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在古代考科举-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娘,我这是老毛病了,您又不是不知道。”方杏子十分乐观地笑道,然后一把揽过袁丰,开门见山地说,“爹,娘,我今儿个是有事要求大哥呢!”

    方大山皱起眉,瞪了她一眼:“什么求不求的,你还来这一套?”三兄妹从小感情就好,虽然后来不怎么来往,但真遇上事儿了,他还能不帮这个妹妹撑腰?

    方杏子神情一亮,笑得有些感慨:“是,自家人不说两家话,我这次来,是想把袁丰托付给你们,让他跟着长庚去外头见见世面呢。”

    她早就听说她这文曲星下凡的外甥中了举人的事了,再看看自己儿子,虽然在她的极力要求下送到学堂识了几年字,后来却因为她丈夫还有婆家眼皮子浅,没能继续念下去,而是跟着家里下地干活,怎么也不可能有什么出息了。

    她苦苦想了几年,得知外甥读书读出了名堂,心一横,找着机会就劝说婆家,终于让他们同意把袁丰送过来,总算治了她的心病。

    见方家人一时没说话,方杏子还以为是他们不同意,连忙补充道:“我也是听说读书人身边都要跟个书僮,想着袁丰什么都能干,可以给长庚做饭洗衣服,又是自家人知根知底,所以来问问你们的意见。要是长庚不需要,那我就把袁丰领回去,就当带他来走趟亲戚。”

    方大山不是不同意,而是这事他却做不了主,现在家里主意最大的还是他的儿子,更何况还是找贴身书僮这种事。

    而老李氏的心已经偏了,期盼又忐忑地看着方长庚,希望他能同意。

    方长庚察觉到他们的视线,心下想笑,又端详了袁丰片刻,见他眼神天真清亮,显然还没有被乱七八糟的人或事污染过,心里也很满意,便说:“我正好想找个书僮,小丰要是愿意跟在我身边,那就留下来吧。”

    方杏子又是惊喜又是感激:“那太好了!长庚,袁丰他很听话,就是不太懂人情世故,要是他做错了事,你尽管骂他揍他,让他长长记性!”

    方长庚忍不住摇头笑道:“姑姑,小丰也就比我小了两岁,我信他能把事做好,最多指点他几句,怎么会骂他打他呢。”

    方杏子一颗心彻底落下,连声道:“没事的没事的,到时候都你做主,用不着顾忌我,你肯留他我就再高兴不过了。”

    

第66章 分家

    方杏子在这里住了一天就要回去; 老李氏和方万英两人非要驾牛车送她; 老两口打算去亲家家里打探一下这两年是怎么个情况。

    袁丰就留在了云岭; 看起来还有些拘束,见了长辈就先腼腆地笑着打招呼,对于方长庚则用好奇的目光打量他,待方长庚主动和他说了几句话,那股机灵劲儿就出来了,一点都坐不住,抢着要帮小李氏她们干活,十分勤劳。

    方长庚赶紧拉住他让他回来; 然后笑着问他:“是姑姑逼你来的; 还是你自己想来啊。”虽说名义上是书僮; 但两人还是表兄弟; 除了有些活免不了要袁丰干,但平时两人说话用不着像主仆那样分什么尊卑。

    对方长庚来说其实反而增添了麻烦; 好在他本来也不是事多的人; 袁丰跟在他身边还是很轻松的; 想干点别的他也不会约束他,比起在家里种田那不是舒服多了?

    袁丰挠头笑笑:“我自己也想来,娘说去外面开开眼界; 跟着您学点东西,要是啥都学不了; 那就滚回家里种田; 她也不指望我了。”

    方长庚看了眼袁丰放在茶碗上的手; 黑瘦地跟只鸡爪子似的,不禁问道:“听姑姑说你还识字,字写得怎么样?”记得袁家有四个兄弟,袁丰这一辈儿除了方杏子那一房,其余几房都生了好几个儿子,所以袁丰在袁家不是特稀罕的存在,不然也不能出来给他当书僮了。

    袁丰黑脸一红,羞于启齿似的缩了缩手:“写得勉强能看,肯定不能跟您比。”他原来哪能想到自己表哥竟然是那么风光的人物,眼里带着崇拜。他娘说跟着这个表哥就不用在家累死累活地种地,长年累月的还能沾点读书人的文气。以后表哥发达了,他没准也能跟着涨涨身价,以后娶媳妇儿什么的都有好处。

    其实他倒是没想那么多,反正他还挺乐意给这个表哥干活的,一看就是个体面人,不像家里那几个兄弟,动不动就打架揍人,他从心底里不想和他们相处!

