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药田种良缘-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厮顿时委屈,“三爷,表少爷他……”
锦衣老爷喝道:“打!让窑子里的人使劲儿打,打不断腿,你三爷我可是要去找那帮龟公索赔的。”
小厮吓得脸色都变了,咬咬牙,脚底抹油似的往外跑。
大概是去找他口中的“表少爷”回话了。
杜晓瑜在吃面的过程中,把刚才这一幕看得一清二楚,只不过因为她太过专注,所以没发觉静娘在看到锦衣老爷时脸色猝不及防地一变。
第114章 、父女初遇(6)
“姑娘吃饱没有?”静娘急急拉回视线,问杜晓瑜。
杜晓瑜夹了一筷子面送到嘴边的动作顿了一顿,问道:“怎么了?”
静娘马上恢复神色,摇头笑道:“没什么,就是看着外头人越来越多了,担心一会儿太过拥挤,不安全。”
杜晓瑜莞尔一笑,“没关系的,咱们今天来,主要就是想了解一下市场上的药价,又不买药不露财,有什么不安全的。”
静娘无法向杜晓瑜解释更多的事情,只是不着痕迹地蹙了蹙眉,心中期盼着后面那人千万别发现自家姑娘。
把后面进来的客人都招待好了,店家终于得空出来,特地走到锦衣老爷那一桌,笑着打招呼,“三爷,您可是有一年没来光顾我这面馆了,怎么着,柜上生意好得您都抽不开身了?”
锦衣老爷闷了一口烧刀子,抬起头来,有些感慨地说道:“想当年老太爷带着我来办药路过清水镇,头一顿吃的就是你这儿的牛肉面,我还记得外面飘着雪,说句话都冒白气,我们一行四个人,我和老太爷,另外两个是柜上的掌柜和管事,老太爷一进门,二话不说先点了四斤熟牛肉两斤烧刀子,吃得那叫一个痛快。
现在嘛,都老喽,太爷来不了,掌柜和管事也回家养老去了,就我一个人来,吃什么都不是当年那味儿。”
店家从这话里听出了点意思,忙关切地问:“老太爷的身体还健朗吧?”
“一把老骨头了。”锦衣老爷摆摆手,“大病倒是没生,小毛病不少,不过他一把年纪还能有那样的精神,也算有福的了。”
店家忙松了一口气,“没事就好,没事就好。”似乎想起了一件事,又压低声音问:“三爷,你们家那位五小姐,找到了吗?”
提起这事儿,锦衣老爷脸色顷刻变得复杂起来,却是没直接回答店家的话,麻利地掏出一张面值五两的通存通兑银票递给他,“面钱,收好喽,不该问的,你别问。”
“是我嘴欠,是我嘴欠,三爷您别往心上去。”店家一边赔罪一边伸手接过银票,见到是五两,顿时为难,“三爷,您这也太……我一碗牛肉面才七文钱,一斤熟牛肉三十五文,半斤烧刀子也就五文钱,这会儿才刚开张,这么大的面额,我也找不开啊!”
“不用你找。”锦衣老爷道:“爷今儿高兴,赏你的。”
店家眉头这才舒展开来,“谢三爷赏!”
这一幕揭过,锦衣老爷又接着喝酒吃肉了。
杜晓瑜眉梢微微一挑,穿越这么久,她接触过的中年人也不少,譬如说话做事都小心谨慎生怕得罪人的丁里正,譬如怀着一颗慈和仁心的贺掌柜,又譬如,为了振兴家族汲汲营营的秦宗成,但就是没有一个像邻桌的这位老爷的——个性张扬而不张狂,性子叛逆却又十分孝顺。
杜晓瑜真的很好奇,这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不过光凭他刚才说的那些,杜晓瑜大概也能猜到他小时候应该是个十分顽劣的小子,而且还是三天两头会因为闯祸挨打的那种。
“姑娘。”静娘的声音把杜晓瑜的思绪拉了回来。
“面凉了。”静娘提醒道。
杜晓瑜脸上露出尴尬的神情来,说道:“我吃饱了,咱们走吧!”
