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隋-第4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南北大战的悲观预测。

李风云预测,南北大战不但要在明年爆发,而且还是东、西两部突厥夹击中土。如果这一预测变成现实,中土的胜算就不大,而更严重的是,河北乃至整个山东因为三年的东征已经付出了惨重代价,如果明年又爆发南北战争,山东雪上加霜,根本没有喘息时间,结果可想而知,忍无可忍的山东人极有可能掀楸叛乱大潮,山东在内外敌人的夹击下烽烟四起,生灵涂炭,这对山东豪门世家来说利益损失之大就无法估量了。

于公于私,博陵崔氏都需要南北大战的胜利,都需要中土的稳定和统一,所以崔弘升权衡再三,毅然上奏圣主,主动请缨参加第三次东征,决心抢在南北大战爆发前,竭尽全力赢取圣主的信任,不惜代价抓住军权,为明年南北大战做好准备。

崔弘升主动请缨,愿为东征选锋一往无前,以实际行动支持圣主。

此举影响甚大,尤其对河北、幽燕豪门世家的立场和态度必将起到一个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圣主因此非常高兴,当即应允,诏令左武卫将军崔弘升立即赶赴辽东大本营,与右武卫大将军李景、左御卫将军薛世雄等共同做好第三次东征的前期准备,只待命令下达,即率选锋军强渡辽水,直杀平壤。

李风云如愿以偿达到了目的,接下来就是双方之间的深入合作了,而合作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了此仗胜负,崔弘升当然高度重视,遂派崔钰、崔九再赴安州,与李风云具体商讨。

李风云不再隐瞒,把自己取间道奔袭平壤之计如实告知崔氏。

崔钰和崔九十分惊讶,这个攻敌之策完全出乎他们的预料。

之前李风云说服崔弘升参加第三次东征的理由是,他将率十万汉虏大军远征高句丽,并充当攻击选锋,为崔弘升扫清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这个理由崔弘升基本相信,因为崔钰、崔九曾亲赴赤峰总营亲眼看到了李风云的真正实力,而飞狐这边也还有数万人马,所以李风云的确有能力凑足十万大军,但关键是,李风云要信守承诺,愿意倾力远征,愿意带着十万大军远征高句丽。

现在辽东大本营的远征军也不过十余万人,加上齐王的亲卫军,圣主的禁卫军,总兵力也只有十五万多人,这种状况下,如果李风云带着是十万大军加入东征战场,并且冲在最前面,一路过关斩将,攻城拔寨,的确?以起到决定性作用。

但这怎么可能?安东不要了?就靠裴世矩一个人唱空城计?抑或,李风云有意避敌锋芒,把安东拱手相让,跑到高句丽的废墟上称王称霸?

“计是好计。”崔家十二娘子黛眉紧皱,沉思良久,问道,“既然取间道奔袭,必然隐藏行迹,军队就要少而精,否则不要说隐藏形迹了,就连粮草都解决不了。既然军队少而精,请问,你率多少军队远征?还是十万大军远征高句丽?”

“当然。”李风云不假思索地说道,“没有十万大军,某如何搬空平壤城?”

“你还敢骗儿?”崔钰厉声喝叱道,“你率十万大军远征高句丽,谁来镇戍安东?安东不要了?”

“安东稳如泰山。”李风云说道,“闻喜公留镇安东,谁敢捋其虎须?再说还有刚刚从飞狐出关的数万大军,他们驻防于平地松林和松山一线,向西可阻御碛东南牙旗的突厥人,向北可兼顾东胡诸种,万无一失。另外,此次远征,某还要带上步利设阿史那咄尔的突厥控弦,一部分奚族、契丹和霫族诸部控弦,把可能威胁到安东稳定的内部风险将到最低。”

刚刚出关的飞狐大军不参加东征,要留守安东?崔钰和崔九四目相顾,眼里不约而同地掠过一丝阴影。

崔钰的脸色顿时冷了下来,厉声喝叱道,“白发,如果飞狐军队留守安东,你哪来的十万大军远征高句丽?”

“某岂会骗你?”李风云毫不犹豫地驳斥道,“中土第一次东征,号称百万大军,焉能有假?”

崔钰和崔九勃然大怒。疏忽了,还是给李风云骗了,十万大军与十万精兵根本就是两回事,只是当初双方没有说清,如今各执一词,却难分对错。

崔钰怒极而笑,质问道,“那你能否告诉儿,你十万大军到了平壤城下,不但粮草已绝,将士更是疲惫,如何攻城?又能攻几天?”

