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陵新传-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外,还有人说章亚若之死,是蒋介石派人秘密处置。和所有独裁统治者一样,蒋经国的私生活长期被罩着神秘的面纱,保持着高深莫测的官筛形象,日后自然无法弄个水落石出。

章亚若去世后,据说是蒋经国透过亲信,与“伯母”周锦华商量,请她由赣州迁居至万安,在那里和章亚梅一起照顾孝严、孝慈两兄弟。

万安是江西中南部较贫穷的县份之一,全县中央地带就只有两条交叉的十字街,街上的建筑以两层高的木板屋为主,街头尽处便是赣江码头。这里远离尘嚣、物质条件贫乏,是隐居遁世的好地方。蒋经国选择此地安顿周锦华和章亚梅,以便抚养孝严、孝慈兄弟,一方面是此地较能避人耳目,距赣州又近,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此地不致遭日机轰炸之故。

周锦华在茫然伤痛之余,要负起抚育两个双胞胎外孙的重担,在这种情形之下,蒋专员有任何安排,她都言听计从了。

双胞胎兄弟虽然不幸丧母,父亲近在眼前又不能相认,两个小娃娃却日益健康茁壮,在万安一年多的时间里,从长牙、学坐、学爬,到迈开小脚走路,成长过程极为顺利,没有任何病痛,使得外婆与姨妈在忙碌中颇感安慰。1943年冬,周锦华接到儿子章浩若转来的家信,他要母亲准备行李,到贵州的铜仁团聚,因为章浩若即将登上铜仁县长的宝座。

在贵州铜仁的县长官邪里,周锦华的生活也获得改善。一向孝顺的长子章浩若不仅请来当地一位苗族少女做丫鬟,专门侍奉母亲的起居,还拨出一位名叫王连玉的传令兵到家中工作,命他协助看顾大毛和小毛。

事实上,孝严、孝慈兄弟随外婆远赴铜仁投奔浩若,蒋经国十分清楚。

那段时间,周锦华与蒋经国之间保持着固定的联系,只要是牵涉到大毛小毛的一切事情,都由蒋经国做决定。当然,兄弟俩入学时暂时改姓章,也经过蒋经国的首肯。

1945年抗战胜利,章家返回南昌。这段时期,原任铜仁县长的章浩若奉调转任辽宁省法库县县长。母亲周锦华不愿与父亲章贡涛自庐山带回的二大太曹上玉同住在一个屋檐下,于是由章浩若自东北汇款回家,在距章家住宅两条街外的井头巷,购置了一幢宽敞、设有阁楼的平房给母亲居住。

井头巷因巷口有大井而得名,孝严、孝慈兄弟至今仍记得房子入口处的高门坎和巷口深不见底的大水井。周锦华带着儿孙迁人时,自铜仁时便在章家帮忙的风妹和传令兵王连玉也跟了过去,依旧分别负责伺候周锦华及看顾双胞胎小兄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蒋经国出使苏联回国后,周锦华曾带大毛小毛赴南京与蒋经国会面。曾在赣州专员公署做事的漆高儒表示,他记得有这么回事,但是不清楚蒋经国以什么方式安排与双胞胎儿子见面。

孝严、孝慈名义上的“母亲”纪探和她的姊姊纪珍,对蒋经国父子会面,却另有一番描述。当时与夫婿住在南京的纪珍说,妹妹纪琛曾奉婆婆周锦华之命,带双胞胎兄弟来南京与蒋经国见面。自1945年底至1949年初,大约平均每隔半年,蒋经国就会通知周锦华,安排两兄弟前去相聚。

每次纪琛带双胞胎赴南京,都惜住在纪珍家中,再由纪珍陪同前往蒋经国下榻的励志社附近等候蒋经国的来临。纪珍记得,每当蒋经国的黑色轿车驶近时,纪深就会催促两兄弟赶快迎上前去,并告诉他们,“那位下车的,就是爸爸。”

双胞胎兄弟获悉身世1947年6月,国民党政府展开撤退台湾的行动。早在5月上旬,周锦华就接获来自蒋经国方面的讯息,意识到再一次离开故乡南昌,已是不可避免的事了。章家抵台后,选择在新竹安顿下来,据纪琛和章修纯表示,是因为纪琛的姊姊纪珍的关系。当时纪珍和夫婿跟随服务的空军单位来台定居新竹附近。为了亲人能够就近照应,便说服了周锦华前往居住。

