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姽之婳-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难道曾祖母看她处理尚服局还不错,打算再分给她两局?
  荣华公主心里叫苦。
  要她是宫中嫔妃,听说太皇太后打算放权,那一定很开心。
  可问题她是公主啊!早晚要嫁出皇宫的!就算她将宫务搞的再好,有什么用?!
  荣华公主难得谦逊地说:“您可别这样说,曾祖母可是宫里的定海神针,孙女我还有的学呢。”
  太皇太后拍了拍荣华公主的肩膀:“谁都是从不会开始的,当年哀家管理宫务,太、祖身边的德妃和贤妃见天来找麻烦,哀家那时可是如履薄冰,生怕哪里出了差池。”
  荣华公主低下头,收敛了脸上的笑意,一副恭听的样子。
  “如今宫务虽然繁忙,但有哀家盯着,你尽可放手去做,出点小问题也不打紧。”
  老太太语气温和极了:“毕竟只有你自己亲自上手了,自己领悟了,才能明白这其中的用人之道,赏罚尺度。”
  这话可谓是肺腑之言,荣华公主轻轻嗯了一声:“您说的是,荣华会努力的。”
  老太太话音一转:“不过有些问题你光想,是想不通的。”
  荣华公主抬眼看老太太。
  太皇太后绕了一大圈,终于说出了重点:“阳晴和你一起处理宫务,你们姑侄可以多交流交流。”
  “…………”
  荣华公主有点不乐意了。
  阳晴公主跟着陆太妃住在仁寿宫西边的宁心阁,荣华公主住在皇后所在的朝凤宫偏殿琼华殿。
  一个是太皇太后居住地,一个是皇后所在地,要说尚仪局和尚服局分别去这两个地方汇报工作,那还没什么。
  可若是让荣华公主也来仁寿宫,还要去找阳晴公主一起处理宫务,荣华公主怎么想怎么不爽。
  但荣华公主也知道,曾祖母这话都说出来了,她若是置气不接,错的就是她。
  毕竟阳晴公主论辈分,是她姑姑。
  冷静,冷静。
  荣华公主脸上的神情凝固成大理石,卡了几秒后,唇角上挑,慢慢笑了起来。
  她眨眨眼,黑黝黝的眼睛亮极了:“那可是好,有个人一起讨论着,事情也能办的干脆些。”
  荣华公主脑子急转,嘴上说着:“我年纪小,很多事情都不懂,正好可以跟着阳晴姑姑学一学。”
  太皇太后细细打量曾孙女的小脸,完全看不出丝毫骄矜和轻蔑,仿佛这丫头是真心想要跟着阳晴学习经验。
  说完,荣华公主仿佛迫不及待一样,她起身说:“我去宁心阁找姑姑对对时间。”
  太皇太后连忙说:“你这丫头,急什么?”
  荣华公主一副松了口气的样子:“啊呀,有姑姑在,我就放心了呀~”
  她重新坐下来,长叹了口气:“我也是才知道,咱们后宫还需要管理戎器,之前我一直以为这是外朝的事呢。”
  “我啊,光是看那些册文就头昏眼花了,更别说还管理这些兵戎之器,那刀刃明晃晃的,看着就让人心惊肉跳的。”
  荣华公主一副担惊受怕的样子,她还捂着心口,猛地用力压了压,差点没喘上来气,脸色刷一下就白了。
  “如今有姑姑拿主意,我可算是有主心骨了。”
  太皇太后怎么听怎么觉得不对劲,可是她也没从荣华公主脸上看出什么来。
  小姑娘害怕兵戎之器很正常,她是小辈,遇到害怕的事就推给长辈,似乎也说得通。
  但是……怎么觉得怪怪的?

  ☆、第34章 看不懂

  荣华公主是个雷厉风行的人。
  出了太皇太后居住的正殿,她脚步一转; 就直接去了宁心阁。
  宁心阁位于仁寿宫西边; 自带一个单独的小花园,景色还是不错的。
  以前阳晴公主跟着陆太妃住在太皇太后居住的偏殿; 后来阳晴公主渐渐长大,陆太妃虽然舍不得女儿,却也知道女儿是公主,要有自己的寝宫,就求了太皇太后,让阳晴公主单独住了出去。
  宁心阁一共三层,顶楼是阳晴公主平日居住生活的地方; 二楼是阳晴公主往日看书玩闹的地方; 如今这处宽敞的地方被清理了出来,几个案几拼在一起; 上面放满了册子。
  阳晴公主就坐在这些案几的最里侧。
  阳晴公主的容貌只能算得上普通; 一双眼睛略小,只是养尊处优这么多年,气度是极好的,肤色白皙; 生活无忧无虑; 笑起来带着一股天真烂漫的味道,脸颊两侧还有两个酒窝。
  今日阳晴公主穿了一身粉色宫装长裙; 两鬓边贴了花钿; 发髻上插着两个白玉簪子; 她临窗而坐,整个人看上去秀雅柔和,宛若诗画中令人遐想的女子。
  可实际上呢?阳晴公主正愁眉苦脸地对着手上的册子发呆。
  明明册子上都是她认得的字,可是合到一起,为什么她就看不懂了?
