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豆腐娘子-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坐在后院天井边上发愁,差点把夏莲生搬过来的一盆菊花给揪秃了。
发了好半天的呆,准备站起来伸腰的时候,冷不丁看到阮婆婆就站在李沅锦身后,立时出了一身冷汗:“阮婆婆,您怎么在这儿?”
这阮婆婆,到底什么恶趣味,就喜欢偷听偷看别人吗?李沅锦心里叫苦,要是这样,那难怪旁的人都不愿意租她的房,起来,个人隐私要保护的好吧。
李沅锦刚想开口跟阮婆婆委婉提一下,阮婆婆却面无表情地开口了:“你要找豆浆?”
“啊?啊!”
“我这里有,跟我来!”
阮婆婆完调头就朝后院走去,李沅锦连忙跟上,阮婆婆住在东厢的另一间房里,就挨着李沅锦跟李云锦的房间,几乎不见开门开窗。
阮婆婆叫李沅锦等在门外,自己进去翻了半天,找出来一块用绸包着的圆盘,放到院里的石桌上,居然是一口石磨!
石磨是用上好的岩石打造的,摸上去冰凉,又触手生出一种温润感,而且貌似比平常的大石磨多了一层,又多了一道槽,这样的石磨更费功夫,但是也会把东西磨得更细。
李沅锦摸着石磨,有些期待地问阮婆婆:“婆婆,你这是要借给我用吗?”
阮婆婆不置可否:“你先用,要是能做出好东西,让我尝尝,这石磨给你用,要是做不好,一个月五辆银。”
简直咋舌,整座宅租下来才三两银,一个石磨就要五两啊?
但是李沅锦依旧点头同意了,这石磨打造得精细,不定是阮婆婆当年的嫁妆或者定情信物什么的,不然也不会这样珍重地保存吧。
李沅锦仔细接过来:“多谢阮婆婆,你给我三日时间,要是能做出来,第一个给您尝尝。”
阮婆婆没话,转身又进屋了,留下李沅锦呆愣了一会儿才把石磨抱到厨房。
*v本文*/来自vv/** 。G ZB Pi。 bsp; Om ;更v新更v快无弹*窗**
正文 第六十章三味豆腐脑
厨房里的豆是现成的,因为每日都要发豆芽,每天都用大桶泡着新鲜的豆,李沅锦捞出来一把,这才发现这石磨的入口极,几乎只能几粒几粒这么往里放豆,一把都不成。
李沅锦坐在厨房里一整天,头两把豆磨了先倒掉,这些豆渣跟豆浆只用来把石磨的缝隙浸润好,除去灰尘。
清洗两遍过后,方正式开始磨要用的豆浆,石磨磨起来很慢,好在不用太大的力气,就是要坚持,还枯燥。李沅锦从前没做过这么长时间的活,好在揉豆渣的时候锻炼了耐心,现在又憋着一口气想让因为她受到影响的人生活重回轨道,居然也坐定下来磨了大半天。
等到一旁的桶里已经有半桶豆浆了,李沅锦才揉着酸疼的胳膊站起来,把豆浆倒到垫了细棉布的簸箕里滤去豆渣。
不得不这石磨是真不错,滤出来的豆渣都极细,李沅锦伸手捏了一把,已经快要成泥了,正好还能做点儿豆渣饼干。
过滤两遍之后,锅里只剩下柔和偏白的豆浆,浓浓的生豆浆香气袭来。
李云锦这会儿已经烧好火了,就等着豆浆煮开,李沅锦先舀出来两碗:“莲生,这个交给你了,外头往常都是加糖直接喝的,你看看这豆浆咱们能怎么做了更好喝!”
夏莲生看李沅锦磨了大半天也不过只半桶,居然这么方方拿两碗叫她试试,心里也不由得有些感激,连忙接过来。
剩下在锅里煮开的豆浆,李沅锦用干净的勺一捞,已然有点胶体的样,这就是真正手工豆腐才会出现的蛋白质团。
李沅锦把买来的卤盐用水化开,一点一点加进去,火,继续搅拌,豆浆开始慢慢结成块,最后在锅里形成嫩嫩的豆腐块,汤勺伸进去,豆腐块轻轻晃荡开来。
这就是最嫩的豆腐脑!
