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往日里皮肤也是白皙着呢,只是这些时日过的太不讲究,黑了不少。
或许是自小长在镇上、又或许是长的漂亮,张乐儿就有些心高气傲起来,和沁儿她们向来是谈不到一块去的,在她心里,嫁给城里人是最美好的生活,每每见到穿着丝绸衣裳的夫人和小姐,就异常的羡慕。
沁儿几个也坐下休息,各自摸出板栗来吃,板栗含淀粉,可以缓解她们的饥饿。
张乐儿因口渴,摘了一颗山葡萄吃,那酸溜溜的味道,刚吃下去就吐了出来,皱眉说:“这么酸的东西,作死的背回去又有什么用?吃又吃不得!”
张沁儿淡淡的说:“我觉得不错,也不多,我来背。”
山葡萄虽然因为酸涩,但是好歹也是一种水果,可以丰富她们的饮食,何况她是打算带回去给福儿吃的,福儿太小,只能留在家里割草和捡柴火。
别看这山葡萄酸涩,要是有坛子和糖的话,她就能够立刻变废为宝,酿造出葡萄酒来,只可惜现在条件有限,她就算有些什么想法,一时间也不能做到。
不过想到坛子,又觉得现在就可以开始尝试着烧制陶器,现在张家人就一口铁锅,一路磕磕绊绊的走过来,锅子也磨损了不少,但是这个时候肯定是没有钱买新锅子,要是烧出土锅来,就可以暂时解决这个问题。
前世的张沁儿是白富美一个,自然去了很多地方游玩,印象颇为深刻的,就是在云南那边吃的土锅子菜。
据说用那种土锅子做出来的菜,比起铁锅铜锅什么的好吃多了,很多走商的人,都愿意拿自己的铁锅换一口土锅来用。
张沁儿的思维开始发散性起来,从陶器想到土锅,又从土锅想到地理位置,这里是临川,属于江西,府城是抚州,而江西景德镇的瓷器更是闻名天下,此时也已经大成了,想来这里总能够找到高岭土之类的。
瓷器她可就不想了,那玩意太精致,太讲究,不是她这个非专业户可以染指的。
☆、24。第24章 :差点遇险
到了中午时,张沁儿她们背着一背篓山葡萄,一背篓茶树籽,一背篓白栎籽和苦槠籽回去,除了山葡萄大家都认识外,其他的都不曾见过,连氏还以为她们捡些没用的东西回来呢,当即就拉下脸,沉声斥责:“我给粮食你们吃,就让你们找些这啥玩意回来的吗?”
张贞娘性子懦弱,当即吓的低垂着头,张莲儿和张乐儿也是不知道那些树籽有什么用,不肯说话,只有永安信服沁儿,说:“奶奶,姐姐说这些都是好东西呢!都是大户人家才吃的呢!”
连氏冷哼一声,一双眼睛严厉的瞪着张沁儿,“大户人家吃的?大户人家会吃这个东西?骗鬼呢!”
张沁儿忙说:“奶奶,我没有骗你呢!肯定不是这样直接吃的,还得加工才行,你看板栗和橘子什么的,大家不都是没有吃过吗?现在不是吃的好好的?我真的在镇上看过到,这些绝对都可以吃的!”
“是啊!奶奶,等姐姐做出来,你再看看能吃么?”永安也在一旁帮腔。
张沁儿索性将东西的作用一一说出:“奶奶你看,这是茶树籽,可以用来榨油的,这是苦槠籽和白栎籽,都是可以用来做豆腐和粉丝的,都有用呢!”
连氏是不信的,脸色阴郁着看着张沁儿,她越发觉得这个孙女有些邪乎,家里没出事之前,这个沁儿可是一个胆小受气包,哪里敢这般和她说话?难道是胆子肥了?觉得她这个奶奶可以不用害怕尊重了?
不管是哪样,连氏的心里都是不爽的,这话她和张老头背地里也说过,只是张老头虽然也觉得沁儿变化大,但是却认为那是因为家里发生这样的大事,才变的,何况变的还挺好的,几次给出的建议都不错。
所以张老头每次都说:“别瞎折腾,现在一家人齐心协力才能够过上好日子。”
看着连氏那阴郁的脸色,张沁儿不欲在跟前受气,小声说:“奶奶,这些白栎籽什么的要暴晒才行,我现在去晒去。”
说着,拉着永安走了出去。
寻了一处空地,将茶树籽和白栎籽什么的都分开倒出来,那一背篓的茶树籽榨油时就并不多了,所以张沁儿心下想着,今天下午再去多捡些茶树籽来,等积累的多了,再去县城榨油来吃,她现在是一刻都忍受不了没有油盐的日子了。
中午稍微休息了一会,张沁儿她们又背着空背篓出门上山了,张沁儿将心里的打算说给小姑姑她们听,也就是下午专门捡茶树籽。
张贞娘毕竟胆小,上午被张沁儿糊弄着,中午就被连氏训斥,这回当即摇头,说:“娘都生气了,我们还是找些别的能吃的吧!”
