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六零之穿成极品他妈-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淑兰相信许多人都做不到。但,偏偏很多人为了这虚无缥缈的爱情置自己的家人于不顾。当真是舍本求末。
  钱淑兰立刻吩咐王守仁和王守智,“赶紧把他带回去!我要好好管教管教!”
  正康的两只胳膊被架起来。他紧张地朝刘芳名看去,显然是不舍得跟她分开。
  刘芳名从地上爬起来,安抚他,“正康,你回家一定要听你奶奶的话。你放心,我爹娘已经进监狱了,再也没有人可以欺负我了。你不用担心我会饿肚子了。”
  听到这话,正康才停止挣扎,脸上竟带着几分笑意。
  钱淑兰‘哼’了一声,讽刺道,“为了爱情连老娘都不要,命也不要。真是感人!”
  说着,大踏步往外走。
  到了家里,众人看到正康回来,眼中皆是露出很复杂的感觉。
  一个孩子如果连生命的母亲都不顾,这孩子心得多狠。就算大嫂对他疏忽,但毕竟生了他。这些年也没饿着他。可他连最基本的孝道也没有。
  正康进门之后,就不敢看家里人。他心里不是不愧疚的。
  可他是真的很喜欢刘芳名。他不想让她嫁给别人。
  正康回来之后,待遇跟以前有了天差地别。
  以往他是老王家的大孙子。可自从他整这么一出戏。老三老四两口子都不让孩子跟他玩,就怕他带坏自家的孩子。
  正国气他骗自己也不肯理他。并且还限制他期限把钱还给他。
  正康的一百块钱已经还回来了,除了偷他爹的已经还回去,剩下的就是自己的和正国的,本来他就想还给正国的,他把钱拿给正国还多给了两块钱。
  正国撇嘴,“怎么你想贿赂我啊?我才不是那种见钱眼开的人呢!”依旧生他的气,不肯理他。
  正康感觉自己被大家孤立了。心里难受得不行。
  钱淑兰也不知道怎么跟这种蠢人相处。把他抬到院子里打了三十个板子,疼得嗷嗷叫,嘴里也一个劲儿地讨饶,保证以后都不再犯了。钱淑兰也不知道他以后能不能改好。
  不过,虽然她对正康的作法不认同,可还是同意他娶刘芳名。
  王守智却头一个提出反对,“娘,那姑娘心眼太多了,正康又这么蠢,我担心他会被那姑娘拿捏一辈子。”
  钱淑兰倒不是这么认为的,“他这么蠢就该找个聪明的,要不然再娶个蠢婆娘,这日子还怎么过?更何况他为了这姑娘连命也不顾,要是让他娶别的姑娘,他还跟这姑娘藕断丝连,岂不是害了别人。既然他这么听那小姑娘的话就让她好好看着他。”
  打也打了,骂也骂了,现在看着老实了,谁知道他以后会不会继续给她惹事?钱淑兰反正是烦他了,蠢得要命,还偏偏什么事儿都喜欢藏在心里。她哪有那么多时间看着他。再说,他只是她可有可无的改造对象,她才没必要难为自己。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王守智竟是无言以对。王守仁虽然对那姑娘没什么好感,可他娘说的话也不无道理,这孩子天生外向,跟家里人也不太亲,如果不让他跟那姑娘在一起,说不定他啥时候又干出私奔的事来,那时候他们老王家才是把脸都丢进了。
  于是正康和刘芳名就这么定下来了。
  原先跟刘芳名定亲的人家,刘芳名已经把彩礼钱退回去了。
  一开始那家人不同意,还是钱淑兰找上门去,直接告诉那家人,刘芳名的父母坐牢了,那家人吓得半死,生怕连累了自家,收了钱立刻退了婚。
  刘芳名的弟弟原本还想称王称霸,可刘芳名却有那么多人撑腰。
  最后,钱分了一半给小弟。又给了正康一百块钱,让他等他娘回来的时候好好照顾她。正康全都答应了。
  然后刘芳名到了县城,重新找地方住下来,至于弟弟,她不准备再管了。
  两人约定后年结婚。钱淑兰看着正康,“你想娶她,彩礼钱你自己挣,想养活她,你明年毕业以后就努力找工作。别想让家里给你掏钱,家里还欠着债呢!”
