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隋-第3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后就散会了,至于大家所期盼的北征具体怎么打,李风云只字未提,韩世谔也是闭口不谈,这与往日大战前大家围在一起具体商讨多番推演攻击之策的场景完全不一样,所以出身风云联盟的将领们很奇怪,但略一思考也就明白了,原因无他,担心泄密。新近加入联盟的军队清一色来自塞外,尤其奚族诸部贵族,谁敢说这里就没有奸细或图谋不轨者?



十一月初二,松山要隘。

天气说变就变,昨天还晴空万里,今天就阴沉沉的,冰寒刺骨。

李风云披着毛氅,站在城楼上,极目远眺皑皑雪山,心情有些激动。

出塞至今,战果丰硕,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但上苍不可能一直眷顾联盟,运气也总有穷竭之时,此刻仓促北征弱洛水,困难重重,危机四伏,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一败涂地,然而联盟上下在自己的坚持下,还是给予了支持,究其原因,无非是突厥人太强大,安州实力不济,而安州弹丸之地,底子太差,短期内根本不足以壮大到对抗突厥,唯一办法就是求助于中土,而若想赢得中土的帮助,安州必须证明自己的价值,就必须横扫弱洛水称霸东北。

眼下时机非常好,可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称霸东北的机会,而这个机会说起来还是中土创造出来的。

东胡诸种之所以在强者夹缝中活得有滋有味,关键就是钻了强者对峙的空子。中土与突厥对峙,又对高句丽鞭长莫及,而强行拿下东北,打破对峙平衡,挑起战争,后果很严重,得不偿失,退一步说,就算中土拿下东北,但在突厥和高句丽的夹击下,也难以发挥东北的战略价值,很鸡肋。所以为了破局,中土西征结束后,调过头来就打高句丽。摧毁高句丽,打破对峙平衡,中土与突厥角逐东北,东胡诸种就必须站队,东北大乱,如此中土即便拿不下东北,也能最大程度发挥东北的战略价值,利用东北来遏制和削弱突厥人。

然而中土骄横自大,马失前蹄,一头栽倒在高句丽,摔了个鼻青脸肿,于是恼羞成怒,欲罢不能,陷在高句丽进退两难,不但未能实现预期目标,还引发了一系列恶果。

但是,这场战争重创了高句丽,打破了诸强在东北的对峙平衡。这种状况下,虽然中土的一只脚还陷在高句丽,暂时没办法拔起来踩进东北,却拉开了东北大乱的序幕,首先跳出来的就是奚王阿会正,他要乘此良机横扫弱洛水,称霸东北。只是阿会正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个世上还有李风云这种恐怖妖孽的存在,还有一只凶狠的恶狼从长城内冲了出来,于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奚族和安州都被李风云一口吞了下去。

阿会正错失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而李风云却紧紧抓住了这个机会,接下来他只要将其转化为累累战果,则未来可期。

一想到未来的美好前景,李风云情难自禁,心潮起伏。问世上,谁能抓住这个机会?谁又能在东北这块地方创造奇迹?唯有自己这个从历史长河中畅游而来的奇人异士。此刻,远在蟠龙堡的李子雄面对辉煌战果,恐怕也已经目瞪口呆了,对当初毅然决定与自己一起北上出塞的英明决定欢呼不止。

李风云想到惬意处,脸上忍不住露出得意之色。这时,他才注意到身边几个兄弟的争论声已经越来越大。

呼延翦、米庸、斛律霸、井疆六斤蜚、若干大斧、山松子,六个生死相依的兄弟,历经生死磨难,再次聚首并肩作战,心情之好可想而知。

“首要攻击目标当然是少郎河。”呼延翦很兴奋,挥动着右手,大声说道,“拿下少郎河,我们风驰电挚,渡过冰封的弱洛水,直杀饶乐城,打步利设一个措手不及,然后直杀狼河,直捣霫虏祖地狼城,如此则大局可定。至于契丹虏,之前已与奚族打个两败俱伤,之后又南下报复攻打七金山,早已疲惫不堪,难以为继,看到我们大举进攻,必定畏之如虎,仓惶东逃,根本不敢与我们交战,所以如果我们首先攻打契丹虏,虽然可以势如破竹,挡者披靡,但契丹虏闻风而逃,一避千里,就算我们穷追不舍,疲如奔命,也难以取得较大战果,最终不但未能重创契丹虏,反而给弱洛水北岸的突厥人和霫虏赢得了充足时间,这对我们北征大大不利。”