周锦华取出自家乡随身带出来的钱财,在如今已成为新竹闹区的城隍庙附近中央路上,购置一幢两层楼的简单砖房,供全家居住,展开迁台后的新生活。孝严、孝慈很快就适应了这个又名风城的新环境,与当地的居民打成一片。一直到今天,据说任国民党海工会主任的章孝严,无论因为公务或私人赴新竹,都会到旧居探访,寻觅童年足迹。章孝慈也常前往新竹名胜表草湖,在外婆骨灰安放之处静恩默想,藉以排除心中的烦优。

迁台时,身为一家之主的章浩若,在报户口时,苦心刻意地安排了一番。他向户政机关申报时,将双胞胎报为章浩若和纪琛的儿子,并且将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双生子故意报为相差一岁的兄弟。为了更进一步混淆外间的传言,章浩若将自己两个孩子报为双胞胎。

年幼时,孝严孝慈不明白这里面隐藏着的曲折故事,也没有想到要探其究竟。不过,他俩都还记得,外婆告诉过他们,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并不确实,他们俩真正的生日是农历的正月17日。

章家这种设计安排,除了为双胞胎安全着想外,有人猜想,也是在维护蒋经国的名誉。不过,由于章浩若始终不肯与外甥谈论此事,孝严与孝慈至今仍不明白舅舅的用意与心思。

直到1960年底的某一天,外婆突然告诉孝慈,她有重要的事,必须告诉两兄弟。章孝慈至今仍清楚记得,那一天,就读新竹中学的哥哥章孝严因为参加学校活动,外宿不在家。

身体屠弱,饱受肾脏病折磨的外婆,将章孝慈喊到身旁,叫着他的小名“小毛”说,过几天,哥哥大毛回家,她有重要的事要告诉两兄弟。

敏感的章孝慈立即感受到外婆话语中的不寻常,他没有追问,点点头表示遵从。

过了几天,哥哥回家了,章孝慈转告哥哥,两人私下等着等着,却久久不见外婆提及那桩重要的事情。他们按捺着内心的好奇,以为向来思虑谨慎的外婆必有盘算,所谓“要事”,内情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谁知道,病魔却失去了耐心,不到两个月后,也就是1961年2月,外婆因病重逝世家中。她阖上双眼远离人世的前一天夜里,两位外孙还向外婆道晚安,第二天清晨醒来,却发现他们相依为命的至亲已安然走完这辛苦的人生之途。

这年年初,他们失去了外婆;年中,两人同时考上私立东吴大学;年底,从王升的口中,确认了自己的亲生父亲是蒋经国。

对于身世,两兄弟都能以坦然的态度面对现实。不过,个性比哥哥内向的章孝慈提及父母和身世时,经常表现得颇为感伤。一位接近他的友人就表示,外界以蒋家第三代称呼孝严、孝慈,孝慈却认为身为庶出之子,实在说不上是蒋家后代。

1989年夏天接受访问时,章孝慈极为坦白地描述在18岁时约略明白母亲章亚著与父亲蒋经国的一段情,以及母亲悲惨的遭遇后,“满心无奈与痛苦”。

那时候,家境仍然清苦,双胞胎注册就读东吴大学,还要靠学校宽容的分期付款政策,才能缴足学费。

双生子推断,他们当年的艰苦,很可能是在政治道途上奋力迈进的父亲所不知情的。章孝严记得18岁以前,曾见过王升伯伯至新竹家中仿晤。他每次来访,都将乘的吉普车远远停在巷口,很可能是避免惹人注意。

曾有传言说王升与宋时选受蒋经国之托,代为养育照顾孝严、孝慈。但事实与此差距极大。双胞胎表示,他们直到18岁读大学一年级,从王升口中证实父亲的身份后,才结识宋时选。而王升担任双胞胎与蒋经国间的沟通桥梁,也是两兄弟成年后才开始的事。

为了减轻舅舅的负担,自新竹迁来台北住宿念大学的孝严、孝慈,各自以工读与家教等兼差方式,自谋生计。他们也逐渐自王升伯伯的叙述中,了解母亲活泼、外向的性情与出色的工作能力。对外,两兄弟依然不对自己的身世露出任何口风。章孝严的妻子黄美伦就表示,婚前她根本不知道孝严——蒋经国的父子关系。

章孝严在“外交部”的同事,也都是与他认识好几年后,才间接探知他身为蒋经国亲生子的事实。

东吴大学外文系毕业的章孝严,是通过外交特考进入“外交部”服务的。学法律的孝慈,则在历经一番曲折后,取得了东吴法学士的学位。

当哥哥孝严立志在外交界寻求发展时,孝慈发下35岁以前全心念书的宏愿。他在美国取得两个硕士与一个博士学位后,返回母校东吴大学教书,那一年,孝慈正好是35岁。

从完成大学学业到就业、成家,双胞胎兄弟的各项经历和发展,据推测,都一一由王升转告他们的父亲蒋经国。但是这期间,政坛仍视双生子与蒋经国的关系为绝对不可公开谈论的禁忌。

