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富贵芳华-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姑娘少说几句吧。”赵同截断了她的话,冷笑道,“知道姑娘忠心,医术好,可也莫要逾了矩。伤在王爷自个儿身上,他愿意替王妃受委屈,咱们做奴才的就得服侍着主子少受罪才是正理。什么时候倒有资格指责起主子来?这若在宫中,姑娘想想,是个什么罪名?”

    玉笙咬着唇,到底噤声了。

    竹屋里,宁芳扶着程岳躺好,才听他轻轻舒了口气。

    “你那大舅舅,着实是个厚道人,怪道你偏心着他。如今这局面,可是你愿意的?”

    宁芳道,“自然愿意。一早我就知道大舅舅必不肯接这官职,给三舅舅是最好的选择。我三舅母人也不错,对我家,对外祖他们一向出手大方。且戴良秋天就要入京了,他就算中不了进士,有个举人出身,想必王爷也能给他谋个官做。君眉表姐再跟着他,就显得出身低了些。先给三舅舅提起来,君眉表姐腰杆子硬了,自己好做人,戴良脸上也光彩些。”

    程岳笑道,“你怎知我会帮着戴良?”

    宁芳白他一眼,“王爷跟我还耍什么花枪?自家有人不用,可不是你的风格。”

    程岳道,“你跟你舅舅不也耍了花枪?明明说好的七品,非哄他们就八九品。给你外祖家的告身早求来了,也非按着不说。”

    宁芳眨眼狡黠道,“那不一样。若是外祖来,或是只有大舅舅一个,我绝对据实以告。可加上其他舅舅,就得讲些策略了。这就跟做生意似的,先告诉人家可以打个九折,会账时再给个八折,人家不也能多些惊喜?”

    “鬼灵精!”程岳轻笑一声,“不过你今儿做得很好,明儿送了你舅舅,就把心思放在王府请客上吧。”

    宁芳半真半假的皱起小脸,“全叔跟我说了,说要用我的生辰做理由请客。可我生辰都过了,还办宴会,会不会给人笑话?”

    程岳含笑抚过她的头发,“你可知京中王尚书的老母本是四月生日,谁知去年又在八月办了个七十大寿?可老人家分明才六十八,全因他家当时出了点事,不得不办一场安定人心。京城里的宴会,就那么回事,很不必较真。再说你是六月二十的生日,当时新婚不好办,回头补一个,算是很名正言顺了。到时多请些人来,你也多收些礼。咱家好多年没正经请过女眷了,可是亏得不轻。”

    宁芳撇嘴,“你还好意思说。你记不记得王府有多少年没正经宴请过女客了?二十年!都快二十年了,你确定我请了有人来?”

    程岳手指无意识的缠绕着她的长发,但眼神中却多了一丝怅然,“我记得的,上一回宴客,还是母亲过世的时候。她们都以为我那时还小,不记事,其实我是记得的。那时两个嫂嫂只顾着伤心,又要照顾我,所以连宴席也办得乱糟糟的。气得窦妈妈,哦,你不认得她,她原先是我娘的贴身丫头,后来嫁了人,做了管事娘子,发了好大脾气。在我面前哭着说,母亲那样一个要强的人,丧事却办得如此不象样子。故此一等办完娘的丧事,她就再也不肯在府里呆着,回老家看守祖坟去了。”

    宁芳才想劝他不要伤心,谁知他却拍起她的头,“所以小姑娘啊,你这回的宴会一定要办好,知道么?”

    走出竹屋,给凉风一吹,宁芳才发现,自己刚才稀里糊涂,都在那里头拍着小胸脯答应了什么。

    她,她要办一个京城绝无仅有的宴会,要让英王府重拾荣光?

    她怎么那么能吹牛啊!

    宁芳捂着脸,快要对自己绝望了。

    可当时眼前的男子,目光里实在是太过殷切,也太过忧伤了。让宁芳不由自主的就心软,就答应了。这会子就算想后悔,也晚了。

    美色误人呐!

    第二天,宁芳到底没能亲自去送几位舅舅。不是不想,而是身份悬殊太大了。如果她去了,反而会让人笑话英王府,宁家乃至夏家都没有家教。

    所以宁芳只能派了赵同,带着几个太监和一壶酒前去送别。至于礼物,那是昨天就送了的。

    至于派出太监,也不是因为他们特别能干,而是他们出现的本身,就象征着地位。

    普通人家,怎么可能有太监?

