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继室子的为官路-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谢家村范围内,我又不会丢了,”谢笙道,“难得今日早晨无事,再叫我回去睡着,我也睡不着,不如出门走走,娘怎么也这么早就起来了?”
  “这会儿可不早了,若放到平日,都到了该用早饭的时候了。”
  李氏说完又道:“只在村子里逛逛有什么意思,我日前便听说小河边上梨花开了,今日天气好,不如今日便去赏花。”
  小河边上的梨树,谢笙是知道的。那树生得高大,每到这时节,便有片片梨花雪落了一地,就像是还没化尽的残雪。
  “娘既然想去,儿子自然是要陪着的,”谢笙说完,眼珠子一转,又道,“只赏花有什么意思,便该带上些颜料去作画才是。”
  还不等谢笙铺垫完,李氏便先拆穿了谢笙:“你是想请个与你一同作画的人。”
  谢笙被李氏猜中了心思,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凑到李氏身边道:“还是娘最懂我。”
  “你呀,”李氏分明十分享受谢笙的亲近,面上却表现得像是被谢笙磨得受不了一样,道,“叫人先去传话,请温家伯父伯母同去。”
  “多谢娘,”谢笙笑弯了眉眼。
  李氏见谢笙高兴,也没再说什么,只道:“过会儿用过早饭,你亲去温家接人。”
  对于这样的安排,谢笙当然不会拒绝。
  而温家接到了信之后,温相和温老夫人都寻了理由不去,谢笙到了温家之后,接到的自然只有一个温瑄。
  因是在乡下,谢笙便没骑马,只和捧墨一起坐在车辕上,隔着车帘子和温瑄说话。
  “乡间小路,再如何也比不得京城里的平整,若你觉得难受,便同我说就是,小河不算太远,咱们就算是走着去,也不耽搁什么。”
  听谢笙这样说,温瑄不免有些许动心,但很快又打消了自己这个念头。
  “我体质不算好,若走得多了,到了地方却没什么赏花的心思,一心只想着要睡觉,又有什么意义。”
  谢笙也觉得是这个道理,便只能叫捧墨再小心些,只挑那更平整些的路来走,即便是绕了远路,也觉得无妨。
  走得久了,温瑄便也掀开帘子,隐在谢笙身后,瞧着外头的景致。
  “我一向以为,竹外桃花三两枝的景色,多在南方,没想到这里也有。”
  “这可得多谢竹子生命力顽强,”谢笙道,“这竹子旧年想来也是有人特意种在此处的。这一带多是杨树柳树,便是松树也有不少,偏生这竹,不是特意寻了来,很少会见到。”
  “当初爹叫我收拾你那院子的时候,我不知道是你们要来,还动过用皂荚树围成篱笆的心思。”
  “皂荚树做篱笆?”温瑄想了想道,“我却还不曾见过这样的。”
  谢笙道:“我也是在别处见了,觉得实用,才起了这心思,不过后头因要起院墙,我便叫人从别处移了一颗长成了的皂荚树来,等到皂荚果成熟半干,你便将它摘了,再晒一晒。听说用皂荚熬水洗头,能叫头发变得更漂亮些。”
  “那我可要试试了,”温瑄心里盘算着,只等到了时候定要试试,谢笙就已经嘱咐了捧墨,等回去之后一定要拿上一些给她。
  两人一路说着话,走得便慢了不少,等他们到时,李氏几个已经叫铺好了垫子,摆上了带来的食物,只差谢笙两个了。
  这日谢家一行人,直到下午太阳西斜,才回了家中,这时候他们才被告知,今日六太叔公又过来了一回,只是他们都不在家,六太叔公又等了一阵,才离开了。
  温瑄不知道怎么回事,有些茫然,谢笙便把日前发生的事情都一一告诉她听。
  等听完这一通事情,温瑄才晓得,这是和那个所谓刘氏是有关系的,当即便道:“都说要尊重长者,可要是换了我异地处之,只怕我会做得更过分些。”
  温瑄说这话时,总是带了几分主观情绪。若当真是易地而处,她自然也会如谢笙一样,不落话柄。
