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贵芳华-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绝不!
所以西胡使臣完美的踩中了皇上心中的痛点,但引诱他踩坑,还有另一个人的功劳。
连材道,“我去宣那西胡使臣进宫前,曾遇到程家二爷,跟他略提了提姑娘的心思。后领人进宫时,程二爷便撞了使臣一下,并吵了一架。可惜程二爷输了,气红了眼走的。”
宁芳顿时明白了。
程岭定是知道了她的计划,便故意示弱,先引着这个使臣骂自己一顿,惯出他的骄横之心。后面她再办起事来,就各种有如神助。
宁芳想要道谢,可连材笑着摆手,“别看我是阉人,到底也是中原子民。虽不能提刀上阵,但能给西胡添点堵,我还是愿意的。”
皇上舍不得皇室贵女,便想拿宫女去填坑的事,连材也是不怎么看得上眼的。
兔死狐悲,都是下人。能顺手推一把的事,干嘛不帮?
也不仅是他,宫女蓉儿也是一样想法。故此才愿意冒险,给那使臣递了几个秋波。
否则西胡使者再不晓事,也不会无缘无故就对个宫女动了心。
所以千万别忽视小人物的力量,若蚂蚁够多,也能咬死大象!
在赶走西胡人不到半个月之后,前线传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历经数次苦战后,不管皇上愿不愿意,监军程岳终于带着他的五千将士,重夺回了三川口,真正实现了关门打狗!
第393章侧妃
程岳重夺回三川口后,众人都盼望的关门打狗,可这只狗,自然急得要跳墙了。
于是,一直手握重军,跟在程岳后头捡便宜的俞志国突然发现,自己变成直面西胡的主要战力!
程岳越是在三川口严防死守,他,他的压力就越大,心里就越害怕。
然后,一直被吹嘘得有如天神下凡的俞大将军,带着他那几万兵强马壮的人马,居然拦不住已经打了小半年,且被海盐弄得腹泻不止的西胡人,跑了!
消息传到京师,就算是最偏颇俞志国的人,都没法帮他说好话了。
上万人的军队,被几千人打得溃不成军,这已经不能用无能来解释了。
这根本就是畏战!
而且,把西胡人放到大梁的地盘上四处乱窜,只会祸害更多的百姓,甚至威胁到京城!
据可靠情报,有部分西胡人已经彻底绝望了,正往京城而来,估计是想来拼一把,能刺杀皇上最好。
刺杀不了,在京城四处杀杀人,放放火,给永泰帝捣捣乱,也算是出一口气了。
京城官员们再一次慌张起来,皇上也气得在宫里摔了几筐瓷器,然后最终下旨,调山东都指挥使戚昭义回京,任五军都督府大都督一职。
朝野惊叹之余,皆安心了。
宁芳不甚明白,文鸳姑姑细细讲给她听。
“若说起这戚家,当数本朝第一武将之家。因老家在山东,不仅弓马剽悍,也擅水战。从前朝起便出过许多厉害人物,还有自己的船队。朝廷对外海贸那一块,大半是他家在打理。于是他家也跟别处不同,别处军队皆是朝廷发饷银养着士兵,他家士兵皆是戚家自养着的,还往朝廷交银子。”
“皇上这也能同意?”宁芳非常惊讶,以永泰帝多疑的性子,能让手下掌握这样的兵权?
文鸳道,“这也是戚家得人敬重之处。戚家先人留有祖训,对抗外敌内寇,死不足惜。但若是为了争权夺利,戚家绝不出手。前朝末年乱成那样,多少人劝戚家揭竿而起,自立为王,可戚家皆不为所动,否则这天下真说不好姓了谁。等本朝太祖开国,便与戚家立下约定,只要戚家依旧遵循祖训,朝廷就让他家世袭山东指挥使之职。只在外敌入侵,或是盗匪作乱时,才调用戚家。因此事是刻在铁牌上,发给戚家的,所以戚家又被称作戚家铁军。”
宁芳这才恍然。
而五军都督府,原是执掌天下兵马大权的衙门,除了开国太祖那位骁勇善战的外甥任过,再只有辅佐周王上位的老英王等廖廖几人任过,余者空缺多年。
想来要不是怕西胡当真打进京城,闹得太难看,皇上也舍不得拿这个职位出来赏人。
戚老将军前来上任需要时间,预计说年后才能到。但西胡四处作乱的情报,却是天天如雪片般往京城上报,扰得人心惶惶。
而因西胡作战,各地的乱民流匪也渐渐猖獗,在这年关将近的时候,扰得大梁朝西北部,简直是一塌糊涂。
许多达官贵人生怕受战乱影响,纷纷涌入京城,投亲靠友。
一时间,京城房价越发高涨,且有价无市。
亏得宁家早早修缮了房子,住进了庆平公主府。如今外头同样修缮一所房屋,价钱足足要贵出三倍有余,且还得等上不知几月。
这日眼看大清早的又开始下雪,夏珍珍亲自提着一罐炖菜,给庆平公主送去。闲话中说起京城房价,公主殿下也听得津津有味。
及至要走时,夏珍珍才装作无意的提了句,“这道佛跳墙,乃是素斋,今儿大雪,公主吃着也暖暖身子。”
庆平公主眼睛一亮,“多谢,多谢!”
