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科举官途-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西”是指名字里有“西”这个含义的字,还是指方位?这太难圈定范围了,永康帝心头有了几个怀疑的对象,但是又觉得不是,心头烦扰不已,忧心忡忡——这要是一天不揪出这个奸臣,他这个皇位可就一天坐不踏实啊!
张卓看向永康帝的方向,低下头时嘴角微微扬起一个弧度:林郎中,你交代的事情我也算是尽力了,也算是履行了诺言、回报了高首辅,后面的事情,可就要你们自己整了,我可帮不上忙咯!
第一百三十二章:天降异象
永康帝这次“问天”的结果非常不顺利; 连带着整个宫里的气氛都低沉了许多; 刘全也只得小心翼翼地伺候着,颇有些摸不着头脑。
要知道,自从永康帝在寻仙台上祭祀问天; 十有八九都是好的结果,每次从寻仙台上下来,都是心情不错。可是今天偏偏却是一看就知道出事了; 至于具体出了什么事情,寻仙台上的几名太监都被永康帝下了禁口令; 根本不敢大肆宣扬出来。
刘全在琢磨永康帝的心思,永康帝也在琢磨上天给他的启示。
这是两年多来,上天第一次给了这样一个不详的启示; 往深里想,是不是这件事已经足够严重; 严重到上天不得不警示的地步,否则若是寻常的奸臣贼子; 哪里用得着如此大费周章!
每每想到这边; 永康帝的心思就一沉——足够严重的意思,可不就是此奸臣足以霍乱超纲、甚至大明因为此人有颠覆的危险吗?!
一旦事情涉及到永康帝屁股底下的龙椅,那么事情的严重性就升了不知道多少个等级。当夜; 永康帝就派出了诸多锦衣卫出动; 去调查他手下的臣子,同时自己也在不断地揣摩这个“西”字的含义。
已经荒废了近两年的朝政,最近却是每日都要上朝。臣子们一上朝; 永康帝看群臣的眼神中就充满了防备和警惕,一旦有谁稍有不如意,就会被永康帝大加责罚,一时间人心惶惶,朝议之时都不敢发言,只想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不要让永康帝找到茬。
为着这事儿,没少有人往黄首辅那边跑,他作为群臣之首,有义务代表群臣劝谏一下皇上。这次不仅仅是其他人,就连黄党内部的人也是这个意思,让黄友仁也是苦不堪言:明显就是永康帝要找茬,他能有什么办法?
此时,黄友仁也终于开始尝到了自己种下的恶果。因为这两年太过纵着永康帝的性子行事,让永康帝处事愈加霸道、也愈加不将他这个首辅看在眼里。
要知道之前顾大人和高大人做首辅的时候,一个弄不好就要和永康帝正面刚,驳回永康帝的圣旨也是常有的事情。可是现在黄友仁为了缓解和永康帝之间的矛盾,想出来的办法是将永康帝当做菩萨一样的供起来。在黄友仁看来,永康帝最大的心思无非就是在寻求长生上,只要哄好了他这一点,那么就可两人相安无事了。可是谁知道,事情的起源偏偏就是出在这个“问天”上。
然而,让黄友仁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厄运才刚刚开始。
就在永康帝成天挖空心思琢磨这个问题的答案的第十天,京城之中突发异象,据传当朝首辅黄友仁的宅邸墙面上,有无数只蚂蚁汇聚而来,而且让人惊恐的是,竟然渐渐汇聚成“奸臣”二字!
最初发现这件事情的,是黄府的一个低等仆役,当时就吓得腿脚发软,跌跌撞撞得一边喊人一边奔走,闹的临近的下人都跑过去看热闹,最后是整个黄府人尽皆知!
黄友仁回去之后大为震怒,当即就下令杖毙了那位仆役,说他装神弄鬼、信口雌黄,搞的黄府上下人心惶惶。虽然在仗责那名仆役的时候,他一直在求饶,甚至说这件事就是他做的,但是因为在场看到的人太多了,此事又涉及到一些鬼神之说,就算黄家人再怎么三申五令地不许外传,这个事情还是流传了出去。
而恰恰,永康帝这个时候正是神经最为敏感的时候,如果以前他可能听到了还会说一句民间怪谈,那么现在则是真的听了进去,也信了几分。更加重要的是,黄府,正是在城西!!