  随后六太叔公第三次上门时,到底是见着了谢笙。谢笙拒绝了六太叔公说叫他们过来道歉的提议,只说也不是什么大事,不必上纲上线,倒把六太叔公给堵了几句回去。
  当然,若六太叔公真什么也不做,谢笙扭头就能寻个由头,先去安城的宅子里住几日去。
  说到最后,谢笙也没恢复当初每日授课的规矩,只是说五日一次,若有要外出的时候,再另行调课。
  六太叔公虽不满意,到底是回去了。
  谢九在村子里一向备受宠爱,如今最疼爱她的大靠山亲自发话为她寻夫家,她便是想闹,也闹不起来。
  她才惹了事情,家人不敢放她出去,只把她拘在屋里。至于刘氏那头,是谢九的娘亲自给送回去的。她可不信自己女儿平白无故会帮着牵线搭桥,若刘氏真像面上这样无辜,谢九会起这样的心思?听听那都叫什么话,什么叫即便是做妾,也能享受荣华富贵。
  谢氏一族,自打有了起色之后,在定边侯府的看顾下,可再没出过一个做妾的女娃娃。
  谢刘氏心气不顺,指着娘家弟媳狠狠骂了一通才回,却也改不了女儿即将出嫁的命运,只能在哭过一场之后,费尽心思为女儿选个好些的夫婿。
  好在谢九到底姓谢,即便凭着这个,也有不少人愿意娶她,倒不算太愁。
  谢笙自然是不会去关心这件事的其他后续的,但温瑄却总若有似无的文气,捧墨便索性去将事情原原本本打听了回来告诉英娘,再由英娘转告温瑄。
  温瑄只做出不在意的模样,手上的针线却是半晌没动,等这事儿到了结局,温瑄才算是松了口气,叫英娘帮着开了匣子,挑了几件谢笙能用的小东西送去了,才算是将这件事彻底丢开。
  谢笙接到东西,只道是温瑄相送,并没深究其意,当即便换在了身上。
  他自打赏花回来之后,便斟酌着自己要送进京的东西,这几日已经将里头的部分东西挑拣着又换了一遍,才分作两个匣子装了。
  一份是作为定边侯府嫡次子送的礼,礼物规整,半点不越矩。
  一份是作为谢笙花了十二分心意准备起来的。尤其是赏花那日之后,谢笙用来代替信件的一本小连环画,从看到独自下棋的二郎开始,一直到谢笙想象之中,穿着太子吉服,站在皇帝身后,却还在扮鬼脸的活泼二郎。谢笙什么都没有写,却什么都在画中了。
  等这两匣子东西送到二郎手中,二郎一眼便挑了这连环画出来,还特意拿到了朱皇后面前显摆。
  “娘你快瞧瞧这个,是小满特意叫人送回来的。”
  朱皇后打开画册,只看了一眼,便愣住了。她越往后翻看,脸上神色也越发柔和,等到翻看完,她竟有些爱不释手,不太愿意将东西还给自家儿子了。
  “娘,这册子我就是给你看看,你可不能不还我啊!我瞧着还挺有意思的,”二郎说完又有些不满意道,“小满说这是他临时想起来的做法,时间不够,便只选了些比较典型的事情来画,甚至连这些,都还有所删减。”
  等到说完,二郎才道:“等他回来,我非得抓着他把这册子补完不可。不过这画册上的眉眼却有些不像我了。”
  “自然要画的不像你才好,”二郎即将成为太子,正经的画像,当然要画师来画。不过……
  朱皇后婆娑着画册上小脸圆嘟嘟的小人儿,却能轻易认出那属于自己儿子的神韵。
  “这一张,定然是小满初次进宫,拉着你去小花园摘花采叶的那次,”朱皇后转眼又指着另一张,一点点的说起来。
  二郎本还说上几句,可听到后来,发现自己母亲对自己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竟然记得这么清楚,心有感触,便只将头靠在朱皇后肩上,与她一同看了起来。
  二郎兴冲冲的来寻朱皇后,皇帝自然一早就得了消息,不过今儿他是特意迟了些才来。
  “都多大的人了,还靠在母亲身上,”皇帝一见这模样,便皱起了眉头。
  二郎当即起身,行了个礼,有些欲言又止,却只好低了头。
  朱皇后知道皇帝这是要立太子,心里别扭,眼底飞快略过几分暗芒,才有些茫然的道:“是皇上来了,皇上和二郎又计较什么,你瞧瞧,他这几日被您吓得连话都不敢和您说了。”
  朱皇后一动,手上的画册便显了出来。
  皇帝走到朱皇后身边坐下,拿起画册:“方才你们就是在看这个?”
