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药田种良缘-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
傅凉枭脸色总算好看了些,“既然还不知道,那就想法子瞒着,切莫在那只老狐狸跟前暴露了筱筱的全名。另外,一会儿你出去就跟筱筱说我有些不舒服,晚饭就不出来吃了,先歇下。”
杜程松见过他几面,这时候不宜暴露,否则一切前功尽弃。
“奴婢晓得了。”静娘说完,推门走了出去。
静娘走到堂屋外的时候,也不知道里面的人在说些什么,只听得到杜程松时不时地爽朗笑两声,想来是心情不错。
静娘稳了稳心神,挑帘进堂屋。
杜晓瑜对她道:“静娘,之前在清水镇我们主仆不得已扮成母女骗了三爷,这会儿我已经解释清楚了,你快给三爷见礼。”
静娘微微屈膝,“奴婢之前多有得罪,望三爷见谅。”
“罢了。”杜程松早就不想计较这茬了,大大方方地一摆手,“难得你们主仆还算实诚,之前的事儿我就不跟你们较真了。”
看向杜晓瑜,杜程松突然想起了什么,“哦对了,我来了这半天,还没请教姑娘贵姓。”
杜晓瑜如实回答:“免贵姓杜。”
“杜?”杜程松很是讶异,“竟然跟我同出一姓?”
“可见我和三爷有缘分。”杜晓瑜随意地笑了笑,对于自己和杜三爷同姓的事丝毫没往深处想。
“杜晓瑜”这三个字就是京城杜家五小姐的本名,原主被人贩子拐走的时候太小了,除了自己的名字,其他什么都不记得,所以哪怕亲爹就在眼前,她也没有丝毫反应。
杜程松抬眼往外瞧了瞧,见偌大一个院子甚是冷清,又疑惑地问道:“怎么不见姑娘的爹娘?”
杜晓瑜道:“我爹娘都在老宅那边,二哥去县城念书了,大哥和大嫂应该也去老宅串门了,所以这宅子里冷清了些。”
杜程松恍然,“原来如此。”又赞叹道:“来的时候我见这村子里家家户户都住的是土坯房,唯有你们家是砖瓦房二进院,可见你爹娘也是有本事的。”
杜晓瑜含笑道:“三爷抬举了,我们全家都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只不过爹娘一向勤俭,老两口攒了几十年才把这点房钱给攒出来,否则这会儿哪住得上宅子?”
两人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静娘安静地侯在一旁,生怕杜晓瑜哪句话说漏了嘴她也好及时圆场。
不过好在杜程松也没有再问别的,所以杜晓瑜并没有暴露什么。
眼看着日头偏西,杜晓瑜站起身,“三爷,太阳就快下山了,这会儿外面的风也开始转凉,咱们可以去药田里转转了。”
杜程松没异议,起身跟着杜晓瑜出门,直接朝着附近的几片药田走去。
杜晓瑜很有耐心,每走到一处就仔细地跟杜程松介绍,从草药的生存环境、对于光热的喜好,到草药的采收期和药用价值,简直是把前世对于草药的所学所知全部都给搬出来了。
杜程松作为目前杜家医术最好的医者,对于草药自然是再熟悉不过的,但也仅限于草药采收以后的药用价值和配方,草药还在出苗期和成长期该注意的细节,他知道的就没有杜晓瑜所说的那么详尽。
因此听到杜晓瑜一样一样地介绍分析,那脸上神色平静,有条不紊,对于草药的认知准确无误,他心底是非常震惊的。
等杜晓瑜歇下来,他才开口问:“姑娘很熟悉草药吗?”
“嗯。”杜晓瑜点头,“药农若是不熟悉草药,种出来的就不是药了,而是废草。”
杜程松深觉有理,负手站在田埂上,望着眼前这一片翠色田园,悠悠问:“那么,姑娘打算怎么跟我合作?”
“很简单。”杜晓瑜说道:“今后回春堂办药所需的药材,但凡我这里有的,都由我这儿供货,至于价钱么,我今天去清水镇已经把市场价摸了个七七八八,三爷可别压得太狠了,总得给我这个小女娃留条活路。”
杜程松听她说完,突然有些忍俊不禁,最终还是笑出了声,“凭你这股子聪明劲儿,恐怕只有你讹我的份。”
“讹诈三爷这么个响当当的人物,小女子可不敢。”杜晓瑜抿嘴笑。
“我看你敢得很。”杜程松伸手戳戳她的额头。
杜晓瑜摸着被他碰过的地方,有些尴尬。
杜程松深吸一口空气中的稻花香味,终于肯放话,“这样吧,远处的旱地沙地我就不去看了,等明年你的第一批药材收成,我再让人来看,若是质量不错,我会考虑跟你合作的。”
杜晓瑜满心欢喜,“三爷此话当真?”
