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黛梦-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宫女只是颔首,一脸自然。

辛满腹疑虑,但又因是皇帝召见,不敢多问,“请宫人前面带路。”跟着那宫女,一路沉默着前去。

待走到仁孝宫门口,那宫婢侧身一闪,立在门边。辛蓦然抬首,见帝王已换下龙袍,身着便衣坐在正堂的罗汉床上。辛整了整朝袍,步入堂内,正准备高呼万岁,伏地行礼,却听得,“算了,不必拘于这些小节了。”辛尚不明白,只睁大了眼迷茫地看着帝王。皇帝瞥了他一眼,轻叹一声,“朕说免了。”辛这才醒悟,收了已横举在胸的双手,焦躁尴尬地矗立着。那皇帝将他上下打量了一番,也不赐座,只让他站着局促,手一招,唤来一名宫婢,说道,“去将那莲子粥取来给晋王尝尝。”口气十分冰冷,还带了几分看戏的讥讽之意。辛身子一抖,自古以来,凡帝王赏赐饮食之物的,多是看一人不顺眼了,欲除之而后快。这赏赐之物,便是要送人西去的毒物了。辛想自己今日不过是略耍了小聪明,总不至于要他姓名吧。这惜怜可将他还惨了。

正想着,那宫婢已小心翼翼地将一只瓷碗端了过来,其中热气腾腾。相隔甚远,辛已闻到了扑鼻的香味,辛心头一颤,只觉得手脚麻木,动弹不得。辛看着那渐行渐近的宫婢端着的那一碗浓稠的粥品。

皇帝眉一挑,看了一眼那只碗,又淡然自若地呷了一口手边矮几上的清茶,“晋王,尝尝吧。味道不错呢。”

“陛下……”辛声音颤抖,身体僵直,双眼只牢牢地盯住了皇帝。

“怎么?”皇帝神态自然,仿佛不解辛的意思,“朕记得晋王自幼就爱喝莲子粥吧。正好帮朕检验检验朕的新御厨。”

辛只得暗自叫苦,心中大呼自己死期已至,“谢陛下。”五指不稳地接过瓷碗,仰头灌入,连味道也没细细品味,又将碗重重搁在宫婢手中的托盘之中,眼一闭,只等死。

“味道如何啊?晋王。”皇帝那魔音竟又在耳畔响起,辛一开眼,便见到了一脸戏谑的皇帝正以一副玩世不恭的神态看着自己。

“禀陛下,甚佳。”辛方才只是囫囵咽下,哪知是什么滋味,只能随口一赞。

皇帝收起了眼角的笑意,冷冷地道,“是吗?朕方才也品了一碗呢,这御厨烹饪时失手将糖罐打翻了。这莲子粥甜腻得不能下咽。怎么,晋王品不出吗?”

辛心神一定,这,是什么意思?皇帝不想要自己的命吗?听他这么说,方才只是戏耍自己一番罢了。辛心中一时七上八下的,皇帝这么做只是为了这吗?可有别的什么事?可又随即安下了心,管其他的做甚,至少眼下,自己这条命还是自己的。辛带着一脸的放松释然跪地认罪,“臣知罪。”舌尖在齿间一转,果然,满嘴的甜蜜滋味。

“起来吧。”皇帝的语气平和了些许,仿佛对辛的欺骗并不十分介意。随即挥手喝退了一屋的宫人内侍。福保大太监行在最末,也知趣地将宫门阖上。

辛立起身后,就觉得堂内光线一暗,对面皇帝脸色阴晴不定,身旁已无一人,当下觉得事态有变,却又不敢开口询问。

“九弟,过来坐吧。”皇帝冲辛招招手,随手一指身下的龙榻,意思要让辛与他平起平坐。

辛在平辈之中排行第九,也就是他们这一辈之中最小的人。故皇帝唤他作“九弟”也无不妥。只是这帝王家,素来规矩礼仪高于亲情,皇帝这般一叫,已明显是要辛不去理睬那些繁琐的劳什子了。

