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贵芳华-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多谢,那我即刻把人送来,并令人派兵驱逐流民,必不使王妃这里受到侵扰。”
看他兴冲冲要走,宁芳心里翻个大大白眼。从前还没觉得这小子蠢得厉害,如今却是知道了。
“八皇孙且慢,如今皇上都在节衣缩食的赈灾。有流民因天降大雪才冒死闯进皇家温泉,八皇孙不想着如何抚恤,反派兵驱逐,这让朝臣们怎么议论?万一冲突中有人伤亡,原本一桩小事,也给闹大了。”
八皇孙惊道,“可这好几千流民呢,还能是小事?”
宁芳道,“几千人有什么可怕的?又不是土匪,不过些手无寸铁的寻常百姓而已。行了,这事我来想办法,不过八皇孙你也要暂且留下来,跟我搭把手。”
八皇孙很惊愕,“我也要留下来?”
还敢吩咐他做事,这女人是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就算他有事相求,可也是堂堂皇孙,岂能被人妇人指挥?
宁芳冷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请八皇孙想一想,若有人回头把此事报到皇上或六皇子跟前,您要如何自处?倒不如借这机会,想法干点事弥补,回头就算追究起来,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当然,这也是我的一点浅见。若殿下实在要走,我自然是留不住的。我答应您的事依旧算数,您请自便吧。”
给她这么一说,意志不甚坚定的八皇孙又动摇起来。
细想想确实有理,可又怕宁芳让他干不好干的事情,便道,“那你先想好要我做什么,想好了让人来告诉我,我等你一晚上。明早你不说,我可走了。”
真是个没种的!
宁芳心中越发鄙视,可面上学着程岳那样淡淡,“殿下请回吧。另有一事,我这儿请了太医院的卢太医在此,要不要——”
八皇孙连连摇头,“不必不必!此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不仅没种,还绝情。
宁芳更没好感,让石青送走八皇孙,便让孔雀去收拾屋子了。
原说想叫杜鹃她娘来帮忙照顾,可孔雀道,“既是贵人,恐怕单大娘招呼不来。横竖此事奴婢已经知晓,不如就由奴婢留下服侍。老太太那边,可以说是王妃担心庄子没人,才留奴婢下来照应的。”
宁芳皱眉,“那也太委屈你了。”
孔雀却笑,“伺候贵人是奴婢的本份,能替王妃分忧,奴婢高兴还来不及呢。”
宁芳想想,只好如此了,只交待道,“也别太惯着了。哼,打量我不知道他们干了什么好事么?”
孔雀道,“王妃既然都明白,就更不必为这种人操心了。只当桌子上落下一层灰,让奴婢们去清扫就完事。”
话虽如此,宁芳到底是有些不高兴的。
一边吩咐人收拾行李,一边打点好了屋子。等把八皇孙送来的人安顿好,宁芳又让石青借口送八皇孙回去,查探一下流民的情形。
待石青回来把实情一说,宁芳倒是添了几分忧心。
“这样大雪天,那些灾民夜里就歇在地上?”
石青道,“这还是驻军的守将格外开恩的缘故,否则百姓无故接近皇庄一里地,就要格杀勿论的。现在允许他们在庄子外围歇着,已是比外头暖和多了。”
宁芳皱眉,可到底也没说出把人都接到自家庄子上来的话。
她不是自私,而是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她虽有善心,却也没打算拿自家去冒险,且她也不是神仙,没这个能力养活所有流民啊。
不过石青也说,“奴才回来之前,曾在灾民中略问了几句,若有做工换吃住的地方,不少人还是愿意去的。”
宁芳赞赏的看了他一眼,不愧是程岳调教出来的人,主子不必吩咐,都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英王府不管是出于什么理由,都不可能大规模的救济这些灾民,但给愿意劳作的人提供温饱,还是可以的。
正好宁芳打算去几个庄子巡查,带些百姓同行,想来也不是什么大事。
“那你先去歇着,明日一早便去找八皇孙,跟他说说我的意思。若能在附近多找几个庄子接收流民,好歹也能让这些老人孩子熬过这个冬天了。”
石青点头,“那奴才现在就去吧,时间长些,也好分说利弊,让八皇孙有个准备。说不定还能请驻军帮帮忙,我瞧他们那位守将就是个不错的人。”
宁芳道,“换个人去吧,你跑了这么半天,也冻坏了。”
石青道,“不必,我年轻,跑跑没事,回头王妃让灶上给我留碗热汤就是心疼奴才了。”
宁芳这才让他去了,又让鹭鸶在灶上留了些宵夜,给晚上还要辛苦忙碌的下人们。
单雄看到,难免又赞了一回,还悄悄跟杜鹃说,“跟着这样仁厚的主子,你也多殷勤着些,回头吃不了亏的。”
杜鹃应下,又让她爹拿些好吃食,单开个小厨房。
“这些天,孔雀姐姐会派人来取一日三餐,最好让娘和弟弟亲自去照应着,且什么都别问,只管干活就是。”
单雄身为庄子里的大管事,自然知道今儿八皇孙是神神秘秘送了人来的。只是什么人,女儿不让打听,他就不问了。
反倒是单大娘无意中瞅了一眼,悄悄回来说,“瞧着细皮嫩肉的,竟似个大家小姐。只是脸白得吓人,路都走不稳,象是刚掉了孩子。”
单雄低斥道,“管她什么人,你只当没瞧见。回头若传出闲话,我必不依的!”
