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风信子-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外籍女佣人取了花去插在瓶子里。

我打量着他们这所公寓,约比我们住的地方大一倍,连着顶楼花园与喷水池,家俱装修很华贵,跟我岳父大人的兴趣相仿,是法国宫庭式。

女佣人泡了中国茶出来侍候。

我开始入题,“宋夫人的伤势不要紧吧。”我问,“我们一家非常挂心。”

“太客气了,”宋二这个人是这么温和,“现在没事,当时可让我们吃一大惊,这完全是意外。季兄不必耿耿于怀。”

我感激的说:“可是我们想见到宋夫人面谢。”

宋二说:“宋太太不在纽约,她在纳华达州。”

“啊。”我意外,“宋先生呢?”

“宋先生在苏黎世。”他说。

我点点头:“宋夫人身子完全康复了吧?”

“完全没事了。”他答,“请放心。”

我把那只耳环握在手中,放在茶几上,“请你代交还宋夫人,并且代为致意,如果宋夫人到纽约来,务必请通知我一声,好让我上来拜访。”

“当然。”宋二的态度客气又没有距离。

这时书房忽然转出另一个年轻人,跟宋二一般的浓眉大眼,体格强健,只是神气带种冷峻。

宋二连忙介绍说:“这是我弟弟路加,老三,过来认识季兄。”

路加比保罗冷一分,可是也俊一分,他笑说:“我读过季兄的《长江与我》。”

我忽然面红了。

老三说:“那本小说很有商榷的余地,可是季兄在国家地理杂志上那篇关于Celts民族的文章,真令人佩服不已。”

我总算心中一块大石落地,“怎么——?”

宋三有种倨傲:“我也是国家地理会会员。”

“啊?”我连忙问,“请问是哪个分会?”

这时候宋二一个眼色使过去,宋三顿时转了话题。

他笑说:“季兄一定以为我们太太在这里,所以送了风信子上来。”

“老三。”宋二阻止他。

这当中一定有什么事,可是为什么?我的脑筋飞快地转动。

宋三笑,“老二你真婆妈,风信子——”他自己也忽然住了嘴,停一停后接口,“季兄你有所不知,老二是园艺专家,他种植的风信子品种很广,而且色香俱全。”

原来如此。

  第2章

我说:“我最佩服绿拇指。”我是由衷的。

宋二以他一贯的谦和说:“老三最喜欢炫耀。”

不知为什么,我对他兄弟俩非常热诚,很想亲近他们,与他们做个朋友。因此搔耳抓头,欢喜不已。

老实说,写稿是一项寂寞的工作,对牢一部打字机写写写,又没有朋友。

现在听到他们居然有四兄弟,管家们已然这般出色,我也不要结识主人家了。

宋二像是看出我的心事,他拍着我的肩膊,“季兄,有暇我们聚聚。”

我说:“对,今天我也得走了。拙荆还在等我的消息。”

他们兄弟俩一直把我送到门口。

回到家,我滔滔不绝地称赞宋氏兄弟。

老婆觉得好笑,“看你,像小学生与同学踢完一场球回来似的高兴。”

我说:“他们说只是宋家的管家,可是用四个管家干什么?”

“哦,原来那顶楼豪华住宅只是管家们的住所。”老婆笑。

我摇头,“不见得,他们一点奴仆气都没有,这里面怕另有文章。”

瑞芳低头说:“是。很神秘的一家子。”

我问:“假设宋先生和末夫人是两夫妻,为什么要四个男管家?我相信其余没有见到的那两位也必然是才气横溢、神采飞扬的人物。这一号人怎么会跑去当仆人?白金汉宫也挑不出这样的管家。”

“保罗与路加,”瑞芳说,“倒是《圣经)上的名字。老大与老四不知叫什么。”

我说:“老大应该叫约翰,老四是马可。他们的名字是照着四大福音起的,不过马太或马可重复了,故此老二改作‘保罗’。”

“你的脑筋倒动得快。”瑞芳问,“耳环还人家了吗?”

“还了。”

“还了就好,我一想到自己老公怀里藏着陌生女人的首饰,睡都睡不好。”

我很感兴趣地问:“你会吗?”

宋家的人一直没有跟我们再联络。

过了半个月,我们收到一封信,自苏黎世寄出、署名人是宋夫人。

她的信写在白信纸上,用英文,用辞非常客气。

盼妮问:“她的名字叫什么?”

