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娇娘美如玉-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玉仿如大刑受罢,混身一舒,低声说道:“所谓夫妻,说白了也就这点事儿。既我伺候不得你,不如替你讨房妾回来,横竖东西厢有的是地方。”
她说着,慢慢抽走了被子。
比之大吵大闹,张君最怕如玉这绵里藏针的愠怒,连忙解释道:“我并不是那个意思,你这样要冻死我,快放我进被窝里。”
如玉一丝被子也不肯给,指着床脚那熏笼道:“那上面还罩着一床,再暖和没有,要不要我替你抱下来。”
张君闷声不言,光溜溜的就那么躺着。炭盆都移了出去,这屋子里已经冷了,他也不怕冻坏了自己,与如玉较着劲儿。他既光着身子不肯盖被子,如玉又如何能安心睡觉?
她闭眼扛了约莫半个时辰,见张君仍还光溜溜的躺着,遂将整床被子都扔给了他,咬牙骂道:“果真是冤家,既你贪这一床,我便全给了你又如何?”
张君得了被子,可如玉又没了被子。
她默默的缩着,心道,我得将这个男人从我的生活中一点点剔除出去,叫他的呼吸不能掀起我心中的波澜。他仍将是个君子,仍将是我的丈夫,可我不会再爱他,不会再为他而痛苦,我得等到他与赵荡白刃相见的那一天,等到赵荡那只环饲于外的猎狗不能再觊觎于我,天下之大,走出去,仍将还会有西京那样的快活日子。
她起身默默扯了一床被子下来,将自己裹紧,暖暖的睡着。
张君这才发现她果真是闹脾气闹的大了。他道:“有时候确实是囡囡着了凉或者身体不好,更多的时候,大嫂只是单纯的想叫我逗逗孩子。她于我,并没有男女间的私情,我于她,也完全没有。
咱们是夫妻,往后不许说气话。”
如玉忽而觉得有些可笑,心说瞧瞧,他们高尚着了,就我是个坏人。张君的手凑过来,如玉轻轻拨开,又往里睡了睡,劝道:“睡吧!”
张君忽而爬起来,自床顶柜上取了只盒子下来,叫道:“如玉,我替我的小囡囡买得两只镯子来,你瞧瞧成色可好?”
如玉一听是替小囡囡买的,醋总吃不到孩子身上,遂忍着闷气翻过身来,见张君手中两只晶莹剔透的荔枝冻手镯,接过来瞧了一眼道:“样子是好的,只是囡囡的腕子才多粗,你送了她,叫大嫂先戴着去呗。”
张君使劲掰着如玉的手,总算将一只套到了她的手腕上。冰种稀有,这荔枝冻更是稀少,西辽境内昆仑山中有冻石,耶律夷来京时带了几对赠予大历皇廷,二妮离京的时候,手上就戴着一对儿。
如玉暗猜这东西怕是皇帝赏给张君的,他想转送给周昭却找不到借口,遂编个谎称是自己买的,骗她个不识货而已。想到这里她一颗心更冷,心中冷笑自己又叫这厮辱了,几把掬不下来将只手都掬的变了色。
张君拉过她的手道:“既是给你的,你戴着便是,为何非得要褪下来?”
如玉恨恨道:“不是给囡囡的么,我戴着怎么合适?”她说着便起身,自妆台上脂盒里扣了块润肤的膏子来,细细匀到手上,使劲一掬,将镯子丢给了张君。
张君话还未说完,好没意思,捧着首饰盒子道:“你才是我的小囡囡,镯子就是送给你的。至于囡囡,她自己有爹,想要什么,将来叫他给她买去。
我不过一个二叔,偶尔过去看看她,往后但凡我去,必带着老三老四一起,好不好?”
如玉愣了片刻,忽而抬头,恰迎上张君深盯着自己一双眸子,他嘬唇轻轻一吻:“无论多久,我都等得。那怕此生作和尚,我也只守着你,不许再说纳妾的话!”
床顶柜里那盏烛燃完了,摇得几摇忽而寂灭。
他带着被子整个儿裹过来,搏着如玉的拳打脚踢将她裹进被窝里,细细吻着她满眼的泪,低声道:“我即便对大嫂动过什么心思,也皆是小时候的傻。自打遇见你,我心里眼里就只有你一个,不说大哥还在,就是大哥果真不在了,我也只会为她张罗再嫁,绝计不会想着与她有点什么。这一点,你得信我。”
如玉刚想说句什么,拍门声又起。张君直挺挺坐了起来,自己匆匆往身上套着衣服,也扔了如玉的衣服过来:“走,咱们一起去瞧瞧!”
