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生富农-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这些事忙过去,七月已经过了大半,村里的人终于有空喘口气,也有闲暇去趁一下墟。
  时机成熟了,枣子将儿童节的事提上了日程,趁村正来上村视察的时候说了。村正没说好也没说不好,“村里人要办就办,这种事我不好拿主意。”
  于是枣子去找人问了,他自己一个人忙不过来,就让小松找平日相熟的人帮手,发散人手去问上下村有孩子的人家。枣子按的是他在现代世界时的标准,小学六年级十二岁以下才被列入考虑。
  跑了两天,结果出来了,有孩子的人家大概有四十几户,愿意参加的却只有不到十户。上下村的人意思都差不多,好不容易马古村的污名洗去了,上村赚大钱下村跟着也洗去霉气旺起来,这种有钱赚的日子,当然要好好存起钱来,免得日后又有什么事端横生却分文没有。大家都是穷怕了的,不舍得把钱用到这种事情上,哪怕只是每家出几十文钱。
  枣子悻悻然回了家,是自己欠缺考虑……只想着让孩子们乐一乐,没顾及到大家的心情,自己太一头热了。
  比起村里人,他似乎太容易满足了,大家都想着能攒钱就多赚多攒,他却没想得长远,现下过得自在他就觉得高兴了,没计划过将来的事。一路来都有小爹和雷哥拿主意,他真没操过多少心。这么一想,他觉得自己太没用了。
  他打算不搞儿童节了,这时候却有人找上了门。下村点心店的李阿大,他家有小子,听了枣子的想法觉得很好,想帮忙搞起来。
  “我家的小子太害羞了,正好趁这个儿童节让他跟同龄人多来往。”李阿大道。
  枣子小小地雀跃了一下,道:“那太好,之前问下有将近十户人愿意加入,要不就挑个地方,我们来办。”
  “那好。”李阿大乐道,“我也想看看有什么好玩的游戏。点心糖果我店里有,可以你们算便宜点。”
  说做就做,枣子好好想了两天,列了几个游戏:水里夹龙眼核,跳绳比赛,抢凳子,二人三足,最后再来一个套圈。说是给小孩子准备的,其实大人也可以一起玩。
  然后当天来的小孩都可以拿到一小袋桂花糖,玩游戏赢了还有点心。
  其实各家出的钱不是很够,欠的部分都是枣子用自己的私房钱垫的。他刺绣赚的钱除了给家里一部分,也留了一些出来。买点心水果不算大花费,所以还好。
  游戏在下村进行,上村参加的只有枣子家的和花阿大家两家,所以他们到下村去玩。正好梅府从海边回来后添了马车,倒是很便利。
  枣子提前让小松去下村交代了要准备什么东西,到八月一日这天,他、梅小爹、小阿月还有花家阿大花家小子,再加上小松喜郎,几个人赶着马车到下村去。
  一大早到了点心店后面的空地,大家紧锣密鼓地布置起来。一个游戏接一个,赢得最多的孩子的还有枣子准备的特别奖励。
  到了辰时,各家回去领了孩子,有些当家人正好得闲也跟了过来。
  大胆的孩子跑上来就东碰西碰,胆小害羞的缩在自己的小爹身后,不知道什么回事。
  枣子顿时满腔豪情,感觉自己成了孩子头。他先是给这十五个孩子一人分了一小袋糖果。然后让他们排成队伍跟在他身后,一个一个游戏走过去。
  “这个是夹龙眼核,大家都学会用筷子了吗?”
  有个小子大声嚷我会,像只骄傲的大公鸡。
  枣子乐道:“那就好,大家把这个龙眼核夹到旁边没水的碗里,不能用手哦,两个人比赛,看谁夹得多。”
  “夹得多还有糖糖吗?”一个小哥子糯糯地问道。他最爱吃糖糖了,可是小爹不肯给他多买。
  “有,你看,李阿大手里抱着的食盒里都是好吃的糖果和点心。”枣子指了指旁边,李家阿大配合地掀开了食盒的盖子,孩子堆里顿时小小地欢呼了起来。
  喜郎过来,红光满面,对枣子建议,“先让两个孩子玩一下吧,要不然他们可能记不住。”
  “也好。”枣子转身问,“谁想先玩?”
  最先喊话的小子高高蹦了起来,“我来!”
