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今天你吃了吗-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喜一听就去管屠夫借称,屠夫这次没小气,眼瞅著案板上的猪肉越来越少,还教四喜怎么用称。
虽说猪肠不好卖,但也有人不惧猪肠的怪味,最后剩下一斤多没卖完,丁丰收直接说:“给我,去我家吃晌午饭。”
“行吗?”三钮看向卫若怀。
卫若怀当然没意见,故作矜持的问:“晌午吃什么?”
“回家晚了我娘该著急了,吃面吧,做面快。”三钮到二舅家,她二舅娘去和面,三钮掏出一张纸,丁丰收递出一个荷包,“咦,两个配方?钮啊,你怎么给我两个?”
“你是我舅啊,买一送一。”三钮笑嘻嘻道:“八角、花椒、肉桂、白芝、丁香味道淡,桂皮、八角、小茴香、香菜籽和花椒味道重,有浓有淡才好卖啊。”
“就你会说。”三钮的二舅娘本来还觉得小丫头心黑,一听两个,打心眼里高兴,“面好了,接下来呢?”
“擀面皮切面条,咱中午吃炸酱面。”三钮一说,众人大喜,“又有好吃的!”
第21章 炒地木耳
杜三钮满头黑线:“面算什么好吃的。”
“面不算,你做的面算。”丁丰收以前听大妮、二丫说三钮做饭很好吃,还说她什么玩意都敢做著吃,丁丰收当两个外甥女夸张。去年中秋和今年春节丁春花一家来送节礼,晌午饭是丁春花掌勺,味道比之他家的饭菜那是非常好。
即便这样,丁丰收依然不信她做饭的手艺见长是跟三钮学的。然而二丫的回门宴上的一桌菜,丁丰收彻彻底底知道什么叫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
“难吃别怪我啊。”三钮把丑化说在前头,毕竟众口难调。她十分喜欢面食,为此特意研究过,一天三顿,三钮能连做一个月不重样,“对了,二舅,我好像见你买猪肉了。”
丁丰收说:“买了,屠夫最后剩点肋条肉和排骨,你做还是你舅娘做?”
“我来吧,一会儿就好。”三钮冲四喜使个眼色,又冲卫若怀的方向呶呶嘴,机灵的四喜忙对他说:“卫少爷,要不要去街上转转?”
卫若怀在人家店铺里坐著挺不自在,虽然身边有邓乙陪著,“行,你带路。”
昨天晚上卫若怀说“试过”,三钮联想到“试吃”,于是今天带点五香粉借用屠夫家的厨房做猪肝,剩下那点还在她身上刚好晌午做饭用,“二舅娘,先把猪肉剁碎,哪里有卖豆干的?我去买。”
“我去吧。”三钮的表嫂放下手里的葱,擦擦手起身出去。等她回来,葱和讲已洗净切碎,三钮的舅娘剁肉时,她把面擀、切成面条,“煮面条吗?”
三钮点点头,“把另一个锅也点著,表嫂。舅娘,你炒肉沫。肉沫炒变色放蒜、姜和切成丁的豆干,之后再放豆酱。”
冬天蔬菜少,七八月份蔬菜成熟季,每家每户都会晒或者腌菜,趁著天气好也会做豆酱留著冬天吃。三钮家就还有一缸豆酱没动,估计可以吃到再次做豆酱的时候。
三钮家的亲戚都知道她做饭好吃,她二舅娘也不敢让她动手,原因三钮太小,手上没力,万一小不小心油溅到脸上……被成为总指挥的三钮垫著脚往锅里瞅,闻到香味就说:“再放点黄酒和酱油、盐和一点点五香粉。”
“这就成了?也太简单了,我去喊卫少爷过来吃饭。”
三钮扭脸一看,原来是她二舅,“还差点,没有油。二舅娘,炸点葱花,倒酱里面拌匀,等苗条捞出来直接放面上。炸酱面最重要的就是这酱,只要酱最好了,面一定好吃。”
可不是么,正宗手擀面。
煮面的时候放点油进去,面并没有黏在一起。三钮怕面凉,把排骨倒锅里过水去浮沫,之后直接清炖。
丁丰收喊来卫若怀,院子里全是排骨香,但是面有点冷了,好在酱还热著,三钮笑著说:“今儿让你们尝尝凉炸酱面。”
“和热的有什么不同?”卫若怀问。
三钮信口胡诌,“比热的更有味。”其他人不知道内情,听到这话还当真了,丁丰收边吃边评价,味道如何如何好,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吃的是人间美味。
杜三钮简直不能再待下去,吃过饭就坐卫家的马车走了,当然屠夫又把他家的猪头和猪下水卖给四喜。
四喜干劲很足,“三姑奶奶,明天你还去?”