如玉摔手道:“要去自己去,我不去!”跑去给个寡妇示威,真不嫌丢人。
张君哀求道:“算我求你!”
如玉直接将自己的衣服远远扔到地上,随即裹过被子,闭上了眼睛。
*
张君急匆匆出了院子,到隔壁将个正在对饮闲聊的太医和张诚二人拎上,又使丫丫叫来了张仕两口子,再将个老父亲张登也从被窝里喊了出来,一行人浩浩荡荡,往周昭院子而去。
按理来说,公公小叔们不能入周昭的卧室,可是小囡囡病重,也就没有这些忌讳了。张君率先掀了帘子,便见周昭披着件家常半新不旧的衫子,怀里抱着个小囡囡,正在抹眼泪。
她显然也没想到自己一叫之下惊动了这许多人黑鸦鸦的压进屋子来,连忙抱着囡囡站了起来,递给太医道:“本来前会儿烧退了,没呈想这会儿又烧了起来。”
太医接过孩子来抵额试过温度,又切过了脉,问道:“汤药是几时服的,过了几个时辰了?”
周昭道:“约莫三个时辰前服的,服了之后烧便褪了,睡到半夜又烧起来了。”
三更半夜的,太医与张诚二人皆是酒气熏熏站都站不稳的样子,一个孩子抱不稳,连忙交给了张登。周昭瞧在眼里,越过众人冷盯着张君,那眼神仿佛在说:瞧瞧太医的样子,我能指望得上么?
张登如今越看自己疼大的老三越不顺眼,接过小囡囡抱在怀中,指着张诚骂道:“特意请来留宿的太医也叫你给灌醉,三更半夜的,你赶紧给我请个太医来,重新给小囡囡开药方!”
他环顾四周,见周昭卧室中摆着三个炭盆子,床上还架着一个大熏笼,揭开孩子襁褓看了一眼,孩子两眼通红,黄黄一层烂眼屎,转身问那太医:“你给孩子开的什么药?”
太医道:“因孩子是着了风寒,开的皆是抗风寒的药。”
张登怒骂道:“屁,瞧孩子这两只眼睛烂成什么样子,分明是上了火,此时不替她清火,反而抗风寒,能好么?”
周昭忍不住插了一句:“父亲,分明是前儿早起送葬的时候,囡囡吹了风,如此冷的冬天,孩子着凉还来不及,怎会上火?”
张登的起床气总算还不敢发给周昭,耐心解释道:“孩子本就小,如此暖和的屋子,又干又燥,她不上火才怪。待老三请个太医来,叫他按着清火的病理重新开药方给孩子吃,若是不能退烧,你找我便是!”
他将孩子递还给周昭,转身看着挤在身后的儿子儿媳妇们,冷问道:“不走,还挤在此作甚?”
张君道:“父亲,大嫂一人带着个襁褓中的孩子,照顾孩子一无经验,老三虽院子离的近,可你也瞧见了,他也指望不上,莫如辛苦父亲一回,自今夜起住在老三院子里,大嫂这院孩子万一有了险情,也好有人照应,你看可好?”
周昭猛然抬起头,怒目盯着张君。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想攒存稿备五一,再下个月能上个勤奋榜的,可是不行啊,我受不了读者们的催,比起榜单你们更重要,所以,今天万字更新。如果五一有活动,我也会参加的。
还有,如玉觉得张君爱周昭什么的,其实仍还是她的心影而已,当然,周昭对于张君的指气颐使让这种暗示更加强烈。
她不是要吵要闹,她爱张君,因爱而懦弱,所以准备慢慢把他从自己的生活中剥离出去,大概就是,从此不爱他了。
我最近写的不是很快,而且还要看很多书。帝婢的时候,不会有这样激烈的情节了。到时候就写一个皇帝与他的贴身侍婢的日常起居,以及他的痛苦,他的忧郁,他的残暴和血腥。两个人相互扶持,敲敲打打,去修正命运的轨迹!