转头让人拿了佛经给她,“如今天冷,让府上太太别这么顶风冒雪的过来讲经了,这佛经上有我读的一些心得,给太太瞧了,若有些想法,写了命下人送来就是。”
夏珍珍笑着应了离开。
庆平公主立即阿织阿织的叫了起来,“快去提个炉子来,今儿咱们就在屋里吃了。”
阿织抿嘴一笑,很快提了炉子过来。
待罐子烧开,香气四溢。
不过宁家这些天送来的饮食俱是如此,也没人觉得有什么奇怪。
细闻闻,都是股萝卜白菜味。而那些模仿鸡鸭鱼肉做的红红白白的素斋,咬下去,不过是豆子面粉而已。
但只有吃的人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
不过说来,能把猪牛羊肉做得跟素菜一样,还想方设法掩盖掉肉香味,也真是多亏宁家人费心思了。
因怕人知道,这些菜许多皆是宁茵宁芸姐妹亲自指点,夏珍珍或宁四娘亲手送来,再不经第五个人的手。
就因为感念宁家人的用心,庆平公主才会在那日,冒险上了奏折,表示愿意远嫁,替宁芳转移了视线。
吃得身上暖和之后,庆平公主搁下筷子却又叹了口气。
“自家男人还在前线生死不明呢,还能这么惦记着旁人,这一家子倒是真心不错。哎,你们说我要不要想个法子进宫,替她们打听打听?”
自俞志国溃败后,庆州大乱,三川口与京城的联系也中断了。
宁家人虽早知宁怀璧去了程岳那里,但具体情形如何却是一概不知的。这年关将至,能不惦记么?
阿织道,“奴婢可不懂这些,不如请郭公公来帮您出出主意吧。”
才说着话,郭让却是连伞也顾不得打,只扶着个小太监,便急急过来了,“公主,前头宁家来人了!”
庆平公主怔道,“她家来人关咱们什么事?莫非是坏人?那我去看看!”
“不是!是宁家一位表姑娘回来了,偏偏,偏偏跟咱们也攀着亲!”
庆平公主彻底糊涂了,宁家什么时候能有位表姑娘,跟她也能攀上亲的?
客房宁四娘看着眼前的女子,都快气疯了。
“你,你们好啊……”
南湘儿得意非常,见外祖母来了,也端坐不动,还左右打量。
“外孙女自然很好,看来外祖母也过得不错嘛。”
旁边梅氏却没她这般镇定,只心陪笑道,“我们先去了那处旧宅,才知母亲搬来这里。然后南,南侧妃说,庆平公主也是亲戚……”
“宁家太太好啊,老奴给宁家太太请安!”
梅氏没说完的话,给快步赶来的郭让打断了。
老太监乐呵呵进了门,好似全没看到旁人一般,只望着宁四娘笑道,“公主听说顺王新纳的美人来了,叫过去瞧一眼呢!”
听着那一声“美人”,南湘儿即刻黑了脸,原指望能有人站出来帮她说几句好话,谁知王府里的丫鬟婆子皆是惯常的装聋作哑,半声也不吭。
只有梅氏,讪笑着解释,“我,我们姑娘虽是才抬进门,可王爷说了,日后必是要封侧妃的。这回进京,也是要将姑娘记上玉牒,以正名份。”
郭让一听,顿时打了自己一巴掌,“哎哟,老奴不知,得罪了贵人,还望勿怪。只不知王爷这会子是去哪儿了?过会子也要来咱们府上么?那要不要提前预备着?”