    方长庚顿了顿:“你称呼我表哥就好,不要‘您’啊‘您’的,听着扎耳。”

    袁丰忙直了直腰:“那就叫公子,还是叫公子好一点儿,我听人说都是这么叫的,多气派!私底下就叫您表哥,嘿嘿。”

    方长庚也不勉强他,爱叫什么就叫什么吧,这不是重点。既然能识字还会写字,好好培养将来还能有很多出路,他姑姑倒挺有远见。

    *

    眼看离去山庄的日子不远了,方启明带着刘嘉兰来家里看望长辈,顺便给方长庚践行。

    饭桌上,袁丰坐在方长庚身边瞪大了眼,小声道:“大表嫂长得跟仙女似的,把我都看呆了。”

    方长庚没说话,但怎么看怎么觉得他这嫂子跟这个家格格不入,要说讨厌也算不上,但总觉得哪里别扭。再看老李氏和小李氏她们,那笑就跟挤出来似的,哪怕刘嘉兰再怎么费尽心思地说好话,都不像是一家人该有的样子。

    方启明显然比方长庚更加烦恼,但他没那功夫看戏,而是在中间嬉笑着转圜,指望能尽快让家人认可他媳妇儿。

    方长庚看着都觉得累,还好他们两个住在县城,不然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但吃过饭后刘嘉兰的举动却让全家人都很意外,没料到这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娇小姐居然主动要收拾桌子,而且做事也很干脆,绝不是做做样子而已。

    小李氏赶紧让方启明把她拉开,说话时却明显已经软了口气:“带你媳妇儿回屋里坐去,这种事儿怎么能让她干呢!”

    刘嘉兰暗中瞪了方启明一眼,然后笑着揽住小李氏手臂,软言软语道:“娘,这些事我都能做的,您别不信,我在家还下过地呢。我既然嫁过来,就把这里当做自己家,你们都是我最亲的人,要是你们不肯接纳我,那我可就伤心了。”

    她在家里受宠,到了该撒娇的时候便是信手拈来,再加上平时照顾家里的生意时没少和村民打交道,这时说这些话也不存在脸红什么的,总之小李氏显然是被她哄高兴了。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说呢!你和小明好不容易来家里吃饭,没有让你们做家务的道理,哪里扯得上那些了~”小李氏心里有几分熨帖,儿子总是比不上女儿贴心的,小宝虽然懂事,但毕竟还没长大,所以平时难免觉得没人好说说心里话,眼下看起来,这个儿媳妇儿未必有她想象的那么糟呢。

    刘嘉兰立即打蛇随棍上:“就是因为好不容易来家里,儿媳正愁着不知怎么孝敬长辈,要是这点活都不准我做,我就是回去了也不能睡得安心。”说完就要继续收拾。

    何氏笑道:“儿媳妇这么懂事,大嫂你就偷乐吧,又不是天天干,让孩子尽尽孝心。”

    小李氏努力忍着笑意,也没再阻止刘嘉兰,和何氏三人一块儿把桌子给收拾干净了。

    方长庚朝方启明挤挤眼,做口型道:“嫂子厉害!”

    方启明得意一笑,恨不得把媳妇儿抓过来亲一口。

    刘嘉兰嫁过来时随的嫁妆光田地就有上千亩,虽都在她自己名下,但都用来种药材了。刘嘉兰有经商头脑,出阁以后没道理再插手娘家的生意,所以就帮方启明处理账务,两人将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方启明每个月都会从账上拨出一笔钱给老李氏和小李氏,刘嘉兰也没有任何意见。

    吃晚饭时气氛暖融融的,没想到老李氏一句话让众人有些措手不及。

    “是该考虑分家的事了——”

    众人心里顿时心思各异,但都很疑惑老太太怎么这时候提出要分家。

    “小明已经娶了媳妇儿,长庚这两年也要定亲,儿孙都到了成家立业的时候,没道理再拖。我和老头子年纪大了,半截身子已经入土,还不知道哪天就没了呢。所以今儿个趁小明媳妇儿也在,把财产的事给分清楚了,其他的还是照旧,你们同不同意?”

