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玉生青岚-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在看什么?”方子璞收回了视线良久,见到周锦岚还在痴痴地望着窗外,问道。
周锦岚连忙看了回来,略一思忖,指着窗外的月季,道:“你瞧,你刚来的时候那月季还是一丛花苞,现在都开得这么灿烂了。”
方子璞闻言,又往窗外看了看。还真是,想自己刚到这石府别院时还不到四月,一晃现在都已经五月了,月季花自然是开得茂盛了。
周锦岚接着道:“如今方兄已能够下地,再适当锻炼一番,就不怕赶不上考试了。”
周锦岚说这话的时候,眼睛一直望着窗外,也不知在感叹什么,眼里满满的竟是惆怅。
方子璞道:“到时与周公子考场相见,若能同榜高中,定要一起报效国家。”
周锦岚转头看他:“真的?”
小书生认真地点头:“嗯。”
看着小书生眼里流转的目光,周锦岚竟有些恍惚:“那…我们既是同生,就别叫周公子那么生疏了,你唤我锦岚便好。”
“锦岚…兄。”方子璞一字一顿的说道。
虽然不如自己预期的那样,但周锦岚觉得这样的结果也勉强能接受:“嗯!那我叫你…子璞兄?”
方子璞笑了:“你若愿意,叫我玉郎便好。”
“玉郎?”
“嗯…在家的时候,母亲和邻里都这么唤我。”
“诶!”周锦岚连忙一口答应。玉郎…玉郎…真是个跟人一样的名字。
“加把劲儿…你可以的…”
“就快到了…再坚持一下…”
一大早儿,石府别院的小庭院中,如期传来了某人轻柔的鼓励,间或夹杂着时断时续的“咔哒咔哒”声。
石渊刚从饭厅用过早餐,正准备回房,就看见了这一幕。
小书生不知什么时候出了房门,正架着一副拐杖在细石子铺的平坦小路上艰难地向前行走。周锦岚站在他前面,只隔着一个人身的距离,双手微微前伸,似是在牵引着他,又似是在随时护他左右。
“别着急,慢慢来,不可能一步登天的…”周锦岚耐心地指导着方子璞,就像是在教导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婴孩。
“不行,我撑不过去了…”方子璞面有难色,满脸是汗。
“再坚持一会儿,你看,我们走到这丛花旁就停下,好么?”
小书生咬着嘴唇,从齿缝里挤出一句:“不行…”
接着,耳边就听见“啪嗒”一声响,方子璞连人带拐杖跌到了周锦岚怀里。
“你没怎么样吧?”周锦岚笨手笨脚地搀起他,焦急地问。
“没…”
方子璞看起来很累。周锦岚赶紧把他扶到一旁的小亭子里坐下。石渊这边厢看得过瘾,便干脆抱了双臂在一旁看热闹。
“都怪我不好,要你走了那么久…”周锦岚从怀里掏出一块方帕,轻轻地给方子璞擦汗。
“周…锦岚兄,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不碍的,是我自己不争气。”方子璞抬头冲他笑。
这一笑,在周锦岚看来竟是十足的天真无邪。周锦岚心想,毕竟年纪还小吧。
“对了,我还没问过呢,玉郎你今年多大了?”
“十八。”
“十八?看起来倒比实际上小些…”
“那锦岚兄呢?”
“我?”周锦岚不好意思的笑笑,“我比玉郎虚长一岁。”
“原来是这样…”
石渊这时候插了进来:“哟,两人的关系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了?还‘玉郎玉郎’的叫着?”
方子璞一见是石渊,忙不迭的点头致礼:“石公子。”
石渊本是个自来熟,就势在方子璞身侧另一边坐下:“玉郎,你别听他胡说,他今年都二十五了。你看他生得那么老相,哪能是十九的人呀。”
“你才生得老相呢!”周锦岚抄起手边的锦扇就敲了石渊一把,“还有,‘玉郎’是你叫的么?那是本公子——”
“玉郎——到时间喝药了。”琅嬛端着一碗药,不知什么时候也来到了庭院。
“诶,”小书生乖巧的点头,伸手接过药碗,“谢谢琅嬛兄。”
周锦岚惊讶,瞪大了眼睛瞧着琅嬛。琅嬛忍着笑不理他。
“玉郎,慢点喝,小心烫…”石渊也趁机凑过了嘴,对着方子璞手里的碗口吹啊吹。
“没事儿,不妨的。”方子璞笑得腼腆,一扬脖,喝干了碗里的药汁。还不待他从碗里抬起头,石渊就往他嘴里塞了一块东西。
“是什么…”方子璞嘴里含着东西,瞪圆了一双杏眼,僵硬的不敢下咽。
“琅嬛昨晚做的梅花糕,很甜的。”石渊说着,和琅嬛相视一笑。
小书生这才放心的咀嚼了起来:“谢谢石公子,谢谢琅嬛兄。”
“不谢——”那二人高兴地伸出手,一同摸了摸小书生的头发,一脸的宠溺。
这边厢的周锦岚已然气得七窍生烟:“你们还有事吗?没事就各干各的去。石渊,你昨天又没看书吧?”