皇帝的白月光是女主,朱砂痣也是女主。
天啦,我最近很荡漾啊,荡漾着想给帝婢开船,可是不行不行,我得先写完《衣锦》,哈哈。希望到时候你们都还在。
好吧,一不小心废话又多了。
第94章 游园
张登终究亏欠大儿子最多; 点头道:“那就这么定了,我搬到老三院里住着,你们这院中万一有了什么事,直接来叫我便是。”
张君也是委实叫周昭逼的没有法子; 才想出这个办法来。她失了丈夫,自以为是两个弟弟害死的; 知道自己拿张诚没办法,就要全把气出在张君身上,张君回回受折磨也就罢了; 总归周昭是苦主,而祸也确实起自他们兄弟二人; 他能忍得。
可自己的丈夫整日往大嫂院里跑,如玉如何忍得。
她答应嫁他的时候,于永国府; 于他刻薄的老母,无心的老父以及这座府第一无所知,只提了一个要求; 便是他永不能纳妾; 只凭着他一句承诺便义无反顾的跟着他离开了陈家村。入府之后到如今; 每日欢欢喜喜; 一句怨言不曾有过。
直到今天; 直到方才,她轻飘飘说出那句叫他纳妾的话来,他才知她心头压抑的委屈都成了沉负。细细论究起来; 委实是他处理不当,才有如今的难堪局面。
总归有撕破脸的一天,今天他如此一闹,再父亲搬到张诚院里住,想必周昭不会再事事请他了吧。
回到竹外轩,如玉已然睡熟。她在梦中仍还簇着眉头闷闷不乐,一人屈于壁角,被子卷的严丝合逢。张君靠壁坐了片刻,她一触即缩,全然不是往日只要睡熟了就会来找他的样子。
“往后,再不能说纳妾的话!”张君轻挨着如玉刚躺下,一肚子的甜言蜜语才想哄哄这小媳妇儿,竹外轩那点小门又被拍的山响,这一回张君实在忍无可忍,起身开了窗子吼道:“太医在隔壁!”
“张承旨!是咱家呀!”外面是个伢声,他道:“皇上诏您即刻入宫,您可还方便起身?要不要咱家进来伺候你?”
如玉本也是装睡,吓的爬了起来,问张君:“你不是才报了丁忧,怎的皇上三更半夜派人到咱们家里来寻你了?”
张君道:“外面那位,是个六品内侍,御前宣诏使冯忠,皇帝面前的红人。这会子皇帝寻我,必定是有急事,你先睡,我得即刻入宫去。”
*
重孝之人于服丧孝期间,是不能去别人家的。皇宫是皇帝的家,无论多重要的重臣,百日服孝之中,也绝不能迈入皇宫一步。
张君才将老母送出门,不知皇帝为何如此紧急诏见自己,于一路上想了许多,自然也怕大哥与赵钰之事或者不知于何处发了那一件,一见皇帝,便是个死局。
他向来性孤,又自来冷面,便是心中想的再多,表面上却是一丝不露。
两人两马,走的却不是入宫的路。张君跟着冯忠一路一直到朱雀门上,上了城楼,便见归元帝两旁内侍提灯,一袭本黑貂裘内穿明黄龙袍站在城楼上。他见张君来了,伸手召之前来,低声道:“自宁王死后,朕宿夜不宁,梦不得安,闭眼便见他在榻前嚎啕而泣,要朕将那凶手伏法。”
皇帝不让跪,张君自然是垂手立着。他也不言,只默默的听着。
约莫熬过了三息的时间,归元帝又道:“朕的三个儿子,文韬武略,那一个拎出来,都可独挡一面,在宁王死之前,朕无一日不为这三个儿子而欣慰,骄傲!”
他命止了内侍们,独自带着张君往前走。城门上北风夹杂着雪粒,声如冤魂哭命,征妇哭夫,更是战场上死于流枪箭矢下的屈死鬼们鬼哭狼嚎。张君一直默默的跟着,不发一言。
归元帝终于止步在旗楼侧背风的暗影中,低声说道:“可直到宁王死后,朕才蓦然惊觉,朕的这三个儿子,皆太强了,合三人之优,便是明君圣主,但仅凭一人,却总有缺憾。而他们早已成年,各自为阵,而朕到如今,连他们的命都难保齐。”
这恰是如玉于区氏丧后守孝之夜的所言,皇帝将儿子训练成了最合格的臣子,人人都是一根顶梁柱,支撑着这江山稳固,但他们各自独挡一面,帝死,则即刻分崩离析。成王败寇,胜的为帝王,败的必死无疑。
