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六嫁-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茶水呢茶水呢!”年少者却极不耐烦地敲起了桌子,借此打断了对方的话,“乡巴佬,去给我们催催!”
柳斜桥低头道:“是。”便走到了茶楼的外间去,吩咐小二加紧上茶水来。
等候的空隙里,他转头,望向那阴雨连绵的天。
他漂泊南北十余年,却是任何地方的话都能听懂七八分的。
***
三日后,柳斜桥带二人走到了璇玑口。
经暴雨而上涨的弥河滔滔流入岑河中,河面骤然宽阔,长风将河上的船帆都吹得鼓起,不停歇的雨点点滴滴在河水上惊起无穷涟漪。许是因这几日水流太急,河口边并无渡船,更无行人。
“两位爷,”柳斜桥恭恭敬敬地躬身道,“璇玑口到了,议好的价钱,可不可以给小的了?”
那两人却突然争吵起来。柳斜桥仍保持着躬身的姿势,好似在谦卑地等待着他们吵完,而那极具特色的齐国方言已窜入他的耳中:
“不能带他!”年长者沉声道,“万一如你所说真被岑河上的人发现,这个人知道我们的行踪,就是无穷祸患!”
“可他又不知道我们是做什么的。”年少者嗤笑,“谁能想得到冯将军会做徐楚之后的黄雀?徐醒尘当初可是瞧不起我们冯将军的,就算是他本人见到这个乡巴佬,怕也问不出什么东西来。”
年长者的手按在了腰间,袍襟底下的剑柄露出,他的声音也冷了下来,“你自去看看他衣带里挂着什么,我不同你分辩。现在就杀了他。”
年少者微微眯起眼睛看他半晌,旋即又笑一声,“杀就杀。老东西恁多讲究。”转过身,走到柳斜桥跟前,“乡巴佬,你是要多少钱?”
“五十文就够了。”
对方许久没有答话,柳斜桥便又道:“或者……三十文也好啊。”
那年少者却径自伸手过来在他衣带里侧一抓,从衣襟里掏出一块大玉来,倒抽了一口气,“你怎么会有这种东西?!”说话间,手指牢牢地扣住了这玉,望向柳斜桥的眼神也阴沉了下去。
“这是我的……媳妇儿,给我的。”柳斜桥想了想,加了一句,“这是她家里的传家宝。”
那年少者回头挑衅地看了看年长者,又对柳斜桥笑道:“小爷同你说,小爷刚才啊,本想杀了你的——”看见柳斜桥躬下的身子在发颤,他笑得更开心了,“但既然你有块这么好的玉,便拿它抵了你的命吧!”
“这是我的媳妇儿给我的。”说过了一遍的话,再重复时,似乎就不那么难了,“你不如将我的命拿走吧。”
那年少者睁大了眼睛,笑闹般道:“你是真傻还是假傻?”话音未落,他一手拽着玉,另一只手便一个巴掌朝他横削过去!
柳斜桥头也未抬便侧身避开,左手一拳直接击向年少者的肚腹!这一下出其不意,年少者脚底不稳立时痛呼着跌倒,衣袍里藏着的剑被地面顶了出来。年长者见状大惊,拔剑便要上前,柳斜桥却一脚踩在年少者的身上,一手“唰”地从年少者腰边拔出了一把剑,便直直送入了年长者的胸膛!
那玉佩跌落空中,被柳斜桥一手接下,在衣襟上轻轻擦了擦,又揣了回去。
他的眉眼依旧压得很低,晦暗的风雨天色里看去,就像是个平凡的乡野人一样,任是谁都很容易认错的。
鲜血从年长者胸口不断地涌出。年长者一手抓着剑锋,脸上的血色迅速地流失,大喘着粗气道:“尊驾……是何来历?!”
柳斜桥面不改色,左手将剑拔出,年长者的手掌便被割破,无力地垂了下来。柳斜桥脚底用力,那年少者痛得身子都仰了起来,柳斜桥平淡的声音从高处传来,似是沁在寒冰底里的玉:
“冯将军为何如此关心岑河?”