单大娘也知道好歹,“我这不就只跟你说,让你心里有个数么?否则别人拿刀子逼我也是不能讲的。”
单雄却道,“我们这些下人,心里要有什么数?照主子吩咐做事就完了,赶紧把这事忘了,只当没瞧见就是。”
单大娘不多言语了。
翌日天亮,宁芳没露半点声色,跟宁琅戴良一起出发了。
但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八皇孙,他居然躲了!
也没躲远,就躲到附近的军营里,假装说是巡查灾民情况,实则是明哲保身。想让宁芳当那出头鸟,先去救灾,如果进展顺利他再出来摘桃子,如果事情有变,他好及时跑路。
第495章照耀
听了他派人留下的话,宁芳简直无语。
如今他还要求到她呢,都如此小心算计,要是平常,还不知怎样嘴脸。
别说石青看不下去,忿然劝宁芳干脆别管这烂摊子,直接去巡查自家庄子得了。就连庆平公主派来做帮手的老太监郭让,都摇着头道,“皇庄这儿情况复杂,王妃又不是正经皇族,若管好了,那还没什么。管不好就是惹麻烦上身,还是走吧。”
可宁芳既然来了,就不打算袖手旁观,“说这话可能有些酸,但我这王妃正经也是拿一品诰命俸禄的。虽不敢谈食君之禄,忠君之忧,但起码得在能帮的时候,帮这些百姓一把吧。”
宁琅很感动,他读书多年,一朝高中,自有一番为国为民的热血抱负。
如果此时宁芳不管,撒手离开,他也觉得没有错,但宁芳肯留下来管这摊子闲事,就更让他敬重。
“王妃高义,我愿助您一臂之力!”
戴良曾经跟随宁怀璧当了几年师爷,考虑得更周全些,做善事,尤其是做这种事关皇家的善事。可不是光凭一腔热情就够做好的。
“王妃虽好心想给这些百姓找些差事,但这边多半都是老弱妇孺,这样雪天泥泞,可要怎么带人过去呢?若路上有些差池,又该如何是好?”
此事昨晚宁芳就考虑到了,“这就要去请军队协助了。这些乡亲们能到这里,家里必是有青壮男人协助的,能干活的也是他们。所以我是打算让王府出面招募,军队协助送上一程,你们以为如何?”
这主意不错。
给这么多的乡亲围着,驻军们的压力也是很大的。
万一人数多了,冷饿交加,百姓哗变怎么办?如果有人肯帮忙带走一批百姓,军队自然愿意协助。
且又不费他们的钱粮,不过出些力气而已。
诸人觉得可行,就由戴良和宁琅出面,去找驻军统领商议此事了。
那驻军统领唐千户是个极明白事理之人,昨晚收到消息时,本就愿意。今日听说宁小王妃亲自前来,这么有诚意,他也不含糊的表示,可以搭一把手。
“只是,人要送到哪里去呢?”
