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李白宠妻录-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萱却记得这人昨日的醋吃的有多厉害:“我就不跟着你们凑热闹了,没得耽误你们聊人生大事。”
李白笑道:“有什么人生大事可聊?上次见浩然先生时,娘子不也是一起去的?就这么定了,回来的时候再看那什么布也不迟。”
许萱见他坚定便没有再推辞,李杜两大诗人碰面的场景,她也十分好奇。
杜甫昨日喝的也不少,今儿个却还能早早的等在酒店门口,足以看出他对李白有多崇拜和向往了。
“先生,您起来了?”杜甫一见李白,忙高兴的接了上去,丝毫看不出昨夜醉过酒,又一眼看到跟在李白身后的许萱,立刻磕巴了起来,“夫。。。。。。夫人也一同去?”
李白分明看见杜甫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奈何现在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了,刚刚自己说的那么斩钉截铁,现在想想也不知道是不是脑子抽了,觉得和杜甫有话聊就放松了警惕,不过就这样放下许萱自己独自赴约,总是心里过不去。
“你管那么多干什么,不是去过一次了么?还不去前面带路?”
杜甫莫名道:“我还没有去过啊,上次还是先生给我指了路,但是后来知道了先生的身份,就没有去了。”
李白被他噎了一下,心情更不好了,摆了摆手:“那就在我们后面跟着吧。”说着,他将许萱拉到自己身前,用自己的半个身子遮住了许萱,将两人隔出一段距离来。
杜甫没有察觉到什么,颠颠地跟了上去。
果然如杜甫所说,下午确实没有多少人,白马寺坐北朝南,宏伟壮观,来者皆叹为观止,几天逛了几个大殿之后,李白不禁唏嘘道:“果然闻名不如一见,子美对佛教似乎很有见地?”
杜甫摇了摇头:“相对佛教,我更喜欢道教,不过两者皆值得尊重,所以每到一处,我都会去一些寺庙和道观里拜访,若是能见到高人,便是我的运气好了。先生可知道元丹丘元道长此人?”
李白挑了挑眉:“见过几次。”
“怎么样?”杜甫对李白更加崇拜了。
“确如其名。”
“啊。。。。。。”李白说的这样简单,杜甫反而不知道再问什么了,颇为遗憾道,“不知我日后有没有这个荣幸。”
李白没有回答他,这种事情都是上天安排的,岂是人为?况且元丹丘的行踪向来缥缈,遇到他皆看缘分了。
“先生从长安来,听说圣人的妹妹玉真公主也入了道教,可和她有切磋?”
李白与许萱对视一眼,知他对玉真的印象不好,便替他答道:“也是见过几次,公主性子洒脱,为人豪放,又喜欢道家,我还去过一次她的道观,亦是另一番震撼,杜郎日后有机会,或可去瞧瞧。”
杜甫偶尔听过一些玉真公主的传闻,问起她也是好奇使然,听见许萱最后一局,不大感兴趣道:“还是罢了吧,我怕是没有个荣幸。”
走了一下午的路倒是有些脚疼,见前方有处亭子,便准备去歇歇脚,不料刚进去,便下起了雨来。
“真是天公不作美啊!”杜甫叹了口气,“倒是连累先生和夫人了。”
许萱笑道:“不妨,这雨景也别有一番姿色。”
李白见两人越聊越投机,冷不丁的往两人中间一站,朝墨青道:“带伞了吗?”
朝青却道:“婢子带了,原是准备给娘子遮太阳的,没料到会下雨,只带了一把。。。。。。”
许萱便道:“那就等等吧,反正也没什么事,杜郎可急着回家?”
杜甫忙道:“不不不,我也是个闲人,并无事情可做,不过写写诗,偶尔喝喝酒,与友人相聚一番罢了。”
“倒是和李郎很像。”
李白昨夜已经对杜甫改了观,但这不代表他不介意自己的娘子在自己面前夸别的男子,说一个男人和他很像,岂不是比赞美还要严重了?