“明天不去,你也别去,后天去。”三钮见他疑惑,“再好吃的东西天天吃也会腻,你明天老老实实去上工,回头让你两个嫂子去,别人若问昨天怎么没来,你就说做猪头特别麻烦,没做好。人家花十二文钱也觉得值。”
“你,你这不是欺骗吗?”四喜不赞同,三钮朝他肩膀上一巴掌,“懂什么,这叫善意的谎言,是让买东西的人心里好受点,吃的舒服点。”
“合著你还是为了人家著想。”四喜白她一眼。
三钮瞪眼道:“随便你,反正我又不指望猪头肉赚钱。过几天自个去县里买大料,我二舅家有的就去他家,没有的再去别人家。”
“当然,必须的。”四喜虽然不赞同三钮的说法,还是按照她说的做,第二天没去卖,而是去做事。
广灵县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四喜刚到就被老板追问,“是不是不想干了?”四喜想点头,一想到三钮说买猪头这事交给三个嫂子,赚来的钱分五成,他和他娘各占一成,“不是,我娘和嫂子做,她们不知道怎么卖,叫我跟过去照看一下。”
谁知老板话锋一转,“今儿搁哪儿卖?”
四喜不知他这是何意,就拿三钮的话忽悠他。果然,他不再追问。四喜回到家就去找三钮,问他老板什么意思。
“当然是想吃,明儿去上工,你送他一斤,然后请半个时辰的假去教你大嫂和二嫂卖猪头肉。”三钮想一下,“卖东西的时候眼睛要活,别为一文两文的跟人家刀刀,比如二十一文,收二十,二十四文,就说,‘你买的多,再送你一点。’钱照样收那么多,记住了吗?”
“记住了,记住了。”四喜说著话,看了看她欲言又止。三钮当作没看见,直接说:“那就回去吧,你娘还等著你吃饭呢。”
“嗳,三姑奶奶,等等。”四喜见她转身,顿时慌了,“我,我嫂子若是在县里遇到点什么事,能不能去找你两个姐姐?”
“我大姐算了,你找她也没什么用,找我二姐。”杜二丫十二岁之前没少跟村里的孩子打架,有次她带三钮出去玩,村里的小子抢三钮手里的糖,三钮还没反应过来,怎么有这种小孩?二丫把人家揍的哭爹喊娘。
对方爹娘找到杜家,三钮以为二丫会害怕,谁知她把人家堵在门口,一手叉腰一手指著人家骂,“手贱的是你儿子,我们家三钮差点被你儿子吓掉魂,我都没找你,你们倒好意思来了,三钮可是比你儿子小两岁,要不要脸?要不要脸?!以为我没有哥哥老杜家就没人了……”扯开喉咙就喊大伯、二伯,堂哥。最后丁春花两口子都没露面,二丫就把欺负上门的人搞定。
从此三钮也学会,只有她有理,那就不客气——以暴制暴。
四喜比二丫小三岁,自然清楚二丫的丰功伟绩。再次卤还猪头肉和下水,四喜背著他娘,送给三钮半块猪肝。丁春花不愿意要,三钮伸手接过来。
四喜出去,丁春花就指著三钮的额头说:“我们家什么没有?你做的牛肉干还没吃完,要他们家的猪肝干么?”
