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师娘娘-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封应然的出身是诟病,若非先帝其他子嗣都没了,也不会轮到他这个三皇子来登基。
  正因为如此,封应然登基后首先就是要拿捏住朝廷,在群臣之间建立起身为君王的威信。
  他第一次做出决定,就被群臣反对,自然心里不痛快。
  会直接搬到高塔上,何曾不就是对群臣不满的举动?
  思及此,雪春熙感觉胸口的跃动逐渐变慢,终于平静下来。
  她不该自作多情的,封应然是帝王,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实在太多了,如何会纠结于这点儿女私情?
  封应然此举想必也是敲打朝臣,这坐在龙椅上的已经换了人。
  他也不在是以前那个沉默好欺负的三皇子,而是新君了。
  等群臣醒悟过来,想必封应然也会从高塔上搬走,如今也不过是暂时罢了。
  雪春熙默默想着,让自己不必很放在心上,这才抬起头道:“皇上可用了午饭?这就让春望叫御厨房送吃食来。”
  封应然看着她微微颔首,道:“朕下了早朝就让人清点东西送过来了,如今倒是有些饿了。”
  言下之意,别说午饭,就连早饭都没时间吃。
  闻言,雪春熙不由心疼,一叠声吩咐春望赶紧去御厨房吩咐,尽快送吃食来,一边轻声叮嘱道:“殿下虽说日理万机,可也要顾着自己的身子骨才是,别累坏了。即便殿下身子强壮,长此以往也是要吃不消的。”
  封应然听着她的关心之语,叹气道:“刚刚登基,父皇留下的烂摊子不少,要一一摆平不说,如今朝堂上的臣子也不是一个个都听话,私底下的心思多着,总有些小九九,做事也并非十成十地认真。可是朕刚登基,也不好把朝堂上所有臣子都换一遍,又没有这么多的人才能够添上,只能忍耐着。”
  “皇上辛苦了,”雪春熙的声音越发柔和,暗含更多的心疼:“事情要慢慢来,皇上很不必急躁。相信亲眼看见皇上的能耐,群臣佩服,必定对皇上忠心。”
  封应然笑而不语,他没点破雪春熙的天真。
  群臣会听话,不是因为忠心,更有家族的利益夹杂在里头。
  能够让家族受益,他们自然是干劲十足。
  否则,便是敷衍了事,却又叫他挑不出错来。
  一个个都是混迹朝堂的老油条了,要怎么打发封应然简直是信手拈来。
  不过封应然会让这些老头子明白,他可不是父皇,那么容易就能被忽悠得了的。
  不拿出点成绩来,那么就别怪自己不客气了。
  这些糟心事,封应然没打算拿出来坏了雪春熙的心情。
  春望没多久就领着食盒过来了,只是白衣婢女太少,来来往往走了三趟才把午膳拿齐全了。
  即便有些腿脚功夫在身,这么来来回回折腾也是吃不消,春望脸色有些发白,后面几个白衣婢女更是香汗连连,看得雪春熙都有些不忍了。
  “皇上,不如让人做个吊篮,把东西放进去再从窗口提上来,倒也方便得很。”
  知道雪春熙这是心善,封应然却摇头道:“若是七姑娘不忍心,回头就让大臣把奏折亲自送上来给朕,也不必如此折腾高塔上的婢女了。”
  “她们该是伺候国师的,其它事很不必插手才是。”
  闻言,雪春熙不吭声了。
  若是大臣知道后,恐怕撕了她的心都有了。
  年轻大臣尚可,只是里头不少是文弱书生,高塔的石阶不少,上来一次,第二天恐怕要起不来的。
  更别说年迈的大臣,怎么可能爬上来,奏折送不上来,皇上不看,他们往哪里哭去?
  估计御史又得换个地方撞柱子,高塔底下倒是个不错的选择了。
  一想到自己高塔下面会多几个御史的冤魂,雪春熙勉强扯了扯嘴角,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来:“皇上就别开玩笑了,要是朝堂上的大臣听了,怕是要腿软的。”
  爬不上高塔就不能送上自己的奏折,这不是逼死老臣,折腾年轻臣子吗?
  封应然挑眉,好笑道:“国师怎么觉得朕在开玩笑,朕素来不怎么喜欢开玩笑的。”
  所以,这是当真了?
  雪春熙眨眨眼,已经开始同情大臣们了。不过那些顽固的老头子三天两头送上弹劾的奏折,估计他也是烦了。奏折送不上来,还落得轻松,何乐而不为?
