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六十年代春莺啭-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姥姥知道的也多呢,姥姥教给我的我喜欢啊,我觉得我可以学习。学校里面的我不喜欢。”

    全是理由啊,郎菊南早年在国外漂,说实话满族人基本都会三种语言,满蒙汉。郎菊南更厉害了,俄语跟英语也是很溜啊。

    这么多年虽然不说了,但是绝对是高手,她等黄莺大了自己懂点事了,就开始教她。

    懒鬼跟勤快人的区别就是,勤快人不用别人说就给做了,做的还特努力。

    懒鬼就不一样了,你给我安排了我就做呗,闲着也是闲着,我要是有点兴趣就好好弄,没兴趣就一边靠吧,三十六招偷懒秘笈都能自己研发。

    黄莺上辈子学的马马虎虎,但也是接受完高等教育了,她琢磨着吧,其实教育这玩意最重要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塑造一个人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

    你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又是如何对待这个世界的,你的灵魂最后全靠你读过的书来支撑。

    黄莺就是不愿意去学校,她觉得她三观都已经很固定了,而且学过的东西或者简单的东西,不愿意再去花心思时间了。

    她只要智商正常,高中毕业证书妥妥的到手啊,她喜欢突击学习,拖延症患者无救了。

    黄炜业也不反驳,乐呵呵的,你说我听着呗,你是我闺女你说的都对,但是学还是得上。

    黄莺就很无奈了,她对着她爸眨眨眼,就是紫霞仙子对着至尊宝眨的那一种,真的是人看的心都化了。

    她活的没压力,所以看上去特别活泼开朗的一个小姑娘,特别的大气,别人敢做的不敢做的她都能行,坦荡荡的,一点也不扭捏。

    黄炜业不会哄孩子啊,说软话他不会,他说话很温和,“小丫头,走了,爸带你去买春饼,带回去给你姥姥吃不是。”

    春饼就是一道时令菜,以前人过得庄重,春天来了吃春饼,薄薄的面饼,撒不撒葱花都行。

    就是这个配菜也有讲究,时令的小炒得放上几样,适合节气还有好兆头,全给一格格装在春盘里。

    好家伙,拎一个春盘去做客,那真是讲究人,排场的不得了了,脸上有面。

    那盒子都是漆红的,这年头没有了,好东西不是藏了就是被抢了,毁了的也不少。

    那都是老东西了,一层层的上漆,干了再上,然后一点点给雕出来的,做好了经年不变色,光亮依旧。

    黄炜业不知道那里有卖的,他就带着孩子看看呗,老北京这时候还是风情并茂的。

    结果街上敲锣打鼓的,黄莺对这个少见啊,都是宣传的,很有特色的了,大家已经习惯了。

    黄莺就睁大了眼睛看,她这个时候总会产生错觉,自己到底在哪里,不知道是死还是活。

    黄炜业看她呆着就有点害怕,赶紧把她耳朵给捂上,靠边站着,等宣传队走了才放下来。

    “别怕啊,来摸摸耳朵,回家了。回家了。”黄炜业就一直捏耳朵,捏到黄莺觉得耳朵都热了。

    “爸,先别回家,买春饼,姥姥就念着这一口了。”她嬉皮笑脸的,回复能力超级快,接受能力倍儿强。

    “买,这就去买。”

    最后还是买着了,国营大饭店,以前老字号,公私合营了,但是里面大师傅还是一样的,这些大师傅也是讲究人。

    春盒给装进去,到时候给送回来就行,交点押金。

    滋味

    郎菊南觉得真的是多少年没吃过了,她也没吃过几次,都是小时候吃的。一大家子人围在一起吃,那气氛多好。

    人小时候吃过的东西是印象深刻的,并且觉得是最美味的,回忆自带美化技能的。

    不太多,其实不够大家吃的,黄莺就给她姥姥给卷好了,又给她爸吃,她自己也吃一个。

    剩下的她就没动,放在自己手边,一个其实一点点,一会就没了。

    黄莺就手脚麻利地再给来一个,她就紧着郎菊南吃,郎菊南就在那一直吃,她觉得多少年了,怎么就剩下自己一个人了呢?

    郭丽丽吃没吃啊,那肯定是没有的,她周末休息去娘家吃饭,黄莺压根就没想过给她留,就当她不存在。

    郭丽丽难道日子好过啊?