琅嬛笑了:“何止是他?周公子不是也没碰过?如果老相爷知道你在这石府整天不务正业,定要拿着尚方剑赶你回去。”
周锦岚一时语塞,只得尴尬地瘪瘪嘴。
琅嬛继续道:“石渊你快回房温习去,今日的成果我晚上要检查。”
“啊?”石渊皱起了眉头。琅嬛又一个白眼扫过去,这石家公子就乖乖地溜了。
“啪”的一声,房间的门被郁闷的石公子关得震山响。
“周公子也回去看看书吧,离开考还有不到半个月,再怎么说也该巩固一下知识。”琅嬛又看着周锦岚道。
切,管好你家的那位还嫌不够,又管到本公子头上了。周锦岚心下里不屑,正要开口婉拒——
“琅嬛兄说得对,这几日锦岚兄总是陪着玉郎,玉郎心里也是过意不去。万一耽搁了锦岚兄的大事就不好了。”方子璞眨巴着大眼睛,看起来倒是真心为他着急。
“可是…”周锦岚张口欲辩。
“没什么可是的,这里有我照应着呢,你就安心看你的书去。”琅嬛笑道。
周锦岚看着琅嬛不怀好意的表情,又瞟了眼方子璞,最终选择妥协。
“好吧…”说着,拖着委屈的身子往自己厢房挪动。
刚一进屋,随手拿了本书在桌边坐下,周锦岚便听见庭院里响起了琅嬛那温和又稍带着喑哑的嗓音:
“那我们继续吧,来,跟着我慢慢走…”
“咔哒咔哒”拐杖敲击着地面的声音随之响起,直敲入周三公子的心房,叫人无论如何也看不进书。
“啊——”周锦岚抱着头倒在坚硬的书桌上,仰天长啸。
8、夜舞鱼龙
人间六月,春去夏来。石府别院里的芳菲早已散尽,只除了满庭满院的月季,依旧是繁花盛朵,好不热闹。天边一轮日头高挂,闷闷地炙烤着大地;偶尔有一丝风,却也是夹杂着热浪滚来。
此时正是午膳时间,自从小书生能够下地走上两步,每日的膳食便搬到了饭厅与周锦岚他们共用。
这些日子以来,周锦岚觉得,只有此时的小书生才是真正的小书生。只是整个人安静地往那儿一坐,便脱出浑身的恬静与乖巧来。也无怪石渊和琅嬛都那么喜欢他,一口一个“玉郎”,唤得比亲兄弟还要亲。
“玉郎,你的伤刚有起色,得多吃些补补。”石渊挥舞着筷子,从汤盆里夹了一块排骨放进方子璞碗里。
“笨,伤筋动骨的自是要喝汤…”琅嬛笑着嗔怪他,素手微抬,又为方子璞盛了一碗汤。
小书生受宠若惊,捧着瓷碗,道:“谢谢…但真的够了,再多就吃不下了。”
众人看他一脸严肃的样子,个个都忍俊不禁,就连一旁侍候的丫头们也是一副笑脸。周锦岚感叹:这人啊,是如何能在刺猬和家猫之间如此变幻自如呢?
见周锦岚半天不说话,石渊开腔问他:“锦岚,今日城中有庙会你可知道?”
“庙会?既不逢年又不过节的,哪里来的庙会?”
“你有所不知,”琅嬛接口,“高丽国的国王派人送了许多珍奇来朝贡,其中竟然还有一个杂耍班,皇帝看着甚为喜欢,便赏使者们庙会一台,与民同乐。”
“这么说,庙会上会有高丽人咯?”周锦岚有了兴趣。
“是啊,应该会很热闹,”石渊咬着筷子高兴地说,“五天后就是会试,琅嬛答应我一起去凑个热闹,也好放松一下。你愿同去么?”
