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在现代做药神-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该知道,处方药是不能乱用的,乱用也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那些诋毁她的言论,是什么居心我们完全可以揣测一二,在一款药品的试验阶段,出了任何问题,这种药都可能被随时叫停。如果舆论风向真的认为她的药无效,再在药监局评判时使些手段,就足以将这两款新药扼杀在摇篮里。”
作为网络舆论主阵地的微博,往往是许多事件影响扩大化的发源地,对于其他媒体上的风声也十分敏感。
中医协会会长石卫平在媒体上,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一些传统纸媒和网络媒体都对他的发言进行了报道。
不明真相的路人们顿时恍然大悟。
“这些人,自己瞎几把用处方药,出了问题还怪厂家的药没效果,真是一言难尽!”
“叶医生一直在强调,让大家去正规渠道。现在治疗技术只有叶医生亲自传授的医生们才掌握了,你们单是拿着药自己乱喝,怎么可能起到理想作用!”
“那个成田实验室完全是在蓄意误导民众,请问有哪一款药,能单独使用就达到治愈顽固疾病的效果?你们倒是研发出一款来看看!”
“原来是恶性商业竞争,想也知道,叶医生这两款药出来,要断了多少制药厂的财路。”
“对啊,白癜风将从此变成一个小病,几千块药费就根治,那些生产白癜风光疗仪,白癜风药物,白癜风遮盖剂的,全都没了用武之地。”
“这些人用心太险恶了,明明是效果这么好的特效药,他们竟然想让它无法上市!”
这样的特效药无法上市,也就意味着,所有的白癜风病人都会再度回到以前那种无望的处境里,为治疗白癜风掏空家底,还无法保证有明显效果。
那些还没得到治疗的白癜风病人,在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时,表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因为政策限制,治好的白癜风病人只有二十多万,可没治好的,却还有两千多万,就算能上网的只有一半,那也是非常可怕的数量了。
这些人全部涌到了了查出水军的公安局官V下,要求必须严惩水军公司,并且严查幕后黑手。
可怜的该市公安局官V,从来都没收到过这么多的评论,通报水军公司那条微博,评论高达九十多万,为了引起重视,其他微博下,随随便便也都是上万条评论,全是相同或类似的呼声。
其他网络媒体阵地上也是如此,这些白癜风病人们,十分卖力地自发跟路人们科普这次风波的内幕,生怕网上再有质疑白康膏和白康口服液无效的声音。
*
这样的发展,显然是凯普公司的高层始料未及的。
这场戏,从最开始偷药到推广,再到后来煽动上当受骗的人闹事,水军带节奏,买大V发声,花费数百万,历时好几个月,却以惨败告终。
在幕后运作的人员,全都被一个个揪出来,接受法律制裁,这次的后果如此严重,以后再要想在华夏国内找人去整治叶明雨,那代价就更高了。
毕竟是拈虎须,一个不好就锒铛入狱,没有重赏出不了勇夫。
不过,他们没想到的是,这次他们已经把叶明雨惹恼了,很快就要自顾不暇。
*
单凭一些零散的受害者和网民,脑不出那么大动静。
叶明雨原以为是国内一些利益相关的制药厂商在背后使坏,抓住水军公司的上线一审,竟然发现是境外势力。
也对,她目前也算稍微有点后台的人了,国内一般的制药商不敢在背后下黑手。
周泽熙在境外的势力比较强大,自觉地将这件事包揽过去,最终,源头追溯到了普凯公司头上,周泽熙亲自拿着报告来找了她。
叶明雨回C城后,他只要没有必须在场的公务,一般也都是在C城远程指挥各个集团的工作。
“原来又是他们。”看完报告,叶明雨脸上并没有太大的喜怒波动。
先前抹黑中医的也是凯普,现在竟然又找麻烦找到她本人头上来了。
这种一再挑衅的行为,若不还击,他们只当她好欺负吧。
“我让人去操作,拉低普凯的股价,相信会有不少人趁势而动的。”周泽熙道。
虽然凯普在美国的势力不小,他要对付凯普需要费很多周折,但都欺负到叶明雨头上来了,他就是付再大的代价,也要帮她出这口气。