“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杜程松道:“我既然开了口,就不可能只是说说那么简单,只要杜姑娘在质量上能一直亲自把关,那么我想,咱们这笔生意就能长久地合作下去。”
第118章 、亲手喂汤(10)
凭自己的本事谈成了一笔大生意,杜晓瑜心中激动万分,说什么也要留杜程松吃晚饭。
杜程松看看天色,说道:“我倒是不急着办事儿,只不过天色已晚,姑娘要留饭的话,我今晚可就赶不回清水镇了。”
杜晓瑜笑道:“没关系的,我们家有客房,只要三爷不介意,晚饭过后就在我们家歇息一夜,明天一早再回清水镇也不迟。”
杜程松莞尔,“既然姑娘盛情相邀,那我就不客气了。”
这可是未来的大金主,自然要想尽办法套近乎拉关系,杜晓瑜心中打着小算盘,转身带着杜程松回了宅子。
丁文章和廉氏已经从老宅回来了,早就听静娘说杜晓瑜带了一位爷回来。
头一回接触京城来的老爷,丁文章激动得话都说不利索了,“我,我是小鱼儿的大哥,这是她大嫂,那什么,三爷您里边儿请,快里边儿坐,大老远的赶过来,想必饿了吧,先喝口茶,晚饭很快就好了。”
杜晓瑜也道:“三爷您坐,我去厨房帮忙。”
杜程松点点头,在垫了绣垫的座椅上坐下,看到一旁的大迎枕绣法别致,针脚细腻平整,不由得啧啧称奇,问丁文章,“不知这刺绣出自谁人知手?”
丁文章答:“是静娘绣的。”
杜程松感叹,“没想到在这乡野之地竟然也有绣功如此精湛之人,实在令人惊奇。”
“不是的。”丁文章解释道:“静娘以前是在京城大户人家当下人的,只是后来因为犯了错被主家发卖了,前不久才被我妹妹买回来。”
杜程松眯了眯眼,“从京城大户人家来?那你可知是哪个大户人家?”一般的大户人家可养不起绣功如此卓绝的下人,想必这个静娘来头不小。
丁文章还准备说什么,廉氏就抱着孩子从外面进来,稍作警示地咳了一声。
丁文章忙问:“媳妇儿,你嗓子不舒服吗?是不是受凉了?”
廉氏一阵无语,以前只当是憨厚老实,今儿才发现,她家相公怎么愣头愣脑的,这位三爷再是贵客,他也只是第一次来他们家,怎么能什么话都往外捅,实在是太没有防备心了,万一真捅出篓子来,到时候不仅害了静娘,也会害了小姑子的。
没好气地瞪了丁文章一眼,廉氏道:“是,我受了凉,你一会儿去熬碗姜汤来给我喝。”
廉氏的话,丁文章自然不敢不从,马上站起身来,歉意地看着杜程松,“三爷,那您坐,我去厨房。”
杜程松脸上带笑,目送着丁文章走出堂屋,去厨房的时候看到杜晓瑜她们在里面忙活招待三爷的吃食,就没好意思进去打扰,想着等晚饭过后再给媳妇熬姜汤。
廉氏抱着孩子坐下来,语气和善了不少,“三爷,我这相公是个粗人,不太会说话,要有什么地方说错了,或者唐突了您,还望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别跟他一般见识。”
杜程松道:“这大侄子倒是挺老实的。”
廉氏道:“他那哪是老实,分明是憨傻,要有得罪的地方,您千万别往心上去。”
杜程松摆摆手,“你们好心收留我住一宿,本就对我有恩,我又怎么会去计较那些,侄媳多虑了。”
见杜程松真的没有半点生气的意思,廉氏这才终于放下心来。
这厢杜晓瑜在厨房里跟静娘一起忙活,之前在清水镇走得急没买菜,便就着家里有的随便做了一些。
一盘清炒时蔬,蔬菜是后园子里种出来的,新鲜脆嫩,一锅萝卜炖腊肉,一部分腊肉也剔下来用青椒炒,再炸一盘牛肉干,煮一大碗三鲜汤。
有静娘帮忙,这些菜的色香味自然是更上一层楼,才刚端到堂屋,杜程松就忍不住吞口水,直呼“好香”。
杜晓瑜笑道:“回来得匆忙,没什么好菜招待三爷,只能请您吃顿农家饭了。水苏,去给三爷把酒满上。”
水苏忙走过去,小心翼翼地给杜程松倒酒。
杜程松拿起筷子,把桌上的菜挨个尝了一遍,轻叹道:“这充满农家味道的饭菜就是好吃。”
杜晓瑜眉眼弯弯,“三爷喜欢,那就多吃一些。”
没见着傅凉枭,杜晓瑜蹙了蹙眉,转头小声问静娘,“阿福哥哥呢?”
