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当太后这些年-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慧娴听到这个消息,当场直接晕了过去。
她在床上病的奄奄一息,汤药不进,高曜关切寻医给她诊治,没有任何起色。一个月之后,京中有人来,送来李益的几件遗物,他身上穿的衣服,还有几件随身佩的玉佩。
衣服是洗过了的,然而很破,袖子和纫的边子很多地方都磨白了,有些地方还隐隐约约看到未洗净的血点子血块,颜色发暗。那是她离开京城之前,她亲手为他做的衣服。
一针一线,都是她用手缝出来的。
那把梳子……。
她忽然想起,问来者:“那把梳子呢?”
来者说:“并没有什么梳子。”
她说:“有的,肯定有的。”
他身上有把小小的玉梳子,是他最喜爱的物件。经常挂在身上,做个小装饰。样子挺可爱的,但是她不知道这物件的来路。
作为夫妻,他身边的每一样东西,她都知道来路,唯独这把小梳子不知道。问他,他说朋友送的,但是哪个朋友,他又不说明白。她问过几次,他含糊其辞后,她就不问了。
妇人的敏感告诉她,这东西,很可能是另一个女人的。
梳子不见了。
是她。
那个女人,是她害死他的。
她知道,一定是那个女人害死他的。
他太傻了,太蠢了,竟然为了个女人送了性命。
她捧着这身衣服,脸贴在上头,痛哭失声,泪流不止。
他死了。
只留下这身带血迹的衣服,上面还残存着他的气息。
离京前的那一次,竟是夫妻的最后一面。
她哭着道:“他的遗骨呢?大哥的遗骨呢?”
来者告诉她:“太远了,遗骨带不回来,留在平城了。”
她再次痛哭。
高曜劝慰她要节哀顺变,表示会收留她,不会让他们母子流落。高曜的夫人,小妾,也一并来劝她。
没有人能真正体会她的悲伤。
她大脑一片空白,什么都没听进去,只知道他死了。
他死了。
她的丈夫,此生唯一的丈夫。
众人劝慰了一场,最终还是离去了。这个节骨眼,高曜也没法安慰,心想等她冷静一会也好,放声大哭一阵,发泄发泄吧。他让下人将孩子带出去,将房门给她关上。
她在房中枯坐了一下午。
他死了。
她拿起一段披帛,悬到梁上,打了个结。她踩上凳子,将自己的头放进那绳索里,踢掉凳子。
老虎,阿龙,端端,阿芳,她通通不在意了。她本就是自私的女人,只在意自己的感受。李益死了,李羡也死了,留下她一个人,她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她也已经是朝廷在录的逃犯罪人了,活着也是蝼蚁般苟活,孩子,她也保护不了。就这样吧,她宁愿到地下去找他,兴许还能够相见。
她想到冯凭,万般怨恨。
你害死了我的丈夫。
她心想。
可你夺不走他的。
他还是我的,他去哪,我跟哪。
你高兴吧,你活在世上好好的享你的福吧,做你的太后娘娘。我到地下去陪他,我们还要做一生一世的夫妻。
第113章 太监
杨信站在永寿宫外, 看那殿前的天空中,五彩的彤云像一只展翅高飞的天鹅, 停在前殿的宫顶上。黄昏的火烧云将整座宫殿笼罩在一层金灿灿、红彤彤的光芒中,仿佛有层层金屑洒在树枝上, 屋瓦上。连宫门前值岗太监的头发衣服都被染成了蜜金。初夏傍晚, 空气中残留着太阳的余温, 带着香气的,暖烘烘的, 又不灼热, 正是最好的天气。他穿着薄锦袍子, 玉带挽着一截细腰, 就瞅那天上云。形状可是真有趣,刚开始像只鸭子,这会儿变成天鹅。他就抱着手臂闲看着, 想看它还能变成什么样, 结果,那天鹅云越来越细长,很快变成一只腾飞的凤凰,红色的凤头,金色的翅膀。
杨信感觉这是个好兆头,连忙回宫去,笑道:“娘娘。”
冯凭刚被朝中一群大臣骚扰过, 精神累了,此刻靠在榻上闭目养神。她懒洋洋地歪着头, 听到杨信的声音,只是抬了一下眼表示:“做什么。”
杨信一身惬意,心情很好,笑歪坐到她榻前来,一手杵在她肩侧:“臣刚刚瞧着,宫殿前那朵云,像一只凤凰,怪有意思的,娘娘要不要去看看。”
冯凭无聊道:“不去,云有什么好看的。”
杨信低下身,双手扶着她肩膀,脸切近了,笑道:“去看看吧?老躺着多没意思。”
冯凭道:“我就爱躺着,站着累,躺着多舒服。”
杨信手在她后背上摩挲了几下,笑说:“起来嘛,要不我抱你去?”
