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最风流-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起是第三个。又按照曲的规模,组成了六个纵列的小方阵,五个步卒阵,一个骑兵阵。刘邓的陷阵曲在最前边,江禽屈居第二,许仲、陈褒两曲在第三、第四位,荀贞与荀成的虎士曲在一块儿,列在第五,最后是辛瑷的骑士曲。

万人布阵,说快也快,说慢也慢,随着中军的鼓声和皇甫嵩的将旗指挥,列阵最前的五个部的长官时而调整本部的位置,或向外去一点,或向内靠拢一点,时而随着将旗和鼓声向前、向后小步移动。对面的黄巾军兵卒在刘辟、吴霸的指挥下也组成了一个相应的方阵。

两军列阵完毕。战场上安静下来。

荀贞在汉军阵的前边,可以看到对面黄巾军列成的阵中旗帜飘扬,一员黄巾军的将领带着几个骑兵在阵前驰马而过,一边驰奔,一边举剑,大声地在说话。隔得远,他听不到这个将领在说什么,但料来不是在传递刘辟的军令,就是在鼓舞黄巾军兵卒的斗志士气。

皇甫嵩这边也派出了将校,从中军驰马到阵前,从左向右行,检查各个小方阵的阵型,并传达皇甫嵩的命令:“皇甫将军令:大旗就在中军。今与贼决战,贼营不破,大旗不动!”

前线的汉兵扭头向后看。皇甫嵩的中军在前阵万人与后阵万余人之间,他的将旗就在这里,高高地耸立在下午的阳光中,迎风飘扬。中军皆白裳、白髦、素甲、素羽之矰,望之若荼。前后两军的汉兵多穿绛衣,如火。对面的敌人衣着不统一,但额头皆抹黄巾。色彩分明。

皇甫嵩传令的将校传令完毕,驰马奔回中军。

荀贞心道:“命令开战的鼓声该要响起了。”令道:“向前传:鼓声起后,不要急着冲锋,拿着兵器以正常行速前进,积蓄力气,当临敌还有百步之时再呐喊冲锋!”

从荀成这一曲开始,一个兵卒接着一个兵卒地向前传,直传到最前边的刘邓陷阵曲。

两军交战,最令人觉得有压力的时候不是在开战后,而是在开战前。开战后陷入混战厮杀,杀红了眼什么都不怕,开战前的沉默静止却很折磨人。若是彼此只有千余人还好说,现下敌我各数万人,这样大规模的会战,站在最前一列的士卒是很有压力的,放眼望过去,对面乌压压的全是执着亮晃晃兵械的敌人,就好像是要以一己之力来面对他们似的,难保不会胡思乱想,若是胆小之人,只这个肃杀压抑的场面就会吓得他两腿发软,簌簌发抖,毫无斗志了。

刘邓这一曲的兵卒全是从荀贞部中精选出来的勇士,跟着荀贞打过很多场仗了,却是不惧眼前场面。

前部的万人列阵完毕,五十个小方阵立在地上不动。经过短暂的停顿,鼓声从中军传来。这鼓声先是平缓,节奏较慢,鼓点与鼓点之间的停顿较长,但随即,停顿越来越短,节奏变快,鼓声激昂起来。这是皇甫嵩命令前部出战的军令。此时若回头,还能看到皇甫嵩中军的传令旗们在左右、前后的摇动。荀贞熟悉旗鼓,不必回头看旗,通过鼓声已明白了皇甫嵩的命令,当下拔刀在手,令道:“前行!”

