘家那点老本儿剩不了多少了?月尘那孩子不是回来了吗?”

沈志云只觉她话里有话,便蹙眉道:“你这话什么意思?”

难不成,他是想让自己向女婿张嘴借银子吗?

姚氏道:“当初月尘出嫁的时候,咱们可是没少花银子……”

她的话还未没说完,沈志云就立刻打断道:“胡说八道,家里是没吃没喝了,还是怎么着?你怎么想到这上面呢……”

刚刚靠着朱家办成了一件事,怎么可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去借钱呢?

沈志云义正言辞道:“你心里怎么想的,我很清楚。咱们家就算短银子,也还不至于要四处借钱。还有,你也不想想,这靠着朱家,咱们沾了多大的便宜,怎么还能去想着贪银子呢?”

姚氏见他有些恼了,半响没说话,心里却想,我就是贪心怎么了?那也比你这样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强。

沈志云一口气和她说了好些道理,最后又补充道:“你平时那么精明,怎么连这点事情都算不清楚。等我以后升了官,得了势,你想要多少银子要不来,非得现在计较这个,真是好没意思!”

姚氏原也只是想想,也没真打算就豁出脸面丢人,听了沈志云这话,微微沉吟道:“千金散尽还复来。我不是等不了,就怕月尘那孩子万一出了什么变数,到时候给朱家撵出来,咱们可就什么都捞不着了。”

沈志云也知道沈月尘的身子不好,但这两天见她和朱锦堂亲亲近近的样子,心里倒也还算踏实,想了想道:“这不过了一年都没事吗?没准儿,再等等就有好消息了呢。大夫也说了,这不是病,早晚有好的一天。”

沈志云一心一意惦记着自己未来的美好前程,实在不愿为了这样的事情操心。

可是,姚氏却和他想得正好相反,就是因为都过了一年了,越往后拖就越危险。

……

一连奔走了两天,沈月尘和朱锦堂都有些倦态,便想要好好地休息一天。

沈月尘知道朱锦堂处理完了家事,还有一大堆生意上的事情要处理,便让吴妈给他做了好多既好吃又滋补的食物。

朱锦堂如今也变得和她一样,只吃得惯吴妈的手艺。

这天傍晚,两人刚刚用过晚饭,却见有丫鬟急切地跑来传话,说是阮家派人送了一封信来,让朱锦堂亲自过目。

虽然同城,但阮家和沈家倒是有些距离,靠着快马传信,总好过亲自登门。

朱锦堂接过信封,直接打开,只见是姑母的笔迹,而且上面的墨迹还很新,一看就是刚写完没多久。

朱锦堂细细看了一番,忽地蹙起眉头,望向沈月尘,语气有些沉重道:“姑母说,静妃娘娘要召你进宫觐见。”

沈月尘见他看得全神贯注,心情也跟着有些紧张,待听见他说了这句话,更是微微发愣,有些没反应过来,只是把他的原话重复一遍道:“静妃娘娘要召我进宫觐见。”

朱锦堂沉默不语地点点头。很显然,不光是沈月尘觉得诧异,就连他也有点被吓到了。

沈月尘第一个反应就是愣,第二个反应就是怪,只道:“我乃是一介贫民,如何能进到皇宫那种地方?”

且不说,懂不懂礼数,合不合规矩。这件事实在来得太突然了。

朱锦堂稍微想了一下道:“娘娘的意思如此,你也就只能去一趟了。”

沈月尘的心跳微微加速,只觉,自己这一世正是“撞大运”了。前世她连故宫都没有去过,这会倒是有机会进到真正的皇宫了。

不过,这运气来得太猛,来得太快,实在让人有些措手不及。

沈月尘微微沉吟一下,只道:“娘娘什么时候要见我?”

朱锦堂轻叹道:“信上说后天,到时候姑母会亲自派车来接你过去。”

沈月尘问道:“那大爷呢?大爷不和我一起去吗?”

