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继室子的为官路-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个月化雪的时候,这水难得涨了一回,把上头的桥都冲了,如今这桥是新造的。”
  虽说是桥,却也就是用木头伐成的。这里不是主干道,每年涨水不多,春汛时却总要来这么一回大的,便没用上石板,毕竟用木头造的桥,冲了也不心疼。有时若提前将桥掀了,等汛期过后再安上,还能省下重新造桥的工夫。
  “这里瞧着,恍惚间和京郊竟也没多大分别,”温瑄说着,便看向谢笙。
  温瑄不说,谢笙倒还真没认真去比对过,如今看看,倒真觉着有几分相似了。尤其格外像谢家在京郊庄子附近的田地,一眼看出去,都是平的,连山包都少。
  “可不是吗,我竟从没注意过,还是小寒你细心,”谢笙说完又问,“你这些日子,可还好?”
  “本来不好的,后来收到你的信,便好了。”
  谢笙被温瑄直白的表达惊住,但他很快反应过来,心里带着几分欢喜,觉得这是温瑄对他的亲近。
  “我才知道这事儿的时候,真恨不得自己那时候就在京城,不然一早便能将这事儿解决了,也不至于叫你受到那么多的非议。”
  面对谢笙的歉意,温瑄倒很是坦然。
  “我平日鲜少出门,他们在外头说什么话,与我又有什么干系,只要你信我,我便再没什么可害怕的了。”
  谢笙本不太确定,如今几句下来,倒觉得温瑄是真的变了不少。
  温瑄见谢笙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有些不好意思,道:“嫂嫂是京城里出了名的快人快语,夫人与大姐姐也是外柔内刚的人物,我与她们相处多了,难道就不能有点变化?”
  “怎么不能,”谢笙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惊喜,却又同温瑄道,“只是你若觉得勉强,也不必非要改变,咱们一家子相处,凭的是真心,可不是性子如何。”
  “以真心换真心,这我是知道的,”温瑄看着谢笙,眼底有着往时没有的依恋和坚定。显然,这一次的事情对温瑄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不过想来影响最大的,还是谢笙送来的那封信,还是捧墨带来的口信,那句需她温瑄示下。
  都说是以真心换真心,可又有几个人是真的把自己的真心捧到别人面前去的呢?温瑄从那一刻,才彻彻底底的理解了温老夫人在认同谢笙后同她说的那句话,便是绑,也要把谢笙绑来做她温瑄的丈夫。
  她温瑄这一生,何其有幸,能遇上一个既爱护,又尊重自己的良人。
  以真心换真心,谢笙能走九十九,她温瑄凭什么不能走这最后一步。
  温瑄和谢笙之后也没再说什么话,只像是漫无目的一般走着,却觉得心里满满当当的,能一直这样走下去。
  “十六叔?是十六叔!”
  谢笙两个才走到小溪边上,便听到有孩子喊了起来。
  谢笙眼中闪过几分惊讶,他今日说了那样的话,原以为这些孩子会觉得害怕的,没想到却像是没事人一样和他打招呼。
  “十六叔好!”几个孩子赤着脚踩在水里,却都乖乖向谢笙问好,等看见谢笙身边的温瑄,面上有些好奇,又都乖巧的什么也不问。
  “你们好啊,”谢笙和善的应了一声,又问几个孩子,“你们可是才下学就过来了?可和你们爹娘说了?”
  “都说过啦,”年纪较长的孩子是谢家下一辈的老大,是六太叔公的玄孙。他常领着弟弟妹妹们爬树摸鱼,俨然一副孩子王的模样,却很会照顾人,是以此时便也是他答话。
  谢笙这才点了点头,同温瑄道:“这是谢承,是六太叔公的玄孙,我谢家下一辈里的老大。”
  见谢笙正介绍他们,几个孩子便乖乖上了岸,一个个凑了过来,好在河岸边就是青草地,踩上去软软的,并不会觉得硌脚。
  谢笙便挨个给温瑄介绍过去,因在学堂里教导他们,这里的每一个孩子,谢笙都能说出个二五六来,让这些孩子都有些欢喜。
  等介绍完了孩子,谢笙便正式同这几个孩子介绍温瑄:“这是我的未婚妻,也是你们未来的十六婶,不过现在你们只能叫她温姐姐,知道吗?”
  “知道啦知道啦!”