  


☆、第五十四章

  由这个叫阿东的小子带头;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都被带动起来了。这孩子干劲十足;将两根长长的木筷当棍耍,抛起来接住;有板有眼;但到了真要用它们夹龙眼核的时候他就泄气了。龙眼小,表面又滑,再加上泡着水;更加难夹。
  大人在旁边计时,数六十下换人。阿东双手并用;硬是一颗都没弄出来。这个开头可不算好;小孩子你看我我看你;气氛冷落了不少。见势不对,枣子他们又找了一个十一岁的小哥子来试玩。可能是哥子比汉子心细手灵活,一开始也是夹不准,但随着尝试的次数增加,他开始摸着了门路,越夹越快,几乎一夹一个准。最后足足夹到了二十一颗。所有孩子都凑了过来,年纪小点的几乎是用崇拜的目光仰视这个哥子的。
  “好聪明的孩子,来,这是你的奖励,陈皮话梅。”枣子高兴地送出了今天的第一份奖励。点心大小分量不同,看孩子们赢得多就奖励大的,赢得少的就给小的。这个小哥子就拿到了比较大的一份。
  哥子跑回自己小爹面前,打开油纸,小心地拿出一颗喂给了小爹。那个阿大含着话梅对枣子笑了笑。别家的大人乘机教自己的孩子,“看到没,好好学用筷子才能夹得多。”“你要学人家那么孝顺,知道么?”
  阿东又是第一个喊话,“我也要用筷子很厉害!”一呼百应。
  这就是枣子当初设这个游戏的目的之一,听说不少人孩子只爱用瓷羹木勺,死活不愿筷子,大人们都愁死了。这个游戏就能让这些孩子知道筷子使得好是有益的,能让手更灵活。
  示范了这个,一群人继续后移,跳绳比赛,同样是在六十个数的时间里比拼。这个是针对哥子的,小子满山跑,体力好,有些哥子只爱闷在家里,这个游戏能让他们活动活动,在家里也可以玩。
  继续下去,抢凳子,大人在旁边念三字经,停下的时候抢凳子坐,原意是希望让孩子喜欢上念书,还能锻炼他们的集中力和反应能力;二人三足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团结,用枣子所知的现代知识来说就是团队精神,说简单通俗点就是让孩子们相处融洽,尤其是点心店家的小子这种害羞的,要人推一把才敢跟其他小伙伴讲话;套圈子则是锻炼孩子们的手脑协调性……总之都是枣子想好了的。
  全部都学会之后,孩子们解散,到自己喜欢的游戏那里尽情地玩耍。一时间场面热闹非凡。有些路过的孩子大人都被吸引了过来,巴巴地往这里张望。
  玩了小半天,糖果点心都用完了,孩子们还意犹未尽,大人们也萌生了兴致想玩上一份,枣子干脆让所有人都玩了起来。连在外头望着的人都被放了进来,唯一的要求就是排队,不能争抢闹事。
  二人三足那边尤其热烈,大人和小孩一起来,有东家父子对阵西家父子的,也有两个阿大对阵自家小子哥子的,合作无间一举夺魁的有,频频出错闹出笑话的也有,顿时传出欢笑声不断。
  套圈子场地里摆放的都是孩子喜欢的玩意,偶有几件家里可用的小物,小孩子丢不中就拉自家大人帮忙。各个游戏都有不少汉子加入,有的是看不过眼自家的孩子太笨次次都输,有的则是被自家的小哥子撒娇央着过来展示爹爹英姿的。
  枣子在旁边看着,很是欣慰。可惜小阿月还小,什么都玩不成。雷守诺却不甘落后,抱小阿月去套圈子,大手握小手,扔出去还没一手臂远,逗得小阿月咯咯直笑就好;还去掺和二人三足的比赛,被别家汉子告状他捣乱,小阿月抱在在怀里,哪里有“三足”了,他就一路快跑,领着小阿月绕了空地几圈,最后被枣子一举拿下,狠狠拧了一下腰,“别捣蛋!”
