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禄存-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家英道:“你说你会不会泄密呢?”
  “不怕,他敢出去乱说,我们就把木家的打算告诉秦 王。”六六跟着徐家英一唱一合道。
  “你们瞧着我傻吗?他们两个赶得上太子殿下的指甲吗?”木远很是生气。
  太子挥手,“我答应你。”
  “太子殿下有什么事迟早交待,等会御林军会来人催了。” 木远拜谢出了门。
  太子也不再多说,进内室拿出一块木头,上面雕着火烧云,“你们在外面见机行时,见着持此图案的人,务必要相助。”
  作者有话要说:  姑娘们,下周四此文完结了
  请帮忙看一下《画江山》有什么问题吗?主要是这文有几万字的存稿。没有人收藏呢,先谢谢小天使们了
  。贴了
  二月十二日,百花节。
  江南,百花盛开。
  大周西北边城,仍是风雪弥漫。连绵大雪下了好些日子,刚扫过的地上又落满了厚厚地一层雪。
  空中飞舞的片片雪花,像极了家里的雪片糕。小四想起有记忆以来的第一场雪,他清澈的眼睛好奇地看着空中纷纷扬扬的雪花,伸手想仔细地看看雪花是甚样的?可雪花入手即化,只余手心的一滴水,那里寻的着。再接,还是如此。他哇哇大哭,吵着要看雪花,怎么哄都哄不住。娘想出一个办法,亲手用糯米粉做了雪花糕,切成薄薄的一片,放在他手心,雪白雪白的,他忍不住伸出小舌一尝,糯糯的,香香的,甜甜的。
  小四下意识地伸出小舌头接住一片雪花,入口冰凉,小四不禁打了个寒顫,双手抱紧自己,小身子仍瑟瑟发抖,意识渐渐模糊。
  铁蛋跺着双脚,不停地搓着双手,眼睛一动不动地看向城门口,眼见下起雪来。铁蛋唉声叹气起来,“怎地又下雪来,老天爷不给饭吃啊。”其实,铁蛋想骂贼老天来着,又恐得罪了神灵,怪罪于大家,让大家的日子越发难过。
  手搭凉棚,踮起脚尖尽力往远方看去,入目是一片白茫茫。铁蛋放下手,回头叫道:“小四……”
  铁蛋的声音戛然而止,几步蹦了过去,拉起小四,抱着他跳,嘴里喊着:“小四,醒醒,不准睡,跳一跳,动一动,就不冷了。”可两个冰坨子怎暖得起来。
  铁蛋抱着小四跳几下,停下来拉着小四冰冷的小手,搓起来。小四的手长满了红肿的冻疮,搓起来生生作痛。不一会,小四痛得呼出声来,铁蛋才住了手,可不敢再搓下去,再搓,冻疮就要破皮。小四来自江南,根本受不了这边的寒冷。且他刚到边城时生了场病,没钱医治,硬是命大撑了下来。虽说好了到底亏了身子,又无钱调养,身子一直不甚结实,遇上这种冰雪天,稍不留神就归要了他的命。
  每隔一会,铁蛋就让小四跟着他动一动。
  “好冷,好饿。”小四稚嫩的声音从铁蛋的怀里传出来。
  “小四,乖,忍忍哦,等会哥他们回来了,就有吃的了。”说着,铁蛋自己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好几天,吃得是放了大量水的黑面羹,一泡尿下去,肚子就空了。就连这黑面水羹,今早都断炊了,一大早起来,就为着能讨些食物或找些活干干。
  开春以来,边城倒春寒,下了几场大雪,较寒冬腊月更加阴冷。一场大雪过后,塌了几处房屋。他们所住的城南外破庙处,幸得是间庙,修得坚固,没有被雪压塌,不至于让他们流离失所。这庙年长日深,神像不知所踪,四处漏着风,屋顶下着雪,正因如此,才没人跟他们争抢,让他们有了个容身之地。
  铁蛋茫然四顾,目之所及处,皆是闭门锁户,家家户户躲在屋子猫着冬,守城门的士兵早已躲进屋子围着火炉,整个边城仿佛睡着了一般寂静。
  小四的身体越来越冷了,整个人又陷入昏睡中。
  “小四,快醒醒,醒醒,别睡,别睡……”铁蛋手慌脚乱地搓着小四的身体,似乎又回到第一天来到边城的时候,亲眼看见一个人倒在雪中,永远地睡过去了,“不许睡,小四,不许睡。”铁蛋的声音带着哭腔,手啪啪地拍着小四的脸。