“你什么都不要做,我自有办法。”叶明雨安抚道,然后打了个电话给秘书,让他找人去查一份凯普公司的销量数据来。
“这种数据一般人不好找,我去帮你弄来,会更准确一些。”周泽熙对于她不要自己帮忙有点遗憾,想体现一下自己的价值。
“那在药品后面,加上专利剩余年限吧。”叶明雨没跟他客气,一事不烦二主,索性又加了个要求。
报告很快传送过来,叶明雨看着表格上的药物名称和专利年限,勾上了利润最高,专利剩余年限最长的十种药,打了电话叫助理进来。
“这上面的药,每一样给我多买几盒回来。”她吩咐道。
大家都摸不透她要做什么,直到十天后,印度最著名的一家仿制药实验室,收到了凯普公司销量最好的那款肝癌靶向药的配方和制作工艺。
这款药的销量奇好,价格高昂,普通人买不起,是该实验室最近一年的研发重点。
他们实验室向来以研究仿制药闻名,在全球各大医药公司眼里臭名昭著,可谁让印度政府都要维护仿制药利益集团呢,外来医药公司对那些本地企业毫无办法。
只能眼看着他们研究出自己辛苦研发的新药配方,在自己的肉碗里分出一杯羹去。
凯普公司之所以能保持业界的霸主地位,就在于其技术上的领先,它研发出的药物,很少在专利期内被攻破。能在专利期保持技术全球垄断,还是足够收回研发成本并大赚一波的。
对于这份无法追踪来源的资料,实验室的领导人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进行了试验,却没想到,真的以这份资料,造出了活性与原研药一模一样的仿制药来。
第119章
众所周知,许多原研药之所以会卖到几万元一盒,就是因为它在疗效上,是仿制药无法企及的。疗效上的垄断,造就了市场的垄断。要救命的时候,倾家荡产也得买。
没有哪家企业仿制药企业不想最大限度地吞噬原研药的市场。
只是,原研药作为耗资上亿,耗时数年甚至数十年研制出的产品,即使被化验出了配方,短时间内也不一定能知道对方的工艺和制造流程,一模一样的配方造出来的仿制药,不论是在疗效的稳定性,还是安全性上,都不是仿制药可以匹敌的。
所以仿制药只是经济条件不佳的疾病患者们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但凡他们经济条件好一些,都会再次把目光放在原研药上。
可若是仿制药能达到原研药的效果,那就是原研药的末日。
这家印度最著名的仿制药实验室,隶属于印度最大的仿制药企业桑法拉公司,与凯普是打过好几起官司的。虽然没对桑法拉造成实质性损伤,却也让它的总裁烦不胜烦。
得知实验室传来的这一消息,总裁马上拍板拨了经费进行临床试验。
在数百个肝癌早期病人身上,竟然取得了和凯普的原研药一样的效果,检查报告上的各项指标报告,在对照实验时,也与原研药丝毫没有差别。
这意味着什么!
说明那根本就是原研药的资料被人泄露了。
不管对方出于什么样的居心泄露给他们这样的资料,但这完全是天降横财,哪有不好好把握的道理。
不确定对方有没有将资料发给其他人,桑法拉的总裁当即决定,立刻向政府部门提交申请,马上将这款药投产。
印度的仿制药审核时间只需要三个月,政府审批一下来,桑法拉就将该款仿制药投进了医药市场。
在此之前,凯普的这款靶向药尚未研制出任何仿制药,一直处于绝对垄断地位,许多买不起原研药的患者,早就盼着哪家公司能快点攻破技术壁垒。
桑法拉公司的仿制药一上市,就遭到了各路患者和医药代理及医院的疯抢。
更令人惊喜的是,大家逐渐发现,这款仿制药的疗效竟然与原研药一样好。
同样的效果,谁愿意多花钱呢。
即使是医院,当然也是进价更低的药品,操作空间才更大。
于是,仅仅过了两三个月,凯普公司的销售报告上就发现,一直是公司的摇钱树的这种肝癌早期靶向药的销量就降低了百分之五十。
一追查源头,才发现竟然有两家印度的仿制药公司,都已经攻破了他们的技术壁垒,开始生产销售仿制药了。
要知道,这款肝癌早期靶向药,凯普公司耗资十多亿美元才研发出来,刚刚上市一年,还没回本,眼看着利润空间相当广阔,却在这么早的时候,就被仿制药给截了胡。
这让人怎么想都不甘心。
告肯定是要继续告的,不管有没有用,都要把自己受害者的身份宣扬出来。
更重要的是,他们要尽可能地挽回损失。
该药品研发的项目组立刻买回来两家印度公司的仿制药,企图在分析其活性和效果后,将这些仿制药的不足之处总结出来公之于众。
“该仿制药安全性不高,疗效不足原研药的百分之五十,患者们应该慎重考虑,生命为重!”
