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香音变-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飞落面颊,无声无息积在肩背,任那斗篷边缘翻飞,一层层随风漫卷,良久不言不动。
  莲生知他心事重重,风花雪月,皆有所感,一时间也不去打扰,静静停下脚步,抱紧怀中竹篮,也歪头望向大雪飞扬的夜空。
  碧玉骢轻声嘶叫,打破这安定的沉寂。
  “来,上马。”李重耳解开缰绳,牵过马匹,伸手指了指鞍前。
  莲生不由得嘟起了嘴巴。开什么玩笑?诚然敦煌民风粗犷,男女大防不甚严格,街头巷尾,常有男女并肩同行,然而要她坐到一个男子怀里来同乘一匹马,还是太过尴尬。
  “二十里路,瞬间便到了,且将就将就罢。”李重耳自然也懂得她的心思:“不然要怎么乘骑?你不惯骑马,不坐鞍前,会跌下去。”
  “谁说我会跌下去。你先上马,我坐后边。”
  “不行!”
  “怎么不行!”
  李重耳对这奇异女子的指挥,向来只能俯首贴耳言听计从。当下惟有率先踏蹬上马,莲生将竹篮交到他手中,自己跳起来抓住马鞍,纵身攀爬……然而这碧玉骢异常高大,莲生的头顶也未有马背高,手忙脚乱地爬来爬去,只扑腾得满头是汗。
  “还说能行!……”
  李重耳俯下身来,向莲生伸出手掌。修长的手掌,雄健有力,扣住莲生手腕,轻轻一提,便将莲生整个人提得飞起,如一只飞鸟翻向空中,正正落在李重耳背后。隔着厚厚的绒毡披风,摸到他腰间革带,小手紧握,牢牢扣住。
  马蹄嗒嗒,越来越响,耳边寒风劲啸,碧玉骢已经向着城南朱雀门飞驰。
  “还在吗?没跌下去吗?”李重耳不放心地大叫。
  “在的呀。”莲生翘起手指,奋力戳动他的后腰:“在,在,在……”
  墨黑的天穹浩荡,一团团雪花铺天盖地地袭来,胯…下千里名驹,轻捷如电,一骑黑影穿梭于空旷的官道上,更衬得天地茫茫如画,情境疑幻疑真。
  莲生将竹篮挂在鞍侧,身子蜷成小小一团,缩于那高大男儿背后,正躲过迎面劲吹的凛凛寒风。虽是娇弱女身,但遥望周围黑寂空茫,心头仍是一片踏实安定,面前这背影挺拔傲岸,有一种舍我其谁的雄风、霸气,窝在他身后,一如置身于一堵厚实城墙下的安全感……
  耳边浩浩风雪中,骤然传来一点锐响。
  莲生膂力不在,耳力和反应力却是敏锐异常,心头未及思索,口中已然厉声喝叫:
  “伏倒!”
