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名门医娇-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诺诺应了。
阮小幺近了前,一看这二位后妃,神仙样人儿,一个是丽妃、另一个并不认得,年纪不大,想是新得恩宠的。
程珺有孕时,这丽妃是最爱往她那处送“保胎药”的,后因此还受了太后呵责,自此记恨于阮小幺,如今冤家路窄,乍一见面,看着她的眼神一如以往,不怎么善意。
皇上傲然而立,一边欣赏这曲院荷风,一边笑道:“前些时日,你义父上书,为你请封。你知朕为何不允?”
“民女不知。”她恭敬道。
ps:
二更
三更晚点……晚一点,晚一天。
可能会晚一天,我也不晓得
第三百四十一章
“朕是怕你若得了郡主之称,便有世家公子来求亲,到时,你若乱花迷眼,倒是朕成了棒打鸳鸯之人。”他道:“本想着再过几年,你若能守着这贞,到时朕不妨提一提和亲之事。却没想到,那扈尔扈世子殿下竟如此心急,这么快就来求亲了!”
阮小幺一呆,什么扈尔扈世子?
扈尔扈世子是有好几个,只是如今都已成亲了,未娶妻的只有察罕一个,那黑面汉又是从哪来的?
皇上看着她,“李朝珠?”
“民女……在!”她慌忙回神。
丽妃轻轻捂着嘴笑道:“方才皇上已然将姑娘一段婉转曲折往事于臣妾说了,果然是一段好缘分,听说那世子殿下在南越好一番作为,也是个少年有为的,定然配得上我大宣的女儿。”
阮小幺迟疑道:“扈尔扈有好几位世子,不知那位是……”
“可不就是你说的那人?”皇上笑道:“这倒巧了,正这几日宗室的女儿家定亲的定亲、成婚的成婚,约是这年月大吉,都嫁出去了,我这处也没有适龄的公主可嫁人了。”
阮小幺眼撇了撇丽妃。
这女人不正有一个年方二七的公主么?怎的不拿出手?
说归说,她始终有些犹疑,白日里见的那“世子”分明不是察罕,莫不是有人冒名顶替?
想到此,阮小幺还是觉得再去看一眼稳当点,便请道:“民女想再去瞧一眼那世子,也好凿证一番。”
皇上有些不耐烦,挥手道:“这有何可凿证?你连他的名姓都不记得了么?你若愿嫁他,朕当下便封了你这和安郡主,若是你还推三阻四,莫怪朕不给你这大好机会!”
丽妃也道:“姑娘已然说了当中内情,若是能有情人终成眷属,大宣与番邦结好。一来昭显了我大国气度,二来也成就一段佳话,一举两得之事,又何乐而不为?”
皇上也看着她。见她半晌犹豫,忽道:“对了,有一物事,却不知是个什么来由。”
他命人呈上来一物,交在阮小幺眼前。
“这是那世子上朝来时,将此物呈了上来,道若有公主愿嫁他,他愿赠上此物。”皇上道。
阮小幺一见之下,便如大石落地,终于缓出了一口气。不禁笑了起来。
正是一根银簪,细牛角形,样式古朴,上有雪莲纹样,瞧着并不像年轻女子用戴。正与曾经察罕送的那根一模一样。
在几人好奇的目光下。她眼中淡淡笑意,“我嫁。”
“好!”皇帝抚掌大笑,“果真一段传奇姻缘!”
身边丽妃与其余几人也笑,有的心想,这泼皮终于不会进宫为妃了;有的心想,这傻x竟然主动嫁到偏北苦寒之地,当真是要学王昭君守一辈子匈奴了。
需要的时候。皇帝的效率十分之高。次日,便有一道封旨下了来,准封阮小幺为和安郡主。
圣旨下后,并用度、仆从、封地之类也下了来,月娘望着宫婢捧来的郡主朝服,接也不是、拒也不是。急得转头回了屋中,暗自垂泪。
宣督师急急匆匆赶了回来,便得了月娘一通埋怨,“你这粗汉子!早不请封晚不请封,这会子来上什么奏疏!这倒好了。顺理成章封了个郡主,眼见着皇上还想嫁了她去北燕!你这、这让……”
他面色阴沉,扶着月娘,长叹了一声,“这都是天意……你莫急,我现下便给玲珑挑个合适的夫婿,定了下来,不就是了?”
“也罢!”月娘擦了擦泪痕,点点头。
阮小幺正从李家出来,由下人匆匆领着去了督师府,当眼便瞧见了宫婢太监如云,手捧圣旨朝服的阵仗,下了轿,远远迎了过去,满心欢喜接了旨。
宣督师夫妇不得不出来看着,瞧她那副得了头彩的欣喜模样,都相互对望了一眼,这丫头莫不是突然傻了?