“Jacinle。”我问,“这是什么意思?没有见过这种英文名字。”

“这是法文,”盼妮说,“一种花的名字,等于英文的Hyacinth——风信子花,你听过吗?”

我跳起来。老婆马上说:“天下有这么巧的事?”

“这个字怎么念?榭珊?”我问。

盼妮埋怨:“爹爹,你那法文老学不好,多丢脸。”她走开了。

我跟老婆说:“宋家似乎很知道我们的底细。”

“——还不是为了那本《长江与我》。”她笑。

“喂,你别打岔好不好7”我生气。

老婆接下去,“他们见你买一束风信子上去,有没有吓一跳?”

“有。”我说。

绝对有。老二频频向老三使眼色。老三用园艺来推托,言辞闪烁。也许他们不相信这一切只是巧合,他们以为我找到他们的住址,就该也联带打听到女主人的名字。他们永远不会相信一切只是巧合。

瑞芳问:“宋夫人长得如何?”

“我不知道,没见到她面孔。”我说。

盼妮走出来,听见,马上说:“当然是美丽的。”

我问:“你又怎么知道?”

盼妮很有信心:“当然漂亮,而且很高贵;舍己为人是最高贵的,如果没有她,我可能断了一条腿。”

老婆哼一声,“断腿这么事小?”

盼妮笑说:“妈妈巴不得我折断脖子。”

老婆说:“那颗金丝雀钻是完全无瑕的——”

我说:“老婆,你对钻石的爱心也太大了。”

电话铃响起来,我去接听。

是楼上宋氏打下来的,我有意外的惊喜。

“老二,”我熟络的说,“我们收到宋夫人的信了。”

他说:“真不好意思打扰,是老三这个急性子,他要打听有关‘赛尔斯’族的背景,季兄是专家——”

我笑,“那种浅薄的事,真是……”心中是很得意的。

“季兄不必客气,”他也笑,“我们上门拜访如何?”

“欢迎之至,几时来?”我问。

宋二笑,“我服了,你们两人一般的心急,我们马上下来。”

“好!”我跳起来。

老婆在一旁笑,“找到麻将搭子了?这么开心。”

盼妮兴奋地说:“我好想再见见他们。”

门铃响起来。

我去开门,张开手,“欢迎欢迎。”

盼妮在身后张望,盼眯摇摇晃晃走出来。

他们一行来了三个人。

我伸出手,“这位是大哥?”第六灵感。

“不敢当不敢当!”他与我握手,“我是老大宋约翰。”

老大约莫四十岁左右,一般的浓眉大眼,却有凝重王者之风,我心中更觉诡秘,这样的人若属奴仆身分,主人难道是神仙中人?

老婆端出茶点。

盼眯走到宋二身边,仰起头看着他憨笑。

我说:“盼眯,过来。”我有点心酸。

老二已经抱起她坐在膝上,他摸摸盼眯的黑发,忽然露出怜悯的眼色来,抬头向我一看,他已经发觉了盼眯的缺憾。

我说:“这孩子是低能儿童。”

“哦?”老大把盼眯抱过去凝视她。

老婆忽然紧张起来。“宋先生,你看她怎么样?”

“脑部有障碍吧?”老大问。

老婆眼睛一红,“没错,宋先生怎么知道?”

宋约翰说:“嫂子干万别称我宋先生,奇書qisuu網叫我老大便得了。实不相瞒,咱们家少爷正是脑科医生。不妨约他看症。”

老婆像得了救星似的,“是是,我们一定照做。”

我说:“把盼眯抱进去吧。”

老三来不及的问:“季兄,你搜集有关赛尔斯的资料——”

宋二又看他一眼,他只好住口。

我说:“我这就请各位到书房来,我的资料实在是微不足道——”

老三“霍”地站起来要跟我进书房。

老大微笑摇头,“季兄,我还有点事,先走一步,”他转头说,“老二,你跟嫂子说说,设法跟少爷联络上了,让季二小姐去看症。”

瑞芳忽然眼睛红起来,“这——”

我也心头一热,长揖到地,“季某三生有幸。”

老三拍拍我肩膀,“来,我们到书房去。”

我与他走人书房。

我问:“你对赛尔斯民族有什么认识?”

“咱们老四对这个有兴趣,”他说,“我在电话中跟他提起,他硬要我来问你:赛尔斯民族有无可能到过北极?”