“钦泽,朕特赐你为钦使,重新启查宁王之死,看究竟是谁在后面下的黑手。”归元帝声音中透着无尽的疲惫与哀颤,比之张登是个没心没肺的武将,他的悲伤更深刻入骨。
他道:“趁着你母亲丧去丁忧之期,朕派贴身心腹与你随行,你替朕好好查查,便是查到那位皇子身上也不要紧,照直回我即可。”
对皇帝来说,太子与宁王三人是臣子,也是儿子,赵钰之死仿发当头一棒,叫他忽而省悟过来,表面上兄友弟恭的三兄弟,也许早就开始了你死我活的斗争。
张君与赵钰有夺妻之仇,赵钰还曾差点将张君打死,并不是查赵钰死因最好的人选。但除了他,归元帝也再无人可用。概因他这两年的刻意放权,满朝文武大臣,就算明面上仍还忠心耿耿,但私底下无一人不结党营私,赵宣占储君之优自有东宫一党,赵荡以办实差之势而笼得大匹文臣,赵钰手下一群乌合之众,他既死,全归到了赵荡麾下。
一个可抵万兵的大将军,皇子之死,查到如今查了将近三个月仍还一无头绪。反而成了东宫与瑞王两派各自攻击对方最好的由头,三个月来,双方无所不用其极抹黑对方,呈折堆积如山,两个儿子虽还按兵不动,手下门人却皆如狼似虎,红着眼睛恨不能将对方一口咬死。
张君虽称赵荡一声先生,但俩人自来不合,再因千里寻玺一事,与赵荡更是结上了死仇。至于太子赵宣那里,他才将太子妃娘家的侄女从自家府里抱扔到府外过,如此刻薄而又乖张的行事,普天下都难寻,但他爱妻之心,也是天下难寻。
不知说他纯还是蠢,总之,无论寻玺还是画地图,他只埋头做事,再不论是否会得罪谁,全然不知如何权衡几位皇子,不替自己的将来考虑后路。归元帝之所以半夜授命,恰就是看上他这点又蠢又纯的气性。
张君撩起袍帘跪于雪中,朗声道:“臣,必不辱命!”
直到皇帝一行人的灯火消失于城楼之上,张君才回头去看他身后十几个静立于雪中的禁军侍卫,他们吏属三衙禁军中的侍卫司,可于御前带刀,直接听命于皇帝,除皇帝外再无人能够调令。
他仿佛死过一回而又重获新生,总算深吸了口气。亲手杀死一位皇子,煎熬了整整三个月,但这件事远远还没有完。居高临下,可以看到两路人马奔朱雀门而来,不用说,赵荡和赵宣手下的大臣们也风闻消息,要来相互栽赃了。
“就此出城,不要耽搁了差事。”张君还是如玉所衲那件青布棉衣,唇勾一抹嘲讽笑意,转身隐入大雪之中。
当他在战场上,看到赵钰的手下将张震从中都群牧所拼死带出来的士兵们无情围杀时,当他看着安敞长刀一划,大哥张震的脖子上一圈血往外溢时,当沈归跪在他面前,言自己此生臣服时,张君虽有豪言,却终究不知该如何改头换日。
直到如玉那夜一骂,他才恍然顿悟。面对他兄弟二人的,确实是个死局,要想破这死局,唯有永国府兄弟们团结起来。这是个无比强大,正值兴盛的王朝,但那三根顶梁柱各自为阵,此时一根业已坍塌,剩下两个,还在相互拆台。
还有什么,能比叫他们相互搏杀更来的管用?
这夜如玉并不曾睡好,整个永国府陷入疲瘫之中,她早晨起来听宫里一个小内侍云山雾罩说了半天,总算明白过来,张君昨夜三更半夜出京,去替皇帝办私差了。
要说一起合谋杀了个皇子,三更半夜皇帝召张君去,她一颗心自然也担悬着,辗转难眠。直到这小内侍走后,她一颗心放回肚子里,才昏天黑地好好睡了一觉。
夕阳照着夕回廊下波光嶙嶙,慎德堂与静心斋中间的阔道上阳光遍洒,各处花圃中皆是白雪覆盖,整座永国府光明净亮,古意堂堂。如玉忽而回头,就连竹外轩那点小院,朱色单户小门叫初春的阳光照着,一旁杆杆青竹衬着白雪,也比往日可爱几分。
蔡香晚自夕回廊上过来,带着几个盛供的婆子,走到如玉身边时笑问道:“可觉得今儿与往日有什么不同?”