  阳晴公主管理的尚仪局里有四司,不说麻烦的宫规,也不说音律,更不说新年大宴的置办,单说看似简单的内侍监,也非常麻烦。
  内侍监主要是培养宫女和内侍的地方。
  有年老的内侍和嬷嬷在这里教导宫女和内侍各种规矩,然后根据每个宫女和内侍的资质和表现,再进一步教导。
  比如有的内侍可以跟着习武,有的宫女可以跟着学计生之道。
  重景帝很重视自己的安全问题,居于深宫之中,他自然对宫中这些宫女内侍颇为上心。
  毕竟……□□当初的太子,也就是宣明帝的兄长就是在东宫被一个太监咬死哒!
  重景帝规定了这些宫女内侍每年学习的课本都要与时俱进!要不断更新!重景帝还会抽时间检查!
  宫女和内侍学的内容大多是宫中各种各样的规矩,还要学习如何做一个忠于王事的勤勉之人,要在君主玩物丧志时知道谏言,要关心君主的日常生活,要帮助君主查缺补漏……
  如心和如意就是从这里毕业的。
  不得不说,经过这样培训的宫女和内侍都素质较高,不管是荣华公主还是太子都用的很顺手,并很倚重这些宫女内侍。
  甚至为了防止去除子孙根的内侍心理扭曲,重景帝还专门从史书中抽了一些无根之人的记载。
  比如司马公写史记的故事,比如东汉时发明创造了纸张的蔡伦,比如唐时襄助玄宗平定韦后和太平公主之乱的贤德宦官高力士……
  由此可见,重景帝很重视内侍监的教育。
  那作为管理内侍监的阳晴公主,怎么能不了解内侍监的课业,以及内侍监教导用的简本呢?
  可是阳晴公主她看不懂啊!!
  当然,基础的课业她还是能读懂的,但内侍监有丙、乙、甲三等学堂,三等学堂的课业本子每年都会有删改,阳晴公主必须能分辨出每次课业本子删减了哪些圣人之语,又增加了什么新宫规。
  她要是想树立威信并展现能力,更需要对比前后的课业本子,并在新增和删减的条目中提出自己的意见,还要言之有物。
  ……因为最后这些修改意见会汇总到重景帝的御案前,皇帝陛下是要亲自裁决的!
  阳晴公主只要想到在一群朝中栋梁字字玑珠的奏折堆里,出现自己这么一本胡言乱语的折子,还被皇帝兄长仔细翻阅……阳晴公主就恨不得晕过去。
  要说以前这些都是太皇太后的工作,不过还是那句话,太皇太后的年纪很大了,她有权力对皇帝说,这些事老婆子我理不清楚,皇帝自己看着办吧。
  太皇太后主要掌管人事任免和御膳房,这两个地方是重中之重,其他各司都交给皇帝提拔的尚宫和太监总理,只要不出大差错,总体过得去,太皇太后都不会说什么。
  如今太皇太后以练手的名义将尚仪局交给了阳晴公主,阳晴公主顿时苦不堪言。
  就在阳晴公主对着手上的册子发呆时,侍女突然来禀报,说是荣华公主过来了。
  阳晴公主听后大喜,瞬间高兴坏了。
  她甚至不等荣华公主进来,就三两步冲下到了宁心阁的一楼。
  荣华公主刚抬脚迈过宁心阁一楼的大门,下一秒一抬头,就看到阳晴公主用一种极为失礼的仪态冲了过来。
  荣华公主吓了一跳。
  随即在荣华公主惊讶的眼神中,阳晴公主一把抓住大侄女的手。
  她开口,声音透着一股莫名的悲怆。
  “阿姽,你可来了!”
  阳晴公主仿佛在看救世主。
  “你可要帮帮我啊!”