蒋经国对孝严、孝慈兄弟的奋力上进感到十分欣慰。孝慈赴美深造的旅费,据说就是父亲补助的。章孝慈的儿子章劲松,与女儿章友菊,均由祖父蒋经国命名。劲松,是与孝武的儿子友松相呼应;友菊,则与孝文的独生女友梅、孝武的女儿友兰,构成一幅“梅兰菊”和谐融洽的美丽图画。

章孝严的三位子女中,长女蕙兰与次女蕙筠也是依蒋家的习惯,以花朵名称为女孩子取名。至于独子、也是老么的章万安,则是祖父蒋经国特别交代,为纪念双胞胎成长之地而取的。

透过这般微妙的命名哲学,蒋经国用心深刻但又含蓄技巧地表达了他对孙儿的祖父爱;也等于非正式的将孝严、孝慈纳入了蒋家第三代的行列中。

章孝严进入“外交部”服务,首度正式外放时,还与父亲有过一段以笔墨沟通的经验。

那时已结婚的章孝严,结束在比利时的法语语文训练,返回“外交部”

秘书处服务,完全不明白他特殊身世背景的“外交部”主管,决意派遣他赴旧金山领事馆,正式展开外交官的生涯。

王升传达了做父亲的蒋经国为儿子优异的表现感到的骄傲与安慰,但是蒋经国担心孝严进入华人众多的旧金山区服务,可能会引起侨界对他身世的深入探究。

根据王升的描述,蒋经国希望孝严暂时不要外放,继续留在“外交部”,等待日后其他的机会。

一心一意要接受外交官实务工作磨练的章孝严却不这样想。他谅解父亲的顾虑,但也不愿放弃自己的职志。

左思右想后,章孝严写了一封字句恳切的信给近在“行政院”的父亲,央求父亲协助他完成外放美国,迎接外交官生涯挑战的心愿。

蒋经国读信后又惊又喜地满足儿子的愿望。几天之后,“外交部”发布新的外放命令,转派章孝严至华人较少的华盛顿“大使馆”服务。

从旧金山改为华府,很可能是蒋经国的折衷之计。有人判断,章孝严的书面抗争,非但未曾激恼蒋经国,甚至可能因而赢得了一向具主见、坚持信念到底的父亲更多的疼爱。

在这段插曲之前,“外交部”的官员仍然无人知晓章孝严的身世,外放命令的转变,据说出自当时的“部长”沈昌焕首度确定章孝严与蒋家的渊源。十分巧合,数年后,弟弟章孝慈也与父亲有过一段书面沟通。

这次,儿子谈的是“高雄事件”受刑人林义雄提前假释的法理问题。据了解内情的人士指出,学法律的章孝慈有勇气就如此敏感之事向蒋经国建言,很可能多少也使得父亲刮目相看。事实上,蒋经国对双胞胎成年后各自在事业上的坚持与努力,感到极为欣慰。接近他的人士透露,蒋经国在世时,曾经表示两位双生子中,哥哥章孝严适合做外交官,日后宜朝政途发展;弟弟章孝慈则以继续留在学术圈闯天下为适当。

前往华盛顿赴任的章孝严确实未负父亲期望,他不仅利用工作之余,夜间进修取得了华盛顿乔治城大学硕士学位,更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成为他在“外交部”逐步上升、平步青云所凭仗的资产之一。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去世,章孝严向长官驻美“大使”沈剑虹请假回国,由王升安排,在祖父灵前行礼致词。他的匆匆返台,引起驻美“使馆”同僚注意,大家这才惊奇地发觉,他就是蒋经国与章亚若所生的双胞胎中的哥哥。

之后没多久,弟弟章孝慈就返台回母校东吴大学任教,逐渐在教育界崭露头角;哥哥章孝严也从“外交部”北美司科长、副司长一路做到司长。80年代初期,他俩事业上的成就已被大众肯定,但他们与蒋经国的关系仍是禁忌。甚至章孝慈以法律学者身份应邀在电视公司发表短评,也被无故中止。台湾一家具规模的广播电台主管表示,他们曾奉命不可在节目中播出章孝严与章孝慈的声音。那时有名的党外杂志,经常因为刊登孝严、孝慈的母亲,以及他们与蒋经国关系的文章而遭查禁。

