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隋-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刻就算渑池还被郑元寿、独孤武都和韦福奖所控制;西京大军也无法继续向东攻击了。只是;如果渑池当真被叛军攻占;西京大军已被叛军合围;突围难度就大了;毕竟将士们随身携带的粮食只有三天存量;经过一天一夜的战斗;乐观估计还能坚持两天;在这两天内西京大军若未能杀出重围;那就只有等死了。

卫文升果断下达命令;封锁渑池失陷的消息;能瞒多久就多久;竭尽所能稳定军心。

又命令正在千秋亭休息的武贲郎将豆卢贤、斛斯万寿;武牙郎将长孙无傲即刻率军撤往小新安城;刚刚撤出战斗不久的武贲郎将崔师和武牙郎将郭臻也马上率军撤离;目标是位于渑池和小新安城之间的孟岭;正在谷伯壁一线浴血厮杀的监门直阁庞玉、武贲郎将张峻、武牙郎将梁元礼迅速撤出战斗;依次撤至千秋亭与统帅部会。

卫文升还特意给豆卢贤下达了一道命令;撤到小新安城后;马上派出大量斥候深入北面山峦寻找山中猎户;看看能否找到一条绕过渑池或者直达陕城的小路。

卫文升没有与明雅、韦津、杜淹商量具体撤退事宜;他独断专行;直接下达了上述命令。在生死危机的重压下;韦津和杜淹“退让”了;此刻时间宝贵;决策更不能失误;久经沙场的卫文升是“内行”;而他们是“外行”;如果“外行”自以为是;继续于涉和掣肘“内行”的指挥;最后结果必定一起玩完。

从卫文升给豆卢贤的命令里可以看出;卫文升对战局并不乐观;没有杀出重围的信心;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只有上山逃生。这让韦津和杜淹大为不安;之前对渑池所抱的一丝幻想随之烟消云散。如果卫文升都确认自己中了杨玄感的诱敌之计;渑池已落入敌手;大军已陷入重围;那败局基本已定;全军覆没之祸就在眼前;任何侥幸都不存在;只剩下殊死一搏了。

“当当当”金钲鸣响;回荡在激烈的厮杀声中;正在浴血奋战的西京大军就像一头咆哮飞奔的猛虎;骤然停下身形;收回了獠牙利爪;开始步步后退。

杨玄挺、杨积善兄弟毫不犹豫地指挥大军发起了冲锋。战鼓擂动;“咚咚咚……”惊天动地;角号长鸣;“呜呜呜……”响彻长空;兵变同盟军的将士吼声如雷;气势如虎;杀声震天;如决堤洪水一般呼啸而上;紧跟在西京大军后面穷追猛打。

杨玄感第一时间接到了西京大军主动撤出战斗的消息。

“明公;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白发在渑池那边发动了攻击。”胡师耽兴奋地说道;“机不可失;我们全线压上;不惜代价拖住卫文升;延缓他的撤退速度;给白发攻陷渑池完成合围赢得更多时间。”

杨玄感眉头紧皱;手抚长髯;沉吟稍许;问道;“当真是白发?他的攻击速度如此之快?”

胡师耽迟疑不语。之前他和杨玄感曾分析和推演过战局的发展;一致认为李风云会在未来三四天之后;也就是杨玄感与卫文升打得筋疲力尽伤痕累累之时;才会发动偷袭;攻陷渑池断绝敌人的退路;如此李风云不但有更大把握完成合围;还能以最小代价赢得最大战果;这完全符合他的利益诉求。当然了;潜伏时间越长;暴露的危险就越大;但崤山险峻;山林茂密;如果李风云把潜伏地点放在距离渑池较远之地;而渑池卫府军的斥候在对谷水南岸进行探查时又敷衍了事;那联盟军队多潜伏几日也大有可能。