“你杀了你小爷得了!”年少者破口大骂,“徐国人果然都是这副无耻德行,总有一日冯将军要踏平岑城,把你们那公主拉出来给——”
“呲啦”,极细小的声音,柳斜桥一剑割断了他的喉管。
那持剑的左手很稳,那风中的衣角却似在轻微地颤抖。
年长者那双渐渐灰暗的眼睛却仍然死盯着他,似乎还在等待着他的回答。
在鲜血飞溅上天的时刻,在生与死的恍惚的间隙之中,年长者似乎听见这乡野人说了一句话。
“在下姓柳,是徐公主的丈夫。”
第21章 两般心
大军班师回朝,徐醒尘在赤城与妹妹“会合”,而后一同北上还都。
此番出征,楚国四十余城尽入囊中,徐国疆土扩大了近一倍。轰轰烈烈凯旋入城,她先去向徐公汇报了战况,便急急赶往公主府。
柳斜桥却仍是如往常一样,得了消息便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口迎接她,就好像他从来不曾离开过。
她的脚步在台阶下顿住,抬眼,他的面容好像同三个月前没有变化,又好像变了一些。
他许是变瘦了,这一副孤伶伶的骨殖,仿佛随时都会被风吹散。浅色的瞳仁深邃下去,宛如映着天空的井。
“我——”她顿了一下,宣告般道,“本宫做到了。本宫拿下了楚国。”
“是。”他低声,微垂的眼帘下,一双渊海般的眸子静默地望向了她,“在下须得感谢公主,为在下的父母亲人报了仇。”
她却不想听他这种无益的感谢。她从他身边走过去,声音已回复了冷硬:“本宫回来是听说,你竟然私自外逃了三个月。”
柳斜桥没有回答。
徐敛眉的声音变得冷峭:“本宫倒是好奇,你是如何逃走的?”
“殿下或许比在下本人还要清楚了吧。”他轻轻地道。
她尖锐地指出,“若无人帮你,你逃不出去。”
他笑笑,“那只是您没有尝试过。”
她停下脚步,游廊上转头看他,“为什么要逃?”
她的目光似乎有些复杂,他垂下眼睑不想承接。
她也觉这个问题实在很没有必要,于是她换了种问法:“那既然逃走了,为何还要回来?”
他静了片刻,才缓缓地道:“因为……在下记起,在下曾承诺过,会在此处等您回来。”
他站直身,温凉的目光凝注着她,仿佛在期盼她明白什么,又好像只是无意义地保持一份沉默。她被他盯得莫名有些不自在,别过了头去。
“父君说你杀死了两个下人,”她咬住唇,“你真的会杀人吗,先生?”
他道:“殿下会杀人吗?”
她飞快地看了他一眼。
“你若就这样逃了,本宫反而轻松。”她低声道,“可是你却回来,本宫总不由得怀疑你用心深毒。”
他看着她微露迷惘的神色,心跳重重地停顿了一拍。像是在晦涩的荒原上,前后俱已无路可走,却还是一言不发地凝注着她。
“殿下。”侍从在几步外通报,“丰国来信。”
她看了他一眼,同那侍从往房中走去。
不出多久,她重又走出,见他还在廊上,不由顿住了脚步。
草木微黄的背景掩映着他的青衫,未束的长发披落腰际,清俊的侧脸苍白如雪,相处这些年,她很少在他身上看到类似斗志的东西,即使他杀人逃窜,她也感觉他在做这些的时候,满心都是孤独的愁闷。
他只是从不怨怼。
柳斜桥转头望向她,神色平静。
她轻声问道:“柳先生,你真的是丰国人吗?”
***
丰伯来信说,已经彻查了本国全境二十年的户籍册,没有找到一个叫柳斜桥的人。至于十年前在沐城被楚王屠杀的那个农户,登记在册的只四口人,都已死亡,绝没有一个活下来的。
徐敛眉盯着他。
他垂下眼帘,道:“公主不相信在下?”
这话真是问得有些可笑了。她终竟没有再说话,只深深看他一眼,便转身离去了。
公主走后,柳斜桥一个人,茕茕立在秋意微凉的院落中,似是怔了很久。
她这样一连串的问题抛过来,及至最后,他也未能问出那有关岑河与冯皓的问题。
他回到此处,原是为了提醒她留意岑河动静;可如此一来,却让他的心得以缓慢地冷却了。冷却是好事。或许也只能就这样,继续这一场相猜的局,她不信任他说的任何话,而他也就渐渐地缄了口。再渐渐地,他就可以忘记自己曾在一闪念间拼死保护过这个女人,说不定到了肩伤全然愈合的时候,他就能成功地让仇恨将自己麻木掉了。
麻木,也是好事吧。
燕侣走到了他的面前。她整个人愤怒地几乎发抖,声音却仍是克制的:“你为什么回来?”
