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桃华-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应该是散了,奴婢方才去厨房,听着前头已经没什么动静了。”茯苓也有点奇怪,“莫不是姑爷喝多了?”
“要叫老爷。”陈燕在这上头倒考虑得周到,“以后也不要叫我姑娘了,叫太太。婆母那里,要叫老太太了。你再去瞧瞧,席上究竟散了没有。”
席上的确已经散了,但刘之敬送完了客人,却没什么回新房的心情。这大半天的,他一直在琢磨陈燕复姓的事儿。既然她都改姓了,想来原本指望她在郡王妃面前给自己分辩的事儿也别想了,可如此一来,那差事究竟保不保得住,他心里实在没底。
这还是幸好他并不知道陈燕复姓是皇帝的意思,否则恐怕连酒都没心思喝了。饶是如此,也在院子里晃悠了一会儿,直到刘太太出来看见他,才奇道:“这是怎么了?不去房里看你媳妇,在这里杵着做什么?”
刘太太今日也累得够呛,刘之敬不由扶着她道:“娘累了一日了,怎的还不歇着?”
刘太太反手捶了捶腰道:“今儿人来得实在是多,娘不累。”客人来得多,说明儿子有前途,她高兴还来不及呢。何况客人多,收的礼金也多,方才她在房里粗粗点了一下,竟发现还有人在礼盒里夹送了两张一百两的银票!
“这人可是跟你交情好?”刘太太还没见过送这么大礼的呢。
刘之敬却变了脸色:“二百两的银票?是哪一个?”
这个刘太太记得清楚,马上答了出来。这礼从外头看极不起眼,可里头居然内容如此丰富,自然是记忆深刻。
“这礼不能收。”刘之敬立刻道,“娘拿出来,我明日想法子还回去。”
刘太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是贺礼?”
“不是。”这肯定是为了种痘的事来的,“娘,哪怕就是,无亲无故的,我也不收重礼。”他在外头一向营造的就是清廉自守的形象,因此这次种痘也有人找他托人情什么的,他统统没有答应,只管苦干。这显然是有人明面上进不来,就借着他的喜事送银子了。
别说二百两银子对握着谭氏嫁妆的刘家来说还不算什么,就算是两千两,也比不得他的前途。眼下这差事本来就有点危险,若被人知道他收了银子,那是非丢不可的。所以这银子他必得还回去,还得明公正道地还,让众人都知道他不收重礼,是个清廉梗直到几乎不近人情的人,这才是孤臣的正确形象。
一虑到自己的前程,刘之敬连刘太太都要顾不上了,哪里还记得新房里有个人等着呢。于是陈燕左等右等,坐得腰都酸了,仍旧没见人进来。
“这是怎么回事?难不成吃醉了宿在前头?”新婚之夜丈夫不进新房,哪怕是因为醉酒也是丢脸之事。
茯苓又跑出去一趟,脸色不太好地回来:“老爷在老太太房里。”
“这会儿呆在老太太房里做甚?”陈燕愣了一下,“老爷可是喝醉了?”
其实刘之敬这会儿正研究礼物的事呢,看看里头还有没有借机塞钱的。然而茯苓可不知道,又不能冒冒失失去敲刘太太的房门,自然是只能回来了。
陈燕怔了半晌,默默在床边坐了下来:“再等等吧。”婆母这是什么意思?
人闲着就容易胡思乱想,陈燕坐了片刻,看着那摇曳的红烛,不期然地就想起桃华来——安郡王府里没有婆婆,想来是绝不会有这种事的,再看安郡王陪她回来时那副模样,定然也不会有花烛夜独守空房的情况了。
陈燕在胡思乱想的时候,桃华却在枕上跟沈数说话。
“你疑心我的眼疾是下药所致?”沈数本来听得心猿意马,桃华在那里说,他就捏着桃华的手指在玩,一直听到最后几句,终于转移了注意力。
“我是有些疑心。”桃华这次从皇宫里出来,带出了赵充仪和先贤妃的医案抄本。两相比较,发现先贤妃也有头痛目眩的状况,这么一来,三人的情况就有了相同之处。固然这也可能是个巧合,但桃华打算把它当成线索,先从这一点考虑考虑。
沈数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眼睛:“但——这是什么药?”
