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还我河山-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起昨天晚上野外驻扎的时候给师团司令部发的今天中午会赶到的电报,长野佑二有点儿头疼起来,该用怎样的理由给师团司令部解释呢?

    再一想到刚才发现的猛然冒起来的三堆烟火,长野佑二更加烦躁起来,整条长城防线的中国军队都应该聚集在各关口要隘,他们是不可能出现在这毫无驻守意义的荒山野岭的。

    这样的地方,就算是能轻装翻越,只有轻武器的部队就算是强如帝国军队也很有可能遭遇灭顶之灾,没有那个指挥官会做出那个愚蠢的决定的。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证明,没有火炮支援的军队,如果遇上有火炮的敌人,那后果,真的很惨。

    虽然上千人的运输队已经在原地停留了超过30分钟,但长野佑二不得不派出尖兵进行侦察,他运输的可是近五千颗各式炮弹、十万发子弹及各种必备军需,如果出了问题,他剖腹谢罪可能都无法熄灭师团长阁下的怒火的。

    派出的尖兵隶属于他麾下第三小队的一个小分队,虽然这些琐碎的工作应该交给奉天独立旅那些中国人来做,但长野佑二并不信任那些中国人。倒不是怕他们反水背叛帝国,但他本能的更信任自己麾下的士兵,那些愚蠢的中国人在前线拙劣的表现早已传入长野大尉的耳中,他们的战斗力实在是太过低下了。

    终于,长野佑二等到了前去500米外那座山头上侦察完毕的小分队长军曹的汇报。

    等他们花费了十分钟赶到的时候,点燃火堆的中国人已经逃掉了,不过根据他们没有拆毁的草窝子和散落在周围的生活痕迹以及遍布四处的粪便分析,他们并不是军人,而应该是生活在这里的土著山民或者是被中国人称之为土匪的群体。

    不得不说这个时期的日寇老兵单兵素质很强,根本没看到早已逃之夭夭的四个负责放风的青龙山土匪,仅从生活的痕迹就分析出了他们的身份。逃离时毫无作为的清除痕迹,糟糕的食物残渣,毫无规律的大小便痕迹,都成了他们判定的依据。

    “哟西,那些愚昧的支那人,就不必去管他们了,等帝国皇军攻下他们的整条防线我们再来收拾他们。现在,就赶紧出发吧!”长野佑二满意的点点头,催促着刚布置好防务的伪军赶紧出发。

    负责增援长野佑二步兵中队运送军需的是在罗文裕防线遭遇大败被一脚踢出当外围的奉天独立旅的一个营,虽然营长是少校,但也只能服从主子的低于他军衔的一个步兵中队长的指挥。

    不过,指挥着600名士兵数量远高于日军一个步兵中队200号人马的少校营长并没有一个少校的觉悟,反而在收到长野佑二大尉的命令之后,点头哈腰满脸谄媚的领了军令就吆喝着累了半天还没来得及修整的伪军们赶紧上路。

    伪军们虽然面露不满,但也没人反抗,按照日本主子给他们的战术指导,一连在前,一连居中,一连在后,每支队伍之间保持着200米的距离,保护着队伍中央一个步兵中队及三十多辆马车开始缓慢的在狭窄的山路上继续前进。

    不得不说,这是一支麻木的军队,这也是一群麻木的军人。

    至少,从600米外透过瞄准镜中远远的观察着这支长达3里的行军队伍的莫小猫是这么认为的。

    直到陈运发和莫小猫率领着近600“乌合之众”在路上遇到的四个土匪前哨的带领下匆匆赶到发现日军位置,才惊讶的发现,日军只是在青龙山的边缘地带短暂停留,他们前进的方向并不是青龙山,而是去往罗文裕。

    但,陈运发和莫小猫并不打算放过这批在山路上缓慢行进的日军。不是他们好战,而是,那支队伍中被保护的严严实实的三十多辆大车,实在是太诱人了。

    虽然极度渴望食物的二货男并没有先前的那种渴望,从他的角度来看,能不打自然是最好。但两个特种兵却知道,这批军需必定是运往罗文裕前线第八师团的,不打,会遭天谴的。

    只是陈运发和莫小猫对这批运送辎重的日寇和伪军混合的队伍有些不解,难道他们不知道第八师团已经从罗文裕关口撤退?按常理说,运输如此重要物资的护卫队应该会有电台随行的吧!