“哪里像了?我觉得一点也不像。”
许萱知道李白的小性子,只是抿着嘴笑了笑,杜甫却茫然道:“杜某不才,自然不能与先生相提并论的。”
李白微微皱了眉:“我不是这个意思。”他并没有贬低杜甫的意思,奈何却教杜甫误会了,“我现在很少喝酒了。”
这个理由似乎有点牵强,李白也不知道怎么安慰杜甫,怕自己打压了他的信心,又道:“你很有才华,我昨日看你写的那些诗,既有才又有情,节奏把握恰当,乃是上上作。”
杜甫张大了嘴巴看着李白,似乎不敢相信方才的话出自李白之口,怔了一会儿,终于反应过来,激动道:“先生。。。。。。方才可是夸我的诗是上上佳?”
李白理所当然的点头:“是啊,我昨天也说过了啊,你并不比我差,如何这般没有自信?”
杜甫喜笑开颜:“昨儿个喝多了,后面都没有听清先生说的什么,也不是没有自信,只是这几年都在看先生的诗,对先生很是崇拜,现在见到真人总觉得不大真实,先生又丝毫没有那‘谪仙人’的架子,让我总觉得惶惶然。”
李白好笑的看着他,忽而觉得他与自己年轻时还是不同的,自己经历过一些曲折的黑暗,在他人眼中还堕落过一段时间,而这些都是杜甫没有经历过的,亦或是有着其它的经历,但现在的他看似十分开朗,比自己当年的阴郁,好了太多。
“你比我强,希望我走过的路,你不要再走一遍。”李白如是道。
杜甫似乎对李白的话有些不解,又似乎觉得他对自己抱了某种期许的,怔然了片刻,忽然听许萱惊喜道:“雨停了!”
李白似乎已经从刚才的情绪走出,见杜甫低头思考也没有打扰他,便道:“回去吧,天色也不早了。”
杜甫这会儿跟在后面的时候,比来时安静了许多,到了一家布庄,李白还特意停下来问许萱:“娘子可还要进去看看?”
许萱笑着看了他一会儿,道:“你陪我一起吧。”
李白欣然应允,杜甫不知道在想什么,这时竟也要跟上去,李白回头提醒道:“这就不用你陪了,早些回去歇着吧。”
杜甫愣了一下,这才看清店门上的字,不好意思的笑道:“走神了,先生和夫人好好看,改日再聚。”
“好。”李白答应的很爽快,和杜甫在一起时,感觉也很舒适,这便是同类惺惺相惜罢?
许萱见杜甫走了,也没开口问,拿起一块浅色的料子在李白身上比试,又道:“你总是喜欢穿这些浅色的衣裳,这次不如试试别的?”
店家见状立刻推荐一款湛蓝色带祥云暗纹的布来,道:“这位郎君看起来丰神俊朗,应当穿什么颜色都好看的,这件款式是我们店里刚刚进来的,这种颜色可不是什么人都能驾驭的,我看郎君底子很好,穿上定然气质俱佳。”
李白对此没有什么看法和要求,许萱也不大喜欢听一些店家为了挣钱而大肆夸赞,但她确实还挺喜欢这个款式,料子摸起来也很舒服,便问向李白:“试试?”
李白本想拒绝,又见许萱兴致盎然,只好道:“娘子决定就好。”
许萱便高兴的多买了一些,给自己随意挑了几匹便回了。
许萱似乎很想看到李白穿上这个颜色的衣裳的样子,一回来就准备亲手为他做一件长衫,李白自然不舍得累她,遂道:“花些钱让别人做去就是了,何苦自己来,回头累得眼睛疼。”
“我喜欢。”许萱得意道,“李白现在身上的衣裳有几件不是我做的?每次你穿着我亲自做的衣裳,我就特别高兴。”
她这样说,李白也只好随她去了,不过不光许萱高兴,他每次穿着自己爱妻做的衣裳时,也觉得很满足。
许萱说做就做,她做了很多李白的衣服,自然也很清楚他的尺寸,当即便将布匹裁了,她买的多,还剩下一些能做个内衫也不错。
李白躺在床上看了会儿书,突然道:“听说东鲁兖州和齐州有许多隐士高人,不如我们接下来往东鲁走走看看?”
许萱手中的动作一顿,似乎想到了什么,但有些事情是不能避免的,而且她也想知道,当李白面对多种选择时,是否还会和现在一样。
“好啊,都听你的。”许萱瞬间没有了兴致,将手中刚刚做了一点的针线好好放了起来。
李白奇怪的看着许萱绕过自己躺在了床里面,疑惑道:“怎么不做了?”