  “铁蛋。”声音从铁蛋身后传来,仿佛听到天籁一般,铁蛋转头叫道:“哥,快来,小四冷得不行了。”刚才强忍着的泪水喷涌而出。
  北城门外有座母子山,山既高又广,据说深山处,有熊,老虎之类的凶物,但在母子山脚有时也能碰到野兔,野鸡之类的活物。一大早,狗蛋,大山和二牛就去母子山撞运气了,三个半大的小子,赤手空拳,又不是猎户,眼见雪坑中的野鸡,硬是从眼捉不了,连根鸡毛都没摸着。半天下来,又累又冷又饿,三人一无所获。狗蛋仍不愿意回去,想找找有没有野鸡蛋,二牛则决定去蔡屠户家看看。
  在狗蛋他们来边城之前,二牛受蔡屠户家的照顾颇多,二牛这个名都是蔡屠户给取的。二牛从记事起,一个人在边城生活,吃着百家饭长大。渐渐二牛长大了,力气比同龄人大,去别人家里帮着干些重活换些饭吃。
  去年,也是这个时候,二牛认识了狗蛋他们,带着他们去蔡屠户家干活换些饭吃,不想大山饭量大,蔡屠户的婆娘蔡大婶当场落了脸,甩了碗,嚷着吃的比干的多。
  自此以后,不准他们上门,蔡大娘四处说二牛是个白眼狼,大家看着他长大,不忍他衣食无着,才让他家来干活换口饭吃,要不当家的伸把手都干了。那想这人心大了,带着一串人来,还有个干不了啥活的小娃子,这不是来白吃饭嘛,谁家有闲钱养着旁人的半大小子。这话说的多了,其他人也不乐意二牛上门了干活,即便是二牛一人上门也不行。于是,二牛和狗蛋他们成了边城的乞儿。
  蔡屠户有一儿一女,他和儿子负责杀猪等重活,婆娘和女儿只能做些清洗的轻巧活,有时杀的猪多了,忙不过来,得请好几个伙计帮忙才成。这时,蔡屠户想起二牛的好处来,往常实在是猪太多了,才会请一二个人帮忙,二牛一人当好几人用,又勤快又不怕脏。其实二牛带来的几个娃都很勤快,那个七岁的小娃也是搬上搬下,洗涮东西,很是让蔡屠户轻松不少。蔡屠户心下有些后悔,又摸不开脸,偶尔背着婆娘给二牛些边角料和一二根剔得光光的骨头。
  二牛心善,记着大家的好,在外面遇到大家忙不过来时,都会主动帮忙,只是再不去人家家里。有时见蔡屠户忙不过,只要蔡大婶不在,他都会主动帮忙,让蔡屠户脸骚的不知说啥好,收拾些饭菜让二牛带回去。不过,狗蛋他们是再也不上蔡屠户家去。
  当二牛说去蔡屠户家,狗蛋同意了,再没有食物,这个天气,大家会很快饿死的。就像现在,要是有碗粥多好。
  狗蛋和大山一人搓着小四的一条胳膊,搓完胳膊搓腿,直到小四全身搓热了,狗蛋和大山才停下来。
  狗蛋看着醒来的小四,郑重道:“我背你去找二牛,你二牛哥去蔡屠户家了。你千万别睡着了。”
  小四无力地点点头。
  狗蛋背起小四就跑,跑过一条街,转角处,远远地见二牛匆匆向这边赶来,见着他们,挥着手喊:“快点,快点。”
  大山年龄最长,人高步子大,几个跨步上前,欢喜道:“二牛,你拿到吃的了?”
  二牛道:“啊?我敲了半天门,没人应。”又道,“我们快走,城东有户人在施粥。”
  跟着前来的狗蛋和铁蛋听到后一句,雀跃不已,总算有口吃的了。
  “小四怎么了?”二牛见狗蛋背着小四,一脸担忧地问。
  狗蛋道:“小四饿晕了。”
  “那赶紧地。”二牛朝前走了几步,回过头来,“让我背小四,这样快些。”别看二牛比狗蛋小一岁,可二牛比狗蛋还高一个头,长得也壮些。
  “对头。”大山点头,“我背铁蛋,二牛背小四,狗蛋你紧跟着。”
  三人撒开丫子跑起来,唯恐完了,人家施完了粥。


第150章 
  今儿秦 王起了一个大早,只觉外面的树呀花呀; 都透着喜气; 连花瓣上的露水也额外晶莹剔透。整个上午秦 王的脸都挂着笑容,连王府的下人们都觉得今儿的天空特别的湛蓝。
  午后; 秦 王小憩起身; 喝着茶,等着下人的回报。好一会儿; 没见人进来禀报; 秦 王问:“外面没消息传来?”