    所以夏家三个舅舅并不觉得羞耻,反而极其荣耀。

    在码头那儿,把宁芳送的一壶酒分喝完毕,然后非常高兴的上了汪思归替他们准备的快船,扬帆远去。

    只是等到船刚离了码头,三兄弟原本还喜滋滋的说着给老爹老娘带回去的官职,夏明启忽地叹息,“若是二弟能有消息,才是爹娘心中最大的记挂。”

    几兄弟听得无不伤感,只夏明达忽地一拍大腿,“我想起来了!那日在妹夫府上,见到一个小兄弟,他长得就极象二哥!”

    这些年,夏明启就听不得跟二弟失踪有关的消息,顿时认真起来。

    “老四你是见着谁了?快说清楚!”

    那日两个兄长皆在外面,只有夏明达是见过汪念祖的。细想了想,越发觉得象了。

    “那日我就觉得眼熟,只一时想不起来象谁。今儿大哥这么一说,那小子除了黑些瘦些,活脱脱是二哥当年的模样。尤其笑起来的时候,特别的象。况且年纪也对。若二哥当年离家,再生了孩儿,只怕就是这般大小了。”

 第444章请柬

    汪思归给夏家人准备了快船,为免连累人家,自己和妻儿要上的却是另一条船。

    故此只听说有个跑船的小伙计有些象二哥,夏明昌是有些不信的。

    “天下人生得相像的何止千万,不会这么巧吧?再说若是二哥还在人间,这么些年怎不回家?”

    夏明达听了也觉有理,可夏明启想想却道,“也许这其中有些咱们不知道的缘故?如今爹娘年事已高,也不知能熬几时,恐怕心中最大牵挂就是失踪多年的二弟了。就算只有一丝希望,也绝不能放弃。船家!船家能麻烦停一下么?”

    他迅速叫来船老板,想派个人回去打听打听。

    那船老板听说要停船,很是为难。

    “几位大爷有所不知,这船刚开起来,便要停下,恐不吉利,且耗时耗力。你们若有急事,不若等到中午停船休息时,我派个小伙计回去替你们传话,如何?”

    这倒也是。

    夏明达虽见过汪念祖一面,可怎能肯定他就和失踪多年夏明泰有关?万一空欢喜一场,耽误了回乡,倒是得不偿失了。

    于是夏明启便同意了。

    寻来小伙计,赏了块银子,让他回京去找夏珍珍,打听打听汪念祖到底是个什么来历,会不会跟夏家失踪多年的二爷有关。

    小伙计记下,他收了赏钱,做事倒是尽力,一路打听到宁家所居的庆平公主府。

    正想进巷子问人,不想一辆小小驴车正好也往这里走,差点撞上。

    一个颇为美貌的青年妇人,皱眉不耐道,“好大胆子!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就敢乱闯?”

    小伙计忙说是得了夏家大爷吩咐来带话的,青年妇人挥挥手,让身边丫鬟先拿着她刚买的东西进去,道,“我也是宁家主子,你有什么话就说吧。”

    小伙计见那丫鬟确实进了宁家大门,且见这妇人身上也是插金戴银,带着几分贵气,便信了,还一五一十把话说了。

    妇人点头,“行了,这事我知道了,回头会说的。劳你辛苦一趟,回去歇着吧。”

    小伙计心说这主子好生小气,除了嘴甜,竟是一毛不拔。

    不过夏家打赏丰厚,他便没有计较,自回船行当差去了。

    而这妇人自然不是夏珍珍,而是辛姨娘。

    这两日因忙着送别夏家人,没人有空盯着她,所以她倒得着空儿,寻了个借口到街上逛逛,谁知就遇到小伙计了。

    那个汪念祖是谁,辛姨娘见都没见过,自然不知为何会跟夏家失踪的二爷扯上关系。不过所有跟夏珍珍有关的事情,她能去搅黄了,就是开心的。

    哼!

    如今那个女人可是了不得。明明只是个商户之女,偏偏有个王妃女儿,还有了六品官身的爹娘,和七品官身的兄弟。

    辛姨娘光听着都妒忌得眼睛发红,如今还想帮她去寻人?没门儿!

    “姨娘,方才那小伙计上门打听什么呢?”

    见方才被支走的丫鬟来问,辛姨娘顿时没好气道,“打听你有没有婆家,怎么,想嫁了?”

    丫鬟被噎得脸通红,只得不问,心下却十分不忿。

    就这模样还自称千金小姐呢,哪家千金小姐说话这样不检点的?连二太太也不如,活该给人做妾,一辈子翻不得身!