许萱兴致缺缺道:“困了。”
李白探头看了她一眼,忙将书放下,吹熄了灯,回身抱着许萱,一手轻轻拍着哄她入睡,脑子里却在想要不要约杜甫一起呢?
第107章 醉里挑灯看剑(四)
翌日。
许萱醒来的时候就看见李白穿好衣服坐在桌前看书了; 见她醒来; 李白便命人将饭菜端进来。
许萱收拾好自己; 见李白坐在那里等着,便道:“今儿个我就不和你们一起了; 昨儿走的怪累的,今天我就在家里给你做衣裳; 争取早些做好。”
李白道:“急什么; 又不是没有衣裳穿。”
许萱却已经决定了今日不准备出门,她见李白放心不下; 便劝道:“我都这么大的人了,又不出客栈; 竟是瞎担心,只管出去玩你的,好不容易遇见个说的上话的。”
李白一想也是; 临走前又吩咐好朝青暮雪好生照看着,又回头见许萱安静的吃饭,这才挂着一颗心出了门。
“昨晚下了雨,今天倒是个好天气; 娘子不打算出去走走吗?”朝青为许萱添了水,她从小跟在许萱身边的,所以许萱什么时候心情不好,她都能看出来,虽然看起来与平时似乎并无异。
许萱却不愿多说,看了一眼窗外; 道:“那就把窗户打开通通风罢,把昨天买的那块布拿来,我看剩下的是不是能做件其它的。”
*
李白下了楼,依然看到杜甫等在楼下,便自然的问道:“今日打算去哪儿?”
杜甫想起昨日两人并没有相约,今日却像是说好了一样,也是神奇,高兴道:“听先生的,我虽是比先生早来些日子,却也不太熟悉,不如我们就随意走走?”
“也好。”李白从顺如流。
杜甫看了眼李白身后,疑惑道:“夫人今日不一起去?”
李白拿眼斜他:“怎么?我一个人还不能和你同行了?”
杜甫知道李白是跟自己开玩笑,便呵呵笑道:“当然没有,我只是好奇问问。”
二人行至湖边,见许多人在树下乘凉,李白道:“这洛阳的夏季倒是凉快一些。”
杜甫笑道:“哪儿啊,也就这两日,先生来之前这里还是艳阳高照,不过是昨儿个下了雨,今天便凉了一些。”
这样的好天气确实也能让心情更舒畅一些,李白站在树下,微风袭来,阵阵清风吹散了许多积郁在胸腔内的浊气,仿佛焕然一新。
“太白兄?子美贤弟?”
李白惊讶的回头,在这里居然还能遇见熟人?
“达夫?你怎么也在这里?”李白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高适,这还真的是出乎他的意料了。
“原来先生你们认识啊!”杜甫惊喜道,“这倒不用我介绍了,正想把先生引荐给你呢。”
高适也觉得缘分不可思议,笑道:“是啊,我和太白兄早先就认识了,大约有近两年没有见了,我说最近这两日怎么没瞧见你,原来是碰见了太白兄,竟然也不知会我一声,也太不够意思了。只是太白兄怎么来这里了?一个人吗?”
李白道:“和你嫂子一起来的,她在客栈里休息,你又怎么会来此?”
高适道:“四处走走看看,还未到考试的时候呢,现在能遇见太白兄实在太好了,我这些日子写了一些文章和诗句,太白兄可得给我好好提提意见啊!”
李白对此有些抗拒:“我又没有考过,哪里知道这些东西,达夫文采一向卓越,应当是没有问题的,介时不要太紧张就是了。”
“到时候我和子美一起,听说太白兄去了长安?如何?”
李白不大想提在长安的事情,只淡淡略过:“失望至极,不提也罢,走走走,我们寻个地方喝酒去,好好聊一聊。”
高适一顿,笑道:“也好,许久不见是得畅聊一番。”
“那便还是去上次的酒馆?”杜甫问道,眼睛却看着李白。
“就去那里。”李白欣然道。
*
“我准备过两日去一趟东鲁,听说那里的隐士高人许多,还有一些道观,想去参详一番,二位可有同去的意愿?”酒过三巡,李白便提起昨日突如其来的想法,在洛阳待的好几日,也是该离开的时候了。
杜甫一脸的“先生说什么就是什么”的神情:“当然可以,那地方我也听说过,也生过这个想法,既然先生也有意愿,我们便可一起同行。”
高适却犹豫道:“怕是要让两位失望了,之所以在洛阳逗留这许久,原是有几位考过的学生传授经验,若是我走了。。。。。。。”
李白抬手,示意他不必再说下去了,理解道:“达夫的前程重要,相聚的日子还有很多,不急在这一时。”
高适露出感激的神色:“太白兄。。。。。。实在对不住了,两年未见,却不能好好招待你一番,要不你多留几日?”
