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在古代考科举-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这回乡试落榜; 相比当初院试时一同考了前五的其他人,如今际遇却是天与地,想必他心里也不好受。

    见到方长庚和他的书僮运着箱笼要出府学,陈斌强颜欢笑地朝方长庚点了点头,嘴唇嚅动了几下,还是没说什么。

    方长庚示意袁丰把箱子放下,而后直起身,朝陈斌如常笑道:“许久不见; 最近如何?可有什么打算?”

    这一问顿时让陈斌打开了话匣子; 似乎终于找到能让他一吐胸臆的对象; 眼带苦涩地打量了一眼方长庚; 低声道:“眼下我也没得选,左右先寻个教书先生的活计; 等下一次乡试吧。”

    他不久前已经成亲; 妻子是商户之女; 虽然随了不少嫁妆,但既要读书又要养家,压力着实不小。

    不等方长庚回应; 他又瞅瞅那两个箱笼,似有些不信地问道:“这时候你还不去京城; 可还来得及?”

    方长庚笑笑:“今年的会试我不参加。”

    陈斌满脸惊异; 随即似乎想到了什么; 苦笑道:“你做事一直很谨慎,会做这个决定也没什么奇怪的。自从乡试出榜以来也不曾在文会上见过你,换做别人中了亚元,只怕早就出入各个聚会炫耀了。”

    方长庚只一味笑着,觉得没什么必要回应。不过虽说对于陈斌这种极重名利的人没有什么亲近之心,但却始终觉得他不是那种心术不正之人,这三年多下来也没改变。

    如今见他这副情形,虽然说不上什么同情,但还是低头思索了一番,想到方启明打算在府城开一家药房作为供应点,方长庚便道:“虽不知道对你有没有用,但家兄预备在府城开一间药房,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你不妨比较一下,若瞧得上家兄药房这个去处,可以去找他。”

    原想再提一句与待遇有关的话,又觉得陈斌好面子,就隐下不提了。

    陈斌面露感激,主要倒不是因方长庚介绍的活计,而是觉得如今两人地位早就不同,方长庚对他却一如以往,也不曾有任何贬低或嘲讽的话,反而真诚不已,对他而言便足够对方长庚产生极大的好感了。

    与陈斌告别,袁丰已经独自把箱笼押到牛车上,就等方长庚上来。

    到了落霞山下,方长庚便请了个挑夫把箱笼运上去,袁丰原本自告奋勇要抢着要上手,被方长庚瞪了一眼,就吓得不敢再多话。

    从山脚到半山腰的秋叶山庄怎么也要半个时辰,而十四岁少年的身板还没长成,挑这么久肯定受不了,他总不至于这么苛待自己表弟。

    进山庄后,陈管家与他已经十分熟稔了,立刻带他去了提前安排好的房间,在一个离奎文阁不远的院子,但环境幽静,十分适宜安心念书。

    走进他住的屋子,只见左手边窗棂下一张黄梨木桌案,上面摆放了文房四宝,都是少见的良品。桌案靠墙一侧立着一座书架,可以放不少书。右手边墙上挂着一副烟雨图,角落放置了花瓶和一盆盆栽四方竹,质朴不失典雅。再往里是一座屏风,屏风后面就是床榻、衣柜和搁盥洗盆的木架子了。

    袁丰兴奋不已:“表哥,这地方可真是太好了,我们真的要在这里住三年吗?!”

    方长庚将自己的书都放到书架上,一边轻笑着回道:“用不了三年,咱们还要提前半年去京城,顶多就两年半吧。”

    袁丰手脚勤快,在一旁整理被褥及衣物,一听到两年半以后就要去京城,眼里憧憬更胜,又想到还不知道表哥肯不肯带他去呢,顿时不能安心干活了,试探似的小心问道:“表哥,你去京城总要有人在身边伺候着吧?我……我觉得我挺能照顾人的,也不怕去那么远的地方,要不,你还是带上我吧……”

    方长庚嘴角一勾:“你当京城是什么好地方,一不留神得罪了什么人,可是要出人命的。”

    袁丰吓了一跳,不由得寻求庇护似的看着方长庚,却见他神情轻松,一点都不像他说得那样骇人,顿时脑袋机灵一转,猜测是方长庚吓唬他呢,于是立即表明心迹,唾沫横飞:“那我也不怕,绝不会给表哥添乱。要是有人要找表哥麻烦,那就先从我尸首上跨过去!”

