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贵芳华-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妃,二位夫人,王爷在朝上挨打了!”
什么?
这下全家女眷再没心思管什么鸡鸭,俱都站了起来。
谢二夫人更是厉声喝道,“你说什么!王爷好端端的,怎么会挨打?”
杜鹃也不知道,“奴婢也不知道。是王妃从前的丫头山雁,叫她小叔子跑来说的,说是她男人带的话,还叫府上赶紧备了马车和金创药去宫门口接人!”
念葭的话,宁芳是信的。
且永泰帝虽亏待了程岳,却没有亏待他手底下的有功将士。
薛东野自西征归来,凭着赫赫战功连升三级,如今在京城东门兵马指挥司任六品的副指挥使,跟宁怀壁可是平级,他不可能拿这种事开玩笑。
“赶紧备车,让人去传府医和玉笙!杜鹃,你也随我一起去!”
孟大夫人难以置信,“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咱们家大爷二爷怎不报信回来?”
就算程峰程岭兄弟俩如今都只是微末小官,毕竟身份在那儿摆着,怎么小弟出了这样大的事情,他俩却没给家里报信?
宁芳苦笑,“只怕就是因为二位兄长在,人家盯得更紧些!我先去看看情况,有劳二位嫂嫂照应家里了。”
管家程全也闻讯匆匆赶来了,“马车已经备好了,软榻也准备好了!”
二位嫂嫂催着宁芳赶紧出了门,一路快马加鞭赶到宫门前,恰好遇到程峰。
一见宁芳便跺脚急道,“因戚老将军也抓了些西胡俘虏,才把我打发去处理那些琐事。谁知转头就听说三郎挨了打,你们带了府医没?”
“带了!大兄莫要慌张,正好你在这守着,我先进宫去看看究竟。”
听宁芳如此说,程峰很是诧异,“该我去才是吧?弟妹你何出此言?”
宁芳低声道,“非是弟妹糊涂不明事理,只如今虽不知皇上为何事动怒,但在戚将军搬师回朝时,这样责打王爷,想来不是小事。我到底一介女流,来接家人是天经地义,纵然要迁怒,也迁怒不到我身上。大兄若是去了,只怕就不好说了。”
程峰听着心中感动,这小弟妹当真是一片好心。
“话虽如此,但真若如此,里头情形必是凶险,更不能让你去了,还是我去吧。”
眼看他转身就走,忽地宫门里出来一个小太监,一眼就瞧见了马车上宁芳,“宁书女,不,英王妃!这里,这里!”
宁芳见是熟人,赶紧下了马车,“小炳子,怎么是你?”
原先在御膳房外灶当差,后随师傅调到皇子所小厨房的小炳子急道,“可巧遇上你了!今儿宫中大宴,我也被抽去帮忙,才听说你家两位爷挨了打。”
“两位爷?”程峰惊道,“还有谁?莫非是二弟?怎会如此!”
小炳子跟他不熟,有些不敢说话,宁芳道,“大兄您在这里等着吧,我先进去抬人了!”
眼看宫中事情有变,程峰也不坚持了,任宁芳带着府医家丁,匆匆跟那小太监进了宫城。
好在出门时程全准备细致,带了张软榻,一张硬榻,这回倒是两张全都用上了。连杜鹃也搭了把手,抬着榻飞也似的跟着那小太监往宫里跑。
路上,小炳子才觑空告诉宁芳。
“事情是怎么起的,我也不知。只听说好象有人冒领战功什么的,皇上就动了怒。非说是王爷督查不力,要打他八十廷杖。府上二爷为王爷求情,说愿意分担一半,结果皇上又给加了四十廷杖,才两人分的。因今儿宫中摆宴,不够人使,才把我临时抽去帮忙。恰好连大总管瞧见,赶紧叫我出来等你们家人了。”
宁芳只听得心头发沉,手足冰凉。
八十廷杖是要命的,若四十廷杖,养养还能补回来,但若是一人六十廷杖,就不好说了。手重点便能打残,这会子她急得恨不得能插上翅膀飞过去!