柳斜桥不言。
“你为什么回来?”她质问,“你既然……做不到,就该走得远远的,你回来是送死!”
他的脸色泛出仿佛伤重的苍白,“我回来自有我的道理。”
“什么意思?”燕侣微微眯起眼。
“我这趟出去,知道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柳斜桥淡淡道,“徐国不敢杀我的。”
“什么事?”燕侣的语气急促了起来。
他看了她一眼。她是公主身边最近的人了,可这个秘密,连她也不知道。这些日子以来他想了很久,公主是如何将这个秘密维持了二十多年的——他越想越觉得可怕。
他摇了摇头,寡淡地道:“你最近可与齐国联络过么?”
“齐国?”燕侣狐疑地看了看他,声音忽而诡秘地低了下去,“你是说冯皓?”
柳斜桥掩了睫,声音很平和:“原来真有此事。”
燕侣上下打量他几眼,难得地露出了些赧然的神色,“此事也非有意瞒你,冯将军找上我时,你已走了。”
那我若是一去不回……
柳斜桥终于没有这样问。他不习惯这样针锋相对地说话。
他若是一去不回,不论是死是活,燕侣与冯皓联手,总可以继续同徐国作对。可谁知道,他这三个月一去一来竟都平静如此,连一点涟漪都不能惊起?
想到此处,燕侣又有了些底气去指责他:“这回你失了手,往后可再不会有这样好的时机了。”
“失手就是失手,我做错了,我无话可说。”
燕侣抿了抿唇。许久,她往前动了两步,在咫尺之间直视着他的眼睛,轻轻地道:“你怨我了,是不是?我让你一个人去抵挡徐公主的猜疑,却绕开你去找了齐国,你怨我了?”
“不敢。”他说。
“阿欢,”燕侣一个字、一个字地道,“我们只有彼此,你知不知道?我只是在你离开的时候去搭上了齐国,你回来我不就同你说了?阿欢,在这世上,再不会有第三个我们的人了。”
他平静地移开了目光。
“我知道。”他回答,“阿嫂。”
***
六月十五,徐公为世子和公主摆上了庆功宴,同时也宴请了楚国的阶下囚们。
徐醒尘照例是不会来的。这是在岑宫的御苑里,透过浓郁的花香和繁密的松枝,可以看见一轮圆而苍白的月亮。灯火翩跹在林木之间,照映着四五道长长的筵席,和人们足边渐浅而冷的脉脉流水。
在这样的圆月下,亡国的俘虏,心情自然不会很好。楚王婴何被引入座时,面色黑得像铁。在他身后渐次坐下的是十数名楚国贵族,身后还立着楚国的宫人。
物是人非固然痛苦,却不知人是而物非感受何如?
徐公慈和地笑着举杯,向楚王一一介绍徐国这边的人物。几位贵族之后是公主徐敛眉,婴何隔着数尺距离盯着她,俄而桀桀一笑:“公主比十年前更美了。”
话里透出的猥琐之意对徐国无疑是一种挑衅。但徐公却只是笑笑,公主还低头道:“多谢您了。”
婴何终于知道徐国是一个可怕的国家。他的目光移到公主身边,微微定住了,“这位就是公主的庶人驸马了?听说公主执意与楚作对,就是为了你?”他站起身来,两手按在案上,身子前倾,目光透着威胁,“不知你的命运,比起她的前五个丈夫,能好到哪里去?”