    没什么好不同意的,别说大房无所畏惧,就是何氏也觉得分开挺好。反正她两个侄子带来的那些好处她从来没敢指望,怎么着家里还有个酒楼,老太太看在二房人丁稀薄的份上不会亏待他们家,她只希望和大房保持好关系,以后她的幼清能沾点侄子的光,那她就不愁了。

    “既然都没意见,那我就直说了。现在公中一共有八十亩地,一座酒楼,老宅六间,牛一头,银两——四百五十六两。”

    众人听了都有些心惊,这可真不是一笔小数目,以往是想都不敢想的。

    “怎么分我心里有数,不过也想听听你们二房的意见,大房先说。”

第67章 王复

    小李氏有点犹豫; 她是想要酒楼的; 至于其他的都不要紧; 就是不知道二房同不同意。

    “我和大山的想法是只要酒楼,其他的就不要了,以后爹娘由咱们大房赡养,二房啥也不用出。”小李氏和方大山对视了眼,意见是一致的。

    何氏心一沉,家里其他财产都是死的,唯独酒楼有源源不断的进账,她怎么会不想要?可是这酒楼一半的店面本就归大房所有; 只有另一半才是公中买的; 不给大房给二房也说不过去。而且酒楼开到现在; 她因为当时怀了幼清; 后来又要带孩子,还真没有花多少精力在这上面; 现在生意能这么好多亏了大房。这么一想; 她还真不好意思开口争了。

    可转念又想到大房两个儿子一个生意越做越大; 一个书读得那么好,名下已经有那么多田地和铺子,她心里顿时有些不平衡——一座酒楼对大房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吃点亏让给他们又怎么了?没必要这么斤斤计较吧?

    这话也就在心里想想,说却是不敢说的; 生怕把和大房的关系闹僵。

    “娘; 既然大哥大嫂都有想法了; 那我和二山也不好说什么,还是您拿主意吧。”她现在可放聪明了,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要是老李氏要偏心大房她也没办法,还不如一开始就示弱,没准老李氏不忍心,能偏向二房多点呢。

    至于方二山,从来对老李氏的决定没有任何异议,说什么是什么,从心底里服从,何氏再是恨铁不成钢,也只能认命了,谁让她嫁给这么一个愣头青呢,这辈子算是没有出头之日了。

    老李氏点点头,十分耐心地缓缓道:“我对你们大房和二房,从来都是尽量一碗水端平,不忍心看到我任何一个儿子过得不好——”

    何氏顿时有些忐忑,果然听老李氏继续道:“当初开这个酒楼,是大房提的意见,主动把长庚名下的宅子拿出来,希望家里日子能过得好点儿。但说到底是为了让谁过得好,二房的心里应该拎得清楚。不然就公中这点钱,能干啥?后来挣了钱,才又买了隔壁铺子,把酒楼做大。当然,咱们做的是地道生意,也就是个大点儿的饭馆,挣得不多,大家都有功劳。不过这功劳也分大小,酒楼不能一刀切成两半,哪房功劳大,酒楼就归哪房。”

    何氏早就料到这个结果,但要说老李氏偏心,也算不上,随便村里找个人请人家评价,也会觉得这笔账没算错。

    一时间没人说话,就等老李氏继续。

    “二房也不要觉得委屈,这开酒楼啊没那么简单,上下都要打理,平日都是我和大房管,这才没出错。要是交给你们,多半要亏,反而没什么好处。”

    这话算是戳到何氏痛处了,老李氏还真没说错,她和二山脑瓜子远比不上大房的活,真要把酒楼交给他们,她还真觉得棘手。

    心里最后一点不甘也消散了,何氏耷拉着眼皮,默默点下头。

    “既然酒楼这个大头归大房,那二房也不能受委屈。除了祖宅一房一半,这田地、牛还有家里的银两都给二房,公中买的那一半店面也算二房的,不过我做个主,大房出点银子向二房把那一半店面买下来,那就清楚明白了。”

    小李氏喜上眉梢:“我也是这么想的,价钱好商量,总之不会亏待二弟和弟妹的。”

    何氏原来有些不大高兴,不过转念想到自己手里现在有足足四百多两,还有八十亩田,也激动起来。仔细想想这样分也挺好,什么都不用干就有这么多银子到手,一辈子都不用愁吃穿,比开什么酒楼可不是好百倍!