顺平镇地处北方,因着口味跟天气的原因,喜欢吃口感较硬的豆腐,这种豆腐烧着吃特别好,做成豆腐丸、豆腐盒都极为不错。
李沅锦这次做的却是豆腐脑,比水厚重,又比豆腐轻薄,轻轻柔柔,QQ弹弹,在勺上抖动几下,豆腐上的水珠仿佛露水一般滴落下来,入口即化,绵软而清新的豆香味。
半桶,做了大半锅,李沅锦舀了一勺出来,浅浅的盖住陶碗的碗底,不加任何其他的东西都觉得清香,只是略微有些寡淡。
秋天收的甜菊叶还有一些,云锦已经泡好水了,李沅锦拿过来往豆腐脑上兑进去,吃起来果然清甜无比。
高高兴兴地盛了几碗,跟云锦一起送到前面店面,肖氏跟李沅锦惊讶不,连夏藕生跟李显进都啧啧称赞。
夏藕生更是高兴,平时虽然不爱话,但是遇到吃食就不一样,率先开口:“沅锦妹,莲生之前酿了一些果酱,倒是可以跟这个配上。”
“你都晚了,我在后厨一做出来,莲生刚尝就觉得可以,不过果酱成本太高,现在也不是季节,咱们这个估计还没办法大量生产。现在我倒是用了另外的调味方,你们觉得这味怎么样?”
夏藕生还在细细品尝,倒是李显进咂摸了下嘴:“这倒是跟我以前在后山无意摘的甜叶味道有点像。”
李沅锦捂嘴笑:“就是那个啊!”
趁新鲜把甜菊叶摘下来,不要它过分老化纤维变粗,让叶摘下来之后慢慢风干,把甜味素都封锁在里面,现在泡水,几片就能泡出来一大罐浓浓的甜水,还不腻。跟豆腐配起来味道正正好。
夏莲生跟夏藕生试了几种汁,甜的有甜菊叶的,红糖味的稍微甜腻一点,酸甜汁的,咸的有木耳黄花菜鸡蛋的,胡辣汤的,还有卤水汁的,试下来,还是甜菊叶成本最低,味道又最好,咸的就木耳黄花菜的,不放鸡蛋,辣的就加花椒麻椒茱萸调成的胡辣汤味。
李沅锦恭恭敬敬地捧了三碗豆腐脑去阮婆婆那里,阮婆婆一样尝了一口,指着甜豆腐脑:“你这个,给我用玫瑰红糖调出来,以后我每日早上要一碗。石磨就归你用。”
李沅锦喜出望外,别是一碗玫瑰红糖豆腐脑了,就是十碗那也是轻而易举的,最主要的是做的豆腐脑能得到阮婆婆的认可。大概越是面冷的人,上一句认可的就话,就会让人越是激动,李沅锦笑着应下了:“好的,那以后我每天做好豆腐脑,第一碗送婆婆。”
阮婆婆不置可否,摆了摆手让李沅锦出去了。
李沅锦见有李显进跟李守信来帮忙,每日里豆芽的浇夫让李守信去做了,他毕竟有经验,更知道什么时间什么气候加多少水。
李显进倒是不嫌辛苦,就在厨房旁边的杂货屋里支了张床板,天天四更天就起来用石磨磨豆浆、过滤豆渣,李沅锦五更天起来正好过来煮豆浆,点豆腐脑。
腊月二十这天,金玉豆腐坊开张十天,李沅锦又推出两道新品:豆渣饼干,跟三味豆腐脑。
豆腐脑的量大,没用上夏莲生的果酱,但是新做的豆渣饼干就加了进来,原本焦黄色的豆渣饼干中间星星点点显着樱桃酱殷红的颜色,格外诱人,就摆在中间的台上卖。还切细了几块,用牙签戳起来等着让人试吃。
而夏藕生的摊上,除了黄金豆腐跟薯条之外,又加多了一样三味豆腐脑,木桶装着白嫩嫩的豆腐脑,面前的罐摆上甜、咸、辣三种汁。
住在近处的人这么些天已经知道李沅锦的金玉豆腐坊东西新鲜,而且吃食也稀奇,见到今天又有新品出来,不少人赶早都过来了。
首先就是那热腾腾的豆腐脑,顺平镇的清晨还冷的很,连炸黄金豆腐的油锅都还没有开,反而是一个用盖盖住的大木桶边缘冒出丝丝热气。
有眼尖的立刻就问了:“这里头是什么新鲜吃食啊!”
李显进笑着:“您老敢不敢赌一赌,就两文钱,给你盛上一碗,保准您好吃!”
*v本文*/来自vv/** 。G ZB Pi。 bsp; Om ;更v新更v快无弹*窗**
正文 第六十一章红火更胜
那人玩心也起来了:“哟!还卖关呀!行,两文钱也不贵,我钱就放这儿了,你给我盛上一碗吧!”