李风云笑了,摇摇手,好整以暇地说道,“这是机密,恕某不能透露。”

崔钰气极,刚想张嘴怒叱,却被李风云伸手相阻,“有一点你说的很对,某的十万大军长途跋涉后,疲惫不堪,粮草也可能断绝,若无必胜手段,攻打平壤纯属找死,所以请你相信某,某虽然胆大包天行险一搏,但也不会无视十万兄弟的生死,某还是有些把握的,退一步说,即便某不能一鼓而下攻克平壤,亦会与平壤打个两败俱伤,足以为黄台公拿下东征头功铺平道路。”

李风云言辞真切,崔钰也冷静下来,仔细一想也确实如此。李风云每每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看上去都是殊死一搏,不成功则成仁,但实际上如果认真推敲其中的关键,还是能够发现一些隐藏在死局绝境背后的战机,只是这些战机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就连发现都困难,更不要说抓住了,而李风云的优点就在于他不但能够敏锐地发现战机,还能及时捕捉到稍纵即逝的战机,这就是天赋,无与伦比的天赋,不服不行。

崔钰要做出决断,但这个决断关系到父亲崔弘升的切身利益,更关乎到博陵崔氏的未来,不能不慎重。

崔九看到崔钰沉思不语,于是询问李风云,“你打算何时出征?是否等到中枢做出决策,圣主下达诏令之后?”

李风云摇头,郑重回道,“十天内,某将北上赤峰,率军远征。如果一切顺利,四月底,也就是两个多月后,某将杀到平壤城下,打高句丽一个措手不及。”

崔钰吃惊了,脱口而出,“这么快?都不等圣主诏令?”

崔九却是恍然。李风云这头狼太可怕,估计早就盯上奄奄一息的高句丽了。不管有没有圣主诏令,李风云今年的目标都是高句丽,都要拿高句丽来喂饱自己,如此说来,李风云肯定早有布局,有胜算,崔氏这次只要默契配合,应该能在东征战场上满载而归。

“四月底?”崔九迟疑少许,说道,“中枢至今没有做出决策,所以四月底之前,东征大军恐怕难以渡过辽水。”

“的确有些困难。”李风云说道,“虽然安东以十万大军加入第三次东征,有力帮助圣主和中枢解决了东征兵力不足问题,已经不需要再从国内征调军队了,但粮草辎重的调集和运输依旧需要时间,正常情况下,东征大军四月底之前,的确不具备强渡辽水的条件。”

崔九当即问道,“计将何出?”

“就目前形势而言,圣主虽然想灭亡高句丽,雪洗前耻,但现实情况不允许,所以第三次东征的目标估计也就是以武力逼迫高句丽投降而已,这样可以勉强扳回一点颜面,不至于让圣主灰头灰脸地返回东都。由此推及,第三次东征不论在中枢层面还是在军方内部,都会受到各种干扰和掣肘,真正想奋勇杀敌灭亡高句丽者寥寥无几,这种不利情况下,如果黄台公挺身而出,义无反顾,率先渡过辽水……”

崔九心领神会。

崔钰却质问道,“我家大人率先渡河,岂不有孤身深入之危?”

李风云看了她一眼,笑道,“孤军深入的不是你家大人,而是某。”



第九百八十二章箭在弦上

二月十四,裴世矩急召李风云,宣告圣主诏令。

诏令即日起,建立安东大都护府,总揆安东军政,其下辖四个羁縻州府,即安州总管府、松山都督府、松漠都督府和饶乐都督府,统领四支边军,分别为镇戍安州府的鬼方军、镇戍松山府的赤峰军、镇戍松漠府的长汉军和镇戍饶乐府的黑狼军。

所谓羁縻就是以武力控制为“羁”,以利益抚慰为“縻”,说白了就是极尽威逼利诱之手段控制东胡诸种,但考虑到现实状况,又必须因俗而治,必须给予诸虏自治权,以最大程度维护边疆稳定。