    两名特种兵想的没错,虽然长野佑二的步兵中队并没有配备电台的权限,但他做为守卫承德的守备步兵中队却拥有野战电台,能和师团司令部保持必要的联络。

    可长野佑二大尉实在是太聪明了,因为担心不能按时赶到前线,长野佑二玩了个小花招,昨天夜里给师团司令部汇报时将自己当时所在的位置足足向前提前了四十里,并告之自己将在中午赶到。然后,就主动关闭了电台。

    没错,在野外,电台收不到信号是常有的事,如果能在限定时间之前赶到自然是没说的,如果稍稍延迟,在长城沿线的战场上,因为敌情而耽误时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长野佑二有十几种理由可以自圆其说。

    所以,长野佑二并没有接到司令部发给他的师团主力已经撤退的电令。

    聪明的长野佑二大尉并不知道这个时间点师团参谋长谷部照倍正在念叨他,说好中午到达的辎重竟然还没见踪影?师团尚有的近十门步兵炮已经即将弹尽粮绝,那可是师团上万士兵最后的重武器了。

    可以说,长野佑二这支辎重队也是谷部照倍敢于停下脚步同拥有大炮的独立团野战的理由之一。

    只可惜,心急如焚的谷部照倍少将做梦也想不到他期盼的辎重队不仅没朝第八师团主力走来,反而拐了个弯进了大山距离第八师团足足有七十里之遥。

    而且,他再也等不到辎重大队的出现了。

    那支拥有着一个聪明的大尉指挥官主动关闭电台的辎重大队。

第375章 打劫的好地方() 
虽然心下焦急,但依旧只能在只能容一辆马车行走的狭窄山道上缓慢前行的长野佑二大尉一双眼睛阴鹫的扫视着周遭并不陡峭的山岭。

    不仅是进入山区后阴冷的天气让人难受,更重要的是静悄悄的山林总让人有些心悸。尤其是对一个身负师团重任的辎重队指挥官来说。

    其实,身为日本陆军大学毕业的高材生,长野佑二已经足够谨慎,一个营的奉天独立旅的满洲军被他以连为单位分成三队,每队之间相隔200米,只是一个在任何一支队伍遭受到攻击之后,其余连队可迅速进入防守和攻击的最佳距离。

    这还不算,在进入山区之后,长野佑二还派出了两个小分队的尖兵,对辎重队前方500米及周围100米进行侦察,这已经足矣发现来犯之敌了,在这样不易展开阵型的山区。

    不过,这搜索侦察的距离还是太近了,心悸的长野大尉并不知道,在距离他600米外的一座山头上,一群他压根儿没放在眼里的中国“土著”正在讨论怎么收拾他。

    是的,围在一起讨论怎么揍长野佑二的,除了两个正规士兵,就是两个东北军的逃兵,两个几天都没吃饱饭的土匪,两个三天前还在北平城扛大包的苦力。

    可能长野佑二看到这样的组合之后,那种心悸反而彻底放下了。

    没错,现在陈运发召开的战前会议并不是商量打不打的问题,而是怎么打的问题。

    参与临时作战会议的就是一帮乌合之众的临时负责人,孙宏振和他曾经的炮兵排长甄可乐,刘津佐和另一个民夫李长生,二货男雕爷和他的副手棒老二,陈运发光是看,都觉得脑壳疼的一帮同僚。

    不过,让陈运发意外的是初次经历战场的这帮“乌合之众”却要比他想象的淡定的多,在确定了肯定要打之后。

    “二郎涧,就在二郎涧搞他们。”二货男第一个提出了打日军运输队的地点,是在位于此地七里外的一座山高不过三百米的小山。

    “对,对,老大,那地方绝对是敲狗日闷棍的好地方。”尖脸候腮一脸猥琐特别符合棒老二形象的棒老二在一旁捧臭脚。

    还没等陈运发发问。“我知道你们想问为什么会选哪儿,第一,因为你们没去过那儿。”二货男大嘴一咧伸出一根手指。

    完全一副期待被群殴的样儿,很有点儿贱贱的。

    “第二,因为我们是青龙山的好汉,做的是无本生意,那地方,做生意很方便。”二货男见莫小猫开始瞪眼,忙说出了第二个理由。

    可能怕两人还不相信,专门又补充了一句:“生意很好做,没落空过。”

