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翻身记:嫁个将军好种田-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孟鸣忍不住掂了掂手里的银子,道,“给你报信是没问题,但你家这里俺可不敢来。”那些野狼认得孟彤,可不认得他孟鸣啊。
  孟彤道,“俺每天早上都要往镇上去送野味的,要是你没碰上俺,也可以去陈大娘家找大妞,让她来找俺也是一样的。”
  “俺的功课紧,怕是没时间在路口等你,有事俺会让大妞给你捎信的。”说到这里,孟鸣就想起了孟彤今早贿赂他的笔墨纸砚,不禁好奇道:“孟彤妹妹,你识字吗?”
  孟彤点头,“俺能认得,就是写的不好,还要多练练。”
  大周朝的文字,跟简体中文还是有区别的,虽然孟彤记忆和辨别起来并不困难,但从圆珠笔书写,转变为毛笔书写,还是需要一个适应和练习的过程的。
  “谁教你识字的?”孟鸣非常好奇,以陈金枝对孟大一家的态度,断断是不可能让孟彤认字的。
  也就是说,孟彤认字只能是在分家之后。
  可那也才大半年时间,孟彤就算是从一搬出孟家老宅就开始识字了,又能认得多少字呢?
  孟彤知道她拜师的事瞒不住,但她也无意细说,只道,“俺拜了位师傅学习草药知识,所以大部分的字俺都已经记熟了,你要是想给俺写信,也是使得的。”
  孟鸣原本还想再细问的,但见春二娘双手满是山鸡和野兔的拎着过来,两人忙止了话题起身过去帮忙,关于孟彤识字和拜师的疑问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将鸡和兔子分装到四个竹篓里,孟鸣和春二娘帮忙把东西搬上车。
  孟彤忙把桌上装好的四个笸箩也捎上,跟春二娘和孟大打了声招呼,就带着孟鸣赶车出了家门,四处送礼去了。
  有了孟鸣代为出面,倒是避免了孟彤给不认识的三位族老送礼时的尴尬,她只用负责帮忙拿东西就好,一切应酬话都由孟鸣来说。
  孟鸣与三位族老都熟,因此三家的礼送完也才用了半个时辰不到。最后一份是族长家的,孟彤这回连门都不肯进了,直接把孟鸣丢在他家门口,再把东西往他手上一塞,挥挥手就驾着车走了。
  “把人用完了就丢,真是太不仗义了。”孟鸣不满的摇摇头,却是一手抱着笸箩一手提着竹篓,眉开眼笑的转身进了家门。
  之后的几天,孟彤的日子就又恢复了平静。她照旧每日早起去镇上卖了猎物,顺便带回猪下水喂野狼,再让祝香伶骑着骡子,由她牵着上山一边采药一边学习辩药,回家时再顺带打点儿猎物。
  让孟彤惊喜的是,孟大因孟彤交给族中的那一千两养老银子,心里不再一直记挂着自己未对父母尽孝,而心生亏欠。
  又因为另立了门户,觉得父母和兄弟以后不能再找自家妻儿麻烦,因而心情放松之下,病情在这几天里竟有了些微起色,不再继续恶化了。
  孟彤在欣喜之余,也难免心生感慨。
  佛经上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兰因絮果必有来因。


  ☆、180风波越演越烈

  孟彤是到过地府的人,逆世镜前,前世种种功与过,造就了她还魂异世,重生为人。
  对于因果之说,她比任何人都更加相信和敬畏。
  而孟大因为她放弃仇恨舍出的金银,病情就得到了缓解,也让孟彤更加坚定了对因果的看法。
  以前为了生存,她不得不上山打猎换取生存所需,但现在她已经没有了生存压力,自然也不该再多造杀孽。
  有了这种想法,孟彤干脆不再以打猎为生,转而改卖草药换钱。
  而她每日除了向吴屠夫收更多的猪下水喂野狼之外,不够的部分就只能让野狼自己上山打猎补上了。
  上山采药时,既便需要抓蛇采集毒液,孟彤也是只抓不杀。若是迎头碰上了豺狼虎豹,她或是帮狼群把强敌吓跑,或是带着祝香伶回避,让狼群自己去对付,真遇上了死战不退的顽固份子才会出手射杀。
  对于孟彤的转变,祝香伶全都看在眼里,却是什么都没说。
  巫门传承千年,自然也有积德行善戒杀之说,祝香伶自己虽颇不以为然,但小徒弟小小年纪就已经能自行领悟这些佛家致理,她高兴都来不及,自然更没有阻止的道理。
  毕竟一个心怀善念的巫门继承人,总比一个杀人魔头强,不是吗?