要是别人间这问题,我一定不屑回答,因由宋三提出,我郑重地答:“北极——或有可能,赛尔斯族的历史非常含糊复杂,公元前约三七五年,赛尔斯族侵略过爱尔兰,留下文物。若果有证据证实他们到过冰岛或北极,理论成立的话,那倒是新发现。”

“赛尔斯族到过中东吧?”

“岂止中东,直落罗马。”

“真厉害。”他说,“老四回来,让老四跟你说。”

我忍了又忍,终于忍不住。

“你们老四在哪儿?”我好奇问。

“他?他不知在北冰洋啥地方,他跟学校去按置核试。”

这话宋三说得平平无奇,我都听得奇出耳油,宋三的语言仿佛像说他兄弟去了打保龄球那么普通。

“令弟是哪间学校?”我实在忍不住。

“麻省理工,我们四个都是麻省理工。”他说。

“念什么科目?”我肃然起敬。

“清一色原子物理。”他答。

“宋先生呢?”我问,“有什么嗜好没有?”

这时宋二在书房外敲敲门,他缓缓走进来。

宋三答:“我们少爷没有什么嗜好。”

我有点失望,这么多采多姿的管家,这么乏味的主人。

“现在少爷在纳华达州。”老二说。

我转头问:“是否要把盼眯送到纳华达州去?”

“也可以,纳华达州立医院的设备很好,联络好我通知你们。”老二说。

“全交给你了。”我感激地说。

老二笑,“季兄真是爽快人,可以交朋友,我看令媛的毛病并不是太严重。”

我沉默。

他改变话题:“季兄,我们四兄弟都是老粗,写篇日记都深觉困难,季兄文才令人佩服。”

“这算安慰我?”我摊摊手苦笑。

“实在不是客气话。”老二说,“中国人在外国打世界,并非易事,能出名就好。”

“我算出了名?”我哑然失笑。

老三笑,“季兄不必太谦。”

我叹口气,“不知不觉在外国混了大半辈子。”

“季兄平日都与些什么人来往?”老二笑问。

“我?实不相瞒,我们夫妻俩相依为命,并没有什么朋友,中国人在外国,即使有个名声,白皮肤的上流社会不见得接受咱们,回香港去又没工作,可以说从来没有与外人谈得如此的投机过。”我说。

老三问:“那么季兄是美籍的了?”

我笑:“咱们一家是联合国,我太太美籍,她在纽约出生。我是苏州人,却拿香港护照,两个孩子跟她们的外祖父入英国籍。”

老三问:“季兄没有人别国国籍?”

我傻笑,不出声。

“说来无益,我没有为国家做什么,最低限度。我得承认我的国家,我不知道这对国家有什么好处,下意识我不舍得放弃国籍。”

“季兄以什么身分长居美国?”老二似乎很有兴趣。

“我有出版社的聘书。”我说。

老三顿首。

“你们呢?”

老三小心翼翼的说:“我们四兄弟,连带少爷少奶奶,以及家父,都是中国人。”

“哦,令尊又住什么地方呢?”

“他老人家住家里。”老三笑说。

我也不以为忤。他们一家人很神秘,我感到他们对我也已经够友善,不能事事叫人坦白。

我说:“盼妮是我大女儿,明年打算进威尔斯理,她母亲是威尔斯理的毕业生。这孩子也就跟时下的纽约华侨年轻男女一样,没有一点长进,连中文杂志都不肯细阅,别说是书本了,不过对语言方面有点天才,法语与德语都学得不错。小女儿,是我心肝宝贝——”

老婆这时候探头进来说:“喂,你有完没完?”她笑,“尽把家事跟两位宋兄说个没完没了。”

“我平时也不是多话的人——”我仰头笑。

宋氏兄弟告辞后,瑞芳说:“你尽把自己的事告诉别人,等于逼别人做同等的坦白,很不公平。”

我说:“我看他们不是普通人。”

“的确是。”瑞芳说,“‘高贵’这个形容词,加在他们身上是贴切的。”

“老大尤其具威严,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满脸红光。老二与世无争,和蔼可亲,可以推心置腹,老三年纪到底轻点,骄傲冷峻,但气质不可多得——”我滔滔不绝说下去。