    你这是话本看多了吧!方长庚看他一眼,从书架上抽出一本《论语》扔给他:“随我去京城有什么不行的,但是别忘了姑姑让你跟着我的目的,先把这本书读熟了,每天临五十个字,做到了这些再考虑去京城的事。”

    袁丰连忙接书:“那是一定的,我可不能给表哥丢人!”

    两人边聊边收拾完房间,这时已经是临近傍晚了,吃完山庄里下人送来的晚饭,方长庚便整理仪容,去见了徐修。

    “你如今已经是举人,也不必等弱冠之年,今日我来给你取字,如何?”徐修见了他,第一件事就是为了这个。

    方长庚自然愿意得很,恭敬道:“学生谢老师赐字。”

    徐修捻了捻胡子:“你既名为长庚,字便取晦之吧。”

    他的名字取自《诗经·小雅》中的“东有启明,西有长庚”,长庚乃黄昏星,意味着黎明前的黑暗,“晦”字与之同义,是古人常用来取字的办法。

    方长庚露出笑容:“谢恩师!”

    徐修亦微微一笑,他原以为自己深居于落霞山,用不了几年就化为山间一抔黃土,对于外孙女清漪将来的归宿便是有心也无力。而有她娘悲剧在前,他说什么都不敢轻易把她许给富贵之家,唯愿为她找一个踏实可靠的夫婿,保她一生不受一点委屈。对于方长庚,他起先并未太过在意,只当作提点一下后辈。然几年下来,却渐渐觉得这孩子可靠,小小年纪又已经是举人,便是出身不好这一点都成了优点,又有他以及徐闻止这一层关系在,若是两人能成婚,必然不至于压到外孙女头上去。

    身边老仆便为他支招,让一对小儿女好好相处一段时日,若是外孙女也喜欢,那这事就能成,若是两人仅有友爱之情,他也认可方长庚做他的学生。

    要是方长庚知道徐修在为子孙考虑时也不过是个普通人,且确实是打着这样的主意,一定会因此跌破眼镜,只是他现在还全然蒙在鼓里,做梦以为是徐修眼神犀利,看出他将来必定不凡,因此对他青眼有加呢……

    从第二日起,方长庚便制定了详细的作息表,自学为主,若遇到不懂的可以随时向徐修讨教。有时他也会与徐修一同早起登山,或闲聊或探讨学问,受益良多。

    同时他也发现,徐修虽闭口不谈他前朝为官诸事,但心里显然对被削籍之事依旧耿耿于怀,已然成了一块心病,极易触景伤情,便会引发喘疾。

    方长庚便明里暗里开导他,虽不能让他彻底消除心底的不甘,却也开怀不少。

    显而易见的结果就是,徐修对方长庚是越看越喜欢,虽表面上看不出端倪,但方长庚这个当事人却心里有数。

    如此一个月后,方长庚习惯了在山庄的日子,也终于见到了许久不见的徐清猗。

第70章 相遇

    其实只是在花园里正巧碰见; 按说以两人前几年相处下来的朋友情谊; 又同住一个屋檐下; 早就该见面一聚,可因为上回那一出,两人都心照不宣地避开对方经常会去的几处地方,以至于在这种猝不及防的情况下遇到了。

    可还没等方长庚说什么,徐清猗便先浅笑着开口:“最近住得可还习惯?是我失礼了,你来这么久都没好好招待你,刚好庄里收到一批新茶,茶具已经让蕊儿摆在前面六角亭; 不如一同去吧。”

    方长庚见她今日穿了一袭素白袄儿; 下着淡青色月花裙; 不施脂粉的脸越发清丽可人; 出于爱美之心不禁也多看了几眼,以至于过了稍久才回过神; 发现徐清猗脸色已经有些不自然; 心中暗道:大概是因人生遭遇较为坎坷; 徐清猗性格不同于养在深闺无忧无虑的娇小姐,不熟时觉得她仪态大方且坚强,一旦熟了不经意间便会露出“刻薄”之态; 话里话外针锋相对,显然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这样面冷心热的女子; 只要不被她先前强势的表现吓到; 其实很好相处。他自觉还算了解徐清猗,上回落水之事后心想徐清猗并不会将其放在心上,可今日一看,却发现她对他说话又见外起来,后来又对他的目光反应略大,不像是完全不在意的样子。

    徐清猗与他同岁,亦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突然露出让方长庚有些陌生的神态,对她遭遇心生怜惜之余,他心中不禁再次浮起些微异样。

    但显然两人都对这莫名其妙的情愫产生了排斥反应,方长庚不想让徐清猗觉得不舒服,便也毫不犹豫地笑道:“什么失礼不失礼,这么说起来,是我没及时拜见主人,无礼在先,要怪就怪我吧!”