  “可不是吗,也不知道子和哪里来的这么多奇思妙想,”朱皇后顿了顿又道,“若非这是子和特意画给二郎的礼物,我都想抢来自己收着了。”
  皇帝听是谢笙做的,便起了兴致,旧时谢笙给朱皇后画的画还引领了一段时间的京城潮流,这也让皇帝对出自谢笙手上的东西多了几分期待。
  不过这画册,皇帝越看越有些沉默,等到一本画册看完,皇帝再看二郎,也顺眼多了,再次恢复了往日的疼惜。
  “还站着做什么,难道还要朕亲自给你赐座不成?”
  二郎见皇帝态度软化,当即便凑了过去。
  “父皇你也觉得小满这画册好?不过你可不能和我抢!小满还没画完呢!”
  “总是记不住,”朱皇后轻轻点了点二郎的额头道:“小满如今已经取了字,你再私下叫叫无妨,到了旁的时候,可不能再这么喊了。”
  “我这不是不习惯吗,”二郎嘟囔了一句,又道,“反正小满现在也不知道,等到他回来的时候,我定能改过来啦!”
  “你这孩子,”朱皇后摇了摇头,索性不去说他,只对皇帝道,“总像是没长大的样子。”
  “在咱们面前多几分赤子之心,有什么不好,”皇帝似乎对二郎这性子很是满意,反倒帮着二郎说起话来。
  这天底下最高贵的一家子其乐融融,倒叫些想看笑话的人咬碎了一口银牙。
  在二郎册封太子的典礼之前,皇帝到底是没有分封诸子,而是领着二郎坦然受了其他几个儿子的礼。
  皇帝分封诸王前,先太子可能被册封为亲王,余为郡王的消息传得满天飞,贤妃忍不下这口气,将太子侍妾的真实死因捅到了皇帝面前。
  皇帝经由此事,立即想起当初太子妃之死,才和太子建立起来的那点子脆弱的父子感情立刻崩塌得所剩无几。
  皇帝当初一心想要把二皇子放出来,如今只差临门一脚,反而有些庆幸,自己当初没能成功做完这事儿。
  二皇子都被关在那样萧条的地方了,还能交界外臣,甚至还和先太子妃的娘家达成了和解,冰释前嫌。若是真放出来,岂不是等着他来刺杀?
  最后,皇帝也只是给所有皇子都封了郡王,勉强能称一声王爷。但也只是个空头支票,这些王爷没有封地,除了二皇子不必换住处,其他几人都得在一月之内出宫,搬到他们自家的宅子里去。
  等到这一年的一切都尘埃落定,谢笙赶在夏季结束的时候,将自己做的作业,和自己做的今年会试、殿试的答案也叫一并带了回去。等到信件再回转,已然是附上一大本写得好的文章,都是本次科举出现的一些优秀篇章,值得一看的那种。
  谢笙的时间便在授课、看书、出游之间悄然流逝,等到又一年冬日来临的时候,谢笙还有些迷糊,这才过了多久,就又开始下雪了。
  直到此时,谢笙才发现,似乎再过几日,他与谢麒夫妇,便已经到了可以除服的时间,当然,谢侯夫妻还早着呢,但这也意味着,谢笙不必只呆在老家,可以出外走走了。


第182章 更新
  若说是要出行; 谢笙自然是想要游遍名山大川; 只是这时候出行; 却找不到一个能与他同游的人。
  当然,谢笙这个同游的人; 是特指。
  温瑄还没过门; 他们这样的身份一同出行; 温相夫妻又不是心大,不许才是正常的。
  只是等谢笙除了服,身上没那么多限制,谢笙便常常在自己没课的时候去邀请温瑄一同出行。
  或是赏雪,或是赏花,兴致来时; 两人还会循着花香,来一次踏雪寻梅。
  因为两人的兴趣; 捧墨英娘两个都练出了一身收拾东西的好本领; 两人就像是一个百宝箱,只看着背的包袱也不算大,可不管你要什么,两人总能一件件给你找出来。这也让捧墨和英娘两个更亲近了些。
  “小寒你看,这腊梅生在小池边上,竟有些谁家洗砚池边树的意思,”谢笙嗅着花香,便回头去喊温瑄。
  其实这腊梅野生野长,或许在才被种下的时候还有些个形状; 但到了如今,疏于管理,枝条自然只奔着阳光雨露而去。
  若放在平日,温瑄当然不会喜欢这样的梅树,可如今天空地旷,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又有谢笙在身侧,温瑄把这梅树瞧得久了,也觉得有几分意思。
  “子和,你绝不觉得从这个角度看,竟有些佛陀模样?”