他们甚至连新闻发布会上的台词都想好了,却没想到,这两家公司的仿制药不管是在成分还是效果上,都和凯普的靶向药一模一样。
情况非常不妙。
很显然,随着仿制药更多被运用于临床,当医院和患者们发现这一事实时,凯普的原研药市场将进一步被吞噬。
事情比他们想象的更糟糕,有宝山在手,两家仿制药公司怎么可能会低调,早就用网络水军,在世界各地的网络媒体上,将这个消息渲染得人尽皆知。
在三个月的临床周期后,事实佐证之下,越来越多的人从价格高昂的原研药转投了仿制药的怀抱,凯普公司的该款药销量直接下滑了百分之八十。
凯普公司骑虎难下。
难道要他们放下身价,将价格降低十倍去与仿制药企业竞争么?
这不符合凯普公司一向的高端市场定位,即使这个耗资巨大的肝癌靶向药项目完全血亏,也只能硬着头皮认了。
不过,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仅仅是开始。
在这项肝癌靶向药被攻破技术壁垒,大幅丢失市场的同时,另一款同样是刚上市不久的白血病早期特效药,也出现了仿制药。
依然是一模一样的药效,一模一样地被抢占了市场,一模一样的血本无归。
这款药甚至比肝癌靶向药更惨,因为它才刚上市半年!
连续两次滑铁卢,让凯普的大总裁都震怒了,亲自到集团总部,直接开除了信息部的负责人,并将两个实验项目负责人骂得狗血淋头。
因为他认为,这是实验室信息泄露造成的。在发生了一次失误后,竟然能发生第二次,信息部责无旁贷,甚至可能凯普内部有商业间谍。
于是,凯普集团进行了大排查和大清洗,闹得鸡犬不宁。
高层也陷入了恐慌,如果真的是信息泄露,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所有的药品资料都岌岌可危?
如此,只能杀鸡儆猴了。
让那些烦人的印度小偷们知道凯普集团作为美国医药霸主的权威,想靠偷盗他们的信息发家致富,也要有那个命才行。
护着这些小偷们的,自然就是印度政府,那么,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收买他们的保护伞。
于是,他们斥资五十亿美元,收买了两家医药公司所在邦国的立法议会,使得该邦国修改了关于仿制药的法律规定,这样一来,他们起诉时两家医药公司就败诉了,侵犯了对方的专利权,就必须赔偿对方的经济损失。
判决金额高达三十多亿美元,桑法拉公司当然不肯束手就擒,其公司总裁下令将公司迁到了其他邦国,继续生产着凯普公司研发的特效药,赚得盆满钵满。
而且,其他一些印度仿制药公司,也在此期间陆续获得了一种或两种凯普集团专利期内的特效药配方与工艺流程资料。
有桑法拉那边的经验在先,这些公司都毫不犹豫地马上生产出药品进行了对照实验,果然又是一模一样的药效,于是立刻申请投产。
等到凯普公司发现时,其公司专利期内销量最好的十多种药,在印度全国的医药公司里,天女散花般出现了一模一样的特效药。
这样一来,凯普公司药品专利信息泄露的事情便藏不住了。这对一家以医药研发为特长的公司来说,完全是致命打击。
在各方舆论的宣扬下和刻意引导下,凯普公司股票连续半个月股价跌停,创造了美国纽约交易所近些年来的新记录。
一家巨头公司,落得如此凄惨的境地,简直前所未有。