  孟彤的日子是过得太平了,可她却不知道,因她而起的风波却正越演越烈。
  靠山村离水头镇近,村里的人要买肉买菜啥的都会往镇上去。
  吴屠夫听到来买肉的几个靠山村的妇人说起孟彤,留心听了会儿,就忍不住上前认真打听起来。
  谁知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问清楚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吴屠夫不由大叹知人知面不知心,以前看赵平九人挺不错的,当初他带孟彤来他这里卖野味时,他还当赵平九和孟彤的关系有多亲厚呢。
  谁知这才不过大半年时间,就闹出了这么件糟心事儿。
  赵平九和孟彤两人,不管是年纪还是身高、体形,不管怎么比较都是孟彤吃亏。
  人都是同情弱者的,大半年时间日日交易建立起来的亲厚关系,让吴屠夫的心自然而然就偏向了孟彤,认定了赵平九就是个携恩图报,仗势欺人的小人。
  第二日魏成来他这里买肉的时候,吴屠夫就把这事儿当做趣事,加油添醋的说给了魏成听。
  魏成一听这事儿,心里一琢磨,回去就又加油添醋的回报给了周元休和齐子骁。
  齐子骁一听孟彤差点儿被人逼着“定亲”,还有个不自量力的小子敢让孟彤给他做小,差点儿气的没把桌子给掀了。
  当听到孟彤被赵平九夫妇嫌弃,两夫妻私下给赵铁头定了邵金何,把孟彤给涮了,婚事没成时。
  这下连周元休都不淡定了,拍着桌了怒道,“本皇子的朋友,就是嫁一品诸侯都使得,一对乡野愚夫愚妇也敢嫌弃她?”
  齐子骁也正一肚子火气,跟周元休一合计,再加上魏成在旁献策。
  于是,赵铁头在中元节那日在河边跟孟彤的那一闹,不但闹得他自己大病了一场,也闹得赵铁头、孟彤和邵金荷的三角关系被人传的沸沸扬扬,闹得十里八村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其中九岁的孟彤怒甩三百两还恩情,和将赵铁头全身骨头被卸了又装回去的事情,更是被人当做茶余饭后的主要话题,广为流传。
  赵、邵两家也因此成了十里八村的名人,只不过这个名声却是臭的。人人都说赵平九两口子狗眼看人低,携恩图报,说赵铁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说邵金荷蛮横无礼。
  反观孟彤则被人说成了有情有义,知恩图报,还孝顺,能干等等。总之,在齐子骁和周元休的有心操作下,人们议论到孟彤时,说的都是赞美之词,偶有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也很快会被有心人给堵回去。
  而一说到赵、邵两家时,人们的冷嘲热讽和讥笑谩骂那就多了去了。
  在家深居简出的孟彤,对外界的风风雨雨毫无所知,整颗心都扑在医毒草药上,根本就不知道齐子骁和周元休为她导演了一场怎样的戏。
  而赵荣却受不了村里人的指指点点,气的轮起拐杖,把赵平九痛揍了一顿,更是指着邵氏的鼻子,怒吼:“只要老子没死,邵金荷就别想进赵家的门儿。”
  此言一出,邵大夫妻俩就炸了。
  赵荣虽然年事已高,可身子骨却健良的很,谁知道他还能活多少年啊?要是他十年、二十年都不死,他们家的金荷难道还不嫁人了?