  小阿月扑回枣子怀里,小鼻子流下一条细细的鼻水。
  雷守诺从马车里拿出了纱巾擦掉鼻水,用另一条给小阿月擦汗。枣子摸了摸儿子的后背,干脆钻回车里给他换了一身衣裳,把一条长布塞进了他的后背,好吸汗。
  钻出车,他抛一条布巾给雷守诺,“你也擦擦。”
  空地上的人几乎都出了汗,玩得热火朝天,还不停有外头的人听见声音进来凑热闹。
  这一次的儿童节游乐会算是挺成功了,大家都玩得高兴,作为主角的那十几家小孩更是又玩又吃,惹得别的小孩羡慕死。
  说到糖果,村正一把年纪也跟枣子讨了一根麦芽糖,背着手乐呵呵地看大家玩。
  喜郎也心满意足了,他是负责派送最大份糖果点心的人,坐在树荫下等孩子们来取,小子哥子都有,小子更多些,他们都知道喜郎肚子里有小弟弟,所以都不会在这边太捣乱。看着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喜郎顿时觉得生出来是哥子小子都没所谓了,都那么可爱,哪里还用计较。
  夕阳西下,炊烟袅袅升起,人群逐渐散去,东西不多,执拾一下空地就恢复了原状,枣子一行人在下村的饭庄吃了一顿饭才驾了马车回家。
  这次的事很为下村的人津津乐道,花阿大来逗枣子,“可以每年办一次,我们村里不像其它村有什么飘色和庙会,没别的玩乐,有这样一个什么游乐会很好。”
  枣子只笑,没说什么。这事雷守诺跟他讲过了,“要是想年年都办就要让村正出面主持,不能净是要我们家出头,我们十几家人搞点趣事和每年例行大办盛会是两码事。”枣子挺同意的,这次虽然没大事,但到后来的确有点混乱,他们还不好说什么,都是乡里乡亲。如果有村正出头,肯定好办得多。
  不管怎么说,这个自发搞起的小节日算是过了,真要想也该等到明年,现在还不急。
  过了几日,喜郎邀枣子他们去唐家吃饭。枣子奇怪,细问之下知道了个中原委。
  “我外家的人原先是恼我任性,”喜郎解释道,“后来见村子富了,阿唐赚的银钱也多,就不再怪我了。只要我过得好他们也没别的话可说,但是呢,他们一直拉不下脸来找我。讲实话,我也想回去找他们,同样找不到好理由。全靠你搞的那个游乐会,我们就借这个重新搭上话,和好了。几件事加起来都多亏了枣子你,请你们来吃顿饭算不了什么事,你要肯叫我声哥就一定要来。”
  “好,我们一定到。”推拒不了,枣子干脆应了下来。
  吃的是午饭,枣子和雷守诺两个人去,小阿月留在家里。阿唐家比梅府小,但胜在方位好,还翻新过,洁净敞亮,堂屋和房间冬暖夏凉。进门之后就见到一群衣着鲜亮的人物,喜郎一一介绍,爹小爹哥哥……一大群人跟巡抚视察似的,除了年纪大的老人不好颠簸,算是全家出动了。
  枣子被这么多人盯着看不由得有些不自在,微微掩了半边身在雷守诺后面。雷守诺最懂应付这些场面,几下就转移了他们落在枣子身上的注意力。
  喜郎的小爹似乎很欣赏雷守诺,“后生可畏,小几十年只有雷老板你想出振兴马古村的方法,有谋略,有心胸,好!”
  “哪里哪里,阿叔抬举了。”雷守诺给枣子塞了一块绿豆糕,让他有点事情可做,接着道,“兵家有三十六计,农家也有谋生百术,小子走运借了天时地利人和而已,没了小子也肯定会有别的人做成大事。我看阿唐哥就有能耐,他这么多年在外闯荡,见识肯定只多不少,只等一个机会他就能飞黄腾达。”
  谁家岳父不爱听人赞自己家哥子的夫郎?这说明自家眼光好,自家哥子挑得好,今后有好盼头。
  喜郎的小爹捋了一下胡须,满意地笑眯了眼,他左右打量了几眼一前一后坐着的两人,忽然压低声音凑近雷守诺耳边道:“家业有成之后轮到人丁兴旺,你年轻力壮,我给你介绍几个哥子当侧房?”
  雷守诺神色微变,看了一眼枣子,还在吃绿豆糕,没注意到这边的话,连忙回道:“多谢阿叔关心,小子不用侧房。”枣子就在旁边,不好多作解释。
  喜郎的小爹一脸无法苟同的表情,微微摇头,道:“雷老板年纪还轻,还轻,放心,阿叔是过来人,会办得妥帖的。”
  雷守诺愣住了,这阿叔怎么不听人讲话的?还有这个八卦多事的性子,跟喜郎真是一模一样。他不敢多说别的,迭声拒绝,但喜郎小爹一心要为他办这件事,只当他是不好意思或者怕被人说闲话。雷守诺百口莫辩,当真是窝了一心口的闷火,一顿饭食不知味。
  饭后,他让枣子先回家,自己找喜郎小爹谈。喜郎也在场,一听说这事就坚决反对,雷守诺从未像今日这样感激喜郎。
  大户纳侧房常见,但总归是伤了正房的,有良心的汉子一般都不会这么做,除非有其它不得已的原因。
  喜郎和雷守诺难得地达成同一阵线,阻止喜郎小爹多事。但喜郎小爹油盐不进,讲什么都要撮合这个亲事,还搬出了枣子当初是新抱子只办了圆房礼的事来讲,没正式迎娶那样办大亲事不够旺夫。更气人的事喜郎家其他人知道之后都站在喜郎小爹这边。县城的喜郎第一家的能耐真不容小觑,多少官吏贵胄的亲事都是他们祖辈撮合的,谁家都要给他们面子。雷守诺自然也不会小看他们。
  所以哪怕他气得几乎要打人,看他们家的名望还都是长辈的份上就不敢真动手,传出去肯定对枣子不利——教得夫郎为自己动手打长辈。所以他只能强硬地拒绝,“这是小子家事,不用各位操心,还望各位别做画蛇添足的事!告辞!”