    徐清猗的神情渐渐恢复自然,方才方长庚一双黑亮的眸子忽然莫名地打量她,不知为何心就漏跳了一拍,并非别的什么,而是方长庚的变化确实极大。

    女孩儿本就比同龄的男孩儿更早成熟,不说心理,外表上就可见一斑。因此两人相处了几年,虽说方长庚一直沉稳不似这个年纪的男孩儿,在身形上却依旧幼稚,在她窜个子的时候,甚至还比他高了一些。后来因两人每隔几天便会见一次,也很少注意到他的变化,自然不会产生任何奇怪的想法。

    可这回不过大半年未见,她再见到他,竟已经比他矮了一头还多,虽说还带着少年的单薄与清瘦,但却完全不同于大多读书人弱不禁风的模样,反而十分有力。

    她的脑海中不受控制地出现了那天他轻易就抱起她的场景,原本该脸红的,可心底却蓦然浮上一阵带着些许痛恨的羞恼,见方长庚有些无辜地看着她,只好尽力忘掉那些画面,复又镇定自若地笑着转圜了几句,两人一同往六角亭而去。

    能做的无非是品茶弹琴作画,这几年下来方长庚一手无骨花画得愈发精进,他也曾试探似的拿到先前的书斋去问价,书斋老板当即告诉他,这幅画少说可以卖十五两,若是卖了几幅后有了名气,价值自然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方长庚眼下不缺银子,便也打消了画画去卖的念头,但若是以后生了变故,或是遇到缺钱的时候,不至于无计可施。

    徐清猗在一旁刚想夸赞,身后的蕊儿便忍不住惊叹了一声:“小姐你看,这荷花就像真的似的,比上回老太爷祝寿时有个人送来的什么道子画的可好多了!”

    徐清猗顿时咽下已经到了喉咙口的话,轻笑道:“这如何能比?你一个小丫头,看不出那副画的奥妙,只知道哪个看上去好看就是好的,不知一幅画的精髓在意境,而非外在。”

    蕊儿无故被徐清猗一通教训,有些委屈地跺跺脚:“我识字不多,只知道一幅画看起来赏心悦目就是好的,哪里有那么多弯弯绕绕,小姐这不是欺负人呢~”

    她和丝雨自小就跟在徐清猗身边,主仆感情很好,大多时候说话也比较随意,只要不触到徐清猗的底线,便是再过分徐清猗也不会生气。说实话,平时她家小姐可不会这么与她上纲上线地纠缠于这种事,也不知今日是怎么了,让她有些郁闷。

    方长庚自顾自笑笑,并没有说话。

    蕊儿心思一动,指着那副画道:“方公子,不如您把这幅画给我描样子吧,我正好要绣几条帕子,不知道该用什么花样才好,这下可有现成的了。”

    方长庚顿了顿,心下叹了口气,面上却十分认真地答道:“这画不适合描花样子,便是描出来也失了韵味。你若是要做这个用途,还不如让袁丰给你画,反倒好些。”

    蕊儿短短这点时间内又被否定,细细的柳叶眉顿时成了八字眉,闷闷地说道:“那还是算了,找他还不如我自己来呢。”

    袁丰和蕊儿每隔几日就会下山采购自家公子小姐要用的东西,偶然一次相遇便结识了,关系还很好,总之袁丰没事就去找他“蕊儿姐姐”,让方长庚觉得十分好笑。

    徐清猗见状便挑眉道:“你要花样子,让我给你描几个不就行了,还是非要人家方公子画的,看不上我的?”

    蕊儿顿时没了自怨自艾的心情,惊跳起来:“我哪敢啊!以后再也不眼馋别人的了,小姐可饶了我吧!”