  邵大夫妻上门找赵平九夫妻理论,却不知赵平九在看出邵金荷的品性有问题之后,就跟邵氏通了气。
  邵氏虽然也心疼自家侄女儿,可为了儿子,还是同意了赵平九的主意。
  两人有心趁机退了婚事,可任邵氏旁敲侧击,兄嫂的话题只在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上打转,说什么女子年华珍贵耽误不起,又说什么不能误了两个孩子,偏偏说来说去,就不是绝口不提退婚的事。
  一边是自家公公,一边是自家兄嫂,邵氏被闹得有苦说不出,面子里子全没了,还弄得里外不是人。
  赵荣听邵大夫妻翻来覆去不说退婚,只说让赵家给个说法,便觉得邵大夫妻俩是在胡搅蛮缠,不由拍桌怒道:“俺老头子都不介意死前没曾孙送终,你们瞎操个什么心?你们女儿要是不愿意等老头子死了再进门,大可以退婚,不想退婚就少在那里瞎扯一通。”
  赵家的条件是明摆在哪儿的,几百亩的良田,再加上赵平九一手打猎的本事,这可是十里八村数一数二的地主人家。
  孟彤那小丫头靠打猎只用了大半年时间,就可以攒下一千多两银子,以赵平九的手段,邵大夫妻更觉得赵家私底下的家私肯定更加丰厚,哪里肯退掉这门好亲事?
  “老爷子,您咋能这么说呢,都说多子多福,谁家的老人不是希望子孙后代早日开花结果的?您咋还给拦着了呢?”邵大的妻子陪着笑,试图跟赵荣说理,“再说铁头要是想娶妻,您硬给拦着,那像什么话呀?”


  ☆、181笑话

  赵荣原就对他们夫妻俩存了看法,现在邵大两夫妻越是这么说,他就越觉得两人心怀不诡,句句话里都带坑。
  赵荣对邵家和邵金荷越发不满,脱口就道:“铁头要是想娶妻,老头子再给他选个更好的就是了,反正你家女儿要想进俺赵家的门,除非为妾,否则免谈。”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被震住了。
  赵荣原也被自己盛怒下说出口的话给吓了一跳,他们老赵家是本本份份的农户人家,往上数三代都没有纳妾娶小的事儿。
  可看着一脸震惊的儿子、媳妇儿和邵大夫妻,赵荣在心里把这事儿再仔细一琢磨,却觉得就是给孙子娶个妾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了。
  就像赵铁头当初想要孟彤做小时说的那样,他赵家家产丰厚,不愁吃喝,就是娶个妾回来也不愁养不起。那么他既然不满意邵金荷做孙媳妇儿,邵家又不肯退婚,何防娶回来给铁头做小呢?