  要不是死握着拳头他就要砸坏阿唐家的东西了。
  喜郎追上来道:“对不住!真的对不住!我家代代是喜郎,都魔怔了,对不起你啊。但你放心,只要你不愿娶侧房,我一定尽最大能力阻止我家的人。”
  雷守诺冷冷地瞥了他一眼,道:“我这一世都只有枣子一个阿大,什么侧房二三四都与我无关。你最好说到做到,否则别怪我连阿唐哥的面子都不给。”
  话已至此,多说无益。
==========================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五十五章

  “雷哥;昨天那顿饭的蒸鱼真好吃;上头黑色的是什么?”吃饭时枣子问。
  雷守诺没反应,他又重复了一遍。
  “啊?哦;那个啊;是榄角。”
  “榄角?”
  雷守诺解释,“就是黑橄榄。”
  梅小爹道:“我们家也可以做,现在正好有新橄榄出了。”
  怀小阿月的那段日子枣子一点腥的都碰不了;生了之后可能是反弹,变得特别爱吃鱼鲜;最近也开始学做各种河鲜菜。
  南方人爱吃蒸鱼;也擅长蒸鱼;枣子做了几次普通的蒸鱼,单纯的加姜葱蒜和油盐豉油。这次加了榄角的感觉很新鲜,他很想学。
  高良县本身没栽乌榄,季节到的时候县里的货郎会去隔壁县收购,带回高良县的市集卖。
  梅小爹要了几十斤,搬回家之后,家里得闲的人都帮一把手,拣出不好的扔掉,留下大小均匀没被虫害的。小阿月在地上爬来爬去,坐在乌榄堆里捡起东西就往嘴里塞,一不留神就塞满一嘴。枣子干脆用背带把他背起来,哄他睡了过去。
  拣好的乌榄用开水煮到七八成熟,这也只是个大概,总之不能煮太熟,太熟了以后腌了会烂。煮好之后,梅小爹和小松抬出大铁锅,枣子架起竹筐等在倾倒的大锅下,热开水滤过缝隙,留下了热气腾腾且清香四溢的乌榄。
  稍作晾凉,三人合力搬到天井,一人一张小木凳围坐起来。
  一人拿一条棉绳,一头系在筐边,另一头拿在手上。绕乌榄一圈就能勒断果肉,变成两个三角,核会自己掉出来。这样之后就是把细盐填进乌榄角里,稍微捏合起来,放进事先用开水烫过的缸里,铺够一层洒点盐,再接着往上堆,知道全部榄角都放好。说难不难,手办眼见的功夫,说简单也不是,因为要一颗一颗地去核填盐,几十斤合起来不是能一下两下就能做好的。
  把全部乌榄都放进缸里之后只需要等个把月就能吃了。为了解馋,梅小爹还买了一些现成的,外皮紫黑色榄肉红色,肉都糜软了,枣子尝了一点,咸得直皱眉头。
  “这么咸,跟瓜咸一样。”
  梅小爹道:“放了那么多盐,不咸才怪呢。陪白粥白饭吃就好,也可以像瓜咸肉饼梅菜扣肉还有蒸鱼那样,加进别的菜里。”
  回想起榄角蒸鱼鼻尖仿佛还残余有那股淡淡的清香,可惜今日家里没买鱼,早餐的粥吃光了,现在厨房里只有葱炒鸡蛋和猪杂汤,还有菜园里的时菜和大白饭。
  小松道:“我知道怎么用这个做炒饭,好香的。”枣子顿时振奋了,连忙让小松教自己做。
  看天色,也到吃晚饭的时候了,小松把家里能找到的用得上材料都集合了起来,玉米萝卜芹菜。玉米粒剥出来,萝卜芹菜和榄角都切成丁,全都在旁边备用。
  枣子自奋告勇拿镬铲,小松在旁边指导,“倒油炒熟玉米萝卜丁……然后倒饭,饭在这里,用隔夜饭更好吃……炒干一点,现在可以放芹菜丁了,再炒一会放榄角就行了,炒均匀点比较好。”
  “不难。”
  “是挺简单的,方便好吃,最重要是省钱。”小松腼腆道。
  最后翻炒几下,香喷喷的炒饭就起锅了。在外头忙着的雷守诺领着管家回来,阿伟后到。摆好碗筷,一家人吃了一顿清香鲜美的榄角炒饭。可能是平时少吃榄角这种东西的关系,大家都很有胃口,频繁添饭。阿伟坐比较里面,去厨房的时候经过小松旁边,小松鼻子动了动,忽然揪住了阿伟的衣服,用力嗅了两口,“脂粉的香味?”