静娘忙起身去付钱。
杜晓瑜抬步走向门边,正准备出去,身后就传来那个锦衣老爷的声音,“姑娘,你的荷包掉了。”
杜晓瑜转身一看,自己随身携带的荷包不知何时竟然掉在刚才坐过的凳子下面。
她笑看着锦衣老爷,满脸感激,“多谢老爷提醒。”
话完,走过去弯腰把荷包捡起来。
静娘过来的时候,特地警惕地看了锦衣老爷一眼。
没错,这锦衣老爷不是旁人,正是京城杜家三爷杜程松,傅凉枭未来的岳父,也是他眼中的“杜老狐狸”。
杜程松这次是依着老太太的意思带着他大外甥赵兴朝出来办药教他如何转动脑子与药市的商贩们周旋,以低价买到高质高量的药材。
只可惜,赵兴朝是个色胚,刚来就迫不及待地去找窑姐儿,结果被人一通设计骗走了身上所有的银钱,根据刚才那小厮所说,他家表少爷现如今穷得只剩一条裤衩子了。
杜程松并不打算出手救赵兴朝,男人嘛,敢嫖就要敢于被打。
“静娘,钱给了吗?”杜晓瑜伸手拍拍荷包上的灰,仔细地挂在腰间。
静娘点点头,“咱们走吧!”
杜晓瑜没再多言,主仆二人一前一后出了面馆。
此时的药市上已经来了很多人,熙熙攘攘,有不少做主子打扮的,带着几个小厮东瞅瞅西瞅瞅,货比三家。
杜晓瑜并没有直接上前去问药价,而是默默地跟着那些老爷,等他们停下来跟商贩谈话的时候再挨近了听一听具体价格。
就这么一圈逛下来,杜晓瑜已经把现如今市面上常见的几种药材价钱听了个七七八八。
收获虽然不小,但对她来说,还是有点遗憾了,竟然没能再碰到回春堂的人。
毕竟她是要立志做回春堂最大药材供应商的人,一直见不到那些人的话,她还怎么谈生意?
静娘见杜晓瑜一直东张西望,有些疑惑地问:“姑娘在找什么?”
杜晓瑜随口说道:“我在找回春堂的人。”
静娘面色一变,“姑娘认识回春堂的人?”
“算不上认识。”杜晓瑜尴尬地说道:“只是有一回我跟着桃源镇的贺掌柜来买药,偶然见到回春堂的两个管事在这儿大批量购买药材,要的数量可多了,我这不是想着见一见回春堂的人,然后跟他们谈谈,来年药材由我供应的事儿么。”
静娘一听,高悬的心暂时落了下来。
“静娘,你既然是从京城来的,那想必一定去过回春堂了吧?”杜晓瑜十分感兴趣地问。
静娘微微颔首,“奴婢没去过,不过回春堂在京城名气挺大的,倒是听说过不少。”
“真的?”杜晓瑜眼底的兴致越发浓郁了,先前听贺掌柜说起过一些关于回春堂的事,她还以为是贺掌柜在吹嘘,如今听静娘这么一说,看来是真的了,以回春堂的名气,只怕这杜家在京城的地位也不一般。
第115章 、三爷本性,合作(7)
“那你觉得我有没有机会跟他们合作?”杜晓瑜又问。
“这……”静娘犹豫,心说只要王爷出手,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只是王爷似乎很不希望杜姑娘这么早就认祖归宗,也不知道王爷到底在盘算些什么。
杜晓瑜也不气馁,自信满满地说道:“只要能见到回春堂的人,我就有六七成的把握说服他们来年购买我药田里产出的药材。”
虽然谈不上完全科学种植,但她在地质,温度和水分这几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调查,每一种草药都是精心种植的,光从目前的幼苗来看,来年的产量和质量都不容小觑,只要能跟回春堂合作,哪怕他们只要其中一部分药材,这条线的盈利也是很可观的。
静娘没敢搭腔,这事儿她得回去问问王爷,如果王爷同意杜姑娘在认祖归宗之前先跟回春堂合作,那么她会帮着杜姑娘出谋划策的。
两人站在麻黄摊前,后面突然传来声音。
“哎,这不是杜家三爷么?什么风把您给吹到清水镇来了,怎么样,我这人参,您还看得上眼吧?要不,您全给搂了?”
杜晓瑜转身一看,竟然是刚才在面馆遇到的那位锦衣老爷。
只见那锦衣老爷伸手从簸箕里拿出一根人参须子仔细瞧了瞧,又凑到鼻尖闻了闻,一瞥那商贩,“你这人参,最老的顶了天也就是十年份的,我要这玩意儿做什么?”
