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个字的力量-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武僧答道:“有两个原因:一是你基本掌握了初涉武学的第一招;二是对付这一招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抓住你的左臂,而你的左臂却因车祸失掉了。孩子,有的时候人的劣势未必就是劣势,可能反而成了优势。”
武僧使小男孩在武术比赛中取得冠军的诀窍就是借势而行,把小男孩的劣势转化为优势。在成功的路上,没有所谓的优势和劣势,只有如何把握自身的条件和机遇。如果学会了“借”的艺术,把自身的不足之处转化为别人的难以击破的独特的优势,成功就不会远了。有的人会失败就在于泥足于自己的劣势,而不是设法借势而行,把劣势转化为自己的优势,而是沉溺于自己的不足终日苦恼,郁郁难安。这样的结局只能是失败落魄。“借”字的含义很精奥,不是简单的借来还去,那只是表面的意思。“借”字的深意在于借力而行,乘势而上,把一切不利的因素转化为有利的因素,引导事情的发展朝着自己所意愿的方向进行。
借力而行……三言两语的人生忠告
借的艺术就在于借助别人的力量保全或壮大自己。
生命中的贵人就像地里的金子一样,肯定存在,但看你怎么挖掘。
借力打力,因势利导,成功之道。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知足、知晓、知趣
知,zhī①知道;②使知道;③知识;④〈书〉知己;⑤旧指主管。
【知足】zhīzú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指生活、愿望等):~常乐│~无求。
【知晓】zhīxiǎo知道;晓得。
【知趣】zhīqù知道进退,不惹人讨厌:人家拒绝了,他还一再去纠缠,真不~。
知足者常乐
人生在世的诸多痛苦大都因为不知足而招致的。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欲望是无尽的,以有限的生命去填补无尽的欲望,总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于是,痛苦便产生了。人生种种的不如意、不快意和不尽意,都是不知足带来的。不知足是不幸福、不快乐结出的花朵,不快乐、不幸福也是不知足生产的果实。两者互为因果,亘古如此。
俗话说,知足者常乐,只有知道满足,才能体会到由满足而带来的幸福的感觉。知足也是一种心态,一份从容,身边的许多诱惑不挂碍于心,淡泊心志,进退无忧。
知足是让我们养成幸福的习惯,有了这个习惯,生活中的幸福就会一个接一个。如果每天都以一份知足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生活就不再像以前那样苦闷无聊了,而是变得生动快乐起来。
从前,大森林里居住着一个动物王国。动物王国的成员不断发展壮大,很快的,动物王国的领地就不能满足如此多的成员栖息了。为此,狮王召开了全体动物大会,在会上狮王决定派遣一支探险队,去没有同类足迹没有人类活动痕迹的地方去开拓新的领地。
骆驼被狮王任命为探险队队长,探险队其他成员还包括猎豹、大象、狐狸、长颈鹿、猩猩。大家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便踏上了寻找新家园的征程。
一路上,队员们在骆驼队长的带领下,跋山涉水,晓行夜宿,翻山越岭,穿过戈壁荒漠,历尽千辛万苦,可是没能找到适合栖息的理想家园。于是,有的队员就开始心灰意冷,不断地抱怨起来,说路如何难走,说食物如何难吃……只有猩猩一路上始终很愉快。
有一天清晨,队员们还在熟睡中,猩猩起床去河边洗脸,当它返回的时候,其他的队员们才刚刚起床。
“早上好,伙计们!”猩猩心情愉快地向同伴们打招呼,可是,它们一个个都没反应。“伙计们,嗨,今天的天气多好啊,清晨的景色多美啊!”猩猩再一次向同伴们打招呼,并快乐地哼起歌来。猩猩的举动很是让人费解。
狐狸翻着白眼问道:“你好像很高兴啊,你难道拾到了宝贝吗?还是找到了什么新鲜玩意?”
“是的,你说得没错,”猩猩说,“我看到了一路上我们可以看见的美丽的风景和奇观,我被它们的美丽深深地迷住了,深深地陶醉其中,这难道还不足以高兴吗?你们为什么只顾低头走路,难道大自然的馈赠还不能让你们满足吗?”