张沁儿不气馁,试图说服她:“小姑姑,那是奶奶之前没有见过,等我们榨出油来,奶奶肯定会高兴的,何况我们已经很久没有油吃了。”
“啊,这个……”张贞娘支吾起来。
张莲儿想了想,说:“沁儿你带着乐儿她们捡茶树籽吧,我和小姑姑去找别的吃的,否则就算这些能榨油,今天没有找到吃的,奶奶也会生气的。”
这个折衷的法子最终被张沁儿接受了,她心里一阵郁闷,这个连氏真是让人束手束脚,很是不开心。
至于永安,这回她让永安去上次捉鸟的地方继续下套子,要是能够带回去一些鸟肉,总会让连氏开心些。
永安笑着说:“我一定能抓很多鸟的,要是昨天那野鸭子还在,我非要捉只鸭子来!”
张沁儿摸着他的头,笑嘻嘻的说:“嗯,永安很能干,姐姐相信你。”
又吩咐了几句小心安全的话,就各自走开了。
山里茶树其实还挺多的,先前张沁儿将目光放在结果子的果树上,也就忽视了,茶树大多是连片连片长的,找到一处地方后,看着那足足有十几颗高大的茶树,张沁儿估计今天一下午就可以消耗在这里了。
她心里期盼着下雨,但是捡茶树籽时,又在想,要是一场秋雨过后,这些落在地上的茶树籽、白栎籽还有板栗什么的,就得坏了!
这么想着,于是加快手脚起来,又叫乐儿也快些,争取多捡一些回去。
张乐儿却不乐意,苦着一张脸,说:“捡的多我们两个也弄不回去,这么远呢!”
张沁儿深深的看了她一眼,说:“没有油吃,我们还可以忍忍,婶婶怀着肚子,没有油对身体对孩子都不好。”
这扯到张乐儿的娘身上,总算让她闭嘴了,昨天她在家照顾她娘,看着她娘苍白着一张脸,就知道肯定难受的很。
“嗯,我们多捡一些,过几天就去县城榨油……不过我们没有钱,榨油作坊怎么肯给我们榨?”
“应当没事,可以以油补工钱,大不了我们少得些油。”张沁儿说,她觉得这个法子应当是可以的,现在大家多吃豆油,榨油时,作坊是需要收取一定的加工费,还要截下四斤油的。
四斤油得费不少原料了,所以一次多榨一些,才合算。
两个人一直忙活到黄昏,捡了三个背篓的,永安的背篓也被她带了过来,张乐儿看着这满满的三背篓茶树籽,愣住了:“我们怎么带回去?”
“不急,有办法的。”张沁儿说,她早就想到了这点,这里处于坡地,只要制作一个简易的滑板来,就会轻松很多。
说干就干,她带着张乐儿去找一些枝叶茂盛的藤蔓,将它们编织成网兜,将那背篓套在里面,然后人拉着绳子往山下走就行了。
张乐儿试了试,觉得果然轻松了很多,忍不住笑着说:“沁儿,你真有法子。”
张沁儿笑笑,脸上映着红彤彤的霞光,显得异常的娇俏。
几个人是说好到永安捉鸟的地方聚合,然后再一起回家的,张沁儿她们到的时候,还不见张贞娘和张莲儿,不由得问:“怎么小姑姑和莲儿堂姐还没有回来?不会遇到什么危险了吧?”
“不知道,估计在路上了,我们再等等吧。”张乐儿摇了摇头,看着草地上开着一些白色、紫色的野花,忍不住跑过去采了一些,戴在头发上。
张沁儿的视线被张乐儿头上的花吸引,不由得也看向四周,秋天的时候,也有很多野生花卉开花,尤其是有名的野菊花。
野菊花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也算得上一味中草药了,只是这野菊花太容易得到,满大山到处都是,再者晒干之后,又不重,去药铺也卖不到几个钱,若是得闲,摘一些备着自用还差不多。
永安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那天制作的简单竹筐藏在芦苇丛里,竹筐里面有十来只弄死的鸟。
“永安?你在哪里?”张沁儿高声呼叫着。
不多时就听到永安喘着粗气的声音传过来:“姐!我捉到一只野鸭子了!”