一声低低的惊呼,却是他身边的楚国宫人不留神将酒盏打翻了。那宫人连连赔罪道歉,婴何怒道:“给我下去!”她低头掩着脸匆忙退开。
柳斜桥一直看到那宫人的背影消失在树林小径,才回过头来,温文一笑:“这要看公主,她愿意让我陪伴她多久了。”
***
徐敛眉似乎没有听见他这句若有情若无情的剖白。
她轻轻晃着酒杯,目光出神地凝视着酒水,不知在思考什么,眸中光芒冷静,一点醉意也无。柳斜桥并不喜欢这样的她。
过不多时,她便一声不吭地离席了。
她在筵席的另一个角落里找到了那个惊慌失措的楚国宫人,将她带到了僻静处,才平静地道:“你是南吴人。”
那宫人低着头,手指痉挛地绞着衣襟,身子在克制不住地抖,“是,是的,殿下……婢子是先王——先楚王伐南吴时俘虏过去的,如今——如今又被您俘虏了……”
乱世里的一个小小宫女,若得不死,最好也就是像她这样,辗转在各国宫廷之间,做最卑贱的俘虏吧。
徐敛眉盯着她。怪不得,她觉得这宫女的眉眼有几分熟悉,自己是见过她的……
“你方才为何惊慌?”她皱起眉。
那宫人的声音更细了,“我——婢子错了!”她突然扑通一声跪倒下来,低抑着哭喊就去拉她的衣角,“婢子什么都不知道啊,公主,婢子什么都不知道!”
徐敛眉不动声色地甩开她的手,“说清楚,本宫就饶了你。”
第22章 几分真
(一)
后半夜,筵席终散,驸马与公主二人同车离去。
车顶上嵌着一颗夜明珠,莹润的清光随马车颠簸在两人面容衣发上流转。柳斜桥一手撑在车窗上,身子微微靠后,眼帘微合,清俊的容色微露疲倦。徐敛眉坐在他的对面,沉默地盯着他看。
“公主真是精力过人。”他淡淡道,“往日在下总为您挡酒,现在想来,真是不自量力。”
可悲的是一个戏子入了戏,即使明知一切是假的,却总忍不住悲欢的变换。
她看着他,很久之后,才微微笑了一下,“先生确实比我更易醉些。”
他不说话了。
两人就这样一路沉默地回到了府上。下车的时候他趔趄了一下,被一个温柔的臂膀扶住了。他没有挣开她,虽然他实在并没有醉到那个地步,但他的确也很乏了。
她扶着他走到房中坐下,鸿宾在外头通报热水已烧好。徐敛眉点上了灯烛,便来给他更衣,动作似理所当然。他怔了一瞬,下意识后退两步。
烛火都被他的衣风带得偏斜了一下。
他的衣衫稍乱,发冠下的脸一半蒙着阴影,教她看不清虚实。她于是放柔了声音道:“先将衣裳宽了。”
他摇头,声音很是清醒,“我自己来。”
她的微笑里带着隐隐的威压:“你自己来是可以,但本宫要看着。”
他愣愣看向她。
“我们是夫妻,先生。前一阵本宫忙于战事无暇内顾,但本宫心里是有你的。”
她说这话出口,面不改色心不跳,只有一双眼睛沉得发冷。
柳斜桥觉得这样的她有些陌生,她好像在看着一个敌人。
他感到肩后的伤又泛起细密的痛楚,仿佛是直连到心脏上去的。他摇了摇头,“多谢殿下。殿下……不必如此。”
说着,他抬起手,自将束发的木簪解了,长发披了下来。他将木簪搁在桌上,便自往浴房走去。
“——先生!”她竟一把抓住了他的手,“我愿意这样。”
她的神容似在隐忍着什么,眼底若幻动着深渊里的冷光;然而说出口的,却偏偏是这样一句奇怪的话。柳斜桥侧首望她,竟望不清她的底细,一时间,犹疑着止住了步子。
徐敛眉抓紧了他的手,闭着眼,用尽所有力气一般,一分分往上,在长袖底下抚摸过去,他的手臂虽瘦但结实,筋脉都在她的手下发颤——
他的面色终于变了,盯着她的眼神里仿佛波动着千万种感情:“您会后悔的。”
“不会。”她冷冷地反驳。
他看了她许久,却觉此刻的她是如此遥远,明明肌肤相贴,她却像是把所有的藩篱都竖了起来,所有的刺都张了开来,这个样子的她就如一条神秘的河流,他不知底下涌动着什么,也不知最终她将去往何方。
可是却令他心痒难耐。
徐敛眉上前一步,低着头,两只手生硬地抽开了他的衣带。
她发现他仍将那一块金凤玉佩佩在腰间,衣带一松,那玉便悬了下来,像一轮孤零零的月亮,哐啷落了地。