  正康低下头应承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喜欢此文的小天使收藏一下我呗,我的作收好少呀╮(╯▽╰)╭


第85章 
  处理好正康的事情,钱淑兰准备到省城一趟。
  王守仁见他娘居然这么不放心他媳妇,心里很是感动,想陪她一起去,钱淑兰拦住了他,“省城有那么多人呢,你再去又得要花钱。”
  其实钱淑兰去省城是有正事要办的,并不是王守仁猜想的那样。
  只是除了钱明华她没有跟其他人说,要不然她把海口夸下去了,事情却没办成多丢人。
  钱淑兰拿着家里编好的藤筐坐上汽车。家里人也以为她是带给小五让他卖的。
  钱明华看着小姑,还是有些担心,“小姑,要不我陪你去吧?你一个人我实在不放心,要是丢了可咋整?”到时候,他爹还不得把他骂死!
  钱淑兰摆摆手,一脸的自信,“放心吧,我肯定不会丢的,我可是去办正事的。”
  钱明华也不知道这老太太哪来的自信,之前去省城那是有他爹带着去的,现在没人跟着,她知道哪跟哪吗?省城可是比他们这县城大多了,巷子七拐八拐的……
  越想越不放心。但是,又拿老太太没办法。
  一直等把人送进汽车站,直到老太太进去了,他才赶着马车离开。
  上了汽车之后,钱淑兰觉得她这藤筐这么大的体积放在车上,担心乘客会有意见。
  于是她请求汽车司机帮她把藤筐放在车顶。
  汽车司机笑着道,“不用不用,你直接到最后面坐下,这车里没什么人的。”
  钱淑兰惊讶不已。
  她原以为汽车会有很多人坐呢。
  汽车司机笑着解释,“冬天没什么人愿意出门,这车能有一半人坐就不错了。”
  钱淑兰心里不由得感慨,到底是时代不一样啊。
  因为只是藤筐,钱淑兰也不担心被人偷了去。其实,她不是不能把藤筐放进空间里的,只是她总要找个理由好跟人家搭话,所以她也就没放了。
  把藤筐直接丢在最后面的椅子上,钱淑兰打开话匣子就开始跟汽车司机聊天。
  重点是怎么学开车。前世的她虽然没有学过开车。但她自认为是个还算聪慧的人。坐在中年司机旁边好奇地问。
  因为还没到开车时间,汽车司机也很有耐心地跟她聊天。更让他满意的是对方居然愿意拿油炸知了猴给他吃。
  钱淑兰见这操作挺方便,经他讲解一遍之后,就想试试看自己能不能开。
  汽车司机有些犹豫。
  钱淑兰把手里一包知了猴全塞到他怀里道,“你就坐在旁边,如果你说停,我立刻就踩刹车。”
  汽车司机低头看了一眼手里的这包知了猴最终还是咬牙答应了。
  不过,还是一个劲儿地提醒她,有啥不对一定要踩刹车。
  钱淑兰也好脾气地一遍一遍应承下来。
  最后钱淑兰启动,踩离合,挂挡,虽然她开得很生疏,可确实一点也没错。
  汽车司机都不得不佩服这老太太的聪明劲儿。
  钱淑兰也就是过过瘾,显示一下自己的聪明才智,好给对方一个错觉以为自己的儿子也是像他一样聪明,于是笑着问,“我儿子也想学开车,师傅有没有兴趣收个徒弟啊?”
  听到这话,汽车司机一脸惊讶地看着她,而后立刻摇头。
  钱淑兰也不生气,“我就是随口一问。这样吧,以后你有了收徒弟的心思,就来我们家找我。我家住在王河镇王家村生产大队。”
  汽车司机见她也不强求,松了一口气,敷衍地点头应承下来了。
  钱淑兰到后面的藤筐里拿出一个圆形扇子递给他,“以后你要是有了什么难题可以来我家找我,送给你的小礼物,收下吧。”
  汽车司机接了过来,颇有几分哭笑不得,“大冬天的,大婶子你送我扇子?”