列在万人方阵最前边的五个小方阵的军官几乎是在同一时间下达了相同的命令。

第一排的五个小方阵、千名汉兵开始向前行进。第二列的五个小方阵紧随跟上,接着是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荀贞就在第五列的小方阵里,带着原中卿、左伯侯、典韦、陈到等人,与荀成这一曲的兵卒一起向前移动。后边是第六曲的辛瑷的骑士曲,这个时候不用上马,骑兵们牵马步行。按理说,骑兵应该列在第一排,但皇甫嵩的这个万人方阵主要是由步卒组成,如果让辛瑷居前,那么就会使他的骑兵脱离大队伍,不利整体作战,因此荀贞把他们留在后边,作为自己的预备队。

皇甫嵩的战鼓不但是对步卒的命令,也是对骑兵的命令,早先布置在阵外、掩护步卒列阵的千余三河骑士随着鼓声率先发动了对刘辟部的进攻。刘辟部也有一些骑兵,差不多约有五百余骑,亦从阵中杀出,迎接上来。一千五六百匹战马,四五千条马腿,在原野上奔腾,如同滚雷,令步卒们脚下感到震动。前不久才刚熄下去的烟尘,顿时又为之大起。

骑兵们速度快,很快敌我两方就冲到了一块儿,陷入混战。骑兵的战场在万人阵的北边。荀贞注意到本部前边的兵卒有一些受他们作战的影响,把头扭了过去,他急下令:“全部向前看!后顾者,斩!左右顾者,斩!”大敌当前,交战在即,最忌兵卒左顾右盼,更忌兵卒向后看。他的这道军令得到了严格的贯彻,诸曲的军官们接到令后,马上约束本曲兵卒。

对面的黄巾军阵随着刘辟的命令,也在向前移动。两军越来越近,列在最前一排的敌我兵卒渐已可看到对方的样子,只觉对方之敌神情狰狞,却没有发现他们自己也都是这副狰狞的模样。彼此虎视眈眈地注视着对方。起初,他们还有功夫去注意左右的敌人,但是慢慢的,随着距离的接近,他们的眼中就只有自己正面对着的这个敌人的样子和他们手中的兵器了。

荀贞计算着距离黄巾兵卒方阵的距离,心中默念道:“二百步,……,一百五十步,……,一百三十步。”下令道:“弓弩!”许仲曲的蹶张士举弩射之。别的汉军小方阵中也射出了箭矢,同时敌人阵中亦射箭矢。如雨的箭矢落下,后边几列的兵卒尚好,前边几列的敌我兵卒出现了伤亡。荀贞不顾敌人不断射出的箭矢,心中接着默念,“一百二十步,……百步!”,令道,“举矛戟,跑步,冲锋!”前边刘邓接到军令,丢掉用来招架敌人箭矢的盾牌,接过亲兵递来的长铁戟,大吼一声,迎着箭雨,带着本曲二百陷阵死士向前边的敌人冲去。

汉军第一列中的其他小方阵也开始向前冲击,第二列、第三列等等紧随。对面黄巾军兵卒的方阵也一列接一列地向汉兵这边冲来。数万人奔跑践踏,使得战场上尘土飞扬,与骑兵们在北边交战处扬起的风尘汇拢一处,遮住了天空。

大地在震动,敌我在呐喊,向前冲锋的两股兵卒撞在一处,厮杀立起。

第一百零二章 殊死鏖战破敌营(上)

敌我两军相撞。

汉军、黄巾军前头几列的兵卒已陷入厮杀,后边的兵卒还在向前赶。

荀贞策马持刀跟在许仲、陈褒曲的后边,和荀成曲一块儿冲锋。他没有骑昨晚从黄巾营里抢来的刘辟坐骑,刘辟的坐骑是一匹踏雪乌骓,神骏异常,很好辨认,黄巾军卒可能全认得这匹马,在这两军混战之时,他若是骑着此马,岂不就是好比戴着个一万瓦的大灯泡,时刻在对着黄巾军卒说:昨晚闯你们军营、抢你们主将战马的就是我!这与送死无疑,所以他还是骑着自己原来的坐骑。

他控制着马速,紧盯着前边的战况,并时刻注意着前头各曲士卒的阵型情况。

这个时候才刚与敌人接触开战,阵型是不能散乱的,一旦散乱,就会被敌人分割包围,而一旦被敌人分割包围,不管个人再有武勇也必会陷入死地,无力回天。他部下这千余兵卒都是经过多次战事,被他淘汰掉老弱后精选出来的,所以虽已开战,但在军官们的约束下还能保持阵型。