好在赶到那里时,有个玉面青袍的小将正守在程岳兄弟俩身边,还跟程岳说话来着,等远远见到她来,便拱一拱手,利落的走了。
宁芳远远的行了一礼,也没看真切,便带着府医,一位姓余的年轻大夫赶上前去。
因程岭已经昏迷,宁芳示意先去看他。
撩开衣袍,余大夫便松了口气,“已经上过金创药了,还是军中的好药,先把人抬回去吧。”
宁芳看程岳想说什么,赶紧制止了他,“不是要紧的事,就不必说了。且留着力气养伤,万事等家去再说。”
男子再看着她时,那苍白面容上的黑沉眸光里,便泛起一抹温柔浅笑,放心的昏了过去。
等把人弄回家,孟大夫人已经请了几个跌打大夫候着。
等揭开袍子,看到丈夫被打得皮开肉绽,人事不省的凄惨模样,谢二夫人放声大哭。
宁芳倒是沉稳得多,“嫂子别哭,只是晕过去了。宫中已经有人帮忙上了药,赶紧先送二哥回房,让大夫好生诊治吧。”
谢二夫人泣不成声,心里明白宁芳说得都对,可就是软得连腿都直不起来,全靠丫鬟扶着才勉强成行。
程峰看着不象样,只得道,“二弟那里我去看着,三弟这里就麻烦弟妹了。”
宁芳点头,“让大夫先仔细瞧了二哥,再过我们这边来。横竖王爷晕着,让余大夫跟着就行,大嫂子也先过去照应吧。”
看她年纪虽小,行事却颇有大将之风,程峰带着妻子去程岭那边忙活了。
这里宁芳没有带人回房,而是直接把程岳抬到了离主屋极近的竹林小屋。
如今他这一身皮肉伤,这么热的天,稍不留神就要生疮。她们那小院只有这个地方最凉快,要养伤最合适就是这里了。
王妃吩咐得利索,底下下人动作就快。
等宁芳把人抬回来时,几个小太监已经在赵同的指挥下抬来了架子床,席子纱帐那些也在准备之中。
宁芳很满意,“把我床上的霞影纱和紫竹席拆来挂上,把那个藤榻摆在这横头,也挂上纱帐。梳妆台不用拿,就在这书桌上摆张铜镜就是。”
听她这意思,竟是要亲自守着程岳,孔雀道,“王妃,这不合适吧?这屋子到底太小了。您——”
宁芳却果断道,“所以就辛苦你们值夜的,只好在这外头挤一下了。你们那边小,估计挂不了帐子,快去拿香炉来熏一熏,否则晚上非给蚊子抬走不可。余大夫这几天也要委屈一下,住在竹林后头那处下人房里,等王爷好了,自有重赏!”
余大夫就是太医院派到府上来的良医余远志,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面嫩得很,连称不敢。又建议宁芳是否多留几个年纪大,有经验的老大夫伺候。
却听宁小王妃道,“外人再好,怎比得过自家人肯用心?我相信余大夫能进太医院,必是凭你的真本事,而不是靠那一把胡子。嫂子们多请几个大夫,也不过是给你做参详的。”
世人多信年纪大的老大夫,不怎么肯用年轻大夫。
这余远志医术不错,但在人才济济的太医院却极难出头,这才听从了跟程府关系不错的卢太医建议,来了王府。
没想到寸功未立,却得王妃如此信重,直听得心潮澎湃,几有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这会子王妃叫他去歇息,他也不肯,认真给晕过去的王爷把了脉,便回去准备药材了。
宁芳把孔雀打发跟去盯着汤药,这些入口的东西,必要心腹之人,又安排太监丫鬟们轮班服侍。
“这些天旁人也倒罢了,只余大夫和玉笙的饭食一定要好。白天偏劳余大夫,玉笙你便夜里辛苦一下吧。”
玉笙便是宫里拔下来的医女,照料外伤病人,自然比孔雀她们更加拿手。
而她也是此次宫中拔出年纪最小的丫头,今年才十五岁,但她十岁便分到太医院当差,足足干了五年,显得比余远志还要沉稳几分。
当下领了命,便请宁芳把房间里不用的东西全都搬出去,还要求孔雀她们配了药汁重新擦拭竹屋里的地板门窗。更有甚者,还要求宁芳去沐浴更衣再来。
至于搁着王爷的里屋,进出都必须换干净衣裳和鞋子,宁芳如果想要住在里屋,最好连脂粉都别用。
鹭鸶精于药膳,亦懂不少医理,怕宁芳不信,还解释道,“王妃,她说的确有道理。如今盛夏,各种蚊虫邪气极易滋生。尤其王爷这伤口捂着易生脓疮,索性露出来才好长,是以屋子内外一定要打扫干净。”
宁芳深以为然,吩咐鹭鸶玉笙在这里照应,她回去沐浴更衣了。
于是,等着宁怀璧收到消息,满头大汗赶来探望他那便宜女婿时,首先听说的,就是他闺女在洗澡……
第418章事因
得知宁怀璧来了,特地赶来作陪的程峰听说小弟妹跑去洗澡的消息,倒是比那个亲爹更加沉得住气。
“不如先去看看三弟吧。”
探视病人,也是对的。何况,那个病人名义上还是自己女婿。万一他有个三长两短,自家女儿可就麻烦大了。
“可,可王爷不在这里……他,他在竹林那边。嗯,王妃方才说了,不许人去探视……谁,谁都不许……”
画眉结结巴巴的说着,压力山大。
因她没有跟去竹林那边帮忙,也闹不清楚为何王妃要会有这样的吩咐,而且还是严令。
宁怀璧拧着眉头,心内纠结。
他不是信不过自家女儿,可如此霸道的照顾一个病人,真的好吗?连主屋都不让回,让人家哥嫂怎么想?是怕过了病气还是嫌弃?