  秦 王的贴身内侍急步出去; 半晌方转回; 嗫嚅道:“王爷; 没有消息。木公子早离开太子府了。”
  “什么?”秦 王手中的茶盏给掉在地上; 在青砖铺成的地面上炸裂成几瓣。
  “可能没那么快发作。”贴身内侍小心道。
  “对,对。”秦 王连连点头。
  此时,王府大管家匆匆进来,俯在秦 王耳旁低语几句。
  秦 王勃然大怒,“蠢货; 蠢货,这点事都办不好。”秦 王骂了几句,又道:“派人去把木远打一顿; 最好打的让他躺在床上说不出话来。看他以后还敢不敢多嘴?”
  大管家连声应是,脚步却一动不动。待秦 王骂累了,大管家堪了盏茶捧上,“王爷; 国师的来历,木远可是知道的,你看?”
  秦 王拂开茶盏,“你们都是蠢货吗?不会不让他知晓是你们打的人吗?”
  大管家扯着笑道:“王爷,你也知道木公子是个浑不吝的,别说我们打了。就算不是我们打的,他也会认为是我们打的。”
  “说得好。”石尚书跨进屋子里道,“王爷,老夫有几句话跟您说。”
  秦 王挥挥手,屋内下人鱼贯而出。
  “王爷,如此大的事,您怎么能不跟老夫说一声呢?”
  秦 王斜了斜石尚书,“跟你说?说了你会让我去做吗?”
  石尚书给噎了一下,他是不会让秦 王办这么蠢的事。石尚书苦心婆口地劝说:“王爷您这招实在不高明呀。你想如今这个风口浪尖,太子薨逝,别人必定认为除你再无别人。再退一步,就算太子今儿逝了,你就确定你能成为太子?说不定反而让人利用了,给一个剌杀太子的罪名,你想你还能成为东宫之主吗?”
  秦 王听了,自知此事自己有些冒失,欠妥当,但他仍强横道:“如今我是看明白了,父皇明面上对我是宠爱万分,但一遇上太子的事,他就变了卦,迟迟不废了他封我为太子。他一日不死,我就难入住东宫。”
  石尚书劝道:“东宫不东宫的,王爷不必太介怀。纵观历史,又有几个太子是真正能登上大位的。我们不应该只盯着太子。”
  秦 王眼神闪烁,道:“外祖父的意思?应该盯着那位子?”
  石尚书沾着胡须点头。
  秦 王来了劲,“外祖父,您说让父皇禅位如何?这样一来,父皇可以一心求取长生不老之术。”秦 王越说越起劲,“让国师跟父皇说父皇俗事太多,不能专心修炼长生不老,须得早日放下俗务才能成正果。”
  石尚书皱眉,“王爷,皇上怕是会直接下令杀了国师。”
  秦 王诧异,“父皇不是一心求长生不老,为何还恋着俗世?”
  石尚书心中很想骂娘,这么个外孙不亏是昌平帝的血脉,一样蠢笨。但想着以后还要靠着这个外孙,他深吸了口气道:“皇上求长生不老是为了永世享受世间极致的荣华富贵。”
  秦 王傻了眼,“他永世享受了,那我怎么办?”说到这里,秦 王顿了一下,又道:“怪道外祖父说东宫不东宫的,原来在此。如果父皇活个万万年,我岂不是要当个万万年的太子?”
  “王爷莫急,让皇上主动禅位不成,可没说不能让王爷监国呀。”石尚书双眼眯成一条缝,上翘的嘴角蛮是得意。
  夜先生最近老是眼跳且心神不定,每次入定都不能凝神定气。他暗暗心惊,可惜他在看相和算卦上难有成就,估摸连大街上的算命都比不上。原本的星象图也被他弄成了星盘,再也起不了原来的作用。宫中年少的宫女也用的差不多了,然他计划的九百九十九个女童得下年年初陆续送往京城。可巧秦 王的提议正中他怀。
  夜先生趁着昌平帝来玄门宫的机会,直言昌平帝需要闭关修行一段日子,返老还童方有进益。闻言,昌平帝立马答应,让人准备闭关修行事宜。有夜先生说合,昌平帝很快下旨命秦 王监国,然后昌平帝很快住进玄门宫辟出的一间静室,开始了他的长生不老之旅。
  自此秦 王春风得意,屡屡提拔亲信之人,在朝中安置人手。当然对夜先生要求找几个小童作道童这样的小事,是立马派人去办理
  是夜,同样皇城附近的府中的一处屋子里,烛光幽暗。
  “哈哈哈,天助也。”年老的声音。
  年轻的声音,“没想到石家的种这么蠢。权柄尚未握住就敢动朝中人手,谁不知朝中大半是杨阁老的人。这下有好戏看了,让他们狗咬狗一嘴毛。”
  “不过也不能放松警惕,杨阁老此人心计难测,怕有后招。上次他的手段让镇南王给破了,不知道心里盘算着别的呢。”年老之人谨慎道。
  永平伯别院,陈家几人也在为此事庆贺。
  陈书潇哼道:“杨阁老不是支持秦 王的吗?如今就让他尝到用自己的刀割自己的肉的感觉。”
  六六满脸的好奇,“莫非秦 王知道杨阁老另有打算才故意针对他?”
