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贵芳华-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宁四娘却是叹道,“做人名声固然要紧,但也不是顶顶要紧。他们当爹娘的,总不好跟儿孙撕破脸,芳儿她娘性子又软,此时咱们宁家不妨出头做回坏人,替她压压阵。我那个老亲家,是个聪明人,会知道怎么善后。”
那徐妈妈就放心的领命而去了。
等赶到夏家,却见夏家虽然气氛紧张,但号称“重病在床”的夏家二老却还都精神得很,半点看不出生病的痕迹。
见她们回来,反倒十分奇怪,“你们怎么来了?到底是哪个多嘴的走漏了消息?”
“是我派人去叫她回来的!爹不高兴,尽管骂我就是!”
宁芳一扭头,就见一个四十上下的中年妇人,扶着小丫头进来了。
她原本生得面貌端正,还颇有几分秀丽,但通身上下无一丝饰物,深茄色的素面褂子上也是半点花色全无,看着比夏老太太看得还老气横秋。尤其嘴角那几道深深的法令纹,一看就象人家欠了她八百两银子似的,极不讨喜。
宁芳认出来了,这就是她们上次回门,那个在隔壁后院里指桑骂槐的人,也是夏家的二太太。
自夏家二爷夏明泰七八年前过世,夏二太太心情一直不太好,但大家体谅她是居丧之人,都不计较。所以上回宁芳就算知道是二舅母在发脾气,也没有指名道姓的把她说出去。
可别人愿意体谅夏二太太,她却未必愿意体谅旁人。
尤其看到成功瘦身,恢复美貌的小姑子和小姑子粉嫩嫩的女儿时,夏二太太那张债主脸,明显拉得更长了。
夏老太公微皱了皱眉,但语气却客气了几分,“我不是要怪你,只你要叫珍儿回来,也得先打个招呼不是?如今什么都没准备,怎好招呼她们?要不珍儿你先带芳儿去屋里歇歇。来人,去把外头的菜地给埋了。土要厚一些,别漏了味道!”
夏珍珍原想说没关系,别白糟蹋东西了,夏二太太已经气得浑身发抖了。
这个小楼,自夏珍珍嫁后,她早想要女儿住进来了,可公婆始终不松口。
好吧,那她等。
可等到她孙女都长到可以说亲的年纪了,始终也没能住进来一天!
平日里,夏老太公把块菜地看得跟命根子似的,就是她不懂事的猫过来挠了几只瓜果,还得挨顿骂。可上次夏珍珍母女回来,老头就恨不得扫了全院子的雪堆上去,这回更是索性连菜也不要,整个埋上。
他这是特特做给自己看的吗?那也太偏心了!
“爹,今儿当着小姑的面,媳妇很想问一句,这个家里,是不是就她亲生的,其他人都是捡来的?”
“你闭嘴!”夏老太公真火了,手中的拐棍戳得地板咚咚响,眼神雪亮,“给我滚回屋里去!再这么给脸不要脸的,可别怪我这当爹的不客气!”
夏二太太自打进门,还没受过这样严厉的责骂,一时间确实有些吓到了。
可再看夏太公控制不住哆嗦的双手,还有那满头白发,夏二太太忽地又壮起了胆子。
再凶猛的狮子,一旦老了,都没那么可怕了。
她虽不敢直接跟夏老太公顶嘴,却是走到了夏珍珍的面前,“都看到了吧?你是不是很得意?有这么好爹娘,从小就宠着你护着你。不管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总是第一个先供着你。要做新衣服了,也总是你第一个挑完,接下来才能轮得到我们。甚至,就连你二哥——”
“住嘴,你住嘴!”夏老太公眼神恨得想杀人,哆哆嗦嗦扬起拐棍,竟是想打人。
然后宁芳只觉手上一紧,是外祖母忽地拉住她和她娘的手,想把她们带走,却被夏二太太堵住了去路。
“怎么,你们怕了吗?怎么就不敢听了?”
夏老太太颤微微的道,“老二媳妇呀,你说我们疼你小姑子,可这些年,也待你不薄吧?除了没让你孙女住进她这绣楼,你们吃的穿的,哪一样不是最拔尖的?”
“对呀,我们二房吃的穿的,确实都是拔尖的。可那是为什么呢?”
看着夏二太太那怨毒的眼神,宁芳心中忽地有份隐隐的不安。
都说二舅舅是跑生意途中遇到洪水,意外过世的,难道还有隐情?