  有道是娶妻娶贤,纳妾纳颜,左右妾只是个玩意儿,邵家若硬是要嫁,那就给铁头娶回来玩儿。
  赵、邵两家的婚事闹成了这样,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邵金荷因为赵老爷子的一句话,就从正妻变成了小妾,十里八村的人笑得鼻子都歪了。
  邵金荷在家里一哭二闹三上吊,可就是再闹这事也已经被赵荣给咬死了。
  事已成定局,她就是哭死了也没用,于是就把满腔的怨气全都怪到了孟彤的头上。
  坐在家里无辜趟枪的孟彤,压根儿不知道外头已经闹翻了天。她一心沉浸于医药的世界里,像一块干燥的海棉般,拼命吸收着祝香伶教授的一切知识。
  齐子骁和周元休在军营里得到消息时,只觉解气不已。两个小小的庄户人家,自然不会被周元休和齐子骁看在眼里,两人都觉得已经给孟彤出了口恶气,便也就把这件事给扔到了脑后。
  他们是不管了,可这件事造成的影响却远没有结束。
  三天后,赵家就开始敲锣打鼓的请媒人给赵铁头物色起正妻人选来。
  赵家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富户,不说私底下有多少财富,光那几百亩的良田就够让人眼红的了。
  所以,就算明知赵铁头还有个愿意给他做妾的表妹,一时间赶来说亲的媒人还是差点儿把赵家的门给挤烂了。
  邵金荷听到消息时气不过,有心想去找孟彤麻烦,但孟彤那日卸赵铁头骨头时的狠劲,和赵平九说她真的敢杀人时的神情,让邵金荷实在提不起胆子轻捻虎须。
  不过她随即就想到了那日跟孟彤一起吃饭的,那两个长相俊俏的有钱人家的少爷,她有心想让孟彤也尝尝声败名裂,被人点名做小的委屈。
  借着卖绣品之名,邵金荷打扮的光鲜亮丽,整日就守在一品鲜门口,期望能与周元休和齐子骁来个不期而遇。
  可惜周元休和齐子骁是没给她守着,倒是被靠山村的乡亲们给看到了。一众乡亲回村一传扬,不禁就有人猜测邵金荷是不是不愿给赵铁头做小,因此打扮的那么漂亮,想要去勾搭有钱人了。
  如此一来,邵金荷的名声就更加不堪了。
  听到了这消息,却已经为时已晚的邵大夫妻俩,差点儿没被气的背过气去。
  邵大火烧屁股似的赶到镇上,把在人家酒楼门外丢人现眼的邵金荷拎回家,下了狠心痛揍了一顿,又禁了她的足才算完。
  邵金荷出去招蜂引蝶的事,随着时间慢慢的被人给淡忘了。
  时间一晃就到了八月十四,为了魏铁军身上的毒,周元休和齐子骁也没了玩乐的心思,因此几次休沐都没有过来找孟彤玩,只是派人给她送了些好吃的、好玩的。
  孟彤每日忙着学医识药,原也没在意,只不过收礼的次数多了,她就收得心里有些发虚了。
  趁着八月十五中秋节,孟彤便想做些月饼给两人送去,顺便也去看望一下魏铁军。
  离上次她给魏铁军把脉之后也有一个月时间了,按说从河北府到洛阳,一个月时间也足打个来回了。
  以周元休的身份,应该不难给魏铁军请来高手解毒。
  不过,孟彤觉得自己既然和齐子骁交好,隔了这么久都不去看望魏铁军一下,关心关心,未免有些说不过去,于是便放下医书,暂停了学习。
  跟祝香伶告了一声罪,又跟春二娘和孟大打了声招呼,孟彤驾着骡车就去了镇上。
  这日,孟彤除了从镇上带回十几副的猪下水之外,还在杂货铺里大肆采买了各种干果、糖、面、咸蛋和鸡蛋,以及一副月饼模子。
  月饼,孟彤前世做过,可这世的她却是不会的,为了防止春二娘问起,孟彤特地提着东西跑到祝香伶的屋子里去捣弄。
  将红豆和莲子洗净后,分别放进锅中熬煮,孟彤又用小炉子小火融糖,一边开始合面。
  往上等的白面里加入花生油,鸡蛋黄,糖液和碱水,等细细揉均之后,再用上好的白棉布包裹起来醒面。这边面刚揉好,锅里大火熬煮的红豆和莲子也可以起锅了。
  将红豆去壳后碾成豆沙;莲子去了苦心之后细碾成泥;把咸鸭蛋去液后,滤出蛋黄来待用。
  待这边的事情忙好,那头的面早已醒好,已经可以用了。
  祝香伶特意搬了个凳子坐在一旁,颇有兴味的看着孟彤往豆沙和莲蓉里加糖液,她自己不会厨艺,看着小徒弟这边弄弄那边搅搅,竟也看得极有意思。
  “师傅,您帮我尝尝,这个甜味是不是差不多了?”孟彤把搅拌好了糖液的豆沙递给祝香伶,又去搅拌莲蓉。
  祝香伶尝尝了一口,品了品,便点了点头,“这个味我吃着正好,不过我在京里吃的那些个饼子可比这个甜,你要不要再加点儿糖?”