  就是不知道群臣听说之后,会不会又闹腾起来,集体哭着不干活,又或是跪在宫门前请皇帝收回成命了。
  她抬头见春望等人低着头站在角落,对封应然的话也不知道究竟有没听进去,神色如常。
  见雪春熙看过来,春望上前一步恭敬地道:“皇上,国师,可是摆上午膳?”
  “上菜吧,莫要凉了。”封应然摆手,春望领着白衣婢女把食盒里的菜式摆了一桌,然后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试试御厨的拿手菜,宫师傅进宫三十年,朕只用过两回他的手艺,没想到如今每天都能吃上。”
  雪春熙听得心里一软,轻声道:“宫师傅的手艺的确好得很,皇上平日劳累,今早又不曾用饭,既然喜欢就多用些为好。”
  “一个人用饭总是没滋没味的,两个人在一起反倒能多吃些了。”封应然夹了一筷子,笑道:“这里也没外人,七姑娘不必拘束着,喜欢吃什么就夹,莫要客气。我就是不喜欢有人盯着看,尤其站在身后,吃着也不自在。”
  这话说到她的心坎里了,雪春熙被春望等人伺候着。吃什么不必自己夹,只要看一眼就有婢女帮着布菜,夹到碗里,让自己浑身别扭得很。
  就是以前有蔓霜伺候着,两人经常一起用饭,一边吃一边聊上几句,也没什么食不语的规矩。
  只是春望这些白衣婢女站在身后,若是雪春熙想要自己夹,就一副惶恐的模样跪在脚边,闹得她也不敢自己夹菜了。
  如今还好,有封应然在,总算把贴身伺候的春望等人打发了,她也能自在地用上一顿饭。
  雪春熙起初还有些放不开手脚,见封应然吃得极快,也没多往自己这边看,她也就没再拘束,夹了瞧着不错的菜式尝了,忍不住赞道:“御厨的手艺果真了得,这味道比早饭更好。”
  她还以为御厨房就一位师傅掌勺,殊不知宫师傅是给帝王掌厨的。
  原本先帝驾崩,宫师傅年纪也大了。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也该退下来,选上封应然中意的厨子。
  谁知道封应然喜欢他的手艺,也不在意这些规矩,硬是把人留下来。
  既然天子发话,宫师傅哪里有不应承的。
  而且能连着伺候两朝天子,那是莫大的荣誉,是谁都羡慕不来的。
  他在一干御厨的欣羡中继续为帝王掌厨,当然使出浑身解数,务必让封应然吃得高兴。
  只是一连几天,封应然没吃上几口。
  不是忙得忘了,就是累了所以用得少,急得宫师傅头发都快要白了。
  幸好今儿封应然忽然派人发话,说要让他做一桌好菜。
  宫师傅把平生的技艺都使上了,生怕新君不满意。
  忐忑不安在御厨房等了足足一个时辰,双腿都要发软的时候,终于见着太监总管过来,笑眯眯地拱手道:“恭喜宫师傅,皇上和国师对师傅的厨艺赞不绝口。以后皇上和国师的膳食都由师傅来负责,直接送到高塔上去。”
  听了这话,宫师傅喜不胜收。
  能为帝王掌厨已经是荣耀了,还能给国师一并掌厨,简直是祖坟冒烟了。
  
第一百三十四章 看重
  旁边为国师掌厨的御厨嫉妒得眼睛都红了,却又不安地上前道:“总管,莫非国师对小的手艺不欢喜,这才换了厨子?”
  他刚把话说出口,后背已经冷汗连连。
  要是自己做得不好,惹来国师厌弃,在御厨房也是混到头了。
  谁知太监总管依旧笑眯眯的,摇头道:“非也非也,只是皇上如今搬到高塔上方便跟国师请教。一桌菜劳烦两位师傅做,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些冲撞。而且国师喜欢点心,这便让宫师傅负责做菜,点心就交给你了。”
  那人原本心灰意冷,听到最后脸上带着喜色,搓着手道:“国师能喜欢小的做得点心,那是小的荣幸。”
  “那是,小心伺候着,都打醒十二分精神,莫要以为国师住在高塔上甚少下来就敢怠慢了。”太监总管临走前不忘敲到两人,免得他们动了什么小心思。
  要是雪春熙不满意,封应然必定不痛快,太监总管可不想触这个霉头。
  两位御厨连连应下,他们算是明白了,新君对国师十分看重。
  能让国师满意,升官发财是没跑的。要是国师不满意,他们估计要看不见明天的朝阳了。
  太监总管看着两人琢磨着什么新菜式,一个比一个卖力,这才满意地走了。
  高塔上的雪春熙感觉御厨的手艺是一顿比一顿好,菜式还不带重样的,加上封应然吃得痛快,她也跟着吃了不少,感觉不到几天仿佛胖了一圈。
  她在寝室里来来回回地走动,忍不住轻轻叹气。
  “这是有什么烦心事,竟然让国师叹气了?”