商贩脸上浮现几分尴尬,见锦衣老爷要走,忙拉住他,“三爷,三爷您别走啊,我这也是小本买卖,知道你们回春堂办一次药分量大,特意给您留着的,那京城里再是富贵之地,也总有买不起高价人参的病人,我这十年份的可不就派上用场了吗?只要您全收,价钱好商量。”
杜程松眉毛一扬,“得,你开个实价,我掂量掂量。”
商贩想了想,说道:“十两银子一株。”
杜程松哼声道:“人家五十年的都才卖二十两,这是专柜上的价,你这十年的就要十两一株,还是批发价,你让我花几十两银子买回去当柴烧呢?”
商贩当然知道十两银子是高价,他要不故意这么抬,一开始就放出实价的话,肯定会被杜三爷压得赔本。
整个清水镇都知道,这位杜三爷不差钱,在别的花销上挥霍无度,唯独在办药这事儿上却是出了名的抠搜,压价比妇人还狠。
马上陪着笑脸,商贩道:“那您看,什么价位合适?”
“三两。”杜程松伸出三个手指头晃了晃,“多一个子儿我都不要。”
“三爷,您这也压得太狠了点。”商贩一脸肉疼,“我都要赔本儿了。”
杜程松斜他一眼,“你少在这儿卖惨,当我真不知道呢,你这人参的成本价也就一两多接近二两银子,我给你三两,让你净赚一两,你就知足吧!”
“得,这里二十株人参,共计六十两,给您包好喽,三爷,能不能给透露透露,下一回都要些什么药材,我们也好回去准备准备。”
杜程松也不直接回答,说道:“什么病人最多,我们回春堂就缺什么药材。蒙了吧?你要不知道,就自个上京城瞧瞧去。”
等杜程松提着包好的人参离开,那商贩才反应过来,冲着杜程松的背影大喊,“三爷,您这不是等于没说吗?”
杜程松头也不回,嘴角往上扬了扬,是戏谑人之后得逞的笑。
杜晓瑜激动地看着静娘,“果然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静娘,你也听到了吧,刚才那位爷就是回春堂的,而且我听到他们管他叫杜三爷,可不就是回春堂的东家么?难得有机会遇上,我得再去见见他。”
杜晓瑜要走,却被静娘一把拉住,“姑娘。”
“怎么了?”
静娘皱眉道:“这位杜三爷的脾气可不好,咱们与他又是萍水相逢,再加上姑娘你这年纪,贸贸然跑出去告诉他自己手里有药田,每年能出产大量的药材,他能信吗?”
杜晓瑜笑了笑,“这不是还有静娘你吗?到时候我们就装成母女,有静娘你这样老成持重的人出马,就不信杜三爷能直接拒绝我那几十亩药田,再不济,我可以亲自带他去药田里看。”
静娘还在为难,就被杜晓瑜一把拉住往人群里钻,不多会儿便追上了杜程松。
“三爷。”杜晓瑜在后面大声喊。
杜程松觉得声音有些耳熟,转过身一看,竟然是刚才面馆里遇到的小姑娘,他顿住脚步,笑问:“姑娘认识我?”
“不认识。”杜晓瑜摇头,“不过听药市的人那么一喊,想不认识都难了。”
“哈哈哈!”杜程松爽朗地大笑了几声,“说吧,找我什么事儿?”
杜晓瑜悄悄递了个眼色给静娘,说道:“不是我,是我娘,她想跟你谈笔生意。”
“哦?什么生意?”出于对这位小姑娘的好感,杜程松难得的有耐心跟她多说几句。
静娘上前来,左右看了一眼,轻声说,“这里人多嘈杂,三爷,咱们还是茶楼里谈吧!”
杜程松点点头,带着两人进了一家茶馆。
等小二上了茶,静娘才开口说道:“不瞒三爷,我们家里种了药田,药材种类也不少,估摸着来年产量可观,知道三爷是回春堂的东家,想跟您谈谈合作的事,不知三爷是否有兴趣?”
杜程松打量了面前这对“母女”一眼,“那你们先说说,都有些什么药材。”
杜晓瑜接过话头,“上品的菖蒲、甘草、五味子,中品的柴胡、紫参、五加皮,下品半夏、大黄、白头翁,当然,这些只是其中一部分,举个例子而已,除此之外,我们家还会熬阿胶,配方绝对是独家的,三爷要是感兴趣的话,我们可以好好谈谈合作的事。”
杜程松抬手,“合作的事不忙,既然你们家有药田,我倒是想亲自去瞧瞧,倘若真如你所说的那么好,再谈合作也不迟。”
听到杜程松要亲自去看药田,静娘一颗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杜晓瑜却很乐意,一口应下,“没问题!”