这个发现,让永康帝更是寝食难安,朝议的时候不管是不是黄友仁之责,他都要狠狠训斥黄友仁一番,让他颜面扫地、在百官面前抬不起头来。说来说去,谁让黄友仁是首辅,作为首辅自然有任何边边角角的错漏,收到斥责也是应该的。
原本黄友仁也没有把这个事情想得有多大,只觉得肯定是哪个政敌在暗中搞这种鬼蜮伎俩,想要扰乱他,制造舆论。可是舆论还没有形成风暴,永康帝这边已经加大了火力来攻击他,这让黄友仁嗅到了一丝不平常的味道。
黄友仁也不愧是做了首辅几年的人了,手也伸的够长,最后他花了整整五万两白银,买到了一个答案——问题就出在那日的“问天”祭祀上!
知道了前因后果的黄友仁,心中大为震怒,这明显就是有人使下的连环计啊!先是利用张卓搞了这么一出上天预警,在永康帝心中埋下怀疑的种子,然后又是使诡计弄了什么蚂蚁成字,还真是一环扣一环啊!要是让他知道了是谁在暗中捣鬼,定叫他吃不了兜着走!
黄友仁阴沉着脸,看着下面的黄党官员,声音中满是怒意:“你们说说,现在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平息这场风波?”
黄党官员也是个个满脸凝重,众说纷纭,有的说现在要先将这个幕后黑手揪出来,否则敌人在暗他们在明,很容易吃闷亏;也有人说现在要按兵不动,看看对方到底还要玩什么花招。总之大家吵了半天,也没得出一个统一的答复。
黄友仁有些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示意众人闭嘴,然后看向坐在自己下首的沈家父子,微微眯了眯眼道:“牧涵以为何?”
黄友仁知道自己这个女婿速来有急智,才干也不在他父亲之下,如今已经被他提拔到了户部郎中,正五品的位置上,这两年帮他从修建寻仙台的工程上捞了不少银子,很是得黄友仁看重。
沈牧涵其实刚刚脑海中就一直在想这件事该如何处理,不知道为何,他心里有个人名一直呼之欲出,虽然好似此人已经沉寂很久,但是沈牧涵就是觉得此事和他有关。只是此时此刻根本没有什么证据,说了也是自己的猜测,所以他暂且按下,转而将全幅心神都放在了眼前的问题上。
“首辅大人,下官认为,当务之急不是揪出幕后黑手是谁,而是要重建皇上对我们的信任。皇上原本就对鬼神之事相信异常,现在出了这么一件事,自然会对首辅大人您猜忌万分,一个弄不好,或许不用别人,皇上自己就会对我们下手!”
沈牧涵讲到此处的时候顿了顿,其他人也陷入了深思。大家也不是第一天伴驾了,永康帝的德性不说了解的十分透彻,但是也都知道点他的脾气性格。涉及到其他可能还算好说,只是涉及到了鬼神之事,那是十足十的认真,谁都拦不住,就算是求到太后跟前,那也是说不听的。
虽然现在朝堂上差不多已经算是黄党的一言堂,但是毕竟他们手里缺一样东西——兵权!他们这些文官集团,平日里耍嘴皮子、争权夺利、对着那些武将们呼来喝去,显示自己的优越感是不错,可是真的到了要动武的时候,那就是鹌鹑,只能认栽。
如果永康帝真的走极端,用武力来解决黄党,那么他们可能连哭都没有地方哭去!