“我还没有想明白……”桃华不得不承认。但这种药很可能会影响到脑部神经,赵充仪生下的那个畸胎,据说脑袋就是奇怪地扁平,仿佛被人从头顶上削掉了一块似的,显然是大脑发育有问题。而视觉与大脑息息相关,能影响大脑的,很有可能就反映在眼睛上。
如果抛去这个时代有什么特殊的未被记载的药物的话,桃华还是怀疑是重金属中毒——赵充仪生下畸胎的时候她就疑心了,然而又没法分析药物成分,所以直到现在也只是疑心而未能证实。不过,如果沈数的眼睛真是中毒所致,那么说不定真的还能治。
不过,这话桃华现在没有说。她隐约地觉得,沈数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并不在意眼疾,可其实还是有点遗憾的。万一她现在说了能治,沈数抱了希望最后却治不好,岂不是又让他失望一次?
沈数倒不知道桃华想的是这个,只沉吟道:“依你看,袁淑妃这一胎还能保多久?”
“没多久了。”桃华毫不犹豫地道,“我怀疑胎儿已经死了。”死胎是保不住多久的,即使太医医术再好也没办法。
“也不知道在这之前,皇上能不能拿得住证据。”沈数微微叹了口气,“这也不知是宫里死的第几胎了……”
桃华却想到另一件事上去了。如果先贤妃真的被下过这种药,为什么她却平安生下了沈数,自己却是死于血崩。是给她下的药量不够,还是她本身有更好的抵抗力?当时祖父有没有发觉先贤妃有什么不对呢?
“不要想了。”沈数发现桃华睁大着眼睛出神,看看时辰,便伸手在她面前晃了晃,“时候不早了,你今儿已经累了一天,快休息吧。”
“我倒不累……”桃华这会儿大脑就像进了迪厅,许多念头仿佛闪动的彩色灯光一般交错飞掠,从她眼前闪过却让她抓不到。
“不累的话……”沈数的手落在她肩上,慢慢往腰下滑,“那做点别的事?”
“你——”桃华还没醒过神来,已经被兜头盖在被子底下了,“干吗……”
黑暗中传来沈数的低笑:“免得着凉……”
都春天了,谁会着凉。桃华很想踹他一脚,然而很快就顾不上了……
安郡王府没长辈,最大的好处就是你想什么时候起床就什么起床,用不到考虑给长辈请安的事儿。于是桃华第二天理所当然地赖了床。
沈数是一早就走了,别看他现在没差事,却比桃华这个马上就要被指派差事的人还忙。他走的时候桃华还在呼呼大睡,一点儿都不知道。
“王爷说不让叫醒王妃呢。”薄荷一边给她梳头,一边笑容满面地道。王爷起身的时候蹑手蹑脚的,生怕惊动了王妃,可见体贴。
桃华懒洋洋地坐着,只觉得身上酸软,一点儿都不想动。薄荷从镜子里瞧瞧,见主子半闭着眼,脸上虽然淡淡的,唇角却微微翘起,就知道心情不错,遂拿听的外头的事儿来说:“昨日殿试发榜呢。奴婢听说可热闹了,放榜的地儿有人哭有人笑,还有榜下捉婿的,那些个未曾成婚的进士,有人险些就直接被抬了去……”
一说这个,倒提醒了桃华:“江二公子可下场了?”
这个薄荷可不知道:“奴婢没听说,不过——”她原是随口说起了这件事博桃华一笑罢了,这会儿话到一半才想起来有人是不该提的,顿时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
“不过什么?”桃华本来也就是随便听听,想起江恒偶然问一句罢了,薄荷这么一迟疑,倒引起她注意了。
薄荷纠结了一下,然而她是素来不会有什么瞒着桃华的,还是道:“听说欧家公子中了传胪。”
“欧航?”桃华回忆了片刻,才想起有这么个人来,“他今年也就十八岁吧,少年进士,还能中传胪,可见才华实在不错。”
薄荷观察着桃华的脸色,见没有一点变化,反倒像是要记不起来似的,这才放了心:“听人说,皇上原想点他做探花,后来不知怎么改了传胪。今年的探花三十多了,听说长相也平平。”
探花是个挺有趣儿的位置,一般都要择进士中才貌两全的来担任。听说前朝就有人因为长得太好,原该是做状元的,却被改成了探花。也听说有人名次原来没那么高,但因为生得好,被提做了探花。这里头命运起起伏伏翻云覆雨,却也颇能让人生出些感慨来。
但欧航这样的少年进士,桃华仿佛记得他生得也很不错的,如果才华出众,点个探花也不算什么。如果这样都只做了传胪,大概探花的水平实在是不错。毕竟探花是一榜第三,传胪则是二榜头名,算是第四,中间这一个名次,倘若大家水平相去不远,上下换换都是常事。
当然,这大概也证明,今上可不是那等喜欢弄些噱头的皇帝,他用不着一个相貌出众的探花来粉饰太平,而更看重真才实学。
“奴婢听说,光昨日欧家住的地方就有好几拨媒婆上门呢。”既然桃华不在意,薄荷也就敢说话了,“那还是在客栈,门槛都怕要给踩平了。”
桃华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成婚半年,她忙得跟个陀螺似的。这会儿难得安静下来,回想一下之前的日子,忽然有点儿恍如隔世的感觉。不单是欧航在她的记忆中已经淡得只剩下一条影子,就连江恒都已经模模糊糊了,只记得曾经有那么个少年,在她成婚之前送来过一根手雕的簪子,然而那簪子她带去了西北,却没带回京城来。她的生活已经全被沈数占满了,再容不下别人。
薄荷说了几件新进士的趣闻,见桃华不是很感兴趣的样子,便转而说起另一件事来:“王妃,咱们府里是不是也该整顿一二?”