石青道,“我们王府离着不远,在杜老将军的驻地,就有一个大田庄,先把人送那儿去吧。若安顿不下,再想其他办法。”
这也是宁芳昨晚琢磨许久的。
首先论起远近,实在是那里最为方便。若不下雪,青壮走上一天,晚上就能到。
其次,她也不能确定能有多少百姓愿意跟来。万一人太多,带回自家田庄只怕要出乱子。倒不如干脆带去被那些兵痞子孙占据的地方,第一可以确保流民不敢作乱,第二就算作乱,那些驻军也不会坐视不理。
毕竟程家只收了一成的利息,另有九成还是在杜老将军他们手里。
利益相关,有时比千言万语更有效力。
至于突然带这么多灾民回去,那些庄子里的兵子兵孙们会不会有意见,有多大的意见,宁芳也正好借此机会试探一二,算是一石二鸟之计了。
听说有十顷地的大田庄安置,唐千户是大大松了口气。
这么多田地,少说也有上千户人家,上万的百姓。
安置这一千多灾民,哪怕全去,也是奉养得下的。然后,他便很热心的组织了大嗓门的士兵,开始在灾民中嚷嚷。
只不知是不是那些士兵太凶,吼得太大声,反把那些灾民吓得蹲地不敢吭声了。
见此,戴良很有经验的走到了灾民中间,极和气的拉起家常。
“大家不要怕,我们不是赶大家走,是给大家寻个正经吃饭的地方哩!这边靠着温泉,虽说要暖和些,可连个挡风遮雪的棚子都不许搭,万一再下场雪,大伙儿可怎么过?老伯您兴许还顶得住,可我瞧您这小孙子冻得够呛。哟,还咳嗽着呢,吃药没?”
那老汉这才战战兢兢的接了句话,“哪里有药哟!娃娃也是可怜,才八个月呢,媳妇就没了奶水,一路逃难过来,可是遭大罪了。”
戴良道,“那可得赶紧找大夫看看,我们队伍里就有一个姑娘,可是在宫里学了医术出来的,从前都是给贵人娘娘们看病的,可厉害呢。您要肯跟着我们走,我保证让她回头第一个给您孙子看病。当然,您要不走,这会子也让她给你孙子看。只这里条件不好,熬药什么的,可就得你自己想办法了。”
老汉颇为心动,又很犹豫,“可你要带我们去哪儿呢?我们这些穷汉子,倒不怕你贪我们的钱财,反正我们也没有。可我们除了农活,啥也不会干啊!”
瞧出大伙儿担心,戴良道,“我们也不白帮你们,带你们走,也是要你们干活的。我们王妃有个好大的田庄,这不是正想请人挖个渠修个路什么的。回头等到开春,也好耕种啊。你们肯去白干活,我们王妃省了银子,请你们吃个饭看个病什么的,不也是小意思?”
这话说得在理。
这些灾民别的不会,种地都是懂的。今年雪大,若是不及时清理沟渠,明年开春一化雪,必遭淹埋,就得整整耽误一季粮食了。
旁边有个老妇人插话道,“可那些都是力气活,得年轻人来,我们也干不动啊!”
宁琅听出些眉目,也跟过来帮腔,“您也有活干,我们王妃还买了好多羊毛亚麻,要人织布编毯子来着。您会吗?不行织筐编席子的活也有。”
宁芳在车里听着,赶紧交待几句,让石青过来道,“王妃刚刚说了,你们过去干活,钱是没有的,不过给你们的羊毛麻线若织出毯子麻布来,除了交一定数量给我们,剩下的可以给你们自己留着。待到明年开春,你们也能领几匹麻布,几张席子毡毯回去搭个窝棚了。”
这么一说,许多灾民心动了,在那里议论纷纷。
还有人大着胆子问,“那我不光会织麻,还会织好棉布呢,有这活计吗?”
石青道,“自然是有的,我们王妃从前还养蚕呢,你们有本事织出绸缎来,我们都收!”
这下子,更多人站起来了。
“那要木匠呢,有帮着打家具的活么?”
“我家丫头还会绣花呢,做的鞋垫手帕从前还卖钱的。”
“我媳妇会腌好咸菜,我还会酿酒呢!”
……
众人正七嘴八舌的说着,谁知底下有个老汉忽地道,“这饭都吃不上了,还酿酒,大兄弟你也真舍得糟蹋。哎!我说,我没别的本事,就有四个儿子,力气都挺大。娘们织布啥的都能拿些走,我们要是帮着挖渠修路,回头有什么东西可拿?”