一位资深的报社政治记者进一步透露,他曾被“有关单位”叮嘱,千万不能在报端刊载有蒋经国与孝严、孝慈关系的报道。

外界的传言与好奇探间继续不断地围绕这对双生子。父亲与他们也随着时光的逝去,更为父子情深。“中间人”王升奉派“出使”巴拉圭后,孝严、孝慈儿女的成长和家庭都由另一位父亲信赖的亲信代为传达。每年过年、中秋与端午节,双胞胎也都会得到蒋经国的红包赏赐,温情与父爱补偿了他们不能随侍父亲身侧的遗憾。

蒋经国去世前几年,对双生子的思念与关心日益浓厚。

蒋家一位亲信则指出,孝严、孝慈与孝武、孝勇的祖母宋美龄为了融合蒋家第三代的手足亲情,曾刻意扮演协调人的角色。

然而,不论传言如何,蒋经国生前如何处理均已成年的孝严、孝慈与孝武、孝勇间的关系,恐怕也都是外人难以猜测揣摩的。

事实上,自从1942年章亚若去世后,蒋经国似乎就下定决心将这段感情深埋心底。

徐君虎表示,章亚若病逝桂林年余后,蒋经国有一次前来公办。他陪同蒋经国四处走动,抵达漓江,曾提醒蒋经国章亚若的墓地就在附近,并且问蒋经国是否有意前往祭拜。

“莫要再提此事了!”徐君虎记忆中蒋经国略带慨叹地说完这句话后,即不再言语。徐君虎明白,蒋经国创痛仍在,于是识趣地未再提起章亚若。另一位曾任蒋经国赣州专员公署干部的人士透露,为了淡化与章亚若育有一对双生子的事实,蒋经国自章亚若逝世后,养成了认养孤儿的习惯。他的众多义子中,有人如今仍在政府单位服务,也有人因行为不检,而被蒋经国断绝了养父、义子的关系。

蒋经国认养这些外人并不知情的义子,据推想,也有转移外界对他章姓双生子注意力的用意。

对于孝严与孝慈,蒋经国始终保持着谨慎的父爱与关系,他从未在公开场合与他俩同时露面,也不轻易与亲友谈起两位儿子。

据章孝严回忆,他预官受训那年,父亲蒋经国首次破例未曾在结训时前去致词并探视受训青年。后来他出任“外交部”北美司司长,也刻意回避了陪同外宾晋见蒋经国的尴尬场面。

有趣的是,在外交职务上表现优异的章孝严,不止一次获颁由蒋经国署名的褒扬奖状。这些珍贵的文件,如今都悬挂在他的书房中。

眼看这一对双生子成家立业、各自有了不错的成就,上了年纪的蒋经国在敏感的政治考虑下,忍受着近在咫尺,却无法与他们共叙天伦的痛苦。这种父子不能公开相认相亲的精神折磨,恐怕也是一般人无法理解和思议的。尽管如此,双胞胎与父亲确曾私下相会。据亲近人士透露,蒋经国生前,孝严、孝慈曾有经人安排,赴“总统府”探视父亲的经过。不过,关于这一段,当事人孝严、孝慈兄弟坚持列为个人隐私,他们除了公开表示深爱父亲之外,对于如何与父亲相见、相见时的情形,以及曾否以“爸爸”称呼蒋经国等问题,都不容外人探究。

父子相认失去机会1988年1月13日下午,章孝严与章孝慈则永远丧失了有生之年与父亲相认的希望。

那天傍晚,章孝严正以“外交部”常务次长身份,在“外交部”主持晚宴,接待访台的美国国会议员助理。大约6点半左右,他接到妻子黄美伦的电话,说有朋友告知,蒋经国已在当天下午过世。

章孝严强忍心中哀伤,匆匆结束宴会后,立即设法与弟弟孝慈联系,但始终不能如愿。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当晚将近9点时,台湾的三家电视台先后以新闻插播方式报道了这则消息。事先毫不知情的章孝慈,突然从电视上获知父亲已经与世长辞后,一度木然。接下来很久一段时间,他与孝严都沉浸在极度的悲伤中无法平静。尽管如此,蒋经国的丧礼以及后来当局举办的逝世周年纪念会等公开场合,都未出现孝严、孝慈兄弟的身影。面对现实的无奈,孝严、孝慈不禁感到哀痛。孝慈偕家人返家途中,就忍不住悲从中来而黯然落泪;蒋经国去世周年,政府要员齐集“总统府”举行纪念大会那天,章孝严取消了公务上的邀宴,闭门家中静思,心情十分沉重。