“不必了。”南湘儿此时才重又傲然道,“王爷这会子进宫了,想来皇上会另外给我们安排宫中住处,我不过是过来瞧瞧亲戚。这会子既已见了,我便去见见你们公主吧!”
郭让笑得一脸谦卑,“那老奴在前头领路。”
南湘儿嗯了一声,起身扶着丫头,望着半天也没给她见礼的宁四娘,到底也不太好说什么,高昂着下巴走了。
待这些人浩浩荡荡的离开,宁四娘再望着梅氏,那目光竟似吃人一般,又重复了一遍,“你们,很好啊!”
梅氏惊得冷汗都冒出来了,“娘,这,这可不关我的事。全是相公……也是南,南侧妃跟王爷有缘……”
“收起你那些废话吧!”
宁四娘只觉深深的疲惫,甚至都不想再多看这个儿媳一眼。
“我只提点你一句,玉牒没有下来之前,她不过是个美人,要改称呼,等玉牒下来了再说。王府的人都没有喊过一声侧妃,我们这样的小户人家更加不能犯错!我累了,你若想伺候这位南美人,便去公主府那边等着,若不想伺候,自己回屋歇着!”
说完,宁四娘转身走了。
留下梅氏,望着后头赶来的夏珍珍,强笑着说,“咱们家的表姑娘,可是福缘深厚,竟入了顺王府呢。”
夏珍珍却只哦了一声,然后半句也不多问,只顾着去看婆婆了。
梅氏站在那里,就象是误闯进陌生人的家,尴尬无比。
等到宫中的宁芳得知消息,已经是三日后了。
驻守太原府的顺王,因害怕战乱,把世子留在太原守着,自己不打招呼就跑回了京城,惹得皇上十分不快。
但护短的皇上,到底没对他这个侄儿怎么样,而是在宫中安排了一个住处,让他先住着了。
但是,三日后,庆平公主派人进宫询问顺王叔,说有一位自称是他侧妃的美人在她府上停留多时,因她是清修之人,每日只有萝卜白菜,难免招呼不周。
所以这位美人便一直催她打听,王爷什么时候接她进宫?
恰好永泰帝听着,本就对这侄子贪生怕死极其不满,顿时发了大火。
第394章大捷
“国难当头,你不思好生守土卫疆,竟还有心思纳妃?简直荒唐!”
顺王连忙跪下请罪,“不是侧妃,就,就是个寻常妾室而已。她也是可怜,没了爹娘,跟着舅舅到太原任上。偶然见了,她不小心摔了一跤,我去扶了一把,恐坏了姑娘名声,才纳进府里的。”
永泰帝冷笑,“就这么巧?她怎么不摔在别人面前,偏摔到你面前了?你还扶了,别跟朕说,你身边下人都是死的!”
顺王给骂得无语,只得请罪。
永泰帝骂完了他,又憎恶起那个未曾见面的美人,“既到了庆平府上,便让她也跟着公主抄经念佛吧,正好青菜萝卜的败败火,你也一样!每日抄不上一卷,连青菜萝卜也别吃了!”
顺王心中哀号连连,深恨那个不晓事的南美人。
好容易进了京城上哪儿不好,偏要去找外祖母显摆,谁知外祖母却是入了公主府。结果这回倒好,自己吃斋念佛不说,还连累了自己。
等顺王回了屋子,看见雷厉风行的永泰帝,派人送来半屋子的白纸毛笔,原本对新纳美人的十分喜爱,已降为十分怨恨。
面对公主府派来,还想求他带几句好话回去的老太监,只余忿恨,“害得本王要日抄一卷,让她抄两卷!”
噩耗传回,且不提南美人如何憔悴神伤,庆平公主迅速收拾一间净室,安置了这位美人及随从。
至于一应花销,她可是记了账了,全部按最贵的收。
如今的市价便是如此,横竖她一个清修之人,难道王叔还好意思赖账?