声音洋溢着兴奋,在山林间荡漾着。
咦?真被他捉到了?
张沁儿的眼睛也亮了起来,往永安的声音那边走去,走到半路上,果然看到永安一身泥巴的过来了,手里还紧紧的抓着一只色彩鲜艳的野鸭。
“行啊!你小子!”张沁儿笑的眉眼弯弯的。
得到姐姐的夸奖,永安心里也畅快,得意的说:“等我们拿了这野鸭子回去,看奶奶还怎么骂我们!”
“奶奶是不会骂了,娘亲肯定会骂你。”张沁儿说。
永安一愣,呆呆的说:“娘亲为什么骂我?”
“你看你!弄的一身泥巴的,待会回去岂不是会被骂?”
永安苦着脸,说:“这野鸭子也太灵活了,我埋伏了好久,才找到它,追的时候它又往水里边跑去,幸好水不深,这才让我抓到了,只是我不小心滑了一跤,又让它给跑了,这回才好不容易抓到它。”
张沁儿扯些芦苇,将那野鸭的脚绑住:“绑住它,省的再跑。”
又等了一会,还不见张贞娘和张莲儿过来,大家不由得急了,眼看着天色就要晚了。
“她们是往猪头岭那边走去的,我们去找找吧。”
“嗯,走吧!”
几个人循着张贞娘她们去的方向走去,一面高声叫着,这山林子里大着呢,到了晚上可就麻烦了。
“小姑姑!莲儿姐!你们在哪里?听到了应一声!”
“小姑姑!莲儿姐……”
寻了好久,眼看着天色已经完全黑了,张沁儿心里越发着急起来,这个时候爷爷他们都下工了,也该吃饭了,她们人还没有回去,又得累的爷爷他们过来山里寻人。
就在这时,总算听到张莲儿的声音:“哎!我们在这里!”
“在那边,快过去!”几个人顿时朝声音那般走去,在半路上遇到张贞娘她们,她们的背篓里东西并不多,几个山果子而已,但是两个人的脸色十分惊慌,一路跌跌撞撞的。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张沁儿忙问着。
“我们……我们遇到蛇了。”张莲儿气喘吁吁的说,脸色还依旧惊慌着。
“呀!那没有被咬着吧?”张乐儿惊呼着,拿眼打量着她们。
张贞娘和张莲儿摇了摇头,张莲儿说:“没事,我怕的很,那蛇又一直跟着我们,我就拿石头砸了过去。”
“哦,没受伤就好,我们快回去吧,都天黑了。”张沁儿松了口气,但是却见张莲儿接着说:“那蛇被我们打死了,现在在背篓里,足足有两斤多呢。”
张沁儿默然:“……”
张贞娘和张莲儿背篓里的东西太少,就分担了一些茶树籽,这样每个人都轻松一些,回去也不会被连氏发难。
走到山脚下的时候,就迎面看到张老头带着儿子们过来找人,周光勇也在其中。
看到永安手里抱着的野鸭,周光勇笑着说:“不错啊!收获还蛮多的,看来我也得找个时间去打些东西,几日没的肉吃了。”
又偏头对张老头说:“张大叔,你福气好啊,这些孙子孙女们个个有用。”
张老头笑着,脸色也自是得意。
张沁儿看了看张老头,拿出四只鸟来,递给周光勇:“周大叔,这些鸟肉你拿回去给婶子补补。”
周光勇倒也不客气,接下了,说:“得!等我找了时间去多打些,到时候再给你们一些。”
几个人说了几句话,就各自散了。
路过黄大安家时,张沁儿想了想,问张老头:“爷爷,也给大安叔家送几只鸟吧?今天收获还不错,有这么多呢。”
这是因为送了周光勇家,若是不送黄大安家,会显得厚此薄彼,日后省得大家生出隔阂来,既然这三家在逃荒中结义过,总的维持好关系,今后没准还需要彼此帮助的。
张老头自是想到这些,点了点头,说:“送吧。”
☆、25。第25章 :捡粪积肥
回到家后,几个人还是被张老头训斥了一番:“都这么晚了,还不晓得回来!下回宁可什么都没有,也要早早的回来,知道吗?”