这话提醒了桃华:“的确。过几日我要把柏哥儿接过来住,你在旁边收拾个院子出来,安排得当的人手照顾。”这几天又是陈燕成亲,又是袁淑妃动胎气,她险些把这件重要的事忘记了。
安郡王府建成之后,按例是由内务府派来宫人内侍充当奴婢,当时沈数刚住进来的时候,蝉衣和蝶衣已经把这些人拉网似的排过一遍了,其中不乏内务府看人下菜碟,弄些平庸笨拙的进来充数,当然也有被人趁机安进来的眼线。
几个眼线当然是被挪到不相干的差事上去了,那笨拙的也被往内务府退还了几个。因安郡王府的主子就沈数一个,当时有两个大丫鬟两个侍卫就足够了,所以蝉衣蝶衣两个把持住沈数的院子,其它位置拿出规矩来就行。横竖外人近不了沈数的身,想干什么也干不了。
然而如今就不行了。桃华陪嫁的人不多,可这次显然是要在京城长住,这些人可就不能不清理了。
“事情太多了……”桃华对着镜子看了一下,“别戴那许多沉重的首饰,今儿不进宫。”她得做一下推广种痘的计划了。这时候颇后悔没把郑嬷嬷带回来,否则清理内宅这事儿就可以交给郑嬷嬷。
薄荷忙道:“府里这些人,邬先生已经给了奴婢一份儿名单。”上头详细记录了谁是派来的眼线,谁可能跟宫里的人有些绕弯子的关系,谁虽然笨点却是忠心的,以及谁倒是能干,可是总想着另换个主子伺候云云。
桃华扫了一眼,也颇觉惊奇:“这可省事多了。”
薄荷笑道:“邬先生说,是王爷吩咐他做的。”这次回京城,邬正当然也跟着回来了,沈数准备过一阵子就把王府原来那个长史换掉,把邬正提上来做王府长史,所以邬正现在就开始着手了。
“那你跟邬先生商量着处理吧。”桃华自知在这上头的手腕并不高明,看蒋家就知道了,她若是能做得好,何至于蒋锡现在要出门游历呢。
薄荷的脸不易察觉地红了红:“奴婢哪有那工夫,得伺候王妃呢。”
桃华正看单子,没发现她脸红:“咱们人手少,何况现在王爷的人不在,这内宅你不给我立起来,我再找谁去?邬先生将来就是当了长史,他也只管二门外头的事,里头还得咱们自己来。我手边就你一个靠得住,你不做谁做?再说屋里的事有桔梗儿呢。不过,咱们的人也的确是太少了点……”原本在蒋家的时候她院子里还有个茯苓呢,现在到了郡王府,身边的人居然跟在蒋家的时候差不多一样,那怎么可能够用。
这么一说,薄荷顿时打起了精神:“王妃放心,奴婢一定看得她们牢牢的!就是这人手的事儿……”蒋家下人本来少,带陪房也带不了几个,当时又没有从外头买人,这会儿可到哪儿去淘换呢?