他今天也不知道怎么了,高兴活泼的像个小孩。见冯凭不动,他故意拿手去挠她肋下:“快起来!”
冯凭怕痒,手臂紧紧夹住,同时忍笑。杨信两只手齐上地挠她,冯凭回了手打他,憋不住笑说:“你怕不是疯了?这么高兴,喝了弥勒佛的尿了?滚出去,别来烦我。”
杨信说:“没事就躺着,人都要发霉了,这会天不热,出去晒晒。”
冯凭老不肯,经不住他死缠,只得起身,整理了衣服往殿外去。她站在玉阶前,被杨信扶着,看那天上彤云,无精打采说:“哄我,你看这云像凤凰?这分明是一只猪啊。”
杨信抬起头,也纳闷了:“哎,刚才明明是凤凰啊,怎么变成一只猪了。”
他笑说:“不过也没事。”
他指着那片云:“你瞧,这云的形状一直在变,现在是猪,一会不定变成别的了,娘娘别着急,你慢慢看。”
他怕天气凉,唤小宫女去,取了她的披风来给系上。冯凭被他活泼欢快的口气说的心情也莫名轻松开朗,也就听他站在那不走,只是望着天上:“今天这云是不错。”
杨信笑道:“臣不是说假话的吧,这景象,三五年也难得一见啊。”
他道:“娘娘当心着,说不定一会又变回凤凰了。”
冯凭等着看凤凰,结果那云层的颜色越来越深,原来金红交错的地方,渐渐也被染成红彤彤的一片,那金色的小猪也被红云吞噬了。天空变成了均匀的红色,太阳也缓缓地沉到了宫殿下。
火烧云散了。
杨信有点失望,道:“哎,出来晚了。”
冯凭感觉他有点好笑,几十岁的人了,还巴巴的为一朵云欢喜。
她笑,道:“行了,看完了,回去了吧?”
杨信叹道:“哎,回去吧。”
回到殿中,冯凭重新躺下。
冯凭看他精神奕奕,红光满面,感觉很奇异:“我怎么觉得你最近心情很好?”
她抬着眼睛,审视着他:“遇着什么好事了?”
杨信笑道:“有吗?”
冯凭道:“你去照照镜子,瞧瞧你这神采飞扬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马上要当新郎官了呢。”
杨信笑眼看着她:“真的?”
冯凭说:“自己去照镜子。”
杨信笑说:“大概人逢喜事精神爽吧。”
冯凭说:“我怎么不见你有什么喜事?”
杨信说:“皇上最近出征去了,宫中悠闲自在,我看娘娘身体好,我自然也心里高兴。”
冯凭说:“不止这样吧?”
杨信说:“真没有了。”
冯凭笑了笑,其实也挺高兴的。
她也不喜欢看身边的人成天板着个脸子招人厌。杨信这样的人,遇事能担得事,无事时能说笑话逗她开心,找乐子,把宫里弄的喜气洋洋的,当真是个难得有用的人。她自己成天精神萎靡,心事重重,搞的一宫的奴婢们战战兢兢的,要没杨信在这里进进出出,调节气氛,这宫里,真的好似座冷幽幽的坟墓了。
她感觉自己是不是上年纪了。以前的时候总是好静,人多的时候,众人说说笑笑,你言我语,她老觉得嘈杂,享受一个人,或两个人的静处。现在她却总觉得周围冷清,总想热闹一些好,喜欢听那活泼有趣的人说话,感觉精神愉悦放松。哪怕仅仅是假意的寒暄,也觉得充满了人情味。
可能真是上了年纪了。
岁月不饶人。
回想起刚入宫的时候,她才七八岁。
而今已经三十了。
年幼就是好,不管多么苦,心中总还有指望,指望能长大,指望生活会有所改变。三十岁的人,就没那么蓬勃生长的精神了。
三十岁算老吗?也不老,然而也不年轻了。
再往上,就是中年了。
她猛然发现,自己的人生已经过了一半了。
这会,说用晚膳还早,但说要做点什么事,好像也做不了了。杨信看着她脸,只见她闭目躺着,精神舒展,姿态十分放松,面上肌肉牵动,有点隐隐的笑意。
他闲的无聊,弯下腰,凑近了,手撩着她鬓发,眼神往下,不怀好意觊觎着她脖颈间,笑问道:“娘娘今天心情怎么样?”