戴良笑,“只要你们肯去,什么活都有。卖力气的,也可以用你们干的活换这些席子毯子。”
宁芳忙让石青又急急补了句,“也可以换好粮种,菜种子也有!”
“真的?还给好种子?”
这下好多灾民不淡定了。
他们逃难路上,为了活命,大半都把自家的粮种吃了,正愁明年开春怎么办。虽说这样灾年,官府开春时也会发,但一般发的粮种就没那么好,种不出多少好粮食。
光为了好粮种,这些灾民觉得可以博一博了。
那有四个儿子的老汉站了起来,问戴良,“你这人说话可算数?”
戴良道,“我堂堂一个举人,说话能不算数么?再说这还有英王府的王妃在呢,她能骗你们的?”
“你说啥?英王妃?”那老汉忽地激动起来,“可是带兵打败了西胡,出征那天老天都放金光的英王媳妇?”
戴良惊讶,“老伯您很可以呀!连这些军国大事都知道。我们王妃,正是领兵打仗的英王媳妇呢!”
老汉喜不自胜,“我一个同乡侄儿也是当兵的,跟着你们王爷去打了回仗,回来可把那小子牛得不行!要早知道是你们英王府,我老汉早站出来了。哎,老四家的,你也别躲着了,出来出来!这可是你亲儿子说的,那英王是老天关照的人,你儿子跟着他没死。咱们也跟着他媳妇去吧,错不了的!”
有这老汉一吆喝,顿时呼啦啦出来一片人。
也不全是老汉的熟人,主要都是听说英王被老天关照过,所以大伙儿觉得他媳妇也靠谱。
有人谨慎,多问一句,“那英王出征,真的有金光照耀啊?”
石青顿时开始吹嘘,“可不是么?这事一般我们王爷都不让说,可你向这些当兵的打听打听,是不是我扯谎。出征那天,满天的乌云,黑压压的啥也看不见。哎,可就这么巧了,我们王爷一祭天,立即乌云退散,太阳出来了。那金光闪闪的,照得人眼睛都花了!”
老汉点头,唐千户也帮腔,“这是真的,当时好多人亲眼看到了。英王府名声可好得很,人家又不是没自己的佃户,用得着骗你们这些穷汉子去干活吗?”
于是,灾民们的信心,就这么被一场程岳几年前弄出来的金光,又照耀了一回。
相应的,连英王妃也被盲目信任了。
因为有人说,“既然老天爷看得到英王这样的贵人,肯定也是看得到他媳妇的。万一他媳妇没安好心,那不得天打雷劈啊!”
英王他媳妇……
好吧,只要能达到效果,宁芳也不介意被老天爷监督的。
第496章进村
于是,一千多老弱妇孺,一下愿走的有七百多。
剩下三百多比较谨慎,还想留下来观望,那宁芳就管不了了。
让这七百多人按每家籍贯登记了姓名,发放了号牌,宁芳领着就上路了。至于他们的青壮儿孙,因为分散到了郊县各处乞讨,实在是难以一一通知。
唐千户表示,他可以派人在这儿等着,等那些青壮回来看望自家老人孩子时,再通知他们过去寻人。
这样自然最好,但宁芳的压力也大了许多。
这意味着她除了这七百多老弱妇孺,还得安置好几百的青壮。
捏着刚刚整理出来的名单,宁芳只希望那片田庄的百姓能尽到起码的义务。
毕竟,今年杜老将军把秋收的一成粮食送来,英王府可是一粒米都没收的。
因当时听到灾情,家里便决定拿这些粮食做善事了。宁芳还倒贴钱买了不少麻线羊毛,预备着给灾民做活。
可等着走到天都黑透,赶到那处叫做白虎庄的田庄时,迎接她的,却是漆黑寂静的田庄,和先行赶去的石青邵阳,那忿懑又无奈的脸。
看石青和邵阳有满肚子的委屈想说,宁芳摆了摆手,只问,“我记得从前回报,这里有个大粮仓,早就收拾出来用作赈灾的,如今那房子还能用吧?”
这倒是可以。
看二人点头,宁芳道,“天色已晚,先带灾民们去粮仓休息,生几堆火,熬些滚滚的米汤来喝。还有同行的士卒,走了这么久,总得给人家吃顿热乎的。然后跟唐千户说,请他先帮着安顿百姓士卒,过会子我请他吃饭。”
邵阳微惊,这庄子上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找不着。王妃还想请客?上哪儿请?