瑞芳问:“你为什么不去摆个看相摊子?正主儿还没见到,得意得那个样子!”她笑,“我只知道他们是热心人,其它一概不理。我正为盼眯看医生的事烦恼,现在可有着落了。”

我说:“你说他们像不像王孙公子?你爹若有儿子,未必有他们一半——”

“我爹算什么?不过是个生意人,”瑞芳笑说,“幸亏没儿子,否则香港又多几个追求女明星的鲍公子,老大的丢脸,爹早说过,他这几个女婿还不错,也心足了。”

我笑。老人家没儿子,半子也是好的。

“做生意的人钱赚多了,就希望家中添些文化气质,所以爹喜欢你。”她说。

“有没有叫他老人家查一查姓宋的背景?”

“掀朋友的私隐,似乎不大好吧?”老婆笑。

“说得有道理。”我点头。

过两天,宋二通知我们,说已与纳华达那边取得联络,盼眯可以随时出发。

我们自然感激莫名,问候老大与老三,宋老二说他们另外有事,已不在纽约。这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我那岳父也是包了飞机到处跑的人,今天在东半球,明天在西半球。

说到订飞机票,宋老二说:“我们在新港私人机场有一架小型喷射机,到时一齐出发。”

我与瑞芳说:“咱们得去打听打听,中东那边有什么油田是被中国人占据的。”

“你少贫嘴。”瑞芳骂,“人家是恩人。”

我叹口气,“我以为恩公只在《水浒传》中才会出现,没想到我们居然在二十世纪末碰到这么一家人。”

“我很紧张。”瑞芳说,“你猜盼眯——”

我说:“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愁来无益,瑞芳,我们只好看开点。”

“上一次瞧医生,证明盼眯的视力已逐渐转弱,说不定今年底就得配眼镜戴,这孩子真是我心头一块大石。”

我沉默,我何尝不担心,盼眯,难道不是我的女儿。

但是男人天性比女人略为宽阔,于事无补的时候多想无益。

如果能为盼眯动手术,据说成功的比率也只有一半左右,所以我也很犹疑不决,不知如何是好。

我们留着盼妮看家,带盼眯上纳华达州。

小型喷射机非常稳,机上还有侍应生。宋老二很喜欢盼眯,把她抱在怀中,又说故事给她听。这么一个大男人,忽然为一个幼儿温柔起来,我与瑞芳都会心微笑。

宋老二跟我说:“可爱的孩子——”

瑞芳问:“你们四位都还没有成家吗?”

宋老二摇摇头。

过半晌瑞芳又问:“宋医生也没有孩子?”

宋老二脸上略现忧虑之色,一显而隐,他说:“没有。”

盼眯去抓宋老二的领带。

“眯眯。”瑞芳阻止住她。

“这孩子,这么好的一把头发。”他摸着盼眯的头。

瑞芳说:“听说动脑部手术,要剃光头发。”

我笑说:“留长头发,还不容易,瑞芳,你顾虑也太多了。”

宋老二说:“是,嫂子放心。”

飞机在一所私人机场下降,早有车子等我们,是辆黑色的“丹姆拉”。

宋老二抱盼眯坐前面,我们夫妻坐后面。

车子驶了三十分钟,离机场约五十哩,由公路转入一条私家路,这里已是纳华达天然森林地带,有一所所的牧场、房子,清静朴实。

车子在一所新型的建筑前停下。屋子正门悬着“宋氏”。

老二说:“到了。”

他还是抱着盼眯,我们随他进屋。

迎出来的是一个穿唐装短打的老年人,精神奕奕的剪一个平顶头,身材瘦小,看样子有六十余七十岁了。

他迎上来问:“是季少爷吧?”

我忙说:“不敢。”

宋老二说:“这是我爹。”

“人人叫我宋总管。”他笑。

即使是在笑,我们还是觉得这个老人是冷冷的。

他年纪虽大,可是身子笔挺,我心中暗想,这老先生一定是朝朝五点多起身练太极拳的。他带我们到书房坐下。

他说:“休息休息,老二,招呼客人。”

“我懂得。”宋老二说。

我说:“千万别太客气了。”

宋总管转身出去。

老二跟我说:“其实家父才是管家,我们四兄弟什么都不会做,就这么混日子过。”

我看看瑞芳,瑞芳刚好也向我投来眼色。

难得是小盼眯一点也不怕陌生环境,斯斯文文坐在我们身边。

中国女佣人端出了茶点与果子。

老二问:“季兄要否休息一下?”