    她脸上不禁露出像占了什么便宜似的笑,看得小李氏暗笑不已。

    一旁从头听到尾的刘嘉兰心里对这位二婶摇了摇头,但越发对自己婆婆满意。这两人谁聪明谁愚钝一目了然,她当然喜欢聪明人了。

    分家分得两厢欢喜,谁都没有怨言,反倒让两房之间暗中争斗比较的心彻底淡了,相处起来更加轻松。

    刘嘉兰便私底下找小李氏,请她和方大山去县城里住,也方便照顾酒楼的生意。

    谁知小李氏在这点上固执己见,就是不愿搬到他们的宅子去,最后刘嘉兰只好让步,说与方启明会经常去酒楼或是村里看望她们,才让小李氏高兴起来。

    这事一结束,方长庚就打算去山庄了,唯恐再不拿起书本,以前学的东西可就要还给老师们了。

    而因徐闻止和沈霖马上就要出发去京城,五人最后又聚了一次,为他们践行。

    如今周其琛天天在家陪他夫人,看得出来,如今周其琛身上已经完全没有以前那种阴冷的气场了,就像个普通的即将迎来全新小生命的年轻准父亲,充满了人情味儿。

    而徐闻止和沈霖身上则带着锋芒毕露的锐意,显然对明年的会试充满了信心。

    “你们两个这是打算留在京城不回来了?”方长庚笑问道。

    徐闻止笑着摇头:“若是没考上,那是万万不可能回来的,咱们两个就在京城等你们,到时候一起再考。若是有幸得中,还不知道发配到哪个犄角疙瘩做个县令,那可就说不准了。”

    方长庚状似不屑地说:“就凭你们俩的相貌,就是朝考考了倒数第一,都有人愿意让你们进翰林,哪里轮得到你们去做小小的县令,实在是世风日下!”

    沈霖哈哈大笑,摸摸自己的脸,颇为自得地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长得好也是一门本事,那是真正的老天赏饭吃,怎么能说是世风日下呢?”

    众人都忍不住朝他翻了个白眼。

    最后,不去参加会试的三人纷纷叮嘱他们路上小心,毕竟路途遥远,时间也挺赶的,不小心就容易染病,大意不得。

    结束了聚会,方长庚就要回家住最后一晚,没想到居然在半途遇到了三年未见的王复!

第68章 买地

    两人迎头遇上; 王复起初还不敢认; 只因方长庚三年前还是个形容稚嫩的小少年; 如今却大变样,渐渐形成青年的体魄与风范了。

    相比之下,王复变得不多,只是又长高了不少,身材更为结实有力,五官坚毅沉稳,不像一个普通的十八岁少年,看来在京城成长了许多。

    “长; 长庚?”王复带着怀疑有些犹豫地开口; 眼神还在上下打量方长庚。

    方长庚刻意冷下脸; 凉道:“说好的两年内就回来看咱们; 食言不说,这会儿连人都不认识了?”

    王复先是一愣; 随即立刻大笑起来; 神情自然; 显然这三年并未在他们之间形成任何隔阂,默契的感觉依旧。

    他颇为感慨地上前,走到方长庚身边与他并行; 十分认真地解释道:“怎么会不认识?实在是你变化太大,我一下子不敢认了。至于回家这件事可不是刻意瞒你们; 我昨天才到的; 今天早上就让家里的下人去找你; 结果回来说你没在。我就想自己四处走走,没想到反而碰上你了。”

    说完还怕方长庚不相信,急忙补充道:“不信你回家去问你家人,他们总能证明我说的是真的!”

    方长庚笑了:“没怀疑你,只是不凑巧,我和沅君还有其琛他们刚聚完,明天我就要去府城了,你来得实在不是时候。”

    王复顿时露出遗憾的神情:“你是不知道,我在路上足足花了两个月,要不是确实有些事,不然就真的不回来了,太折腾。”

    方长庚也不好直接问是什么事,只询问他这三年的状况,才知道去年王复已经是武举人,只是还没来得及在信里头说。

    近年来昭武帝大力倡导武举选拔将才,民间习武渐成风气,如今朝廷有关武举的规定也越发严密,与文举类似。武考生要先成为武举人,然后经过会试和殿试,中武进士后才能选官,今年还在京城参加了文举,可惜连副榜也没上。不过他倒是无所谓,原来也只是去碰碰运气,不中也在意料之中,而他也是才知道方长庚中举的事,两人互相恭喜了一番,又觉得好笑似的大笑起来。