“我帮四喜,不收他的东西他心不安啊。”三钮抬手递给她娘,“炒了给我爹吃。”
“你干嘛去?”丁春花见她拎起小篮子,“天快黑了,别上山。”
“在河边逛逛。”今天中午,三钮和她娘去河边洗衣服的时候发现河岸上,草地里有很多地木耳,一直想去捡,被她娘拘著在家学做衣服。
“三钮姐姐,我和你一起去。”卫若愉出来放风,抬眼瞧见不远处的三钮,拔腿就追。卫若怀见此,嘴里嚷嚷著,“若愉,干嘛去?回来。”脚下动作不比他堂弟慢。等追到三钮跟前,卫若怀仿佛突然忘记之前的话。
三钮哪知道十来岁的孩子有这么心眼,即便她知道古人早熟,也没料到十一岁就想著娶老婆,见两兄弟对她手里的东西好奇,“这个是长在地上的木耳,又称地皮菜。据说有清热明目、收敛益气功效,我倒是没觉著。今天阴天,地木耳多,等天放晴它就缩地里。捡的多,晒干后和木耳一样存放,吃的时候用温水泡开。”
“怎么吃?”卫若愉只好奇这点。
三钮笑道:“炒鸡蛋,绰水凉拌,或者和排骨一起炖啊。”
“那你今晚做吗?”卫若愉再问,卫若怀眼巴巴看著她,看得三钮想捂脸,这两兄弟在京城都过的什么日子么。
作者有话要说: 地木耳炒鸡蛋超级超级好吃,洗的时候也特别特别麻烦,里面裹的泥土和草超级多
第22章 千层饼
“今天太晚,明天做。”三钮顿了顿,“叫钱娘子过来跟我学,你们家人多,没事就可以去河边或者山脚下捡这个,地木耳看似不起眼,也算山珍之一。”
“我们多捡点回去。”卫若愉说著话“扑通”双膝跪地,只顾得盯著三钮瞅的卫若怀吓一跳,“怎么了?”慌忙扶著他。
谁知小孩指著脚下,“好,好多。”
卫若怀顺著他的手指看清楚,抬手朝他脑门上一巴掌,“地木耳长在地上,地上当然到处都是。我以为你遇到什么东西,吓死我了。”
“我还以为若愉饿得腿发软了呢。”三钮见他没事,松一口气就调侃他。小孩的脸顿时涨得通红,期期艾艾地说:“可以,可以吃嗯。”
“山里到处都是。”三钮笑道:“吃的重要,你更重要,让你哥看看膝盖有没有变青?”
卫若怀一想得掀开弟弟的裤子,咳一声,“回去再看。”
地木耳这东西村里人知道可以吃——煮汤,但是洗的时候太麻烦,为一碗地木耳汤,主妇们得洗至少七八次,挑一次水不够洗这玩意,不是饥荒年,山上的木耳随处可见,真没人吃地木耳。
三钮说:“那也行,捡够明天早晨吃一顿的咱们就回去。”
卫家两兄弟虽说没干过农活,无人问津的地木耳块头大,拾捡也简单,不足半个时辰,三人就回家了。此时天空已暗下来,卫若怀刚到三钮家门口,邓乙就喊他俩回去吃饭。
“等等,若怀,我做了千层面,给你一块。”丁春花见三钮捡半篮子地木耳,暗瞪他一眼,有人帮你可真不知道客气。
“不用,我们回去吃。”卫若怀连连摆手。丁春花伸手拉住慢他一步的若愉,“一块饼,又不是什么精贵的东西。”
千层饼对从京城来的卫家哥俩不精贵,可对老百姓来说精贵著呢。
杜家村大多数村民吃面是连带麦麸一块,三钮小时候也这样吃,有次麦麸拉的她嗓子痛,哭著闹著再也不吃带有麦麸的面饼。丁春花气得要揍她,嫌她娇贵,杜发财反而依她,麦麸干脆用来喂牛。
亓国百姓杀牛得向官府报备,但百姓可以自由买卖牛。三钮家的小牛犊吃了麦麸长得快,牵去牛行能卖个好价钱,丁春花看到有利可图也不再唠刀三钮。
卫若愉下意识看他哥一眼,见他不说话,麻溜的跟丁春花溜进厨房,“这个金黄色的就是千层饼吗?看起来很香的样子。”
“你吃什么都香。”三钮舀盆水,“先洗洗手再拿。”看一眼小孩肥都都的手,“你是不是胖了?若愉。”
“才不是,我只是身上的肉比较多而已。”卫若愉擦擦手拿块饼就跑,三钮伸手拉住他的衣袖,“等等,我告诉你这个怎么做,赶明儿让钱娘子做给你吃。”
“明天早上你再做,让她来学。”卫若愉暂时不想跟三钮说话,居然说他胖,哪里胖?明明是富态,不会说话的丫头。
钱娘子恨不得拜三钮为师,怎奈三钮不收徒,一听三钮又要掌勺,和之前那次一样天蒙蒙亮就起来去隔壁。不同上次被卫老命令来,这次是甘心情愿过来。
三钮年岁小,和面、切菜,只要丁春花不忙,那是万万不让她动手。而千层面最重要的是面筋道有嚼劲,面活好醒上一刻钟是必须的。