“我们虽然决定在谷伯壁阻击卫文升;但并没有与其连夜作战的打算。”杨玄感继续说道;“昨夜双方浴血鏖战;主动攻击的是卫文升;卫文升发了疯一般的猛攻;迫使我们不得不全力阻击;结果双方骑虎难下;打得难分难解。白发不知道谷伯壁的战况;即便他接到了我们传给他的密报;那也是昨天黄昏前后的消息;他还是无法预估到我们会与卫文升激战一夜。既然他不知道我们与卫文升打了一夜;不知道西京大军的主力都被我们牵制在千秋亭和谷伯壁一线;那他当然不敢贸然攻打渑池。”

胡师耽点点头;认同杨玄感的分析。

“如果李风云于今日黎明前后攻打渑池;那他昨日午夜前就会把军队布署到谷水南岸;也就是说;当他在接受我们所作出的决策的同时;就已经决定于今日黎明前后攻打渑池了。”杨玄感摇摇头;叹道;“这是不可能的;谁也不知道卫文升解了渑池之围后;还会继续杀向函谷关;还会连夜与我们激战于谷伯壁。退一步说;即便白发看到西京大军离开渑池继续东进;也不敢确定其主力会全部离开渑池;更不敢据此做出于今日黎明前后攻打渑池的决策。如果他发动攻击的时候;渑池城外还有大量卫府军;岂不弄巧成拙;自掘坟墓?”

胡师耽听出来了;杨玄感不想缠着卫文升穷追猛打;不想在合围西京大军之前过度损耗自己;更不想早早与西京大军打个两败俱伤;因为他始终不相信李风云;对李风云保持着高度戒备;对李风云参加兵变进入东都战场的目的始终持怀疑态度;他更担心自己与西京大军两败俱伤之后;被李风云连皮带骨头一口吞了。

事实上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这场风暴某种意义上是关陇贵族集团的内讧;如果山东人借此机会;先挑起杨玄感的叛军和驰援东都的西京大军之间的厮杀;鹬蚌相争;然后再把他们的残兵一口吃下;渔翁得利;最后再把血淋淋的嘴巴擦于净;嫁祸于宋豫义军;于是山东人就在这场风暴中完胜对手;不但给了关陇人以沉重一击;还赢得了圣主和改革派的信任;所获得政治利益难以估量。

胡师耽暗自苦笑。杨玄感不能杀伐果断;可能是少了一些生死锤炼;这可以理解;但生死关头却纠结于“细枝末节”;不能顾全大局;不能给自己的盟友以对信任;甚至不能兑现自己的承诺坚守自己的信念;这就让人失望了。

“明公;依决战之策;我们的任务就是不惜代价;想尽一切办法;竭尽全力;把卫文升拖住;把西京大军的主力牵制在千秋亭和谷伯壁一线;从而给白发攻陷渑池创造条件和争取时间。”胡师耽不得不提醒和劝谏杨玄感;“现在不论白发是否正在攻打渑池;也不论卫文升是因何而撤兵;我们都要死死缠住卫文升;紧紧跟在西京大军后面穷追猛打;不给敌人以喘息时间;不让卫文升撤回渑池;否则我们的决战之策就彻底失败了。”

杨玄感低头沉思;犹疑不定。

胡师耽再劝;“如果白发攻陷渑池;西京大军不但退路断绝;粮草武器也得不到补充;最多支撑三四天也就崩溃了;所以卫文升的撤离如果当真是因为白发攻陷了渑池;那白发必将承受西京大军最为疯狂的进攻;这也是白发一再恳请明公必须在东线全力攻击的原因所在;唯有迫使卫文升陷入两线作战;西京大军无法集中力量突破渑池;我们才能围住对手;等到他们粮食武器耗尽;士气崩溃;军心丧失;这场决战的胜利便唾手可得。”