    “那你何时要回去?”方长庚也有些不舍,这一分别,至少又是两年不能得见了。

    王复道:“我就在这儿待半个月吧,其实这次是回来和我爹商量些事,之前不是与你说过的,今年我要迎娶我表妹,以后必定就留在京城,我打算在京城买座宅子,还有——”

    他声音突然低下来,眼睛亮亮地看着方长庚:“你知不知道,朝廷土地例放宽了百姓买园宅地的限制,如今良民每三口人便能购三亩地,听说为了把京城里的荒地和废地都利用起来,朝廷还允许每户购二十亩以内的荒地,还不征税。”

    方长庚心一动,与他对视:“你想买地?”

    他早就研究过本朝的土地政策,显而易见的是,不论是本朝或是前朝,皇帝都严格分配每户百姓宅基地的数量,不允许百姓大量购入宅基地,进行房产开发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至于炒房更行不通——因为“找房款”制度。这就是说,一旦你从别人手里买了房子,之后再出售时发现房价涨了,原始房主就能回头问你要增值的那部分,而你一点好处都没有。既然无利可图,自然没人愿意做这费力不讨好的事。

    既然允许买这么多荒地,房屋出租就成了一个潜力巨大的产业,要是能买地建商铺或是住宅租出去,到时候坐收房租,不要太爽。

    王复垂下眼点点头,又有些烦恼:“但是我爹让我少动这些歪脑筋,我手里只有我娘偷偷塞给我的一千两,要想买地还差一半,我正为这个发愁呢。”

    说着他又把目光投向方长庚,开玩笑似的说:“你现在可是举人老爷了,手里头田地铺子不少吧?都交给你娘了?”

    方长庚却笑出声,拖长了音调:“那些东西我能自己做主意,明人不说暗话,咱们从小一起长大的,信得过彼此。我提供一部分银子,你去买地建房。但我到底不在京城,不能帮你一起干,以后赚了钱,大头是你的,具体怎么分,咱们再商量,你同不同意?”

    王复眼睛一亮,笑得龇牙咧嘴:“还是你知道我,说实话,我也懒得和我爹那个老古董掰扯,要是咱俩能合作,那真是再好不过了。我敢拍着胸脯跟你担保,这生意是稳赚不赔。你恐怕不知道,我未来岳父前一阵升了户部侍郎,这个消息还是他透露给我的,估计过不了多久就全京城皆知,所以是越快越好。到时候咱俩签个红契,去官府印押,亲兄弟还明算帐呢,该有的都要有。”

    方长庚当然信他,不过将来会发生谁也说不准,还是有红契保险一点,因此没有拒绝。

    回家以后,方长庚就和小李氏以及方大山商量了这件事,其实他心里还有些忐忑,小李氏虽然向来支持他的决定,但一千两不是小数目,又远在京城,就是他自己也不能完全放心。然而风险与成功总是并存的,为了以后能在京城有容身之地,他还是得早做打算才行。

    他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小李氏这回追问了许久,始终觉得这事儿还是不掺和为好,方大山也在一旁附和,但显然是因为顺着小李氏,他心底里并没什么主意。

    方长庚就与他们解释了其中的利弊,这一千两大概需要卖掉一百亩地,如果不够还要卖掉一座宅子,这些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对他们的生活并不会造成很大影响。可若是能成功,益处却是无穷的。更何况,他相信王复的话以及为人,再不济,还有红契在手,不至于吃亏。

    最后小李氏也被他说动了,还帮他支招怎么卖地。

    不过这个倒不用愁,王复那里就有路子,不过花了七八天,一百亩地就都卖出去了,加上一座住宅,刚好得了一千两。

    等所有事都办完,又过去了半个月,方长庚自己都觉得过分了,一送走王复便立刻带上袁丰出发去了秋叶山庄。

第69章 入山庄

    回府学收拾了东西; 进出途中不时有府学生与方长庚打招呼; 临到府学门口还遇到了形容有些落魄的陈斌。

    他这回乡试落榜; 相比当初院试时一同考了前五的其他人,如今际遇却是天与地,想必他心里也不好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