静娘道:“姑爷身子不适,在房里歇息,奴婢这就去给他送饭菜。”
“不用。”杜晓瑜摆手道:“你带着水苏去厨房吃饭吧,这里有我就行了,好好招待一下跟着三爷来的那位伙计,至于阿福哥哥的饭,等我吃完了,亲自给他送去。”
“是。”静娘颔首,给水苏使了个眼色,两人轻声离开了堂屋去厨房吃饭。
晚饭过后,廉氏带着杜程松去了给他安排的房间,杜晓瑜去厨房的时候,静娘早就把给傅凉枭的饭菜装好了,杜晓瑜直接提过食盒就去了傅凉枭的房间外敲响了房门。
房门很快被打开。
杜晓瑜上下打量了傅凉枭一眼,他换了身干净衣裳,面色一如往常,并没有哪里不同。
“我听静娘说你不舒服,是哪里怎么了吗?”杜晓瑜想起白天带着杜程松刚进门的时候,想来不是阿福不理她,怕是那时候就发作了。
傅凉枭指了指脑袋。
“头疼?”杜晓瑜问。
傅凉枭颔首。
“应该是你下水太久,着凉了。”杜晓瑜一边说一边走到屋子里,把食盒里的饭菜都拿出来,对他道:“快过来吃饭吧,吃了饭再去床上躺着,我一会去找找还有没有治热伤风的草药,给你煎一碗喝下去,应该明天就能好了。”
杜晓瑜转过身来,就见到他有气无力地躺在小榻上,似乎连动弹都不能了,想来是头疼得厉害。
“你不吃饭了吗?”杜晓瑜问。
傅凉枭半闭着眼,几不可见地摇摇头。
“不吃饭哪成,那要不,你喝点汤吧!”
她拿出小碗来,盛了一碗萝卜炖腊肉的汤走到小榻前坐下,用勺子舀起来吹冷才送到他嘴边。
傅凉枭张嘴,就着她的手把汤喝了下去。
这一幕像极了上一世他驾崩前久卧病榻的时候,她就是这么衣不解带地侍奉在侧,一汤一水都亲自吹冷了喂他,虽然那时的他们都已经年迈得鬓染霜白,可时间并没有把她对他和他对她的情给泯灭。
第119章 、驯夫,阿胶(1)
杜晓瑜自然不知道傅凉枭的内心所想,更没发现他嘴角的那一丝愉悦,只是一勺一勺地吹冷喂他喝,直到一碗汤见底。
从细木柜里翻找出一床薄被给他盖上,杜晓瑜吩咐道:“你就待在屋子里好好休息,我去给你煎药。”
傅凉枭轻轻颔首,等杜晓瑜推门出去,他才慢慢坐起身来,从窗缝里目送着她的背影离开。
杜晓瑜到厨房的时候,丁文章正在粗手笨脚地不知捣鼓些什么。
杜晓瑜有些疑惑,走过去问,“大哥,你干啥呢?”
丁文章道:“你大嫂说头疼,让我给熬一碗姜汤,晚饭前我来的时候看见你们在里头忙活,就没好意思进来,这会我看着没人了才来的。”
杜晓瑜一脸纳闷,“怎么一个二个都说头疼?”
丁文章“咦”了一声,“咋了,还有谁头疼,我再给熬一碗姜汤。”
杜晓瑜推开他,说道:“姜汤是驱寒的,哪能治头疼,快别熬了,你去把橱柜左下方那个抽屉里的药包拿出来,我煎两碗药给他们送去。”
丁文章应了声,很快去把药包翻找出来。
杜晓瑜打开仔细检查了一下,这是桂枝汤的方子,主治头痛发热,里面桂枝,芍药,甘草等几种草药都没受潮,杜晓瑜麻利地倒了水用瓦罐煎上。
回过头见到丁文章还杵在原地,杜晓瑜道:“大哥,你回去帮大嫂照看孩子吧,煎药的事,我自个来就行了。”
丁文章也觉得自己在这里帮不了什么忙,便点点头,“那我这就回去了。”
“嗯。”
药熬好的时候,杜晓瑜先给廉氏那边送去了一碗,廉氏笑着收下,等杜晓瑜出了门才狠狠瞪了丁文章一眼。
丁文章憋屈得慌,挠着脑袋,“媳妇儿,你瞪我干啥?”