两军交战不是一下子就变为混战的,这需要一个过程。比如现在,汉军只第一列的小方阵就有千人,这千人与敌相遇后,彼此厮杀,不可能很快就突入敌人的阵中,故此在接敌之后,后边的兵卒就需要适当放慢脚步,以免反将己军前边的兵卒冲倒。这个不用荀贞下军令了,许仲、江禽、陈褒、荀成、辛瑷各曲的军官都在下达命令,视前边的战况而调整冲阵的速度。

荀贞见各曲军官井然有序,把本部千余兵卒指挥得井井有条,松了口气。

他向左右观望,因是刚与敌接触,各部友军的进展程度相仿,齐头并进,还没有分出谁先谁后。不过荀贞心知,再等一会儿,等战局陷入白热化后,就是显出谁的部队最为精锐之时,精锐部队会前进得多,会突入敌人阵中远,而不够精锐的部队将会被拉在后边。

典韦、陈到、原中卿、左伯侯等卫士握矛、刀在手,紧紧地卫护在荀贞身边。

荀贞一边随着大队伍向前冲杀,一边复又向前展望,只见刘邓身先士卒,冲在本部这个方阵的最前,持长铁戟,左斫右劈,勇不可当,眨眼间已击倒了五六个敌人,带着本曲兵卒率先突入了敌人阵中。敌人一个小帅打扮的头目带着十几个人过来阻击。

这个小帅披着甲,用的长矛,他带的这十几个人大概是黄巾兵中的精锐,也都披有甲衣,各持长矛,铠甲兵械齐全。皇甫嵩知道把最精锐的部队放在最前边,刘辟自然也会把本部最精锐的人马放在最前。这十几个人形成一个弧形的半包围圈,试图把刘邓围住。

刘邓根本就不等后边的兵卒跟上,跃步前冲,一边前冲,一边大叫:“尔等非我敌也!我只取刘辟、吴霸!”这些人却是哪里肯让开?十余支长矛刺出,刘邓左右击,利用铁戟两边的小枝把敌人的矛尖套入其中,然后用力拽扯,把这十余支长矛的矛尖悉数摧折。

铁戟这种兵器,前端是枪尖,一侧或者两侧有月牙形的利刃,通过两个小枝与枪尖相连。小枝与月牙刃间有空隙,可用来套敌人的长矛。这本是长戟的一种用法。刘邓不但善用双铁戟,而且善用长戟,一下把这十余个敌人的长矛摧折,随即跨步而进,左击右杀。他力大,用的长铁戟沉重,一刺之下,敌人的铠甲若非精甲,就会被他刺裂,或者一甩之下,凭借长铁戟的重量也能将敌人打的胸陷吐血,眨眼功夫,这十余人半数被他击倒,包括那个小帅在内。

这个小帅被他用铁戟甩击了一下,踉跄后退了七八步,胸前铠甲碎裂,吐出一口鲜血。

两个陷阵曲的兵卒觑着便宜,疾奔冲上,一个挺矛刺中他的臂膀,受此冲击之力,这个小帅本就立足不稳,顿时摔倒在地,另一个陷阵曲的兵卒跳跃到他的身上,抽出刀来,麻利地割断了他的咽喉,冲刘邓叫道:“刘君,要头么?”战场上敌我交战,不可能每杀死一个敌人都取其首级,若是个寻常的黄巾兵卒,只割其左耳就行,毕竟这是个小帅,观其衣甲兵器,且应是黄巾军里的勇士,所以这个陷阵曲的兵卒有此一问。

刘邓不屑一顾,叫道:“无名鼠辈,不值得乃公取其首级!”杀散了余下的几个黄巾军兵卒,挺长铁戟大步前冲,与涌上来如潮水也似的敌人奋力厮杀。

在许仲曲蹶张士的射矢协助下,刘邓诛戾刃猛,攻杀斩敌,奋勇向前,荀贞这一部组成的方阵渐渐越过了余下几部的方阵,慢慢深入到了黄巾军的阵中。

荀贞掐算时辰,过了会儿后,令道:“令刘邓退后,江禽曲上前!”