周锦岚刚欲张嘴说好,愣了一会,扭头看看方子璞。他正安静静地吃着碗里的东西,似乎不大感兴趣。
“我…还是不去了。”周锦岚强按下心中升腾起的玩心。
“哎?你不最爱凑热闹的么?”石渊道。
周锦岚又瞥了一眼小书生,坚定道:“不去,在家备考。”
哪知道琅嬛将他的一言一行都收入了眼底,微微一笑:“玉郎,你去吗?”
方子璞许是没料到会问到自己头上:“我?”
“对啊,”琅嬛温柔的点头,“和我们一起。”
“我…我平日里不大出门,再说我现在的腿脚…”小书生干巴巴地嚼着嘴里的米饭,慢慢挤出这么一句话。
“你昨天不是扔了拐杖还能绕着这别院走两圈么?我觉得问题应该不大。”
“真的?你扔了拐杖?”周锦岚惊讶。昨天他和石渊又被迫在房里读了一天书,得以陪伴方子璞的人只有琅嬛一个。
“嗯…”方子璞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那就这么说定了,咱们四个一起,今晚掌灯时分在门口会合。”琅嬛很快就下了决定,“你要是走不回来,就让你的锦岚兄背你。”
“可是…”方子璞脸一红,许是还在犹豫。
“没什么可是的,”石渊放下手中的碗,笑着敲了敲桌子,“我这别院的事情,都是琅嬛说了算,你要是敢不听他的,管保叫你明早没有饭吃…唉唉,疼疼疼,别揪耳朵呀…”
“噗——”周锦岚和方子璞一同笑出了声。
入夜,大街小巷的灯火陆续地明明灭灭亮起来,夜空中的星星也逐渐显出了莹莹的微光。
站在别院门口,周锦岚不放心地又问了一遍:“你真的没事么?”
方子璞看了一眼琅嬛,小声道:“我想,应该…没事吧。”
琅嬛笑了:“昨日好说歹说才让你扔了拐杖,我看你呀,就是不敢放心地去走。其实早已经好得七七八八了。”
石渊问:“你怎么知道?”
“我小时候受过的伤无数,哪一次不是不到两个月就下地了?再者,姜大夫又是个保守的大夫,只知道说什么‘伤筋动骨一百天’,这话能信么?最先请的那个老大夫还说他下半辈子兴许就要在床上过了呢!”
“啊?”方子璞吓了一跳。
“别听他瞎说,那大夫就是个庸医。”周锦岚赶紧安慰。
“所以啊,不找个人逼你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能走多远。我这是为你好。”琅嬛语重心长。
“哟,好大的道理呀。不知是哪位智者教你的?”石渊笑他。
“我师傅。”扔下这句话,琅嬛自顾自地跨出了门。
“什么?你再说一遍是谁?”石渊赶紧去追,只留下周方二人还站在门内。两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一脸的不解。
末了,周锦岚伸出一只手来,道:“来,我搀着你,咱们慢慢走。”
“好。”方子璞低了头,将手搭在周锦岚的手臂上,感到他的臂膀很稳重,很安心。
值得一题的是,石府的别院虽小,但却处在城中最繁华的地方,离那庙会举办之地仅隔了一条街。
周锦岚他们一行四人刚走出别院所在的街道,老远就听闻一阵喧闹声。眼前的大街被道路两旁的摊贩挤了个水泄不通,大大小小的铺子外挂着各式各样的灯笼,直照得整条街道竟与白天一般亮堂。
仔细一瞧,街面上卖什么的都有:胭脂水粉、绫罗绸缎、玉器古玩,还有风筝摇鼓、面具花绳、钗环玉佩…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儿应有尽有。男女老少们盛装华服,出得门来,享受着京城特有的热闹。
“哇——”方子璞和石渊一同惊呼了起来。