这些道理杨玄感岂能不知?但战场变幻莫测;一旦他的军队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实力大减;那如何西进关中?就算勉勉强强突破潼关;杀进了关中;又拿什么攻陷西京?拿不下西京;在关中无立足之地;又谈什么发展壮大?未来的一切都建立在今天的实力上;如果今天的实力都在这一仗中打没了;也就没有未来了;所以杨玄感的患得患失也在情理之中;他总是想利用白发去消耗西京大军;结果现在就变得优柔寡断了。

不过胡师耽的劝说还是起到了作用;这场决战还在进行;杨玄感在决战中所承担的任务还要完成;即便要利用白发来消耗西京大军;但前提是必须保证己方牢牢围住西京大军;如果让他们突围而走;这场决战就算失败了。

“传令诸军将;全力进攻。”杨玄感终于做出决断;“急告淮阳公和淮安公;他们冲在最前面;与敌军首尾相连;为拖住敌军;延缓敌军的撤退速度;请他们务必全力以赴;不惜代价展开攻击。”

“善“胡师耽躬身领命;暗自松了口气;不过一股不祥之念却悄然升起;如阴霾笼罩心头;让其倍感忧郁。



第五百三十三章老奸巨滑

六月二十九;上午;渑池;城外到处都是燃烧的火堆;浓烟滚滚遮天蔽日;整个城池被烟雾所笼罩;浓烈的难闻味道弥漫在空气中让人窒息难当。

郑元寿、独孤武都、韦福奖并肩站在城墙上;身后跟着一大群军官;大家的目光都望向城外;试图穿透烟雾看到敌踪;但一无所获。

这明显就是不对;城外堆放的粮草辎重不过绵延数里;且主要集中在城南和城东的空旷之处;就算叛军把它们一把火烧了;连续燃烧数个时辰后火势也该越来越小了;烟雾也应该越来越淡了;而不应该像现在这样;城池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大火;且火势越来越大;烟雾也越来越浓。这肯定不对;所有人都知道不对;叛军肯定在城外故意纵火;而纵火的目的无非就是困住渑池城内的军队;不让城内的军队杀出去;这样当西京大军调头杀回之时;叛军就不至于腹背受敌。

然而;真相当真如此?

“莘公;今粮草辎重尽数被毁;同轨公亦陷入包围;大军最多只能支撑两到三天;若他们不能在粮尽之前突破重围;则必定全军覆没。”独孤武都神色沉重;恭敬求教;“危难时刻;可有拯救之策?”

眼前一幕被郑元寿准确预测;但事实却比郑元寿预测的更为可怕;好在昨夜独孤武都和韦福奖都听进去了郑元寿的警告;没有怕麻烦;强行把一部分粮草武器和军队安置在了城里;结果侥幸躲过了一劫;否则恐怕都已葬身火海。事实胜于雄辩;郑元寿在独孤武都和韦福奖两位知情者心中的份量陡增;虽不至于敬若神明;但最起码在目前危难时刻;两人绝对唯其马首是瞻。

郑元寿阴沉着脸;一言不发。如此困境;他能有什么拯救之策?事情是给他说中了;但当时情形下;独孤武都和韦福奖能接受他的告诫;能把一部分粮草辎重和军队安置在城里;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当时是绝无可能把城外数万民夫及所有粮草辎重全部安置在城里;因为城池就那么大;根本容纳不下去;再说当时大军上下士气如虹;人人都想早点杀到东都;谁愿意来回折腾?有那个时间还不如多睡一下;结果这一睡就都去见阎王了。

郑元寿暗自叹息。战局一夜颠覆;形势恶劣到了极致;杨玄感有心算无心;设下这个大陷阱;必定做了精心准备;不出意外的话卫文升完了;西京大军也要全军覆没;接下来就轮到他郑元寿了;虽然城内的军队多达五千;粮草武器也较充足;但关键问题是;杨玄感在扫清西进关中路上的最大障碍后;还会滞留于东都?当杨玄感决定大踏步西进时;又有谁能阻止其西进的步伐?所以郑元寿的第一个念头是突围;是乘着杨玄感合围卫文升;前后夹击西京大军的紧张时刻;冲出渑池城;逃往陕城;与弘农的蔡王杨智积、潼关守军联手阻御杨玄感;反之;如果坚守渑池;全力接应卫文升突围;一旦失败;他和渑池城都将给西京大军陪葬;而杨玄感击杀他们之后;西进路上的阻碍就更小了。