第116章 、翁婿相见(8)
“姑娘。”静娘拉了拉杜晓瑜的袖子,将她喊到一旁,低声道:“咱们与他不过是初次见面,你就这样带他回去,不妥吧?”
杜晓瑜含笑道:“我知道你担心我,为了我好,可是能在清水镇遇到杜三爷的机会千载难逢,我若是错过了这一回,恐怕以后就再也见不着他了,我那药田里的草药,可全都是为回春堂而栽种的,错过杜三爷,我岂不是白费心血?到时候草药卖不掉,谁来帮我承担后果?”
静娘一噎。
杜晓瑜拍拍她的手背,“你放心吧,我自有把握,不会轻易吃亏上当的。”
静娘眉心微微蹙了蹙,姑娘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她若是再插嘴,恐怕会引起姑娘的怀疑,倒不如遂了她的意,等回了白头村再去找王爷解释。
打定了主意,静娘便再没有劝阻。
杜晓瑜重新回到座位上坐下,对着杜程松笑笑,问道:“那么,三爷打算什么时候启程?”
杜程松道:“你们先在茶馆坐一会儿,我把这些药送到客栈,顺便跟我手底下的人打声招呼就过来。”
“好。”杜晓瑜点头,“不过我希望三爷是诚心想去看药田,而不是忽悠我们干坐在这里等,三爷的时间宝贵,我们也没多少空闲,做生意嘛,还是坦诚一点对双方都好,您觉得呢?”
杜程松一愣,他原本还想着让这两个人在茶馆里多坐坐顺便试探一下她们的诚心,没想到直接就被这小女娃提前把路给堵死了。
之前在面馆遇到的时候,杜程松只觉得这女娃长得清清秀秀,一双眼睛剔透水灵,没想到嘴巴也这么了得,心思更是敏锐。
难以想象,这样聪明伶俐的小丫头竟然出身农家,这让杜程松对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自然不会让姑娘久等。”杜程松说完,站起身走出了茶馆。
果然不多时,他就带着一个小厮回来了。
“这是我们家柜上的伙计。”杜程松介绍道:“一会儿负责给我赶马车的。”
杜晓瑜颔首,“天色不早,咱们快些走吧。”
几人起身出了茶馆。
杜程松坐上马车,对着杜晓瑜和静娘招手,“你们俩也上来吧,我这马车快,用不了多久就能到了。”
杜晓瑜忙摆手,“不用,我们赶了牛车来的,待会儿我指路,你们走前面,只不过速度要放慢一些,否则我们跟不上。”
毕竟是一对母女,就这么大喇喇地上他的马车似乎也不妥,杜程松不再勉强。
杜晓瑜和静娘很快走到镇口将牛车赶过来与马车汇合,几人朝着白头村方向而去。
考虑到马儿脚程快,杜晓瑜尽量让牛车的速度提起来,好在也没用多长时间就到了白头村,此时才晌午,太阳热辣,地里的庄稼都被晒得蔫儿耷拉的,有不少人躲在背阴处休息,也有人趁机在地埂边躲懒睡觉。
杜晓瑜从来不会因为这些而责怪长工,一来是因为她理解长工们的劳苦,二来,工钱是按照进度来的,你做得多,当天挣的钱就多,做得少,大不了少几个钱。
如此一来,只要耽搁得不算太多,就算那人一整天都在地里睡觉她也懒得管。
自打进了白头村开始,秦宗成就被外面水田里的稻花香味给吸引了,挑开帘子,探出脑袋往外看,但见那一片片整齐的田地里,是各种各样的庄稼,有玉米,小麦,水稻,也有高粱大豆土豆,虽然眼下被太阳晒得不行,却也难掩一番乡村美景。
实在令人心旷神怡。
又见那些生得高挑的庄稼中套种了一些低矮的草药,这时节秧苗已有膝盖那么高,杜程松更是心下大喜,直接吩咐伙计停下马车,他走下来,沿着土路一边观赏一边走。
好不容易跟上来的杜晓瑜见状,马上放慢了速度,疑惑地问道:“三爷怎么下车了?还有一段才到我们家呢!”
杜程松伸了个懒腰,目光落在庄稼地里面套种的那些草药上,转过头来问杜晓瑜,“这些药田是姑娘家的吗?”