朱锦堂摇摇头道:“我自然是不能去的。”

沈月尘想想也是。宫中规矩森严,自然不是什么人想进就能进的。

静妃娘娘……乍听这四个字,却是让人感到很有负担,但是转念又想到阮琳珞那张明媚的笑脸,又让人觉得十分轻松。

说实话,沈月尘一直很期待见到阮琳珞,但不是以这样的方式,她希望的是她们在朱家相逢,一起坐在开满鲜花的庭院里喝茶聊天,就像是姐妹那样自在相处。

沈月尘心思一点点地往下沉,随后想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道:“进宫的规矩,不是很麻烦吗?我一点都不懂,是不是该先向姑母请教一下才对?”

朱锦堂方才看见她紧张的表情,还以为她会慌张到不知所措,然后立马打退堂鼓,或者是要理由推却呢?没想到,她只是慌张了一小小下,就立刻开始着手准备了。

朱锦堂忍不住回想了一下,好像自己还从来没有看见她真真正正地慌张过呢?几乎没回都是这样,先是蹙眉,然后沉思,再然后就是欣然接受。

如果说沈月尘是一个不会拒绝的人,倒是稍微有些牵强,但是,不得不承认,他真的很少听见她说不,或是态度强硬地拒绝过别人。

她总是这样,给人感觉就会有些怪怪的,一种很难表达清楚的怪。

“规矩自然是要学的,我想姑母那边一定有准备的,不如明天我们再去一趟。”

沈月尘点点头,心想这样最好,与其自己不懂装懂,还不如虚心学习,就算是临时抱佛脚,也好过什么都不准备的好。

她微微垂眸,若有所思道:“说来,一晃半年没见,娘娘还能想着我,我心里真的很感激呢。”

“只有感激吗?你难道不担心吗?”朱锦堂故意问得直白了些。

沈月尘抬头望向他,道:“当然担心了,我现在既担心又紧张呢。”

朱锦堂淡淡道:“没看出来。”

沈月尘闻言,颇为无奈地笑了一下,摊开自己的手心,给他看看道:“那么不明显吗?我的手心里已经开始冒冷汗呢?”

她虽然没表现在脸上,但心里面可是一直揪得紧紧的。

朱锦堂不是故意要逗她的,其实,他现在也很紧张,伸手握住她的手心,果然温凉一片,只道:“别担心,有姑母在,她会帮你的。”

沈月尘相信地点点头:“我知道。”

第一百六十八章 秘密(五)

因为要提前一天去阮家学习进宫的规矩,沈月尘和朱锦堂要在阮家叨扰小住一天,所以要向沈家的长辈们打一声招呼才行。

虽然,沈月尘心里并不想把自己进宫的事情告诉沈志云,但是,这毕竟不是一件小事,由不得她自己做主。

沈志云还一直沉浸在微微亢奋的喜悦中,又听到了这个重大的好消息,自然欢喜得不能自己,激动的心情再也隐藏不住,双手紧紧握住女儿的手,连连感叹道:“这是天赐的恩惠啊恩惠。”

沈月尘对他这般突然的举动,心里很是抗拒。她一面闪烁着目光,一面很快地抽出了自己的手。

不是讨厌,而是记忆犹新。十几年前,他同样也是用这双手,几乎差点要把自己溺死在澡盆里……沈月尘实在没办法允许,也没法忍受,他用那只曾经要杀死自己的手来碰触自己。

她到底不是圣人,表面上的功夫还能勉强做做,但是心里不可能不记仇。

沈志云以尴尬地神情收回了手,清清嗓子道:“进宫的规矩繁琐复杂,你是第一次,千万要用心记住才行。好好地学,好好地做,万万不能再娘娘面前失了礼数。”

作为长辈,这些话是他必须要叮嘱的,虽然没什么意义,但还是要说两句才行。

沈月尘点一点头,却没说话,这会,她实在没话和他说。

沈志云见她不喜和自己亲近,索性就老老实实地坐着,把自己该说话说完。

朱锦堂坐在旁边,看了看沈月尘的神情和沈志云的脸色,不自觉地蹙了蹙眉头。

沈老太太好不容易等着儿子把话都说完了,便开始操心起来琐事。

“月尘啊,进宫是大事,在衣着打扮上还是需要费点心思才行。你平时穿得衣裳,颜色太过清清淡淡,不够华丽,是不是该重新准备一下啊?”