一想到这里,所有人都不禁打了个寒颤。
然后,便听到沈牧涵继续娓娓道来:“其实蚂蚁成字并不难,是要地上或者墙面上弄些蜂蜜或者白糖等物,事先写好字,然后将一窝蚂蚁放置在旁边,自然会引得蚂蚁攀爬其上,慢慢形成字形。”
刚刚其实也有人讨论过为何会有这种现象,虽然大家都肯定是别人使下的诡计,但是却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如今听到沈牧涵这样一解释,顿时茅塞顿开,黄友仁看向沈牧涵的眼神也变得更加郑重了。
沈牧涵说到这里的时候,自己也觉得一愣,不明白为何这样的想法就这样自然而然地讲了出来,仿佛这些知识点是他天生就会的一样。
抛却掉心中那丝不适感,沈牧涵继续道:“首辅大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在皇上面前也表演一番蚂蚁成字,再哭诉一场做首辅的艰难,相信以皇上的性格,是会相信首辅大人的。”永康帝多疑,恐怕现在就算黄友仁不去解释,他心中也是在犹豫这件事究竟是上天警示还是有人故弄玄虚,只不过是因为涉及到鬼神,永康帝更加谨慎一些罢了,人的多疑性格是不会一朝一夕改变的。
若是真的深信不疑,那么这个时候永康帝就应该对黄党出手了,而不是像现在这般只是斥责警告,并没有什么实际行动。
可以说,沈牧涵是将永康帝的心思吃的十分的透彻了,将他的一举一动也分析地在情在理,一席话讲完后,让所有人都对沈牧涵有了刮目相看的感觉。
最终黄党拍板下来,就按照沈牧涵的计划走。
“林郎中,您的计划是要不成了,今天黄首辅在皇上面前直接拆穿了我们的把戏!”贺卓凡在林清手底下做了三年的主事,默默在林清身边学习了很多,对林清十分的钦佩和发自内心的尊重。虽然林清年纪要比贺卓凡小,但是贺卓凡心中却早已将林清的年龄置之度外,两人的关系有点亦师亦友的感觉。
这次事件的主要策划人中,也有贺卓凡,如今眼看着他们的谋划被黄党识破、即将败露,贺卓凡确实心头焦急,嘴上都冒出了两个水泡来。
这两年林清就这样在营缮清吏司郎中的位置上不动弹,皇上渐渐边缘化了林清,贺卓凡就忍不住想要怨愤,甚至比自己之前的郁郁不得志还要怨愤!他自己的不得志还可以说是没有才干,可是像林清这般有大才的人皇上不用,埋没在那里,那简直就是暴殄天物啊!
好不容看着林清蛰伏了整整两年要出手了,可是却又被狡诈的黄党给破解了,这样的心情恐怕真的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懂!
林清抬眼看向窗外红霞满布的天空,心中默默算着日子,立起身来,非但没有因为贺卓凡的话而感到气馁,反而安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做人要有点耐心,且等着看吧,很快真正的好戏才会上场!”
贺卓凡被林清的话说的有些摸不着头脑,明明从张卓那边得到的线报,永康帝在听了黄友仁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和表忠心后,又见了那蚂蚁成字的把戏,已经对他们有所怀疑了。还下令开始彻查“问天”祭祀中的旁观者,尤其是张卓,最近杯锦衣卫请过去喝了好几次茶,幸亏他每次都推说自己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都记不得,才能蒙混过关。否则,指不定现在要被锦衣卫请过去的人,就是他们两个了!
事情都发展到这个地步了,还到底有什么好戏?!
第一百三十三章:地龙翻身
林清上辈子的时候有一阵子对地理有过一段时间的研究; 知道在这个时间节点上; 向来太平的京城中会有一场地震。虽然这场地震并没有造成多大的人员伤亡,但是因为发生在天子脚下,着实引起了慌乱; 还让当时的皇帝下了一道罪己诏,来“平息”上天的怒火。
虽然这个世界上历史的进程变了,但是林清相信; 地壳的板块运动不会因为你人类的历史进程而改变。推算时日,就是应该在近期会发生。
林清知道; 能真正废了黄友仁的人,只有永康帝。只要永康帝对黄友仁还有一丝留念之情,那么他就很难连根将黄党拔除。只有让永康帝打从心底里厌恶黄党; 那才有了足够的把握去行动。
林清布这个局整整两年,两年间他低头做事、不声不响; 就是在处理很多事物的关卡上遇到了为难,他还是好脾气地一遍又一遍的去整改、解决。有时候; 就是其他工部的人都看不过眼了; 但是林清还是阻止他下面的人去搞事情,一切仿佛已经认命,屈从于黄党的摆布之下。就连黄友仁; 也在逐渐忙碌的朝政中; 快要忘了林清此人了。
而现在,林清也是在豪赌,他赌他的判断不会有错; 他赌他两年的布局不会出问题。他使下的是一套连环计,先是让张卓降下语焉不详的上天预警,让永康帝心中疑虑惊慌;再用蚂蚁成字的异象,把箭头指向了黄友仁;虽然现在黄友仁辩解成功了,但是永康帝的心中会一直留下一根刺,日日夜夜、时时刻刻会想着,这究竟是人为陷害还是确实是上天的警示?黄友仁到底是忠是奸?当然,作为惯常会玩弄权利制衡的永康帝,他在面上肯定是宽慰了黄友仁,甚至等黄友仁出宫后,还对他进行了赏赐,稳定住这个当朝首辅。
黄友仁可能会暂时的松下神经、慢慢开始查找想要陷害他的人,甚至也会怀疑整件事是不是就是永康帝对他如今权倾朝野的警告!只要这君臣二人互生心防,那么林清的第三计一旦实施出来,那么两人之间君臣情谊、信任感就会被冲刷地荡然无存,剩下的就只是仇视和敌对!