  孩子们的童言童语有时候很能打动人,若换了以前,温瑄早羞得不行,如今却已经能忍着羞意,在几个孩子面前泰然处之,微笑以对了。
  “今儿出门前我没带点心,等明儿空了,你们都来姐姐家吃点心好不好啊?”
  几个孩子认真的看了温瑄好几眼,才同谢笙道:“难怪十六叔你不喜欢刘姑姑,为了这个还和九姑发脾气,原来是因为有温姐姐这么好的未婚妻呀,真好,要是有温姐姐这么好看又温柔的未婚妻,我也不喜欢刘姑姑!”
  谢笙听了这话,轻咳两声,只能道:“这些话,以后在外头可不能再说了,我在课上都教过你们什么?难道都忘了不成?”
  “没忘的没忘的,我们以后再不说啦!”
  “行了,都去,注意安全,”谢笙又额外嘱咐了谢承几句,才放他们离开。
  “方才他们说的话,你别放在心上,”谢笙有些小紧张的看着温瑄。
  “我才不紧张呢,”温瑄自信的道,“那孩子不是说了,那刘氏没我貌美,又没我温柔,你又看不上她,我紧张什么。”
  “难道……那孩子说错了,你对那刘氏有些心思?”
  作者有话要说:  小寒:她没我漂亮,没我温柔,没我的家世,你眼瞎了才会看上,我为什么要吃醋。
  小满:你没吃醋怎么一下就记住她姓什么了……
  小寒在小满面前慢慢大胆多了哈哈哈,那叫什么?都是我宠出来的!


第180章 二更
  有了这些孩子; 谢笙的未婚妻来到谢家村的事情,便不是什么秘密。或者说谢笙在向这些孩子介绍温瑄的身份的时候,就想好了他们会将这件事情传出去。
  这谢家村几户各家都是亲戚; 少有真正的外来户; 温家来时本就显眼,如今知道是谢笙的未婚妻,这些人便更多了几分敬畏。
  和温瑄是谢笙未婚妻的事情一起传遍了整个村子的; 还有下午谢九和刘氏惹恼了谢笙的事。
  六太叔公是最早一批知道谢九刘氏这件事情的人之一,在明白了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之后; 他也气得不行。可谢九这脾气是她家里人一起惯出来的,加上谢九最甜; 六太叔公也没少偏心她; 才养成了她这样无法无天的个性。
  到底是从小偏心到大的孩子,又是谢家的,六太叔公只能勒令日后谁也不许偏心谢九; 好好教教她; 板正板正性子; 另还预备亲自带谢九上门致歉。
  至于刘氏,六太叔公倒是想直接叫人把她遣送回刘家,但又担心自己这样处理了,叫谢笙面上不好看,便决意先去看看谢笙怎么说。
  六太叔公叫了几个孩子回去,又叫了自己长孙来,用板车将他拉到了谢侯他们的住处。
  彼时谢侯、李氏正收拾好了准备出门; 见了六太叔公也很惊讶,忙道:“六叔公怎么这会儿来了,可是有什么急事?”
  “你们这是要出门去?”六太叔公一见这模样,便觉得有些不好,可人都已经来了,也只能开口问道,“子和可在家?”
  谢侯和李氏对视一眼,道:“子和今儿下学之后就没回来,我们打京城来了旧友,已叫子和弟兄两个先去会友了。”
  六太叔公面上显出几分失望之色,谢侯李氏也不好再出门,只能把六太叔公先请进门,又打发人去温家候着,告诉谢笙一句,顺带打听打听是什么事情,看六太叔公这模样,定然是出了什么和谢笙有关的事情才是。
  六太叔公没说,谢侯和李氏也没问,总归他们相信谢笙绝对不会做什么不该做的事情,何况六太叔公都上门来了,必然不该是谢笙错了,两人自是稳如泰山。
  他们两人倒是不着急,六太叔公却忍不住了,只好将事情和盘托出。
  “都是几个小孩子不懂事,我回去已经好生教训过了,若子和愿意,我这就叫他们来给子和赔不是,只是这课……”
  谢侯听了这话,并没第一时间开口,李氏却把杯子往桌上一放,沉着脸色道:“六叔公,那几个孩子还小,可我们子和年纪也不大啊,谢九还是做姐姐的呢,我早听说您偏心谢九,可这有时候过于偏心反而是害了她,您说是不是?”
  “六叔公您是老辈子,有些话我作为小辈,原不该说,可今日我却有些忍不住,”李氏道,“若今日子和在家,您是不是就要问他想怎么处置了?”