辛哪里敢,双肩一抖,又是跪下,“臣不敢。龙榻乃陛下休憩之所,臣断然不敢亵渎圣上尊严。”

皇帝也不为难他,又指了左边下座,示意他坐在那里。

辛谢恩后起身落座,一时怔怔不知所措。

皇帝倒也不改口,继续说道,“九弟,朕有一事要托于卿去办。此事事关我朝命脉,万万不可马虎。朕素听闻卿办事严谨,但此事事关重大,卿须在朕面前立下毒誓。”皇帝语气明显沉重起来,脸色也是十分凝重。

辛精神立刻集中起来,立刻站起身来,高度紧张地盯着皇帝,“究竟是何事让陛下如此紧张?臣一定竭尽全力。”

皇帝也不理会他,只是同样庄重地盯着他,“卿随朕说。”

辛明白皇帝是要他发毒誓,立刻郑重地跪下,两指指天,等着皇帝开口。

皇帝也坐正了身子,“我莫氏辛,诚对皇天后土立誓。”

辛毕恭毕敬地重复,“我莫氏辛,诚对皇天后土立誓。”

“自此刻始,对于莫悟所言之事,绝不透露于任何人。”

辛心下一震,“莫悟”这个名字已有近三十年没有人提起。自从悟被册封为太子,他的名讳不再有人提起。辛只愣了一瞬,立刻接上了口,“自此刻始,对于莫悟所言之事,绝不透露于任何人。”

“有违此誓,天诛地灭,死无葬身之地,神灵永不超生。天瑞十八年十二月十五。”

“有违此誓,天诛地灭,死无葬身之地,神灵永不超生。天瑞十八年十二月十五。”辛说完,眼闭了一会。这才“腾”地站起身来。

皇帝看辛的眼神带了几分深意,“九弟,此誓你要记清了,也要牢牢遵守。”

“陛下请放心,臣会遵守。”辛没有再做过多的承诺。承诺向来只会使人更不放心。

皇帝略有些放心了,这才缓缓开口,“九弟,你还是坐过来的好,在宫中,严防隔墙有耳。”

辛虽觉得有些不妥,但也同意皇帝的观点,依言坐在龙榻上。

“朕对皇后仙逝一事有疑虑,此事疑点很多,这些,你拿回去,好好看看,看完后,焚了。不可留下一点痕迹。”皇帝从怀中取出一封函,贴着矮几推到辛的面前。

辛低头看了一眼那封函,正想拆开看。却被皇帝一把按住,听得耳边一声轻语,“回去找个无人的地方再看。”

辛抬头,正对上皇帝的眼神。沉默了一下,将那函揣入怀中。

皇帝坐正了,口气又是冷得彻骨,“晋王,此事若有第三人知晓,世上不再会有晋王府了。朕要让你去查那函里的事,此事须做得密不透风,亦不可让任何人察觉到。朕已在城东给卿安排了套私宅。此事未完前,卿可以住在那儿,不必回嚓科尔了。在此期间,卿可随意出入皇宫。国库尽依卿支取。”

辛惊慌地开口,“陛下……”

皇帝抬手制止了辛,“就这样吧。朕累了。卿回去吧。”

第六章

辛起身离席,正准备施礼辞行,却听得门外尖锐嗓音一声呼喝,“陛下,午膳准备好了。是否传膳,请陛下示下。”

皇帝瞥了一眼辛,突然对辛说道,“九弟啊,不如留下一同用膳吧。”

辛只觉得胸口的那封函似一块火炭一般灼热不堪,俯身道,“谢陛下,不过臣恐不能承皇恩。臣……”辛还在思考着又要扯什么理由。

皇帝已经开口,“既是这样,朕也不勉强。这样吧,福保!”