长久的激战会很耗费体力,冲阵的时候不能只用一个曲的兵卒在前,尤其是在面对刘辟这样的勇猛敌将时,需得至少两个曲轮番冲阵。荀贞军令传下,刘邓带部退下,换上位居第二列的江禽曲上阵。江禽号称颍阴大侠,也是十分勇悍,虽然他的个人武力比不上刘邓,但他这一曲中的轻侠却是最多的,皆皆勇悍之徒,敌人虽如潮涌却都夷然不惧,呼喝酣战。江禽的弟弟江鹄冲在第一列。江鹄好勇斗狠,在与颍川黄巾作战时,他也是勇名远播,每战都咬着敌人不放,穷追猛打,因其眼小,被颍川黄巾呼为细眼儿。

左伯侯远望阵中,对荀贞说道:“先是阿邓,再换细眼儿,有他两人轮替冲阵,贼兵断难阻我!”前边阵里鲜血四溅,断肢横飞。江禽、江鹄、刘邓鼓勇奋杀,接替杀敌,带着部众越来越深入敌阵。跟随着他们的脚步,先是许仲曲、陈褒曲、接着荀成曲、再接着是辛瑷的骑兵们,一个接一个地进入了黄巾阵中,与敌人开始了全面的鏖战。

在这个时候,最清闲的乃是荀贞,他左右有典韦、陈到、原中卿、左伯侯等人护卫,又有荀成这一曲的虎士,后边又有骑上了马,已奉令散开控弦杀敌的辛瑷骑士曲,于这数百人的牢牢护卫之下,虽然有不畏死的黄巾兵卒一波波地冲上来去,却根本到不了他的近前。

荀贞往后望了眼,见列在他这一部人马后边的汉军方阵也次第跟上,跟着他们杀入了阵中,而左右的友军现在却与他有点距离了,一是被落在后边,一是被一些黄巾兵卒从中间插入,将他们彼此隔开。这些是作战中的常见之事。从荀贞这边来看,是被黄巾兵卒隔开了与友军的紧密联系,而在黄巾军兵卒这边来看,又何尝不是被汉兵隔断了己方各部的联系?所以也不必太过在意,只要与友军之间的距离不是太远,不用担忧落入重围即可。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头下沉,两军互相深入对方阵中,敌我两方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错局面。汉军中军里的战鼓声不绝于耳,对面黄巾中军里的战鼓也是响个不停。战鼓如雷声声催,喊杀盈耳遏行云,敌我厮杀,矛戟相交,尘土蔽天。战事进入了白热化的局面。

不断有敌我的兵卒倒地,不断有敌我的兵卒补上位置,缠斗不休。黄巾军的兵卒抱住了汉军的兵卒,在地上翻滚。汉军的兵卒举起长矛刺入黄巾军兵卒的胸腹。并肩作战的战友谁也顾不上谁了,倘若分神就会被敌人杀死,他们的眼中只有自己的对手,各自拼杀。荀贞也没了功夫再去看别的友军,事实上,到现在,他也根本就看不到友军了,眼前四面八方只有敌人。

江禽曲往前冲杀了二十步,因为已冲到了敌人的阵中,压力大增,接连有兵卒伤亡,江鹄也负了轻伤。荀贞及时下令:“换陷阵曲上!”

刘邓跟在江禽曲的后边吃了半天尘土,早就忍耐不住,等不及了,闻得荀贞令下,瞋目横戟,立刻一马当先,带着本部的陷阵曲越过江禽曲,挥动长铁戟,将对面的黄巾兵卒刺死、砸倒,朝前方似还有无穷无尽的黄巾军兵卒大呼:“我只取刘辟、吴霸,他人非我敌也!”