第71章回乡
贯穿南北的大运河推着船儿顺流直下,那一路高高飘扬的官家大旗,在风雨中越发象一只展翅的火鸟,拉着船儿披波斩浪,是那样的气势千钧,令得其他船儿纷纷避让。
掌舵的焦老大看那面容俊雅的青年进士又披着斗篷走出船舷,不由得笑道,“宁大人,您也太心急了。我们这船可已经够快的了,再快就要飞起来了!这么大的雨,您还是回去吧,仔细着凉。”
宁怀璧笑道,“从前离得远,倒也不觉得,如今快到家了,由不得人不着急起来。不过掌船的事你说了算,可别被我扰了心神。这回也是好运,搭上了你的船,否则还不知在哪儿耽搁呢!”
那日南苑宫宴后没几日,他的朝廷任命便下来了。
按习俗,先放了他两个月的省亲假,让他先回乡夸耀乡里,然后再赶去赴任。
因辛姨娘查出有孕,不好赶路。故此宁怀璧把大半仆役钱财都留给她,只带着孟拴柱一人,简简单单收拾了几件行李,便去英王府辞了行,赶回老家去。
而程岳除了替他准备了回乡的礼物,还打听到往皇宫送春季新布的江南织造署,近日正好有船回去,便命人带着宁怀璧去碰碰运气,谁知便正好撞上了焦老大。
他是江南一个船行老大,因水上经验丰富,人又爽朗大方,与官府颇有交情。故此这回送布上京,也征用了他的船。此次完了差事,又能搭上宁怀璧这样的新科进士,他其实也挺高兴。
“您这样的新科老爷愿意坐我这小船,可是我们全船兄弟的光彩。您要是实在坐不住,不如到船尾去试试手气,若能捞两条鱼上来,一会儿也好加个菜。”
宁怀璧笑道,“正有此意。”
说着话,果真去了船尾。
有人赶紧递了支前端装着网兜的长竿过来,却是被卖的孟保柱。比起从前在家时,他黑瘦了许多,却也精壮稳重了许多。
孟家后来发生的事情,因书信不便,连宁怀璧也是不知道的。谁知一上了焦老大的船,却是意外遇到卖身为奴的孟保柱。正诧异着,孟保柱自己一五一十把事情经过说了出来。
孟拴柱气得当时就捶了弟弟一顿,但捶完之后,兄弟俩又抱头痛哭。
但让宁怀璧意外的是,兄弟俩无论是哪一个,都没有提出要把人赎回去。
孟保柱是自觉有罪不敢提,孟拴柱是跟着宁怀璧上了回京城,开阔了不少眼界,觉得让弟弟留下受些磨砺,未必不是件好事。
孟保柱自小有些小聪明,就是在家中那一亩三分地上,养得有些眼高手低,不知天高地厚,是以才闯下大祸。横竖他如今跟着的焦老大并非坏人,相反长年走南闯北,还极有见识。于是孟拴柱便劝弟弟安心留上几年,跟人家好生学些本事。
孟保柱自出门后,很是吃了些辛苦,却也见识着不少在家里一辈子见识不着的人和事,是以也愿意留下。
看他们兄弟俩都无意回去,宁怀璧也不多费唇舌了。此时接过孟保柱递来的长竿就往水里划拉。
这种捞鱼大法,全凭套在竿头的网兜捞,没有技巧,全凭运气。但也因其不确定性,反而成了水手们闲暇逗趣的消遣。
宁怀璧第一杆子下去,啥也没捞着。
再一杆子下去,还是什么也没有。
因船上游戏时定了规矩,一人一天只能捞三竿,宁怀璧不由得苦笑起来,“看来今天,我是要空手而归了。”
孟保柱道,“不还有一竿么?二爷别泄气,再试试。”
宁怀璧没抱什么希望的第三次把竿子插进河里时,忽地瞥见水流中似是掠过一抹异色。只是在疾风细雨中,也看不真切。但他的手已经本能的往那里一划,顿时就觉得沉甸甸起来。
什么鱼这么沉?
宁怀璧还在想,孟保柱已经眼尖的惊呼起来,“哎呀,是个人!”
宁怀璧吓了一跳,孟保柱忙过来帮他稳住竹竿,又叫了焦老大等一帮老水手过来帮忙,大伙儿很快七手八脚,将人给捞了上来。
谁知竟是一个二十来岁,容貌姣好的年轻妇人,。
因船上都是男人,大家碍于名节,没人敢上前施救。
宁怀璧急道,“如此性命攸关的时候,万不能拘礼。我今日在此做个见证,焦老大,烦你使个人去救救她吧!”