有时候,我们被自己的目标牵引得太紧了,没有放松的余地,其实这样一来原本属于自己的快乐也从我们身边溜走。同样是探险队里的成员,同样的跋山涉水、艰苦行进,可是得到的生活却不一样。猩猩因为知足,懂得欣赏大自然的馈赠而身心愉快;同伴们只知道一味地寻找目标,不知道满足更不懂得欣赏,错过了路上优美的风景,最后疲惫不堪,一无所获。
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孜孜以求于一个目标,会错过很多原属于你的东西。而且,一个目标实现了还会有更多个目标等着你去完成。目标是没有终极的,不可能说一个目标完成了,生命就终止了或者就能不用努力了。人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得陇望蜀,为达目的,不惜心力交瘁,这都是不知足引起的。
不知足是痛苦的根源,知足是快乐的根本。
晓明和小杨是同事,周末相约一起去山顶看日落。
刚过中午,他们两个人就整装待发,带上了充足的饮用水和食物,朝着山顶走去。那天去山顶看日落的人很多,山路上人络绎不绝。
这座山很高很大,而且观看日落的地方正是一个悬崖峭壁的顶端,山路曲折蜿蜒,突出来的山峰有时能把太阳遮住。
第38节:知己知彼
晓明和小杨毫不停歇,但山路的崎岖也让两人感到艰难。到了高处的时候,他们不得不走一段歇一段,时间在不经意间流逝。
走了很久,群山遮住了一切,他们看到离山顶还有好一段路要走,也不知道太阳是不是落山了,就问下山的人:“山顶还能看落日吗?”
“能啊,”下山人回答道,“正是好时候呢!”
二人一听很高兴,顿时来了精神,鼓足了劲朝山顶攀去。又过了不知多长时间,终于到达了山的顶峰。
可是晓明发现,太阳早就落山了,暮色已经笼罩在四周,晓明非常懊恼,不住地抱怨,出发时的高兴劲一扫而光,沮丧得不得了,忽然他听见小杨的不住地赞美声,他很纳闷:“你这人真是,日落看不到了,还这么高兴,神经病!”
小杨说:“是啊,日落是看不到了,但是我看到了满天的星斗,朝我们眨眼睛呢!”
我们错过了太阳,可是收获了繁星啊。晓明只顾烦恼,他这次旅行也就成了一次不愉快的行动了,违背了初始时的意愿,出来看日落不就是为了散散心情,陶冶情操吗?因为没有看到日落而沮丧万分,还不如当初就不出来。小杨很会生活,懂得知足,虽然没看到绚烂的落日奇观,但也看到了满天繁星闪烁,星光耀眼的美景,不也是很好吗,不也是达到散心怡情的目的了吗?
生活的本质就是如此,如果你什么都不知足,那你将什么也挽留不住,幸福和快乐对你来说都是短暂的,稍稍眷顾就离你而去,痛苦和郁闷将时常伴随你,让你的生活不得安宁,让你的心灵里生满野草。
《菜根谭》中说:都来眼前事,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可见,知足者和不知足者的境遇竟是天壤之别。懂得知足的人,知道自己的奋斗的底线,会依照这个底线为自己制订发展计划,而不会好高骛远,也不会殚精竭虑地算计。知足者不辱,那些受到了侮辱的人很多就是不知足的缘故。不知足就会上蹿下跳,为了自己的利益妨碍或是伤害别人,最终招致别人的反对和侮辱,究其原因也是自取其辱。
人要懂得知足,不要对自己和社会要求太高,所谓爬得越高摔得越狠,有多大的幻想就会受到多大的伤害。人生短暂,生命的充实和快乐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只会一味地贪求,那么心灵就会让不知足的泥潭吞噬,终日陷于惶惑和恐惧之中,生活变得空虚,也谈不上幸福和愉快了。
知足常乐,知足是我们索求快乐时必备的心态。如果不知足,就不要责怪上天为什么让你痛苦了。在知足的基础上积极地打拼奋斗,幸福和成功将会同时收获,那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生。
知己知彼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就是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知己知彼。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做什么事情只顾谋划自己是不对的,而应该在谋划自己的同时,了解对手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人要想成功就必须战胜对手,打败自己的竞争对象,清除前进路上的障碍,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非凡的成就。