好像终于不能忍受了一般,他突然揽住她往自己身上一带,她皱眉“嗯”了一声,手臂抵在了他的胸膛。
他一只手搂紧她的腰,另一只手沿着她的脊椎骨抚摸上去,指尖微微发颤,好像能穿破她的肌肤直刺入她的心脏。她正低着头,后颈露出一个微妙而诱人的弧度,她的手慢慢地探进了他微敞开的衣襟。
一片平滑的肌理上,她的指尖所触碰之处都会微妙地收缩一下。
两个人,什么话也没有说,目光也没有对视,只好像达成了一种各怀鬼胎的默契,在这烛光明灭的秋夜里,在一条不能望返的河流上,无声无息地溯回。
“在他的左胸下三寸,有一块月亮样的胎记……”那宫人抽抽搭搭的声音盘旋在空气中。
她的手掌覆在了他的胸膛,轻轻碾过尖端。他微微嘶了口气,她终于抬起头来凝视着他。
她从认识他起,便从来不敢想象这个男人脱光衣服的样子。
他正低着头看她,目光回复了平淡的从容,甚至有了些笑影。他好像——他好像因为她的触碰而快乐着。
她没有想到他会这样纵容自己,更没有想到在这一刻他会是这样近乎温柔的表情,他认真地凝注着她,就好像凝注着他在这世上仅剩的最后的珍宝。她的心头突然慌乱,像是手心底那沉稳的心跳传到她的身体里就变了速,她的脸烧起来的前一刻,她蓦然抽出了手后退一步。
他衣襟大敞着,锁骨下一小半光洁的胸膛在烛火映照下显得微红,他颇有些无辜地看着她如此不负责任地抽身而退,鼻间的喘息清晰可闻。
一瞬间,她不敢面对他如此复杂的神色,就好像自己辜负了他什么一样,内心里莫名升上一种不安之感。她仓促转过身去背对着他,喉咙干哑:“去……去洗洗吧。”
他缄默地看着她的背影,夏末秋初的寒意从脚底袭了上来。他安静地拢好衣襟,礼貌地欠了欠身,掀帘而去。
***
待柳斜桥从浴房出来,卧室里已只留了一盏小小豆灯。他走到床边,徐敛眉已睡下,侧身向内而卧,给他留出了一个枕头和一大半的余裕。
他坐下来,伸出手去碰了碰她的头发。她似乎连头发尖都在颤抖。他不再说什么,吹熄最后一点灯光,也就这样躺了下来。
黑暗之中,她感觉到他的背脊贴着自己的。这大约并非因为床小,而只是出于汲取温暖的本能。她的牙齿已将嘴唇咬得发白。她闭上了眼睛。
(二)
“你在玩什么?”一个粉雕玉琢的小男孩走到了她的面前,低下脑袋好奇地看着她的地盘。
她连忙伸双臂护住了,大声喊道:“你走开,走开!不要踩坏我的沙盘!”
小男孩虽然一身华贵的衣装,却是很有礼貌的。他连忙道着歉往后退了几步,再抬头看,那砂砾上原来画了一幅巨大的——
“这是地图吗?”他又忍不住发问。
“这是沙盘!”她纠正,“是打仗用的沙盘!”
“喔。”他装作听懂地点点头,又去看那地图。看了半晌,他发觉不对:“南吴国在哪里?”
她懵懵懂懂抬起头,“什么?”
“南吴国!”他有些生气了,“你怎么能漏了南吴国!”
“什么南吴国?”她却没听说过,但她很感兴趣,“在哪里?你告诉我,我把它添上!”
“在这里。”小孩子的怒气转眼即消,他凑了过来,和她挤着坐在沙盘的边缘,伸手在沙盘上划拉着,“在江水之东,楚国东南,东到海滨,南抵千岛……临椤郡与徐国接壤……国都在这里,叫旸城……”
她歪着脑袋看那个不认识的字。
“日出旸谷,浴于咸池。”男孩子笑起来,眼睛里落着璀璨的光,“南吴国在列国之东,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
两个小孩言笑晏晏的身影渐渐模糊在回忆的云雾之中。徐敛眉睁开眼,发现天已亮了。
枕边没有人。
她抬起手,挡住帘底漏进的秋日晨光,思绪在有无之间飘荡。那个男孩是跟随他的父王应邀来拜访徐国的,那时的徐国国主还是她的祖父。两位国君在大殿上交谈的时候,孩子们就在后苑里玩耍。
后来他走了,她记得,是被他父王生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