    徐清猗顿时笑出声,看起来心情很不错。

    经此一遭,方长庚与徐清猗抛下了之前那件事的芥蒂,因为见面的机会多,友情进展自然飞快,不过两三个月,两人就相处得十分自然了。

    而时日一久,方长庚愈发感到徐清猗心思沉重,虽然伪装得极好,但只要稍微细心地观察,就能发现她不经意间就会发呆,眉头紧蹙,眼里流露出令人不忍的愁绪。

    她平日里大多时间与琴棋书画相伴,偶尔会去马场骑马,除此之外却没别的乐趣可言,方长庚便有心想了一些法子供她解闷。起初还是钓鱼捉鸟之类的,后来觉得山间野味不可浪费,几人就地刨个坑烧火烤鸟烤鱼在山庄里也不算奇景,除此之外他还要兼顾学业,一年的时间就这么匆匆过去。

第71章 回村

    春意初发; 离徐闻止与沈霖离开永州已经过了一年有余; 方长庚后来拜访沈赫时得知沈霖去年在去往京城的途中得了风寒; 久卧病床不起,至于会试自然就错过了。而徐闻止一向发挥稳定,得中二甲第三,又过了朝考,如今任翰林院的庶吉士,不日就要回乡祭祖,风光无匹。

    本朝殿试一、二甲共取殿试前十名者,前三名为一甲; 即状元、榜眼、探花; 后七名则为二甲; 都是正经的进士出身; 至于三甲共三十人,赐名同进士以示区别。

    其实这三等只意味着名次的前后; 最多就是入翰林难了些; 对将来仕途却没有必然的影响。想那曾国藩还是同进士出身; 最后依旧官至大学士,这样的例子并不在少数。

    只不过文人相轻,读书人最看不透的偏偏就是名声; 多了一个“同”字,顿时就在这进士身份上撒了泥点; 反倒成为了士林中的笑话; 就是曾国藩到了六十岁也依旧对此耿耿于怀; 更别说普通人了。

    对方长庚而言考虑这些还为时过早,但要依他的心意,自然是不想中三甲的。只是殿试录取人数实在太少,举国之内居然只有四十人能入选,他也不敢夸口能中前十,只能更加发奋苦读,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表哥,东西都装好了,我向庄里借了匹马,到山下再租个车驾,也能快点儿到家!”袁丰嘹亮的声音打断了方长庚的思绪,他放下手里的信起身,准备去奎文阁向徐修告辞。

    这封信是王复托人送来的,除了诉说他在京城一年来发生的诸事,也提到他已经在京城西市买了二十亩地,已经在着手建房,待他一年半后去了京城,就能收到铺子的租金了。王复还给他算了一笔账,一亩地能建十五至二十间房,二十亩地就是将近四百间房。有些作店面用,有些则供人租住,按照京城的物价算下来,一个月就有八十两租金收入,一年则将近千两,除去平时的维修费,请人收租的人工费,以及供奉上头的消耗,最多四五年就能收回成本,而房子的所有权还在他们手里,确实是一笔极好的买卖。

    若是在京城买现成的宅子,还要合心意的,说什么也要五百两往上,寻常人一辈子都指望不上,因此大多租房子住,对于房子的要求自然也不会太高,他们所建的便是这种“经济适用房”。

    至于利润分配,两人约定了三七分,方长庚三,王复七,对方长庚而言却省了许多功夫,不然必定要牺牲读书的时间,对他来说得不偿失。再者,他要考文举,若是被人知道私下做这种买卖定要为人不齿,但王复就不一样了,在名声上比他少受约束,能抛头露面与各方关系接洽,这也是方长庚当初支持王复的原因。

    也容不得他不为此费心,京城开销极大,做了官员后便是服饰上的花费恐怕也要上百两,更不说打点上下关系,因此只要找到赚钱的机会,方长庚就不能放过。

    怀着心事到了奎文阁,却被李伯告知徐修这两日总觉得胸闷气短,眼下正卧床休息,不方便见风——李伯就是数十年跟在徐修身边的老仆。

    方长庚只好麻烦李伯入内禀告一声,随后便与牵马的袁丰一同下山。

    回到云岭已经是第二天下午,方长庚一进村就有不少干完农活正要回家的村民围过来,纷纷感叹方长庚如今一点都不像村里出来的人,气派得不得了,听得袁丰露牙直笑,方长庚则在一旁故作羞涩地笑,对于村民们的热情有些难以招架。

    路过田垄,方长庚却发现边上好几亩地都空着,显然是未事耕种的样子,不禁奇怪地皱了皱眉。

    与他同行住村尾的叔伯方大年看着那几亩地,眉间的皱纹重得能夹死苍蝇:“去年种的蔬菜大丰收,本来全村都以为能多赚一些银钱,没想到太多了卖不出去,实在不忍心看着烂在地里,只好贱价运到府城去卖,最后还有一半没卖出去,今年索性都不种了,还能不用那么累。”