  钱淑兰笑笑,“这扇子夏天用了刚刚好。对上,扇子上还有我们村的住址呢,你看看。”
  汽车司机立刻低头去看。圆圆的竹编扇子上用颜料染上一层小小的字“刘关县王河镇王家村”
  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朝着钱淑兰竖起了大拇指。
  钱淑兰笑着摆手,转而问起对方的情况。得知对方要养五个孩子,钱淑兰不由得佩服这年代的人能生。钱淑兰也透露自己的家境,重点强调自己的儿子和孙子,还有他们大队的能干。
  发车之后,钱淑兰回到最后面。她望着窗外想起之前打听到的消息。
  这年代最吃香的四大职业:司机,营业员,医生和劳资科长。
  钱淑兰觉得以王守仁和王守义的性子如果没有技术,那只能干些苦力活,但她可是要致力于让他们的事业值一辈子都是10分,那无疑只能让他们学门手艺。那司机就是最好的职业。也符合两人的性格。
  但这些司机轻易不收徒弟的,她也只能多撒网广捞鱼。等灾荒来临,全国人的生活水平都会下降,司机也不例外。到时候说不定会有人愿意联系她,当然如果不联系也就送出一个扇子罢了。
  到了省城,大概两点多钟,钱淑兰没有先去医院,她向路人问路,找到最近的百货大楼。
  “我想找你们经理谈点事情。请问他在那儿?”钱淑兰特地到卖烟的柜台问售货员。
  别的柜台都是人挤人,只有这个柜台没什么人。售货员一个人在趴在柜台把香烟摆来摆去。
  售货员也是无聊透顶,见她问话,也没有盛气凌人。朝她打量了一眼,还热心地要帮忙,“我去帮你喊人,你在这里等一下吧!”
  钱淑兰赶紧跟她道谢。
  很快一个头发谢顶的中年男人被售货员喊来了,他笑呵呵地看着钱淑兰,“大婶子,你喊我?”
  钱淑兰直接把自己的藤筐摆到柜台上面,给他看,“我是刘关村生产大队的,这是我们生产队编出来的箱子,经理,你看看能不能放在你们这百货大楼里卖?”
  经理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对方居然来推销新东西的。
  “现在咱们国家不是封山造林吗?不让砍树,许多人家结婚都凑不齐36条腿,你看有了这个,不就可以代替箱子和衣橱吗?而且还便宜许多。而且这是长方形的,可以一层叠一层,也不怕占地方。我听说城里房子都特地挤,你看有了这个多少件衣服都能放进去,是不是很节省空间?”
  经理被她这口才唬得一愣一愣的。他仔细观察这藤筐。编得很精美,大约有60厘米长,40厘米宽,40厘米高,别说以前还真没见过有人用柳条编成长方形的筐,大家都是编成簸箕,篮子之类的。这东西还真的能替代箱子和衣橱。而且这个还带盖子,他打开盖子居然发现里面还有一个,只是要小了一号。再打开还有。跟俄罗斯套娃一样。
  最小的里面居然是几把扇子。圆圆的很精致。上面还有一行红色的小字。
  经理看着这东西的确很不错。笑着道,“你是个人还是生产队呢?”
  钱淑兰见他决定要了,立刻把自己挎包里的介绍信拿出来,“经理,我是以我们生产队的名义过来的,如果你们供销社要的话,就给我们生产队下采购单吧?”
  经理见她说得条条是道,接过介绍信便也相信她的确不是个人,那量就可以定多了,他满意地点头,“行”
  钱淑兰见他还没说价格,于是轻咳一声提醒他,“我们来谈一下价格吧,最大的一个要5块6,2号的要4块4,3号3块8,4号2块6,最小的这个2块钱。扇子是5毛钱。你看行吗?”她报的价格有点高,不过谁让县城工人多呢。
  经理想了想,“你们能提供多少个货?”
  钱淑兰避而不答,反问,“你要多少个?”
  “每样200个,太少了不值当出一次车。”
  钱淑兰立刻点头答应,“行,没问题。”
  来得时候她已经问过钱明华了,队里的柳条够做做这样的藤筐每样五六百个。
  “价格可以按你说的给,但必须要早点拿货。20号可以吗?”
  还有5天时间,钱淑兰想了一下,全队1000多口人,时间根本就是绰绰有余,立刻答应。
  经理带她到自己的办公室开单子。
  钱淑兰拿着单子确认无误后,小心收起来。她看着自己这些筐子笑着道,“经理,这些藤筐我也不好带回去,我能跟你换些东西吗?”
  经理一脸诧异地看着她,这老太太是人老成精啊,换东西连票都不用出了。
  不过他也没拒绝,像他们这些百货大楼每一段时间都会有一次瑕疵品供内部人员消耗,他刚好可以用来做人情,“行,大婶子,你想换什么?”