  “这事儿本就不是什么大事,子和也并没放在心上,您做长辈的这么说,是把子和放在火上烤啊,”反正谢笙只说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可没明说什么要处置谢九刘氏的话。只要没这个话,李氏就敢拿话头来和六叔公好生说道说道。
  六太叔公的长孙见李氏这样和六太叔公说话,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直接站了起来想借此威慑李氏,可李氏半点不让,反而威势更甚。
  比李氏更快的是谢侯,他直接挡在了李氏身前,身上煞气直逼得六叔公的长孙脸色煞白,低了头去。
  “六叔公,这是谢家,是定北侯府谢家,”谢侯慢条斯理的话,让六太叔公变了脸色。
  六太叔公忙叫了长孙道歉,自己也因谢侯身上的气势有些胆颤。
  谢侯随意点了点头,也没了以前的尊重,只随意道:“至于上课这事儿,子和乐意去就去,不乐意去……他也大了,自己的事情合该自己做主,我们这做父母的,也不会强迫他去做什么。”
  “我们还有事要出门,六太叔公不如回去好好想想是不是这个理,”谢侯不带温情的眼让六太叔公意识到,以往的温和与尊重,是谢侯想给他这个脸面。
  六太叔公不敢再说什么,只好起身告辞。
  在回去的路上,六太叔公神色有些萎靡,看得他长孙十分心疼。
  “爷爷,你没事?等回去村子,我一定叫婆娘好好说道说道此事,他们……”
  “你闭嘴!”六太叔公怒道,“这事儿以后都得烂在肚子里,若能忘个干净最好,再也别和任何人说起。”
  “可……”
  “可什么可,你以为你站的地方是哪儿?是谢家村,可谢家村的地契都在谁手上?”
  “爷爷,您是说……”
  六太叔公面上显出些苦笑:“今儿回去,就叫你那婆娘带着人赶紧给小九相看人家,早些嫁出去。还有那刘氏,也叫赶紧送回去,以后都别接来了。那拦着子和的学子,也打听清楚是谁,不管背后有什么人在,咱们谢家家塾不欢迎这样的人。”
  “爷爷,是不是太过了,小九她……何至于如此,还有那学生,可是刺史大人的外侄!”
  “刺史大人的外侄又如何,刺史大人的亲儿子都半句话没说呢,”六太叔公叹了口气道,“你且看着,他们不会说什么的。”
  随后六太叔公又有些懊恼:“若有机会,合该叫你去外头看看,你以为为什么咱们村里不愁嫁娶?不管谁出去,只要说是谢家族人,便是连县太爷也要高看一眼?”
  “今日是我托大,看不清自己的斤两,”六太叔公靠在板车上,想了想又道,“等过几日叫你弟兄几个都来,我同你们好生讲一讲。你爹他们都是从苦日子里过来的,只你们几个没熬过,不知道深浅,日后这家,还得靠你们传下去,不知道咱们家的这些事情,怎么能行。”
  六太叔公一路上想着自己要如何教导后辈,谢侯李氏却在他们走后便将此事丢开,先去了温家。
  因为六太叔公的缘故,他们本就去得迟了,此时还得加紧些,才能赶上晚膳。
  彼时谢笙温瑄也已经散步回来,手里还提着几个孩子送的在河里摸的螃蟹。这时候正是虾下崽子的时候,孩子们都默契的不去网虾。当然,螃蟹他们也没抓几只,权当是个乐趣。
  即便如此,谢笙也还是叫捧墨早些回来,拿了些点心去,又分给几个孩子,才算是收下了这几只蟹。
  厨娘瞧着这拿回来的五六只小石蟹犯了难,若真做起来,这可当不得一盘菜。
  还是温老夫人出来时见着,笑骂了谢笙两个一句,才叫不必做了,去放养在谢笙特意叫人在院里挖出来的小池子里。池里种了一点子藕,正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看着颜色格外喜人。