趁著这个空档,丁春花把洗净的葱切碎,有淘洗半碗芝麻炒熟备用。待时间到,丁春花掐一块婴儿拳头大的面团擀成皮,把芝麻和葱花均匀摊在上面,之后把面皮折成团,用擀面杖再次擀薄,“放在锅里煎至两面金黄就好了。”
“那地木耳炒鸡蛋呢?”钱娘子见案板上还有一大块面,估计丁春花准备把一天的饼全部做好。杜家什么时候吃饭都行,她家还有三个主子空著肚子。
“和韭菜炒鸡蛋一样。”丁春花若有所思道:“我觉得一般的菜都可以这样炒,味道好坏主要和调料的多少有关。”
三钮忙说:“娘,别乱讲,山药炒软了就不好吃。别的不说,鸡蛋加黄酒和不加酒炒就是两个味。鸭蛋一定得加黄酒,不然太腥。”
“得,你懂,我不讲行了吧。”丁春花瞪她一眼,盛出千层饼之后继续擀下一个。
钱娘子见此尴尬地笑了笑,三钮倒是没觉得她有说错。前世她身为餐饮部经理不止一次被大厨教育,做菜是一门艺术,“钱婶子,你没事的时候可以多琢磨一下,别做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一般都没事。”
“什么叫稀奇古怪?”钱娘子忙问。
三钮说:“南瓜和羊肉啦,梨和鸭肉来,木耳和白萝卜,大蒜和狗肉,菠菜和豆腐,蜂蜜和葱,蘑菇和驴肉,鸡肉和菊花啊。”
“你倒是真能想。”丁春花道:“除了你自个,谁还会这么吃。”
“我随口一说,你们随便一听,不行啊。”三钮白她娘一眼,钱娘子见娘俩又刀刀起来,笑了笑向她们告辞。
惊蛰过后,南方进入多雨季节,又没到育苗的时候,三钮得空就拎著她的小篮子去河边去山前,不是找木耳就是采蘑菇。然而由于她认识的可食的东西多,每次三钮出家门,身后都会跟著长长一串,有几次卫若怀碰到,别提多羡慕了。
二月十四中午,西北面的山上升起白雾,每当这时即便天上挂著太阳,乡民们也知道快下雨了。三钮想趁著这个时节多采些香菇和木耳,待天晴晒干,留著夏天吃。
夏天天气热,段守义拿十两银子买三钮一个食谱,三钮也不进厨房教他,实在是动一下都能热出一身汗。所以,三钮一手拎著蓑衣一手拎著篮子继续她前几日的工作。
熟料三钮刚找到三个蘑菇,就听到有人喊,“快回来,三姑奶奶,快来,死人了。”
三钮扔下手中的东西拔腿就往村里跑,速度快的一度让三钮后来怀疑她前世是短跑冠军,而不是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谁死了?”
“还没死,在四喜家里,你快去,村长叫我来喊你。”传话的小孩脸色煞白。
三钮摸摸他的脑袋,“别怕,有你三姑奶奶在,阎王爷来拘人也得先问问我同不同意。”
第23章 吃相难看
卫若怀踉跄一下,姑娘,口气这么大好么?一想到四喜家的闹剧,甩甩脑袋走过去,“我听别人讲有人上午买四喜的猪头肉,回去吃了肚子痛,那个人的家人就把他抬到四喜家,嚷嚷著四喜的嫂子卖毒猪肉给他,意图毒死他。但是别人吃了都没事,只有他有事,村长怀疑他想故意讹诈,叫你赶紧过去看看。”
三钮交代过四喜每次只卖两个猪头和两幅下水,而且每隔一天去卖一次,到目前为止已有六次,中间从未出过纰漏。昨天卤肉用的卤水是三钮看著四喜的二嫂调配的,一直放在四喜那边,村里又没来外人,纵然二寡妇心黑也不会丧心病狂的往卤水里乱加东西。
前前后后思索一通,三钮心里有谱了。赶到四喜家门口还没进去就看到院里全是人,村长发现三钮,大喜:“快过来。”
杜家村的男女老少立马让开一条道,三钮越往里走看得越清楚,二寡妇和三个儿媳妇被村里的汉子们护在身后,倒是没受伤。
五个原本怒瞪著二寡妇等人的男子转过头,在他面前,躺著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人,男人脸色煞白,双手捂住腹部,不断的呻/吟,“就是他了?”三钮说。
“你是谁?”最为年长的男人高声问。
三钮板起小脸,故作老成,“甭管我是谁,他不把肚子里的东西吐出来可就真没命了,两个选择,一是你们看著他死,我们赔钱,第二是先救好他,该赔多少我们赔多少。”
“我没钱。”二寡妇突然开口。
“你给我闭嘴!”村长头一次遇到人命关天的事,又慌又怕,派人找三钮的时候顺带去卫家向卫老讨主意。卫老没来,村长看见三钮和卫若怀一起进来,莫名心安,顿时腰板直了,底气足了,“让他们说。”