黄门侍郎裴世矩兼领安东大都护,全权负责在安东地区抚慰诸藩、辑宁外寇、觇候奸谲和征讨携贰等事宜。

撤消安东都尉府,原安东都尉李平原出任安东副大都护,统领镇戍安东四方边陲的四支镇戍军,主要负责对外征伐,开疆拓土,拥有战场指挥权。

免去李浑右骁卫将军、检校安东副都尉职,转任安东副都护,辅佐大都护处置日常公务。

任命长孙安世为安东大都护府长史,任命刘孝元为安东大都护府司马,任命崔弘丹为安东大都护录事参军事,任命李百药为录事,功、仓、户、兵、法五曹参军事分别为功曹参军事卢玄成、仓曹参军事李守素、户曹参军事李德武、兵曹参军事崔九、法曹参军事杨续,任命刘山伯、卢君宪、慕容知礼等十人为诸曹参军事。其余主薄、书佐、市令等掾属由大都护府自行征辟,报备中央。

武贲郎将赵十住兼领安州总管,辱纥王云出任松山都督,大贺咄罗出任饶乐都督,巴图伊拉出任松漠都督,另各州府主要官吏则由地方行政长官自行征辟,报备大都护府。

赐封阿史那咄尔为步利可汗,建牙帐于黑狼川。

安东大都护所统的鬼方军、赤峰军、长汉军和黑狼军,每军建制均为五府二十五个团共五千卫士,军设武贲郎将一名,武牙郎将一名,每府鹰扬郎将一名,鹰击郎将一名,越骑校尉两名,步兵校尉二名,旅帅十名,队正二十名,队副二十名。另四支边军的各级军官及吏属由大都护府自行任命,报备中央。

诏令内容除了落实安东军政外,还有一个主要内容就是第三次东征。

安东刚刚受抚,尚未来得及享受受抚的好处,就要为中土冲锋陷阵了,接下来安东不但要以主力身份参加第三次东征,还要从漠东方向积极牵制突厥人,以协防长城,确保北疆安全,所以安东使命重大,责任重大。只是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更重要的是,那是一匹暴烈野马,桀骜不驯,圣主和中枢理所当然要解释一番,抚慰一番,并隐晦地做出一些承诺,以免因小失大,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仔仔细细看完诏令,李风云不禁暗自叹息。

屁股决定脑袋,按道理应该是站得高看得远,但事实上站在山巅上,云山雾罩,反而看不清,又不愿纳谏,更不能从善如流,最后自我迷失,自我陶醉,想当然的自个玩自个的,对内集权改革如此,对外征伐亦是如此,结果害人害己害国,一败涂地。

安东行政机构的设置是议定好的,大都护府下设四个羁縻州府,给予四个羁縻州府充分的自治权。人事任命也是议定好的,这其中裴世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利益都落实在了关联者手中,而圣主和宇文述等中枢核心大臣或许自以为已经“决定”了安东的命运,根本不屑于争夺眼前这点利益,于是也就顺水推舟做个人情,外带挖个坑,如果一切顺利,将来就能把这个利益关联集团一锅端了,何乐而不为?

比如李浑,他能够坐上大都护府第三把交椅,虽然受益于与李风云、李子雄的合作,但如果没有裴世矩的力荐,恐怕也就被圣主直接排除在外了,而从圣主任命他为安东副都护的同时,免掉他的右骁卫将军职,实际上便能看出来圣主对的弃绝态度。

长史长孙安世是齐国公长孙晟的侄子,与李风云是故旧,亦是裴世矩的亲信,之前担任鸿胪寺丞,主司外事,这次被裴世矩“点将”大都护府长史,委以重任。刘孝元出自中山刘氏豪门,是裴世矩的弟子,之前是左武卫府的司马,熟知兵事,此次亦是被裴世矩“点将”而来。崔弘丹是崔弘升的弟弟,之前在备身府里担任千牛卫,闲人一个。只是与前******重要成员李百药相比,他们四个人在圣主那边的通过阻力就非常小了,而裴世矩对举荐李百药亦是踌躇不定,然而李风云拒不妥协,裴世矩无奈之下,也只有行险一试。

功曹参军事卢玄成出自范阳卢氏,他的父亲卢恺赫赫有名,曾出任吏部尚书,但到了他这一代就不行了,随着关陇人对山东人的遏制和打击越来越变本加厉,卢玄成仕途坎坷,至今不过是渔阳郡的东曹掾。仓曹参军事李守素出自赵郡李氏,山东儒林名士,与裴世矩有师生之谊,当过县令,仕途受阻后一气之下回家做学问去了,年前裴世矩西行缺人手,就把他召到了身边,这次极力举荐,算是论功行赏。