  谢笙几人在温家用过饭,又说了会儿话,才一起散步回家。在路上,李氏说了今日六太叔公过来的事情。
  谢笙听见并不显得意外,只道:“其实我并没多生气,只是时日长了,便觉得他们有些人渐渐放肆过头。”
  养兔子还得萝卜加大棒呢,和人相处,怎么能日日给糖呢,时日长了,只怕这养的不是未来的助臂,而是祖宗。
  谢侯和李氏自然也是深谙这道理,才会在六太叔公过来时又那样的做法。
  “便该如此,”朱红玉也道,“咱们暂时住在老家,看在亲戚的面儿上亲近他们,可也不能助长了他们的歪风邪气。”
  谢麒既往学的和几人有所不同,可谢老夫人去世前,对于谢家族人的印象也就是一群白吃干饭还要拿银子养着的米虫,自然不会有什么好脸色,是以谢麒此刻,也并不帮着说话,只从利益的角度来想事情了。
  “不如就看看他们要怎么做,”谢麒道,“到底什么时候复课的度,还是小满你自己把握的好。”
  “这会儿可不行,”谢笙道,“难得好生歇上一歇,我也得好好休息些时日才行。”
  谢笙说完又带着些商议的意思同谢侯、谢麒道:“等真复课了,我预备将如今的每日半天课改为三日或是五日一次,我也多些自己的时间。”
  “既是你自己上课,你自己把握就是,”谢侯这便是默许了。
  李氏婆媳两个凑在一处,都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若说谢笙突然想借此将课程时间拉长的事情和温瑄没半点关系,她们可是不信的。
  “如此也好,”李氏道,“小满若三五日才上一回课,如今趁着春日,咱们也能出门走走,到时候再将温夫人和小寒也请来,人多了,气氛也好些。”
  “娘说的是,”朱红玉道,“这左近虽没什么名山大川,却也有不少风景秀美的所在,我听说附近的县城有一座白马寺,很是灵验,庙里的草木也格外有灵性,如今子和有空,咱们正好一家子去瞧瞧。”
  几人说笑着回了谢麒朱红玉这边府上,一进门,谢笙几个就去了书房,李氏见了,只拉着朱红玉去瞧小孙孙,并不管他们。
  “六皇子册封太子的事情,已经上了邸报,想必也没几日了,我一早叫人备下了礼,咱们家虽在热孝里,总也要送上去的,子和你是六皇子伴读,必有不少人盯着你的礼,你也回去好生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删减之处。”
  “爹放心,”谢笙直接应了下来,即便谢侯不说,在这事儿上,他也是不敢出差错的。
  谢侯点了点头,又道:“除此之外,皇上似乎也有意为诸皇子封王,听说前几日还去探望过废太子。”


第181章 更新
  “这么快?”谢笙蹙着眉头; 有些忧心。
  诸子封王这事儿; 其实并不让人意外; 毕竟这是必然的结果,只是让人没想到的是; 这事儿来的这么早。
  原本二郎被封为太子; 该是独领风骚; 也能定下他独一无二的地位; 但要是在这样的时候,赶在太子册封之前; 诸子封王,对于二郎来说; 就是一次相当大的挑战和威胁了。尤其皇帝还去探望了废太子。
  要真说起来; 废太子也没真去谋反,高氏已死; 高家全族伏诛; 皇帝对二皇子重新起了慈父之心,并非全无可能。
  原本三皇子四皇子都因母族牵连; 元气大伤,至少几年之内; 难再掺入夺嫡之争,可要是有了王位; 既往的一切便都能蒙上一层纱,转眼忘却。
  就算是从面上看来,最不起眼的五皇子; 也叫人捉摸不透,等到他有了足够的筹码之后,难道还能保持如现在一样的心?