宣旨的太监一回,月娘便将她招到了后院中,并宣督师一道,使下人都退了,责道:“封了郡主自然值得欣喜,但如今哪是好时机?你不见眼下一帮子皇亲国戚都急匆匆把女儿订了亲么?你平日出入家门,想必也是见过那扈尔扈世子的模样,听说貌如夜叉,可止小儿啼哭,你……你长点心吧!”
“玲珑见过那世子,虽他黑些,倒也还好,都说貌丑之人心善,若皇上真把我嫁过去,想必也是不差的。”阮小幺笑道:“狂我如今声明不好,京中谁家子弟愿娶我这样的呢?”
“你莫要说丧气话!”宣督师阻拦道:“如今你已是郡主,风光不类往日,我即刻便为你择一良婿,先纳了吉,定下来就好办了!……来人!”
他当下边往外走边唤下人伺候出门。
阮小幺慌不迭拦住他,“义父不可!皇上如今封我为郡主,已然是有和亲之意了,若义父此刻为女儿挑选夫婿,在皇上看来,可不就是抗旨不尊!?”
“我管他什么抗旨不尊!这是老子的家务事!这么多年我伯……我就得了这一个义女,难不成还一辈子都见不到一面!?”宣督师粗声吼了一声。
阮小幺苦着脸,拦也拦不住,更有个月娘在后头边拉边劝,眼睁睁瞧他往外走了。
“义父这是……找女婿呢还是上街买白菜!?”这总不能出门溜一圈就弄回来个夫婿吧!
月娘道:“莫要担心,想与我定国公府结亲的人家数不胜数,你义父又是督师,往常只没个女儿,如今有了,夫婿是好找得很!”
她正待要与阮小幺再说几句体己话,便见她呆滞了一瞬,猛然道:“母亲,我突然想起来,太医院还有课事,这便告辞了!晚间再回来!”
说罢,也风风火火往外窜出去了。
月娘在后头喊不出,无奈摇了摇头,只好又吩咐仆婢往里屋去了。
阮小幺出了门,便让轿夫急急往驿馆处赶,一路上前去看热闹的贵家子弟也多得很,各都骑马乘车从馆驿前遛过,想一顾那黑面夜叉的模样。只是馆驿门口紧闭,外头有重重卫兵把手,近前不得。
阮小幺在离馆驿外一丈之地便被拦了下来。外头兵士喝道:“此路已封!没瞧见前头朱杈子么?请绕道而行!”
她掀帘道:“请报知世子大人,小女子姓阮,想求见大人!”
“什么姓软姓硬,此处已戒严把守!非有皇上圣旨,任何人一概不见!”兵士不耐烦挥手。
阮小幺被不分青红皂白哄了回去,望着那深深庭院的青灰色高墙,头疼不已。
没法子,只得还又到城外打铁铺上买了个钩锁,套了绳子,又备了一套男子常服,待到晚间黑蒙蒙时,偷摸着到了馆驿外。
馆驿的外墙少说也有一丈高,两个阮小幺叠起来恐怕都翻不过去。
她使劲把钩锁扔到另一头,半晌才拉得平稳了,吞了吞口水,又有些惧高,不敢上去。
鼓足了勇气,这才的把绳子一头在腰上打了个结,又拽着那绳子,两脚直着从墙壁走了上去。
阮小幺累得气喘吁吁,却突然听见拐落处有步伐动静响起来,是巡夜的人来了。
她大惊之下,上也不是、下也不是,呆了片刻,只得开始轻手轻脚往下退。
眼角瞥见了火光之色,愈来愈亮了,忽的脚步声又似乎放得极轻,没了声响。阮小幺刚要往回看,却听一个低沉悦耳的嗓音在墙下响起,“有门不入,姑娘为何夜间翻墙?”
她先是一惊,猛一回头,见光亮之中,只一人持火把而立,身形修长精壮,面容半隐没于暗夜之中,随着光亮摇曳,又添了几分说不出的英俊之意。
他穿着侍卫服,紧束的腰边有惯常带的长刀,刀与人一般,便只收入鞘中,并未露锋芒,眼中灼灼笑意,嘴角轻勾,看得阮小幺一阵心猿意马。
她双手攀着绳索,回头轻声道:“有东邻女登墙相窥,想自荐枕席。”
那人微微笑了起来,伸开双手,“别登墙了,下来我接着你。”
阮小幺心中热得发烫,止不住地咧着嘴角,对准了他,跳了下来。正被察罕一把接住。
“皇上已经封我为郡主了!”她兴奋道:“他已经答应我嫁过去!”