  “不会,我们也只是猜测,并没有实证。”杨文远道。
  陈茂闵沉吟片刻,缓缓道:“你们尚小,不知道权力的滋味。我估摸着是秦 王一系的幕僚出的主意,一来可以测杨阁老的忠心,摸摸杨阁老的实力。二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谁都想坐一坐的。”
  六六抬头看着杨文远,“杨文远,你说杨阁老下一步会怎么做?”
  杨文远摇头,“我猜不出来。”
  陈茂闵道:“权力会让人变得疯狂,也会让变得额外谨慎。”
  杨阁老的反应出乎大家所料,他不仅配合秦 王安置人手,还主动交出一些权力,并借着风寒在家休养。秦 王假意挽留,见杨阁老风寒时好时坏,故意在朝堂上叹息,“杨阁老勤勤恳恳为父皇分忧几十年,以至于一点风寒就不得不躺床休养,只得让他在家好生歇息,尔等不可扰之。”很快石尚书成了石首辅,当然前面得加一个字,代。
  京城的东门是守门卫最爱的地方,因东门附近住的都富裕人家,每次打赏皆丰厚无比,一月到头靠着打赏都能维持一家老小的生活。张东就是这些守门卫中的一个,他原来是京郊偏远地方的穷小子,一次入京无意中救了前城门令,前城门令为答谢,把他弄到这个城门做了个守门卫。不想这一守门就守了十来年,张东带着妻儿孩子在京中生活,爹娘在村子里由着大哥一家奉养,他则每年送些银钱回去。
  这天清晨,张东下了夜值,买了一大堆吃住衣物,借了别人的木板车推回家。巷口的王大娘见着,打趣道:“东子,那里发财了?前些日子,你不是才往家里搬了几大车,这又买了好些,你家里人口又不多,用的完不?”
  张东一面推着车一面讪讪笑道;“我爹娘托人捎信来想孙子孙女了,让我媳妇领着孩子们回去看看。”
  走出老远,张东还听到王大娘的声音,“死妮子,娘说了,不要找家是乡下的。你看东子,虽说能掐不少钱,可那钱那够一家子的人打秋风的。也亏的东子媳妇性子好,换个别人,不闹得东子满脑袋的包。”
  张东听了苦笑不得,他爹娘并不常像他们要东西,只是这回委屈他爹娘了,用了他爹娘的名头。张东一面想一面推着板车进了家门,东子媳妇见他推着一车的东西,脸顿时变得苍白无血色。张东马上放下板车,扶着媳妇,低声道:“媳妇,孩子们还在睡觉呢,别吓着他们。”
  东子媳妇正了正身子,随手擦了擦眼角,“你去歇会,我来收拾。”
  “诶。”张东嘴里应着,手上却跟着媳妇一起把车上的东西搬进屋子里。
  东子媳妇边收拾东西,边道:“眼下未必会有事,我看我还是先不用回乡好了。”
  张东放下手中的东西,搂着媳妇,“媳妇,你先带着孩子回乡,等事了了,我立马回去接你们,一刻也不耽搁。”
  东子媳妇捂了嘴,肩膀抖动。
  张东轻声道:“媳妇放心,我定会全须全尾去接你。”
  东子媳妇不住地点头,隔日张东送媳妇和孩子回乡里。
  在城门口,张东遇上了守门卫中有名的老好人。些人身材矮小,守着西城门。西城门的达官贵人多,守门之人见谁都得行礼,唯唯若若。而老好人就是其中之一,不仅对进出的权贵点头哈腰,对同僚也是多有弓着腰,坏事向来是他顶在前面,好事从来没他的份。日子久了,倒忘了老好人的真名,皆呼其为老好人。
  老好人也是送家中媳妇和儿子回乡看望老人,一听张东也是如此,大有相见甚晚之感。一路上和张东啰啰嗦嗦,又见张家行李颇多,还帮着推了一下木板车。到分别时,老好人还约上两人回京再见。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说错了,是周三晚上完结


第151章 
  就在大家以为杨阁老装装病可以让秦 王等低头; 不想秦 王和石尚书来了个釜底抽薪,石尚书走马上任成了代首辅,随即杨阁老病重的消息传了出来,皆因杨府下人偷偷摸摸地请了好几个京中有名的大夫,这些大夫一出杨府都说杨阁老只是小病小病,好生休养即可。然隔日又有大夫被请进了杨府,连着几日杨府里的大夫是来往不断; 可有人上门探望,杨府里的人都说杨阁老没啥大病。来人是心知肚明,杨阁老怕是病得历害了。很快; 杨阁老病重的消息传遍整个京城。
  听到这消息时,六六甚是诧异,“杨阁老不是老狐狸吗?这还没开始和秦 王斗呢?杨阁老就败下阵来,给气病重了?”