  封应然站在门口,显然因为不好踏进闺房而没有进来。
  雪春熙听得脸颊一红,摇头道:“皇上,没什么烦心事。”
  若果起初她住到高塔上,一个人孤零零的,身边也没活泼又爱说话的蔓霜在,难免有些寂寞。
  等封应然也搬上来后,雪春熙就丝毫没感觉度日如年了。
  封应然果真说到做到,大臣想要上奏折子,那就自己爬上高塔来。
  春望就等在石阶在尽头,双手恭敬地接过大臣手里的折子。
  身后的白衣婢女捧着茶壶和杯子,谁也没上前搀扶累得快趴下的大臣,只给他们喝上一杯热茶,就客客气气把人请下去。
  若是八百里加急的奏折,就是由御林军或是顾青送上来,倒也没误事。
  年轻大臣尚可,他们就算脸色铁青,双腿打颤,好歹手脚并用也爬上来了。
  武将就没这个烦恼,只是先帝重文轻武,能上品级的武将没几个,上塔的时候轻轻松松的,没什么事也不上来。
  如今盗匪剿灭得差不多了,都是封应然亲手清理的,武将对他素来佩服,自然是有事说事,无事就操练底下的士兵,一个个精神头不错,以后就算突然拉出去上战场也不至于丢人。
  封应然虽说也没轻视文臣,却比以往更重视武将,让后者是心花怒放,终于有出头的机会了,自然是卯着劲表现。
  文臣就苦不堪言了,他们就擅长嘴皮子和笔杆子。尤其御史,就是盯着皇帝不放的。
  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御史就得跳出来引经据典,然后让皇帝自省。
  皇帝改过自新,那是皆大欢喜。
  要是一错再错,御史领着一干文臣就在朝堂上口沫横飞,说什么都要据理力争,让皇帝回头是岸。
  对皇帝决定要搬上高塔,御史当然认为不符合规矩。
  一个个上了无数的折子,抬奏折的太监从两个变成四个,最后还得添了四个御林军这才扛得完。
  封应然是不耐烦看了,直接就搬上高塔,压根就不管群臣发对。
  文臣是炸了锅,誓要让新君明白,国师再怎么有才能,那也是年轻女子,孤男寡女共处一室这不符合规矩。
  只是封应然却扔出了一个旨意,上奏折标明不满,当然可以,但是要自己用双腿登塔后送上来,他才会批阅。
  别人帮忙带上来,那不算数,他会直接从高塔的窗口扔下去。
  这就苦了那些年迈的老臣,有几个硬气的,愣是要自己登塔。
  一个走到半路,险些从高处摔断腿,惊出一身汗来。
  一个好歹爬了大半的石阶,胜利在望了,谁知道直接累得晕了过去。
  一个就快到了,体力不济,喘得厉害,脸色跟白纸一样。要不是春望看着不对劲赶紧让御林军把御医抬上来诊治,这老臣就得死在石阶上了。
  有这几个老臣打头,其他人是不敢再试了。
  若非真的有重要的事情,也是不敢再洋洋洒洒写上十几页的奏折呈上去。
  就是想,他们也爬不上高塔,只能望塔兴叹了。
  雪春熙站在春望身后张望,看着几个老臣简直是拼了命要爬上来,吓了一大跳。
  好在有他们在,后来也没几个文臣再尝试,封应然算是耳根清净了许多。
  见状,她有些哭笑不得。
  虽说封应然是打算整治这些文臣,以前先帝重文轻武,把这些文臣都宠坏了。
  以为自己学问高了不得,张口就是皇帝祖辈的训诫和规矩,愣是要让帝王按照他们想的去办。
  先帝大多顺着他们,养出好几个固执的老臣来。
  如今还想用同样的方法约束新君,却是踢到了石板,疼得不轻。
  就不知道这些老臣是真的反省了,还是觉得封应然一错再错,如今依旧在痛心疾首?