得了他的吩咐,在船上年纪最大的焦老大才亲自出了手。
他经验丰富,很快便按压着这妇人腹部,迫使她吐出水来,人也渐渐恢复了清醒。
可她见自己获救,先是惊慌了一下,随即又要闹着投河。
宁怀璧见劝不住,索性抬手先打了她一耳光,把人镇住,才和气道,“你若受了什么委屈,尽管说出来。我们或许帮不上忙,但总可以替你出出主意。蝼蚁尚且爱惜性命,你这么三番两次的寻死,可对得起生养你的父母?再说难道这世上,并无一个你牵挂的人不成?”
妇人听了他的话,顿时掩面痛哭,只是仍不肯多说半句。
宁怀璧无法,只得让焦老大寻一个最近的码头停下。
他算着这妇人若是自尽投河,家人必定顺流来寻,到时打听一下,把她送归家去,才算善始善终。
谁知才到码头,就见一个十来岁的少年郎一身孝服,牵着个两三岁,同样披麻带孝的小女孩,在码头拦着每一个经过的人,焦急的打听有没有看到上游掉下来一个妇人。
瞧他和那小女孩面目清秀,与这女子颇有几分相似,宁怀璧心中便有了底。
把这两孩子叫来一瞧,少年顿时抱着妇人号啕大哭,“姨娘啊姨娘,你怎么这么狠心,竟要舍了我和妹妹而去?”
妇人也哭,“傻孩子,姨娘就是不想拖累你们,才自寻死路。若是我活着回去,夫人不待见你们怎么办?”
等这母子三人哭够了,宁怀璧才细细打听。
那妇人犹自不肯说,倒是那少年见他品貌不凡,诚实的道出原委。
“……原本我们也是官宦人家的子弟,只因父亲在任上突然病逝,姨娘只得带着我和妹妹扶灵回家。可父亲生前常说,嫡母善妒,容不得人。所以这些年来,竟是丝毫不敢将姨娘和我们兄妹之事告知。眼下回家,还不知会是怎样收场。可若不回家,难道任凭父亲的尸骨流落在外?况且我和妹妹也得认祖归宗啊!”
看这少年哭红了眼,宁怀璧也不胜唏嘘。
可清官难断家务事,这要怎么办?
倒是老于世故的焦老大顿时问道,“你爹既知你嫡母善妒,又为何要在外头安置你们?可是不喜她所出的子女?”
少年不好回答,只道,“我家本是诗书传家,可听闻嫡兄不怎么喜好读书,令父亲略有些失望。况且我父亲又是一脉单传,岂敢只指望嫡兄一人?”
焦老大一拍大腿,顿时懂了。
“你既有嫡兄,便是你姨娘死了,你嫡母也不会喜欢你们。尤其瞧你小子这一身文绉绉的书生气,又肯上进,只怕更加瞧你不顺眼。你若真想惹她不生气,办法只有一个——分家!”
第72章归家1
焦老大提了个分家的建议,却见少年含泪道,“父亲素来为官清正,俸禄又多给家中嫡母收去,是以宦囊羞涩,并无积蓄。此次回乡,还是父亲同僚叔伯见我母子可怜,赠送了盘缠,才得以成行。可便是如此节省,路上已花去大半。而姨娘出身寒微,若是分家,必遭嫡母克扣,我们兄妹又年幼无依,往后何以谋生?”
焦老大一时给问住,不知如何作答,宁怀璧却不赞同的道,“这世上岂能事事尽如人意?你既想认祖归宗,就必得你嫡母承认。你若有些志气,索性就由着嫡母分家,哪怕只给你半亩薄田,总也不至于饿死。”
少年闭嘴不答,姨娘却是泣道,“大爷说的我们也明白。贱妾本就出身贫寒,就算是种菜喂鸡,又有什么做不得?只我家孩儿读书极好,老爷临终前千叮咛万嘱咐,万不可误了他的前程。一定要让他好生读书,方不堕我谢家门楣。若是让他去操持农事,纵是能勉强糊口,又有何意义?”
宁怀璧惊道,“你们是山阴谢家人?”
少年道,“不过是大户旁枝,我们这一支是早已迁到临海去的。”
宁怀璧刮目相看,“怪不得看你小小年纪便谈吐不俗,原来竟是名门之后。也罢,你我今日相逢,总是有缘,我就助你一把!”