  荣华公主:“………………”
  什么权利争锋,什么长公主和公主互别苗头,什么两宫话语权……
  假的,全都是假的。
  荣华公主看着好像下一秒就会哭出来的阳晴公主,突然觉得自己还是弱爆了。
  最起码她就做不出这种将哭未哭的样子。
  她扯了扯嘴角:“阳晴姑姑可真是高看我了,侄女我哪有能力帮您啊……”
  阳晴公主连连摇头,她拉着荣华公主就上楼。
  一进二楼,原本宽敞的正厅里堆满了各类册子,阳晴公主来到一个案几旁,她伸手拿起一个本子,指着上面的字句问荣华公主:“阿姽,帮帮我吧,我看不懂。”
  荣华公主小心翼翼地绕过堆积的册子,走到阳晴公主身边。
  她无言地接过本子,低头一看:“……哪里看不懂?”
  阳晴公主斩钉截铁:“哪里都看不懂!”
  “…………”荣华公主看着阳晴公主指着的那句话,忍不住念道:“君子修五典以为人。”
  荣华公主看向阳晴公主:“这句怎么了?”
  阳晴公主的脸白了白,她小声问:“五典何解?”
  荣华公主想也不想就回答:“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阳晴公主恍然大悟:“所以这句是说,做到以上关系和谐者当为君子?”
  荣华公主点头:“差不多吧,就是兄友弟恭,父慈子孝,要以和为贵,以信义谦卑为本。”
  她翻了翻这册子,做出评价:“写的还不错,这本主要是劝人向善的,当以德服人,上尊贵长,下友卑弱,忠心事主,方为人之正道。”
  荣华公主抖了抖手上的册子,她问:“姑姑从哪翻的册子?”
  阳晴公主干巴巴地笑:“这是内侍监里宫女和内侍要学的东西。”
  荣华公主卡住了,她下意识地看向案几上的册子,不可思议地说:“这都是?!”
  阳晴公主点头又摇头,她指了两个案几上的书:“这两个是,其他是别司的册子。”
  荣华公主这才长出一口气,她就说嘛,宫女内侍怎么读这玩意?
  不过下一秒她又陷入了迷之沉默。
  幸、幸好自己以前认真读书了!!
  要不然她连内侍宫女的书本都看不懂啊!!
  “那这句呢……?”
  阳晴公主又从拿起另一本册子,上面还加了书签,明显是她翻阅过的。
  她指着其中一句问荣华公主:“这句什么意思?”
  “身修思永,惇德柔远。”
  荣华公主念了一遍,立刻说:“日新其德,修齐治平,由近及远,由己及彼。”
  “…………啊?”阳晴公主茫然脸。
  这是在解释?解释什么?侄女说了什么?她、她说话了吗?
  荣华公主沉默了,她定定地看着阳晴公主,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
  她试着说:“……姑姑,要不我列个书单,您先读着?”
  阳晴公主低下头,一脸惭愧:“麻烦阿姽了。”
  荣华公主提笔写字,随着她写的书名越来越多,阳晴公主的身躯越发摇摇欲坠。
  最后阳晴公主看着书单上的字,面白如纸。
  她的目光久久停留在《礼》《孟子》《中庸》等诸多大儒要耗费一生去研究的典籍上……
  我命休矣!
  阳晴公主决定自救。
  她一闭眼,身体直接向后倒去!
  “姑姑?”荣华公主下意识地扶住貌似晕过去的阳晴公主:“您这是怎么了?”
  阳晴公主的大宫女连忙上前:“殿下?殿下?您哪里不舒服?要不要传太医?”
  一阵兵荒马乱后,阳晴公主被太医诊断出了个后宫女人常有的富贵病:体弱,不宜多思,要静养。
  于是在一脸茫然中,荣华公主不仅要管理尚服局,还被阳晴公主拜托,莫名其妙又多了个尚仪局要管理。
  太皇太后听说此事后,先是露出微笑,然后又皱眉头。
  她招来荣华公主,小声教导曾孙女。
  “我就知道你这丫头是个能干的,走这一趟又拢了一局在手里。”
  太皇太后觉得曾孙女的能力很强,就是手段有点狠。
  “不过阳晴毕竟是你姑姑,你多少也要做个面子功夫,总要推辞几番,再接了尚仪局的差事。”

  ☆、第35章 套路

  太皇太后赞赏荣华公主手段狠辣却不太好看。
  荣华公主听后一脸懵逼。
  荣华公主:???
  啊?什么叫走了一趟拢了一局?做什么面子功夫?推辞什么?