  雪春熙好笑,实在不明白这些老臣的想法。
  一朝天子一朝臣,先帝对他们十分礼遇,以前舒服惯了,就以为能继续下去。
  没料到封应然可没先帝好说话,总算是蔫了。
  要是过阵子封应然回去后,这些老臣还倚老卖老,他又该怎么整治才好?
  雪春熙托着下巴,忍不住问出口。
  封应然抿了一口热茶,笑着道:“谁说真要下塔了,国师在哪里,朕就在哪里。”
  这话说得雪春熙脸颊滚烫,不好意思地道:“皇上说得什么话,总不能一直住在高塔上。想必不久之后,就得扩充后宫,为皇家开枝散叶了。”
  那时候封应然说什么都得回去寝宫住着,总不能侍寝的时候让人把嫔妃抬上来。
  光是想想,雪春熙就有些难过了。
  是啊,封应然迟早要三千佳丽在后宫,她不该继续执着下去的。
  只是想到要割舍掉,就像是拿着一把尖刀把心切开,还没动手就已经有种痛彻心扉的感觉。
  耳边忽然响起封应然低沉的声音:“朕什么时候说要扩充后宫?”
  雪春熙低着头,声音很轻:“这是迟早的事,皇上的后宫总不能一直空着。”
  “先帝骤然离去,留下一堆烂摊子起码要收拾好几年。国库空虚,哪能任意挥霍?填充后宫这种事不必着急,莫不是谁在国师面前胡言乱语了?”封应然说罢,目光在一旁的春望等人身上掠过。
  白衣婢女噗通一声全部跪下,面色惶然,也不敢喊冤,只是颤抖着匍匐在地。
  雪春熙一怔,连忙摆手道:“不,不是有人在我跟前提起,只是四姐姐曾说过,帝王身边不可能没有皇后和嫔妃,不然是要后继无人的。”
  封应然听了,好笑道:“四姑娘又是从藏书阁里找到的闲杂书看见的吧?野史之类的,看着打发时间无妨,却不能当真。”
  听罢,雪春熙愣了愣,莫非雪幼翠真是看的野史,事实并非如此?
  她满腹狐疑,只是在灵犀山上生活,甚少知道外头的事,自然也分辨不出真假来。
  封应然示意春望去拿期盼,看着雪春熙笑道:“正好空闲,不如跟国师对弈一盘?”
  雪春熙最近被他手把手指点,棋艺大有长进。
  尤其封应然从皇宫的藏书阁送来不少棋谱,她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手痒想要试一试,自然愿意有人跟自己对弈。
  每天来上几盘,雪春熙试了背下的几个棋谱,稍作修改,使得趁手,能跟封应然对上半个时辰才输掉。
  她摩拳擦掌,想着今天只怕能再扛上一刻钟,谁知道顾青匆匆赶来,对封应然欲言又止。
  知道必然有紧要事,不然顾青不会脸色如此差劲,雪春熙连忙起身道:“皇上若是忙,只等明天再完成这一盘便好。”
  “不必明天,朕去去就回。”封应然神色平常,对她点点头,便跟着顾青下塔了。
  雪春熙皱眉,顾青如此慌张,莫非出什么大事了?
  她想要卜卦,只是手边没有竹签,又有封应然曾叮嘱过,自己要习惯别事事占卜,坏了身子骨,便忍了下来,却是心里惶惶然,总有种不好的预感。
  顾青跟在封应然身后,直到下塔了,打发御林军远远跟着,听不见两人说话,这才轻声开口道:“皇上,六姑娘不肯进药,御医劝不住,又请了蔓霜过去,依旧没法劝得动。御医说了,若是这两天六姑娘还硬撑着不喝药,只怕身子骨要熬不住的。”
  封应然一听,并没有转身,抬头看着梅树枝桠上的花骨朵正含苞待放。
  国师塔附近原本空空荡荡的,就是防止有人躲在树上,又或是从枝桠爬上塔去。
  如今御林军巡逻比起以往更加频密,封应然不喜高塔往下看着光秃秃的,就命人种了一大片的梅树。
  果真梅树盛开的时候粉色一片,美不胜收,雪春熙站在窗前眺望也是连连惊叹,高兴不已。
  
第一百三十五章 延命
  封应然想着雪春熙总是如此简单的高兴,不过是一片梅树罢了,每回看着都双眼发亮,甚是欢喜。
  她求得并不多,只是能过得自在些,身边的姊妹能够好好活着,这便足够了。
  很可惜雪春熙这点小要求,却总是不能满足。
  难得在宫里她能清净些,雪丹珍却又开始不依不饶了。
  封应然脸色渐冷,在顾青忐忑不安中头也不回地开口问道:“御医说了,六姑娘还能撑几天?”