让金墨取来笔墨,他很快写下一封书信。
信中自称,他在旅途中意外与少年结识,念其孝心,便教了他一些学问,算是自己半个学生。希望归家之后,谢家人能多加照拂。
那姨娘还没明白这一封信能有多大用处,可那少年待看清落款,却是感激涕零,顿时跪下,口称先生,要行拜师大礼。
宁怀璧原不肯受,可少年却道,“若先生不肯受,那我也不敢要这封书信了。”
金陵宁家,虽不比山阴谢氏鼎鼎大名,却也非浪得虚名之辈。况且宁怀璧还有新科进士这个金字招牌傍身,他只要把这封书信拿回去,嫡母就算再如何不喜,但族人总不至于眼睁睁看他母子被人欺凌了。
看这少年坚持,宁怀璧只得受了他一礼。可既然受了礼,也不能没有表示。
虽然船舱里堆着不少英王府给的好东西,可那都是要带给妻儿老小的。要送给旁人,宁怀璧还真有些舍不得。至于钱财,就更没有了。
不对!
宁怀璧忽地想起,摸出女儿临出行前缝的小沙袋,这里的钱,他可一直没舍得动用。
不过看看这少年,再想想乖巧懂事的大女儿,宁怀璧还是把那只小沙袋拿了出来,“我既受了你的礼,你也算是我的挂名弟子。这里有些银两,你先拿去傍身。若有难处,也可与我写信。”
少年本不想收,可瞧瞧弱母幼妹,到底咬牙接了,然后以头触地道,“学生谢云溪,誓死不忘先生大恩!”
此时宁怀璧尚不知道这少年若干年后,会用怎样的行动,来回报他的大恩。此时的他,是完全没想着回报的,只道,“你日后若能好好上进,便不负我今日助你一番美意了。”
然后,他本想把银子取了,荷包收回来,那个做得再丑,也是他宝贝女儿的针线,他可舍不得随便送人。
可那少年却把荷包收到怀里,半点没有还他的意思,再度跪拜道,“学生定不敢忘记先生教诲!”
然后,他就要带着姨娘小妹离开了。
见此,宁怀璧也不好管人讨要,只得挥手作别。
第72章归家2
但他却不知道,自己的一番举动,或者说是女儿那个小小沙袋,竟是改写了这少年的一生。
原本,在宁芳有记忆的那个后世里,这少年的姨娘虽投水而死,但他和妹妹回家后,却仍未得到嫡母的谅解。反被百般凌虐,尝尽人间万般苦楚,甚至连唯一的亲妹妹也没保住。
后来他虽因机缘巧合,终于扬眉吐气,出人头地,但因少年时的经历,却也性情大变,行事乖张,一生毁誉掺半,乃是后世史书中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
可这一世,因有了宁怀璧的书信作护身符,嫡母再不喜,却不敢动他母子三人性命。
后在分家时,嫡母虽依旧苛刻少年,但到底还是给了几亩足以度日的薄田。然后凭着宁怀璧的那点银两,有亲母小妹相伴的少年也终于熬过了人生最艰难的时候,心中便始终保留了人间的那点温情。待他长大成人,便又是另一番格局了。
但此时与这个半路捞来的徒弟作别之后,没几日,宁怀璧也下了焦老大的船。
临行前,自然也替孟保柱关照了几句,然后便要雇车往家赶。谁知车还没寻到,竟是遇到宁珂了。
宁珂见了他,就一把抓住,“堂兄回来得正好,快随我去夏家走一趟!先别问了,我路上跟你细说!”
然后,就在夏珍珍晕倒的那一刻,宁芳眼睁睁的看着她娘,就要摔到那硬梆梆的青砖地上时,就见有人犹如天神般,从天而降,接住了夏珍珍。
“芳儿,芳儿你快看看爹,你看得到爹吗?”
接住妻子的宁怀璧还没顾得上看看怀里这一个,就被眼前的女儿吓坏了。
宁芳不知道,她的眼底已经泛起一片血红,看起来竟似要流下血泪一般!
在被宁怀璧腾出一只手,用力的摇晃几下之后,宁芳才渐渐醒过神来。眼底的血红渐渐散去,看着她爹,鼻子一酸,便放声大哭!