周锦岚和石渊好奇地望着他俩。
“琅嬛!我们去那边看看!”石渊竟像个孩童一样兴奋,拉起琅嬛的手就往外冲。
周锦岚无奈地笑笑,扭头看看方子璞,小书生将一双大眼瞪得如铜铃一般,丝毫不掩饰心里的惊讶。
“看样子,你倒真是不常出门。”
“嗯,以往在家的时候都是关在屋里读书,很少出家门…”
“那今日可以好好玩一番咯!”周锦岚开心地道。
“好。”方子璞乖巧的头,眼睛笑成了一弯月牙。
待二人慢悠悠地往前走时,发现石渊和琅嬛已经消失在了人群中。起先方子璞还焦急地要找他的“琅嬛兄”,没过多久就被周锦岚用各式各样的新奇物分散了注意。
二人来到一个卖面具的摊子前。
“玉郎你看,”周锦岚拿起一个奇丑无比的面具,“真有趣儿”。说着,就往自己脸上带。
“真丑。”方子璞笑他。
这时,中年摊主凑了过来,笑盈盈道:“这是夜叉,凶得很,自然美不到哪儿去。不过二位公子若是买一个回去挂在墙上,倒是可以祛灾辟邪。”
周锦岚闻言,将面具拿了下来,又仔细端看一番,道:“怪不得那么眼熟…”
“你以前见过?”方子璞问。
“不就是你咯?刚来石府时的样子。”
“你!”小书生着恼,作势要打他。无奈那周三公子早有防备,话刚说完就避了他足有一丈远。
“哼,不理你…”方子璞侧过头,一步一顿地继续往前走,来到一个贩卖木制品的小摊前。周锦岚赶忙跟上,走近一看,才知那摊主不光卖木制品,竟还举办了个小小的猜谜活动。
“这桌上的木牌下面都刻了谜。公子你付五文钱,小的就给你翻过一个来看,若是公子一连猜出五个谜底,这摊子上的物品就任你挑一样。若是猜不出,这木牌就留给公子做个纪念,如何?”年轻的摊主兴高采烈地向二人介绍规则。
看着方子璞跃跃欲试的样子,周锦岚高兴地掏钱袋:“那就先翻五个吧。”
“你要猜?”
“不是我猜,是你。”周锦岚笑着,将一锭碎银子放入摊主手里。
“好咧!”摊主接了钱,眨眼间就翻开了五个木牌。这时旁边也有了围观的人,纷纷走近了看。
方子璞轻轻念出第一个谜面:“前日傍晚,昨日傍晚,今日傍晚,明日傍晚…打一字。”
“这是什么?”周锦岚皱皱眉。
一旁凑热闹的人似乎也被难住了,一时间竟连插嘴的也没有,只剩下唏嘘一片:
“哎…这也太难了…”
“就是,摆明刁难人家小公子…”
方子璞倒是镇定自若,一边想,一边念叨:“前日傍晚,昨日傍晚,今日傍晚,明日傍晚…四个傍晚,傍晚就是‘夕’。。。四个,那就是‘罗’字了。”
一言毕,惊得摊主直叫好:“公子真是智慧,答对了,就是‘罗’。”
此时,后面传来了几声零星的鼓掌。
方子璞不好意思地笑笑:“哪里哪里…”便又去看下一个。
下一个的谜面是“春满大地”,谜底是一句苏轼的词。这个容易,周锦岚一见便知晓了谜底,只看着方子璞如何回答。
“天涯何处无芳草。”果不其然,小书生几乎是立刻报出答案。
“对,对…”摊主忙不迭儿道。
再下一个的谜面是“五句话”,谜底是一句成语。
“这个也简单,三言两语。”方子璞笑道。
第四个谜面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打一药名。
“药名…”人群里有些骚动,“这谁猜得出来?”
“当归。”方子璞想了想,答道。周锦岚一愣,不禁在心里赞叹起来,若不是自己久病成良医,估计也不会知道答案。
再然后,就到了最后一个。谜面只有一个字——“皇”,依旧是猜一个成语。
“这个…”方子璞蹙眉,想了良久也想不出个头绪。
周锦岚这边厢眼骨碌一转,笑道:“可要我帮忙?”