  顾青还以为他会责罚六姑娘,又或是使出什么法子让雪丹珍屈服,没料到会问这个事,愣了一下才道:“回皇上,御医说了不服药,怕是只能熬半个月了。”
  “半个月吗?”封应然喃喃说着,知道雪丹珍要是死了,雪春熙必然要伤心的。
  只是这位六姑娘不死,就会左右雪春熙的想法。
  想到那位死去的雪家大姑娘,临死前也对雪春熙反复叮嘱的一番话,封应然就不由挑眉:“若是喝药,六姑娘真能撑个三五年?”
  “御医的确这么说,前提是这些年间都不能断了药。”顾青对这位六姑娘有几分怜悯,身子骨打从娘胎出来就不好,病怏怏好歹长大了,如今年纪轻轻却又要没命。
  蔓霜求了他,想要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明白六姑娘也是一心为雪春熙好的。
  只是雪丹珍碍封应然的事,别说美言,顾青是多说几句都不敢的。
  “朕记得在京郊有一处温泉庄子,在半山腰上,很是僻静。”
  封应然忽然提起此事,顾青又是一愣:“是,的确有这么一处庄子。”
  “把六姑娘请过去,御医也跟着,好生伺候。身边的丫鬟都不必跟着,换上嘴巴紧力气大的婆子。若是出了什么差错,让她们也不必回来了。”
  顾青听得后背出了一身冷汗,雪丹珍被送去温泉庄子,那么偏僻的地方,就算是死了,估计谁都不会知道。
  显然雪丹珍是真正惹怒了封应然,他犹豫片刻道:“若是国师问起,这该如何是好?”
  “该怎么说话,还需要朕多言吗?”封应然似笑非笑瞥了他一眼,又道:“只要你别多嘴告诉枕边人,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国师却不可能知道。”
  雪春熙一直住在高塔上,除了身边几个白衣婢女,就只有封应然了。
  他不说,白衣婢女是没胆子提起外边的事,雪春熙又如何会知晓?
  顾青低着头,到底应了下来。
  他心想蔓霜嘴巴不紧,此事真是要烂在肚子里才好。
  封应然这么说,就是有办法让雪春熙相信,雪丹珍被送去温泉庄子将养着,起码三五年内不会有事。
  三五年内雪春熙以为六姑娘好好的,再之后顺其自然说雪丹珍病逝,也不显得突兀了。
  顾青慢吞吞退下,远远见封应然站在树下,忽然摘下一根枝桠,上面的梅花开得极好,只怕是要拿回去送给雪春熙的。
  想到新君对七姑娘的用心,顾青对雪丹珍原本的一点怜悯也烟消云散。
  封应然从出生起吃的苦头已经够多了,艰难地熬了过来,多少次游离在生死之间。
  若不是他几次出手相救,顾青也不会保住性命到如今好好地站在这里,还娶回了心爱的姑娘。
  再过几年,兴许他还会有孩子,阖家欢乐。
  这都是封应然给自己的,包括如今的地位,让蔓霜能够安逸富足的生活。
  难得封应然有了想要的东西,有了喜欢的姑娘,又如何能让人碍事?
  思及此,他心底的踌躇散尽,脚步不由轻快了几分。
  顾青心里琢磨着回府后得小心,万不能让蔓霜瞧出来了。
  又考虑该挑什么样的人跟着伺候六姑娘,免得节外生枝。
  听说雪丹珍被送去郊外的温泉庄子,雪春熙有几分惊讶,更多的是不放心:“六姐姐身子骨单薄,京郊离着不远,却是一路颠簸。”
  “七姑娘放心,皇上派了两位御医跟着,一位是一直在六姑娘身边,方子大多出自他手。另外一位擅长医治不足之症,是皇上特意让属下广招良医,好不容易找来的。若是七姑娘不放心,属下把太医院的御医都叫来,让国师亲自挑选?”
  顾青说到这个份上了,雪春熙自然没有异议。
  她感激地看向封应然,开口道:“多谢皇上,让皇上费心了。”
  “哪里,国师的事就是朕的事,何来费心二字?”封应然摆摆手,又蹙眉道:“只是七姑娘如今成了国师,不能轻易离开京中,恐怕要委屈七姑娘,这些年也不能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