凯普家族原本持股份额排第二的家族成员,在董事长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大肆低价收购了市面上的散股,一跃成为大股东,将原本的董事长,赶下了席位。
当然,原本的掌权者也不是那么容易放手的,即使明知道不应该,战争一旦开始,就谁也收不了手。
凯普家族陷入了内斗,作为其竞争对手的美国第二大医药公司艾力比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趁势背后捅上几刀,便足以让凯普医药公司一蹶不振。
自此,全美医药巨头凯普集团轰然倒塌,再也不成气候。
大家都知道,凯普集团的机密医药资料泄露得如此严重,不是用来盈利,而是四处扩散,必然是有人存心报复,可凯普集团树敌太多了。
谁能想到,这场轰轰烈烈的商业大战的始作俑者,仅仅是华夏一个中等规模的制药厂的所有人呢。
就连全程围观的周泽熙,也有些意外。
叶明雨竟然仅凭着自己的力量,扳倒了连他都觉得棘手的医药巨头。这借力打力的一手,确实玩得非常出色啊。
叶明雨本人表示,商业大战她不在行,仅仅是因为她刚好掌握了关键技术而已。
不过,用这样的方法打击一个原研药方面很出色的医药公司,其实有些过了。她一向很佩服那些愿意投入大量资金和时间去研制新药的医药公司,也承认他们应该获得高风险高投入相对应的巨额利润,
所以,她最后并没有对凯普公司赶尽杀绝,只公布了十来种专利期内的特效新药,其后的完全是连带效应。
手伸得太长的惩罚,现在这样就足够了。
在这期间,心衰竭晚期的分支病状左心衰竭普适性药品完成研发,进入了临床试验一期。
康诺西南制药厂,在微博和官方网站上发布了这一消息,立刻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
微博上那些有家人亲戚朋友患了心衰竭的网友们异常激动。
叶明雨曾经成功治疗过多名心脏衰竭患者,又有白康膏和白康口服液的成功前例,他们很清楚,这一款普适性用药,又将造福无数患者。
他们的亲朋好友,有救了!
白癜风的试验挂号难于上青天,有这个前车之鉴,众人摩拳擦掌,天天守着叶明雨微博和制药厂官网等渠道,只等公布试验医院,他们就第一时间去抢号。
然而,等了三个月,也没等到消息的公布。
众人不由着急起来,每天都不断有人打电话去康诺西南制药厂询问,但这个项目由叶明雨本人亲自主持,与制药厂的其他业务是分开的,普通的客服又怎么会知道情况呢。
于是,叶明雨本人微博,和康诺西南制药厂的官V下,都挤满了询问的人。
“为什么还不公布试验医院?”
“三个月了,每天都来刷消息,还是没等到,到底什么时候才公布?”
“这种病不像白癜风,是要命的,求快点开放试验号啊,我真怕我的母亲等不到那一天!”
康诺西南制药厂的客服,将这些人的呼声层层传递,终于传到了叶明雨那里。
叶明雨在微博亲自回应了。
“各位患者及家属的呼声,我都看到了,但现在还在药品仍处于临床试验一期的数据收集阶段,相关数据和报告审批完毕,才能进入临床二期试验,将药品用于普通病患身上。大家着急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政策不允许,我们也无能为力,非常抱歉!”