李显进答应了,守在木桶前的夏藕生立刻掀开盖,于一团白气之中,用特制的薄薄的片勺片了几片豆腐脑出来。这会李显进已经问上了:“咱们这道新鲜吃食,跟黄金豆腐一样可以自己调味,甜、咸、辣,您好哪一口的?”
那人琢磨了一下:“你这是豆腐铺吧,再怎么样也脱不开豆腐,既是这样,给我来碗咸的吧!”
“好嘞!”
李显进应声,夏藕生立刻从罐里舀出来一勺用木耳跟黄花菜熬出来的咸汁,因着勾了芡,现在呈现出浓稠的酱色,看上去就让人口水直流。
酱色的酱汁浇在白轻盈的豆腐脑上,第一位买的人用勺轻轻破开豆腐,看到酱汁又顺着豆腐脑的破口往下钻去,连忙和着酱汁舀上来一勺,送入嘴里,豆腐轻盈新鲜,热气腾腾,酱汁鲜香可口,滋味浓郁。
“好!果然不错!”
有这第一人的认证,立马旁边围观的人都坐不住了,谁不是大清早的起来买东西,外面北风吹的人都快麻木了,现在一碗热气腾腾还冒着白烟的豆腐脑放在眼前,谁能忍住不吃啊!
“给我来碗甜的!”
“哎,我要吃完辣的!这天气,就只吃辣的够味!”
“还有我这儿,我跟我孙尝尝这甜的怎么样,来两碗!”
“咸的好吃是吧?给我也来一碗咸的!”
不多时,店铺一共四张方桌,加十二个墙边条板桌的位置,都让人坐满了。在李显进这儿报了要吃什么,李沅锦算好钱,夏藕生打好豆腐脑了,云锦连忙接过来送上桌,连泓锦都脚不沾地地在桌边上穿梭,把刚吃完的碗接过来送到后面让夏莲生洗。
而那边肖氏跟李守信忙着卖豆腐跟豆芽,早上这阵是买的人最多的时候,一刻都不得闲。
终于有人看到了中间柜台上白陶碗里面乘着的块饼干,问起来,李沅锦也只能抽空回头:“那个叫豆渣饼干,尽可以尝一尝,味道清甜爽口,零食茶点都做得,老少皆宜!”
那人见李沅锦大方,自己就伸手拿了一块尝起来,果然越吃越有豆的清香,加上酸酸甜甜的酱,别有一番风味。
当即就问:“你这豆渣饼怎么卖啊?八文钱一包,一包是半斤的,您看看要几包?”
最初卖豆渣饼干的时候没有这么贵,但是现在一来豆渣比以前更细腻了,几乎吃不出纤维感,另一方面除了甜菊叶的甜味之外,还特地加了酱,这也是李沅锦花五十文从夏莲生手上买来的,自然要算上成本。
乡下的东西,卖到镇上几乎就是翻了一倍,李沅锦开的这价格并不算太高。
那人吃了一块,觉得味道甚是不错,也比其他店铺里头的莲糕、绿豆饼、板栗饼之类的要清爽可口,而且这饼干看着就比一般的饼要干,半斤一包竟然也不,陶碗都能装出三碗来,家里待客上个茶点,孩玩累了吃点儿果腹,都是极好的。
“成!那你给我来两包!”
李沅锦见到豆渣饼干也开张了,连忙又调头过来给人装豆渣饼干,还好半斤一份早就分好了,眼下不过用纸给包起来就成。
收了十六文钱,李沅锦颠一颠腰上肖氏特别给她做的大荷包,里面怕是已经有上百文钱了。
而随着天色越来越亮,路上的人也越来越多,踏着厚厚的积雪出门,原以为满世界都是冷冰冰的样,没成想巷里还有一家人满为患,热气腾腾的店。
不少人赶着热闹也来了,进来一看,大家都坐在桌边捧着一碗豆腐样的热羹在喝,立刻也忍不住,加入了队伍。
有那已经坐下来正在喝豆腐脑的,看到门外自己相熟的人路过,连忙招呼:“哎,老弟!巧了,在这儿碰上你了!来来来,老哥请你喝一碗这豆腐脑!暖暖身!”