门立即打开,大太监福保已行步进来,垂手待命,立在一旁。

“今日午膳都有些什么?”皇帝轻声开口。

“禀陛下,有一份蜜汁龙虾,鲜嫩香甜。”福保很机灵地报上了一份菜。

辛愣愣地看着两人,猜不出这两人要干什么。

“就把这赏给晋王吧。”皇帝吩咐完,转首又对辛说,“晋王,既然你不愿留下用膳,那朕赐你,也是一样。”

辛一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猜不透皇帝的心思,心中乱麻一团,曚昽之中记得自己谢了恩,接了餐屉,出了宫门,站在了道临的身旁。

“王爷,王爷。”道临放好了餐屉,正想扶着辛上马车,却见辛神情呆滞,站在车前双眼无神地望着前方,“王爷!”

辛猛地听见耳边一声高喝,吃了一惊,回过神来,望着道临,不明就里地问,“怎么了?”

“王爷,上车。”道临拍拍车辕。

“哦。”辛仍是木木地登上了车。

道临无可奈何地摇摇头,抬头看了看已偏过中轴线的太阳,吩咐车夫将车赶快赶回驿站,在辛以后跟着坐在了车帘之外。

辛坐在马车里,一手支着头,脑中一片混乱,到底是什么事呢?皇帝到底发现了什么?他又在怀疑谁呢?又为什么说是“事关我朝命脉”?

突然马车疾迅地停住了,整个车厢自前高高抬起,辛一个不防,立时滚到了车厢深处,后背撞在了车厢壁上,车厢前部又重重地砸在了地上,辛的手肘正好用力地捅在了自己的腹上,一时疼得说不出话,连喘气也有隐约的疼痛感。

马长嘶蹬地之声隔着车帘,辛还是听得清清楚楚,还混杂着御车之人急切地训马声。辛已知马受惊了,忽又听到道临的呵斥声,便挑开了锦帘,下了车来。

只见车旁两个女子亭亭玉立着,身形修长曼妙,一看便知是正当芳龄的少女。道临正厉声责怪着,说的话语也并不难听,无非是些“这么不小心”、“太过分”的,可看那凶神恶煞的态势,倒更像是抢匪。两个少女也不出语反击,只是默默地垂头聆听着。

辛见这情景,皱了皱眉,叫住了道临,“怎么回事?”

道临回过身来,施了礼回话,“这两个丫头过街也不注意着点,险些惊了马。”还回头瞥了一眼她们。

穿着翠衣的少女忍耐不住,出口辩解,“明明是你们……”话未成句,就被另一少女止住了。

“曦儿。”一声轻喝,柔却有力。这少女自上而下白得洁净。长发只在脑后挽了一个结,用一条窄窄的白纱束住了,发丝垂在腰间,轻柔浓密。素色的长衣比之少女的身材稍大了一些,倒也不臃肿。头微微低着。

辛居高临下仍感受了她的眼神,那么得和顺,温柔,清澈,天真。辛觉得自己的心颤动了一下,瞥了一眼一脸厉色的道临,淡淡地说,“道临,给两位姑娘道歉。”

正怒气冲冲的道临呆在原地,脸上立刻被不可思议地神情笼罩。想他自十三岁进王府做小役到如今二十有五成为晋王府大总管就是晋王辛也给他几分薄面,从不受过他的道歉,今儿却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向两个女子低头,已不是单丢脸可以形容的。只是梗着脖子,一言不发。

“没听见本……我说的吗?”辛中途突然改了自称,万一让人知道晋王府的大总管这么没礼数,冲两个弱女子呼喝,他晋王府的颜面何存?