冯凭感觉到他忽然挨近来,说话声压低,便知道他是起了坏心思,故意逗自己。
她笑着说:“还不错。”
杨信笑了一声,伸出手,轻轻摸上她脖子。
肌肤洁白柔软,触手温暖,带着丝丝诱人的芬芳。他展开五指,如此触摸着。她闭着眼,假装不知,然而心里有种与人亲近的满足和舒适。
她很愿意被人这么一直爱着。
杨信看她那闲适样儿,心笑她爱享受,像个猫儿似的,喜欢被人顺毛。他也想享受享受呢,可惜没那个福气,这辈子只能伺候她。
他伸手去,将她衣服领子往外打开一些,想露出更多的肌肤。
她外面穿了交领的上襦,领子款式比较宽松,手轻轻拨了几下便从肩上滑了下来,白皙的香肩和光洁的脖颈一起见了天日,露出里面杏子色的抹胸,红白交映,煞是醒目。
杨信抬腿,半边身上榻。
抬起她两条嫩藕般的粉臂,圈住了他的脖颈。杨信见她躺的有点低了,身子深深陷进了榻中,遂伸手从旁边顺过来一只软枕,垫在她背后,将她抬高一些,而后才俯下抱她。
真香。
他脸埋在她怀中,移至她的颈,最后吻住她的唇。一身细嫩的骨头,一身软肉儿,真是个甜人的小鸟儿,诱人的花朵儿。
他心想:何德何能,他杨信有这样的福气。
李益没那个福气,拓跋泓不晓得珍惜。
对这样的宝贝人儿,得哄,得用计策,怎么能说要就要说弃旧弃那么随便,真伤了她的心,要挽回就难了。
不过,他不会让她伤心的。
冯凭拿开他按到腰上的手。
杨信低声道:“怎么了?”
他道:“我伺候娘娘吧。”
冯凭道:“我没心思。”
杨信说:“我伺候娘娘。”
冯凭道:“我不跟太监行房。”
杨信埋着头在她脖颈间,无奈叹了口气:“这也不是我想的,你当我就不难受吗?我要是个好人,都不用你说…”
他捏着她耳垂,轻声说:“我早就给了你,也不等到今天了。我的心是什么时候的,你不知道?”
冯凭不爱理他。
杨信说:“你不能将就一下?除了我,也没人陪你了,要不给你找那杨骏?”
她摇摇头:“不用了,我不想要。”
她些许无奈,不太高兴道:“你把我当什么了。”
杨信凑到她耳边,道:“我用舌头。”
她仍旧摇头:“不要了。”
杨信说:“没事的。”
她坚持道:“不要。”
杨信说:“我服侍你,又不要你受累,你只管高兴就是了。”
冯凭不愿意。
她觉得这样不好。
这种事,是讲究个相互的。她知道杨信的心思,一直是想要她,但她并不愿意跟他那样做,心底里不接受。她无法满足他的愿望,而一味的让对方付出,她也觉得过意不去。
杨信捏着她脸:“弄你怎么就这么难。我要不舍弃了这一块肉,又不能和你朝昔相处,让你亲近。亲近了吧,你又嫌我不是个好人。”
冯凭听他说的十分真诚,只感觉很意外。
她始终不晓得杨信对她这么深的感情是打哪来的。
他像是不晓得自尊似的,在她面前说这种话。但他的语气又不像是失去自尊,只是单纯的信任喜欢她。
信任这个词,她不敢在杨信身上用。主子和奴婢,他信任她什么呢?若说两人利益一致,她利用他,他依附她,这还差不多,说信任喜欢是哪跟哪儿呢。
若是为了取悦她,这也未免太过了。而且,似乎也没有那个必要。
她心中寻思着,感觉想不通。
杨信对她的迷恋,在她看来纯属“有病”,总像是脑子不正常。
杨信忽然拍拍她脸,道:“你闻着我臭吗?”
她愣愣的:“什么?”
杨信说:“我臭吗?”
他身上也是熟悉的熏香,很香,衣服的香,还有面颊头发的香。还有她自己身上的香,和他混合在一起。
她摇头,很不解说:“不臭,问这做什么?”
杨信说:“那你瞧着我脏吗?”