“别以为有卫老在,我们就——”
“这是我们姓杜的事,和卫老没关系,你别往卫老身上扯,有事说事。”三钮打断他的话,很不耐烦道:“他那么难受,你们还磨磨唧唧,我有理由怀疑你们故意的。”
“放屁,你才故意的!”对面的人勃然大怒。
村长下意识挡在三钮面前,“还想不想救人?不救我们现在就去请县令大老爷,问问他该怎么判。”
“对,去请县令。”
“请县令,叫县令定夺。”
杜家村的村民本来很害怕,三钮那么一说,又见五人好像真不顾地上人的死活,察觉出不对,潜意识认为他们心怀鬼胎,脸上的心虚顿时变成愤怒。
“你,你们别以为人多我们就怕你们。”年长的男子色厉内荏。
“可别这样讲,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们怎么著你们了呢。”三钮冷笑连连,“我估计他撑不久了。”
“个小丫头片子别胡说。”对方低头一看,见弟弟额头上全是密密麻麻的汗水,心里一咯噔。三钮瞅准他变脸,“来个人,抠他的喉咙,让他把肚子里的东西吐出来。”
村民们下意识后退一步,三钮扶额,“又不让你们杀人,也不是要你们的命,瞧你们一个个怂的。哎,那个大叔,要不你来。”
对面五人浑身一僵,四喜的大伯突然站出来,“三钮姑,怎么做?你说。”
外人在场,杜家村的村民极其懂规矩,该叫什么叫什么。三钮使唤二寡妇打盆水,四喜的大伯洗干净手,在三钮的指点下,半抱起地上的男人,众人反射性瞪大眼,抠喉咙能催吐?
谁知疑惑刚刚浮现在脑海里,众人听话“喔”一声,地上多出一堆污秽,三钮反射性捂住鼻子,抬头一瞧,除了四喜的大伯,其他人的动作和她一模一样,不禁想笑。然而现在不是笑的时候,忍住恶心,三钮走过去。
对方几人见她盯著呕吐物,也跟著看过去,“小丫头,瞧见了没?肉还没消化,现在没什么说的了吧?”
“不用你说,我眼神好著呢,脆骨还在,我们又没赖账。”三钮正仔细辨认还有没有别的东西。
“等一下,三姑奶奶,你说什么?猪头肉上没脆骨。”四喜的大嫂突然出口。
三钮吓一跳,浑然没发现始作俑者的脸色更白,可是卫若怀看见了,在三钮耳边低语一句,三钮的脑袋顿时有点乱,“猪脸上没有,猪耳朵有啊。”提醒她想清楚再说。
“可是我们没卖给他猪耳朵。”四喜的二嫂开口,“今天刚到县里,四个猪耳朵和一副大肠就被你姐夫买走,据他说有客人点名要吃。”
“所以?”三钮盯著神色僵硬的男人,“你吃四喜家的猪头肉还吃了别人家的猪耳朵?凭什么认定杜家的东西有问题。”说著话猛地拔高声音,“村长,去牵我家的驴车,找县令大人主持公道。”
“好,我这就去。”村长意识到他们有备而来,见对方把晌午吃的东西吐掉没之前难受,也不怕他死在路上,说完就往外走。
“杜,杜村长,你,你且等等。”对面年长的男子突然开口,众人齐刷刷看过去,他吓得后退一步,看了看三钮,又看了看村长,“这点小事,哪能用得著麻烦县令大老爷。”一副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神情。
“人命关天没有小事。”三钮不让村长开口,他口才捉急,“你们在谁那儿买的猪耳朵,告诉我,你们怕他,我们可不怕。”
“没,没买过。”事到如今,六人说话都开始结巴,依然强撑。三钮嗤笑:“不讲我们可以没钱赔给你,谁知你们是不是吃猪耳朵吃的。”
“就是吃猪耳朵吃的,还想赖上我们,信不信老娘让你们走著进来横著出去。”二寡妇突然窜出来。三钮无语,却赞同她的话,“不错,今天说也得说,不说也得说。”
“你,你们仗势欺人!”五人大怒。
三钮笑,“欺负的就是你们,有种咱们去县里。”五人一噎,三钮再接再厉,“他的样子可不好了,你们赶紧老实交代吧,否则有什么后遗症,可是和我们没关系。”
“对,我去拿笔墨,让他写个保证书。”不知谁突然来一句,三钮简直想给他鼓掌。见六人眼神闪烁,犹豫不决,也不催他们,留给他们时间考虑利弊。
大约一碗饭的工夫,家里有事的村民准备离开,对方最为年长的人说:“我们家的。”
“什么玩意?!”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