    “你们在哪儿安排人盯着山道,不会是警戒顺便等肥羊好做生意吧!”莫小猫没好气地随口来了句。

    然后就看到一脸猥琐棒老二形象的棒老二一脸崇拜的看着自己。

    好吧!这特娘的就是土匪,就算是善良型的,也特么还是土匪,防着日本人的同时还盯着中国人,有钱的中国人。

    不过,没毛病。

    陈运发把目光投向孙宏振,他没去过那个地方,也不知道雕爷选的地方靠不靠谱,他也没时间去考察那里的地理环境适不适合伏击,那可是数量高达一千人的日军,哪怕其中大部分都是二鬼子。只有听孙宏振的了,他既做过一营之长,也当过土匪,他有发言权。

    “小雕选的那个地方,是再合适不过。”孙宏振毫不犹豫。

    这就是眼光,这就是才华,老子天生就是当兵的料,不,是当长官的料。雕爷笑得直龇牙。

    既然已经选定了伏击地点,陈运发那还会犹豫,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抢先赶到“二郎涧”,等着揍小鬼子。

    论射击论单兵素养,这帮土匪们可能跟小鬼子比就是个渣,他们对射击的唯一理解可能就是端起枪开枪,然后,往里面填铁砂。

    可若是论在山里行进,别说日寇,就是陈运发和莫小猫都只能表示叹服。

    不是两名特种兵跑不过他们,而是他们觉得,这辈子他们可能都跑不出他们那般飘逸。尤其是看到很多人还背一个抱一个重达5。4公斤的炮弹,在几乎没有路的山林中穿梭,很多时候明明就要摔倒,却借助着树藤继续向前跃动的时候。

    陈运发的心都要提到了嗓子眼,他们身上可不是二十斤大米活着猪肉,那是炮弹,遇到强烈撞击就会爆炸的炮弹。

    不过,陈运发还是忍住没提醒。有些东西,知道未必是福,不知道要比知道要好得多。就比如你背着两颗炮弹还在欢快的以二十公里的时速奔跑着的时候,你把它当成二十斤重的大米绝对跑得要快些。

    长野佑二当然不知道在一里地多外的大山里,有一群中国“土著”正在和他赛跑,而且,足足提前了十分钟赶到了那个叫做二郎涧的地方。

    直到陈运发和莫小猫到了二郎涧,才知道二货男为何说在这里他做生意就没落空过。

    这里,的确是个堵人打劫的好地方。

    这方圆十里的山,并不陡峭,甚至还算得上平缓,可偏偏在这儿,山势陡然凌厉起来。

    两山之间,就是一条长达四五里的山道外加一条宽不过一米随山道行进的山溪,两侧的山体虽不是呈现九十度的绝壁,但山上灌木树木极为浓密,想从山脚爬上不过三四百米的山顶,那不知得费多大的力气。

    这样的位置,如果把两边的路一堵,山道上的人几乎就成了瓮中之鳖,想跑都没地方跑。

    陈运发迅速将由民夫和土匪组成的乌合之众分配了各自的作战位置,两队民夫和一队土匪位于山道的左侧山腰250米的位置,由刘津佐率领,他和莫小猫则带着二货男带的一队土匪在山道的右侧山腰250米位置,棒老二带着一队土匪随着孙宏振和他麾下的19个炮兵以及两门炮在三里外的一个山顶上。

    而炮击的位置,由于距离太远无法通信,陈运发将整条山道划成6个区域,至于何时炮击那个位置,则由孙宏振目光所及的视野中,光着膀子在山顶上蹦跶的土匪数目为定。也就是说看到一个土匪“跳舞”,那就炮击一号区域,看到三个扭动的身影,那就炮击三号区域。

    不用说,这主意自然是二货男的提议,本来陈运发想搞信号旗,一来是没时间培训,二来就土匪们那连衣服都快穿不起的财力,他们能穿个黑棉布衣服就不错了,那里还会有彩色的衣物?