“此言差矣。此次北征,可不是我联盟一支军队,还有辽东镇戍军。”米庸神情冰冷,但眉宇间却难掩激动之色,“正如你所言,东进打契丹虏,可能一追千里,而北上打突厥人和霫虏,同样面临这一难题。塞外诸虏面对强敌,通常都采用避敌锋芒、诱敌深入、伺机反击之策,轻易不会正面决战,所以在我看来,不论是东进还是北上,我们最大弱点就是不敢也不能深入千里,毕竟我们实力有限,时间更有限,最好的办法就是速战速决,一战而定,一旦掉进敌人陷阱,北征久拖不决,久战无功,则战机必失,功亏一篑。”

“中枢显然看到这一点,所以命令辽东镇戍军公开介入东北战场,以配合我们横扫弱洛水,其目的正是要断绝契丹虏的退路,迫使契丹虏投降。只要契丹虏投降,我们实力大增,三路大军同时越过弱洛水,直杀狼河,则突厥人不堪一击,只有逃亡,而霫虏必然分裂,霫虏诸部看到大势已去,也唯有以投降来换取生存。如此北征目标实现,东北唾手可得。”

“剑兄,你太乐观了。”山松子不假思索地反驳道,“东胡诸种是大漠的有力别部,它们的主人是突厥人,而更重要的是,突厥人对东北尤其是弱洛水两岸的控制力要远远大于中土,所以在南北大战没有爆发、南北双方没有分出胜负之前,东胡诸种是否敢于冒着身死族灭的危险背叛突厥?奚族就在安州,毗邻长城,打不过突厥人还有一条退路,而契丹虏和霫虏就不行了,一旦突厥人大兵压境,疯狂屠戮,它们就完了,所以我认为,以契丹虏的狡诈,即便陷入我们和辽东镇戍军的夹击,也不会轻易投降,最大的可能是北渡弱洛水,与突厥人、霫虏携手结盟。”

米庸冷笑,质问道,“如此说来,你与小枪意见一致,目标狼河,先打突厥人和霫虏?你就不怕深入千里,陷在狼河难以自拔?”

山松子摇摇手,从容说道,“有句话剑兄说对了,北征若想实现预期目标,必须速战速决,一战而定,如果久拖不决,久战无功,则必然功亏一篑,所以我们的攻击之策必须建立在‘速战速决、一战而定”上,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追着敌人打,而是把敌人诱出来打,让敌人追着我们打,化被动为主动,然后……”山松子张开五指,用力一捏,“一网打尽,毕其功于一役。”

此言一出,争论声霎时停止,六个兄弟你望着我,我望着你,苦笑连连。计是好计,但实际上执行难度非常大,因为塞外诸虏毕竟实力有限,从来不打没把握的仗,输不起啊,所以向来以游击为主,非常狡猾,联盟大军想把它们诱出来一战而定,实在比登天还难。

“你做梦去吧。”若干大斧毫不留情地冲着山松子一摆手,“让敌人追着我们打,你当敌人是眼睛朝天的痴儿啊?”

于是群起而攻之,山松子很快就被一帮兄弟的唾沫星子淹没了。

李风云笑而不语,只是脸上的笑容意味深长。

=(未完待续。)

第八百六十九章事在人为

兄弟几个吵闹了一阵,看到李风云始终不说话,于是把矛头对准了他。

“刀兄,明日就要出关了,这一仗具体怎么打,能否透露一二?”呼延翦拱手问道。

李风云抬手指向山松子,“斧兄分析得很清楚,若想在最短时间内横扫弱洛水两岸,实现预期目标,唯有把敌人诱出来打,毕其功于一役,否则敌人避而不战,一退千里,拖也把我们拖死了。”

兄弟几个略感惊讶,同时望向山松子,心道这个憨货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道理是对的,却没有实施可能,毕竟我强敌弱,任你使出百般招数,敌人也不会上当中计,伸长脖子任你宰杀。只是同样的话从李风云的嘴里说出来,意义就不一样了,他们和山松子做不了的事,并不代表李风云也做不了。自榆林事变以来,李风云便展示出无与伦比的天赋,带着他们穿过一道道鬼门关,九死一生,历经磨难,创造出一个个惊人奇迹,今天更是击败奚族占据安州,在称霸的道路上踏出了坚实一步,未来谁敢说李风云就不能兑现当年对死去袍泽的承诺,报仇雪恨,啸傲天下?