察罕把那绳索捞了下来,带着她往外走,“嗯,你终于要做我家媳妇了儿了。”
中天一轮皎月渐渐升起,银辉漫天,繁星如珍珠镶嵌在四周,远望万家灯火,当中有城楼矗立,像夜幕中的明珠,永远昭示着京都的方向。
察罕只穿着一身侍卫服,却不受兵卫管束,看着阮小幺,舍不得移眼。
阮小幺却又道:“我义父见了那黑面神世子的模样,如今正着急,已经在为我择良婿去了。”
“他来不及,我明日便去向你们皇帝要人!”他黑着脸*道。
两人沿着大道边儿慢慢走着,出了城门,见不远处街市熙熙攘攘,正是还未宵禁。
阮小幺奇道:“你来求亲就求亲,又为何要让那黑面大汉假扮你?我义母急得都快哭了。”
“防止路上出意外,且……如此求亲,想必愿嫁的也只你一个。”他笑意中有些微微的赧然,转道:“你义父义母对你很好?”
她点点头,又叹了一声,“比之我爹,真是天上地下。”
第三百四十二章 下旨
两人说了几句,复都又沉默下来。片刻后,察罕道:“你师父……打探的人说,曾见着一路商队从河边而过,说是救下了一人。”
阮小幺浑身一颤,惊声道:“当真!?他有没有看清救的是谁?那商队旗号可曾看清!?在何处瞧见了?”
他安抚道:“你莫急,我已派人问清楚了,当日是在入了澜沧江一段,仍在广西郡内,救人者似乎是间镖行,打的旗号是个‘张’姓,张家镖局多不胜数,究竟是哪一家,如今正在一一排查。”
阮小幺一颗心就如荡秋千一般,先悠悠晃到了高处,又猛地落下来,荡来荡去,焦躁不堪。
“……多谢。”她涩然道。
“你我之间还用个什么谢字?”他不觉笑了笑,“况这也是我私心。若他真死了,我一辈子便比不过他了。”
阮小幺一愣,抬眼望他,见那双似乎闪着寒芒的锐利眸子中,闪烁着一股无奈坦然,当说起“比不过他”时,似乎黯了黯。
“你……”她回神过来,结结巴巴解释道:“你跟他、不一样……不是……”
察罕笑着,拍了拍她的脑袋,“我明白。”
他们在南越的事,瞒不过他,当时只觉一股邪火窜上心头,恨不得剃刀去将叶晴湖砍了,只是事后看着阮小幺愧疚懊丧的表情,却怎么也狠不下来心,心中有一点念头盘桓不去,她始终是心里头有自己的,叶晴湖算什么?
说不准只是她年少冲动,一时被引诱了,一个错误而已。
百味陈杂。
唯一确定的是,他不愿放手。
阮小幺的脑袋一点点低下去了,他越是包容,她越是愧疚,似乎又不止因为与叶晴湖那一晚的事。
事实上。她想过许久,不知是不是越想越乱,甚至鬼使神差地想起了叶晴湖的“提议”。
何必辛辛苦苦要回北燕?在建康生活不是很好?以后万一要嫁人,不如就……
她不敢再想下去。
一只手牵住了她的。
她低头看着。是察罕的手,粗大宽阔,与她的截然不同,带着些微微的粗糙,但是很让人觉得温暖。
阮小幺闷闷靠到了他怀里。
叶晴湖这三个字,似乎在她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随着他的死,破土而出,渐渐在心头滋生,一点点的蔓延。成了心头的一颗刺。
哪怕是尸体也好,让她找到他。如今这般生不生死不死的,最是难熬。
阮小幺把他拉到了一条偏僻的角巷,外头不时有人来人往,巷中却漆黑。只能看清近在眼前的察罕。
她轻轻吻了上去,与他耳鬓厮磨。
察罕低头吻她,两人气息一刚一柔,彼此交缠,渐渐让人留恋,舍不得放手。
黑暗中,彼此都能听得到对方的心跳。带着无尽的喜悦与感慨。
曾经的年少相识,后来的因缘际会,天意弄人,她步步为营、他征战沙场,都只为了今日的欢笑重逢,花好月圆。
前路险阻。但往后便是两人相携而行,再也不会踽踽一人。
宣督师在外头绕了一圈,又黑着脸回了来,进门便板紧脸道:“玲珑何在!”
