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残寇-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得好!说起来,我们船不过数十,人不到两万,枪炮弹药也不敷大战。现在首要之事,就是积蓄力量,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实力,乃是乱世称雄的王道。这个时代,所凭者不过钱财,地盘,队伍,枪械,巨舰大炮。
钱财,巴拉望岛上有数千万两黄金,抵得数亿两银子,一旦起事,便是搜刮十三行奸商也能得数千万两之巨。以现时的购买力,一英镑约合三两多银子,这个时代最先进的蒸汽战船价格也只不到五万英镑,白银十几万两而已。
凭着以前了解的资料,要是组织人马去发掘前世所熟知的宝藏,估计购买上千艘蒸汽船也不在话下。
还有南非的金矿,中东、墨西哥的油田,智利、秘鲁的铜矿,巴西、澳大利亚的铁矿,越南的无烟煤。。。想到这些,仿佛座座金山摆在自己面前,随时可以取用,周晓峰顿时有了强大的信心。
这个时候,南非布尔人,英国人还有黑人还在抢地盘,中东的阿拉伯人还在啃沙子,澳大利亚还是放逐罪犯剪羊毛的地方。想想成千上万吨金灿灿的财宝,无主的油田、铁矿、煤矿。。。谁能不两眼放光,口角流涎?
来的不早也不晚,正是时候,到处都是机会啊。
。。。。。。
大好机会转瞬即逝,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现在还不是巨舰大炮的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初现端倪,正是大有可为之时。
到明年,克里米亚战争一爆发就是几年时间,列强狗咬狗一嘴毛,狗脑子打出猪脑子出来,哪里还有空来干涉中国内战?
自己要是不插一脚,那实在是枉自穿越这一回了。
时间!
时间!
老子要赶时间,三五年年之内,当具备压制群雄,抵御列强的力量!
。。。
沉吟片刻,周晓峰继续刚才的话题。
“积蓄实力,首在得人。下一步,老三,你负责在沿海渔民中招募选拔一批精壮扩充红旗军,如果弟兄们有信得过的亲友乡邻,也可以介绍过来,人多就送往巴拉望训练。
“另外,成叔你选一批机灵点的子弟,联络好陈开他们,带人给我上各地拜码头去。就以经商为名建立商社,尽量广结同道,招募精壮。巴拉望岛至少可以聚精兵三五万,那是我们的海外基地,能送多少人就送过去多少。咱们现在,不差钱!”
“。。。”
“是,殿下!”
黎明、周义成等人欣然领命。有足够的粮饷就能招到人,乱世人命贱如草,给足了钱粮,有的是人当兵。几百万两银子砸下去,几万人马还不是几个月的事?坐上了周晓峰这条大船,眼看着是要水涨船高了。
“仕成,两广一地的生意由你领头主持大局,资源你全权调配。洋商那边要维持好关系,以后用得着。
“近日我打算去各大洋行走走,看能不能买到枪械、机器,还有铁甲舰。以我们现在的船队,真和列强海军打起来,那就是渣,只有挨打逃跑的份。
“只等枪械齐备,人手充足,再有坚船利炮在手,南海就是我们华人的地盘。南洋上千万侨民,大陆四万万同胞,都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未来三两年内,我军将拥有一支足以主宰南洋以至远东的强大海军,而在陆上,我们要拥兵数十万,横扫四方,你们,有信心没有?!”
“殿下放心,臣等敢不戮力!”
潘仕成及一众臣工轰然响应,神色激动莫名,建功立业的时刻,就要到了。
。。。。。。
“臣有一策,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我之间,没有什么不当讲的,但说无妨,我周某人不会以言入罪。老潘,以后不要这么客套好不好?”
周晓峰对潘仕成真是没办法了,他平时多开朗活跃的一个人,刚认识的时候多爽快?相处不拘小节,那只是他作为商人的本色。一旦把自己当作了臣子,立刻变得拘谨起来了,那是官宦子弟的做派了。
满清的官员,在上级面前就像哈巴狗一般,踢一脚都不敢喊疼。要是在君王面前,那更是大气都不敢出了。
君臣分际大如天呐!