  阿伟顿时僵硬了,枣子疑惑地打量了众人一眼,雷守诺和雷管家的表情也不太自然。他学着小松的样子嗅了一下雷守诺的衣服,还好啊,还有淡淡的皂角味,换作平时都是一身汗气。
  梅小爹不动声色地道:“先吃饭,别的事回自己房里说。”
  小松这才松了手,阿伟逃也似的跑了。雷守诺扒掉碗里的饭,站起来,“我去装汤。”
  进了厨房,雷守诺的脸唰一下就冷了下来,问阿伟:“怎么沾到的?”
  阿伟慌慌张张地道:“我也、也不知道,你们走了之后,那个哥子跌倒我扶了一把。”
  “你有没有洗过澡才回来。”
  “呃,为什么还要洗澡?”
  ……雷守诺重重叹了一口气,“小松要是追问,你就说是扶了一个人,不小心惹到的。不可以把今日的事情说出来。”
  阿伟猛点头,装好了饭,他忍不住小问:“雷老大,为什么不跟枣阿大讲?喜郎的小爹看样子还会继续给你找哥子的……”
  “收声!”雷守诺暴躁地搁下碗,“讲了不能提的,你还问!这种事我搞定就够了,没必要惊动家里的人。”
  阿伟噤声,雷守诺捧水洗了两把脸,道:“出去了,我们在厨房太久了。”
  两人先后出来,枣子问:“雷哥,你碗呢?”
  “直接放洗碗盆里了。”雷守诺微笑道,“来,儿子给我,你再多吃点。”
  晚上,阿伟和小松的房里没事,多得小松不是那种疑心特别重的人,否则缠斗起来,讲不定会发生什么事。雷守诺勉强算松了一口气,同时心里又觉得内疚。
  今日的事说出来也没什么,他带着雷管家和阿伟去了一转县城,有几个货郎染了痢疾送不了货,临急临忙的要找人替代,还有要帮祝邈买点高良县的芒叶勒角带过去,说是小榕要做古粽籺。本来都是正经事,没想到在准备回程的时候被喜郎小爹逮住了。
  他在他必经之路上守着,还领了几个在办喜事这件事上有名望的人,硬是把他们“恭迎”到了茶楼。一盅两件,几个人坐在包厢里大眼瞪小眼。
  其中最显眼的是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哥子,脸上脂粉厚得像墙灰,抿着嘴笑,简直能用狰狞来形容。
  雷守诺怎么会不知道喜郎小爹的意思,这人就是他“精挑细选”给他的侧房了。
  喜郎小爹摇蒲扇笑说:“这位哥子家里有房有地,虽然家里六个兄弟都是哥子,但每一个嫁出去生的都是小子,连生好几胎都是小子!大把人抢着要娶他回去,我是见那些人远比不上雷老板你年轻有为,才绞尽脑汁把人留了给你。这么好的哥子当然要留给好人了,你说……是吧?”凑近来,暧昧地笑了笑。
  雷守诺嘴角抽搐,阿大又不是种猪专用来生小子的,这种说法听起来好莫名其妙。他厉声拒绝就离开了,满屋子脂粉味呛得他直想打喷嚏。
  后来他和雷管家找了个地方洗澡,晾了一下衣服,免得一身庸俗香气回家徒惹争吵。始料未及的是阿伟撑场留到最后扶了人家一把,衣服上蹭了那哥子半张脸的粉,这都是后来洗衣服的时候发现的。
  这次算是蒙混过去了,下次呢?雷守诺真不想去假设“还有下次”这种事。所以写了一封信给喜郎的小爹,义正言辞地表达了自己拒绝的意思——对方是长辈,打不得骂不得,有够烦人的。一般人在他最初拒绝的时候就该收手了,现在这么明显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再怎么自说自话的人也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