可石青想想道,“依奴才所见,这白虎庄最好的宅子有两所。一个是庄头南家,一个是保甲丁家。且两家离得极近,方便落脚。”
宁芳道,“那你就带人过去,把两处宅子都收拾出来。至于他们两家,在此地多年,想必亲友极多,去住个三五日也无妨。”
邵阳心想,那两家人哪有这么好说话?
事实上,就是他们两家带头闹事,才搅得本地庄户们不愿接纳安置灾民,连王妃都没处歇息。
可石青已经把他拉着往外走了,邵阳不解,“瞧那两家,早就关门闭户,说要睡觉了,这会子可怎么收房子?”
石青冷笑,“睡了就不能叫起来?还是说你今儿受他们的气,受得挺痛快?所以这会子不忍心了?”
邵阳道,“这说的叫什么话?我又不是呆子,给人欺负了还给人叫好的。若不是怕硬来会给王爷王妃脸上抹黑,我早揍那姓丁和姓南的了。只是咱们这么做,真的没事?”
石青道,“王妃下的令,便有事她也会兜着。只咱们手脚轻些,不要闹出声响最好。”
邵阳道,“那怎么可能?就南家那不讲理的老太婆,你还没动手呢,她就鬼哭狼嚎起来了。”
石青睨他一眼,“这还用我教你么?”
邵阳琢磨一会儿,嘿嘿笑了,“那石兄弟你在外头守着,让哥哥带人进去,保管清清静静。”
石青道,“那就这么定了,你先去南家,我围着丁家。这夜深人静的,可不要惊扰到妇人孩子。”
邵阳乐呵呵的去了。
宁芳在车里没下来,只隐约听到几声狗叫,随即就没了声息。
而带来的灾民们也很自觉,既说了不让打扰本地百姓,都没闹出太大动静。安安静静的守着火堆,等着粥熬好了,再排着队领了来吃。
吃了饭,宁小王妃还让宁琅领着医女玉笙,带着画眉等几个大丫鬟去看望那些生病的老人孩子。有些药材车上就备着的,饭后就熬了起来。
灾民们肚里吃到热乎东西,守着火堆,又闻着药香,就算原本心里还有些惶恐,都渐渐安定下来。觉得英王妃没有骗人,跟着她还是很不错滴!
那有四个儿子的鲁老汉,自觉是个领头人,跟英王府更亲近些,越发吹嘘起来。
“我都说了,英王爷是个老天照应的人,王妃自然也不差。瞧咱们如今这屋子上头有瓦,下头地也是干的,可不比在那温泉庄子外头的泥地里强百倍?”
有人附合,却也有人生出小小不满,“只可惜睡着还是凉,要是有些干稻草烘得暖暖的,睡起来就舒服了。”
鲁老汉鄙视道,“真是人心不足!这初来乍到的,有个不破不烂不漏雨的屋子你就知足吧,还挑剔这那的。是不是到了明儿,还要人家整一屋子家具,把你供起来当老太爷才罢?”
这话可是犀利,顿时把人群中有些刚刚升起,得寸进尺小苗头给狠掐掉了。
那人也不好意思道,“我就那么一说,哪里是挑剔了?象你说的,这么好的条件,咱们感激王妃还来不及,哪里就这样不懂事了?”
鲁老汉方道,“这还象句话。我劝各位都记着自己的身份,咱们又不是什么贵人,都是家里没了活路才跑出来讨饭的。虽比不上那些正经花子凄惶,但一个讨饭的,你还想怎样?让人当你是乡老敬着?都惜福吧!”
这话说得众人心服口服,一个负责照看他们的士兵听到,更是将怀里半块饼子扔了过来。
“你这老伯说话敞亮,送你吃了!别说贵人们不欠你们的,就我们这些当兵的,都不欠你们的。老天要遭灾,这是老天作的孽,要怨只能怨你们命不好,可别拿着别人的好心当应该。就为了安抚你们这些灾民,平添了我们多少差使,还得大雪天的护送你们上路。
今儿我几个兄弟好心帮着背妇人孩子,居然还有人说怪话,嫌咱们动作粗鲁占人便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