这可都不是好话。
程峰也很诧异,不过这些天的相处,却让他对这个小弟妹很有信心。
“弟妹不是个莽撞人,她这么做必有道理。咱们不妨先去竹林那头瞧瞧,看是怎么回事。”
等到了竹林那头,就见太监丫鬟正在玉笙的指挥下,拿药水泼地面了。虽然味道有些苦,却透着一股章法。显得忙而不乱,井井有条。
见他二人来了,鹭鸶忙迎上前解释。因进屋的药衣还没准备好,便请他们在纱窗外观瞧。
看自家弟弟在整洁干净的屋子里,睡得安稳,且四周清风徐来,瞧着便安适之极,程峰点头赞叹。
“还是弟妹想得周到。从前我挨杖责时,夫人怕伤口养不好,硬是要我躺在床上。且把窗子关得严严实实,结果闷了半月,那屋子里的味道,连好人都给闷坏了。后来还是大夫说要适时透透气,才得以开窗。也就是从那时起,才真正好得快起来。这是那个叫玉笙的丫头弄的?那你辛苦一下,弄完这边再去二爷那边也一样洒上药水,弄得清爽些。”
这边他二人安了心,又回到宁芳的主院,此时的宁芳终于洗沐完毕,简单挽了个发髻,也不施脂粉,便清清爽爽出来见人了。
看女儿神色自若,并不慌张恐惧,宁怀璧心中又是骄傲,又是心疼。
这么好的孩子,怎么偏偏总是被命运折腾?当然,他那挂名女婿也挺不容易的。
“爹爹此来,可是打听到了王爷因何获罪?”
怕老爹又要给自己见礼,宁芳省去寒喧,快快的切入正题。
因她对老爹的了解,如果是单纯的慰问,便不会这样急匆匆的跑来。定是打听清楚了,来给她释疑的。
宁怀璧微一颔首,正要开口,却听得院外有人吵闹。
“凭什么不让我见王爷?王爷就是因为见本官见得少了,才犯下大错。本官如今可是奉了皇命,要督促王爷反省!”
宁芳厌烦的皱了皱眉,在宁怀璧和程峰都没有出声前,便道,“想个法子,让他消停几天!”
杜鹃领命出去,然后宁怀璧亲眼看着那丫头静悄悄走到吵嚷不休的辛升乾身后,抬手就是一掌,劈中了辛升乾的后颈。
呃地一声,连个翻白眼的时间都没有人,便晕了过去。
然后杜鹃还跳开一步,指着地上一本正经说,“天气太热,长史大人中暑了。”
宁芳很满意,“长史大人偌大年纪,还一心为了王府操劳,真是不易。赶紧送回房中,命人好生照顾。再让余大夫也多开几副药,让他好生调养。”
“是!”
负责服侍辛升乾的老仆顿时把人半扛半夹的拖走了,心中却是忿然。
王爷派了他“照顾”这位长史大人,谁想却是一时不察,被这位长史大人钻了空子,闹到王妃跟前,看他回去怎么收拾!