李白想了想,还是拒绝道:“遇到达夫,确实应该多留几日,只是那几位高人行踪不定,早去说不定多一些机会,总比错过的好。”
李白喜欢道教,这高适是十分清楚的,既然他都这么说了,确实不好阻拦,只得遗憾道:“那就以此酒为太白兄践行了,来日我们再聚。”
李白与杜甫同时举杯,笑道:“能偶遇达夫,又结识子美,白这一趟实在是来的太值了!”
“敬这缘分一杯!”杜甫道。
“敬缘分!”
*
李白说走第二日便离开了洛阳,谢绝了高适的相送,将杜甫一并带上,雷厉风行的走上了去往东鲁的路程。
许萱坐在颠簸的马车上,埋怨道:“好歹多待两日也可以啊,那时衣裳都做好了,穿新衣裳上路岂不是更好?”
李白好笑道:“又不是过年,穿什么新衣裳,再说娘子想做,到了那里也是可以的啊!”
“又要在车上待好几天。”许萱小声的嘟囔,而后掀开帘子,对窗外骑着马的杜甫道,“这么热的天,杜郎可口渴了?”
“谢谢夫人,我热了会去马车里喝水的,反正要在路上待几日,看看沿途的风景也好过在马车里无聊了。”杜甫擦了一把汗,他最喜欢看新事物,所以对未知的旅程还是挺期待的。
李白怕许萱听了也要出去晒太阳,忙劝道:“他一个人在马车里当然无聊,我们两个人,可以说说话,自然是有聊的。”
许萱忍不住笑了,突然发现李白现在越来越不遮掩自己那点子小心思了,揶揄道:“放心吧,就算在马车里无聊,我也不想出去晒太阳,热死了!”
李白顿时放了心,安心的靠在迎枕上,一手缓缓为两人打扇,东鲁离洛阳也并未很远,坐着马车,因着天气热走的快一些,竟不到三日便到了城门外。
鲁地暑气更甚一些,又干又燥,李白突然有些怀念在蜀地的时候了,起码会经常下雨,不会这般炎热。
“这高人隐士不可能大街上一抓就能抓到,该怎么寻呢?”杜甫下了马车,来到城门口,见前方进城的人很少,出城的人倒是很多,果然是要去别处避暑么?
李白闻言也下了马车,烈日照射的人眼睛都睁不开,他眼中亦闪过一丝迷茫,而后洒脱道:“随缘吧,能遇到是你我的运气,若是遇不到也在常理之中。”
杜甫一想也对,他近来遇见李白之后,觉得怎样都挺满足的,他忽而灵光一闪,兴奋道:“先生,既然你我二人都这般喜欢道教,不如就入了道家,去寻道教的师承造真箓、授道箓,入道教,不枉来这东鲁一遭了。”
李白顿觉是个好主意,总不能白来一趟,两人拍手即合,先去了齐州,那有紫极宫道士高天师,李白慕名许久,奈何只收取了李白一人,杜甫只得另去他处寻师。
李白回来后很是高兴,和许萱说起受箓,看起来比入宫为官要高兴许多,杜甫在一旁是又羡慕又遗憾,不过天下之大,道家这般多,他还是有很多机会的,毕竟李白如今名气这般大,而他还一无所有,就算是按照年龄,也该是李白的。
“要是收两人就好了。”杜甫不甘心道。
李白劝道:“这一次没有授成也没什么关系,你又年轻,以后多来两次,总还是有机会的。”
许萱看着李白十分新颖:“李郎以后就是道士了?”
李白笑道:“怎么样?有个道士的郎君是什么感受?”