    这几年来她就跟想开了一样,也不到处看医生吃药了,跟死心了一样,家里的事情她说了不算,也没人过问她的事情。

    娘家妈觉得很糟心啊,这大女婿不冷不热的,虽然说就是这么个性子,可是日子这样不好过啊。

    马立妈就住在黄家旁边,黄炜业怎么对待黄莺的,前几年不知道,那时候她连黄莺长什么样都少见。

    这几年出来的次数多了,马立妈就觉得真是家里祖宗啊,全家都拿着那么一个小丫头当日子过。

    俩老太太在一起聚头,都是亲家不是,那话题可就是海了去了,从黄家那个没见几次的小哑巴,这个说的是黄莺。

    再到小哑巴那个看起来就很高冷,据说国外飘过好多年的姥姥,这个说的是郎菊南。

    说到最后真是越说越来劲,可劲的感叹吧,然后马立妈就知道郭丽丽不能生了。

    亲妈都没有守住,难道别人还能给你保密,不可能的。然后大家都知道不能生的是谁了,你说郭丽丽尴尬不尴尬。

    这一家子吃饭格外的热闹啊,一桌子的人啊,不是俩弟弟嘛,这年头孩子不限量的,谁家四五个正常,要儿子的人家生九个女儿,也要继续生下去。

    大弟家里俩闺女,一个儿子,刘凤这几年来可算是凭着儿子在家里横的不行。

    二弟妹当年不是也怀孕了,但是是个闺女啊,那就继续生呗,结果去年还是个闺女,张敏连着生俩闺女,说实话,受了不少委屈。

    妯娌很难相处的,总得一个弱些,多吃点亏才能继续过下去,不然家里不得吵翻了。

    你要说分家那肯定不合适,老太太现在就一个人,东西都是俩儿子的,而且在家里带孩子做饭。

    再加上郭丽丽补贴娘家不少,俩弟妹都捧着她,对着大姑姐很是客气,□□对她妈也孝顺。

    这样一来就更不愿意搬走了,养着老太太就跟发财树一样,谁愿意分家出去过啊。

    张敏现在怀孕了,找了不少的人去看是个儿子,这次反应也不大一样,大家都觉得是个儿子。

    那可是好事啊,她因为生不出儿子受了不少委屈,光是刘凤就天天挤兑她,家里面的活她干的也多。

    想来想去也没办法,憋足劲儿生个儿子,可是前头不是俩闺女,大女儿懂事了,二女儿才断奶。

    所以那事她婆婆一商量她就同意了。家里面养孩子养不起了,老大家里面也多,但是刘凤虽然自私了些,但是护犊子。

    再加上她们家俩丫头都知道事儿了,不可能跟着别人的,刘凤觉得自己饿死了也不把孩子送人。

    “丽丽啊,你觉得妈跟你商量的事情怎么样啊。”娘家妈就问郭丽丽什么意思,到底同意还是不同意。

    郭丽丽自己喜欢孩子,对待侄子侄女都喜欢,平时很多照顾,可是你要让她领养一个还真的有点不愿意。

    “妈,这事不行,离得这么近,二弟妹现在愿意,可是保证以后日子好过了不后悔啊,这要是养大了再来认,你说这不是白养了。”

    但是家里情况确实不好,吃饭的时候就是一人一碗,先紧着男人吃,女的吃不饱的,女孩子们就更少了。

    “丽丽,你好好想想,这侄女难道不亲啊,就算是长大了知道了怎么样?你对她好,难道她不孝顺你,你弟妹要是胡来,你弟弟也饶不了她。”

    娘家妈很愿意把老二家去年生的那个送出去,在黄家日子多好过,最起码不挨饿啊,再说了孙女成了外孙女,她哪都不亏啊。

    可是郭丽丽带着脑子啊,她宁愿去孤儿院抱一个也不愿意要侄女,侄女这就跟个□□一样。

    她费心费力养大了,教育成功了,难道亲爹妈不眼红,她觉得这个事情不靠谱。

    找那种无父无母的孩子,父母生前都是比较靠谱的人,不然遗传不好。这样的孩子最好了,她也想要领养一个孩子了。

    回家的时候郎菊南在收衣服,黄莺的衣服尤其多,她衣服都是新做的,家里面的布料基本上都是给孩子用了。

    郭丽丽就走过去,“妈,我来收吧,这衣服也是小宝刚做的吧。”

    她拿着的是一件黄色小外套,那颜色是真的好啊,这料子应该一般人拿不到的。

    郎菊南不知道这人怎么了,突然这么近乎,她就笑着把衣服拿回来,无事献殷勤。

    “妈,你看看能不能把小宝小时候穿小了的衣服找出几件来,我娘家侄女特别多,看看给她们穿,不然闲着也不用。”