知道张老头那是关心她们的安全,所以都认真的点头,答应以后再也不会了。
然后将收获的东西一一归置了,鸟和野鸭都交给杨氏去弄,那条蛇张老头则亲自去剥皮,年轻时张老头在山里砍樵,没少遇到蛇虫之类的,倒是练就了一番好手艺。
张志礼则拿着剥下的蛇皮和蛇胆,放在木棍上挂着风干,这些蛇皮蛇胆都是一味药,等到时候开垦荒地结束了,他好拿去县城药铺去换几个钱。
永安弄的一身的泥水,果然被杨氏揪住斥责了一番,然后让他借着月光去河里洗澡,现在的河水并不多,也不怕他淹着水了。
今天晚上的菜色十分的丰富,不但煮了鸟肉粥,还煮了蛇肉来吃,至于那只野鸭子,倒没有杀死它,而是打算明天出去一趟换些盐回来。
“爹、娘,我们的盐早就吃完了,这几日都没的盐吃,总这样是不行的,明天我带着这只野鸭去县城换点盐回来。”杨氏请示着公婆,家里的事情要连氏同意才行。
连氏想了想,也觉得口里没盐没味道,正难受着,于是就说:“你去吧,腿脚快些,路远着呢!”
谢氏忙说:“娘,我也去。”
连氏瞪了她一眼,严厉的说:“你去做什么?一只野鸭还要累着两个人拿着?家里没事做了吧?明天去地里干活去!”
谢氏撇了撇嘴,杨氏去得,她怎么就去不得?天知道这野鸭能够卖几个钱,要是杨氏私下扣下一些,那么她不是吃亏了么?
像是知道谢氏心中所想,连氏又若有所指的说:“就你一个小脚,走到县城天都黑了,还打算在那边住一晚不成?莫非你还想坐车去不成?老二媳妇我是知道的,她可没有昧下一个大钱的胆子!”
说罢,那凌厉的眼神直勾勾的盯着杨氏,倒不像是在说谢氏,而是在警告杨氏。
杨氏心里发苦,垂着头讷讷的说着:“娘,你放心,我从来都不敢的。”
张沁儿扫了眼大家的表情,心里叹息着,这连氏和谢氏怎么总要闹出一些不让人愉快的事情出来呢?还有她这个便宜爹,你媳妇儿受到这么大的委屈了,人格都受到了污蔑,也不见你站出来吭一声?
想着,她心里气不过,拿腿踢了踢装傻充愣的张志仁。
张志仁一愣,看着张沁儿,一时间不知道她想做什么,待看见她的眼色,顿时明了,又迟疑了一下,最后才说:“娘,秀英的为人大家都知道,她定然是不会的。”
连氏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张志仁,没有再说话了。
于是大家就此闭嘴,吃过之后,张老头带着三个儿子拿着锄头去了今天白天就选好的地方开垦荒地去了。
他们选的地方,也是在河东面不远,是一块稍微有些坡的坡地,县城里规划的时候,因为想造水田,就没有算在里面。
虽然是坡地,但是坡度并不高,离河又近,土壤看上去也肥沃的很,足足有一亩半地左右。
几个人开始干活起来,这片地白天的时候就和管事的人说过,许了他们张家开垦,中午的时候就放火烧了野草和低矮的植物,又用木棍做好标记。
张家的举动,在难民中造成一定的影响,很多老道有经验的人也都后知后觉起来,也在下午的时候去选地,也有那贪多的人,几乎将许多边角余地和山脚下的地都选了,但是却被告知,这些荒地虽然任由大家选择开垦,只要登记就可,但是也不能盲目的全部占了,按照你家有多少劳动力,能开垦多少为主,并且,一开始只能选一块地,等那块地全部开垦出来之后,才能够选第二块地。
这也是防止大家贪多嚼不烂,再者也要为家里劳动力少的人家留些荒地。
所以张老头带着三个儿子出门干活时,趁着月光,也可以看到几个稀稀落落的身影,这些都是老庄稼把式,再苦再累也要开垦出自己田地的人,当然更多的人心里没有成算,觉得每天上工都累的人要倒下了,晚上再去干,那简直是活不下去了,心想着,这片地大着呢,到时候去山脚下随便选块地也是可以的,再说了,官田造好做什么的?还不是要佃给他们这些泥腿子种的吗?