    还好这里的山都不太高,天气虽然有些阴沉,但站在山顶上的能见度还不错,三里地外看清几个人影还是办得到的。

    至于为什么要光膀子,按照二货男的说法,光溜溜才吸引人的目光。

    好吧!貌似有几分道理,虽然是歪理。

    其实,更科学点儿的解释是对比度更大,更好辨识一些。

    负责前后堵路的工作自然是交给二货男去负责,那对于经常拦道打劫的土匪头头来说,不要太轻松,完全就是本职工作。

    等一切准备就绪,日军的辎重大队也缓缓的朝二郎涧行进过来。

第376章 小鬼子,打劫!() 
二郎涧如此适合做无本生意,很自然的,眼前的奇诡地形让长野佑二也提高了警惕。

    并没有因为赶时间就急躁的进入,在整支队伍进入山道之前,长野佑二又特地派出一个小分队进入二郎涧进行搜索侦查。

    然并卵,茂密的灌木丛和荆棘不仅让三个小分队望而却步,也阻挡了他们的目光。

    在250米外山腰上躲着的数百“乌合之众”就这样透过灌木丛的间隙,看着日军车队进入了山道。

    近距离看全副武装的军队,和远距离看完全是两码事,行进中队列依旧整齐的士兵们身上挎着的长枪上的刺刀闪动着森寒的光,一排排的在瞳仁中跳跃,刺的人都不敢正眼看。

    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士兵们抬着的那五六挺重机枪,不用知道什么射速什么口径,仅只看看那粗大的枪身和黑洞洞的枪口,所有人都明白,那玩意儿究竟有多可怕。不需要很多,只需要那么一挺两挺,就足以让他们这数百人抬不起头来。

    虽说他们占据了地理上的绝对优势,但是,在敌人的优势装备面前,那种所谓的优势已经损失殆尽。

    先前还并不怎么害怕的民夫和土匪们集体屏住了呼吸,下意识地将自己的身体伏的更低。

    他们还不是兵,一个小时之前他们还只是普通的中国百姓,能以几百人的兵力去伏击上千的日寇,到现在看到日本人的摄人的兵锋之后还没崩溃的勇气都已经很值得让人嘉许了。

    不过刘津佐却仿佛没有一丝害怕的情绪,轻轻的把自己口袋里的那一把早已被他擦的崭亮的子弹掏出来放在自己身旁的一块黑布上,缓缓地抬起枪口,准星死死地锁定在250米外一个走在最前列昂首挺胸走得很“大气”,刺刀上还绑着一面小太阳旗的日军的胸口上。

    那名趾高气昂的日军,就是刘津佐替兄弟丢的那条腿找的第一笔利息。

    不得不说,刘津佐选的人很对,能在刺刀上绑太阳旗的日军士兵,其实都是士官,算是日军最基层的中坚力量。他们刺刀上绑太阳旗更多的不是代表荣耀,而是更有利于指挥。

    设想一下,打的昏天黑地的战场上,有这样一面小旗子指引,普通士兵就能很快聚集重新找到进攻的方向。正因为这些被称为曹长的士官存在,也是日军哪怕就是遭遇重创也能很快恢复战斗力的原因。

    换句话说,在日军基层部队序列中,一个曹长甚至比一个小队长更重要,他们才是构成日军强悍陆军的基石。

    已经行进至一半路程获知前方探路奉天独立旅的连队已经可以看到一里地外的山道出口,长野佑二提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心里刚刚泛起暗怨自己实在是太过小心的念头,就听见“轰隆”一声巨响从前方传来。

    长野佑二身手敏捷地从自己那头拥有着阿拉伯马血统的杂交大马马背上跃下,藏身于宽阔的马背后,虽然那匹身高达160厘米价值高达两千日元的高头大马是他的心爱之物,但和生命比起来,那又算得了什么?

    “八嘎,前面怎么回事?”察觉到自己这边并没有受到袭击的长野佑二怒声吼问。

    回答他的是一阵激烈的枪声,92式重机枪特有的枪声。

    很快,快速跑向前方询问军情的一名少尉小队长返回。

    “纳尼?支那土匪抢劫?拦路抢劫?”长野佑二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中国人,什么时候变得如此胆大了?向来只有他们大日本帝国抢中国的,啥时候中国人蹦出来抢他们的了?而且,在他们有上千人的军队的情况下。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事出反常即为妖,除非那帮敢拦路抢劫的中国土匪是瞎子或疯子,否则绝不至于来抢劫一支军队。

    在短暂的惊愕过后,长野佑二却是没有大怒,反而警惕的望望四周命令道:“所有人,就地布防。”