天佑四十三年,被后世历史学家喻为林清政途上的转折点。虽然林清一入官场就好像如鱼得水,但是在高首辅丁忧回乡之后,就陷入了沉寂。一直到天佑四十三年二月初二,也就是道家的福德正神,土地爷的诞辰,京城中发生了一场小地震,虽然民间没有太大的损失,可是这场小地震在朝堂上却是引起了大震荡!
二月初二这日的寅时,天还是乌漆麻黑的,很多京城的百姓都在睡梦中,突然感觉到了大地一阵颤动。
“孩子他娘,你快醒醒!”住在城西卖包子的许大河最先感觉到了异样。他们家包子铺在城西这头卖的很火热,每天都是供不应求,所以他一般寅时就会起来做准备工作,剁馅、发面、烧开水。他娘子他会让她多睡一会儿,毕竟到时候她也要跟着一起做包子、收钱算账,一上午忙下来,那是真的累人。
今天许大河如往常一样,先开始揉面团,可是揉着揉着他发现有了点不对劲,感觉案板上的碗在跳动。一开始他以为是自己动作太大,带动了案板上的碗,也没有在意,可是后来这种异样越来越明显,他连忙停止了自己的动作,立在那边不敢动,然后便看到不仅仅是碗,就是他刚刚揉的那块大面团也在轻微地震动!
许大河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只是他爷奶那一辈却是从陕西那边迁过来的,小的时候告诉过他地龙翻身的事情。虽然许大河没有经历过,但是因为当时他爷奶将这个事情描述的十分可怕,所以他一直牢牢的记在了心里。
如今一见眼前的情景,他就和那地龙翻身对上了号!当下也不再管案板上的东西,连滚带爬地跑到了后院,把老婆孩子叫起来,细软也来不及收拾,就连拉带拽将几个孩子拉到了外头宽阔的地方。然后又四处奔走,敲邻居家的门,让他们出来避祸。
原本还在沉睡中的京城,一下子全都惊醒起来!京城一直是天下百姓所称颂的龙气所在,有真龙天子镇压,所有灾祸都不会波及的地方。而如今,突然有了地龙翻身这样的灾祸,更是吓得不知所措。
京兆尹庞泽心中大呼自己倒霉,人说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原本这京兆尹这位置就不好坐,京里达官贵人那么多、又有永康帝在上头盯着,现在还摊上这么一个事情,到时候他肯定是要被追责的!
庞泽能在京兆尹这个位置上,能力自然不错,一发现情况就立即下令,让下面的官差去各个街道疏散百姓,又派人马上入宫禀告此事,如今他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永康帝还在梦间时,突然感受到了大地的震颤,刚刚吓得坐起,就听到外面响起宫人凌乱的脚步声和不时的尖叫声,然后便听到刘全慌忙喊着“皇上,皇上,快走!”的声音,立马浑身就起了一身的冷汗!
刚刚他正好做了一个极为恐怖的噩梦,梦到大明被北方的鞑靼和瓦剌合而围攻,自己军队明明都装配了火|枪这样的神兵利器,但是遇到敌人的时候突然就溃不成军,成千上万的蛮夷杀了进来,甚至打进了京师,马上就要攻进他的皇宫了!
正在永康帝被噩梦所困,又感觉到了大地的震颤和外面宫人的慌乱,在那一瞬间,永康帝甚至分不清梦境和现实,只感觉到他内心中最为恐惧的事情好像真的发生在了眼前一般,呼吸一下子粗重起来,尤其是听到刘全的呼声,更是僵在哪里,一动都动不了!
刘全惊慌失措地奔走进寝殿,看到永康帝已经坐起了,也顾不得行礼,声音颤抖道:“皇上,咱快走,地龙翻身了!”