  作者有话要说:  “足下蹑丝履”出自《孔雀东南飞》,不是我的创作,大家都知道的啦~~~

☆、第46章 午夜杀机

  一切只发生在电光石火之间。
  那李重耳也是身经百战; 闻得身后呼喝; 毫不犹豫地反手揽住莲生; 纵向马背一侧; 刹那间倒挂鞍边。莲生整个身体悬空,罗裙迎风飘飞,裙脚已然掠在地面,然而腰身被李重耳一条铁臂揽紧,牢牢贴于马身而不堕。
  凌厉啸响撕裂空气; 一物破空而至。
  寒光耀目,劲力慑人,自两人头顶飞掠而过,擦着碧玉骢的马鬃飞向前方。大雪中只闻风声尖啸; 那物一击不中; 竟又凌空飞转回来,夜色中匆忙一瞥; 似是一柄利器; 然而如此来去自如,竟如活的一般。
  就在这一瞬间,背后一匹马已奔至近前。
  马足应该是包了东西; 蹄声极低,纵然在这砂石铺就的官道上也没什么声响。马上一人; 全身黑色劲装,一顶黑色风帽,严严实实遮蔽头脸。
  寒光暴闪; 划破漫天雪花,啸响愈发凌厉,宛若死神的呼吸。那飞旋的利器已被那人准准接在手中,猛向李重耳劈来。李重耳以双腿牢牢夹住马身,一手依然揽紧莲生,一手飒然拔出腰间长剑,就挂在这马鞍之侧,奋臂回击。
  当的一声大响,两下里火星四溅,伴着皓白飞雪烧融夜空黑暗。这一击之力,刚健雄浑,使的是破枪的剑招,然而那人的膂力竟也非比寻常,硬接了此招,利器并未脱手。二马连镫,一路嘚嘚飞驰,飒飒剑花飞旋,招数连绵不断,火星寒光、金属交击的锐响,交织成一张死亡的密网,牢牢笼罩碧玉骢身周。
  莲生一颗心呯呯剧跳,已然要跃出胸膛。李重耳左手揽着她,右手使剑,全靠腿上力道夹紧马鞍,对招极是不便,时辰一长,必落下风!女身娇弱,不能携手对敌也就罢了,怎可以白当一个累赘?
  当下奋力张开手臂,咬牙在身周摸索,终于抓到一物松松软软,是碧玉骢鞍下的鞍鞯。娇弱的小手,立时拼命抓紧,牢牢攀住,让李重耳的手臂松得一松。
  头顶利器翻飞,招招致命,杀气愈来愈烈,令这寒夜中的黑暗都沉沉冻结。骤然间力道催紧,那黑衣人也纵身离了马背,双手持那利器凌空下劈,是算准了李重耳悬在鞍侧难以回击。剑气中,寒风里,隐约可见黑面罩下双眼射出的凛凛光芒。
  杀机烈烈的光芒。
  死亡的光芒。
  一记劈下,却劈了个空。
  是李重耳左手脱离了莲生的负累,当下力道陡增数倍,连人带马向前纵跃,于这千钧一发之际避开这致命一击。黑夜中猩红斗篷如火焰般飘舞,李重耳已然纵回鞍背,手中缰绳急挽,刹那间强行将碧玉骢马头勒转,正面对着那人,
  “什么人?”李重耳厉声喝问。一柄长剑当胸横持,将莲生牢牢护在自己身后。
  那人寂然不答,黑影凛然一闪,竟然再次纵马冲上,挥舞利器迎头劈来。
  那碧玉骢乃是千里名驹,李重耳若是催动马匹放开四蹄疾驰,那人未必追得上,然而黑夜遇袭,来者不善,那只飞旋的利器数丈内来去自如,一味闪避只怕更多后患。霎时间热血翻涌,一腔胆魄不减反增,怒喝一声,也迎头驰上,只听当当当一串大响,兵刃如暴风骤雨般交击,蹄声剑声,于这荒野之间,远远传了开去。
  此时若是身边有酒,纵然冒着暴露体质的危险,莲生也要一饮而尽,与李重耳并肩对敌!然而此刻全无用武之地,唯有被这伟岸的身躯护在身后,做一个被人保护的废人。急切中也不及多想,一眼望见悬在鞍后的竹篮,当即一把掀开布帕,抓起那篮中松塔,向着对面那人飞掷。
  小手娇弱无力,原本可以杀敌的暗器,掷出去徒有准头,毫无损伤。然而一片刀光剑影中,纵然小小异物,也足以扰乱心神。李重耳武艺精熟,此时正面对敌,长剑凌空劈刺,灿若滚滚流星,那人已然难敌,此时又是一堆不知什么东西劈头盖脸地掷来,那人左遮右挡,顿时招数微乱。
  高手对决,要的就是这细微的一乱。
  剑招一盛,刹时刺入那人肋间。
  这全力一刺,身形暴纵,莲生已然抓不住李重耳后腰,瞬间手脚齐舞,仰面朝天跌向地面。
  对面那人,带伤忍痛,举臂奋力挡格李重耳的进袭,手中利器绞在长剑之上,一时间把持不住,脱手飞出,呼啸着落入远处茫茫雪地。
  顿时气焰大挫,在李重耳连绵不断的后招猛攻下,也无力还击,双腿奋力一夹,连人带马向官道下的灌木丛驰去。灌木丛连绵数丈,暗夜中不知深浅亦不知有无埋伏,李重耳勒住缰绳不再追赶,只呼喝数声,眼见着那人消失在无边黑暗中。
  漫长的官道,又恢复了空旷静寂。
  “你怎样?”李重耳飞身下马,扑到路边,抱起滚在泥泞里的莲生,急切打量:“受伤了吗?”