那人不明就里地被拉进来,很快就被嫩滑可口的豆腐脑给征服了,还有伸手再叫一碗的。
一大桶豆腐脑,不到一个时辰就卖完了,眼看外面天亮才没多久,过会儿人会更多,李沅锦连忙接过来李守信的活计,让他赶紧到后面厨房去把另外一桶也搬过来。
因着快过年了,往日里挑菜来镇上卖的人都不怎么过来了,金玉豆腐坊的新鲜豆芽跟豆腐就成了稀罕东西。
而天寒地冻的,这豆腐脑就格外诱人,今天一直忙过晌午才总算是能歇一下。
李显进没有做过这么久的工,李沅锦一能歇着了,他饭也不吃,灌了两碗豆腐脑就去厨房旁边的杂物间睡觉去了。
李沅锦留了夏藕生跟李守信在前面守着,叫肖氏跟夏莲生、云锦、泓锦也下去休息,自己坐在柜台后面算今天的账。
豆腐两板,只剩了两块半,买了一百五十文。豆芽卖了六板还多,总共是八十四文。
黄金豆腐因着天气冷,容易凉,不少人都不愿意吃油炸的了,今天统共只卖了一百一十文。
今天新推出的豆腐脑,两大桶,足足卖出了四百多文,还有豆渣饼干都销了十几包出去,也是一百多文。
算下来,今天入账已有一两银!
这是开业以来最好的收入了,如果这样,一个月三十两银!这还不算送给穆家豆腐店、穆家食肆跟得月楼的豆芽、臭豆腐。
李沅锦摸厚厚的铜板,仔细一百个一百个地穿起来,十串又积攒到一起系成一个大串。
腊月二十开始,金玉豆腐坊的生意就一日比一日红火,外面其他店铺不少都关门了,就只腊月新开张的豆腐坊还坚持在开。
李沅锦见每日生意都不错,手上立刻就松络开了,腊月二十二,正好天气晴朗东西又卖光得早,给夏藕生夏莲生李显进放了半天的假,豆腐坊也关门,李沅锦带着一家人上集上去买东西。
*v本文*/来自vv/** 。G ZB Pi。 bsp; Om ;更v新更v快无弹*窗**
正文 第六十二章一家逛集
二十二是年前最后一次开集了,二十三开始就正式过年了,家家户户就算是有再忙的事情都要停下来先把年给过好。
李沅锦最先奔去的就是乡货店,这种店就是专门有人去乡下收东西上来,核桃大枣,柿饼酸菜什么都有,李沅锦这次看中的是棉花。
盖的那几床棉被,真的是一点儿都不暖和,一点儿都不舒服,全是硬块!之前买了碳烧上了炕,前面店里也开了几个炉,冷倒不冷,就是这被让人没法好好睡觉。
李沅锦花了三百文买了十五斤棉花,打算打两床大被,先盖上度过这个冬天再,有多的,就把家人买的旧棉衣给再丰实点儿。
第二件事就是去布店扯了几尺棉麻布,虽然棉布更舒服,但是眼下钱只够买棉麻布的,能给大家换身袄的皮,不然买来的旧衣总是显个旧样,不好看。
其余一应的年货都脱了赵玉泉在乡下帮忙买,鸡要两只,鱼要五条,猪肉买上二十斤,还有哪家有酸菜酸豆角酸萝卜的,都买一罐,还有耐放的红薯土豆山药萝卜都买上一些。大米米面粉什么的。
给了二两银让赵玉泉帮忙张罗。
买完上面的大件,李沅锦手上就只剩下一两多银了,好在年货都备好了,剩下的才是真的逛街买东西的时刻了。
李沅锦一直心疼云锦跟泓锦,恨不得把所有好的都给他们,眼下没钱,买不起大件,但是愿望还是能满足的。
一进集市,首先就买了四串糖葫芦,肖氏跟李守信就共吃一串,肖氏脸红:“我跟你爹都多大年纪了,还吃这个啊!”
李沅锦咬了一口裹着冰糖的酸酸甜甜的山楂:“爹,娘,今天咱们是来逛街玩儿的,都把自己当孩儿,想吃什么,想买什么,只要咱们钱够的,都尽够的!”
着干脆找了个地方,把荷包翻出来,给两个的一人发了二十文:“记住了啊,这是你们俩最近表现不错,给你们发的奖金!以后也一样,只要肯努力做事的,只要咱们豆腐坊能赚到钱的,谁出工谁出力,谁就有钱拿!”
云锦跟泓锦都是第一次拥有自己的钱,仔仔细细收到口袋里,泓锦被肖氏裹成了个大胖团,摸了半天摸不到自己的口袋,最后求到了肖氏那里:“娘,娘!你给我收着!这是我的奖金!大姐给的,二十个钱呢!你帮我收着!”