户曹参军事李德武是裴世矩的女婿,李浑的侄子,之前效力于齐王府上,后受齐王连累,贬黜岭南,几个月前李风云受裴宣机所托,通过虞柔的关系托请虞世基,悄悄地把李德武调到了涿郡留守府,但这对裴世矩来说是个“隐疾”,必须解决掉,正好此次他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没有退路,干脆举贤不避亲了。兵曹参军事崔九就不用说了,李风云亲自点名要的。法曹参军事杨续是观德王杨雄的儿子,吏部侍郎杨恭仁的弟弟,也是杨恭道的哥哥,这个人选是李子雄和杨恭道点名要的,其背后深意不言而喻。

其他诸如刘山伯、卢君宪、慕容知礼等十个诸曹参军事,还有一大批自行征辟的掾属,也都是来自河北、幽燕的豪门世家。李风云信守承诺,裴世矩亦是推波助澜,肥水不外流,全留在了自家田里。

但是,这些利益对安东来说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军权,是军队。李风云掌握着安东军队,理所当然要安东军权,唯有如此他才能最大程度保全联盟利益,所以在军队的改编方案上,李风云狮子大开口,要求建大万大军,裴世矩毫不客气砍掉一半,最多五万大军,到了圣主那边又被砍掉一大半,最后只给四个军两万人的建制,也就是说,东都给安东大都护府的粮草武器只能满足两万军队所需,如果安东军队的规模超过了中央规定,那安东就只能自己养活多出的军队了。

然而,圣主和中枢能够给安东四个军两万人的建制,已经大大超出了李风云的预料,对此结果,李风云非常满意。

李风云知道圣主和中枢肯定要想方设法遏制和削弱安东,不可能给五万军队的建制,不过考虑到第三次东征即将开始,自己又承诺以十万大军远征,安东防御因此十分薄弱,圣主和中枢从大局出发,理该在第三次东征结束前,给安东以足够支持,确保安东安全,确保中土在南北对峙中的优势。不过圣主和中枢所考虑到大局,与李风云所想的大局,未必就是一样,为了防患于未然,必须早做准备。

于是李风云向裴世矩透露了东征之策,而裴世矩心领神会,如实上奏,故意让圣主和中枢从自己的奏章中推断出安东要分兵东进,要长途奔袭平壤,不想掉进圣主和中枢的陷阱里全军覆没,如此一来,圣主和中枢势必将计就计,先让安东和平壤打个你死我活,如此圣主和中枢就能轻而易举实现第三次东征之目标,同时还能渔翁得利,运气好的话,或许还能把两个对手都置于死地。

既然有了这样的打算,圣主和中枢当然要竭力抚慰安东了,于是非常慷慨地给了安东四个军两万人的建制,如此安东不但得到了一定数量的民政救济,还能得到固定数量的军需供给,而安东有了这些钱粮武器,不但可以迅速稳定下来,还能巩固和加强防御力量,确保主力大军东征期间安东稳如泰山。

裴世矩看到李风云面露笑容,问道,“如此结果,你可满意?”

李风云深施一礼以表感谢,“某将以灭亡高句丽来报答明公之恩义。”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裴世矩说道,“事已至此,你我已无退路,此仗只能胜不能败。”

李风云点点头,手指诏书说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如今安东大都护府既已落地,安东大军亦将开始远征之行。”

“何时出发?”裴世矩问道。

“明日。”

裴世矩看了他一眼,迟疑少许,说道,“安东大都护府建立之后,你就是李平原,而李子雄并不能代替李平原处置军政事务。”

“此仗李风云倾尽全力,联盟主力倾巢而出,李子雄亦率军远征。”李风云躬身为礼,“从明日起,明公就是安东主宰。”



第九百八十三章幸福来得太突然

二月十四,夜,联盟大总管府军议。

此刻参加军议者,都是坚持留守安东的豪帅们,还有就是突厥松漠牙旗、奚族五部、契丹八部以及霫族六部派驻于安州的特使,而其他人因为都要参加东征,已经在过去的十天内陆续北上赤峰总营集结。

李风云高踞上座,举目看看大堂上的豪帅们,颇为感慨。随着自己在战场上的节节胜利,实力越来越强,追随者也越来越多,但有些人,甚至是早年就追随自己的人,却因为自私和短视,距离自己越来越远了。不过无可厚非,人各有志,当初他们追随自己就是因为看到了希望,如今安东回归中土,希望变成了现实,眼前利益唾手可得,“饥不择食”也在情理之中,要求他们跟着自己继续走下去,去追求更大的利益、去实现更大的理想,的确强人所难。