杜晓瑜点点头,“正是。”
杜程松又问,“那为何不单独种药,反而与庄稼一起?”
杜晓瑜便耐心解释道:“因为有的草药怕晒,需要长势高的庄稼来给它遮阳,而有的草药喜欢阳光,就让它和低矮一点的庄稼一起种植,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草药与粮食双丰收。”
杜程松讶异地看了杜晓瑜一眼,“敢问姑娘种药多久了?”
要没个几年的种药经验,是不可能总结出这些来的。
杜晓瑜也不敢托大,实话实说,“不瞒三爷,其实我是初学,只不过在种植之前跟一位常年种药的药农讨得了一些经验,所以活学活用罢了。”
杜程松越发的觉得这小女娃不简单,“既然你是初学,又怎么敢保证来年的收成一定好?”
杜晓瑜神秘一笑,“这个嘛,一会儿我亲自带着三爷四处转转,除了附近的田,远处的旱地和山地里也种植了不少草药,我会一一给您讲解,若是听完看完以后您还是觉得我的草药不好,那我便只能另寻买主了。”
杜程松笑道:“如此,那我便拭目以待了。”
唯恐怠慢了金主,杜晓瑜只好跳下马车与杜程松一起步行。
静娘赶着牛车,心里早就慌作一团,时不时地看一眼那二人的背影。
到家的时候,杜程松站在外头打量了一眼面前的宅子,四四方方一个二进院落,是新建的,虽然比不得高门大户人家的长廊蜿蜒庭院深深,却给人一种别致淡雅的感觉。
跟着杜晓瑜走进院里,傅凉枭和丁文章两个正在池塘里栽种藕节,丁文章直起腰来笑着跟杜晓瑜打了声招呼。
傅凉枭猛然得见跟在杜晓瑜身后的杜程松,脸色大变,就着手上的淤泥往脸上胡乱抹了一把,然后抬步走出池塘,头也不回地走了。
杜晓瑜一脸纳闷,喊道:“阿福哥哥!”
傅凉枭没反应,依旧朝前走。
杜晓瑜苦闷地看向静娘,“静娘,阿福哥哥怎么不理我,他是不是生我的气了?”
静娘看了杜程松一眼,很多话都不能说,满心为难,只是低声安慰杜晓瑜道:“姑爷说不了话,要不,奴婢跟上去看看吧!”
第117章 、看药田(9)
静娘走后,杜程松看向杜晓瑜道:“小丫头,你之前还让我坦诚,你自己就先不坦诚了。”
杜晓瑜面色羞红,不好意思地说道:“抱歉,之前是为了取信三爷才会扯谎说我们是母女,实际上,我们是主仆。”
其实在茶馆的时候杜程松就发现了,那个妇人对这小丫头不像是母亲对女儿,倒像是下人对主子,只不过他当时没有戳穿。
怕他生气扭头就走,杜晓瑜又急忙解释:“不过三爷大可以放心,除了身份这一点,其他的,我可再没有隐瞒什么了,来的路上你看到的那些药田和庄稼地都是我的,远处的旱地和山地还种了许多草药,这也是真的,要不,您先进屋坐会儿喝杯茶,眼下太阳太辣了,出去晒得慌,等日头偏西我再带您去转转,保证不会让您失望的。”
杜程松这辈子最讨厌被人骗,可是对于这个小女娃,哪怕知道她骗了自己,他也生不出一丁点的怒意来,反而觉得她古灵精怪,口齿伶俐,有趣得很。
杜晓瑜很快让水苏把赶马车的伙计带去耳房喝茶,自己也领着杜程松进了堂屋。
这厢静娘追着傅凉枭来到水房,眼瞅着四下无人,这才把门关上,小声地开口说话,“主子。”
傅凉枭已经把自己收拾干净了,俊脸紧绷着,阴沉可怕,“杜程松怎么来了?”
静娘如实道:“是奴婢和姑娘在面馆吃面的时候遇到的,后来药市开市,他去买人参,姑娘无意中得知了他的身份,便想方设法要跟他合作。”
“这么说,杜程松还不知道筱筱的真实身份?”傅凉枭又问。
“是。”
傅凉枭脸色总算好看了些,“既然还不知道,那就想法子瞒着,切莫在那只老狐狸跟前暴露了筱筱的全名。另外,一会儿你出去就跟筱筱说我有些不舒服,晚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