瑞芳说:“我们不累。”

“那么吃点点心。”老二说。

盼眯忽然问:“公公呢?”

我说:“别吵,公公有事做。”

瑞芳笑:“这孩子与我爹很处得来,看见这位公公,就以为是那位公公。”

这时宋总管哈哈笑着进来,“我这个老头子怎么跟鲍船王来比,来,公公给见面礼。”

瑞芳与我忙说:“不必不必——”

他自口袋取出一只织锦袋,自袋中取出一件饰物挂在盼眯脖子上。

盼眯还是叫:“公公。”

我有点难过,七岁的孩子,连人头都认不清楚。人家都上二年级了。

宋总管说:“少爷马上下来。”

“多谢宋总管。”瑞芳说。

这时才显出瑞芳是个大家闺秀,见惯大场面,纵有意外,也不致失措。

等宋总管出去以后,我才看到盼眯脖子上悬的是一块翡翠,晶莹碧绿。

宋二这时说:“少爷有点事,请季兄不要介意,他就下来。”

我坦然说:“我怎么会介意?不知宋夫人可在这里?”

“她回纽约,探访亲戚,老三陪着去的。”

“哦。”我应。

我实在想见见这位宋医生。

瑞芳则有点紧张,不想说话。

宋二极温和体贴,轻轻地与我说着无关紧要的话:“……这个书房等于是会客室了,少奶奶的意思,布置成美国早年的式样!”

忽然书房外轻轻的一声咳嗽,宋二马上站起来,我晓得是宋医生来了,他们家的规矩自然是非同小可的,我为情为理,也该站起来。瑞芳照西洋规矩,仍然端坐。

这一坐一立之间,有多少学问。

我只见一个年轻男人信步踏了进来。

他给我第一个印象便是苍白儒雅,我们都知道“玉树临风”这四个字,但见过宋医生,才懂得这句成语真正的意义。

他相当瘦削,身段极好,穿黑色的西装,白衬衫,一条深灰色丝领带,这么普通的衣着穿在他身上,瞧上去却无限悦目,想必是一流的料子,一流的裁剪。

宋二说:“少爷,这位季先生。”

“季先生。”他开口说的是国语,伸手与我握一握。

他的手比常人略凉,手指纤长,左手无名指上戴只最普通的白金婚戒,俊雅难以形容。

他说:“敝姓宋,宋家明。”

“宋医生。”瑞芳在一边称呼他。

“季太太。”宋家明以很平和很清晰的声音回答她,但是声线非常的低,非得留心聆听不可。

他在我们对面坐了下来。

他缓缓的说:“老二把令媛的事跟我说了,如果贤夫妇不反对,我们可以到纳华达州立医院去检查。”

瑞芳忙答:“是。”

宋家明说:“让我看看孩子。”

瑞芳马上叫眯眯走过去。

宋家明问:“七岁了吗?”

“六岁零九个月。”瑞芳答。

“晤,是比平常儿童个子小点。”

我知道瑞芳的心悬在空中,可怜的瑞芳,可怜的母亲。

宋家明抬起头说:“老二,备车,我们这就去。”

瑞芳问:“宋先生,你瞧——”

“季太太,”宋家明以他一贯平静的声调低低的说,“世界上数亿万人,命运各一不同,有些人仿佛很幸运,有些人仿佛很凄惨,实则上每一个生命都有内心世界,谁幸谁不幸,非常的难下论定,庄子说过: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乎。以我们的眼光,当然觉得令媛是个可怜的低能儿童,可是实则上她有她的世界,她有她的生活方式,我们实在不必过分哀伤,季太太,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瑞芳怔怔地看着宋医生。

宋家明补充,“我的意思是,手术如果成功,不必激喜,手术如果失败,也不必失望。季先生是位作家,阅读范围一定广泛,以他观点来说,他或许会同情文盲的生活单调空白,可是据我所知,文盲中快乐的人也非常多。智者多劳,知识往往增加烦恼。上帝给我们多少,我们就应当满足多少。”

他说得是这么温柔这么通达,我忽然联想到得道高僧演说四大皆空的故事。

端芳微微啜泣,我轻轻抱住她肩膀,歉意地看向宋医生。

他向宋老二点点头,站起来走出书房。

宋二松口气笑道:“咱们少爷平时一年还说不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