对手跟你一样精明,一样善于谋略谋划,一样想把你扳倒,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做到了知己知彼,才能防患于未然,未动而先觉,觉而后动,把事情发展的优先权和先发制人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国古代的兵法博大精深,尤其是孙子兵法在国际范围内都得到了广泛的尊崇,很多军事院校把孙子兵法奉为圭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孙子兵法中最重要的,也是不断强调的就是知己知彼。只有把对手作充分的了解,才可能利用对手的不足之处进行进攻或还击,否则在不知彼的情况下,纵使实力再强大也会陷入慌乱和窘迫的境地之中。
狮子是公认的百兽之王,连老虎和豺狼都对它毕恭毕敬。豹子、獐子、狐狸……全都成了狮王的下酒菜。狮王有个毛病,爱干净,吃小动物的时候洗了又洗,生怕有污浊的东西被吃进肚中伤害脾胃,所以经常有人看见狮王在河边冲洗食物。
有一天,一头猪领着一群猪走进了狮王的领地。
有巡逻的野兽看见了就告诉了狮王。狮王知道后非常生气,咆哮着挡住了猪群的路途,大声嚷嚷道:“我是百兽之王,难道你们不知道吗?你们还不赶快回避,离开我的王国,要不然你们全都会成为我的肚中之物。”
那个猪群的头领毫不惊慌,不紧不慢地回答:“我知道啊,但我是不会退缩的,我是从来都不走回头路的。如果你想要跟我决斗,我绝不怕你,会跟你坚持到底。不过,你要等一等,我要穿上我的铠甲。”
狮王一听差点笑破大牙,一头猪敢跟狮子决斗,真是太自不量力了,还要去穿什么铠甲,看它能耍什么花招,于是说:“你去啊,看你怎么死在我的拳头之下!”
那头猪立刻跳进附近的一个粪坑里,滚了一身的污秽之物,再次站到狮王的面前,威风凛凛地说:“来吧,决斗吧!”狮王早就被臭味熏倒了,一点也不想吃这群猪了,万般无奈只好放这群猪过去。
这群猪大模大样地从狮王面前走过去,脸上充满了鄙夷的神色。原来,在来狮王的领地之前,领头的猪早就做过深入的调查。它得知狮王常以獐鹿等肉为食,洗刷得特别干净,有一点污秽的东西都不吃,像滚在大粪里的猪这类的食物,狮王是绝对不吃也不碰的。
猪不是自不量力,而是预先做到了知己知彼,如果不是事先了解到狮王的习性,猪无论如何是不敢跟狮子挑战的。人也是这样,要想战胜对手,破解对手给自己制造的困扰,必须先要了解对方,对对方的撒手锏和致命的弱点做到心中有数,然后轮到自己出牌的时候才能做到一招杀敌,让对方知难而退。
知己知彼不仅是高超的战斗哲学,还是人生必不可少的智慧哲学和处世哲学。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难事,脚下的路也沟沟坎坎的,遇上的对手和来自四面八方的敌意此起彼伏,我们怎么才能冲破层层阻碍,达到自己理想的境地呢?知己知彼才是颠扑不破的不二法门。你只有了解自己,了解周围生存的环境,了解对手的思谋和举动,才可能排除万难,实现自己的愿望。相反,只是盲目地胡乱打拼,对对手不了解甚至于对自己优劣势都不了解,怎么可能成功呢?最好的结果也只能得一个安慰奖,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
在商业竞争和经营管理中,知己知彼尤为重要。商场如战场,一丁点儿的疏忽都可能导致经营的窘境和企业的破产。作为一个有头脑的经营者,不单单要具备商业的头脑,还要学会把兵法中的智慧运用到商战中,做到知己知彼,了解自己的不足和敌人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部署战略,最后把胜券稳稳地操在手中。
第39节:知趣而退的天空
李强在市中心繁华的商业地段买了一块地皮,准备开一家特色餐馆。
餐馆建好后,李强花了很多钱请来了一个出色的厨师,餐馆的陈设古朴典雅,既不失高贵又不失情调。
可是,无论厨师技艺怎么高明,上门吃饭的客人却少之又少,甚至比不上旁边一家规模很小的餐厅。
李强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是地段不好?不可能啊,这里是市里数一数二的繁华地段;厨师不行?也不可能,花巨资聘来的厨师不可能技艺不行。李强非常烦恼。
放暑假的时候,他在北京上大学的儿子回来了,说要帮助李强解决这个问题。
儿子没事的时候在小区周围散步,遇到了人就走上前去搭讪,然后慢慢攀谈把话题引到餐馆的问题上,问这些居住在小区里的人:“为什么李强的餐馆会没有顾客呢?”