道临听到辛不容置疑的口气,终于意识到此事已无回转的余地了。低头闷声地道歉后,道临像被霜打了一般,不再吭声。

“两位小姐可伤着了吗?”辛关切地向两个女子发问。

那白衣女子先还了礼,“不曾,有劳公子费心了。”声音很温润,很光滑,却又不软媚,像是一块美玉的晶莹光泽笼着那声音。

辛此刻确定了此二人必是主仆关系,便只同那白衣女子谈了,“方才惊吓了小姐,小生不甚惶恐,还望小姐见谅。”语气诚恳。

那女子略一扬脸,看了辛一眼,蓦地发现辛正看着自己,忙慌乱地移开了目光。

辛这才真正看清了她的脸。一张绝美的脸啊,辛惊叹着。细且淡如烟的长眉,一双寂静、淡定、羞涩又慌乱的眼睛,眼神在与辛触碰的一瞬,失去了宁静,四下惊慌地逃窜着,小巧傲挺的玉鼻,薄薄的、嫩粉的双唇。圆脸带略尖的下巴。

那女子明显乱了方寸,似乎要躲避辛一般,施了一礼,“公子不必多礼。曦儿,我们走吧。”拉了身旁的翠衣女子便想要走。

“小姐芳名。”辛急切而唐突地问道。

“萍水相逢,何足道姓名。”女子说完已闪入人流中远去了。

辛站在原地,望着女子离去的方向,半响才转过身来,边上了车,边暗笑自己。方才还在生死边缘徘徊,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过几盏茶的功夫,又为了一个美貌女子发傻。却怎么也忘不掉那女子了。

却说仁孝宫中,悟刚用罢午膳,一个宫婢匆忙进殿,在悟的耳边低语几句。

“哦?”悟眼皮一抬,略显几分惊讶,叫过福保,吩咐道,“准备一下,朕要出宫。”

“陛下?”福保略有些不解。

“燕儿回来了。”悟好似轻叹一般。

福保没再追问,只是安安静静地下去吩咐了。

不出半个时辰,悟所乘的马车已经停在了城南一户人家的门口。

悟一撑福保的胳膊,下了车。那人家的门早已大开,一位小姐模样的年轻女子站在门口,静静地看着悟从车中跳下。

那女子瞥了一眼悟身后简易的马车,轻轻一笑,“还是那么不喜张扬。”

一身素衣的悟拔出了腰间的折扇,微微笑道,“进去吧。”

两人皆面带微笑相偕步入院内。福保很识相地同车夫去赶马车。

正厅内,悟与那女子一同坐在榻上。那女子似乎对悟的身份并不是十分忌惮。

那女子瞧了瞧悟的穿着,稍想了片刻,道,“悟哥哥,明和姐姐她……”

悟抬起头,嘴角抽搐了一下,“她走了。还是走在我前面了。”似有几分无奈。

“这对她,或许也是好事呢。”女子带着几分怜惜的目光看了看外面的天。

悟摇摇头,苦笑一声,“燕儿,不必来安慰我。”

燕儿愣了愣,开口道,“我不是安慰你。”

“你是我看着长大的,我怎会不了解你呢?燕儿啊,明和于我不只是一个女人。这种感觉,你以后,应该会懂的。”悟双眼失神,直直地盯着面前的地。

“我吗?怕是不会。”燕儿脸上的笑变得冷冷的,眼神中透着一股绝望。

悟没有再顺着这个话题说下去,挺直了身子,眼中又射出了凝重的光芒,“燕儿,记得我曾对你说过什么吗?”一脸的严肃。

燕儿仿佛做了什么亏心事般,避开了他的目光,“什么啊?”

“我说过,你若是助他,我便再也不是你的悟哥哥了。”

悟的口气生硬得很,听得燕儿心中硌得难受,“悟哥哥,我……”

悟忽轻叹一声,“燕儿,我知道,你虽是女子,但以你的才华,想要扶持一人成为帝王并非难事。我也知道,你如今沦落到这般田地,都是因为我。”

“悟哥哥!”燕儿一声怒喝,柳眉倒竖,“我早已说过,那事本就不怪你。我能留下命来,也还是要多谢你的。”

悟却不理她,还是缓缓地说着,“燕儿,慕容氏的覆灭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当年留下你的性命也只是为了减轻自身的罪孽。”