  钱淑兰笑着道,“我能换布吗?或是鞋子也行。我们农村人布票特别少,都不够穿的。”
  经理倒没拒绝,本省有三个纺织厂都会向他们百货大楼供货,他刚好留了一些。
  经理带钱淑兰到仓库里拿了三种布料让她选。说实话钱淑兰在这年代就没见过好布料,每次那些布料摸在手里都很粗糙,感觉就像前世那些次品的地摊货一样,她以为是这年代的技术不过关,哪知道好货都内部消化呢!
  她摸着这细布,手感柔软细腻,有点类似莫代尔的那种舒服,但这肯定不是莫代尔,估计也就是细棉吧!
  “喜欢拿一些吧!不过,这价格很贵的,要5毛4一尺。另外两种只要3毛6一尺。”经理看老太太很喜欢这布说了一下情况。
  钱淑兰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她很想大气地来一句,“不贵,我都要了,”但话到嘴边还是没说出口,她总不能只想着自己,人不能太贪心,她能拿的量是有限的,倒不如拿这个好的,她笑着道,“给我两丈吧!”
  经理见她要这个贵的还有些惊讶,不过还是点头答应。
  然后又拿了四块五毛钱一双的胶鞋和八块钱一双的解放鞋,这两样鞋子农村乡下有钱都买不到。
  剩下的钱全被钱淑兰换成火柴了。虽然城里跟乡下每户的火柴份额是一样的,但城里人因为用的是煤炉,所以几乎不怎么用火柴。百货大楼的火柴都卖不完。
  但乡下刚好相反,因为烧的是草,每次都要点火,用得就多。
  买好之后,钱淑兰出了百货大楼,直奔医院。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作收涨了好多,谢谢大家的支持,么么哒……


第86章 
  钱淑兰赶到省城大医院问了护士找到病房。
  孙大琴三天前就已经做好了手术,医生需要观察病人的术后情况。这三天伤口愈合得很好,没出现异常症状。
  钱淑兰到了之后便花钱请医院的厨师帮忙加工她空间里的野猪肉。
  虽然这猪肉有点不一样,钱淑兰还是拿了出来。如果他们有疑惑她就说是这里的厨子手艺好。
  可能是因为食材都是公家的,这医院的厨子炒菜很舍得放油和酱料之类的。再加上自身厨艺确实不错,吃过的人都觉得很好吃。她这样说也没人怀疑。
  要是在家里就不行了。她做得是家常菜,虽然厨艺还行,但跟专业的厨子相比还是要逊色不少的。再加上她压根没有多余的材料。炒出来的菜都是原汁原味的,一吃就能发现不对劲来。
  所以钱淑兰不敢拿出来。这次倒是给她一个惊喜。终于能再次吃到修仙世界的野猪肉了。
  钱淑兰把床头柜的铝制饭盒打开,盛了一碗粥给孙大琴,笑着道,“你现在刚做完手术,医生说不能吃太油腻的,所以我就把肥的部分切下来重新炒了。这瘦肉粥,你吃了可以补身体。”
  孙大琴接过来慌忙道谢。
  钱淑兰帮她把枕头竖起来垫在身后。
  又把炒好的肥肉递给钱维汉和周雪梅。让他们端到外面去吃。外面走廊有长凳可以坐,里面啥也没有。
  孙大琴见婆婆还待在这儿,有些过意不去,“娘,你也去吃饭吧,我不用人看的。”
  钱淑兰笑着摇头,“我待会儿再吃。”说着又催她,“赶紧吃吧,可别凉了。”
  孙大琴感动的一塌糊涂,抹了把眼泪。
  旁边的床铺是个三十来岁的中年妇女看着这一幕笑着道,“大妹子,这是你亲娘吧?”
  孙大琴愣了一下,很自豪地告诉她,“这是我婆婆。”说完也不理会对方吃惊到无以复加的表情,尝了一口粥,还热着,味道真的很不错。想到之前四弟妹说的,这边的肉真的很难买到。孙大琴猜想婆婆为了买这肉应该也花了不少心思吧!