然而;此策他只能烂在肚子里;不能说。如果城内只有他一支军队;他肯定逃之夭夭;但现在城内多了独孤武都和韦福奖;而这两位的切身利益与西京大军的生存存亡密切相关;不到山穷水尽走投无路之际;这两位无论如何也不会扔下大军逃离渑池;那不过是早死迟死的区别而已。

“若要拯救主力大军;首要之务就是坚守渑池。”郑元寿转目望向独孤武都和韦福奖;语气不容置疑。

他不能逃跑;独孤武都和韦福奖也不能逃跑;但并不意味着他们麾下的军官就不会逃跑;如果关键时刻城内有人临阵倒戈;献城投降;那就完了。实际上这种可能性很大;叛军夜间的偷袭非常成功;一击得手;如果仔细推敲;不难发现其中疑团重重;不能不让人怀疑有“内奸”。郑元寿不好当着一大帮军官的面怀疑城内有内奸;但他把“坚守渑池”做为头等大事来对待;足见他信心不足;而就目前城内的条件来说;坚守一段时间问题不大;当然;前提是内部团结一致。

郑元寿此言一出;独孤武都和韦福奖心领神会;一大帮军官们也是若有所思;约莫也能猜到郑元寿为何把坚守渑池做为首要之务。如果城池都守不住;还奢谈什么救援西京大军?但如果把主要力量都放在卫戍城池上;那又拿什么去救援西京大军?

郑元寿停了一会儿;威严的目光从众人脸上缓缓扫过;看到无人反驳或者提出建议;只好继续往下说。

“叛军偷袭渑池;烧毁了主力大军粮草武器。主力大军在没有粮草武器的补充下;最多支持三天;而昨日主力大军从马头山出发;一直杀到谷伯壁;又连夜奋战;消耗巨大;不出意外的话;主力大军在叛军的前后夹击下;最多支持两天;甚至更少;如此就迫使同轨公不得不以最快速度后撤渑池。某估计;从今天下午开始;在渑池和小新安城之间的某个地方;急速撤回的主力大军的先头部队;就会与偷袭渑池的叛军展开激战。”

郑元寿说到这里;举手指向城外的大火和弥漫在城池上空的浓烟;大声说道;“叛军纵火围城;无非是疑兵之计;目的就是恐吓我们;打击我们的士气;动摇我们的军心。我们若因恐惧而弃城逃亡;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渑池;就此彻底断绝了主力大军的突围之路;我们若胆小怯战;坚守不出;固守待援;叛军必能以最少兵力围城;其余兵力则全部用来围杀我们的主力大军;反之;我们若无畏无惧;誓死一战;集中力量出城攻击;偷袭渑池的这支叛军必然腹背受敌;陷入夹击之中;如此一来;战局迅速发生逆转;在小新安城一带;我们的主力大军被叛军包围;而在渑池东线;偷袭渑池的这支叛军却又被我们包围;双方实力接近;棋逢对手;接下来就是一场血腥激战;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

目下战局经郑元寿这样分析和推演之后;己方不但没有陷入绝境;反而可以利用叛军的陷阱;与叛军决一死战;只是这一仗就很惨烈了;己方主力粮草武器断绝;必须在两天时间内击败叛军;所以他们只有拼命;将士们只能疯狂厮杀;以命搏命;死里求生;而叛军本想利用陷阱打个漂亮的伏击围歼战;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战果;哪料到碰到一群不要命的疯子;弄巧成拙;歼灭战打成了遭遇战;最终只能以两败俱伤甚至是玉石俱焚而收场。