  荣华公主虽然心中不解; 面上却依旧保持着完美的微笑。
  ——她还记得什么都能崩; 就是脸上的笑容不能崩。
  等她保持着微笑听完了曾祖母的谆谆教诲,并答应了曾祖母每日都去探望生病的阳晴公主,并将尚仪局的事务变化告诉阳晴公主后; 她才慢了三拍,总算反应过来了。
  等等!
  荣华公主看着太皇太后满意的眼神; 整个人都凌乱了。
  ——我不是!我没有!曾祖母您听我解释啊!!
  她没想着要夺权!她没想着要给自己增加工作量!
  她只是想找个来钱的路子!她明明是想拿母后陪嫁的铺子练手!
  她、她不想被困在宫里啊!
  她还想出去和谢宁一起品评勋贵后裔,给自己找个顺眼的夫君啊!!!
  只可惜荣华公主内心的呐喊无人知道。
  于是在莫名其妙的情况下; 她的威名开始在后宫流传。
  六司二十四局的尚宫和太监们都知道了一件事,那就是开始学习宫务的荣华公主不是善茬儿!
  传说这位贵主儿三天内就理清了尚服局,然后她去了一趟仁寿宫,又将阳晴公主手上的事务揽在手里了!
  偏生这位公主殿下处理事务干脆明白,上到宗室碟谱、宝印重玺,下到衣饰器皿; 再到经史简本; 宫规礼仪……就仿佛没有这位殿下处理不了的事。
  不过短短半个月,整个后宫就焕然一新; 各司行事都多了一分利落的味道。
  就连重景帝都发现了后宫的微妙变化。
  他很满意荣华公主的进步,将镇国公新送来的屏风赐给了荣华公主以做嘉奖。
  ——补充说明:那屏风还是镇国公扶植的海盗在南海那边抢来的。
  镇国公知道了,谢宁自然也知道了。
  谢宁就觉得奇怪; 之前明明和公主约好了要看看康家姑娘的,怎么一直没信了?
  等听父亲一说; 荣华公主揽了后宫宫务; 并手腕强硬、能力出众、折服六宫时; 谢宁才恍然大悟,原来荣华公主最近正忙啊。
  那就是说,公主没时间了?
  谢宁琢磨了许久,还是决定再和公主商议一番。
  于是这一日,谢宁又入宫了。
  在看到谢宁的瞬间,荣华公主差点哭出来。
  这日子不是人过的啊!
  她、她想出宫玩……
  谢宁却惊讶地看着荣华公主。
  荣华公主自己没发现,处理了大半个月的宫务,荣华公主身上多了一丝凛然的气势。
  如果说以前宫女内侍都说公主威仪甚重,这说的多半是她的脾气和眉宇间的骄矜傲慢。
  但现在若有人见荣华公主,就再不会被她眉宇间的傲然而骇住,相反,会被她周身令行禁止的锋利以及言行而威慑。
  掌权者说出的话语,分量向来要更重一些。
  谢宁看到了荣华公主的变化,虽然有些不明所以,但依旧很高兴。
  她说:“殿下,我在宫外都听说了您威名赫赫呢。”
  谢宁说这话时没有半分揶揄,她是真心这么认为的。
  荣华公主听后条件反射地露出微笑,然后下一秒就意识过来,她心中不可避免地升起一抹忧伤。
  荣华公主没有回答谢宁,她抬手让殿内侍候的宫女内侍都退下去,等没人了,才跨了肩膀,一副痛苦的模样抱着谢宁的胳膊。
  荣华公主:“阿宁!我苦啊!!!!”
  谢宁:???
  等谢宁听完了荣华公主的抱怨,忍不住啼笑皆非。
  荣华公主这就是典型的想太多,她若是直接对太皇太后说想要经常出宫玩,想找个铺子玩,也就没这么多麻烦事了。
  “那您这是被困在宫里出不去了?”
  谢宁问荣华公主:“您还能随意出宫了吗?”
  荣华公主很郁闷:“每日宫务繁忙,看曾祖母的意思,她老人家似乎还想再塞给我两个局。”
  谢宁歪头想了想:“您想接手吗?”
  荣哈公主立刻摇头:“当然不想,光处理尚仪局和尚服局就足够费事了,我干嘛要再揽两个?”
  再说了,这里是皇宫,她是公主,又不能住一辈子。
  谢宁出了个馊主意。
  “要是宫中有太子妃,您就轻松了。”
  荣华公主立刻用死亡视线瞪谢宁:“一国太子妃是那么好选的嘛?”