  “没有,没有,”莲生狼狈地爬起身,顾不得一身的雪粒泥土,也赶忙细看李重耳脸上身上:“你呢?没伤到吧?”
  “我也没有……”
  寒风烈烈,大雪飒飒飞扬,黯淡夜色中,唯有这彼此挂牵的两双眼眸散发湛亮微光。李重耳鬓发散乱,被汗水粘在面颊,一时也顾不得拂开,方正面庞上,早已没有了平日的桀骜骄横之意,一双眼只紧紧望住莲生,带着满腔焦虑,担忧,势不可挡的关切与爱惜:
  “是我不好,没顾到你在后面……”
  “你全力杀敌,哪顾得了那些!”莲生握紧拳头,极目四顾:“现下怎么办,我们要去追杀吗?”
  “不要。你待在这儿,不要动。”
  李重耳起身环顾四周,凝神倾听片刻,只闻茫茫旷野,风声呼啸,数丈方圆内丝毫不见人影,这才纵身奔向远处雪地,寻找那人失落的利器。遍地皓皓白雪,倒是甚为好找,一眼便已看到一柄黑黝黝的卜字形兵器插在雪中。
  是一柄小巧精致的手戟。
  “马上回城,此地不可久留。”李重耳疾步奔回:“这回你坐前头。”
  语气坚决,斩钉截铁。再无违抗余地。
  莲生乖乖地爬起来,张开双臂,任他抱上马背。李重耳飞身上马,坐到莲生身后,掀起那领绒毡斗篷,将她整个人裹在自己怀中。
  嘚嘚蹄声响起,骏马重又飞驰。
  “刚才……那是什么人?”缩在温暖的怀抱里,裹着厚厚的绒毡,莲生肌肤回暖,心神稍定,这才涌起满腹惊疑:“是设伏打劫的山贼,还是路过的强盗,如此大风雪的天气,竟然守候在官道上?”
  “是刺客。”身后的李重耳,简短回答。“不是第一次了。”
  莲生诧异地仰起头,望着李重耳的面容。
  漫天飞雪,飘扬身周,然而被这武人身上散发的勃勃热量所逼,落在他面庞的瞬间,便已融化无踪。狂风如刃,劈头盖脸地扫来,那肩背却依然挺直,头颈依然高扬,一双晶亮的黑眸,仍然散发着锐利的光彩,薄唇坚定地抿紧,凛然凝望前方。
  莲生心里,油然生出一点从未有过的敬佩之意。
  这殿下,果真不是浪得虚名。当此飞来横祸,临危不乱,果断坚决,三下五除二杀退强敌,护着她全身而退。听他语气,早已习惯这种遭际,虽然眉宇间有些担忧,却毫无惧意,令怀中拥坐的她,心头也安定坦然。
  难怪他每次出行,必然前呼后拥……难怪什么舆服志规定,皇子出行必然要千人仪卫……原来他们要面对的凶险,远不是莲生这样的平民所能想象,那些仪卫要承担的,不仅仅是宣示声威,更是保护性命周全之重责。
  心中不由得满是惭愧,想起自己屡次三番地讥讽他随从众多,迫得这个要面子的殿下削减了一半随从,平时去九婴林中比武的时候,身边只带那辅护都尉一人……何等凶险,何等危机四伏?一旦有个闪失,岂不是莲生的过错?