一群人围上来说:“李强的那个餐馆,大门开在西南方向,不吉利,而且里面的服务员态度不好,不会微笑,做什么菜都喜欢放辣椒……”
李强的儿子把这些话默记在心中,回家后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李强第二天便请人把大门改在正中的位置开,把服务员送去培训,嘱咐厨师做菜时少放辣椒。
李强餐馆的生意一天天好起来,顾客也渐渐认同了李强的餐馆。
生意惨淡和生意红火的差别就在于做没做到知己知彼。李强开餐馆只想到了选址的问题,即把餐馆开在商业繁华人流涌动的市中心,却没想到那里的顾客对餐馆的要求和评价,更没有考虑竞争者的存在,犯了商业大忌。他的儿子却懂得经商的智慧,知道亲自去社区了解顾客的情况,把顾客的喜好和意见反馈回来,并据此改正,使事情得到了转机。
知己知彼是走向成功的法宝,忽视不得。行军打仗如此,搏战商海更是如此。不了解自己和对手的优势和劣势,盲目行动必将导致失败的下场,有哪一个是命中注定的赢家?只有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知趣而退的天空很开阔
知趣是一个人最起码应保有的本质。一个人如果不知趣,难免会自取其辱,碰得满鼻子灰,酸溜溜的难以在人前抬起头来。开创事业的时候,要清楚自己的底线,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什么事自己能做,什么事自己做不来,不要勉强自己。
不知趣的人做事往往不知深浅,因为他不清楚自己的实力,出发点没有站在稳固的基点上,而是从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做出判断。当别人替他拆穿这层楼阁的时候,他才不得不认识到自己的无知,灰头土脸的没意思一番。知趣的前提是有自知之明,如果一个人没有自知之明的话,真是不知其可。不知趣作为一种心态来讲就是不管别人的看法,自己却沾沾自喜地邀功请赏。有的人办事能力很差,但却喜欢在做成的事情前面夸耀自己,等待别人尤其是上司的奖赏,结果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除了碰壁没什么好说的。
中国古代有个人叫艾子,喜欢打猎,喜欢骑在马背上追逐鸟兽的痛快的感觉。为了自己的爱好,艾子养了一条善于追捕兔子的猎狗和一头机警迅捷的猎鹰。每次外出打猎,艾子都带上心爱的猎狗和猎鹰,并把捕到的兔子的心肝扔给猎狗吃。所以每次艾子捉到兔子,猎狗总是摇着尾巴,两个前腿竖起来,不停地上下蹿跃,等着艾子喂它兔子的心肝吃。
一天,艾子外出打猎,在山上转悠了半天一只兔子也没遇到,这时猎狗非常饿,肚子时不时发出咕咕的叫声。
正在这个时候,一只兔子从草丛中窜出来,向旁边不远处的灌木丛跑去。艾子便放猎鹰去咬兔子。那只兔子在丛中上蹿下跳,非常难捉。猎鹰也随之上下左右的扑腾,但是想要捉到兔子却很是费劲。这时,猎狗跑过去对准兔子猛咬下去,结果正好咬在猎鹰的脖子上,把猎鹰咬死了,那只兔子也趁机逃窜。
艾子跑过来,看到自己心爱的猎鹰死了,此情此景,十分伤感。艾子把猎鹰拿在手中,心里不住地懊悔和气愤,伤感至极竟流下泪来。而此时,猎狗却摇着尾巴走过来,高高地把前腿竖起,上下跳跃,摇头摆尾,沾沾自喜似的向艾子邀功请赏,等艾子喂它心肝吃。
艾子看到猎狗这样,气不打一处来,用手指着它大骂不止:“你这只不知羞臊的狗,咬死了我的猎鹰,还敢在这里摇头摆尾地请赏?”