  谢笙闻言,几步走到温瑄身边,仔细的看了一回,道:“没想到这腊梅树野生野长,倒有几分佛性。”
  谢笙看了一回,就将这树的模样记在了心里,预备等着回去之后画出来,再存在匣子里,等日后心情好了,便拿出来翻一翻,也是个趣味。
  像这样的画,谢笙已经存了大半匣子。
  “说起佛性,”谢笙想是突然想到什么,“年前咱们不是去了白马寺吗,我听说附近还有一所百泉寺,虽是佛道都有,却胜在寺中的银杏好看,不如咱们去瞧瞧?”
  温瑄被谢笙说的来了兴致,便也点头,一行人又往回走,只坐上来时的马车,又往百泉寺去。
  英娘跟在后头,小声问捧墨:“这看银杏,难道不是秋日最合?”
  捧墨倒是对谢笙这想一出是一出的脾气很习惯了,他道:“这有什么关系,冬日里去一回,明年秋天再去一次就是。”
  “可这冬日赏秋景,不是无景可看吗。”
  好在英娘所担心的事情并没成真,那百泉寺的银杏虽然出名,可松树和八卦池也很值得一看。
  百泉寺是一座老寺,谢笙等人来的却不是时候,没到时节,不管是二郎真君、四大天王,还是佛陀,他们都没见着,这大门紧锁,让他们连参拜的时机都没有。
  幸好这院子是没锁的,谢笙几个便有幸见着了分明已经倾斜着倒在一边,只靠八卦池旁特意砌起来的砖墙支撑的绿松,身已倒,却还挺得笔直,生得郁郁葱葱,映在清澈的八卦池中,竟有旁的松树不能比的美感。
  这寺中说是银杏最出名,是因着据传种下它们的,是前朝有名的宰相,年岁最长的,至今已近千年。这里面最值得一看的,当然是一颗被天雷劈过,又被天火烧得中空,却还依然屹立的那一棵。
  温瑄站在树洞中,抬头看着只方寸大小的天空,眼中露出惊叹之色。
  谢笙叫捧墨两个站在外围,自己则是也挤进了树洞里,和温瑄一起抬头看着:“咱们来的还不算好时候,听说这树,到了春夏,能长出满树绿叶,与旁的也没什么区别,不过还是下回秋日来看,银杏合该秋日赏。”
  树洞里的空间本就不算大,装下一个温瑄,还算有富余,可再装下一个谢笙,就显得有些拥挤了。虽然谢笙和温瑄之间还是隔了一小点空间,可只要温瑄稍稍向后靠一些,或是谢笙往前走小半步,两人就能紧紧地贴在一起。
  温瑄可以清楚地感觉到谢笙说话时盆栽自己发间的鼻息,谢笙也能清楚地嗅到温瑄发上,他们春末时特意调出来的玫瑰油的味道。为了这香油,谢笙还破天荒的去请教了谢麒。
  按着四时用香,温瑄现在合该用梅香,没想到,她却把这一小罐玫瑰油留到了如今。
  温瑄觉得有几分不自在,收回视线,不妨在偏头看时,发现谢笙一直在看着她,半点没移开过视线。
  温瑄难得这样近的仔细去看谢笙的脸,分明还未脱去少年的稚气,但在温瑄眼中,已经是非常值得信赖和依靠的存在。
  “怎么这么看我?”谢笙见温瑄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心思一动,“是不是觉得我好看极了,再没人能比得上的?”