“够了。当年先挑起战争的本就是我慕容家,最后虽不敌你莫家,但我慕容氏的子孙死得却也是光明正大。悟哥哥,你莫要再提此事。”燕儿颤抖着灌入一杯茶。

“也罢。”悟长叹一声,“但你今日总得给我一个答案,明确的答案。”

燕儿咬着唇,半天不吭声。

“燕儿,自今日起我不再是你的悟哥哥。”悟说完拂袖起身。

“悟哥哥,”燕儿惊呼出声,眼中已盈满了泪,“为什么非要这样呢?燕儿说过,燕儿永远都不会是悟哥哥的敌人。”

悟闭起眼,深深呼吸了一次,“燕儿,那里不适合你。女人应该在家里照顾男人,政治上的争斗是属于男人的。”

“燕儿记得悟哥哥对燕儿说的话,那悟哥哥记得燕儿曾说的话吗?”燕儿的泪顺着脸颊淌了下来,一滴滴落在裙上,“不是我要嫁他的,我不是心甘情愿的。但悟哥哥替燕儿做了主,我也只有认命,好好待他。我如今不奢求他对我有多好,但我不能这样下去。我做不了他的心爱之人,那就让我成为他的军师。我只想他过得比现下好些。我不会助他与你作对,我也不会让他有太大势力。这样也不行吗?也不行吗?”说到最后,几乎是含糊不清吼了出来。喉头哽咽得难受。

第七章

悟心中顿时一滞,就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般,转过身,看到伏在榻上泣不成声的燕儿,走了过去,将燕儿抱在怀里,轻拍着她的背,“燕儿,别哭了。别哭了,乖啊。燕儿,乖。”

燕儿在悟的怀里,双肩抖耸,将眼泪尽数抹在他的衣服上,“我想父皇、母后还有哥哥们了。父皇,哇——”燕儿本还是呜咽着,现在已是放声痛哭了,“父皇,要是你还在,燕儿就不会这样了。哇——母后,哇——哥,哇——”

一阵愧意在悟的胸膛里翻滚,虽然当年江山一统是形势所趋,且两国间的战争也是慕容氏先行挑起的,但毕竟慕容皇族的覆灭终究是自己的过错,当年看着己方阵亡的将士,一时热血上涌,用最残忍的方式一个个地处死了慕容氏的成员,直到看到燕儿时,想起了曾经自己对这个孩子是多么宠爱,心生愧疚,才留下了她,可是她已经是慕容氏的最后一人了。悟的眼前又浮起了曾经的一幕幕,燕儿的父母兄长在宸德楼上站成一排,被包裹在熊熊烈火之中,脸上却仍是皇族最端庄、最恬淡的微笑,燕儿的堂叔、族兄被断手脚时冷汗直下、几次昏厥、却仍是连一声痛也不呼出。慕容皇族虽并非汉人,但是皇族风骨风貌却是高贵得令人自卑。

良久,燕儿将一张湿脸从悟的怀中抽出,手在脸上用力擦了擦,两眼盯着悟,“悟哥哥,有时我觉得你就像父皇一样。无论燕儿做错了什么事,你总能原谅燕儿的。”

“燕儿,我如今已过不惑之年。你父皇若能活到现在,也不过四十六七岁。燕儿啊,我待你就像待我自己的女儿一般。但你要知道,有些事情无论如何是不能妥协的。”悟顺了顺她的头发,慈爱却又严肃地看着她。

“悟哥哥,在你们的眼中,权力比什么都重要吗?”燕儿的泪水又充满了眼眶,“我已经答应你了,他不会成为你的威胁,你为什么不相信我,还是,你不相信你自己?”