  “是吗?”孟彤把拌好的莲蓉递给她尝味儿,把豆沙拿回来自己尝了口,细细品味了下就笑道:“我也不喜欢吃太甜的,这个味儿我吃着也觉得正好,就不加了,回头我多做些,咱们多留几个给自个儿吃。”


  ☆、182月饼

  祝香伶听着便忍不住笑起来。
  豆沙月饼,莲蓉蛋黄月饼,核桃松子花生芝麻月饼还有酸酸甜甜的野果酱月饼。
  做月饼可以在祝香伶的屋子里捣腾,烤月饼,孟彤可不敢在屋子里弄了。
  八月的天气虽然已经没那么热了,山地这边因为有树林遮挡,比别外更显凉爽,但若是在屋子里烧火烤饼,那温度可就不是正常人能忍受得了的了。
  孟家的恩人不少,孟彤要做的月饼自然也多,要烤的月饼自然也不是一炉能烤完的。
  她在院子里用石头堆了个炉灶,把做好的月饼放进特制的铁箱里,然后才燃火开始烤制。
  因为不对铁箱的温度不熟悉,孟彤在做月饼之余,时不时还要打开铁箱看看,拿着小刷子给月饼上点儿蛋液什么的。
  祝香伶对月饼的制做过程极有兴趣,全程跟在孟彤身后打转。
  春二娘只当是祝香伶在指导孟彤做饼,也没多问。她自己不会做月饼,对烤月饼的铁箱更是束手无策,因此也只能帮忙烧个火,顺便跟祝香伶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上两句。
  待到第一批月饼出炉,孟彤把孟大也从屋里请了过来。
  一家人坐在凉棚底下,孟彤泡了壶水果茶,又拿了四种口味的月饼,各自切了四份,摆在桌上让众人品尝。
  “这个味道不错。”祝香伶尝了一口莲蓉蛋黄月饼,眼睛就亮了。孟大和春二娘尝了口,也跟着连连点头。
  孟彤拿起最后一小块,也咬了一口,感受着嘴里莲子的香甜和蛋黄的咸酥完美结合的滋味。
  虽然没有色拉油,但做出来的月饼却没有她以前做的差,孟彤吞下嘴里的月饼,才笑道:“那这个莲蓉蛋黄的月饼,咱们自己就多留一些。”
  让孟彤想不到的是,春二娘竟喜欢酸酸甜甜的果酱月饼,而孟大则更喜欢核桃松子花生芝麻月饼。
  孟彤自己是不怎么挑食的,因此便将这三种月饼各留了十个给自家吃,其他的月饼就拿油纸一一包了,用孟大闲时编的各种大大小小的笸箩一一装好。
  孟大和祝香伶都知道孟彤是个自已会拿主意的,因此看她在那里捣腾,也不去管她,只悠闲的一边吃着刚出炉的月饼,喝着酸酸甜甜的水果茶,一边看她在那里忙来忙去。
  而春二娘是纯属想帮忙也不知道怎么帮,因此也就跟着祝香伶和孟大一起乖乖坐着,喝茶吃月饼了。
  孟彤装好了月饼,看了看,又回屋去翻出一匹粉色的绸缎,用剪子剪了一段下来,载成了拇指宽的缎带。
  春二娘见孟彤拿着这么多缎带过来,原还想问她这些缎带哪儿来的。
  结果看她拿着缎带将笸箩交叉一捆,然后在笸箩顶上打上个蝴蝶结,普普通通的一个竹笸箩,一下就看着大气了起来。
  春二娘瞬间就觉得自己啥都不用说了,女儿的做法无疑都是对的。
  “陈大娘家,刘大叔家,王大娘家,牛二叔家,族长家……”孟彤数着桌上装了月饼的笸箩,算着要送的人头。