廉氏哼声道:“就你能耐,啥事儿都让妹子去做,你也不知道害臊。”
丁文章弱弱地说道:“妹子说姜汤是驱寒的,不能治头疼,要煎药才管用,我又不懂这些……”
“你住嘴!”廉氏是真的有点怒了,声音都带了几分厉色,“知道刚才当着杜三爷的面我为啥要推说头疼吗?”
“为啥?”
廉氏耐着好性儿道:“那杜三爷是什么人,京城里响当当的名医,他为什么要跟你打听静娘,说没有企图你也信?”
丁文章猛摇头,“不信。”
“那你还不动动脑子,什么都往外说,静娘以前是京城人没错,可那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如今,她是咱妹身边的下人,一旦有人跟她翻旧账,到时候静娘逃脱不了干系不说,就连咱妹都得大受牵连,到那个时候,我看你找谁哭去。”
丁文章听得脸色大变,说话磕磕巴巴,“媳、媳妇儿,真有那么严重?”
廉氏叹气道:“我以前在主家当丫鬟的时候,各种阴私和人心算计见得多了,这些做主子的一个个表面上笑脸迎人,实际上肚子里的花花肠子可多着呢,稍微不注意就能中了他们的圈套,所以当时我咳嗽,是想让你住嘴别再说话了。”
丁文章忙捂住嘴巴,瓮声瓮气,“那我以后都听媳妇儿的,你不让我说,我就不说了。”
廉氏站起身,面带歉意,“白白浪费了小姑子的一番好意。”话完,一扬手将汤药给倒了。
而这边杜晓瑜端着药碗到傅凉枭房间的时候,他还躺在竹榻上,看样子连动都没动过。
“阿福哥哥,好点了没?”杜晓瑜关上门走过去,轻声问。
傅凉枭缓缓睁开眼睛,一瞬不瞬地凝视着她白净的小脸。
杜晓瑜莫名觉得不自在,低下头用汤勺搅动着碗里的药汁,“你干嘛这么看着我?”
傅凉枭突然撑坐起来,也不等她喂药,先一步将她圈入怀里,将下巴搁在她肩头。
杜晓瑜心跳蓦地停顿了一瞬,有些反应不过来,“阿……阿福哥哥?”
傅凉枭恍若未闻,抱着她的手臂也没有松动过。
刚才躺在榻上的时候他就一直在想,要么,趁着她现在对他挺有好感,直接将她带回去算了,免得因为杜程松的出现,他还得再像前世那样千方百计地才能娶到她。
可是看到杜晓瑜端着药碗进来,他又改变主意了。
她的磨砺不够,她对他的情也还不够,况且那些药田是她的心血,要想让她放弃药田而跟着他去享受荣华富贵,她未必会同意。
思来想去,他还是觉得应该顺着她的成长轨迹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揠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
“怎么了?”杜晓瑜见他再没有什么逾矩的动作,便慢慢放松下来,只当他心情不好,伸手轻轻拍着他的背,“是不是想家人了?”
阿福跟在她身边这么久,因为不会说话的缘故,她从来没听他提起过自己的家人。
杜晓瑜猜测,要么,他家里已经没人了,要么,他家里人嫌弃他是个不会说话的哑巴,狠心将他赶出家门,这才会导致他没去处跟着她来了白头村。
总之不管是什么情况,杜晓瑜对他都是存了几分同情的。
傅凉枭缓缓松开她,抬起桌上的药碗,直接喝得一滴不剩。
他没病,但她亲手熬的药,哪怕是毒药,他也喝。
“去里间的床上躺着吧!明天要是还不好,我带你去镇上看大夫。”杜晓瑜细心地把他身上的薄被拿开整齐叠好,又扶着他进了里间,伺候他歇下才出了屋子。
忙活了一天,杜晓瑜累得不行,去浴房泡了个热水澡就回房歇下了。
杜程松起了个大早,本来想直接跟杜晓瑜说一声就走人的,无奈杜晓瑜起得比他还早,已经煲了粥煎了鸡蛋饼,非要留他吃早饭。
杜程松闻着那味道,肚子就饿了,于是带着伙计又蹭了一顿早饭才走。
杜晓瑜亲自送他出门,临别前不忘道:“三爷,下次您要是得了空,记得来我们家坐坐,山珍海味我是招待不起,不过粗茶淡饭我们家多得是,只要您喜欢,什么时候来都行。”
杜程松哈哈大笑,“鬼灵精的小丫头,行吧,看我下次什么时候有空再来,哦对了,你昨天说你会熬阿胶,这事儿是真的吗?”