  谢宁一拍手:“要不,我拐您出宫吧!”
  荣华公主:“……哎?”
  谢宁大笑起来,她对荣华公主伸出手,眼睛亮亮的:“我带你出宫,顺便住我家,怎么样?”
  荣华公主的心砰砰跳了起来:“真的可以吗?”
  “没问题,父亲最近宿卫宫中,陛下让他去管御马苑了,家里只有我一个人。”谢宁满口说:“而且我很熟悉宫中小路,您可别忘记了,我幼年在这里住过的。”
  谢宁得镇国公教导,每到一个新地方都会将附近地势环境探查清楚,更何况以前镇国公也曾宿卫皇宫,家里有相关方面的地图,谢宁早就记在了心里。
  “你说的没错!”
  荣华公主咬牙切齿,她只是公主,又不是皇子,更不是后宫之主,干嘛老老实实地处理宫务?
  那明明是曾祖母的事!
  “可若是曾祖母怪罪下来……”荣华公主担忧地看着谢宁。
  谢宁莞尔:“放心,我现在是兵部库部的文书郎,又兼任父亲那边御马苑里的差事,有从五品呢,就算太皇太后找我的麻烦,对于我身上官职的任免,也需要陛下亲自处理。”
  五品以下官员变动的确可以由吏部自决,但五品以上的任免就需要重景帝亲自决断了。
  荣华公主自然也明白这个规矩,所以此刻她猛地起身:“你且等着,我去换身衣服!”
  谢宁扬声道:“您可别带太多东西啊!”
  荣华公主:“知道了。”
  大约一刻钟后,荣华公主就换好了衣裳。
  她换上了如心的服饰,又拿了几片金叶子,就跟着谢宁出宫了。
  出了宫,呼吸着宫外的新鲜空气,荣华公主整个人都鲜活了许多,由于谢宁是坐车来的,荣华公主钻到马车里,顿时挑起了马车上的帘子,透过一个缝隙往外看去。
  谢宁莞尔,她对着一个亲卫使了个颜色,那亲卫默不作声地离开了。
  荣华公主被谢宁拐出宫,总要和重景帝打个招呼的,谢宁还不能凭借自身官职觐见重景帝,但可以通过家里的辰叔给宫中递消息。
  事实上荣华公主早就拥有独立出宫的权利,要不然重景帝干嘛给自家女儿搞个别苑呢?
  只可惜荣华公主这段时间被太皇太后忽悠住了,再加上她接二连三地被自家兄长和自家父皇训斥了一顿,就脑子抽风,忘记这茬儿了。
  重景帝听说此事只是一笑了之,太皇太后倒是面色不渝。
  荣华公主毕竟是皇帝教养大的,规矩就是差了些,就算要出宫,好歹也要准备各种仪仗吧?
  而且出宫之前也不和宫中长辈说一声,甚至宫务都没处理好,就这么跑了,成何体统?
  连带着,太皇太后对谢宁也多了一分厌烦。
  不过就算太皇太后看不惯谢宁,一时半会也不会做什么。
  诚如谢宁所说,她现在算是朝廷命官,未来还可能当个和亲公主,太皇太后自然没必要和一个小丫头较劲。
  从皇宫出来会经过各个衙门,等谢宁的马车出了内宫,来到宫外时,第一个看到的就是京兆府的衙门。
  毕竟是处理京兆事宜的衙门,还要审案宣读诏令什么的,京兆府自然不可能在内宫办理宫务。
  谢宁和荣华公主出来的正是时候,此刻京兆府居然在审案。
  四周围了无数百姓,谢宁的马车顿时走不动了。
  荣华公主掀了窗帘,看着难得一见的景象。
  她问谢宁:“这审得什么案子?”
  谢宁向来耳聪目明,她略听了听,就知道了:“这还是明远侯部曲的那个案子。”
  “那两个部曲被压入京城了。”
  荣华公主怔了怔,想起大半个月前谢宁入宫时说的消息。
  她说:“敦煌郡守也要被免职吧?”
  “这是必然的,从郡守到地方监察御史,再到司曹和刑狱,还有边军内部的将领和士兵,这一串都要被免职处罚。”谢宁叹息道:“不过明面上只有这两个部曲是被告人,所以公开审讯时就不牵扯那么多了,其他都会内部处理的。”
  谢宁眯着眼,仔细看了半天,她对荣华公主说:“审案的是京兆府尹杜文清杜大人。”
  荣华公主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