悟听得心里一阵阵地酸疼,“好了,燕儿,我相信你。燕儿,你要记住,你永远都会是悟哥哥的燕儿的。”

“悟哥哥,”燕儿已将还没来得及流出的泪擦得一干二净了,只有濡湿的衣袖、红通通的眼和鼻尖,还看得出她方才哭过,“明和姐姐的事,你也不要太伤心了。她在天上保佑着我们呢。”

悟扁了扁嘴,道,“你这丫头,一会儿哭得快要断气了,一会儿又像个没事人儿。”转瞬又是阴云遮面,“明和的事,你就不要再担心我了。我总不能忘了她吧。我也要一段时间。”

燕儿又道,“悟哥哥,明和姐姐一直都在陪着我们,在这里。”指了指自己的心,又指了指悟的心。

悟想笑,又笑不出,只能轻哼了一声,“嗯。”

“那悟哥哥笑笑,笑笑嘛,笑笑。”燕儿扯住了悟的嘴角努力地弯出一个弧度。

“好。”悟深吸一口气,用力勾起了一个笑。

燕儿跟着傻笑了一下,道,“悟哥哥,你笑起来真好看,怪不得明和姐姐那么喜欢你。”

悟无奈地敲了敲她的脑袋,“好看是用来说男人的吗?你的脑袋里怎么装了这种东西?”

“悟哥哥本来就好看嘛,比你的那些族弟们好看多了。”燕儿揉着头,撅起嘴不服地叫道。

悟哈哈地笑将起来。望着燕儿的目光中却带了更多的愧疚和怜惜。族弟?燕儿的婚姻似乎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和谐,燕儿的终生大事怕也被自己给误了。燕儿啊燕儿,你要助他,那悟哥哥就给他一个机会,至于能否抓住,也就不在悟哥哥的考虑范围之内了。你也要自求多福。

辛回到了驿站里。将道临支去收拾城东的那套宅子。下令晋王驿站正房方圆百步内不得有任何人出现。

辛坐在屋内的榻上,望着几案上的那封土黄色的函,火印像是才烙上不久的。辛心中很是矛盾,既有些期待,又有些害怕。叹了口气,打开了一旁的食屉,其内有一盘红艳鲜亮的龙虾肉,已经去了壳,只留下了头和尾作装饰,身段周围点缀着红汁。

辛皱了皱眉,“蜜汁龙虾”?什么时候有的新菜色,怎么没听说过呢?

辛举了筷,夹取了一块龙虾肉,放入口中,咀嚼了几下,暗道,味道还不错,只是觉得有点怪怪的。

辛踌躇了很久,撕开了封函。里内掉出了两份金笺纸,其上写了密密麻麻的楷体字,还有一块玉腰牌,是行走令牌,可自由出入皇宫。

辛埋头认真地读了起来。但见一份上写道,“九弟亲启:皇后之逝,颇有疑点。朕疑有人毒害皇后。太子、康安、嘉定、绍宁四王似与此事有所牵连。初七,四王请安之时,仁孝宫内奴婢皆被遣退。朕欲知其间发生之种种。特请朕九弟辛彻查此事。下附四王进宫请安之表。此事务必严密,不可与他人知晓。兄悟顿首。”又见下一份上写道,“初七,太子于辰正至仁孝宫请安,献饼饵一盒,后食。是饼饵含致人精神不济的南疆草药。于一炷香后离宫。康安王于巳初至仁孝宫请安,献野参一支,后食。其间与后有所争执。嘉定王于午初至仁孝宫请安。于午膳前偕康安王离宫。绍宁王于申初至仁孝宫请安,献龙井三两,后未食。于申正离宫。野参与龙井均经特殊加工,两者都添加了数种成分,且两者有所相冲。后虽未用绍宁王所献龙井,然其香浓厚,已伤凤体。后之逝乃因此三物相冲太烈所致。”

辛仔仔细细地从头到尾读了三遍,将这一叠纸和那函靠近案上火烛,只见那金黄的火星一点点聚成了通红的焰,顺着纸边一点点吞噬着文字。辛一只手持着已燃着的笺纸,两眼直视着炽烈的火,知道快要烧到手时,才将它扔在地上,看着火焰逐渐地黯淡至熄灭,看着地上只剩下了一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