“刀兄,这个似乎不可能……”米庸眉头紧皱,质疑道,“我们以摧枯拉朽之势击败奚族,攻占安州,如今又击败了碛东南牙旗的突厥大军,这足以证明我们实力不俗,背后有中土的大力支持,所以此次北征,就算我们示敌以弱,敌人也不会上当,势必行拖延之计,等待局势变化。”

“东胡诸种是大漠的有力别部,东北关系到了牙帐切身利益,始毕可汗和牙帐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别部,不会毫无底线地向中土妥协,以免损害自身权威,危及到突厥汗国的稳定,由此不难推测,明年开春东北局势必然有变。这也是我们急于北征弱洛水的原因所在,而我们能预见到的,东胡诸种当然也能看到,他们当然不会与我们大打出手,必然消极防御,且战且退,所以想把他们诱出来打,根本就不可能。”

李风云笑笑,不以为然地说道,“事在人为,在结果没有出来之前,一切皆有可能,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努力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看到几个兄弟面色阴郁,信心不足,李风云挥手说道,“当年我们秘军陷入重围,以为必死无疑,要全军覆没,结果我们七个人硬是杀出一条血路,逃出天生;后来我们兄弟藏身松漠,发展壮大,打算据东北而称霸,结果被一群北虏四面围杀,狼奔豕突而逃,以为今生再无报仇之可能,但今天呢?今天我们距离称霸东北已近在咫尺,我们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所以千万不要失去信心,在我看来,这世上没有我们兄弟做不到的事,也没有我们兄弟杀不死的敌人。”

遥想当年往事,兄弟几个相视而笑,信心陡增,豪情万丈。



深夜,奚族阿会部选锋控弦抵达松山要隘,驻扎山谷之中。

阿会川、阿会拾稼和阿会阿勒连夜叩关,请求拜见李风云。

昨日大联盟北征军议,阿会部独立成军,独自攻打少郎河,这完全出乎阿会部的预料,虽然从保密考虑,统帅部核心层并没有公布具体的北征攻击之策,但阿会部既然以偏师身份出现在北征战场上,当然是独立作战,如此便极有可能陷入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绝境之中,有全军覆没之危。

参加军议的阿会川不敢公开质疑统帅部的决策,更不敢公然指责李风云出尔反尔背弃承诺,毕竟除了统帅部核心层几个人外,谁也不知道北征到底怎么打,或许李风云已经给阿会部做了统筹安排,所以阿会川闭紧了嘴巴,军议结束后便匆忙报于阿会正。

阿会正倒是从容,以他的分析,联盟北征首要目标是契丹人,先把契丹人赶离托纥臣水,然后集中力量与突厥人和霫族联军作战,而步利设阿史那咄尔面对兵力众多的联盟军队,毫无胜算,必然避敌锋芒,诱敌深入,想方设法拖住和消耗联盟军队,只待牙帐出兵支援,便可逆转危局。这种局面下,联盟北征的战果主要是占据了大片土地,却未能击败或征服对手,看上去战果不错,实则意义不大,只要突厥人再次大兵压境,直扑安州,则此次北征战果必然丧失殆尽。

既然如此,李风云和联盟高层为何还要发动北征?阿会正推断,中土可能要发动南北大战,在大战爆发前,以东北战场为陷阱,一方面蓄意打击突厥人的有力别部,打击和削弱大漠实力,一方面则试探突厥人的虚实和底线,如果突厥人妥协,忍气吞声放弃东北,竭尽全力维持南北关系,集中力量于大漠方向严阵以待,则南北大战有可能推迟,反之,南北双方就此契机撕破脸,南北大战轰然爆发。

若未来东北局势的发展是前者,则对阿会部有利,反之,若阿会部不能及时站队,必定灰飞烟灭,但就目前局势而言,奚族和阿会部实际上已经背叛突厥汗国,阿会部别无选择,只能倒向大联盟,依托大联盟而生存。

因此阿会正要求阿会川,连夜带着本部控弦赶赴松山要隘,追上北征选锋军,主动问计于李风云,表达追随之诚意,请求李风云兑现承诺给予帮助。

李风云召见了阿会氏三将。

阿会氏三将跪拜于地,信誓旦旦要加入北征选锋军,跟着李风云浴血厮杀。

李风云伸手相请,但三将拒不起身,有以身相逼之意。李风云很不高兴,既然你们执意要跪,那就跪着吧。

斛律霸现在是李风云的亲卫天狼骑统领,随侍于李风云身边,形影不离,看到阿会氏三以身相逼,也是十分不悦,厉声质问,“你们竟然怀疑狼帅居心叵测?”