  陈书潇对着杨文远道:“你准备一下; 赶紧回杨府侍候杨阁老吧; 别落个不孝的名声。”
  杨文远冷冷道:“府中下人一直都说祖父是小病; 歇息几日就好。”
  “欲盖弥彰?”六六挑眉道,“如今京中谁不知道杨阁老失了首辅之位给气得旧疾复发?”
  杨文远拧了眉头不说话; 他总觉得杨阁老不像这么轻易就给气病的样子。
  “或许是虚虚实实; 让人猜不透。”陈书潇又道。
  珍珠掀帘进来,禀道:“小姐; 上次来过的阿花来了,脸色不太好。”
  六六回头对陈书潇和杨文远道了一声,“我出去看看。”
  六六进了偏厅; 双腿立时给阿花抱住,只听阿花道:“求陈小姐救救我家妞妞,救救妞妞……”
  闻言,六六急了,扶着阿花忙问:“你家妞妞在哪?生病了?”
  阿花睁着一双泪眼望着六六,“妞妞让太监给抱走了,说妞妞八字好,让国师看中了。”
  六六浑身一僵,脑中立马出现曾经的梦景,一片黑雾中,妞妞坐在百来个女童之中,慢慢地,六六好似看见自己进入黑雾中,眼前一层又层的黑雾。
  珍珠扶起阿花,转头见六六呆立在原地,脸色惨白。珍珠急道:“小姐,小姐,您怎么了?”
  好一会儿,六六才回神,扯了嘴角道:“没事。阿花,你先歇歇。”
  说完,六六转身往外急走,先慢慢地小跑,到后面是提着裙子飞跑进了书房。六六喘着气冲陈书潇和杨文远道:“哥哥……杨文远,国师派人抓了阿花的闺女。”
  “我曾梦见过阿花的小闺女和成百个女童,还有黑雾……”
  陈书潇和杨文远是听过六六说过此梦,瞬时明了。
  杨文远尚沉得住气,“你可问清了?只是抓了她家的闺女?”
  陈书潇叫来小厮,让他急忙回京打听情况。
  待天将黑时,小厮回来禀报。原来前些日子,国师传话要一些小童当道童,秦 王就按国师给的生辰八字带了些女童回去。
  “奇怪,女童也可以当道童?”六六道,“别要女童的血吧?”
  陈书潇猛地拍了炕桌,“灭绝人性。”
  “找人去宫中探一探。”杨文远道,“得麻烦六六出面了。”
  “好,我马上去找武安侯世子。”六六边说边往外面走。
  “不是。如今找武安侯世子没用。”杨文远拦着六六,“你得找吴元胜,兵部尚书吴家。”
  六六踌躇,“自我爹给封了永平伯,他就没有跟我家来往。先前谢他派人保护我,送了些礼物回京,他原样退了回来。”
  “那是因为他家要保持中立,而你家是因为太子封永平伯。”杨文远道。
  六六咬唇,“我去试试,死马当活马医,大不了吃个闭门羹。”
  陈书潇起身,“妹妹,我陪你去。”
  “就算你们赶得急,进了城,难道能这样直接上吴家去?”杨文远道,“如今这情形,吴家是不会介入任何一方的。”
  六六瞪眼,“你有法子快说。”
  “吴家在这附近也有别院,找个妥当人送信去吴家别院,让他们赶紧回到京中吴家。如果他们有意必会前来。”杨文远说完,已摆好字墨,把笔递给六六,“提提你的梦景,但并说太详细。”
  一时写好信,派了人送去吴家别院。
  陈茂闵回来时,也告知了些事。几人随便吃了几口饭就在书房等着消息,中间珍珠道,阿花和她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