猎狗的正确做法是,看到主人正在盛怒悲伤之下,乖乖地躲到一边,作懊悔和害怕状,艾子一看猎狗也知道自己错了,在旁边吓得瑟瑟发抖,也就算了,不会再责骂了。可猎狗却偏偏不知趣,摇头摆尾地去乞赏,自讨没趣自讨其辱。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没有“眼里见”,自以为了不起,谁知惹祸上身。做人要学得聪明点,看到别人在愤怒中或不得意时,就应该识趣地等到别人平静以后,再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样不仅是对别人的理解和尊重,也是在维护自己的自尊不受侮辱。
在职场上更要识趣,不知趣不但上司同事厌恶,人际关系搞不好,自己的事业也会受挫,本该升职的因为不知趣而得不到升职,获奖的因为不知趣而得不到奖赏。有时候更会因为不知趣使自己陷入一种窘迫的境地,同事讨厌你懒得搭理你,上司烦你不愿意和你一起交谈,你的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你的心情也随之沮丧起来,生活变得暗淡无光。
龟兔赛跑以后,乌龟总是洋洋得意,兔子却一直沉默不语。乌龟却不管兔子的感受,做着自己长远的规划。
过了几天,重塑形象的乌龟给狮王递上呈文,要求委以重任。
狮王问乌龟:“你想高攀什么职位?”
乌龟说:“想当跟车的仆人。”
“这哪儿成?”狮王纳闷,“你怎能胜任这个职务?你爬一步才前进一寸,而跟车的仆人要有飞毛腿般的奔跑能力,你真是异想天开。看来,你从没侍候过富家豪门。”
乌龟道:“如今这世道,不看你是否有真才实学,只要有孝心,老天爷安排,就一定能让他们满意。”
结果呢?通过三亲六故拉“裙带”,乌龟果然当上了这个官差。这么一来,赞颂之辞漫天飞,都夸乌龟跑得快,是个了不起的奇才。
在这种社会评价下,乌龟更加自信,又产生了更宏伟的设想,于是找到了鹰王说:“请教我飞翔吧!只上一堂课我就能冲上云霄,穿过大气层,翻飞在太空。在那里,我看太阳、月亮,还有成千上万的星星。我还可神速地降落,逍遥自在地掠过一个又一个城市,在短短的几天中饱览所有风光!”
第40节:知借力而行
鹰王嘲笑乌龟的荒唐,奉劝他知命守分,耐心地用自己的方式生存。可乌龟却固执己见,坚持要鹰王把飞行的本领教他。
鹰王无奈,只好抓起乌龟直飞云端,并对乌龟说:“看你怎样飞翔!”说着鹰王爪子一松,乌龟掉了下来,摔得粉身碎骨。
对于企业来讲,有了“乌龟式”的员工是不太放心的,公司的一些紧要的事物准会被“乌龟”贻误时机。“乌龟”的致命弱点就是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更不知道自己适合怎么样的生活。乌龟因为在龟兔赛跑以后获得了大家的赞誉,便飘忽忽不知所以了,做出超越自身实际能力的决策或盲目的扩张,结果代价是惨重的。
做人要本着实际情况来,不能走自己难以承受的道路。知趣是一个大智慧,虽然很简单,但很难有人真正地悟道和做到。有时候因为你一时的不知趣,前面的路可能会被你走死,而如果你知趣地后退一步,自会有海阔天空的境界呈现。
知趣是优美而优雅的,别人会以为你很自尊自重,会以为你懂得进退的分寸,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与侮辱和鄙夷绝缘。
知借力而行……三言两语的人生忠告
足者常乐,这是一份淡泊的心境。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盲目应战,只输不赢。
人生贵在知趣,知趣者最高明也最智慧。
礼多人不怪
《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礼仪、礼貌、礼数
礼,lǐ①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②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③礼物;④〈书〉以礼相待。
【礼仪】lǐyí礼节和仪式:~周到│外交~。
【礼貌】lǐmào言语动作谦虚恭敬的表现:有~│讲~│~待人。
【礼数】lǐshù①〈书〉礼仪的等级;②礼貌;礼节:不懂~。
有时候就要“以貌取人”
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令彼此深刻于心的往往是第一印象。所谓的第一印象就是指初次见面时的着装、举止、态度和气质的总体效应。有一个方面欠佳,就会影响一个人给人的总的印象,而这个印象往往能够决定某些事情的成败,例如,求职,约会,拜访……在西方社会,人们非常重视自己的仪表,几乎各种场合都有固定的着装,不能任意随着自己的性子来。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国家一些正式场合的礼仪制度等渐渐被我国引进,我们也开始把个人的仪表和举止作为一种素质来谈论。
长久以来,国人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不修边幅,衣冠不整,也不觉得是件丢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