桃华喃喃道:“实在不行,就跟皇上讨几个吧……”倒不是说要皇帝的人,而是让内务府拨几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宫人过来,挑着好的收服几个,倒比从外头买来的更省心。毕竟内务府的人都是教过规矩的,进了府就知道该做什么。且这些人进宫时身家清白都是有据可查的,比人牙子弄来的来历更清楚些。
“你拿纸笔来列个单子。”桃华被这一堆事搅得头大如斗,“先先后后的排个次序出来,一件件的去做。不过,给柏哥儿收拾院子是头一件,再者,还要给父亲准备出行的东西。”想也知道,曹氏是肯定指望不上的,就算交给她,恐怕也准备不好。
桃华没猜错,曹氏这会儿刚刚听蒋锡说要出门,已经呆掉了:“老爷,这——”出门也就罢了,怎么连儿子都要送到安郡王府去?
蒋锡并不是来征求她意见的:“等燕姐儿回了门我就要走。柏哥儿那里,你给他收拾一下东西吧。”
☆、第186章 回门
曹氏万没料到会有这么一出,瞪着眼愣了一会儿才叫起来:“老爷,你这是做什么!柏哥儿是我儿子,怎么,怎么能去郡王府住?”哪有弟弟跑去姐姐夫家住的?
蒋锡不想跟她多说:“等我出了门,外头的事你不必管,每月账房会拨例银给你,采买上自有元胡管着,你也不必操心。若有什么急事,可以去找桃姐儿,若是无事就不要去烦她了,桃姐儿如今身上有皇上指的差事,想来你也是知道的。”
这下曹氏真的急了。外头的生意不用她管,连采买都由管家负责——元胡是外门管事,蒋锡素来倚重的,办事沉稳周到,这采买交到他手里,可想而知她是不可能再沾手了——如此一来,岂不等于将她又给闲置在内宅了?
这跟从前桃华掌家的时候没什么两样——不对,还不如那时候呢。至少那时候衣食住行每日安排是不必她操心的,身边还有女儿陪着,儿子也能见面。可如今,就算采买不用她经手,要买什么总得她自己想吧,从前桃华掌家的时候也没觉得缺什么,等到自己管事了才知道这里那里的一时想不到就会少东西,很得费些精力才能周全呢。
再者现在女儿出嫁了,显然不能再承欢膝下,再把儿子送出去,这是让她一个人在宅子里憋闷着吗?
“老爷,你要出门我也不敢拦着,可柏哥儿是我儿子,自然是由我照看才是,哪有住到郡王府去的道理?”
蒋锡话都说完了,当然不会再跟她掰扯什么道理,站起身来淡淡地道:“等回门那天桃姐儿就把人接走,你收拾东西吧。”当然不收拾也没关系,蒋柏华身边自有伺候的人收拾,或许还比曹氏周到呢。
曹氏眼看着蒋锡抬脚就走,往前追了几步在门槛上绊了一下,险些摔倒,连忙扶着门框才站住,蒋锡已经头也不回地走出院子去了。曹氏看着他的背影,想起刚嫁进蒋家时蒋锡温和的模样,知道她有孕时的体贴,还有她生下蒋柏华时的欢喜,只觉得这几年的日子仿佛一场梦似的,稀里糊涂就变了模样,而她甚至不知道是怎么变的。
“这不成,这不成啊……”曹氏喃喃地道,却想不出任何办法来。蒋家是蒋锡作主不消说了,桃华更是强势。若是别人家,娘家兄弟或者还可以来劝阻,偏偏她娘家远在江南,唯一的同母兄弟已经流放到不知哪里去了,谁还会替她来说话呢?
曹氏想了一圈,竟想不出半点办法,不由得颓然地扶着门框坐倒在门槛上。她这会儿才发现,其实她在蒋家根本不算什么,之前不过是蒋锡和桃华容让她,她才能做个当家主母,一旦这两人都不再容忍她的时候,她就什么都不是了。
“太太——”新提拔上来的两个丫鬟橄榄和银杏连忙上前来搀扶她。曹氏抬眼看见扶着她右边的就是银杏,下意识地将手一甩,“走开!”
茯苓跟着陈燕出嫁之后,就又从下头的二等丫鬟里提了一个上来,让曹氏身边仍旧是有两个丫鬟可使。也不知是不是巧合,这两个丫鬟的名字也取得有趣:一个叫橄榄,一个叫银杏,正分别对应了从前的青果和白果的名字。
大约是爱屋及乌之理,曹氏对橄榄亲近些,却对银杏不怎么喜欢。因这名字是蒋锡取的,不能不让她想到被放出去的白果。今儿蒋锡说了这么一番话,曹氏再看见银杏,便不由得疑心起来——莫不是因为她闹着不让蒋锡纳白果,蒋锡才要出门的?