    黄莺其实没多少旧衣服,她穿的衣服爱惜,穿时间长了还很好,就算是小了给改大了接着穿。

    所以旧衣服不多,现在衣服倒是挺多的,可是这年头旧衣服不能穿了可以当补丁用啊,再不行做袜子。

    郎菊南不太好拒绝,她就笑着说:“这个事情啊,不能问我,得问问小宝什么意思,这孩子很有自己的主意。”

    黄莺正好进门,她跟她爸吃完饭有时候散步,黄炜业那么高,黄莺不到他的腰,俩人就走在一起,一前一后的。

    “姥姥,什么事情啊,跟我说说呗。”黄莺自己就蹭上去,她走路基本不跑。很稳当。

    郎菊南抬了抬下巴,点了点郭丽丽,意思是你来说吧。

    郭丽丽脸上就堆着笑:“小宝啊,没什么事,就是问问你的旧衣服,能不能给舅舅家的妹妹穿,舅舅家里妹妹多,衣服不够穿。”

    黄莺就腻歪透了,谁舅舅啊,哪个牌位上的舅舅啊,她怎么不知道她姥姥还有儿子。

    她就扭头看她爸:“爸,衣服收拾一下给你战友家里吧,烈士遗孀带孩子不容易。”

    郭丽丽脸都气白了,她觉得真是针对她,没要的时候怎么不说给战友,她一要人家立马就说给别人。

    “小宝,能拿到不能匀两件。”她想找个台阶下。

    可是还真没有台阶了,黄莺有点旧衣服早就给人了,她跟着她爸去人家家里做客,很多战友都成了烈士。

    烈士那时候也没有墓地,战场附近埋了,找得到的立个碑,找不到的家里立个衣冠冢。

    所以上战场前都说好了,活下来的是英雄,家里面给捎个信,能照顾一下就照顾。

    黄炜业算是英雄了,他得照顾啊,有时间去看看。一些家里面是真苦,可是烈士子女不能没衣服穿。

    人家父亲如果孩子,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孩子没饭吃,没衣服穿。可是人家父亲牺牲了,活着的人就得做点什么。

    黄莺就呛回去;“人家父亲是烈士,为国牺牲,你凭什么跟人家争,谁给你的底气匀两件,你娘家难道比他们更穷,做了更大的贡献吗?”

    黄炜业也不说话,郭丽丽希望丈夫说几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黄炜业对郭家全是面子情,根本不想接触太多。

    郭丽丽心里跟吃了石头一样,她觉得自己怎么这么不值钱呢,一个丫头片子都能给她脸色看。

    她就在考虑一个事情,如果办成了自己会不会好过一点,这个家里面是不是说话就有人听了呢。

    现在外面其实有点热量爆棚了,好像是鼓着一股劲不知道干什么,反正不是特别安稳。

    王奶奶自己去厂子里要钱,这几年来厂子里分的是越来越少,说是资本家,工人有情绪。

    前几年一直在说,可是没想到这么久了,竟然愈演越烈,宋奶奶觉得不安稳,老是心提着。

    她的左手最近有点麻,老是感觉不太灵活,她觉得带孩子这么多年肯能有点累了。

    家里面就指着厂里面的分红过日子,可是厂里面现在不给钱了。当初孙哥那边车行的钱分两次还清了,孙哥这人讲义气,以后也没有什么混混小偷来惹事。

    王奶奶进门就看到王珍,自己拿着小马扎坐在门口里面等着呢。

    “奶奶,我妈今天来不来啊,怎么还没来呢,说是今天来看我呢?”

    王奶奶这心啊,就跟钝刀子割肉一样,她可怜自己孙女,张淑珍什么样的人,难道还能信得过吗?