    长野佑二不愧是日本陆军大学的高材生,谨慎而聪慧,很快就从不寻常之处嗅到了阴谋的味道。

    那声巨响自然是雕爷捣鼓出来的,七八根重上七八百斤的原木这么轰隆隆的从山上滚下来,声音不大才怪。

    那可是雕爷使用了好几年的收“过路费”的重要道具,使用完毕之后再弄回山上卡住,要用的时候一拉绳索,堆放好的原木就轰然而下,将山道堵死,每根原木长四五米,重达八百斤,横七竖八的堵在山道上,别说马车过,就是人想通过都有些困难。

    想疏通?没七八个人去搬,你看那些长了上百年两人腰粗的原木能动一下不?何况,谁敢去搬?天知道上面还有没有木头再等着你。

    的确,二货男很懂人的心理。人,这种生物,往往就是不到黄河心不死。

    所以,一般不等“肥羊”们生出自己搬动木头清理道路的心理,他再度一拉绳索,又是三四根木头轰然滚下。

    想收过路费,不费点儿力气哪能成?二货男在这儿设的机关可不光是原木,还有大石头,磨盘大的石头足足十几块。

    不光如此,二货男还拿出了个白铁皮大喇叭,狂吼着表明了自己土匪的身份,让山下的人上缴大洋一万,否则管杀不管埋。。。。。。

    听说自己被土匪抢劫气得脑门发胀的伪军连长刚派了两个班二十多个人往山上爬准备将这帮胆大包天的土匪剥皮抽筋点天灯,就被滚落的巨石将他的怒火重新给砸回了**儿。

    这种完全原始的滚木礌石借助着山势,直接将没有防备的二十几名士兵砸死砸伤了一半在路上,茂密的灌木丛都挡不住上百斤巨石滚滚而落的巨大动能。

    吓得伪军连一百多人向后狂退了上百米。架起重机枪朝山上拼命扫射了好一阵,但他们只要露出往山上爬的念头,就会有巨石滚滚而落表示警示。那意思很明白,老实呆在原地别动可以,想爬山,那就得注意落石,这里山石风化的有点儿厉害。

    经营青龙山二十年的土匪们终于亮出了自己的底牌,这些滚木礌石的装置虽然原始,但用在这个位置,却是再合适也没有。,那比枪炮的威力可是丝毫不差。

    没这些玩意儿,你以为拥有着百把人甚至两百人以上武装护卫的商队会愿意乖乖交出财物?钱就是商人的命根,从商人手里抢钱,不拼命那里能行?从堵路的位置开始算起,这长达三四里的山道一侧的山腰上,青龙山的土匪们可是足足装了十六处这样的土机关,足以让嗜钱如命的商人们认怂了。

    一大堆石头就这么疯狂的从山上冲下来,你知道它是往前还是往后还是凌空飞起来个垂直落体?没人知道,想必只有经历过地震的人们才能体会那个绝望无助的感受。

    听到一阵激烈的九二式重机枪枪响过后,就看着前方奉天独立旅一个连的士兵疯狂往回跑,长野佑二脑袋有点儿炸,这究竟是来了多么强大的敌人?

    竟然让一个连近200人连抵抗的勇气都没有就落荒而逃。

    想到这里,长野佑二更是腚眼发凉,令位于队形最中央的伪军连和自己的步兵中队依托地形找好防守位置准备苦战。

    这绝对是支那人的正规军,长野佑二脑海中的警灯在疯狂的闪烁。

第377章 二货级的指挥官() 


第378章 阿拉丁神灯?(周一第3更送到)() 


第379章 杀人蜂() 
不过,那不是什么灯,也没人擦。

    自然也不是什么黄云。

    那只是数量多得令人数不清的,长着翅膀的,而且是急速闪动着翅膀发出令人心悸嗡嗡声的昆虫类生物。

    只呆愣了0。1秒,看清楚黄云真面目的人都抱头鼠窜。

    那特么是昆虫,但却是昆虫里面有自卫武器的哪一类,大家伙儿都把它们称之为蜂。

    如果只是普通的蜜蜂,恐怕他们也不会吓那么狠。

    那种蜂,足有人的拇指粗细,通体赤黄带着黑色斑纹,和东北虎那斑斓的毛皮倒有几分相似。简直就像是蜂中的老虎。

    有见识,会归纳。如果雕爷知道这帮敌人会如此想,一定会竖起大拇指夸奖他们。

    没错,他们遇到的这种蜂,在青龙山地区,就被称为老虎蜂,是一种地窝蜂。

    光听老虎蜂这个名字,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