只宁芳听了,久久无语。
那位顺王,她见过一面,已经年过四旬,还是个大胖子。既不年轻英俊,也不算多情有才,可想想人家的身份,她又觉得这十分象是南湘儿会做出来的事。
只是,恐怕祖母会不好受吧。
不过这回,宁芳小看宁四娘了。
郭让奉命进宫时,便给宁芳带了封信,宁四娘亲笔所书。除了关心宫中两个孙女安好,只在末尾淡淡提了一句。
你表姐既已嫁人,便不该我等操心了。往后你们姐妹若有遇到,只以平常心待之即可。
宁芳心中叹了口气,或许这些年,在这位表姐恃宠而娇,不断伤害亲人的同时,也磨灭了所有亲人对她的感情。
回头她把信拿给宁萱看了,宁萱看完沉默半晌,忽地说,“我往后也不再恨她了。”
连恨都放下了,就真的是没什么感情了。
可宁四娘到底是受了刺激,又受了些风寒,大病了一场,昏昏沉沉一直到年关,可把夏珍珍吓得要死。
好在几个孩子渐大,日夜跟在身边帮忙宽慰,又有程家照应,汤药皆是最好的,才渐渐把宁四娘养起来。
只这消息一直瞒着宫中的宁芳姐妹,怕她们担心。
直到腊月二十八那天,宁四娘觉得好了许多,便起来陪着孩子们一起剪窗花。还特意剪了个鹊登梅枝报喜图,一定要贴在夏珍珍屋里。
“这个寓意好,你贴左边,回头再剪个鹭鸶平安图,贴在右边,也好沾点喜气,求老天照应着二郎,早些传回喜讯。”
夏珍珍接了婆婆好意,正配合着说着吉祥话,忽地,京城大街上伴随着马蹄声,响起震天的呐喊。
“捷报!捷报!三川口大捷!大捷!”
宁四娘手一顿,整个人都屏住了呼吸。
这一刻,整个京城似乎都屏住了呼吸,只听那负责传令的旗牌手,几乎在用毕生最大的力气在呐喊。
“大捷!三川口大捷!霍小将军活捉了西胡可汗,戚家军截了胡人后路!投降啦,西胡人投降啦!”
待宁四娘一字一句,终于理解完自己听到什么时,眼前已经一片泪眼模糊。
再回过神来时,才惊觉京城百姓的欢呼,几乎快要掀翻了天!
不知哪家带头,放起了鞭炮,然后很快,整个京城全部炸响了。
“快快快!”回过神来的夏珍珍已经在喊,“咱们家也快把鞭炮放起来,放最大的那挂!”
“我去!我们去点鞭!”
安哥儿鞋子都没穿好,就带着弟弟冲了出去。
女孩们即刻围拢上来,流着眼泪说,“祖母,祖母您听到了吗?大捷,大捷啊,仗打完了,爹爹可以回来了!还有三舅公,三舅公也能回来了!”
喜悦的眼泪不仅是宁家在流,程家也在流。
所有出征将士的人家,还有那些渴望太平的普通百姓们,家家都流着喜悦的眼泪,欢呼着,庆祝着渴望已久的胜利。
但也有人是不快乐的。
宫中的顺王便惊了,“仗这么快就打完了?不会是假的吗?”
如果真的这么快结束,那他,他还跑回京城干什么?简直找抽!
宫中的消息自然灵通,“确实打完了。原来戚老将军说要年后才能到京城赴任,是迷惑敌军的。他在接到旨意时,早就悄悄点了兵将,赶赴边关。”
“监军程大人也是胆子大,那么艰难守着边关,还敢把霍小将军悄悄放出关口,让他们直接杀去西胡王廷,把留守的王公亲贵全都抓了,西胡这仗还怎么打?只能投降了。”
顺王恨得直咬牙,“这么大的事情,孤王怎么不知道?否则孤王留在太原,帮上一把,也是现成的大功啊!”
同样捶胸跺足的,还有京城一干想捡便宜的官员和世家子弟们。
“这么大的事情,怎么没透个风声?”
“风声?呵呵,人家连皇上都没禀报!没见今儿皇上听到,都一脸惊讶。人家憋着劲儿立大功呢,岂肯分润旁人?”
“那这么好的建功立业的机会,就这么全给他们几家人占了?”
“也不会全占,咱们这会子请战不就行了?”
“对,请战去!打不着大鱼,打些小虾也好啊,那些西胡人总有漏网之鱼吧,他们前面辛苦了,总得后来人补上!”
……
顺王也扔了毛笔,“我要见皇上,我要回封地!我抓不着西胡人,也能抓些流匪山贼!”
下人劝道,“王爷慎重!万一又惹皇上生气,以为您抢功怎么办?”