    那一头,辛姨娘却暗地里留了心。

    夏家走的次日,汪思归也要离京,走前想着这是最后一次,便备了厚礼,和念葭一起到宁家辞行。

    大户人家门户森严,尤其自打宁芳做了王妃,夏珍珍律已甚严,便没有去跟汪思归相见,只命人送了份践行礼出来便罢。

    辛姨娘躲在暗处偷瞧了几眼,暗自吃惊。

    因为她发现,山雁口中的义父,竟与夏珍珍颇有几分相似。

    而看山雁和“义父”的亲热劲儿,分明就是嫡亲父女。若夏家急着打听汪家,是因为有什么瓜葛,那山雁这个六品官夫人,岂不又成了夏珍珍的晚辈亲戚?

    这可万万不行!

    夏家如今现得的三个官职都是虚的,且两个老家伙都快死了,便有了,也顶不上什么大用场,但山雁夫君的官职却是战场上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

    这样得力的亲戚,可绝对不能认下!

    辛姨娘垂眸,掩下心中的那一份恶毒,只当没事人般,悄悄转身走了。

    只念葭从宁府告辞,又一路将爹娘兄弟送到郊外。

    眼看要上船之际,念葭忽地想起一事,从脖子上解下当年夏家二老相赠的那枚银扣子,给弟弟念祖戴上了。

    “你们同行南下,若路上听到夏家老人不好的消息,便替姐姐去磕个头吧。那是两位极亲切慈祥的老人家,这银扣子就是他们给我的,保佑着姐姐嫁得极好。希望日后也能保佑着你平平安安的,娶个好媳妇。”

    汪念祖点头应下,“既是姐姐心愿,那便是夏家老人无事,我也去替你磕个头。”

    念葭摩挲着弟弟头顶,笑着应了。

    而汪思归夫妇瞧着姐弟俩的小动作,只觉温馨,也没仔细打听。

    送别了爹娘兄弟,念葭回去,便接到英王府的帖子。

    薛大娘盯着那张洒金帖子,却是又紧张又害怕。

    一见她回去,扯着她的衣袖急道,“英王妃要过寿,请你和老大去赴宴倒也罢了。怎么王府派来的人还捎话说,叫咱们全家有空都去吃酒?横竖我是不去的,你弟妹也不去。上回琴儿在宁家就差点闯了祸,亏得宁家老太太不计较。若在王府宴上出丑,可如何得了?”

    念葭倒是沉稳得多,先接了帖子仔细看过,方松了口气。

    “娘先别急,这不还有十来天吗?足够准备了。好在上回娘就给弟妹做了新衣裳,这回只要配几件新首饰,便正好用上了。难得有这样大场面,娘若不去,我和相公带弟妹去长长见识,也吃不了亏。不过咱家的规矩确实差了些,得请个人回来好生教下。只娘您这回可不能心疼钱,若在王府出了错,就算我不在乎,相公可丢不起那个脸。”

    薛大娘急得几乎喷出一口老血,“我是那样不懂事的人么?该花你就花!连你们自己也收拾体面些,切莫心疼银子。只为何一定要你弟妹去?”

    念葭笑,“那娘还想不想给弟弟寻个嫁妆丰厚的贵女,或是让妹妹嫁进高门当阔少奶奶?”

    这可拿捏到薛大娘的命脉了。

    有谁会嫌钱多啊?她巴不得儿女都能结门好亲,不再过从前的穷日子。

    所以薛大娘狠狠心,咬咬牙,把家里库房钥匙拍在媳妇手里了,“你自个儿拿着用去!可千万省着些。不过若要花什么大钱,还是得跟我商议的!”

    念葭笑着应下,自去安排了。

    而此时,京城好些人家都陆续收到了英王妃的请帖,也包括刚嫁到云家不久的敏惠县主韩祺。

    只她收到的请柬,自然要比送念葭的更精美些,还专门有个匣子来装。但要不要去,她有些犹豫。

    身边大丫鬟悄声道,“不是奴婢小瞧英王府,只程家到底是武将勋贵,而云家却是诗书传家。两家虽有些沾亲带故,却并不亲近。尤其这些年,英王府几时办过这样酒宴?这回忽地设宴,只怕大有深意。县主初嫁,这云家上上下下的关系都没摸清,贸然去了,会不会惹得家里非议?倒不如厚厚的备上一份礼,找个借口推脱算了。”