    方长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因为他名下的地可以免交粮税,所以小李氏和方大山不用为了交粮种满鱼鳞册上要求的亩数。而且他的地大多就在县城,小李氏和方大山为了节省成本,只选了最近的两亩地种各类蔬菜供应酒楼,不止省下费用,自家种的蔬菜味道也好,是酒楼的一个招牌。至于粮食种起来费时费力,他家是不种的。

    所以这事方长庚还真不知情,对他家来说也没什么影响。

    “年叔,要是不种蔬菜,你们的收入可足够过日子?”

    村里依靠卖粮食蔬菜生存,尤其是家中缺少劳力的,没有能力种太多粮食,如果连蔬菜也卖不出去,对生活的影响显而易见。

    方大年苦笑:“过日子是够的,这么多年也积攒了一些。就是得勒紧裤腰带,我家小孙子今年还哭着想去上学呢,看来有点悬了。”

    方长庚心里莫名沉重了几分,村民们都是苦日子过来的,生活上艰苦些不是问题,但孩子的教育一点也马虎不得,尤其是他们这样的出身,如果不能读书,就永远没有出头之日,这才是最严重的。

    没想到这回他一回村就遇到了这样的事,回到家里时兴致明显不高,让一大早就特意回来给方长庚做饭的小李氏疑惑不已。

    “这是怎么了?回家还不高兴呢?”

    方长庚这才笑笑:“怎么会不高兴,不信您问袁丰,我半个月前就盼着回来看你们了。”

    袁丰立即附和,顺便添油加醋了一番,逗得小李氏前俯后仰,乐不可支。

    这时就见幼清穿着一身干干净净的藏蓝小短褐——还是用方长庚的旧衣改的,从隔壁屋里踉踉跄跄地跑出来,看见方长庚先是胆怯地停住脚步,啃着手指歪着脑袋,用乌黑的黑葡萄似的大眼睛打量他。等方长庚蹲下身朝他招了招手,幼清顿时眼睛一亮,小步地挪过来,嘴里吐出清晰的两个字:“哥——哥!”

    方长庚看着白白净净的小幼清,将他抱到怀里轻声地哄,暗想当初的自己在小李氏他们眼里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还有小宝,当年也是这么小小的,可爱得不行,现在却是个姑娘家了。

    方长庚有些感慨,想想幼清已经四岁了,送到私塾也不算早,是时候和家人商量这件事了。

    不一会儿方小宝也眼含惊喜走了出来,她现在已经十三岁,俗话说女大十八变,在方小宝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只看外在,完全感受不到她小时候气人的样子。让方长庚比较欣慰的是,小宝性格独立,有自己的主见,以后必定不会过得太差。

    上回修族谱时方长庚给她取了大名,就叫方芃,取自《诗经》里的“我行其野,芃芃其麦”,形容植物茂盛,十分贴合她如野草般生长的形象。

    只是私下里他依旧不改叫她小名的习惯,说实话,他还是更喜欢“小宝”这个名字,只是对外就不太雅致了。

    至于三丫也有了大名,叫“琇莹”,看得出三丫也十分看中这个名字,只要她们自己喜欢,方长庚自然是高兴的。

    伸手揉了揉走到身边的小宝的脑袋,方长庚又开始想怎么安排小宝以后的日子,如果到了年纪就把她简简单单地嫁出去,他心里终究说不上满意。

    长幼之间和乐温馨的样子看得老李氏和方万英欢喜不已,等坐到饭桌上,方长庚就提起送幼清去私塾的事,看样子众人对此都没什么意见,方长庚便道:“哥早就提过送幼清去他那儿住,以后上学也方便。二叔二婶要是放心不下,时常去县城看幼清就是,但上学是一点也耽误不得,只能辛苦二叔二婶了。”

    何氏心里虽然十分不舍,但也不敢拿唯一的儿子的前途开玩笑,红着眼圈连忙道:“不辛苦不辛苦,长庚说得对,啥都比不上孩子读书要紧!”

    说完低头看着缩在自己怀里的幼清细声道:“娘的宝贝,想不想去县城念书?城里有大房子,还有好吃好玩的,幼清高不高兴?”

    方长庚刚想皱眉,读书哪里是这么简单的事,不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