这样想的人不再少数,若是家里没有长辈监督着,年轻的人主动去开垦的都不多。
尽早选地开垦的事情,张老头也和黄家和周家通过气,只是黄家两个孩子一个十岁,一个七岁,顶不了多少事情,而周家则周光勇和他媳妇陈氏两个人,白日里周光勇上工,陈氏在家修缮房子和去找食物,做饭,捡柴等,事情也多的很。
所以尽管黄大安和周光勇也想趁早选些好点的地,却苦于没有劳动力,这几日先安置好家里,到时再选地开垦。
张沁儿觉得,在这个家还没有达到温饱的时候,她是坚决不能松气的,既然要开荒种地,那么肥料总是要的,而肥料一般就是农家肥,人和动物的尿粪等,二来就是草木灰了。
张家早在安家的第一日就在屋子后面挖了一个坑,用两个树干支撑做踏脚用的,平日里一家大小的生理问题全部在那坑里解决,再来每日做饭吃,厨房也会堆积一些草木灰,这些到时候都可以用来施肥种地的。
但是尽管如此,张沁儿还是带着永安他们去田地里捡粪,这几日因为开垦荒地,郑伯景让人牵了十头牛过来,平日里干活犁地的时候,就会留下大堆的粪便来。
这个时候正好去将粪便捡回来,到时候再挖一个堆肥池,为明年的春天耕种做准备。
连氏是巴不得这些小家伙多干点活的,这种要求自是准的,张沁儿就带着大家拖着竹筐出门了。
晚秋的夜晚是有些冷的,风飕飕的从山林里吹了过来,让人打着寒颤。
“我们走快点,或者跑起来,这样会暖和一些。”张沁儿提议着,手脚不断的抖动着,心里不断的默念着:“春捂秋冻,冷就冷些吧,现在冻着,冬天才好熬过去呢!”
或许是阿Q精神胜利法起了作用,她感觉似乎不那么冷了。
几个人朝已经开垦出来的田地走去,这些地里才有牛粪的。
“姐,现在就这么冷了,冬天怎么办呢?”永安说着,眼珠一转,又想着:“也不知道明天那野鸭能够卖上多少钱,要是卖的多,我每天都去捉野鸭子去。”
张沁儿笑着拍了拍他的脑袋,说:“你以为野鸭子是那么好捉的?做梦呢!别急,现在我们多努力,总会过上好日子的,哎,那里就有牛粪了,我们分开找吧,也好早些回去休息。”
几个人散开了,借着月光寻找着牛粪,若是别的动物的粪便,那可能比较难找,但是牛粪不一样,牛粪大堆大堆的,如同一个小宝塔似的,大老远就可以看到,并且一个竹筐一下子就能够装满了。
“你们在这里做什么?”一个怯弱的声音响起,张沁儿循声望去,见是黄大安家的小女儿黄小丫。
“在捡牛粪呢,这么晚你怎么出来了?”张沁儿笑着问她,她们家和黄家周家搭伙过了段日子,双方倒是熟悉的。
这黄小丫今年七岁,比起张沁儿小了一岁,但是身量却还没有永安高,很是瘦弱。
黄小丫怯怯的说:“今天哥哥说在河边看到鱼了,我想吃鱼。”
“哦,那让你娘亲给你弄啊!”
“可是……娘很忙的,她没空。”黄小丫的声音更弱了。
张沁儿想了想,觉得这几天她把眼光都放在山里,倒是忽视了这条河,于是说:“小丫,你先和我一起捡牛粪吧,明天我带你去捉鱼。”
听到张沁儿愿意带她捉鱼,黄小丫顿时高兴的直点头:“嗯!”
两个人搭伙之后,倒是快了许多,不多时她们的竹筐就满了,张沁儿又去帮永安捡粪,待大家竹筐都差不多,又拖着竹筐回去。
她们之所以带着竹筐过来,就是因为人小力气小,而粪又比较重,所以索性用竹筐拖着走,大不了到时候再多编些竹筐和绳索出来。
张沁儿心中想着照顾黄小丫,将她们一起捡的牛粪都送给黄小丫了,并且约定明天早上再见。
黄小丫很是感谢她,重重的点头应着:“我明天来找你。”
送走黄小丫,张沁儿心里开始琢磨起怎么捉鱼来,她没有仔细看过山谷里的那条河,所以也不知道里面有些什么产物,若是野生的鱼,估计也不会太大,小鱼小虾会比较多吧。
这么想着,已经迷糊糊的睡了过去,毕竟忙碌了一天,小小的身子可吃不消了。
☆、26。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