  赵家的月饼这回是不用送了,不过三个孟家族老家这回却是不能少的,好在村子里的乡亲,她意思意思,各家送一小笸箩月饼略表心意也就行了。
  至于周元休、齐子骁和魏铁军,孟彤准备的是四味十二个装的大笸箩“豪华”月饼装。
  至于像周元休身边的左青,魏铁军身边的魏成,齐子骁身边的侍书、侍墨等人,因为人数太多,孟彤干脆也不用笸箩装了,所有月饼包了油纸之后,装在小竹框里,到时让他们自己拿去分。
  女儿太过能干了,孟大发现自己什么事都插不上手,可看着春二娘毫无所觉的样子,他心底那些微的失落很快就淡去了。
  他的身子他自己清楚,他是肯定陪不了她们母女几年了,孟彤越能干,就越能照顾好春二娘。她们母女将来能好好的,他就是死了也能安心了。
  等孟彤把做的所有月饼都烤好,都已经下午申正时分了。她把炉灶下的火熄了,又用水把烧红的铁箱给泼冷,这才收拾了东西,准备出门送礼去。
  月饼这东西经不起颠波,赶骡车进村肯定是不行的。
  孟彤在骡子身上挂上两个竹框,在框底垫上干净的干草,这才把要送的月饼一一放进竹框里,然后带着小狼就进村去了。
  刚到村口,就听到一声惊叫,“哎哟,俺说孟彤啊,你这大白狼长得可够吓人的啊,它不咬人?”
  孟彤扭头看去,见是赖八便笑道,“叔,俺不叫它咬人,它就不会咬人的,您放心。”
  赖八闻言这才定下心神,远远的站着跟孟彤搭话,“你这又是要往谁家送礼去啊?这回又送的啥好东西啊?跟叔说说呗。”
  孟彤笑道:“也没啥,就是俺没事儿做了几个饼子,自个儿尝着味道还过得去,就想给王大娘和陈大娘她们都送点儿尝尝。”
  “哦。”赖八一听是饼子,顿时就没了兴致,冲孟彤挥挥手,便自顾自的走了。
  孟彤只笑了笑,继续往村子深处去。
  刘大今日正好在家,一见孟彤往他家这边来,就知道她又是来送东西的,他也不问孟彤是来送什么的,先回头冲屋里喊:“刘铁,刘银,你孟彤妹子又送东西来了,你们俩赶紧去园子里给她摘些瓜果带回去。”
  孟彤听着便忍不住笑,“齐大叔,你也不问问俺给你送的啥,就叫刘铁哥和刘银哥给俺摘瓜果,回头亏了您可别埋怨俺送的东西轻了。”
  刘大乐呵呵的道:“不埋怨,不埋怨,只要你来,叔都让你哥给你摘瓜。”
  孟彤也不下骡子,伸手到竹框里拿出一个扎着缎带的笸箩,递给刘大,道:“明天就是中秋节了,这是俺做的月饼,给叔和婶子还有两位哥哥尝个鲜。”
  刘大一看笸箩上还扎着缎带,忙将手在身上擦了擦,才伸手来接,“哎哟,一看你弄得这么讲究,俺就知道这里头装的月饼一准好吃。”


  ☆、183毒还没有解

  孟彤听得咯咯直笑。
  刘银和刘铁抱了满坏的茄子丝瓜黄瓜过来。
  “俺这框可放不下这么多。”孟彤也没跟两人客气,把两边竹框里的笸箩挪了挪,让出点地方搁茄子黄瓜,实在放不下的,就只能推却了。
  “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