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佳人多癖-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完了?看来那姓费的也不过尔尔。”杜乐文没捞着动手有些遗憾。
话音未落,前头队伍停了下来。
探路的先锋官来报,前面路上出现大量机关陷阱,士兵们不察,已经死伤上百人,要探路拆解需要时间,如此一来中午怕是赶不到鹤阳坡了。
谢平澜急于赶路正是头疼费长雍给他来这一手,白天还好防备些,等到天黑之后怕是防不胜防。
明月接过话茬:“咦,哪来这么多机关,是费长雍布下的么,我去瞧瞧。”
谢平澜打发了巫晓元等人陪着她前去,不知费长雍是否想到,当日他与明月在京里为了除去齐洪,打进缇密院,齐心协力,明月整天跟着他学习机关术,以致如今明月不敢说学到了费长雍的几成功力,略通皮毛总能做到。
就这样在这支押粮队里已经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人了。
巫晓元保护着明月来到前头,见士兵们正拿着□□木棍作拨草寻蛇状小心翼翼探路,已经拆除的机关零星散落道旁。
明月蹲下身细细查看,不知是时间太紧,对方来不及布置太高明的陷阱,还是费长雍不愿让师门技艺被太多人知道,现在遇到的机关只有那么五六种,都很浅显,她早在两年前便学会了如何架设以及拆解。
她把负责探路的军官们都叫了过来,一样样指点着讲解,只讲如何方能及早发现和简易拆解还是很快的,明月亲自演示了几次,又叫他们也上手试试,而后回去赶紧把诀窍传授给下面的士兵。
如此队伍重新缓慢前行。
下午未时,终于到达了鹤阳坡,比谢平澜预先要求的晚了差不多一个时辰。
谢平澜觉着有些不踏实,下令道:“不停下埋锅造饭了,午饭吃干粮解决,继续前进。”
停了一阵,有探马来报:“大人,前面坡上起雾了。”
众人忍不住抬头看天,这睛天白日的中午头儿,怎么说起雾就起雾?
“传令,盾牌手和□□兵居前,弓箭手居中,都小心些。”
杜乐文骑着马跟在谢平澜身旁,听他如此传令,忍不住问:“那咱们的辎重呢?”
押粮队,队伍中这些笨重的粮草车才是重中之重吧?
谢平澜回答道:“粮车殿后。”
杜乐文有些想不通,但见谢平澜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手下兵将依令行事,都没有异议,便也闷不作声。
山道上白色雾气愈浓,相隔数尺远,几乎就看不到同伴的情形。
明月左顾右盼,心中愈发警惕。
不知为何,她突然想起当初费长雍的一番话来:“我师父当时在玉寒山中隐居,那天正在半山腰采草药,听着底下有喧哗喝骂声,还伴着阵阵狗叫,他老人家就亲手在山间摆了个迷踪阵,叫追陈王爷的那些狗腿子在里头团团打转,直困了两天一夜方才作罢。”
作者有话要说: 有些卡文。
第182章 失粮
这便是传说中的迷踪阵么?
明月皱了眉; 忧心忡忡地想; 费长雍人为的抬高了琼花河水位,使得河水泛滥; 又找了她爹隋凤来做拦路虎,果然是在鹤阳坡精心布置,等着众人。
他是打算把大家也困个两天一夜么?
谢平澜将盾牌兵长枪兵调到外围增强防御; 弓箭手中间待命; 时刻准备还击,其它兵马收缩阵势,防止掉队落单。
唯独对那些装粮草和辎重的大车不甚重视; 任由它们落到了队尾,还悄悄叮嘱押粮的军官,若是见势不妙,只管放弃粮车逃命; 实在不行,允许他们丢下武器束手就擒,总之; 无需死战。
杜乐文在旁听得清楚,面露狐疑。
谢平澜同明月道:“你给少帅讲一讲费长雍这个人吧。”
明月深知“天行”之事需要保密; 而杜乐文别看才十三岁,身份使然; 平时不缺人给他讲解天下大事,所以费长雍怎么投奔的陈佐芝,又是怎么治理邺州崭露头角; 最终大权独揽这段也无需多言。
谢平澜想叫她讲的,应该是两年前他们三人在京里联手对付齐洪的那一段。
明月在讲故事上是极有天赋的,杜乐文听她讲二人怎么假冒师兄妹,混进缇密院,不觉入了神。
“此人有勇有谋,野心也不似很大,难得和你们交情不错,为什么偏是敌人?”