    韩祺也是这么想的。

    她这门婚事,当时是为了避免和亲,匆匆找的。那时永宁长公主只一心想着给女儿找个门风清正,性格淳厚的女婿,便挑了云景方这个云家的二公子。

    虽也是嫡出,但他上面有为人方正的嫡出兄长,底下还有更为俊秀,早早便在京城有神童之名的弟弟。所以云景方虽也颇具才干,但在一众兄弟之间,却处于不上不下的尴尬地位。

    尤其云氏这样的大家族,规矩甚严。韩祺也是嫁了过来,才发现许多事并不是母亲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处理。若非弟弟给她求了个县主名头护着,只怕更加艰难。

    此时丫鬟提醒她要处处留心,也是一片好心。

    正想把帖子收了,就照丫鬟的意思办,忽地只见丈夫云景方兴冲冲的回来了。

    “娘子,敏惠!”

    韩祺忙把请柬收起,笑脸相迎,“夫君为何如此高兴?”

    云景方乐呵呵从袖里取出一管笔来,“你这回,可真是替为夫长脸了!”

    韩祺奇道,“何出此言?”

    云景方道,“夫人还谦虚呢!这是我从你陪嫁里随手拿的,今儿兄弟们聚在一起做诗文,竟发现你家这笔意外的好写,细看才知是订制的。嘿嘿,如今看还有谁敢小看我夫人!”

    韩祺和丫鬟不动声色的对视一眼,“没给夫君丢脸就好。”笑着把话题揭过,回头才赶紧细问出处。

    丫鬟道,“刚查了,这似乎是英王妃送来的。统共有一匣子呢,那日姑爷一看到就极喜欢,只怕早看出来历不凡,故意拿出去给县主做脸的。”

    韩祺苦笑,“去给英王府回信,说我必去。”

    她虽是公主之女,又是县主,到底是武将出身,只怕云景方没少因此在外头招人笑话,丈夫肯定心里憋着气呢。故此才借着她的嫁妆,拿出去打脸。

    既领了人家的好处,再装傻就不象话了。再说她若要讨丈夫喜欢,这些文房里的事情,还真得找个懂行的请教不可。

    京城里不少勋贵人家在研究着多少年没收到的英王府请柬,而有一个人却因为没收到请柬,而大发雷霆。

 第445章悔恨

    “我不管!满京城的公主郡主她都送了请柬,凭什么不送我?你不是跟她师兄,那个姓谢的探花交好么?你也去给我要一张!”

    面对宜华公主的无理撒泼,兰廷茂不知用了多大的克制,才没有让自己的巴掌呼向那张秀美却狰狞的脸。

    “这种请客摆酒的事不是听凭自愿么?公主若想去英王府做客,上回又为何要当众与英王妃争执?这会子又要她家请柬,请恕我无能为力!”

    宜华公主跟被人踩着尾巴的猫似的,暴怒道,“你到底是不是个男人?这点小事也办不到!要说吵架,上回明明是福慧挑的头,可她都给谢家下了帖子,凭什么不给我?让人这么对待你妻子,你这当丈夫的很有面子吗?”

    她这会子倒想起自己是她丈夫了,可她给自己戴绿帽子的时候,怎么就想不起来了?

    一想到公主房中那个卑贱的车夫,他就恨得牙根出血。

    “我记得,福慧郡主前些天就特意去到英王府,登门赔罪来着吧?而公主又做了什么呢?”

    宜华公主怒道,“她是郡主,我可是公主!我怎么能跟福慧那死丫头一样?再说那姓宁的是什么身份?从前在宫中,不过一个小小的书女,奴才一样的人物,也值得本宫亲自去道歉吗?”

    兰廷茂冷笑道,“既然如此,公主又何必纡尊降贵,一定要英王府的帖子,去给那个奴才一样的英王妃庆贺生辰?”

    “你!”宜华公主给噎得不轻,气得抄起手边的花瓶就往他身上砸。

    兰廷茂却是不躲不避,任凭花瓶把自己额角砸出血来,才笑得越发残酷,“公主生气,砸什么花瓶?喏,刀就在墙上,何不直接一刀子把我捅死?再求皇上给你找个如意郎君就是。譬如你后院那个,既与公主两情相悦,何不早些带给皇上瞧瞧?”

    宜华公主气得脸色发青,却只能吼道,“去给驸马寻个大夫!”