能尽早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她肯定是愿意的。
将开发白癜风药物放在心衰竭普适性药物之前,也只是因为需要拿一个危险性不那么高的病种进行制药的先期探索,等相关流程摸清楚,体系建立纯熟后,再进行其他危险病种的药物研发。
可现实不允许她这样做。
心衰竭属于高危病种,国家对相关领域的新药研发管控非常严格,即使是叶明雨,也必须严格按照临床试验一二三期的规定进行,而不能再像曾经的白癜风普适性用药一样,一次性进行大数据收集,几家医院同时大规模接诊。
临床一期用于正常人进行试验,至少半年观察期,得出相关数据后,得到审批再进行临床二期试验,少量用于普通病人,并全程对用药病人进行24小时跟踪监测。
她对自己的药有信心,但其他人不会容许她僭越这样的制度规定,否则就是把人命当做儿戏。
相关人士详细科普了新开发药物临床试验的规定,终于让众人理解了叶明雨和她的制药厂的难处。
可理解并不能解决问题,他们的亲人依然命在旦夕。
而按照相关规定,可能至少还需要半年才能进入临床试验二期,而且二期试验也只有几百名患者能参与,谁能保证自己的亲人就能选得上呢?
“我们去药监局联名请命吧!我们愿意相信叶医生,为什么不能让我们的家人提前参与临床试验!”
第120章
这话像是打开了众人的灵窍一样,众人突然意识到,原来还可以有这种操作。
人多力量大,如果很多人到政府网站联名请命,说不定政府就出于人道主义,答应特事特办了!
于是,这些心衰竭患者们的家属们,为了挽救自己家人的性命,开始自发串联,组织了一个又一个的大群,最终集结了十多万人,愿意联名上书到药监总局的局长信箱去请愿。
他们以个人形式,实名发送了一封统一格式的信件,阐明自己家中的亲人所患病症,附上三甲医院的检查报告,说明病情之危重,希望政府能看在他们的亲人病情刻不容缓的情况下,尊重他们的意愿,容许他们作为作为特例,加入叶明雨医生所组织的左心衰药品临床试验二期。
或者允许康诺西南制药厂生产的左心衰竭特效药心力复苏口服液和清淤口服液作为特例,简化临床试验流程,提前上市。
他们作为患者家属,愿意签署责任承诺书,若用药过程中出现意外,自行负责,其后附上了个人的责任承诺书。
短短一天内,药监总局局长信箱收到了十多万封请愿书,直接导致了网站服务器的瘫痪。
要知道,药监总局的网站在设计之初,就没考虑过这种短时间内用户大量登录并发出建议信的可能性,顶多在查询上功能十分健全和强大。
于是,网站的相关工作人员,眼睁睁地看着一页只显示十封信的局长信箱页面,以每分钟一百多页的速度新增着未读信件数量,几乎每刷新一次,就能看到明显的增加,已经超过原本正常速度巅峰值的三倍了。
信件题目格式都非常统一:左心衰竭重症患者XXX及家属XXX联名请愿书。
连续打开了十多封请愿书,工作人员发现内容的诉求也都一样。而她的同事们,也发现了同样的事情。
这显然有些不一般。
负责局长信箱的小组长赶紧向自己的直系领导报告这件事,还没报告完,就听说网站已经崩溃了。
要知道,政府网站的服务器在局长信箱这种意见箱的设计上,每秒钟能承受的迸发量并不高,因为平时也没这么大的需求量。
可一旦超过这个极致迸发量,就会导致网站崩溃。
技术部门赶紧加班加点地修复,直到晚上,发信速度缓慢下来,网站才终于喘上了一口气,恢复了正常。
所以,他们到底是收到了多少封请愿书?整个药监局的工作人员,听说了这件事都有些无语加好奇。
负责群众网络来信的小组对此进行了精确统计,除了其他正常的信件,几个小时内收到的请愿书高达十一万三千六百一十二封。
这事被许多在药监局网站上查询信息的网友们发现,晒到了微博,使得#心衰患者联名请愿,踩塌药监局网站#的话题一度上了热搜。
一些看热闹的网友们都在哈哈哈,觉得这事有些滑稽。
而请愿的人们,也趁势再次呼吁,希望药监局领导能看到他们的请愿书,尊重他们的自主选择权。
这么大的动静,药监总局的领导们当然不可能不重视,第二天下午,专门针对此事,召开了专项会议进行讨论。
“这种大规模群体事件,到底是患者自发组织,还是药商在背后组织,必须得区分清楚。”办公厅长一针见血地抓住了事情的重点。
新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临床试验的观测期也长,从资本的角度来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