  原来这世间诸事,都不能仅以自己的一点识见来评判,每人都有不同的人生,有各自要面临的不同前路,不同责任,不同困境,不同的危难与风险……
  碧玉骢脚程极快,朱雀门转瞬即至。城门守卫见是韶王殿下亲自叫门,哪敢怠慢,急忙启开城门。李重耳就于马上指挥军士们向城南官道搜寻刺客,胯…下碧玉骢脚步不停,流星般驰入城中。
  “你家住哪里?我送你回去。”
  莲生可并不想被他知道自己住处,知道一个甘家香堂,已经够麻烦的了……“不须你送,我自行回家。”
  李重耳低头望向怀中的莲生,双眸湛湛,又恢复了一点平日的骄横:“这时辰已近午夜,你哪里能叫开里门?天寒地冻,遍地积雪,你是想冻死在街上吗?”
  作者有话要说:  为了方便各位小天使辨识,文中敦煌城的四个城门以南朱雀、北玄武、东青龙、西白虎四个方位命名。“青龙”“白虎”大凶,不适合直接命名城门,故此城东唤作“云龙门”,城西唤作“神虎门”。

☆、47

  “不要; 不要; 我自然回得去。”
  遍地污糟的苦水井; 哪里有什么里门?莲生手忙脚乱地掀开斗篷; 一点点蹭下马背。乍一自那温暖的怀抱中出来,被寒风一激,当即连打了一串喷嚏。李重耳二话不说,立时纵身下马,三把两把解开系带; 除下斗篷,一古脑裹在莲生身上:
  “送予你了。”
  斗篷阔大,莲生缩在里面,足足围了两层; 茫茫白雪中红彤彤的一团; 显得更是娇小。她抱紧怀中竹篮,将斗篷襟缘拉在下巴底下; 仰头望着立在碧玉骢身侧的李重耳。两人相识以来头一次; 心潮激荡,视线胶缠,竟然有些不知说什么才好。
  “你以后; 不要再孤身出行了。”莲生讷讷开言:“带好你的千人仪卫,一个都不能少。再遇到今天这样的凶险; 多少有人护着你些。”
  李重耳低头望着她,微微一笑:“今日多亏了你,抵得上千人仪卫。你的耳力怎么那样好; 奔驰中能听见暗器袭来?我都没有听到。”
  “我……离他比较近。”
  李重耳忍俊不禁,直笑得露出一口白牙:“近什么近?近得两寸!你的胆量真大,遇险不但不退,还上前帮我扰敌,下次如再遇险,记得保护自己为要,躲起来不要出头。”
  “你不是更危险?为着护住我,出剑都不顺畅。”
  “我是男儿,保护妇孺是本分。”
  “我也……”
  莲生顿住语声,只轻轻咕哝一句:“可惜没有酒,错过了和你一起痛快杀敌的机会……”
  猎猎风声里,李重耳认真地俯下身来:“什么?”
  “没什么……珍重。”
  “珍重。”
  莲生敛起裙角,顶着寒风向苦水井行去。走出好远,回头遥望,只见李重耳依然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地凝视着她,身后夜空漫漫,皓白的雪花飞扬,无声无息地落在他的朱袍双肩。
  ——————
  敦煌西北荣光里,乃是韶王李重耳府邸所在。
  与其它几座王府一样,庭院深深,广厦连绵,足足占了一里多的地界,四下里高墙耸立,以四条深巷与其它各里严密分隔。凉国皇室祖制,皇子十岁封王,之后便出宫开府居住,李重耳入住这座府邸,已经足足七年。
  踏入王府朱门,行过空阔的前庭,东侧有一道蜿蜒曲折的联廊,迤逦通向府东花园。园中所植,树多花少,多为李重耳喜好的松柏竹之属,纵在寒冬也不失绿意。丛丛修竹掩映处,有一座清雅亭台,不时有白鹤飞过,亭下小桥流水,天暖时节亦有对对水禽凫泛,都是王府内的豢养。
  花园深处,一排精舍,是王府书房。此时正是严冬腊月,书房门窗都以蜡纸封死,挂了厚重棉帘,重重帷幕隔绝了室外凛凛寒意。主室中燃了一座地炉,炉中火炭噼啪微响,令这静谧的空间,更显得幽静无比。
  “殿下!”