谢平澜笑了一声:“少帅你真说错了,他想凭一己之力,叫天下人都过上好日子,你说这野心大不大?”
“呀,这是真的?”
明月点了点头。
“我爹也说想叫老百姓都休养生息,等不打仗了怕是得好几年才能恢复过来元气,你们说我爹坐天下总比石安那个还不懂事的小娃娃强吧?”杜乐文惊讶过后忍不住道。
谢平澜笑道:“这是自然。大帅的想法和手段都要温和一些,费长雍更加激进。”
“所以谢叔叔你才不看好他么?”
“也不尽然,坐天下劳心劳力,可是天下第一等折磨人的苦差事,好在大帅年富力强,以他身体状况,撑个几十年没有问题,而后自然由少帅接上,我不需要多想,一眼就能看到近百年的太平,可按费长雍这等干法,呕心沥血,不出几年就累死了,到时候后继无人,岂不是又会天下大乱?”
杜乐文不作声了,显然在琢磨谢平澜的这番话。
明月心中一动:“若是谢平澜将这番话当面说给费长雍听,不知他可会回心转意。”
可再一想费长雍的性子,叫他放弃毕生所求,还真不是嘴上说说这么轻而易举的。
虽然当日分别时,两人闹得有些不愉快,那主要是明月不给费长雍好脸色看,但其实她心里决计不想同费长雍兵戎相见啊。
这时有将领来报:“大人,雾越来越大,真见鬼了,咱们找不到下坡的路,这半天好像一直在兜圈子。”
前头的兵丁们已经停了下来,原地戒备,一个个神情茫然。
杜乐文脸色变了:“姓费的如此厉害?这是阵法还是妖法?”
谢平澜的声音自白雾中传来:“大家稍安勿躁,不过是个障眼法罢了。敌人不露面,是畏惧咱们的实力,不敢正面作战。”
这时候主将不徐不疾,仿佛成竹在胸,很能起到安抚军心的作用。
杜乐文等人思及他和费长雍早就相识,说不定有破解这迷踪阵的办法,登时稳住了阵脚。
谢平澜很快传下令去,队伍就停在鹤阳坡上,万余名士兵轮番休息,吃随身携带的干粮。
斥候们点起火把,在迷雾中摸索探路。
“这等阵法对地势的要求必然十分苛刻,对方千挑万选选中了鹤阳坡,引我们来此,硬闯肯定是闯不出去,不过他要困住上万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不会破阵,却有个笨办法:一直往前走,遇到障碍管它挡路的是山峰也好,巨石也罢,直接用铁镐枪矛挖开,咱们这么多人,最多半天时间必能破了此阵。”
杜乐文精神大振,心道怪不得士兵们身上都带着这么多干粮和水,敢情是谢平澜早有准备,知道路上需得停下来干体力活儿,搓着手道:“那谢叔叔赶紧下令吧。”
不能所有人一齐上阵,谢平澜当即把手下士兵分成了三拨,一拨负责开山,一拨在旁保护,剩下千人守护粮车,“哼哈吆嘿”号子一起来,不过半个时辰就往前硬生生推进了十余丈。
等到挖开四五处障碍,雾果然散去了不少,渐渐变得淡了。
杜乐文提着马鞭在旁看热闹,赞道:“果然还是谢叔叔的办法好使。”
谢平澜点点头,打量前路:“小心,他不会任由咱们闯出去。”
话音刚落,幻象消失,众人所处之地竟是一段狭窄山路。
斥候已经提前探明了,鹤阳坡这周围并没有险恶之地好打埋伏,说这一段路窄,并排跑两辆马车没有问题,但上万人挤在路上显然是有些活动不开。
前方人影晃动,密密麻麻的箭簇射过来。
好在谢平澜一直将盾牌手调在外围,密州军打起仗来很是悍勇,那些兵丁齐齐把半人高的盾牌立起来遮挡箭雨,掩护主力向前冲去。
杜乐文一见有仗可打热血沸腾,换了长枪在手,催马想要挤出人群里。
可惜簇拥在他周围的护卫实在太多了,不等他接近敌人,对方已经远远退开,至始至终两下隔着差不多百步远,眼神差点的连敌人什么穿戴打扮都没看清。
“呸,跑得到快。这姓费的也不过如此!”杜乐文好生失望。
明月悄悄去看谢平澜,二人四目相对有了共识,默契地都不反驳他,不叫这少年亲身体会一下费长雍的厉害,老是看轻天下英雄可不是件好事。
双方这短暂交手,密州军追出去差不多有半里地,眼看着下了鹤阳坡,不等众人松一口气,费长雍故技重施,周围雾气再起,很快又看不见路了。
密州军这边登时各种污言秽语,骂声不绝于耳。
连杜乐文都跟着骂了几句脏话。
明月皱着眉头不吭声。
谢平澜下令:“先别忙着破阵,立刻集结,清点人数。”
这会儿不比刚才,一追一赶间难免首尾无法顾及。
谢平澜心里有些不踏实。
费长雍不会无聊到拿阵法消遣众人,时间对他们一行虽然宝贵,对费长雍又何尝不是如此。
他们是急着要赶去军前,而费长雍却是急等着粮食救命。
粮食?粮车?