在1988年7月的国民党十三全大会中,孝严、孝慈与孝勇均以高票获选为国民党中央委员,一般认为是国民党员将他们对俞党主席蒋经国的敬爱,转移到他的子嗣身上。至此,蒋经国与孝严、孝慈的的父子关系也等于首度得到了公开的认可。十三全大会期间,包括国民党党报《中央日报》在内的各大报纸,都刊登了以蒋家第三代形容孝严、孝慈两人的新闻报道。

数十年来,双胞胎兄弟敏感、神秘而不能公开的身世,终于拨云见日,不再被悬为禁忌了。

孝严与孝慈悲剧性的家世背景正式公开,兄弟俩固然获得了普遍的同情与肯定,紧接着也面临了社会上近乎苛刻的批评与要求。其中,更有人将他们归类干“权贵”世家,认为这对双胞胎今日各自在事业上的成就多少得利于父亲的余荫。

1988年底自“外交部”常务次长任内转调国民党海工会主任的章孝严,自从1967年进入外交界后,就平步青云,节节上升,有人认为是得力于蒋经国与他的父子关系,章孝严却认为他本身的努力才是关键。

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益频繁,不但章家亲友获悉了双胞胎兄弟在台湾的名声,浙江奉化溪口镇的蒋氏家族也注意到这对兄弟。根据蒋经国远房侄儿蒋中伟,以及蒋经国母亲毛福梅的一位远亲表示,溪口蒋家认为双胞胎的蒋姓宗嗣地位不容置疑,只要孝严、孝慈愿意,他们愿意协助兄弟俩恢复蒋姓。蒋中伟表示,近两年来,他曾在溪口接待十几位自台湾返回溪口探亲的蒋姓宗亲,他们曾多次提及台湾蒋家后代的现况。而台湾宗亲里,有人认为蒋经国生前未能让孝严、孝慈归宗,是他一生里唯一的遗憾。

蒋中伟并且表示,1949年前后所修订的蒋氏家谱中并未列入孝严、孝慈的名字,将来再修订时,必定建议宗亲将他俩纳入家谱当中。蒋中伟相信,这个做法不仅完成蒋经国的遗愿,“毛夫人的在天之灵,想必也是非常赞成的”。

对于溪口蒋家的接纳和认同,孝严兄弟十分感动,经过多番考虑,为了纪念母亲,两兄弟决定不恢复蒋姓。

蒋家重返大陆第一人1993年8月23日至25日,第二届“海峡两岸法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本届会议由中国政法大学主办,台湾东吴大学法研所协办,台湾访问团成员约80人,根据暂订的协议,东吴大学校长章孝慈及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陈光中担任该次会议主席。

早在1989年4月间,章孝严、章孝慈兄弟,就曾委托大陆亲友修缮母亲坟墓,墓地型式还是章孝慈亲自挑选的,对此次“寻根之旅”,章孝慈充满盼望。

为了与大陆进行学术交流及了却祭奠母墓的心愿,在台湾当局僵化的大陆政策下,不得已辞去了“国代”和国民党中央委员之职,并于1992年2月接任台湾东吴大学校长。

返回大陆前,章孝慈在台湾接受记者专访时,谈到了自己沉重的身世与感受。

记者问:你将是蒋家第一位重返大陆者,又曾是国民党中央委员,这趟大陆行,有否向李登辉“报告”过?

章孝慈回答说,我已于今年3月30日向李登辉报告这件事,同时请示8月底将赴大陆参加两岸法学会议以及到广西扫墓的预定行程。李登辉同意其参加这个活动,包括到桂林去扫墓。李登辉还说:“孝严担任公务员有官员身份,没有办法去大陆,你到桂林去,要代孝严烧一枝香。”

记者问:外界对章女士的死因传说很多,你是否探询真正的原因?

章孝慈答:没有,我所了解就是当时她得了急病,可能是痢疾,当时的环境有很多条件都不是很好,很可能就是如此。

章孝慈充满感情地接着说:虽然我母亲去世时,我们才几个月大,对母亲已完全没有印象,但是在我的感觉里,我的母亲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我一直觉得她好像在我的身旁。记者又问:据了解,蒋“故总统”在逝世前不久,有一次病中曾喊出“亚若”,后来在场的蒋家亲人曾转告你们兄弟,是否有此事?你是由谁告知此事?

章孝慈答:有,我只能说是蒋家“很亲的亲人”告诉我这件事,我听了很感慨,但是我知道我父亲和母亲之间感情是“很真的感情”,我记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