就算对面的黄巾军兵卒无穷无尽也挡不住他的脚步,一路杀过去,留下满地的鲜血和敌人的尸体。他一鼓作气,奋勇向前突进了五十步。荀贞又令江禽曲上。

如此这般,刘邓、江禽两人轮番冲阵。

刘邓三冲敌阵,挡者披靡。

只是在万军之中,他找不到刘辟的所在,斩杀的黄巾小帅不少,却始终未能与刘辟对阵。他长铁戟上全是血迹,长戟几乎被染成了红色,鲜血滑手,他撕下铁甲内的衣襟,裹在手上,奋勇搏击,呼喝不断,不停步地冲突敌阵,就像是一支利剑,逢上他的黄巾军兵卒无不靡碎。冲杀之际,他注意到右边的黄巾军兵卒纷纷闪开,有数十骑从这里冲过来。

他的任务是向前突杀,这支敌人是从右翼冲来的,不归他管,自有许仲、陈褒、荀成、辛瑷等曲对付。他毫不迟疑,对这支从侧翼杀来的骑兵只当未见,继续向前突击,向前了未及四五步,突闻后边部中数百人齐声大叫:“典韦斩杀吴霸!”

第一百零三章 殊死鏖战破敌营(中)

刘邓虽因在角抵中负给典韦而佩服典韦的神力,但佩服是一回事儿,甘拜下风是另一回事儿。

他本就不是一个甘居人下的人,要不然也不会当年在西乡对阴修说:“吾辈学剑,学的是杀人之剑。丈夫提七尺剑,当快意人生,怎能像猴子似的卖艺人前?”且又受荀贞“立功疆场、以取封侯,此大丈夫之志也”这句话的激励,他提足了劲儿,想在战场上与典韦争个高下,这时忽闻阵后大叫,说:“典韦斩杀了吴霸”,他后悔莫及。

不用想,刚才从右翼杀过来的那数十黄巾骑兵定是吴霸所带的了!他却怎么没有抢先拦下?这吴霸乃是汝南黄巾中的一员勇将,在这些天与汉兵的作战中,多次冲阵,斩杀了好几个汉军的将校,如今汉军之中几乎是人人知闻此人,能将此人斩杀阵中,这可是一份大功。

刘邓后悔之同时,却也暗自惊诧。他记得从发现这股黄巾军的骑兵到后阵传来典韦阵斩吴霸的欢呼,中间他总共只向前突进了四五步。只在这四五步间,典韦居然就阵斩了吴霸!竟然如此勇悍?角抵之时,他见识到了典韦的神力,昨晚与典韦护卫荀贞突出黄巾军营时,他见识到了典韦的武技,眼下,他更进一步见识到了典韦的勇悍,不过这并没有打击到他。

他是个自矜之人,受典韦如此迅捷就阵斩吴霸之影响,他反而越加振作起了精神,挥舞长铁戟加速突进。他在受刺激之下,十分的勇力使出了十二分,黄巾兵卒原本就挡不住他,现在更是挡不住。在他快速地推进下,荀贞这一部的方阵将余下几部的汉军方阵远远抛在了后头。

刘邓猜得不错,刚才从右翼杀过来的这数十个黄巾骑兵确是吴霸所带,而吴霸之所以带这数十骑至此,却是因为他和江禽杀进得太快,引起了刘辟的警觉,因此被刘辟派过来率骑阻截。

吴霸小有谋略,他在远处看到刘邓勇猛无比,暗自心惊,自忖若是从正面迎截也许会陷入苦战,所以打算从中间把这支汉军截成两段,然后分割剿杀。他的这个打算是很靠谱的,若能得以顺利实行,以他这数十骑的来往快捷,加上周围黄巾军步卒的配合,可能还真会把荀贞、刘邓他们分割消灭掉,只是他唯一失算的却是没有料到荀贞部下不但有刘邓,还有一个典韦。

他适才率骑兵冲到,还没有接触到荀贞部的边缘,就见一个持长铁戟的骑士从荀贞阵中缓缓策马而出,迎面行来。他骁勇敢战,这几天阵斩了好几个汉兵的将校,没把这个亲兵侍卫打扮的汉军骑士放在眼里,正好整以暇地准备挺矛策骑迎上,这个汉军的骑士突然催马加速,一晃眼就奔到了他的马前,抡起手里的铁戟劈头盖脸地砸了下来。