言下之意,你们三个深夜叩关拜见李风云,非要加入北征选锋军,非要跟着李风云征战,肯定是阿会正的授意,那么不难估猜到,阿会正势必认定统帅部让阿会部独立成军攻打少郎河,有置其于死地之嫌,认为李风云背信弃义,没有兑现当初的承诺,于是让你们三人不惜以身相逼,试图迫使李风云让步。

三将跪在地上,一言不发,算是默认了。

斛律霸冷笑,“你们未免自视甚高,如果要屠灭阿会部,狼帅还需要借刀杀人?”

阿会川忍不住了,抬头辩解道,“我们信得过狼帅,但信不过其他人。”

斛律霸哑口无言。此次李风云带着马军主力先行出征,其他军队皆由韩世谔指挥,包括阿会部也受韩世谔节制。韩世谔顶着他父亲中土名将韩擒虎的显赫“光环”,倍受尊崇,可以让联盟将士尤其是奚族诸部,切实感受到大联盟的背后有中土的鼎力支持,可以大大鼓舞士气激励军心,这对大联盟来说是件好事,但对阿会部来说就不是好事了,因为当初向阿会部做出承诺的是李风云,而不是这个让他们惊恐畏惧的韩世谔。

李风云能够理解,但事关北征机密,不该说的不能说,一旦机密泄露,此次北征实现预期目标的希望就更渺茫了。

李风云想了一下,问道,“阿会部对此次北征和未来东北局势的发展有何看法?”

这实际上就是问阿会正的看法。阿会正授意三将以身相逼,看似莽撞激进,实则也有效忠的意思。直接把几千控弦的性命交出来,为的就是能够换取李风云的更多信任,而这绝不是因为阿会正屈服了,应该是他对形势有了新判断。

阿会川也不隐瞒,详细讲述了阿会正对此次北征和未来东北局势发展的分析和判断。联盟军队在安州已经收复,并且在击败碛东南的突厥大军,已经确保自己立足安州后,却依旧不顾疲劳、不计后果、马不停蹄地北征弱洛水,足以证明中土的目标并不是安州或者东北,而是要借东北乱局来试探突厥人的虚实和底线,其真正目的是发动南北大战,所以阿会部毫无选择,必须未雨绸缪,尽快站队。

李风云暗自赞叹,眼前更是豁然一亮。这个阿会正不愧是奚族的一代豪雄,对未来东北局势的看法果有独到之处,而这给了李风云一个借鉴,一个新视角,既然阿会正能得出这种结论,那么圣主和中枢呢?始毕可汗和牙帐呢?是否也会从各自的立场和视角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否也把东北战场做为南北大战爆发前,彼此试探的前沿阵地?

若是果真如此,自己的回旋余地就大了,就能在两强之间左右逢源,给自己牟取到最大利益。如此一来,自己之前所拟的北上发展大计就要做出相应调整,尤其塞外发展壮大之计,更是要依据新形势拟制一个新计策,而在这个新计策中,飞狐留守军团就要顺应形势的发展,尽快出关。

这是李风云第一次在飞狐军团是否继续留守燕北一事上,产生了动摇。

考虑良久,李风云亲自把阿会氏三将扶了起来,郑重其事地说道,“我相信阿会部的选择,但请你们也务必相信我。我之所以让你们独自攻打少郎河,无非就是以你们为诱饵,诱惑突厥人和霫族联军南下弱洛水,掉进我们的陷阱。”

阿会川很惊讶,犹豫片刻,还是说道,“狼帅,我们已经分析过了,你也同意我们的分析,诱敌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李风云微微一笑,“事在人为,一切皆有可能。”

=(未完待续。)

第八百七十一章突然发现

十一月初三,安州,松山。

上午,李风云率北征选锋马军出关,踏着积雪,翻山越岭,向落马河进发。

紧接着,阿会川带着阿会部控弦出关,于关外扎营。

午时前后,韩世谔带着联盟统帅部,在虎贲军和风云军的前后扈从下,出现在关隘之下,而在他们的后方,崇山峻岭之中,联盟各路大军、阿会部数万族众和运载粮草辎重的数千部大车,正依次而来,绵延数十里不绝。