下人早报知了月娘,她匆匆迎了出来。替他换好衣裳,道:“玲珑回李家了,说晚些回来。”
“什么李家!”宣督师恼道:“她是我宣家的人,自当要回宣家!你差几个人去李家那处她的物什收拾过来,一个姑娘家,日日东跑西跑,像个什么话!”
月娘不敢拂他盛怒,给一边丫鬟使了个眼色,让人去了。
宣督师又道:“再差两个人,去太医院一趟,辞了她什么医吏院吏的活计。往常是李家不待见她,如今有了我家与定国公府,她还去个劳什子太医院?”
“不知义父如此恼怒是为何?”一个清脆娇软的声音从外传来。
下人们都像看到救星一般,将人迎了进来。
正是晚归的阮小幺。
月娘正沉默不语,见她来了,忙朝她悄悄摆了摆手,示意她先退下。
然而阮小幺偏要迎头而上,又道:“方才听得义父要辞了玲珑在太医院的官职,这又是为何?”
“为何?”宣督师种种哼了一声,“你知道我去那些个大人家中,他们家的女儿都是怎样长成的么!?娇生惯养在深闺中,莫说太医院什么的,就是外姓男子也是不得见面的!再瞧瞧你,哪有个大家闺秀的风范!怪不得……”
“怪不得什么?义父不是早知道玲珑处事不如大家闺秀,已然如此,不如让女儿在医途上有所作为,反是一条出路。”阮小幺道。
不说还好,一说宣督师更是恼怒,头一回冲她发了脾气,“你一个姑娘家,有甚出路可言!莫过于嫁个好夫婿,相夫教子,免得我与你义母日日操心!你便听我的,莫要在那太医院中进出,李家那地儿也甭去了,就在家中,让月娘给找个教习妈妈来!”
阮小幺看了他一会,道:“义父如此盛怒,想来不止是在别的大人家逛了一圈,瞧了别人家的女儿而至此的吧?”
月娘不住的劝,又一个劲的给阮小幺打眼色,让她莫要再说下去,却是无济于事,自己也恼了,索性一甩手,带着丫鬟们出了屋,回去消气了。
宣督师面色阴晴不定,见人走了,也干脆将话敞开来说,“你是个聪明的,怎么就不肯将心思多放点在闺中!你知我今日去,得了个什么回来?”
阮小幺还没开口,他便道:“皇上口谕!皇上特特差了公公来与我说,非是你相中的夫婿,我们不得‘擅自做主’!”
他着实气得不清,差点没把那传口谕的公公打了回去。现下想来,还是一肚子的火。
“你何时又……”他说不下去,面上通红,也不知是气的还是怎么了。
“何时又与皇上勾搭上的?”阮小幺平白被他一通训,索性破罐子破摔,道:“我没有勾搭皇上,只是前两日入宫时求了他这一道口谕。玲珑向来无爹娘管教,野惯了的,亲事也无需爹娘操心,夫婿自个儿选了便好!”
“你!……”宣督师又气又急,再一想她的话,却又生了一些悲意,叹道:“你怎如此糊涂……”
阮小幺轻轻跪了下来,“我视李季为陌路之人,视义父为我生父,玲珑自然知道义父是为我着想。若从小养在义父家中,玲珑定然不会做出种种出格之事。只是这些年天意弄人,多事与愿违,玲珑行径,只及得上一个无愧于天地,是再没了什么大家闺秀之范了。”
“爹爹不知,我之所以向皇上求了那道旨意,实则是心中已有了夫婿人选,此生断然要与那人过的。若是爹爹嫌弃玲珑不知廉耻礼教,玲珑愿与宣家撇清干系,免得污了家中门风。”
宣督师直直愣在了那处,半晌才道:“你说什么?你心中已……”
“便是那扈尔扈世子。”她道。
宣督师对着这看似娇俏乖巧的女儿,头一次生出了一种颓然的无力感。
莫非是他们把她当女儿,她却没把他们当做爹娘么?
想也是,玲珑自然是不知道自己的身世的,李家虽然不好,但在她心中,毕竟也是真正的家。他们一个督师府算什么?义父家而已。
然而阮小幺又道:“正因为玲珑将爹爹当做亲父,这才直言不讳。但有些事,玲珑不敢告诉爹爹,怕爹爹伤心。如今世子已来求亲,与玲珑而言,已是最好的归宿,爹爹当高兴才是。”
“你……”宣督师不知改说什么,大叹道;“北地寒苦,你是个娇娇女,一去便几乎没了回来的机会,让人可怎么放心的下!”