  就在这时,她额头上的孝心值升到了10分。
  钱淑兰很满意。不过她也没那么高尚,她当然已经吃过了。她每次让厨房烧得菜都是两三斤的量。她每次都是一分为二。
  一半给他们吃。另一半,她吃饱之后,剩得放进空间里,等着以后慢慢吃。
  家里因为有那么多人看着,她动一下就有人看得见。
  可在这外面就没那么多人盯着了,省城谁也不认识她。
  第二天,孙大琴就出院了,她的伙食好,伤口恢复得很快。省城这边的大医院床位非常紧张。即使有钱维汉的关系,他们也不能白占床位太久。
  这次他们比较幸运,钱维汉在外面闲逛的时候找到一个货车司机,刚好可以送他们回去。
  钱维汉给司机塞了点东西。又在他空着的车后面铺上几层厚褥子,这东西来得时候可是费了好一番功夫才弄来的。
  钱维汉坐在驾驶室里,钱淑兰,孙大琴和周雪梅挤在后面,身上裹着军大衣,挤在一起取暖。
  虽然有车很好,可这是货车,后面是敞篷的,也是非常冷的。
  好在他们戴了五星棉帽,这种帽子后世叫雷锋帽,不过现在还不叫这个名字。
  一路上,钱维汉跟着司机天南地北地扯。这司机五十不到的年纪,特别有崇拜军人,跟钱维汉聊天的时候,就不自觉地带了几分敬仰。
  还聊起了他要把儿子送进部队当兵的事儿。钱维汉又跟他讲了一些关于当兵的事情,把司机说得热血沸腾。
  钱淑兰三个人在后面听到钱维汉提及打仗时的凶险也跟着一起揪心。孙大琴坐在中间突然来了一句,“能活着简直太好了!”
  钱淑兰还是第一次听到真实的战争故事。远比那些电视剧里更加残酷,那些日本鬼子也更加无耻和残忍。
  突然她明白了,为什么现在的人对m主·席会这么崇拜,那是因为他带领了士兵把侵略者赶跑了。这就是他的光辉事迹,谁也不能抹杀。
  钱淑兰愣神的工夫,那两人竟认了兄弟。下车的时候这司机还特地把人给送到离他们村比较近的大路上。
  这条路上经常会有马车经过,可以稍带他们一程。
  这卡车拐不进村里的小路,所以才没有送他们。
  四人下车后跟司机挥手告别。
  到了家,众人都露出欣喜之色。正康听到他娘回来,一直低着头不敢上前。
  孙大琴已经从婆婆那儿听到正康的事情了。心里难受得不得了,对这个儿子她的感觉十分复杂。她从来没有教育过他,所以这孩子跟她也不亲。做出这样的事也不能是他一个人的问题。家庭,老师还有父母都有责任。以后只要她好好照顾他们,未必不能让孩子跟她亲。
  “你的事娘听你奶说了。正康,你以后就是大人了,做事要认真,努力思考,别那么冲动。你奶奶不可能救你一辈子。”
  正康惊讶地看着他娘,他娘没有骂他,也没有打他,就这样原谅了他?这些日子他受得冷眼和煎熬比他这十五年来加起来都要多。他更加害怕他娘会恨他,再也不肯认他了。
  他看着他娘,眼泪忍不住流下来,脸上全是懊悔,“娘,我错了!”
  “好,你要记住这次的教训。”
  全家人都十分高兴,这事总算是过去了。
  就在大家热热闹闹聊天的时候,突然听到门外传来脚步声。
  众人回头看去。
  只见两个妇女往这边走。看到两人,钱淑兰微微有些诧异。
  “三嫂,大嫂,你们这是?”钱淑兰冲着两个中年妇女道。
  柳月琴嗔了她一眼,故作生气道,“三弟妹,你这是拿我们当外人了是吧。大琴得了这么重的病,你都不跟我们说一声。是不是看不起我们啊?”
  村里人虽然都知道大琴生了重病,可大家都以为钱淑兰不会救这个儿媳,谁成想她偏偏出人意料救了。所以,大家都很佩服钱淑兰的魄力,觉得对方真的是改了不少。
  钱淑兰忙摆摆手,“我哪里是看不起你们,这不是大琴病得这么重,我担心她想不开。就没跟别人说。”
  柳月琴也不是真的生她的气,她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五块钱递给她,“这是我们家的心意,咱俩好歹也是实在亲戚。你可不能不收。”
  钱淑兰望着她真诚无比的脸,有些感动,她拉着大琴,忙道,“快跟你三婶娘道谢。”
  孙大琴忙不迭地弯腰致谢。
  柳月琴笑着摆手推辞。而后她推了推旁边一直侧着身子尴尬不已的何翠兰,“大嫂,你人都来了,现在怎么还不好意思了?”
  原身跟何翠兰之间的龌龊,钱淑兰自然也记得,其实也只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可偏偏让这两人十几年不搭理对方。上次洗红薯的时候,何翠兰还跟她呛过。后来何翠兰从王守泉那得知自己真的送了口罩给王守泉,还让王守泉送过一些纸笔过来。
  这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