顺王道,“你想太多了,这会子皇上巴不得多些人来分功呢。听孤王的,准没错!”
顺王确实没猜错,不管是对于积极请战的官员和世家子弟,还有他这样临阵逃脱的王公亲贵,大局已定的永泰帝十分的和蔼亲切,充分满足了大家保家卫国的热血。
能去的,都安排去了,不能去的,也安排去了。
至于这些人到底能抓回几个胡人,或是几个山贼都不重要了。这大过年的,臣子们如此有报国热情,怎能打压呢?
所以皇上非常好说话的把人都放过去了,又下旨让立下大功的霍小将军,及辛苦了大半年的程监军赶紧回来休息。
沉浸在胜利喜悦里的许多人还看不明白,但谢应台却是嗤笑起来。
“看!老夫早就说吧,程岳领这个差使就是吃力不讨好。明明出力最多,功劳最大,可这‘辛苦了大半年’,只怕是给他人做嫁衣喽!”
谢耘有些动心,“祖父,我真不去战场吗?眼下可是白捡战功的好机会。”
谢应台不屑道,“捡那点子战功干什么?别忘了你如今已入了礼部,回头等这些战俘送来,有的是你立功的机会,这会子不怪祖父把你塞进这个清水衙门了吧?”
谢耘笑道,“还是祖父,高瞻远瞩。”
谢应台道,“原打算着你在礼部呆几年,等下届春闱收拢些弟子人心,有些功绩,再给你换个地方。如今看来,倒是让你捡便宜的。这个新年带你媳妇多去宫里走走,找皇上讨要些差事。”
谢耘点头,说完话便回了自己小院。
福慧郡主立即笑迎上来道,“郡马回来了,你瞧我今儿剪的窗花好看么?是你最喜欢的水仙呢?你看贴在哪儿好?”
“我瞧瞧,唔,是还不错。”谢耘拿着那几张精美的窗花,却转身就走。
“哎,夫君你上哪儿?”
谢耘似笑非笑瞟她一眼,“贴窗花啊。郡主如此贤惠,为夫回头便送枝新钗给你。”
他说完便半点不停留的走了。
福慧郡主一直眼睁睁的看着他的背影,进了远处的一处小院。那院门开时,有个极标致的少年迎了出来,谢耘笑嘻嘻拿出袖中的窗花。
福慧郡主猛地紧紧闭了眼,转过身去,而下人已经送来一枝华美无比的珠钗。
握着那枝冰冷的珠钗,福慧郡主的心里,也跟着凉透了。
贴身宫女琥珀看不过去,“郡主,您何必这么忍气吞声?郡马这样不检点,公然跟个戏子……”
“够了!”福慧郡主用力眨掉眼中的泪水,努力庄严道,“你也知道是个戏子,那不过就是个小猫小狗般的玩意儿,郡马只是兴致来了,玩玩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倒是你,竟敢指责郡马,你的规矩学到哪里去了?今日念在多年的主仆情分上,我就不计较了。但若有下次,我绝不轻饶!”
琥珀忿然,到底沉默下来。
只是再看着福慧郡主的眼里,再也没有了同情与怜惜。
第395章毒计
因为有了胜利的消息,所以这个新年,大梁朝的百姓过得畅快无比。
但他们不会想到,因为这场胜利,他们的帝王却十分的不畅快。
戚昭义带着人去包抄,好歹跟他打了声招呼。
可程岳放出霍通这个大杀招,却是他半点也不知情的。
虽然最后的结果很好,可以说非常好。而且程岳也很识趣的尽量低调,把功劳都推到霍通身上了,可他一个“知人善任,夺回关口”的功劳却是怎么也抹杀不掉的。
从消息报到朝廷的那天起,便不断有大臣提出要给程岳加官进爵的奏折。而比这更讨厌的,是英王府程峰程岭两兄弟提出的奏折。
他们兄弟自知才德不够,心甘情愿把英王府的爵位让给小弟。
啪!
永泰帝不悦的把奏折扔到一旁,心底怒火更甚。
他知道,自己刻薄程家,都几十年了还不给英王府正名,是过份了。可没人敢提,他就装作没这回事了。
可这一回,程家两兄弟却是将他这份刻薄,光明正大的摆在台面上来,他要是再不应允,真是要让人寒心了。
因为这本就是属于人家的东西,除非永泰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