“你知道?”小书生一脸不相信的样子。
“当然知道,”周锦岚将手中一直摇着的纸扇一收,指着方子璞道,“答案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何解?”这下,方子璞更加疑惑了。
“店家,不好意思,今天我们可要从这一摊子东西里挑一样走了,”周锦岚故意不看他,转身对着摊主道:“答案是,白玉无瑕。”
“原来是这样,玉无瑕,就是‘王’字!”后面有人“好心”充当了解说。
再回头看那小书生,满脸通红通红的,就像个被人围观的小媳妇。
“二位公子好才华,”店家满脸含笑,指着满满一摊东西道:“小的在这里摆摊那么久,还没有遇见过能一次猜对五道谜语的人。这里的东西,二位喜欢什么,便随便挑吧。”
周锦岚弯腰,这才细看了摊主摆出来的东西。有木碗,木勺,小木盘,木簪子…粗粗一观,倒没有他们能用得着的。
“这梳子怎么只有一半?”这时,方子璞拿起手边的一块木梳。
周锦岚循声望过去,只见那木梳约有手掌大小,在昏黄的灯火下泛着古朴的光泽,齿边上还刻着一枝栩栩如生的桃花。
“公子好眼力,”摊主一边夸一边从小摊底下拿出一个漆盒子,“这桃木梳本就是两截,小的拿出一半放在这里,为的是防盗…”说完,还不好意思地笑笑。
盒子打开了,里面果不其然躺着另一半梳子,与摊上摆着的刚好凑成一对。
“这有什么讲究么?”周锦岚拿起盒子的梳子,试着要与方子璞手里的对上。
“二位公子有所不知,这个梳子叫鸳鸯梳。合在一起太大,只有拆开了才能用。这拆开了是梳子,合在一起,那就不叫梳子了。”摊主耐心地解释。
周锦岚听得奇怪,望了一眼方子璞。小书生没看他,正聚精会神的对着手上的梳子。
“合在一起又叫什么?”周锦岚问。
“合在一起…”摊主话说了一半,笑得贼兮兮,接着道:“公子拿回去可以送给心爱的姑娘,取鸳鸯永结为好之意。”
“什么为好?”方子璞从梳子上面抬起头来,问道。
“管它呢,我们就要这个了。”周锦岚不待摊主回话,拿了盒子,推着小书生就走。
“哎?不再看看了?”
“不看了,这梳子挺好,多新奇。”周锦岚哄到。
身后传来围观者们的调笑声:“这位小公子可真是…”
周锦岚一边搀着方子璞走,一边不住地回头看,直到再也看不见那小摊,才放下一颗心。
“锦岚兄你在躲谁么?”方子璞很奇怪。
“额,没有啊,我在看看能不能找到琅嬛他们。”周锦岚说着,还故意四处张望。
“别找了,估计是彻底走散了,”方子璞抿嘴,接着又开心地举起手中的梳子,“锦岚兄你看,真的可以合在一块呢!”
“是啊…”周锦岚心里打着坏主意,慢慢的说,“玉郎,刚才猜谜的时候我也帮过你吧?”
“嗯。”小书生点头。
“那这梳子…是不是该我俩一人一半?”周锦岚小心地出口试探。
“不行。”小书生冲口而出。
周锦岚一惊:“为什么?”
“猜谜的钱是你付的,梳子应该归你才对。”方子璞说着,将合起来的两块梳子一起塞进了周锦岚怀里。
原来是这样,周锦岚舒了一口气。
“可是谜语大多是你猜的,没有你,这梳子咱也赢不回来,所以还是咱俩一人一半的好。”不待方子璞反驳,周锦岚就将桃木梳掰了开来,取其中一半,轻轻放入方子璞手中。
方子璞凝神看着手中的木梳,有些犹豫。
“再说了,这梳子本来就是你看中的,都给了我怎么行?”周锦岚又添了一把柴。
小书生这才乖乖点了头。周锦岚喜得差点笑出声来。
又往前走了一点,二人听见一声震天的锣鼓响。接着便见到四周的人都开始蠢蠢欲动地往前方聚集,而且人群越汇越多。
“这位大哥,前面有什么事呀?”周锦岚拦了一位男子来问。
岂料那男子却没停下脚步,远远扔过来一句:“高丽国的杂耍班,再不去就看不着咯!”
周锦岚和小书生对视一眼,道:“去么?”
方子璞面有难色:“我可能不大方便…”
“只要你想去就行。”周锦岚拉了他的手,“没事儿,有我呢!”
小书生闻言,愣在了原地好一会儿。
二人一路竟好似穿过了千层人浪,艰难地往前行进。方子璞的腿脚刚好没两天,在人群里被挤得晃来晃去,周锦岚笨手笨脚地去护他,无奈不得法,最后干脆把人整个儿圈在了怀里。
好不容易挤到了人群最前面,眼前却被一顶小吃摊的帐篷给挡了。耳边听着“哐啷哐啷”好不热闹的锣鼓声,周锦岚很是着急。
“不然还是算了吧。”方子璞拉了拉他的衣袖。
“那怎么能行?”周锦岚环顾四周,发现那小吃摊旁竟然有一颗矮树。树上最低的一丛枝桠也粗壮得很,最重要的是,竟还没有一人高。
“有办法了,”周锦岚搀着方子璞挪向那棵树,“不过你得忍耐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