李风云开门见山,直接把圣主诏令的内容说了一遍。

豪帅们听说安东大都护府“落地”,丰厚利益到手,顿时喜笑颜开,气氛异常热烈。

安东大都护裴世矩,众望所归,而安东有了这棵参天大树做靠山,未来利益可期。

安东副大都护李平原。李平原何许人也,在联盟高层已是公开秘密,而李平原出任安东副大都护,主掌安东军事,这也在大家的预料当中,毕竟东都无论怎么妥协,也不会允许白发贼李风云高居庙堂,更不会开一个坏头让天下叛贼竞相模仿以致于天下大乱。只是,李风云何去何从?远征高句丽,是不是就是李风云的最后一战?

至于大都护府其他官员,不论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大家关注有限,对豪帅们来说,当前最关切的是军队整编,这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

“东都给了我们四个军的建制。”李风云终于说到了“要害”,而大堂上亦是一片肃静,豪帅们目光热烈,翘首以待。

联盟前后左右四路总管府及下辖诸军都不愿参加第三次东征,虽然给出的理由都是疲惫不堪、难以为继,但真正的原因就是舍不得眼前利益,就是要保存实力。再说他们本来就不是李风云的嫡系,一直都是李风云的盟友,与李风云并肩作战,之前都是有难同当,现在有利益了,有福同享了,当然不会错过,当然不想再与李风云一起同甘共苦了。而更重要的是,东都以安东大军参加第三次东征做为招抚前提条件,其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借助第三次东征打击、削弱乃至消灭安东军队,东征战场实际上就是个陷阱,掉进去的后果十有**就是全军覆没,如此九死一生的危险与眼前现实利益没有任何可比性,豪帅们的选择不问可知。

李风云然诺仗义,好人做到底,直接把丰厚利益送给了豪帅们。

左路总管府及其下辖的帅仁泰部、石长河部、韩进洛部、裴长子部,也就是原鲁西南的义军队伍,整编为长汉军,负责镇戍饶乐都督府,屯驻于托纥臣水以东。

右路总管府及其下辖的郭方预部、秦君弘部、左君行部、左君衡部和王薄的本部军队,也就是原鲁西北和鲁东的义军队伍,整编为赤峰军,负责镇戍松山都督府,屯驻于赤峰。

前路总管府及其下辖的刘黑闼部、刘十善部、杜彦冰部、王润部和郝孝德的本部军队,也就是原冀南义军队伍,整编为鬼方军,负责镇戍安州,屯驻于鬼方和平地松林一线。

后路总管府及其下辖的李德逸部、石秪阇和孙宣雅本部军队,也就是原河北豆子岗的义军队伍,整编为黑狼军,负责镇戍松漠都督府,屯驻于少郎河以北、弱洛水以南的黑土原。

李风云的慷慨大度,远远超出了豪帅们的预料,大堂上一片死寂,气氛十分诡异。

豪帅们难以置信,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他们从未想过这种事,却这样突兀出现,幸福来得太突然。

联盟五路总管府,二十三个军,还有直属大总管府的四个精锐之师,再加上韩世谔的豹骑军、周仲和来渊的羽骑军,还有出塞后组建的雷霆马军五个军,扣除掉这大半年来因作战、伤病、逃亡等各种原因造成的损失,总兵力大约有十万人左右,但东都只给了四个军两万人的建制,现实与理想差距太大,利益争夺当然也就非常激烈。

前后左右四路总管府做为李风云的非嫡系人马,又因留守飞狐而没有出塞作战,在攻占安东的过程中寸功未立,所获利益当然较少。这是可以预见的结果,也是正常结果,但利益当前,又有几人能够保持“平常心”?他们拒绝参加第三次东征,实际上与他们对此次利益分配的不满有直接关系,既然你不能与我有福同享,我为何要与你有难同当?

然而,事实却给了他们“当头一棒”,李风云不但信守承诺,有福同享,而且还给了他们最大利益。

不可能的事变成了可能,豪帅们不是欢呼雀跃,而是忐忑不安,甚至心惊胆颤。事出反常即为妖,此事太过诡异,迫使他们不得不以最大恶意去揣测李风云的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