独孤武都目露坚毅之色;他没有选择;为了拯救圣主;拯救东都;为了击败杨玄感;尽快结束这场风暴;他只有牺牲西京大军;即便把西京大军打得全军覆没也在所不惜。

韦福奖的脸色很难看;神情很复杂。早知道郑元寿会拿出“玉石俱焚”之计;之前他就应该堵住郑元寿的嘴;不给他说出来的机会。

郑元寿太阴狠了;此计摆明了就是要置西京大军于死地;要给关陇人以重创。这一仗实际上就是关陇贵族集团内部两大保守力量之间的自相残杀;无论是两败俱伤还是玉石俱焚;杨玄感都完了;而西京方面也是损失惨重;关陇本土贵族集团饱受打击;而更严重的是;朝堂上保守力量的实力会因此遭到巨大削弱;这让关陇人在风暴后的政治清算中处于不利处境;在新一轮政治格局的形成过程中也无法赢得有利地位;相反;山东人和江左人却乘机捡了个大便宜;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他们利用这场风暴攫取到了最大利益;而处心积虑利用这场风暴攫利的关陇人却遭到了沉重打击。

然而;此时此刻;韦福奖如何反对?反对的结果不但改变不了西京大军的覆灭命运;还把自己搭进去了;但韦福奖也无法支持;支持的结果同样改变不了西京大军覆灭的命运。韦福奖一筹莫展;之前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战局会发展到这一步;关陇本土贵族作茧自缚;竟然自己把自己玩死了。

郑元寿和独孤武都看到韦福奖那张阴沉的脸;就知道他的态度了。独孤武都不敢犹豫;当即表示支持;现在他麾下的人马最多;而郑元寿帐下的卫士战斗力最强;韦福奖所领的关中乡团宗团在人数上比不上独孤武都的京辅地方军;在战斗力上则远逊于卫府精锐;所以只要独孤武都坚决支持郑元寿;韦福奖就只有俯首听命了。

“莘公;何时出城攻击?”独孤武都也不再征询韦福奖的意见了;马上与郑元寿商量攻击之策。

郑元寿却瞥了韦福奖一眼;语含双关地说道;“若要出城攻击;首先就要确保城池的安全;所以我们首先要确定;谁留下守城?”

独孤武都忍不住就想骂人了。你个老家伙;算计完了韦福奖;又来算计某;岂有此理



第五百三十四章渑池城外

韦福奖肯定不能留下来守城;看他那态度就不能放在背后;风险太大了;一旦关键时刻背后捅上一刀;性命就没了。

韦福奖自己不能留下;就一定会拽上郑元寿;主意是郑元寿出的;即便要与杨玄感同归于尽;也要把郑元寿拉上陪葬。再说郑元寿出自山东豪门;韦福奖出自关中韦氏;山东人和关陇人之间根本就没有信任可言;即便两家有姻亲关系;但政治婚姻解决不了利益冲突问题。这次西京方面就是冲着东都来的;要摧毁东都;而东都的兴衰存亡直接关系到了荥阳郑氏的利益;双方当然要大打出手;毫不留情了。

如此留守城池的只有独孤武都。按道理留守城池是好事;毕竟据城而守有生命保障;出城野战就非常危险了;刀箭无眼;一不小心就玩完了;但对独孤武都来说就不是好事了;他帐下兵力多;守城用一千兵绰绰有余;剩下军队都要跟着郑元寿出城作战;由郑元寿指挥;可想而知;郑元寿当然“物尽其用”;用京辅军队冲锋陷阵;如果这一仗打得玉石俱焚;最后这支军队也就所剩无几了。自己的孩子自己疼;京辅军队就是独孤武都的“孩子”;他当然不愿看到自己的孩子都死在战场上。

不过事已至此;他已表态坚决支持郑元寿;这时有心反悔也来不及了;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忍气吞声;暗自把郑元寿骂得狗血淋头。