    这个丈夫就算再没用,也不能被她弄死了。否则就算皇上不杀她,她的名声也就彻底完蛋了。

    兰廷茂哈哈大笑着,转身走了。只眼角的泪光,一闪而过。

    原以为皇家公主都是尊贵而体面的,谁知自己竟娶了这么个粗野而无耻的女人。

    她那心思,全天下还有谁不知道么?

    只要把那个卑贱的车夫拉出来,看看他的脸,瞎子都能明白!

    而这样长相的男人,她还不止有一个。只不过那个车夫相似度最高,所以最为受宠。

    兰廷茂想起来都要吐。

    自成亲后,宜华公主死活不肯让他碰,冰清玉洁的好似九天圣女,却宁愿跟些污泥样的车夫、厨子甚至小偷鬼混,莫非那些人就比自己高贵?

    无非一张脸而已。

    她要睡多少人,才能满足她的贪念?

    活该她去不成英王府,那是她死也睡不到的人!

    不过自己呢?

    自己又算什么?

    明明没有状元之才,却领受了状元的荣耀。也许从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要为此付出代价的吧?

    只是兰廷茂怎么也没想到,这个代价是如此之大,如此之高。

    悔恨,

    早就从早到晚的开始侵蚀着他的心。此时再想起当年谢云溪善意的提醒,自己却心存侥幸的听不进去,简直愚蠢透顶。

    “茂儿,你回来了?怎么受伤了?”

    从公主府出来,回了全家几乎是倾家荡产才给他在京城置办下的府邸,看到爹娘焦急的迎上来,兰廷茂强自笑道,“没事儿,方才在衙门跟同僚说话,没留神磕到了柱子。公主怕我有事,还特意召了太医来看过的。”

    兰父兰母这才松了口气,对视一眼,兰母犹豫着提起一事,“正好有件事,爹娘也想跟你商议下。这京城虽好,可我和你爹到底呆不惯,还是想回乡下去。正好你姐姐来信,也说惦记着我们呢。你觉得行吗?”

    看爹娘小心翼翼的样子,还有这上京短短数月,头发都白了一半的憔悴模样,兰廷茂心都被揪疼了。

    爹娘哪里是呆不惯京城,而是那个公主儿媳妇总是嫌弃他们。成亲至今,别说敬茶,连面都没见过。

    为不刺激爹娘,兰廷茂哪里敢说公主的污糟事?只能说公主不喜他的出身云云,于是兰家二老思前想后,就算心里极想跟唯一的儿子在一起养老,可还是不得不提出避回乡下。

    兰廷茂心中千回百转,方道,“若爹娘实在想回乡下,也得安排些妥当之人护送才回。还有一事,我见爹娘带上京的丫鬟小菊,自小在咱家长大,忠厚本份。从今儿起,让她在我房中服侍吧。”

    兰父一愣,“你,你这是何意?”

    当然不会以为儿子张口要一个丫鬟,只是服侍那么简单。

    兰廷茂忍着心痛道,“这也是公主的意思。天家血脉,自不好流落民间,但若只是丫鬟所出,送到爹娘膝下承欢,却是没大碍的。”

    兰父兰母这回是当真欢喜了,“公主可真是深明大义!”

    他们夫妻唯有一儿一女,女儿早嫁,如今身边就一个儿子。

    若回了乡下,身边能有个孙子孙女抚育,二老就算不能跟儿子一起,晚年也不至于寂寞了。

    看父母欢欢喜喜的离开,兰廷茂心中万分抱歉。

    天家血脉,他是不敢指望了。这个孩子,大概会是自己唯一的亲生骨肉了吧?

    兰廷茂黯然伤怀时,宜华公主还在发脾气,甚至砸了一只名贵花瓶。

    管膳食的王嬷嬷见状,上前劝道,“公主,前儿奴婢在市井上买菜,意外的听说一个消息。好似说英王爷想吃牛肉,但英王妃就是不许。”

    听到“心上人”的消息,宜华公主顿时一怔,“这是为何?”

    王嬷嬷见有效,忙添油加醋道,“英王爷不是受伤了吗?而牛肉是发物,做不好确实不能吃。但奴婢老家有个做法,是制了带钉的铁锤,将牛肉反复捶打软烂至肉糜,再制成肉丸,配上清凉去火的食材一起滚汤,便既好吃,又去除躁性了。到时您若将此菜送进英王府,就算英王妃不喜,可英王爷能不感念您的心意?”

    宜华公主听了大喜,“那你赶紧去做!要多少银子只管去帐上支取,还要多做几样。本宫到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