果然,少顷之后,副将来报:“大人,咱们的粮车和运粮的上千名弟兄都不见了。”
“不见了?”杜乐文吃惊地转身后望,他可是半点动静都没听到,那么多粮车,上千兵丁都不是小数目,方才还跟在队伍最后,怎么会突然失踪不见,姓费的不用一兵一卒,用什么手段单将他们掳了去?
这可糟了,十余万大军饿了这么多天肚子士气可想而知,不要说打平南王司徒翰了,一旦听到粮草再度被劫的消息,不哗变都是好的。
而且此消彼长,费长雍拿到这批粮食足以支撑到夏粮收割,不亚于续命,形势会更加混乱……
杜乐文越想越不安,非但为父亲,也为谢平澜忧心。
谢平澜救过他性命,平日对他也很是磊落坦诚,所以他到是没有怀疑“谢叔叔”和对方串通一气,毕竟是谢平澜下令叫粮车殿后的。
谢平澜微微一叹:“他还是这么诡计多端,叫人防不胜防,粮车太过笨重,只要咱们走了鹤阳坡,被他盯上了,无论如何也保不住。罢了,传令下去,速速破阵,天黑之前赶到前方村镇落脚。”
杜乐文听他这命令下得轻描淡写的,再见明月转头脑袋打量四周,两人的护卫该做什么做什么,似是丝毫未受粮车被劫的影响,不由暗自纳罕:出了这么大的事,不应该想办法截住姓费的,把粮追回来么,怎么看谢平澜这意思是要继续往军前去啊?
“谢叔叔……”
谢平澜知道他要说什么,道:“少帅想不想见那费长雍?咱们到前面去等着他。”
“啊?噢。”杜乐文觉着脑筋不够用,瞧这情形,谢平澜显然是留了后手。
费长雍劫到粮车目的达成,不再纠缠,密州军这边顺利破阵,赶在黄昏时候到达离鹤阳坡最近的镇子。
谢平澜吩咐全军在镇子外头安营扎寨,今晚就住在这里,休整一晚,明早再出发。
刚安顿下来不到半个时辰,营寨外头的探马来报:“大人,有人射了箭到咱们营前,是白天抢了咱们粮车,抓了咱们兄弟的那伙人,说是想要见见您。”
果然来了。
“信呢?”
那探子双手呈上随箭射来的书信。
明月在旁探头一望,果然是费长雍的字迹:“他这是发现上当了,啧啧,这字写得有些气急败坏啊。”
谢平澜不由地笑了:“走吧,咱们一起去会会他。”
第183章 谈判
杜乐文这时候才回过味来。
“谢叔叔; 姓费的劫了咱们的粮; 难道是假的?你是什么时候做的安排?”