早知如此,当日不如不要闹了。曹氏深深地后悔起来。白果不过是个丫鬟,就是做了妾又能怎样?只要她将白果的身契捏在手里,就翻不出天去。何苦为了这事儿在桃华和沈数面前闹起来,丢了蒋锡的脸呢?
说起来,也是她的确疏忽了,当晚本就不该让蒋锡睡在书房的。那时候陈燕还提醒过她,说蒋锡的事儿都是白果在经手,有些不妥。可恨那时候她一心忙着嫁女儿,竟然没有发现白果的心思,以至于今日成了这个样子……
曹氏越想越是后悔,然而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便越发惦记起陈燕来,只盼着回门的日子快些来到,也好能跟陈燕说几句话。
所谓欢时易过,苦日难挨,曹氏越是盼着陈燕回门,就越觉得这时间过得太慢。她拖着不肯给蒋柏华收拾行李,蒋锡也不催她,自管叫现在伺候蒋柏华的小厮砂仁和丫鬟山药去收拾常用的东西,至于以后缺什么,自然有桃华给补足,并不必他操心。
蒋锡自己这边,也着手收拾东西,蒋老太爷还特地过来,给他送了些路上常用的成药。因此这两日蒋家忙忙碌碌的,曹氏这个主母竟然似有如无,根本没人要听她的意见。
曹氏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到了陈燕回门那天。大清早她就起来,不过先来的不是陈燕和刘之敬,却是沈数和桃华。
桃华带了一个收拾得十分整齐的箱子,外加一辆轻便马车:“这马是王爷特地去挑的,速度不见得快,耐力却极好。既能拉车,到了山路上还能骑的。”
这两匹马据沈数说是蒙古马与河曲马的杂交。蒙古马耐寒冷、耐粗饲、耐劳苦,而且不易受惊。而河曲马挽力大,性情温顺,持久力强。这两者杂交出来的马匹,拿来拉车往东北那边去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蒋锡会骑马,但骑得并不很好,若给他一匹什么神骏,他根本控制不住,倒是这样温顺的马匹最合适,当下就有些惊喜:“又叫征明费心。花了多少银子?”他被封了药师之后家里也置办了马车,然而又怎么能跟沈数准备的相比。沈数是时常行远途的,马车要怎样才能既轻便又结实,配什么马合适,他都知道。
“岳父又客气了。”沈数把马车带回来的时候,已经得到桃华的热烈感谢了,这会儿心满意足,根本不想提银子的事儿,“常言说女婿如半子,岳父跟半子还说这些做什么。”
蒋锡看女儿面色红润眉眼含笑,知道这是过得好,心里十分畅快,抬手拍了拍沈数的肩,笑道:“你说的是,倒是我着相了。”他的性情素来如此,不善做伪,既然沈数直率,他也不讲那些虚礼,坦然叫小厮将车马带下去安置,又来看桃华准备的箱子。
要论出门的次数,桃华两辈子加起来比沈数又要多了。虽然古今难免有所不同,但两下里结合一下,收拾的东西既简便又实用,比蒋锡自己收拾的更好,只是衣裳要蒋锡自己加进去就是了。
女儿女婿考虑如此周到,蒋锡自然满心欢喜,原本很快就要离家的那点子伤感也都没了,拉着沈数道:“今儿再陪我喝几杯。”
沈数当然是欣然从命。陪蒋锡喝酒,对他来说真的就是“几杯”而已。桃华又好气又好笑:“爹今日不许喝醉了。柏哥儿去看着爹爹,只许他喝三杯。”三杯黄酒,蒋锡还能顶得住。
曹氏一直连话都插不上,这时候见沈数和蒋柏华一起陪着蒋锡,桃华落了单,连忙捉了这个空儿拉了桃华道:“桃姐儿,你爹爹说,要把柏哥儿送到安郡王府去?”
桃华淡淡点了点头:“我今天就是来接柏哥儿的。太太放心,王府那边都收拾好了,什么都不少。”
曹氏急道:“为何要将柏哥儿接过去?”她本想说自己才是蒋柏华的母亲,然而看见桃华冷淡的神色,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生硬地挤出来几句,“听说皇上给你派了差事,想必也是要忙的,哪里还顾得上柏哥儿呢?”
跟在她旁边的橄榄和银杏闻言,不由得都低下了头。太太实在太不会说话了,这样说仿佛是在指责王妃照顾不好柏哥儿似的,何不说不想让柏哥儿去给王妃添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