只宁怀璧看着那老汉跟拖麻袋似的模样,替辛长史觉得略疼。再看脸上一派云淡风清的女儿,宁怀璧顿时又得意了。
他的女儿,就是这么棒棒哒,惩治人都这么雷厉风行。
选择性无视刚才发生的一切,宁怀璧说起正题。
“这消息是你谢师兄送来的,他一直在朝堂上,看到了经过……”
皇宫。
永泰帝气得也快中暑了,歪在软榻上,脑门上紧紧绑了根布条,底下还跪着个油头粉面,哭哭啼啼正请罪的锦衣青年。
“皇伯父,父王真的不是有心冒领战功的。他也是想为皇伯父分忧,这才亲自带兵剿杀叛匪。谁知就是这么倒霉,竟是出师不利,中了叛匪的奸计,英年早逝才……”
咣啷!
永泰帝把手边的药碗直接砸到了男子身上,额上青筋直冒,“闭嘴!都到了朕的跟前,还敢胡言乱语!就为了个爵位,瞧瞧你们家干的好事!”
锦衣青年不敢说了,只哀哀哭泣。
而永泰帝捶着脑袋,倒回榻上,心中仍是恼火之极。
这锦衣青衣是顺王府的世子,而他爹,自然就是那个原本镇守太原府,却在西胡动乱时,带着南湘儿跑到京城避祸,后听说大军得胜,又抢着回去捡漏立功的顺王。
只是这位王爷实在运气不佳,去了还没跟一个盗匪交上锋,就倒霉的在赶路途中摔下马,磕着脑袋。送回王府,拖了几个月。
死了。
只他死就死了,死前还生怕永泰帝怪罪于他,削他府里的王爵,于是这个蠢蛋就干了件更蠢的事。
他把自己手下的战功据为已有,还让世子来京城表功,把他弄成为国捐躯。
为怕事情不成,他还特意让世子跟随戚昭义的大部队进京,打的主意是当众把自己的功劳显摆出来,让皇上为了皇家的脸面,就算不信也得捏着鼻子认下。然后把王爵袭到儿子身上,他就算死,也死得瞑目了。
本来一切是很顺利的,顺王世子如他所愿跟上了戚昭义的大部队,也一起进了京。然后随着戚昭义来到金殿,才当众哭着宣布父王的死讯。
还说什么为免动摇军心,又怕皇上伤心,才隐而不发,只待大军回朝之类才敢声张之类的话。
总之把死了的顺王弄成个心忧天下,忠心君王,舍生忘死,与叛匪大战三百回合才慷慨赴死的英雄烈士。
永泰帝在大殿上听着这番鬼话,鼻子都快气歪了。
皇族里都是些怎样的人,他能不清楚么?
尤其那顺王,一片树叶子掉下来都生怕砸破头的家伙,还去与叛匪大战三百回合?除非那叛匪是个千娇百媚的小女子,还被绑到他床上吧?
不过这样的谎话,在群臣跟前,他还真只能闭着眼睛选择相信。
才准备掉几滴眼泪,给顺王府些哀荣,揭过这一篇,谁知,有臣子站出来也开始哭了。
是一位督察院的涂姓御史,品级虽不高,但在朝堂上很有话语权,因为他们的职责就是弹劾官员。有时弹劾的越高,越容易升官,且易落下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清名。
这位涂御史此时便站了出来,弹劾顺王冒领战功,让真正为国战死的英魂难以安息。随着一件件铁证递上来,顺王世子就是浑身长十八张嘴,也没法说清了。
眼看皇家要大大的出一回丑,永泰帝心中先是恨极了这个涂御史,谁知此人话锋一转,开始弹劾起督察院的上司程岳。
说这道奏章原本早就送到他的跟前,是程岳故意延误,不肯主持公道,才逼得他不得不出此下策,在为戚将军接风洗尘的喜宴上揭穿此事。
永泰帝一听,心中转怒为喜,面上仍是大怒。
顿时就把事情怪到程岳头上,让人把他拖下去,廷杖八十。
反正顺王的脸已经丢尽,如果能趁机除掉一个眼中钉,倒也是算是顺王死得其所了。
要说这位御史大人真是精准的把握到了帝王的心理,所以还得了几句表扬。
但亲弟弟被冤枉挨打,随戚老都督前来赴宴的程岭不顾程岳的眼色,硬是站了出来,为弟弟据理力争。
说程岳出征一年多,回来一直在家休养,然后忙着成亲,这才刚开始去衙门干活,怎么就把事怪到他头上了?
就算要怪,都察院上头还有官儿呢,凭什么只怪他弟弟一人?