韦福奖倒是“默契”配合郑元寿;两人一唱一和;就把守城重任“交”给了独孤武都。

独孤武都的脸色也难看了;你们俩一起打我的脸;我岂能不怒?但大局为重;我忍了;接下来就是一场血战;我看你们谁能笑到最后。

“莘公;何时出城攻击?”独孤武都再一次问道。

“稍安勿躁。”郑元寿摇手道;“我们先示敌以弱;做出坚守不出之假象;只待我主力大军杀来;城外叛军陷入苦战;尾难以兼顾之时;我们便倾力杀出;还他们一个突然袭击;如此必能一击致命;一战而胜。”

渑池城外;谷水河堤上;李风云、李密、袁安与甄宝车、徐十三、郭明、夏侯哲等联盟总管站在树荫下;也在激烈商讨攻敌之策。

李风云的偷袭之策成功了;但并没有赢得一片喝彩之声。之前他的这一计策也引起了总管们的诸多争论;没有赢得一致支持;而争论的焦点就是偷袭时间是否合适;是否应该在西京大军拿下渑池后的第一个晚上就展开攻击。

过早攻击会产生两个严重后果;如果西京大军东进度缓慢;在拿下渑池后的当天晚上;渑池城下不但有粮草辎重;还有数千乃至上万军队;那么偷袭就有可能失败;偷袭失败也就意味着决战之策的失败;反之;如果西京大军急东进;偷袭成功了;西京大军失去了粮草辎重;陷入了腹背受敌之困境;但西京大军因为没有与杨玄感连番苦战;体力尚存;会疯般地展开反攻;拼命向渑池方向突围;这将给联盟军队造成巨大损失。所以一些总管认为;应该先让杨玄感把西京大军引诱到函谷关下;以连番苦战来消耗西京大军;然后联盟军队再偷袭渑池;断绝西京大军的退路;这时西京大军虽然还有粮草辎重;还能支撑一些时间;但精疲力尽;已经难以抵达杨玄感和联盟军队的前后夹击了;如此便能以最小代价赢得最大战果;皆大欢喜。

李风云一口否决;理由很简单;联盟军队已经没有更多时间留在东都战场上了;必须尽快离开;否则随着形势的急剧变化;联盟军队极有可能被卫府军包围在东都城下;有全军覆没之危。

李风云拿出了两个由李密带来的最新消息;一个消息来自杨玄感;有证据证明;东莱水师正增援而来;距离东都近在咫尺了;这也是杨玄感迫不及待与西京大军进行决战的原因所在;也是联盟军队必须尽快离开东都战场的原因所在。另一个消息则来自吕明星;吕明星拿下了金堤关;为联盟军队撤离东都战场打开了通道;但韩相国和宋豫义军背信弃义;越过天堑防线;沿着通济渠南下返回老家了。吕明星兵力有限;孤立无援;短时间内坚守金堤关还有些把握;但时间一长;卫府军四面杀到;他就无力坚守了;只能撤离;否则他就完了。吕明星一旦撤离了金堤关;联盟军队东撤之路就断了;最后只能南下逃亡豫州;而由豫州北上;不但路途遥远;还要一路翻越通济渠等重重阻碍;时间太久;而时间一久;变数就大;一旦圣主和远征军归来;封锁了大河水道;这支联盟军队上不着天、下不着地;麻烦就大了。

李风云有威信;拿出的理由又很充分;而且他信誓旦旦承诺;一定会想尽办法保存实力;同时还会密切配合杨玄感全歼西京大军;总管们当然相信他;最终还是达成了一致;无条件遵从李风云的决策。

偷袭成功了;实现了战前目标;但之前总管们担心的隐忧也一一出现。

据俘虏交待;京辅都尉独孤武都和京兆赞务韦福奖当夜都率军驻扎于城内;还有一部分粮草武器也被运进了城内。这一消息让李风云等人非常重视;经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