“。。。黄河以北地瘠民贫,环境恶化,不如南方民气开放。而湖南更为民风彪悍之地,无有地震、火山、台风、海啸之虞,富饶淳朴,有三湘四水,八百里洞庭,鱼米之乡,可谓人杰地灵。”
“。。。殿下湘中故里人丁兴旺,莫若以湖南为基业,以南洋为外援。如此,进可攻,退可守,待时机具备,即可高举义旗,北伐以建百世功业,南下开拓万里海疆。”
“北京受满清风气玷污二百年,民风已经败坏,遗毒难清,不可为基业。两江富庶,有南宋前车之鉴,易致贪图享受,不可为基业。福建两广临海,虽然民风彪悍,却容易为外敌所侵,亦不可为基业。至于西北、巴蜀之地,太过偏远,不作考虑也罢。”
这是委婉建议要让周晓峰早日返回湘中了,周义成也是连连点头。
“潘老哥说的极是,湖南确实是起家的好地方,长沙自古雄城,千年王气,可为根基。眼下人手确实不足,有湘中作为基业,有众多亲族子弟支应着,行事就方便的多了。”
“家天下吗?”
周晓峰暗暗感觉不妥,家族是要依靠,但打江山不能太过依赖宗族势力,否则与大明一般封建皇族,还不是换汤不换药?
宗族、会党、遗族、地方势力,现在就开始隐隐有争山头的迹象了,还是玩平衡吧,这是老祖宗的故智。
“也好,待我与洋商打过交道,下完枪械机器采购订单,便北上湖南,认祖归宗去。”
“。。。等到湘中局面定下了,至九十月间,寡人即可南下巴拉望,即位湘王。届时,收取南洋无主之地,稳固一个后方,再将天地会统一起来,以会党力量为内应,在南方各省建立地下武装。一旦发动,就是泰山压顶之势。”
周晓峰一时兴起,将记忆中某党建立根据地那一套提了出来。
“东北出胡子,届时可遣一支精兵,暗下发展队伍。山东多绿林,收拢了诸多山头,也是一股力量。两江富庶,但也是出丹阳兵、义乌兵的地方,可以分散建立各地天地会堂口,暗蓄力量。福建多山。。。。便是争水划界,民间争斗就打出来了许多彪悍的精壮。”
他打定了主意,就是要用钱财和前程,将各方潜力都调动起来,周晓峰甚至想到了更多:
“只要有足够的资金,汉人还可以去澳大利亚购地建农场,那里气候适宜,养牛、养羊最是合适,做肉干足可供应国内需求,沿海还可以建捕捞队,增加渔获。花旗国土地便宜,适合种植玉米、小麦、土豆。现下满清社会动荡,招揽几十万青壮都不成问题。”
“。。。廓尔喀人专产雇佣兵,彪悍异常,后世以纪律严明和英勇善战闻名于世,是最凶悍的雇佣兵,而且他们对雇主非常忠诚,要求也不高,几十两银子就能让人卖命。几百万廓尔喀人,就雇佣个万把精锐吧,把英国人的生意全抢过来!”
周晓峰狠狠地咬了咬牙。
“这是属于我周某人的时代,谁也不能挡老子的路!”
第六十六章 王怀忠 铁桥三()
更新时间:2012…12…20
“殿下,小的有一个小小请求,望您首肯。”
散会后,王怀中却留了下来。
“小人自幼失怙,乃是孤儿,王怀中这个名字乃是一位过路道人所取。现在跟随了殿下,自当忠心耿耿,是以,我想改名为王怀忠,望殿下赐准。”
“王怀忠?”
这个名字似乎有点耳熟,周晓峰也不置可否,一个名字能代表啥。杨国忠并不忠,悦来客栈不一定住着舒服,番禺县令李兴汉后来还不是和伍崇曜一起做了汉奸吗?
“也好,随你吧。”
“谢殿下!下臣还有一事陈禀,伍家的产业都已经交接给五老爷和潘爷,我确实不是做生意的材料,做了几十年管家,倒是可以去长洲岛工地做个监督。”
这个人倒也有点自知之明,不抢位子不争权,要知道当个伍家名义上的代理人,常在河边走,他也能打湿鞋子,轻轻松松的好日子那是没问题的。要是做了工地监督,人多事杂,落不着好不说,还容易得罪人。
周晓峰脸上有了一丝笑容,这个投诚之人,到现在才让他有了点欣赏之意。
“你有这份进取心,那我就成全你这份心思,长洲岛工程就交给你负责监理了,好好干,要辛苦你了,我是不会亏待忠诚的臣子的。”
“多谢殿下!”