  生于皇家,天生就对那个位置有着非同一般的渴望和野心。
  皇帝若真在这个时候封王,全然是在搅浑这一池水。
  “若真是这样的时候……”谢笙想到了温相,他本想说越是在这样的时候,作为师者,温相才越不应该离开京城才是,但转念一想,正是因为温相的离开,才会显得二郎所能依靠的人寥寥无几,其中唯二能放在心上的,也就是皇帝和皇后了。
  做皇帝的,即便是再如何英明神武,也总不会出太过喜欢自己的孩子长得太快,羽翼丰满。
  二郎自然是达到了皇帝的要求,皇帝才会动了将二郎立为太子的心思,并付诸于实际行动。但二郎要是表现得太好,难免也让皇帝有隐隐的危机感,愿意去做预防,毕竟他已经换过一任太子了。
  “温相离京,想必能把封王之事稍作推迟,”谢麒揣度道。
  “温相离京,我谢家举家丁忧,六皇子身边只剩了一个心思不明的云家,而云家,也是看皇上的眼色行事,”谢笙又说到朱家,“慎之哥本就年少,想来即便是娘娘,也不会让他参与到这事里头。”
  见两个儿子还算有些想法内情,谢侯才叫他们都散了。
  其实,所有事情归结起来,也不过总结为两个字,示弱。
  就像是谢笙在外面受到了欺负,要回家跟谢侯告状一样,皇帝一贯宠着二郎,总归是更疼他几分,这时候示弱,皇帝便会更愿意护着二郎些,就算不能把封王之事消弭于无形,也能尽量让这件事对二郎的影响降到最小。
  谢家父子三人心里都有了个底,便各自散去,这件事出口入耳,便不能再往外说了。
  谢笙打开温家帮着二郎带来的信件,三两下看完,见二郎并没在心里提起这事,不免叹息一声,看来他也不能写信和二郎说这事,甚至连提都不要提起的好。
  和立太子不同,封王之事皇帝并没有往外说半句,温相离开京城的,也是借着这几个月温家和云家之间别扭的关系,以及温瑄这一事的名头,所以这事儿,谢家自然是不能从温相那里听说,如今二郎也没在信里提起,谢笙自然只能做不知情。
  谢笙揣度着自己要如何去回这一封信才好,想了半晌,也没寻到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夜已经深了,捧墨见谢笙还没休息,从外头进来:“少爷还没动笔?”
  谢笙看了他一眼,索性把笔直接搁在一旁:“你在京中这许久,可听说了什么?”
  “若要说听说,那可多了,”捧墨斟酌着道,“我在温家住着,许多事情也只是隔着一层,但二皇子侍妾,也即是原先的太子良娣病逝,先太子妃娘家有意送旁支嫡女做二皇子继室的事在京中已不是什么秘密。”
  “三皇子四皇子不久前还结伴去了京郊赏雪。”
  捧墨捡了几件他自己觉得重要的事情说了,谢笙也只是闭着眼慢慢听着。
  待到捧墨说完,谢笙心里也大致有了个谱,至少二皇子重新出来,应当是已成定局。不过二皇子也是心狠,当初能宠得人无法无天,害死太子妃,如今又为了重新得到太子妃家族的助臂,让跟着在这样情况下还伺候他这么久的侍妾去死。
  二皇子只怕是没有心了。
  三皇子四皇子这边,当初就是因为利益才聚在一起,后来又因为利益和态度分开,虽然一度闹僵,可如今再次走近,拧成一股,也并不算出人意料。
  捧墨说着说着,便慢慢停了下来,谢笙则是过了一会儿才睁眼,捧墨正待要去磨墨,谢笙却挥手道:“不必了,先将信好生收起来。等明儿一早,我再清点了单子,瞧瞧怎么写信。”
  谢笙想了一会儿,竟觉得自己这信,不如不写的好。二郎那边定下的方式是示弱,如今听了捧墨说的这几件事,谢笙倒觉得说不准二郎和朱皇后是有些别的想法在里头的。
  捧墨一时还没反应过来,谢笙却在说完这话之后,便径自休息去了。
  谢笙本以为自己可能要好一会儿才能睡着,没想到才沾了枕头不久,他便沉沉睡去,一夜无梦知道天明。
  谢笙按着平日去上课的时辰醒来,却在掀开被子之后想起,自己已说了今日不会去。但谢笙已经醒了,再睡,也睡不着,索性自个儿穿上衣裳起身。
  捧墨听见动静赶了过来,被谢笙赶了回去。
  “你一路车马劳顿,说好了放你一日假,回去歇着,我出门走走。”
  捧墨当然不肯,谢笙却不便趁着他去打水的时候自个儿出了门去,等捧墨回来,面对着空荡荡的屋子,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当初修这院子时候,就说好是为了守孝用,建的自然偏僻些,谢笙出门这一路上,也没遇上什么人。
  因谢家常有马车出入,道路修的比别处更宽,谢笙便没像走山间小路一样,早早的被露水沾湿衣裳。
  天边夜色翻滚,不多时候,便被光亮撕出了一道口子,光彩越来越盛,很快,天便大亮了。
  谢笙吹着微风,随手拈了一根狗尾巴草,才一路慢慢回了家中。
  李氏见他回来,不由笑道:“可算是回来了,你若再不回来,只怕捧墨都要出去寻你去了。”
  “在谢家村范围内,我又不会丢了,”谢笙道,“难得今日早晨无事,再叫我回去睡着,我也睡不着,不如出门走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