  谢笙原也就是这么一说,没想到温瑄竟真的点头应道:“是呀,这世上再没能比得上你的了。”
  温瑄出人意料的坦诚,反倒让谢笙有些不自在起来,但很快,谢笙试探性的摸了摸温瑄的脸。
  温瑄收回视线抬起头重新看天,却没躲开谢笙的手,当然,她到底看没看到心里去就没人知道了。
  谢笙见温瑄没躲开,索性得寸进尺,向前更近了些,将温瑄揽进怀里。
  这是第一次,两人各跨出了一步,也是第一次,将两人的距离缩减在如此亲密的范围。
  许是这树洞太小了,许是捧墨和英娘在外头站着呢,决计不会有人来。
  但若是问谢笙一句,他必然会回答说,是因为想这么做,温瑄又默许了,所以就按着自己心里所想的去做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或许很短,但对于谢笙两个来说,却又像是很长。
  温瑄稍稍挣了挣:“咱们该回去了,不然便是等到入夜,都不定能到呢。”
  谢笙带着些遗憾的放开,道:“你放心,虽然来时咱们花了不少时间,可那也是因为两处一南一北的缘故,如今再回村子里去,只怕连原先的一半时间都要不了,别说是入夜,咱们还能赶上晚饭呢。
  话虽如此,两人到底是从树洞走了出来。
  捧墨和英娘两个早在之前就已经背对着树洞了,自然对谢笙两个的举止毫无所觉。如今听见响动,两人才回身,服侍着谢笙两个上了马车。
  这一次,在谢笙要坐在车辕上的时候,温瑄掀起帘子,亲自开口,喊了谢笙去里头坐。
  “还有英娘在呢,不妨事。”
  英娘等谢笙进来,乖觉的和谢笙换了位置,坐到了车帘子旁,任由谢笙和温瑄坐在一处。
  马车摇摇晃晃的渐行渐远,只留下两道车辙印,只等今日夜间大雪一下,便能埋个干净。
  “怎么突然想起这时候给你送信?”
  温家,谢笙两个才进门,就听见这么一句。
  和温相温老夫人相处久了,谢笙也和他们越发亲近,如今除了温瑄还没出嫁,两家人的相处已然和谢家与朱家一般了。
  “祖父、祖母,什么送信不送信的?”谢笙随手将身上外袍脱了下来,才同温瑄一同过来行礼。
  对于谢笙的问题,温相也没打算避着,只道:“是京中送了信来,皇上有意叫我做太子太傅。”
  二郎本就是温相教导出来的,皇帝想再封温相做太子太傅,也不是不能理解,谢笙听了这话的第一反应却是,扭头看了看自己身边的温瑄一眼,心下有些不舍。
  “可说了什么时候回去?如今天寒地冻的,若要这会儿上路,可不是好时节,”谢笙只巴巴的看着温相,等着他开口。
  温相见谢笙如此在意温瑄,本想板着脸,却也还是忍不住缓和了脸色。
  坐在一旁的温老夫人就不客气多了,捏着手绢,半遮半掩的,毫不隐藏自己翘起的嘴角。
  温瑄心里也不舍得很,并没在意温老夫人的动作,也一同看着温相。
  温相被两人这么看着,轻咳一声,道:“皇上仁慈,许了我化冻之后再走。”
  “不过,”看着谢笙两人面上兴奋和失落交杂的情绪,温相又道,“那会儿天冷,你们祖母才病了一场,我预备叫她在这边再多呆一些日子,小寒好生照顾你祖母。”
  能留在谢家村,和谢笙多相处一些日子,温瑄心里自然高兴,只是仔细思考后,还是道:“那岂不是要祖父你独自上京?这怎么成,不如稍耽搁几日,等化冻之后,江水回暖一些再行,到时候我和祖母也能同往。”
  “我本也是这个意思,”温老夫人看了温相一眼道,“你祖父的意思是,你爹在书院里也待得够久了,上京来认认老亲也无妨。还有你母亲和兄弟……你曾祖母年纪大了,咱们一年都不曾在身边陪着,难免放心不下。”
  谢笙听了这么多,自然明白,就算温老夫人和温瑄留下,也是留不久的,不过温瑄的父母……这么久以来,还真是头回听到。
  “伯父伯母可是从秀州而来?”等得到了确认,谢笙才道,“秀州进京,总也要从洛城过,不如到时候先送个信去与伯父伯母,请他们到安城一聚。到时再一同上京,也好过祖父您独行。”
  不等温相开口,谢笙又道:“何况若您先提前走了,祖母必然也待不住,稍作休整,便定要上京,这对祖母养病也不利。”
  温夫人心里本就有这个意思,此刻自然也帮着谢笙说话。
  “皇上本也就是叫你开春之后早些上京,可你年纪也大了,自个儿上路怎么能行,都到了这时候,合该服老了。”
  连老妻都帮着说话,温相自也不再多做考虑,索性叫了谢笙亲来磨墨,给小儿子写信去了。
  谢笙则是等到回家,看到谢侯和李氏一刻不停的安排着的模样,才意识到,这是自己的未来岳父要来了。


第183章 一更
  “来了; 来了; 刘叔已经接了人,往府里来了!”
  听见这话,谢笙和温瑄两个赶忙扶着温老夫妇起身。只是; 谢笙却注意到,温瑄的情绪似乎并不太高; 她既带着几分期待,又有几分忧心,那隐忧甚至已经超过了她的期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