  人随声至,是霍子衿掀了棉帘进来。他是韶王府最受宠信之人,进门也无需通报,带着一身清晨的寒气,长驱直入主室:“那只手戟的来历已经查明!”
  案前的李重耳闻声抬头,瞪视着自己的辅护都尉。身后地炉微光,映得他白皙的面庞一片红热,双眸光芒湛然,一只手按着案上一幅庆阳郡的舆图,另一只手掂着一只小小瓷瓶,正顶在自己鼻头。
  “讲。”
  “那手戟乃是我大凉军中旧制,自己磨短了一头,做了些改装。当年手戟是流行军中的随身短兵刃,人人都受过训练,全国各地将官步卒人手一只。十年前改用短剑,手戟已经收回熔毁,重新锻造兵器,京城武备库中尚有存留。我已命武备库查了仓储,未见被盗迹象,应是个人旧藏。”
  “是我大凉的将士?”李重耳不置信地盯着他,声音有些黯哑:“大凉的将士行刺我???”
  “……应当是。这种兵器在大凉流行已近百年,百姓中也有不少擅用,山贼,庄丁,但凡习武之人,多少也都习过手戟,但是形制与军中有差异,一验便知。殿下也说了,那刺客手法异常精湛,竟能使到收发自如,更不像是寻常百姓……”霍子衿的语声中,不自禁地带了点抱怨和委屈:
  “以后殿下不要再孤身出行!属下都说过多少次了,明知城外不安定,还大半夜地跑去山林里乱逛,这次的情形听起来,比上次还要更凶险,殿下武力再强,终归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一旦有个闪失……”
  “你只负责查明凶犯就好。”李重耳恶声截住:“上次遇袭,距今已有数月,仍然没个头绪,这次连兵器都缴获了,还是擒不到凶犯……中尉都是干什么吃的,卫缨将军何在,叫他来向我请罪!”
  “殿下,这事不能怪卫将军。你先后两次遇刺,都是因为不遵仪制,孤身出门闲逛,所以遇刺之后不敢报奏圣上,只命京城禁军暗中寻查,这却到哪里查去?依属下看来,两次遇刺似有关联,或许是专冲殿下而来,殿下以后须严加防备,决不可再恣意妄为!”
  这番话说得,虽然语气严厉,但李重耳自知理亏,一时竟无话反驳,只悻悻低头把玩手中瓷瓶,半晌方道:“为何要行刺我?我自问行事光明正大,一向忠心为国,有什么得罪人之处,要置我于死地?”
  “恕属下直言,殿下生为皇子,这身份本身就是众矢之的,哪里还需要什么理由?依属下看来……属下看来……”
  “看来什么看来,你倒是说啊!”
  霍子衿闷闷地抿紧了嘴巴。“没有真凭实据,属下不敢胡言乱语。”
  暖炉热燃的室中,忽然有些寒凉,似是有冷风自室外袭来,穿透窗缝门缝,直刺血肉骨髓。李重耳执起火箸,拨了拨炉中火炭,沉吟片刻,决然挥手道:“先不管了,且令卫将军仔细查去。走,我们去比武。”
  “还比武?”霍子衿愕然张大了嘴巴:“殿下昨夜查阅军情通报与这东境舆图,根本都没睡觉吧,快快去卧房歇息才是!”