泓锦郑重又依依不舍的样,仔细叮嘱,肖氏哭笑不得地收下了,正想什么的时候,李沅锦又数出了三百文给肖氏,再三百文给李守信:“爹,娘,这是你们的。”
年边儿了,虽然家里的钱现在李沅锦管着,短不了大家的吃穿,但是肖氏跟李守信毕竟是大人,肯定会想给孩们一些表示,又或者等下逛起来给孩们买点儿吃的,还是手上有点儿钱比较好。
分好了钱,交代大家今天这钱归他们了,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一行人比出来的时候更加高兴地去逛街。
一路逛,李沅锦看中了一套泥人,跟之前买给泓锦的差不多,就是不同形态,李沅锦又买了一套四个,正好跟家里那个凑起来变成五个。
上次只给云锦买了红头绳跟一朵绢花,这次买了四个色共八朵绢花,还送了一个能够拿在手里的巧竹篮。
李沅锦还挑了三把木头梳,这个年代的工匠做事精细,梳全是手工制作的,都打磨得非常光滑,而且还刷上了油,触手满的汤汁,让人唇齿之间极为满足。
*v本文*/来自vv/** 。G ZB Pi。 bsp; Om ;更v新更v快无弹*窗**
正文 第六十三章腊月
二十五号一早,李守信刚卸下来门板来,果然外面就有不少人,一见到他们家开门,立刻涌上来,六七板豆腐居然瞬间卖完来,悔得李守信没有多定上一些。
黄金豆腐也格外红火,不少人都喜欢炸过的黄金豆腐这种金黄金黄的色泽,觉得摆在家里特别好看。李沅锦提醒这个带回去再热味道就不是那么好了,人们笑着:“过年的看菜还少吗?这豆腐看着就舒心,光是摆上就够喜庆的了!”
李沅锦见人不介意,也不多,赶紧给李守信多装几罐送到穆家食肆跟得月楼去,两家昨天也有伙计过来打招呼要多备些豆腐,好在李沅锦也有准备,多准备了不少。
腊月二十六那天,赵玉泉就放假了,回到乡下,转天二十七又带了一堆东西跑到镇上来,正是之前李沅锦二两银订的那些鸡鸭鱼肉,赵玉泉还拿出来木耳香菇之类的山货,:“我回去连着几家一起买,买的量大,省了些银,我就给你换成这些山货了,你看看你要不?不要的话我拿去得月楼。”
李沅锦连忙接过来:“要啊!你挑东西,我放心,正好过年都用得上。这么些东西,二两银够吗?”
赵玉泉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这都是你二哥的主意,他跟我一起回去的时候问起来这事,我们就去外头打听了一圈,不少人都要这些山货,乡下人自己养的自己种的,味道都格外好!”
赵玉泉跟李显进把在城里住着的宜宁村人都联系上,干脆地列了一张大单,跑到宜宁村等几个村逛了一圈,买上了不少东西,算下来还赚了七八百文。
李沅锦这里他们两个就没想着赚,所以找补了好些山货。
听他们完,李沅锦也乐,谁古人都愚笨的,她过来之后还真没见到几个愚笨的,夏藕生夏莲生心思灵巧,赵玉泉跟李显进当过学徒跟帮工的,都有一肚钻营的点。
连自己娘肖氏,自打敢想之后,没有不敢做的,什么都由着李沅锦来闹,也是个敢拼的。唯独自己那个爹,还是有些呆愣愣的。
二十七下午还出了一点儿岔,李显进跟赵玉泉回乡里收乡货的事情被赵氏跟牛氏、李吉信知道了,前脚李显进跟赵玉泉送了东西来豆腐坊,后脚牛氏跟李吉信就找上门来骂了:“李显进你是不是脑进水了!这三叔家就那么好?哄得你整日不着家?”
李显进一看自己爹娘来了,有些不快:“我在这里做的好好的,你们来干嘛?”
牛氏恨不得拍李显进掌:“你傻不傻!我还当你是在镇上找到差事做工呢!没想到你在这儿给人帮忙!一个钱捞不着不,还往他们屋里拿这么多东西,你可一个儿没见往自己家里拿呢!”
李显进不耐烦:“这是三叔给的银让我们买的,你要给银,我也给你买!”
牛氏对着叔李守信不好什么,李吉信却是一口唾沫吐在地上:“呸!李守信他能有银给你置这么多年货?你当我跟你娘是傻的啊!他家还欠着多少银你知不知道!这穆家的豆腐坊能让他们这么糟践?你当穆家老爷是财神爷啊!”
李沅锦搬到镇上来,没什么话,虽然开了豆腐坊,但是因着都是原来从穆家豆腐坊跟穆家食肆出来的人,村里人猜测应当是穆老爷让李守信家开的,没敢上赶问穆家,李沅锦他们搬到镇上,也没怎么回去,村里也就默默认可了这种传言。
所以这会儿李沅锦听到大伯跟大伯娘的话,立刻乐了,这正好给她做挡箭牌了,她也不用解释那么多了。
李显进见怎么都跟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