    孩子没有爸爸,也从来不去找爸爸,没有过爸爸,所以从来不知道有爸的孩子是什么滋味。

    生了

    她就只知道妈妈,可是张淑珍很久才来一次,结婚以后有自己的生活了。来一次,就给孩子一次希望。

    等着妈妈下次来,可是下次是多久,谁能知道呢?孩子老是等着,也不嫌烦,很有耐心。

    可是大人知道怎么回事啊,大人看了心酸,可怜孩子。

    王奶奶就去牵她;“小珍啊,咱们回家啊,你妈说有事呢,改天来看你啊,奶奶回屋给你做饭吃啊,你帮奶奶洗菜啊。”

    或许是这样的次数太多了,王珍都习惯了,自己拿着小马扎就进屋了。她就进去给王奶奶洗菜,特别乖巧的孩子。

    王奶奶低着头生火,一低头眼泪就啪嗒掉地下去了,她左边手有点木了,不是很好用。

    张淑珍现在非常舒服了日子,生了个儿子,宋润高兴地不得了。颠颠的跑宋奶奶那里去报喜,他现在幸福了,日子这么好当然想要孩子。

    宋茜正在吃饭呢,她已经是大姑娘了,初中毕业了,马上就上高中了。

    听见了心里滋味可见一斑,真是高兴啊,她自己默默地放下碗,抬起头来就笑了。

    “爸,恭喜啊,你跟张阿姨盼孩子这么久,弟弟终于出来了。”

    宋润想不到避讳一下孩子什么的,他以为真的是恭喜,一边摆摆手,“没什么,臭小子一个,等明天去家里看看,那小子老胖了。”

    呵呵,去看看,一定会去的。

    宋茜这几年没少看脸子,当着人前一个样,人后张淑珍话里话外挤兑你,她大姑娘一个脸皮薄。

    他爸以前给她带点东西,她气的都不要。后来看开了,自己长大了也知道事情了,我爸给我的凭什么不拿啊。

    宋润打量了一圈,没看到宋阳:“茜茜,你弟弟呢,吃饭怎么也不见人呢,去哪儿了。”

    “没去哪儿,一直跟老三在一起,估计在我大伯家吃饭了。”

    宋泽家里总是热闹,家里四个小子,闹腾腾的,宋阳爱跟着老三一起,经常在那边吃饭。

    宋茜说实话感谢马丽,当大伯母的算是半个母亲了。平时没少关心,在家里吃喝也不嫌弃。

    宋润这几年没有糟心的,儿子在外面惹事也没有人找到门上,全找宋奶奶了,可是老太太护犊子啊。

    你找到门上,孩子被欺负了,我也不怎么着啊,她护犊子特别厉害。人家还能怎么着,回家把自己孩子揍一顿,臭小子打架打不过人家,活该受欺负。

    宋奶奶万事不理会,她就照顾孩子生活,俩孩子吃得饱饱的,在外面不受别人欺负她就开心了。

    时间长了,宋阳简直处于无政府状态,脱了缰的野马可劲的造作吧。他对他爸感情就那样了,没什么亲近。

    你说宋润平时不养孩子,见了面还老是想教训孩子,他看宋阳觉得哪哪不好,忍不住教训。

    可是宋阳根本不听他的,他觉得凭什么摆老子的谱,他就抬杠,见面就呛俩人,父子成仇了。

    等宋阳回来了,一蹦一跳的,嘴里哼着戏,宋奶奶特意在等他呢。

    “阳子,你过来,奶奶跟你说个事情。”宋奶奶就招呼他,指了指凳子让他坐下。

    “奶,啥事啊,是不是我爸有儿子了,这事儿我知道了,您老放心吧,我大伯母都跟我说了。赶明儿,我去看看去。”宋阳嘚吧嘚吧说了一堆,自己跟没事人一样。

    宋奶奶准备了半肚子的话,最后硬生生给转口了:“你吃饭了没,没吃的话再吃点,奶奶给做点好吃的。”

    宋阳自己心里也不舒服,可是他现在青春期加生理期,男儿有泪不轻弹,爷们儿,不能给压垮了。

    他自己从口袋里掏啊掏的,摸了一块巧克力出来,掰开了两半,脸上笑嘻嘻的。

    把糖给一下塞到宋奶奶嘴里,自己乐的不行:“奶奶,尝尝什么味,这可是进口货,小宝给的,老好吃了。”

    “姐,这一半给你,叫巧克力,你肯定没吃过。”说着一溜烟蹿到里屋,宋茜这时候在里面写作业。

    宋茜自己没吃过,也知道是金贵玩意,没吃过或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她给推回去,黑色的半块,正方形的,“阳子,你吃吧,姐吃过这个,同学带的我跟她关系好,给我一大块呢。”

    确实是同学带了一盒,里面两大块,人家家里面条件好,对着特别好,攒着票据买一点全给孩子吃。

    可是问题是,人家没给她吃啊,就给她看了看,这玩意就是炫耀一遍,然后自己放在那里闻着,最后才吃。

    宋阳不耐烦这个,特爷们一下给人捣嘴里,“吃呗,跟我这个不一个味,我都吃过了,老甜了,又香又甜。”