  李重耳已然起身,将手中瓷瓶小心封紧,咧嘴笑道:“为何不比?说好了不见不散。”
  “今日却不妨取消吧!待我去九婴林中与那七宝说明,殿下三日后就要出征,军务繁忙,已然分…身不暇,凯旋后再比不迟。”
  提到出征二字,李重耳顿时一脸欢欣,伸手向那案上铺陈的舆图一指,傲然扬了扬下颌:“那更要去了!告诉那家伙我已经是真正的大将,即将奔赴沙场,保家卫国,教他好好地羡慕一番!”
  终于被圣上允准了。
  李重耳得了太尉裴放的点拨,不再表白什么以身报国的志向,只说要攒点军功,反倒令众人再无话讲。前日朝会,圣上李信终于开了金口,允准他随敦煌援兵奔赴庆阳郡,做个小小的牙门将。牙门将专管守城,麾下只有五十人,尚不及军中一个百人将,没人把这当成一个好差事,唯有李重耳夙愿得偿,兴奋万分。
  “……想我一身武艺,三军无敌,那庆阳郡守姬广陵又不是不知,让他准我做个先锋,上阵冲杀一番,有何不可?”李重耳一边喝令侍女伺候更衣,一边洋洋得意地自诩:“到那时候,定教夏军大败亏输,人头滚滚,保得边境平安,也教七宝那小子知道我真正的厉害!”
  肃立一边的霍子衿,紧紧闭上了嘴巴,生怕忍不住错说一言半语,又被发落去家令司劈柴。
  做韶王的辅护都尉,已经七年了。七年来日日如影随形,早已习惯了与李重耳朝夕相处寸步不离。但此次出征庆阳,远离敦煌郡,霍子衿职在京师,并不能随他一起出征。这还是两人相识以来第一次长久分别,一想到这叫人操碎心的主上即将远离自己视线,孤身奔赴危机四伏的沙场,霍子衿这心里,塞得满满的又是焦虑又是挂牵。
  但是……也不能阻拦他,也不忍笑话他。
  他陪着李重耳一起长大,眼看着他这些年来刻苦习武练功,知道他想要的,所求的,不过也就是这一刻。
  犹记得七年前第一次来韶王府,五兵长官屠将军亲自带他面见韶王。那一日春光正好,韶王府内莺飞草长,霍子衿随着屠将军踏过空阔的前庭,行过曲曲折折的联廊,走向府东花园……霍家也是家世显赫,世代公侯,然而到了这亲王府邸,依然是目眩神迷,视线不知落在哪里才好,不过霍子衿生性稳重,再怎样紧张好奇,也始终板着一张小脸。
  老远地便望见花园中那个十岁少年,劲装结束,英姿飒然,手挽雕弓凝立在草坪中央。
  茵茵芳草间,只有他一个人。
  面对着数丈外一只稻草扎成的箭靶,靶子正中涂了一点红心。
  本是清净的游玩之地,此时却充满了生死攸关的紧张气氛。草坪边肃立了男男女女不少侍从,个个神情惊惶不安,似乎恨不得翻墙逃到花园外面去。屠将军也远远地在草地外便立住脚步,尴尬地咕哝了一句:
  “陪韶王殿下练箭,那是时时都有……性命之忧……”
  作者有话要说:  手戟是汉魏两晋时期的常用短兵器,卜字形,手握一头砍杀敌人。真正的手戟挺笨重的,掷出去就回不来了,文中这个来去自如的效果,是经过自行打磨,改成了回旋镖“飞去来”的形态。

☆、第48章 闺阁娘们

  草坪上那少年殿下; 回手自背后箭袋中抽箭; 搭弦; 一把拉开雕弓; 屏息静气,瞄准箭靶,姿态潇洒流利,动作一气呵成。
  显然已经练了很久,挽弓的手臂; 有点微颤,手上虽然套了玉扳指,也已红肿,稚嫩的手指间; 眼看着已经磨出厚茧。但是; 凝视箭靶的眼神,依然专注; 晶亮; 仿若全身的精气神都已经贯注到这一枝箭里,手指上的那点挫磨,完全不被他放在心上。
  “嗖”的一声劲响; 羽箭飞离弓弦,划破静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