“就在从琼花河改道的时候。”
琼花河水泛滥,谢平澜就意识到不正常; 他叫常锋率领援军主力前往双桥镇的同时,命巫晓元带着几百名亲信悄悄用沙石木屑调换了军粮,足足伪装了上千车; 这几天队伍里的粮草辎重都是假的; 为的就是引开费长雍的视线,将他拖在鹤阳坡,白忙一场。
这会儿费长雍劫到粮车; 发现上当,再想打旁的主意,时间上却已是来不及了。
杜乐文这半天时间情绪大起大落,咋舌道:“真是神机妙算; 原来谢叔叔带兵打仗也这般厉害。”
谢平澜笑了笑,没有多解释这得益于他太熟悉费长雍了,有道是知己知彼; 方能百战不殆。
这次难得杜乐文跟了来,谢平澜不嫌累赘; 也不在乎这未来太子是不是有监督他便宜行事的意思,有意叫这初生牛犊了解一下人间疾苦; 顺便也好好见识一下天下英雄,知道江山来之不易,别觉着那么理所当然。
至于汤啸紧着巴结杜氏兄弟; 他到是没怎么放在心上。
胜负已分,谢平澜早将人证物证都准备好了,就等着由王桥卿发起最后一击,所差只是时机而已。
现在他的全部精力都用来考虑等到了双桥镇之后,怎么同平南王司徒翰对阵才能不落下风。
虽得杜乐文由衷钦佩,但打仗终不是谢平澜的强项,他自己也知道,原本没有半点把握,不过现在嘛……
这时候天已经彻底黑下来,谢平澜命人在营地外头点燃三个火堆作为回应,等了小半个时辰,方听着有马蹄声由远而近。
巫晓元一旁轻声道:“只有十余骑。”
相比之下,谢平澜这边因为有杜乐文在场显得慎重得多了,光保护杜乐文的侍卫高手就有近百人。
杜乐文忍不住道:“他真的亲自来了?到是颇有胆识。”
对方一行十余骑在数丈外停下来,为首之人正是费长雍。
分开的时间太久了,以至于熊熊火光照耀下,明月竟觉着他看上去颇有些陌生。
费长雍抱拳道:“谢兄,好久不见,别来无恙?”又双目炯炯向着明月望来:“师妹,你怎的在这里,叫家里人好找。”
他同明月四目相对,亲切地露齿一笑,登时那种熟悉的感觉又都回来了。
明月莫名有些心虚,避开他目光,嘟囔道:“别装着好像才知道的样子,都把我爹打发来堵我们了。”
这家伙,就能把戏演得声情并茂,跟真的一样。
谢平澜在旁打招呼:“托福,一切都好。你呢?”
费长雍听这话终于憋不住了:“滚滚滚,我好不好你不知道?你这也太缺德了,什么时候把粮食换成了沙石,害我白忙活一通。粮呢?你把粮藏到哪了?”
明月忍不住偷笑。
费长雍却好似长了第三双眼睛,立时就发觉了,道:“师妹,我早说过这家伙一肚子坏水,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不要理他了,这就跟我回邺州吧。”
谢平澜有些无语,不等说话,明月已道:“才不听你的,你最会骗人了。我也不回邺州,你若是不放心,不如跟我们回京城去。”
“噗。”“哈哈。”
周围响起几声窃笑。
谢平澜忍俊道:“这主意到是不错,知道你现在缺粮,日子过得艰难,来,我介绍个人给你认识,这是我们元帅的长子,我同少帅一起担保,你若肯投效过来,我们立即调一批粮过去,助你解决邺、白、彰三州的粮荒。”
费长雍敛了笑,着意打量了一下杜乐文。
这是杜昭的儿子?
杜乐文觉着谢平澜这提议很好,这费长雍看着甚是年轻,竟已是一方诸侯,坐在马上,不轻意间显露出的言谈举止都颇叫人心折,加上今天这一路上对方那神鬼莫测的手段给他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他是真心期盼着费长雍能点一点头。
至于调粮什么的,虽然因为双桥镇新败,密州军的粮食也很紧张,但杜乐文自忖哪怕没有谢平澜,凭他自己也能把这件事完美地解决掉。
费长雍微微一哂,挪开了目光,回首示意。
他身后的亲兵催马由暗中出来,手里拽着根长长的绳索,走至火光下,却见绳子的另一头捆着一个人。
押粮队被俘虏的近千名兵丁中军职最高的千夫长林永安。
因为谢平澜之前特意叮嘱过,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允许他们丢弃粮车逃命或是束手就擒,下午的时候林永安没来得及逃,糊里糊涂就被抓住了,思及主将的交待,他干脆没有抵抗,是以浑身上下一点伤都没受。
这会儿被单独押了来,这么多双眼睛盯着,林永安难免觉着难堪,涨红了脸。
费长雍哼了一声,伸出手去,从旁边马背上抓起一个鼓囊囊的麻袋扔在马前:“你有本事把粮食调换成沙石木屑,手下的兵丁呢,一千多俘虏你也不要了?”