可皇上就是有任性的权力。
不管你休不休假,是不是你份内之事,只要皇家的俸禄没亏欠你的,就是你的失职。
程岭逼到无法,只得说愿意代弟弟受罚。
永泰帝更高兴了。
借口程岭身为兄长,管教无方,也赏了他四十廷杖,然后兄弟俩一人六十,拖出去打了。
只是没想到一直坐壁上观的戚昭义忽地站了出来,也不说谁对谁错,只说念着战场上同袍一场的情谊,请皇上允许他去给挨打的程岳兄弟送点药,算是回报程岳曾经给他军中送了不少药材,救治不少兄弟的恩情。
这位德高望重,又刚打了胜仗的老将军亲自开口,永泰帝真不好不卖这个面子。
于是,程家兄弟死不成了。
永泰帝正满心懊丧,偏这会子,顺王世子还敢来他面前哭求,念念不忘家里那场荣华富贵,可想而知,有多招永泰帝讨厌。
“传朕旨意,降顺王府为顺侯府,顺王只得以侯爵身份下葬!顺王世子年少无德,夺世子位,令顺王嫡长子袭顺侯爵位!”
听皇上咬牙切齿的说完,顺王世子整个人都懵了。
他虽不是嫡长,却是父王生前最宠爱的儿子,如今他不仅连王位也无法继承,侯爵也没有了吗?
若等到一向被他欺压的兄长翻了身,他还有什么好日子过?
“皇伯父!皇上——”
顺王世子还想哭嚎,却被永泰帝一个冷酷的眼神制止了,“你再叫嚷,朕就命你下去陪你父王尽孝!”
顺王世子顿时哑巴了,哭得涕泪纵横,却再不敢说一字。
只心中恨死了那个死去的爹,要不是他出这样的馊主意,自己能这么倒霉么?
把这个蠢蛋赶走,永泰帝终于清静下来,才有空解决这件事的善后。
第419章决裂
永泰帝正琢磨着,顺王府虽挨了罚,但英王府里的那两位还没死吧?
虽说已经派人传了皇令,让他府上的长史盯着他,早晚训斥,只怕力度不够。那再想个什么罪名呢?
连材悄悄又捧着碗药进来了。
刚才那碗药还没吃呢,便被皇上拿去砸了顺王世子,他自然得吩咐太医再煎一碗。煎好了也不相劝,只故意摆在皇上眼角余光能看到的地方,还特意搁了碟皇上最喜欢的金丝杏脯,摆出一副小心翼翼,又关切的模样。
永泰帝心中火气消下去一些。
心说这老太监虽然有时办的事也不是那么讨喜,譬如悄悄叫小太监去宫门口领英王府的人进宫,就显得太过老好人了。
不过也就是这样忠厚的人,留在身边才让人放心。若一意歹毒,永泰帝早就容不得他了。
“今儿是谁把程家人领回去的?”永泰帝惦记上程峰了。
打了两个弟弟,他不介意再折腾下他家大哥,好让这三兄弟作个伴。如果是程峰来领的人,他就有理由再追问下他的差使,找找茬了。
谁知连材低眉垂眼道,“是英王妃。”
永泰帝怔了怔,才慢慢想起宁芳来。
说来也怪,从前那么心心念念的一个丫头,如今离了皇宫才几日,他却都快忘光了。
不过对于自己没弄上手,就归了别人的女人,男人总有种莫明的不爽。
“英王妃瞧着可好?”
连材明显的迟疑了一下,“好不好的奴才也不知道,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
“只不过听说英王和王妃,成亲后一直未曾圆房。”
哈!
永泰帝一下欢喜了起来,连头疼似乎都好了几分,“果真?”
连材垂眸,“确实。据宫里放在王府的眼线说,王妃新婚次日,并无落红元帕。如今英王虽与王妃同居一室,却是分床而卧。”
永泰帝更加高兴了,觉得这门亲事,自己赐得真是再英明无比。
这回他可没在程岳和宁芳身上动手脚,是他们自己不愿意一起睡。就算断子绝孙,那也不是他的错,而是他们自找的了。
否则明明就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人,为什么一定要困于礼法,不敢逾矩呢?
永泰帝此时真心觉得,人多读点书,还是有好处的。
看这两个傻蛋,分明就是读书读傻了,所以被那无形的道德束缚住了。他们自己不敢越雷池一步,就怪不得自己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