晚上,诸军总管奉命齐赴关内,参加统帅部军议。

北征已经开始,大军出了松山,就是弱洛水两岸广袤土地,就要与东胡诸种展开面对面的厮杀,所以这次军议肯定是关于北征的一系列具体攻击之策,诸军总管因此兴奋不已,议论纷纷,各种猜测。

韩世谔穿着黄色戎装,神情严肃,目光倨傲,缓步走进大堂,居中而坐,威风凛凛。

大堂上霎时安静下来,鸦雀无声。诸军总管表情肃穆,正襟危坐。

司马袁安、参军事李孟尝、监军慕容知礼随后走进大堂。慕容知礼坐在了韩世谔的下首。李孟尝主持军议,礼节性地向诸军总管道了辛苦,然后请司马袁安就出关后北征大军的一些具体部署做详细讲解。

袁安走到地图前,先说松山。

松山方圆数百里,东西就长达两百余里,其中有狐河和阴凉河,由南向北,流入落马河。落马河就在松山北麓,源自平地松林,由西向东,汇入托纥臣水。而在落马河的北部还有一条河,与落马河平行,叫卓索河,它同样源自平地松林,由东向西,也流入落马河。

如此一来,就出现了一个奇特地形,在一处不到三十里长的河段内,狐河、阴凉河、落马河、卓索河,四水依此相汇,而这里就是赤峰津口,就是由松山进入弱洛水两岸广袤平原的必经之地。

自鲜卑进入中原以来,安州就是中土的疆域,而松山就是安州与东胡诸种的边界,松山要隘就是扼守南北的关卡,赤峰津口则是南北双方互市之地,属于两不管地带,东胡诸种、商贾、盗寇、逃犯频繁出没,鱼龙混杂,但也促进了津口的扩张,久而久之,也有了不小的规模。

中土一统过程中,东胡也三分天下,奚、霫和契丹三族鼎立,松山随即成为奚族和契丹的边界,两族屡有冲突,战事不断,赤峰津口随即在战火中化做废墟,如今虽然被奚族所控制,但只剩下一个摆渡功能,仅仅驻扎一队前哨斥候而已。

袁安介绍完了松山及其北麓地形之后,手指地图上的赤峰津口,大声说道,“北征大本营就设在这里,近期将在冰封河面上架桥,以确保粮草辎重安全及时运抵前线。”

接着袁安的手指沿着地图上的落马河西移,停在了落马河与托纥臣水的交汇处,“赤峰津口一百余里外就是落马城,也是契丹八部遥莱部的首府所在。大总管亲率选锋军,正日夜兼程杀奔落马城,打算出敌不意攻敌不备,打契丹人一个措手不及,力争一鼓而下,一战而定。”

“此后,北征大军将兵分两路,东路由大总管所率选锋军攻打契丹,北路则由新义公统率主力,北上攻打霫虏。”

“大总管攻陷落马城后,马不停蹄,继续东进,攻打契丹人的长汉城。长汉城是契丹最强部落出伏部的首府所在,也是契丹大贺氏联盟的中心,距离落马城大约两百五十余里。之后,大总管将率军沿通剌河而下,狂奔三百余里,直杀契丹迭剌部首府蟒牛城,竭尽全力给契丹以重创。”

“北路则以阿会部为选锋,北渡卓索河、苍耳河,直杀少郎河,奔行三百余里,直扑契丹遥辇部首府所在乌丹城。”

“木昆部控弦由处和苏支统率,随后跟进,以为支援。”

“联盟虎贲、风云、骠骑及第二、第三、第四军、安州军依此推进,迅速北上。”

袁安下达完具体命令后,军议接近尾声,这时轮到韩世谔说话,本以为他要做一番鼓励动员,哪料韩世谔言简意赅,就说了一句话。

“明日,各军北进。”



十一月初四,河北,高阳宫。

行宫接到左武卫将军崔弘升急奏,安州于十月二十七在鬼方战场上击败了碛东南牙旗的突厥大军,并把鬼方大战的经过及初期战果,以及此战对安州乃至东北局势所造成的影响,详细告知。

而鬼方大战的结果同样对中枢之前所拟的决策造成了影响。安州战果越大,谈判筹码越多,长城内就越被动,因此中枢若想年底前彻底解决飞狐叛军,就必须加快解决速度,不能延误耽搁,以免夜长梦多。

崔弘升在急奏中述说了谈判经过以及初期成果。他的离间计虽然实施了,但因为以李子雄为首的贵族并未实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