可瞧着她终于哭出声来,围观众人也才真正放下了心,又一片鸡飞狗跳的叫着请大夫。而忍无可忍的夏老太太,终于一个大耳刮子打上了二媳妇。
“若我女儿有个好歹,我活吃了你!”
老太太可不是说笑,她那颤微微的样子,是当真有了跟她同归于尽的心了。
夏二太太捂着脸,这才知道怕了。
她因娘家本不得力,又舍不得夏家的富贵生活,所以她才宁愿守在夏家,也不愿再嫁。这些年来,夏家二老的宽容慈爱,纵得她将本该有的敬畏之心渐渐淡去,反而变本加厉,总觉得夏家欠她的。
但直到今日,她才知道,如果离了公婆的庇护,她这样一个失了丈夫,又没有儿孙倚靠的妇人,到底还有什么资格在夏家耀武扬威?
只要夏家二老一句“不孝”,就能把她休掉,到时她就是哭死,又有谁会真的来管她?
清醒之后的夏二太太,也顾不得丢脸,带着那个巴掌印,就去找大嫂哭求了。
“嫂子,全是我一时糊涂,才说出那样的话。我现在是真的悔了,也知道错了,求你帮我去爹娘面前说说好话吧。你一向最疼惜我们的,肯定不会撒手不管的,对不对?”
夏大太太没出声,倒是夏四太太讨好的道,“你不是还说大嫂装了一辈子的好人么,怎么还好意思来求她?”
如今宁怀璧来了,情况又不一样了,在一致“对外”之前,还是得先跟大嫂一家结成“同盟”的。
第73章夫妻
夏大太太冷冷瞟了两个弟妹一眼,然后将手从夏二太太手里收了回来。
“都这么大人了,糊不糊涂,自己心里有数。如今小姑还没醒过来,若真有诚心,不如求求老天,保佑她平安无事,否则这一大家子,可就真的都不好了。”
一时,两个弟妹脸上都火辣辣的,夏大太太也不理她们,自去忙活了。
夏珍珍到底年轻,她其实更担心的是年迈的公婆,等大夫看过小姑,倒是也给他们开两剂药顺顺气才好。
媳妇胡氏见了,赶紧上前跑前跑后的帮忙。
两个婶婶想不到,她却要心疼婆婆。这病还没好,家里就闹得这样乱烘烘的,让婆婆不操心是不可能的,只能自己多分担些,回头等大夫看过众人看,再来瞧瞧婆婆了。
夏大太太心里挺安慰的。
这媳妇儿虽然年轻,有时难免不懂事,但心地却好。知道心疼孩子,也知道孝敬长辈。她不敢说自己做的有多好,但也希望能上行下效,将来一家和睦。
一番鸡飞狗跳的忙碌过后,直到掌灯时分,夏珍珍才幽幽醒转过来。
一直守着女儿的夏老太太总算安下心来,却又眼泪直流,“好孩子,你可总算醒了!你好好歇一觉,明儿就跟你女婿回家去,以后这里,再别来了!”
夏珍珍渐渐想起晕倒之前的事,也哭了起来,“娘,真的是我害死二哥的吗?是我吗?”
“别听你二嫂胡说!”夏老太太恨声道,“她不过是因你二哥没了,所以见不得别人好过!”
夏珍珍听得更加内疚了,“可要不是因为我……”
忽地一个清润声音泠泠响起,“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就算二哥是为了替你寻药生子才断送性命,那也该怪我家才对。关你何事?”
夏珍珍再一抬眼,却见宁怀璧进屋。
他才去洗去一路风尘,换了身淡青新衣,在明亮灯光下越发映得容光华润,如亭亭青竹,令得满室生辉。
夏珍珍不敢对视,更不知该如何搭话。
倒是夏老太太明理道,“你女婿说得极是。这生死祸福,哪里是人能预料到的?想当初还是我叫你二哥出门替你寻方子,最该死的应是我了。”
宁怀璧闻言,却转身在岳母跟前撩衣跪下,“当日之事,我们夫妻委实半点也不知情。但听大哥说,二哥当日被山洪冲走,虽生未见人,却也死不见尸。从前女婿没能力,也不敢说这话。但如今侥幸得中,我今日就在岳母跟前立个誓。此生必会竭尽所能,找寻二哥下落。无论如何,总要给岳父岳母一个交待才是。”
夏老太太听得又老泪纵横起来,“好孩子,你快起来,有你这句话,我和你岳父就不枉把女儿嫁你一场了。”
然后她起身离开,让女儿女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