见杜甫还在,许萱不好说什么,只不好意思道:“我原来以为道家和佛家一样,都是不能娶妻生子的。”
李白哈哈一笑:“道家从没这些规规条条框着,只要诚心,是同道之人便可。”
杜甫羡慕的看着两人,忽然觉得李白纵然没有施展自己的抱负,但这样的生活似乎也很不错,毕竟这些日子他都看在眼里,李白的快活没有一丝一毫的作伪。
李白还在兴奋的说着受箓当时的场景,又道:“总算是又圆满了一件心事,听说李邕的家似乎就在这里,不若明日打听一下,前去拜访。”
杜甫顿时又精神了起来:“好啊,我也久闻他的大名许久了。”
很久没有见李白这么高兴过了,许萱自然任由他折腾去,衣裳只做了四分之一,她打算在离开齐州之前将衣裳做好。
李白和杜甫每人提了一壶好酒,便走便打听李邕的家在何处,好在李邕的名气很大,许多人都知道这位以文章书法闻名的“李北海”,故而他们很是顺畅的来到了李邕府前。
听说李太白前来拜访,向来喜欢结交的李邕甚是开怀,亲自出门将二人迎接入内,好茶相待,见两人带了好酒,也不客气的收下了。
“昨日听说太白来了齐州,但总归是道听途说,不敢贸然相信,没想到你们今日竟然来看我。”李邕见杜甫气质亦不同凡响,惊讶道,“这位是?”
杜甫便自我介绍道:“在下姓杜名甫,因在洛阳偶遇太白先生,一聊之下甚觉交心,同慕先生名讳,便一起来了此地。”
李白附和道:“子美文采非凡,白初看他亲手作的诗时,亦惊为天人,暗叹实在是后生可畏啊!”
“某一见此人便觉非等闲人耳,既然又是和太白交好,定然也是个希世之才了。”李邕捋了捋胡须,他今年已经年过半百,但精神看起来仍然很足。
第108章 醉里挑灯看剑(五)
李邕的府邸充满着书香气息; 到处都是他亲手写的字; 他向来都是以书法闻名; 每逢过寿和过年,都会有人请他来写对子; 只是李邕岂是随便什么人都给写的!
李白边看边感叹道:“太守的字乃举世无双,以前也只是偶尔看过一两眼; 着实令人震撼; 这世间再也寻不到第二人与太守相同的书写了。”
李邕闻言,冷哼了一声:“总是有人喜欢将别人的东西拿来稍加改动; 便说是自己的东西,此举才是令人最痛恶所为。”
这个李白倒是有所耳闻; 李邕平生最厌恶别人学他的书法,喜欢有创新的后生,他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似我者欲俗; 学我者死。可谓是深恶痛绝,便能令人知晓李邕是如何厌恶反感别人学他的了。
杜甫道:“若这世间所有人都有太守这般觉悟,不知能逼出多少杰出的人来,奈何更多人喜欢偷懒。”
“正是如此!”李邕不能再认同道; “也不知那些人究竟是如何想的。你们二人打算在此停留多久?”
杜甫略带遗憾道:“若是无事,自然想多待一段时间,只是先前和人约好,恐怕明日就得回洛阳城了。”
李白奇道:“来之前怎么没有听你说?”
杜甫笑了笑:“不想扫了先生的兴致,况且我本也对太守慕名已久,早就想来这里了; 也是兴致所及,一时忘了和别人的约定。”
李邕惋惜道:“本想介绍一位南陵名家的后代与你们结识,不知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刘祺这个人?他比我小上几岁,几十年来收藏了许多名人名士的字画,你只随意说出一个人的名字,他几乎都有那人的真迹。之前是一直住在南陵,去年才搬来的齐州。”
“哦?”李白甚是感兴趣,“那我倒还真有几位的名人的字画想要观摩一二,子美啊,看来你没有这个好运气了!”
杜甫听了更加难受了,但与人相约,定然不能无故失约,那岂是讲信用之人做的事情?
李白见他可怜,也是于心不忍,问道:“若是今日能见一面,你也不必满脸遗憾的回去了。”
李邕呵呵笑道:“那我这就亲自写个帖子,看他今日是否得空罢?”
杜甫忙感激道:“那就多谢太守了!”
也不知李邕在帖子里都写了些什么,那刘祺很快就来了,甚至还带了些字画,皆小心的放在匣子内,亲手抱进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