如玉实言道:“天高了许多,宅子大了许多,人也清爽了不少,许是睡了一个好觉的原因。”
蔡香晚支着婆子们先去了,轻笑道:“今夜不安魂,婆婆之魂就还在府中。可我说句难听的,她一去,我觉得整个人都活泛了不少。”
两人皆是不孝儿媳,相视一笑而别,但不知区氏那魂魄听了,会不会气的要跳起来。
*
张君办这趟私差,出京整整四月不归。进了四月,宫中趁着佛诞日,只待区氏过了百日便降下旨意来,替张诚与和悦择定一年之后婚期,并开始堪地理,看风水,辟地替和悦公主造府建阁,以待他们完婚之用。
五月春光正好,这天,张仕与张诚两个骑马,如玉和蔡香晚共趁一车,一起到西市后靠近汴河岸,离皇城不远的清颐园去。这地方隶属皇家,如今皇帝赐和悦公主府宅,便建在此处。
清颐园隶属皇家,是皇家私建的园林,但王公贵族们入内事堂递个牌子,报备一下,只要当日御驾并嫔妃皇子们不曾亲临,便可以于其中荡歌游玩。
眼看端午,月季玫瑰满园,紫藤琼花遍地,正是满园繁花盛开时。
今日要见和悦公主,听闻端妃也在,虽出了百日孝期,如玉和蔡香晚仍还在孝中,为表示对端妃娘娘的尊重,她们不能太清减也不能太隆重,如玉只穿着一件玉色红青酡直领褙子,内里只着青白石的低领抹胸,下系青白二色相间的花箩裙,清清爽爽,花冠也只敢以琼花茉莉轻饰。
蔡香晚略艳丽些,也不过多了件青碧色的长旋袄而已。
和悦公主相比之下就艳丽了许多,她穿一件十分清凉的青杨桃色凤纹短襦,下系沉潭碧绣金线马面裙,头顶高冠当中一朵大丽花,两边再以四季海棠围辅,间缀珍珠无数,远远见了蔡香晚与如玉,妯娌还未做成,只看见她二人的好,未见识她二人的狭促,已咧开嘴笑个不停。
如玉第一次见端妃,六宫之中最受宠的妃嫔,如玉以为她总有花容月貌,却不呈想是个十分平常的妇人,身量与和悦一样矮,戴冠更显压抑。
赵钰是她生的,中年丧子算是人生最大的打击,她远远见了如玉便伸出手,笑的十分温婉:“想必你就是永国府钦泽屋里的?”
如玉行了大礼,起身站在一侧,时时扫及,便见那端妃一双柔柔的眸子在盯着自己。
宁王和张君为了她连连打过几回架,端妃肯定是知情的。此时儿子已死,两家眼看就要作亲,端妃虽不说什么,心中自然感慨万千。
如玉与蔡香晚算是主家,陪着端妃与和悦公主四处踏青走动,远远便见太子妃一行人亦在一处缓坡上的凉亭中。
蔡香晚落后两步,努了努嘴道:“二嫂你瞧,咱们公公也在了。”
太子妃宴客,席间有娘家姑母姜大家,还有小侄女姜璃珠,这一行人比如玉这一行瞧着还要怪异,毕竟如玉和蔡香晚是嫂子和弟妹,为张诚的婚事而来。
张诚是端妃与皇帝亲眼瞧上的新婿,今日本就为了给他选府衙,于一众妇人中并不显怪异,而张登一个妻子新丧才过百日的半百老人,孙子眼看满地跑了,在此作甚?
为了能叫和悦公主和端妃与张诚好好相处,如玉和蔡香晚已经落下她们一行人许多远。蔡香晚远远瞧着那姜大家,气的直皱眉头:“我说的不错吧,你瞧公公那热络劲儿,只怕等不到一年孝期服满,他就得把那姜大家娶回来。”
天气太热,如玉寻了处石凳,垫了方帕子坐下。
蔡香晚带着月事带子,不敢往那凉地方坐,正准备寻个宫婢要只蒲团来垫,便见姜璃珠扶着自家那叫芸香的小丫头走了过来。
这样热的天气,她还披着方湖青色的斗篷,恰走到蔡香晚面前便停下,笑道:“你也在此?是为三哥哥来的么?”
蔡香晚也知道姜璃珠跟着区氏几番设陷害如玉,想要嫁给张君的事情。以她来论,如玉性直而狡,又别有一番朴实率真之意,为妯娌,比扭扭捏捏的姜璃珠不知强多少倍。她转身看一眼远坐在石凳上的如玉,笑道:“可不是么,为了你三哥的婚事而来,瞧,他们正在那里走了。”
“在何处?”姜璃珠笑道:“妹妹竟没瞧见。香晚姐姐快替我指一指。”她说的雀跃,即刻便凑了过来。
蔡香晚只得站起来,手中捏着方帕子刚伸出手,姜璃珠一手捂着眼应声蹲倒,哎哟了一声。蔡香晚犹还在迷懵之中,伸手便去扶姜璃珠,问道:“璃珠你怎么了?”
姜璃珠猛一把摔开蔡香晚的手,站起来抽抽噎噎就往前跑。芸香指着蔡香晚道:“永国府四少奶奶,我家姑娘在永国府,是受了欺侮才走的,你们原来便是好玩伴,如今怎能因自己嫁入永国府而她还未嫁便瞧不起她,羞辱她?”
蔡香晚乍着两只手,提高声音叫道:“我那里羞辱她了?”
要说在嫁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