“人家毕竟是世子,哪会委屈的了我?”阮小幺劝慰道:“况且两国战事不起,边境通融,若要回来,两三月即可,也不是一辈子见不着爹娘的。”
宣督师无力挥了挥手,回来时一肚子怒气早被她一盆子凉水浇在了头上,不知是心凉还是心疼,只道:“罢了,罢了!你若早下定决定,我还做什么恶人!你去吧,往后也别回来了!”
阮小幺见他是真的面有悲凉之意,心中不是滋味,然最终只向他磕了个头,慢慢地退出了屋子。
月娘却去而后返,听屋里对话之声,在外头等着。阮小幺一出来,便瞧见她正在叹息。
她比丈夫更懂女儿家的心思,几次欲言又止,却只说道:“远嫁过去,完事需自个儿拿主意,燕人与中原人习性多有不同,你需多忍耐习惯。若真是……真是受不住,悄悄地回来便是了!”
阮小幺心中有些酸胀,去拉了她的手,道:“女儿明白。”
和亲一事在京中闹得沸沸扬扬,好些个临近的也挤到了建康来,特意为了瞧一瞧怎生个回事。
此时正是七月初,天子朝会,接见来使,商谈和亲一事。虽阮小幺已私下定了,但到底还要走个过场,先是皇帝拒绝使团,后使团再进言求亲,并附上牛羊千匹、奴隶百人,另北地瓜果特产,数不胜数,这才使皇帝欢心。
因求亲之人并非皇子,只是世子,为符规制,皇帝也无需嫁女,只从宗室中寻一名郡主或县主便可。
ps:
上一章忘记搞名字了,抱歉。。
第三百四十三章 下聘
皇亲国戚之中,人心惶惶的时刻早已过去,定亲的结亲的也缓了下来,能接触到内幕的都已经知晓人选已定,再不用担忧皇帝选到自个儿家中来。
李季竟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他几日来上下朝,总见有人拿怜悯叹息或幸灾乐祸的目光看着他,一问,又说不出个缘由,纳闷了好些时日,直到皇帝一道圣旨下来,这才恍然大悟。
明堂之上,侍臣当朝宣读圣旨,着宣督师、李季出列,洋洋洒洒的骈文说了一大堆,把阮小幺夸了个天上没有、地上无双,最后下旨,此乃和亲之女。
李季当场便懵了。
众臣都来道贺,气氛一派和乐融融,只宣督师一个笑中发苦,对道贺之人也是爱答不理;李季懵了半晌,“啊”了一声,如梦初醒,顾不得朝臣礼仪,下拜便道:“臣此女顽劣不堪,若配世子,怕有损两国交好,皇上……”
“此事李姑娘已然应允了,你这个做爹的也莫要再啰嗦了!”皇帝很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
李季又是“啊”的一声,又懵了。
百官山呼“万岁”后下朝,宣督师撇了一干攀谈庆贺之人,独自往外走了。李季在后头追赶不迭,急问道:“宣督师、宣督师!这究竟是怎生回事!?玲珑怎就突然成了和亲之选?为何此事我却一无所知!?”
宣督师听得烦了,索性停下来,瞪着他道:“你问我,我问谁去!你不是她爹么?你都不知道,我怎么知道!?”
“可你是她义……”
“义父又怎样?你是亲爹你都不管,我上哪管去!真不知道当年华娘怎的嫁了你这么个窝囊废!”
李季被气得倒仰,“咱们同朝为臣,你……”
宣督师哼了一声,径直走了。
李季在后头气了半天。这才想起来,商婉华什么时候认识这宣督师了?怎的人家还就“华娘”、“华娘”的叫了起来!?
阮小幺把云生接到了督师府,每日里与月娘的小儿子庆郎作伴,自己则无所事事。只等着圣旨下了,陪嫁送了,察罕来了聘礼就接她走。
月娘一万个舍不得,又因宣督师所说,对察罕颇有顾忌,整日里问东问西,差点就要自个儿出门去见见这准女婿了。
大宣与北燕从前也和过亲,但那是大宣开国之初,嫁了个公主过去,后二百来年。便再没宗室之人与北燕嫁娶。阮小幺算是百年来头一遭,自然得办得盛盛大大,不能落了大国的面子。
阮小幺的大部分嫁妆都是皇帝备置的,滕妾是不能有了,下人仆婢却是乌泱泱一群。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衣物丝绸装了百来车,百工之人也送了几百名,吃食自不必说,生的熟的,足足能塞满皇帝的御膳房。各种珍玩玲琅满目,阮小幺自己都没见过几样。派头十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