“会。”杜晓瑜自信满满,“因为我有配方,独家的,三爷若是想要看成品,一个月以后您再派人来取,我一定熬好等着。”
第120章 、猝不及防的一抱(2)
杜程松斟酌着点点头,“那成,一个月以后,我让人带着银子来取阿胶,希望姑娘不会让我失望。”
阿胶回春堂也有,但杜程松很想知道这个聪明伶俐的小丫头熬出来的跟他们回春堂的相比如何,倘若她熬得比回春堂的好,那么他可以考虑花钱买下她的方子,或者出钱请她帮忙熬制。
收了思绪,杜程松道:“那我们,就此别过了。”
“嗳,三爷您慢走。”杜晓瑜挥着手,满脸笑意。
回到宅子的时候,廉氏他们陆续起来了。
“妹子,杜三爷走了?”廉氏问。
“嗯,他们赶时间,我不敢多留。”杜晓瑜点点头。
廉氏又小声问,“你昨天带着他去看药田,看得咋样了?”
杜晓瑜道:“三爷说,能否跟我合作,得看我来年第一批药材的收成和质量,否则一切免谈。”
廉氏紧张起来,“那你……有把握吗?”
“嫂嫂放心吧!”杜晓瑜满是自信地说道:“有我亲自把关,准不会差。”
廉氏笑着点点头,现如今家里都把小姑子当成主心骨,当然她也不例外,所以小姑子说有把握,那就一定有把握,她也相信她一定有办法把药田发展起来。
“嫂嫂,你先抱着小家伙去吃早饭吧!”杜晓瑜朝着西厢房那边望了一眼,说道:“阿福哥哥昨天染了热伤风,也不知道好没好,我过去看看。”
“好。”廉氏抱着丁安生去了堂屋。
杜晓瑜脚步轻快地来到傅凉枭房间外,虽然见到房门大开,她还是敲了敲。
自然不会有人应,倒是已经穿戴梳洗好的傅凉枭从里间走了出来,见到她,唇边露出一丝笑意。
杜晓瑜想起昨天他那猝不及防的一抱,不自觉地脸有些红,自己先尴尬起来,“那个……阿福哥哥今天头还疼不疼,疼的话,我带你去镇上医馆看看。”
傅凉枭摇头。
杜晓瑜踮起脚尖,用手背碰了碰他的额头,不烫,是正常体温。
她松了一口气,高兴地说道:“看来昨天那服药起了作用,不过就算大好了,你也要注意,晌午天热,不可以随便减衣裳贪凉,否则很容易感染热风寒的,大热天的生病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傅凉枭轻轻颔首。
“早饭已经做好了,过去吃吧!”杜晓瑜道:“你昨天晚上就没吃饭,应该早就饿了,不过介于你生病的份上,我不敢做太油腻的,就煲了一锅清粥,煎了几个鸡蛋灌饼,煮了几个鸡蛋,你去看看,要是鸡蛋灌饼吃不下去,就随便喝碗粥垫垫肚子,我想去远处的山地看看草药长势,回来再给你们做午饭。”
被人这么细致妥帖地关照着,傅凉枭从身到心都感觉暖洋洋的,点头过后跟着杜晓瑜去了堂屋。
丁文章夫妇已经在桌前坐下。
丁文章昨天晚上被媳妇儿数落了一通,今天不敢多话了,一直沉默寡言。
气氛这么冷寂,可一点都不像往日,杜晓瑜觉得奇怪,笑问:“大哥大嫂,你们怎么都不说话呢,咋了,吵架了?”
丁文章本来想搭句话,又被廉氏暗中狠狠瞪了一眼,他马上剥了个鸡蛋塞进嘴里。
“嫂嫂?”杜晓瑜哭笑不得,“这是干啥呢?”
廉氏道:“没啥,村里的香桃要嫁人了,请我帮着绣嫁衣,为这事儿,我跟你大哥拌了几句嘴。”
香桃杜晓瑜认识,是帮她干活那些女孩中的一个,十分腼腆的一个小姑娘,上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