他当时心中还想道:“这个贼子不会使戟。”长戟的通常用法是刺或挑,哪里有一见面就往下砸的呢?他横举长矛相迎,心道:“我且挡一下,然后长矛横扫,把他扫落马下。”口中厉声叫道:“吴霸在此!”话音未落,铁戟落到他的矛上。他只觉得好像是有一座大山压了下来,尚未缓过神来,“咔嚓”一声,长矛折断。他也是个有勇力之人,用的矛不是寻常之矛,矛柄不是木质,而是用精铁制成,却竟被这一铁戟给砸断了!长矛断折,他双臂剧痛,却是胳臂上的骨头也被砸断了。他的坐骑撑不起这股巨力,哀鸣一声,前腿跪倒。

他在鞍上坐不稳,向前滚落到地,心道:“哎呀不好!”又见铁戟直刺过来,一下就击破了他的铠甲,深入到了他的胸腹之内。他痛叫一声,就此毙命。

这个汉兵骑士正是典韦。他在荀贞身边看到了这股黄巾军的骑兵杀来,因请命出战。一戟杀死吴霸,马不停蹄,又向吴霸带来的那数十骑兵杀去。

吴霸一个回合就被典韦杀死,那数十骑兵都被震撼,有的呆怔,有的大惊,都还没缓过神来,典韦趁机驱马冲突,长戟左右击,辛瑷亦调骑兵过去,疏忽之间就将这数十骑大半杀死,余下的四散星逃。典韦回转马来,到吴霸尸前,下马从容割下了吴霸的首级,复又上马,提着他的人头驰回到荀贞身边。

荀贞大喜,哈哈笑道:“吴霸这些日斩杀我军多位将校,不意今日死在阿韦手下!”对典韦是越看越喜欢,真是一员虎将,不愧古之恶来之称。他心道:“恶来如此,不知虎痴又是如何?”他不知许褚的籍贯,无从找去,就算知道籍贯,他隐约记得许褚似乎是个豪强大地主的出身,他现今只是个佐军司马,却也不一定能得此人相投,因此这个念头也就只是想想罢了。

刘邓、江禽在前冲阵,脚不停步,典韦出击,一戟杀死吴霸,这都叫陈到看得热血冲头,他大声说道:“荀君!我部已入贼军主阵,贼兵越来越多,贼众也越来越厚,我愿助刘君、江君破阵!”昨夜从黄巾兵营里杀出来时,陈到勇猛善战,荀贞已经认可了他,把他与许仲、乐进放在了一个层次里,只是陈到初来乍到,刚投到他的帐下,与刘邓、江禽等人还不熟,与各曲的兵卒更不熟,如果贸然把他派上去,恐怕会扰乱阵型,因此笑道:“叔至莫急,战事方才进行了一半,且等阿邓、伯禽把前边之敌击溃,待到乘胜追击之时,自有你用武之地。”

荀贞在后观望前边刘邓、江禽冲阵,望了望天色,心道:“已是申时末了。”战至此时,激战已经进行了一个时辰。他骑在马上,望得较远,可以看到刘邓、江禽的前边还有大约十来层的黄巾兵卒。因为他们这一支人马是所有汉军中冲得最快、位置最靠前的,所以黄巾兵也把他们这里当作了主要防御的地方,挡在他们前边的敌人最多,也最密集,估计尚有两三千人。

他心道:“阿邓、伯禽战至此时,他们两曲的兵卒也该疲惫了,只靠着他们怕是难以将前面之敌击溃,……,是到君卿他们上去的时候了!”因令道:“命破敌曲向前,令刘邓、江禽两曲护卫破敌曲两翼,陈褒护卫破敌曲后阵。”军令传下,前边的阵型随之一变,不再是步卒在前,而是改由许仲曲中的蹶张士们居前。说是蹶张士居前,其实在蹶张士的前边还是留下了一部分步卒的。在前后、左右各曲步卒的保护下,许仲下令,二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