他将脸伸到她面前来,说:“瞧瞧。”
冯凭笑了,感觉他这个动作有点孩子气了。他偏过头,将衣服领子拉下一点,脖子和耳后根露给她:“你瞧瞧我身上脏吗?”
冯凭感觉他问的很有趣,是故认真去瞧。他脖子颜色非常白,白的几乎刺眼发亮。年纪虽然不轻了,但身体还看不出有变老,脖颈连着一段瘦削锁骨,竟然还挺诱人。她伸手去拉开一点领子,眼睛隐约能看到平坦结实的胸膛。
身材也相当好。
虽是宦官,他在宫中的地位,也可谓是养尊处优了。
她背靠着枕,坐起来,笑道:“给我看看手。”
杨信坐近了,挨着她,伸出一双手来。
男人的手,骨骼感很明显,五指修长,论形状是很漂亮的手了,一抓一握,很有力量。皮肤很白,保养的是极好。
她笑回答道:“不脏。”
杨信说:“那你再看我丑不丑呢?”
丑,这人自然是不丑了。一度靠脸吃饭的人,能丑那还得了。他比冯凭要大个十来岁,年纪很不轻了,但也并没有怎么见老,还是很精神的样子,举止言谈很活力,一双眼睛精气湛湛。正当盛年。
她笑说:“也不丑。”
杨信双手握着她两边肩膀:“我倒奇了,我又不脏又不臭又不丑,那你嫌我做什么?就为了那个?”
她没有笑了,身体随着他摇晃而前后波动,像失去了骨头似的。杨信就势将她抱在怀里,她也就软软地靠在他怀里,闭着眼睛默不作声。
杨信手按着她后脑勺:“我真巴不得我有那个,塞到你嘴里堵住你的嘴。”
她两眼放空,忍不住又笑了。
冯凭不愿意和杨信有超越尺度的关系。对于杨信,她其实说不上嫌弃。然而她再缺男人,也没到那地步。她觉得那种事是残疾的,病态的,有点恶心,她不能接受。
第114章 观望
冯凭陪着宏儿一道用晚饭。
刚提起筷子, 外面又有朝臣来求见,说是有十万火急的事情。冯凭只得让杨信将人请进来, 是高盛独孤未。
“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情?”
“兖州都督的魏桓和均州都督粱春前日联合造反了。”
冯凭惊住了:“什么?”
宏儿正坐在她身边,自己拿勺子喝汤, 听到她语气忽然提高, 顿时抬起小脑袋来, 一脸懵懂看他们:“妈妈?”
高曜虽然说的是形同造反,但毕竟还没有明着反, 然而魏桓粱春是直接打出了造反的旗号。这断不能容忍。拓跋泓帝驾刚出平城, 没能去攻打高曜, 而是直接南下去打魏桓和粱春去了。
冯凭站在殿中, 寻思着这事。
魏桓、粱春。
两个小州的都督。
手下兵力,加起来也就几万,不是朝廷的对手。朝廷的军队她清楚, 战斗力丝毫不逊, 眼下国库也充裕。这场仗看起来似乎并无难度,然而坏就坏在这个时机,正是拓跋泓欲图改革的时候,各地方将领皆有异心,不光一个魏桓粱春。
那边高曜已经反了,只是还没交锋。
这仗不好打。
很可能会陷入泥泞。
而且,兖州, 均州,都离平城不远。
在帝国的腹心打仗, 朝廷、百姓很容易恐慌,一旦战事失利,很容易威胁到京城。拓跋泓……拓跋泓毕竟还只是个十来岁的孩子,他当这皇帝,无事还好,一有事,他要应付恐怕不易。
她转过身,问道:“你们觉得这仗如何?区区一个魏桓粱春,当算不得什么威胁吧。”
独孤未道:“太后,魏桓粱春,他们明面上说是手下几万人,但实际蓄养了多少私丁,真正的兵马数怕不止这点。而且高曜那边,还在蠢蠢欲动,他到时候再插上一手,情况就不容乐观了。”
冯凭道:“你们有什么主意吗?”
高盛道:“臣等也没主意,所以来请太后的主意。”
冯凭道瞥了他们一眼:“我现在也没主意。”
大家面面相觑一阵,未想着话说。冯凭道:“这件事,再观望一阵吧,皇上既然已经带兵去了,总会有个结果,咱们先看看战情如果,等事态有变化,咱们再行斟酌。”
她道:“你们先回去吧,这件事还是继续等消息。”
高盛、独孤未告退离去了。冯凭看杨信立在一边,若有所思,道:“你有什么想法吗?”