    宋茜舌尖顶着巧克力,一点一点尝,眼泪就打在作业本上,甜什么甜啊,这个是苦的。

    宋阳这货根本就没吃,长大了,家里面奶奶姐姐全是女的,他就有一种责任感了。

    黄莺给一人分了一块,可是他没吃,他看包装觉得很贵。放口袋里,自己舍不得吃,想着他奶奶跟宋茜还没吃过呢。

    他以为世界上的糖都是甜的,越贵的糖越甜,不是的。黄莺吃的是黑巧克力,很苦的那种。

    第二天去看孩子,那孩子又白又胖,看起来就是营养很好。宋茜女孩子细心,看到床头柜抽屉里,留了一条缝的那个缝隙里,是一盒巧克力。

    她没说话,张淑珍也是假模假样说几句场面话,“中午在这吃饭,都在这里吃,正好咱们庆祝一下。”

    宋茜算是吃过这个苦头了,以前也是这样留饭,可是到了饭点人家根本不做饭,就在那里等着,你吃什么啊。

    她出去看宋润在做饭,月子饭,炖的老母鸡,她爸很少给东西,除了每个月固定的钱之外没什么。

    但是一般她开口的话要东西能要的到,她个女孩子,一些事情宋润比较纵容。

    “爸,昨天我同学拿巧克力在班里分,没分到我,吃了的同学都说很好吃,真那么好吃吗?”

    宋润把锅子盖上,看着自己家女儿,“还吃啊,巧克力滋味特别浓厚。你想吃啊,爸给你拿一盒。”

    说着就进屋了,宋茜在外面等着,宋阳早就跑了,他不耐烦听张淑珍在那里叽歪,也不吃饭,吃点好的张淑珍就老拿眼看他。

    宋茜听到里面说了几句嘴,最后还是拿出来了一盒,家里面其实两盒,备着生孩子的时候吃的,张淑珍早就让宋润买好了。

    可是她生的特别顺利,根本不需要补充体力,自然就拿回来了。

    宋茜看着那包装,觉得好看啊,亮晶晶的,彩色的糖纸,“谢谢爸,肯定特别好吃,我拿回去给奶奶也尝尝,奶奶肯定也没吃过。”

    她这么一说,当爸的听了肯定高兴啊,女孩子乖巧还孝顺,自己的孩子肯定喜欢。

    老母鸡做好了吃饭,宋润给张淑珍端到里屋吃,然后鸡肉拿了一碗出来给宋茜。

    没有味道,宋茜自己加了盐,一边狠狠的吃肉,老母鸡肉不是很好咬,这是她爸给做饭,一般张淑珍肯定不给吃的。

    “爸,你也吃点,这么大个男人没点营养。”宋茜给分出来,她心疼他爸,张淑珍什么样她知道。

    回去就拿巧克力给宋阳,宋阳在那里吃的高兴,一边吃还在说:“我就说甜吧,特别甜,姐咱们收起来放着过年吃。”

    宋奶奶听了就笑的不行,“行了,你没听你姐说,天热了就化了,不用留,过年我让你爸再给买。”

    最后宋茜把糖纸收起来,夹在书里,她跟自己说好好上学,以后赚钱了,自己想要什么买什么,问别人要东西不好过。

    现在学校里面也是有点乱,不像是学习的地方了,老师鼓励学生们上山下乡,去支援边疆。

    很多人不去念高中了,请愿书写了,坐着火车就去了大西北。宋茜还想继续读下去,她学习成绩好,特别珍惜自己读书的机会。

    她自己也知道,现在读书是她爸给钱,要是不读书了,以后也没有机会了。

    黄炜业去看战友,那战友早就没了,战场上牺牲的,家里面过得很苦,老母亲一个,家里面还有俩儿子,都己婚有孩子了。

    战友牺牲了不久,老婆就撇下孩子再嫁了,现在这孩子就跟着奶奶一起生活,家里面婶婶也是对她不好。

    比黄莺大,可是还不如黄莺长得高,家里面不够吃,也就是奶奶护着点。

    他进门的时候,那孩子在洗衣服,一大盆衣服,坐在小马扎上,那细胳膊在那里揉衣服,干活特别麻利。

    看到黄炜业特别高兴,“叔,你咋来了,快进来做。”

    “奶奶,我黄叔来了。”

    黄炜业也不喝水,把手里东西给老太太,里面是黄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