说着就要给永康帝披上龙袍,让他先出去,待在殿内实在太危险了。
永康帝这才将将从梦境中回过神来,可惜现实也确实是危急的时刻,一听到地龙翻身,永康帝脑子里也是嗡了一下,然后顺着刘全手上的力道,就站了起来,披着龙袍、歪着发髻地冲出了寝殿,跑到了养心殿外面的广场上。
早春二月的天还冷的很,又是在太阳还没升起来的时候,冷风一吹,永康帝就感觉到自己背后的冷汗一凉,忍不住咳嗽了两声。
“皇上,您没事吧?小路子,快去将皇上的大氅拿过来!”刘全心中担忧永康帝,刚刚出来的急,就披了一件龙袍、也不挡风,此刻站在风口里,自然是冷。
小路子有些犹豫,好不容从殿内逃出来,又跑进去,万一房梁砸下来可怎么办?若是平时,刘全一声令下哪里有不从的道理,现在却是本能地有些畏惧。
刘全恼恨地一脚踹了过去,怒声道:“还不快去!脑袋不想要了吗?”
小路子这才抖了一下,立即又往寝殿的方向跑去,幸亏一来一回没出什么事情,顺利将永康帝的大氅给拿了过来。
永康帝披上大氅后,感觉人回温了一点,思绪也开始正常运转了:“把王道长叫过来!”
永康帝自从当上皇帝后,就没有这么狼狈过,但是此刻内心更多的还是惊慌和害怕。可能在现代人眼中,地龙翻身不过是一场普通的自然灾害;可是在古人眼中,地龙翻身是上天对当权者的不满,更何况发生的地方还是在选定的龙脉之地京城,若是有地龙翻身,则有龙脉断裂之嫌!
王道长还是一身仙风道骨,纵然在此危急时候,依旧不慌不忙地前来。永康帝看到了王道长,心下稍定,立即上前问道:“王道长,这是发生了何事?为何朕的京城会有此等情况?”
王道长叹息了一声,甩了一下浮尘,幽幽道:“皇上啊,此事您其实早已察觉,只是未曾当回事罢了!”
永康帝闻言一怔,他脑海中马上想起了十几天前寻仙台上的那场“问天”祭祀的结果,有奸臣乱国,在西方。可是他因为自己心中的猜疑和不确定,并没有一下子行动。又在黄友仁字字句句说自己被陷害、演示了蚂蚁成字的异象后,确实有过怀疑这个警示是不是人为。若是人为,那就太过可怕了,说明他自己的宫中已经有人能渗透进来,那么他以前所进行的祭祀,又有哪些真哪些假?
可是现在,上天终于再次给他敲响了警钟,而这次就不是什么温和的方式了,直接就用京城内数十年都没有过一次的地龙翻身,来表达上天的不满吗?!
若是蚂蚁成字还有人可以去操作,那么地龙翻身,普天之下,谁能做到?
想到这里,永康帝刚刚被吹干的冷汗又再次一身身地冒了出来,嘴唇都有些泛白了。原本永康帝这几年就一直在嗑|丹药,平日里又养尊处优的,今天这么一吓、神经又那么紧绷,再加上受寒,顿时就觉得头疼欲裂,心跳不止。
“快,摆蒲团、设香案,朕要祭天!”永康帝下令,谁敢不从?纵然宫人现在也是吓得两股战战,但是还是从邻近的宫舍中取出了祭祀的用品。也幸亏平日里永康帝太过崇尚这些东西,马上东西就备齐了,永康帝这次自己亲笔写下祷告青词,然后让王道长点火焚烧,开始对着上天三跪九叩。下面的太监、宫女、侍卫跪在永康帝后面,连头也不敢抬一下。
仿佛是永康帝的诚心感动了上天,一会儿之后,脚下的土地再次回归平稳,所有人吊着的一颗心也放了下来。
京兆尹庞泽这边也进宫向永康帝来汇报城里的情况,此次地龙翻身只是轻微损毁了房屋,只有几名百姓被东西砸伤,并没有太多的人员伤亡,宫里的宫殿因为修建良好,只有宫内一些摆件有坠落在地损毁的,其余宫人皆无大碍。
看来上天还是眷顾朕的,这只是再一次的警醒,也幸亏朕及时地进行了诚心的祷告,否则这事情就没那么容易收场了。永康帝心中暗叹道。
京兆尹前脚刚走,后脚锦衣卫指挥使蒋毅就入宫面圣。
“启禀皇上,此事千真万确,属下已经将此石碑带入宫中,请皇上验查!”
蒋毅急匆匆进宫是为了说了一件耸人听闻之事,此次地龙翻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