沈月尘心中有数道:“祖母不要担心,我知道分寸。”

依着沈老太太的意思,沈月尘应该好好打扮一番,才合礼数。

对于静妃娘娘的事,京城之中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毫无疑问,秉着太后的旨意,又是传说中的凤凰命格的阮琳珞,一旦诞下皇嗣,就能立刻成为一国之后。

未来的国母,未来的东宫之主亲自召见自己的亲孙女。沈老太太光是想一想,就已经觉得很了不得了。

因着这次的事,沈月尘在沈家人心里的地位又提高了不少,尤其是姚氏,惊讶地都说不出话来了,一直怔怔地坐着。待回到自己屋里的时候,她才稍微缓过精神,望着沈志云,满脸诧异道:“那孩子怎么会?怎么会和娘娘相熟的?”

沈志云听了这话,只觉她真是问得太笨了。

“这还用问吗?当然是朱家的功劳静妃娘娘进宫之前,还不是阮家的小姐。阮家和朱家是什么关系,沈月尘和娘娘认识,也是应该的。”

沈志云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心里也微微有些惊讶。

不过,沈志云看见妻子姚氏吃惊万分的模样,他不禁又觉得十分痛快,故意用手拍了一下桌面,道:“你看看,这就是我当初一直坚持和朱家联姻得来的成果。”

沈月尘明明该是一颗死棋,但却在关键的时刻,关键的地方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沈志云生平第一次觉得这个女儿没有生错,第一次觉得她是福星,不是扫把星。

姚氏见丈夫开始有些飘飘然起来,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有认命的份儿。

也许,等坏运气都过去了,那之后剩下的就都是好运气了。

姚氏不知道沈月尘是不是真的熬出头了,不过依着现在的情形来看,那个秘密要是能一直守住的话,那她以后的日子,真的是不可限量。

沈志云故意在妻子面前挺直腰板说话,声音也比平常大了很多,一副气势十足的模样。

“以后,别再计较那些银两上的小事了,没事的话,好好关心关心月尘那孩子,别让她白白喊你一声娘。”

总是斤斤计较的人,早晚会触霉头。

姚氏闻言,脸上刷地一红,有些惭愧,也有些气愤。“老爷这话说的,我什么时候不关心那孩子了?月尘那孩子素来不和我亲,我想关心她,也要她领情才行啊。”

沈志云很不喜欢听她说这样的话,“正是因为不亲,所以才更要用心用力。往后不管她和你亲不亲,你都要对月尘那孩子好,一定要,必须要。”

说到最后几个字,他故意加重了语气。

姚氏轻笑一声,应声道:“是,老爷您说的都对。我往后一定把那孩子当做菩萨一样地供起来,对她百依百顺,就算是拿我这张热脸去贴她的冷屁股,也毫无怨言。”

沈志云闻言,眉头蹙得更紧了,只道:“好好的话,偏偏不会好好说,真是不可理喻!”

不可理喻!姚氏乍听这四个字,心里腾地一下冒出火来。若是搁在平时,她一定会强势地还嘴顶回去,但是眼下不行……纵使心里不愿意承认,但沈月尘这次确实给沈家人争了一口气,也让沈志云在外面的名声越来越好。

可是拉拢归拉拢,沈月尘那孩子表面上看着温顺得体,其实却一直在故意和她们保持距离。就算现在想要亲近,也未必能亲近得起来。他们虽是一家人,可是仔细说起来,他们也不算是真真正正地一家人。

沈志云见妻子不顶嘴,心里更是舒坦极了。说实话,和姚氏成亲十几年,他一直都在气势上输她一分,就是因为当初靠着她娘家的银子翻身的缘故。

不过如今,他不会再故意让着她了。因为他现在手中最大的底牌,不再是姚氏的娘家,而是他的女儿沈月尘和她的夫家。

姚氏因为洋洋得意的丈夫,着实憋了一肚子气,有些坐不住了,起身道:“我去厨房看看,让她们准备些宵夜,给月尘和姑爷送去。”

沈志云同意地点点头:“恩,多准备些,顺便给我端些酒菜来。”

心情好了,自然会想要喝两杯。

姚氏淡淡地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