杨信摇摇头:“臣没想法,还是等消息吧。”
这种事,按理,是拓跋泓的事,要头疼也是该拓跋泓去头疼。然而冯凭既然在这个位置,又怎么可能不担心。
这毕竟威胁到朝廷。
冯凭受了一惊,心觉不大妙,然而还是得继续吃饭。案上的食物已经放了一会,宏儿也早就没吃了,听他们说话。冯凭看那炙肉烤的焦香,刚才还觉得好吃,此时却感觉颜色油腻腻的。
宏儿问说:“妈妈,父皇怎么了?他是不是打仗遇到危险了?”
冯凭安慰他:“没事。”
宏儿说:“可是我刚刚听你们说,好像有危险。”
冯凭摸着他头说:“没事,那是朝廷外面的事,咱们在宫里。”
宏儿说:“可是父皇在外面呀。”
冯凭道:“父皇自己会处理的。你还小,这事用不着你操心,咱们吃饭吧。”
宏儿说:“哦。”
冯凭让人将炙肉撤下去,弄点热汤饼上来。
宏儿吃着自己食盘里的炙肉,侍从捧着热腾腾的汤饼,放在冯凭面前。他看了,说:“妈妈,我也想吃汤饼。”
冯凭用个小碗盛出一些给他。
母子二人用了饭,漱了口,和往常一样,冯凭问一遍宏儿白天的功课。她像个慈母一样,陪他温习一天读的书,师傅要让记诵的文章,她考问检查他背诵。待他全部记熟了,又将学过的字一一重温,并陪他练习一会写字。他是太子,他现在要练习学汉文,写汉字。
宏儿是个聪明孩子,师傅教的东西,他都能当天学会并且记住,学过的文章也能过目不望。他聪明,也认真,喜欢读书写字,他在读书学习上比他父亲、祖父都要用功。冯凭觉得这孩子大概是拓跋家历代皇帝里最好学的一个了。
宏儿坐在案前,乖乖地执着笔练字,冯凭坐在边看着,给他铺纸研墨,纠正他的姿势。看他写的不好了,便伸手握着他小手,亲自一笔一划地引导。
冯凭自己读书写字,也没这么用心过。
然而陪着宏儿,她不厌其烦。
毛笔不好运笔,他写的很慢,冯凭也告诉他不要急,慢慢写,一篇字要花半个时辰。每天写两篇字。加上温习功课和背书的时间,这样下来,写完已经是亥时了。
宏儿放下笔,揉着小手说:“墨弄到手上了。”
冯凭说:“咱们去洗一下。”
她叫人将笔墨收走了。
宫女端了水来,宏儿站起来,把手放到盆里,冯凭给他手上抹了一点香膏,替他搓洗。
那墨沾在皮肤上,很难洗,冯凭一点一点用指甲给他刮一刮,又搓了几下,洗干净了,帕子给他擦干水。
今夜因为议了会事,时间太晚了,也来不及先给宏儿洗澡了,又自己再去洗,实在有些困,冯凭说:“今天跟妈妈一起洗好不好?”
宏儿说:“好,我跟妈妈一起洗。”
宫人抬了个大沐桶进来,往里注满了热水,冯凭给宏儿脱光了衣服,先抱去净室撒了尿。她自己也脱了衣服,先下了水去,感觉温度适中了,然后再把宏儿也抱进来。
宏儿难得和她一起洗澡,十分高兴。他小脚踩在她的肚子上、腿上,双手搂着她脖子。他人小,在这大沐桶里,都可以游泳了。冯凭抱着他小腰让他站好:“水进眼睛去了。”
她拿香膏替他抹手臂,脖子和身上。
小孩儿的肌肤,沾着香膏,滑滑的,真可爱。冯凭给他搓着搓着,又在他小脸上亲了一下,轻轻笑:“小汉子。”
宏儿也回亲了她脸一下。
冯凭一边给他搓身上,一边笑逗他说:“你是什么?是不是小汉子?”
宏儿不晓得汉子是什么意思,说:“我是宏儿,我不是小汉子。”
冯凭笑眼问说:“那我是什么?”
宏儿说:“你是妈妈。”
冯凭说:“妈妈是什么?”
宏儿说:“妈妈就是妈妈。”
他说:“妈妈是最疼我最爱我的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