麻袋“砰”的一声落在地上,将地砸了个浅坑,里头的沙石从裂口洒了出来。
杜乐文目光一凝,这一大麻袋装满沙石至少得二三百斤吧,在费长雍手里看上去就像毫无重量,轻轻一掂就拿起来了,这么轻松,别说他做不到,就是他身边的侍卫怕也没几个能做到的。
费长雍摆明了是来谈判的,想用俘虏换粮食。
谢平澜略一沉吟,转向了杜乐文:“少帅,被俘的兵丁们都曾跟着元帅四处征战,打起仗来个个悍不畏死,立下过不少功劳,就这么折损了着实可惜,我有意叫他们全部转投邺州,好歹保住性命,你看如何?”
“啊?”杜乐文听他前半句,还以为谢平澜想要用粮食赎回林永安等人,没想到竟是这么个提议?
别说他,连林永安带费长雍,各色人等全都傻了眼。
谢平澜不闻有人应声,继续道:“费兄弟的为人我还是比较了解的,虽然野心挺大,但是对百姓对下头的人是真的好,想来不会亏待了他们。”
明月也发现了费长雍的窘态,一旁附和:“对对,师兄宅心仁厚,最见不得天下人受苦。”
杜乐文艰难开口:“我爹既然答应谢叔叔便宜行事,你做主就是。”
费长雍忍不住了,戳指点了点谢平澜和明月,道:“姓谢的,你真无耻。”搞什么,抓了俘虏还要他管这么多张嘴吃饭,若不是邺州现在缺粮缺得厉害,他何用如此束手束脚,还要受人挤兑。
谢平澜笑了:“这可就有些过分了啊,我们以朋友待你,有商有量,你还要怎样,骂街可不算本事。”
费长雍给他气得说不出话来,半晌才道:“粮呢,别说那些没用的,拿粮来换人!”
谢平澜摇了摇头:“算了,我看今晚谈事情不怎么合适,你这气急败坏的,不如先冷静冷静,也给我点时间,同少帅商量一下,咱们后天在江明县城商量换俘的事情。”
费长雍将信将疑:“你别想拖延时间。”
谢平澜回道:“有什么好拖延的,实不相瞒,粮食辎重早在琼花河改道那会儿已经换掉了,有这几日工夫,应该差不多运抵永州了,你反正是赶不及,不如信我一次。”
费长雍一发现粮食掉包,便猜测是这么回事,因为除此之外,谢平澜所率的押粮队就只在北面的榆昌县休整过,在榆昌做手脚,粮食到不了军前,意义不大。
这次他本是带着试探之意来的,谢平澜既然要约在江明,费长雍思及江明县位于永州和邺州的交界,对自己到是更便利一些,当即道:“说好了,那便江明见,冲着朋友一场还有我师妹的面子,我也不狮子大开口,一人一石粮,你准备一千石粮,把你的人全都赎回去!”说罢挥了下手,圈转马头。
这边杜乐文的那些侍卫作势要围上去,只待杜乐文或是谢平澜一声令下,便一拥而上,就算留不下费长雍,也要将自己人抢回来。
谢平澜却做了个手势,示意放对方离开。
费长雍回头瞥了一眼,耸肩轻嗤,他那亲兵将林永安丢到空出来的马背上,十余匹马呼啸而去,很快隐入了黑暗。
“大人。”密州军众人颇有些不甘,望向谢平澜。
谢平澜却没有多解释,下令道:“夜里做好警戒,天一亮便出发,争取明天傍晚赶到江明。有什么事等到了江明再说。”
杜乐文欲言又止,回营之后翻来覆去睡不着,爬起来穿戴好了独自一个人去找谢平澜,想问清楚他准备如何收场。
这时候谢平澜正和明月在一起,见他来了,招呼他坐下。
明月帮他倒了碗消暑汤。
杜乐文道了声谢,没等开口,谢平澜先道:“今日的情形少帅你也见了,不说邺、彰、白三州尚有多少兵马,单说费长雍此人,少帅可想与他为敌?”
杜乐文登时将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我也是同样的想法,所以想在江明再尽力争取一下。”
第184章 约法三章
以费长雍对谢平澜的了解; 他特意将谈判的地点安排在江明城; 绝不会无的放矢,城里肯定会有些针对自己的布置。
可任他做足了准备; 也没想到会在江明城见到这么多熟人。
他被人引了来,进门就吓了一跳,秦宏博、崔衡、关嘉……热热闹闹一屋子; 全都是天行中说话颇有分量的老人。
“……你们怎么会在这里?什么时候来的?”
关嘉笑笑:“我是三天前接到的信儿; 今天早上刚到。”
费长雍听众人所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