此后,王怀中遂改名王怀忠,担任工程总监,他和黄老夫子等人兢兢业业建成了黄埔大营和黄埔学堂,历时不到一年时间,令周晓峰龙颜大悦。
后来,王怀忠因为主持诸多重大工程都成绩斐然,新朝建立之后,他先是被外放了一任知府,然后是布政使,最后做到了安徽巡抚,那个时候他已经是跟了周晓峰十几年的老臣子了。
到了五十好几快退任了,临老却滋生了贪图享受,好大喜功的毛病。养了十几房小妾,大肆贪污受贿,在工程项目上上下其手,又惯会刮地皮表政绩,被安徽人称为‘王坏种’。最后因为劣迹太突出事发,被公审执行枪决,列为‘开国第一巨贪’。
。。。这是后话不提,可见这名字也就是个符号,当不得真的,而也就是到了那个时候,周晓峰才省过来当初为啥听到这个名字感觉熟悉且不舒服了,这是宿命啊!
。。。。。。
“二哥,听说了么,潘仕成潘大善人要招民夫了。”
“真的,多少铜钱一天的工钱?”
“听说是发的月粮,一个人每月两石米,我滴个乖乖。”
“那咱们还等啥?这便去吧。”
在码头上扛活的两个苦力丢下麻袋就走,连筹片都不要了。
“快走,别错过了!”
话说这一日,长洲岛建设项目劳工招聘会在广州城南门外举行,闹哄哄的锣鼓鞭炮声顿时引起了远近瞩目,过来应募的苦力丁壮挤了个人山人海。
虽然是七八月最热的时候,上工容易中暑。有了大把钱粮砸下去,无数人还是趋之若鹜,往日无人关注的荒滩立刻沸腾起来。有潘仕成这位广府闻名的大善人出面,半个多月就有数万壮劳力前来试工,盛况空前,还有人不远从广西福建千里来投,人流不断。
王怀忠等人从应聘者中招募了两万多名精壮,轮流进行了上岗培训,方才允许进场开工。半个月准军事化的训练虽然辛苦,每月每人两石米的酬劳,还有一日三餐外包吃住的待遇却留下了大部分人。
一个月两石米的工价,将近四百斤,一年下来就能净赚二十多石米,差不多三十两银子了,养一家老小绰绰有余,哪里找这样的好事?
便是广府周边很多没有订卖身契的家丁、长工、短工都纷纷过来试工,一旦通过测验,立刻就向主家请辞,一时间都引起了用工荒。少了许多壮劳力,一时间工价大涨,地主财东们急得是跳脚骂娘。
而包吃包住更是节省了一个壮劳力的口粮,这自然让苦熬都吃不饱饭的壮劳力们喜出望外,对潘仕成这个明面上的东家感恩戴德。
一个月支出不过三五万两银子,一年下来也不过五六十万,便能收拢一省人心,这买卖实在太划得来了。
且不说遭遇用工荒的大户商家如何跳脚,如何前往偏远贫穷州县招工,却说周晓峰招募了这许多精壮,便即从南洋另外调集了几百名战士,俱是训练了近半年时间,性子又靠得住的红旗军老兵来作为骨干,如同后世的包工头一般,或者说连排长更恰当些。
几百人撒到数万人里,立刻不见了踪影。不过有这一众骨干组织管理,劳工的混乱秩序很快就得以改观。
每一天,偌大的工地里都是吹号起床,敲钟上工,然后又是敲钟散工,吹号歇息吃饭。
如果不是看略显凌乱的工地,外人几乎会以为这是一处军营。
以军法管理,也不过是周晓峰选拔精锐的手段。经过了长洲岛工程项目近一年的操练,这帮泥腿子出身的壮劳力只要不是笨猪投胎转世,没有个不成的。
至少,将来也能当后勤兵,建房拆房,挖沟填沟。
。。。。。
“别挤了别挤了!今日已经招满了,明天再来。”
“天还没黑,为啥就不招了,我从佛山来的。”
“我南海的,来回一趟可不容易。”
“我还是从厦门来的呢。”
“不许走,今天不给我铁桥三个说法,谁来也不行。”
这日,周晓峰正带着宝儿、泰雅姐妹与一队随从在南门外闲逛,便听到招工处那边传来闹哄哄的喧哗。待他走过去,便见一个神光内敛的汉子带着一帮跟班正与招工的人纠缠。
“这位汉子,为何在此耍横,这里招工有规矩,每天五百人,谁也不能例外。”
“谁能让我铁桥三服,我就守谁的规矩。你这小白脸,休得管我的闲事,否则让你好看。”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何况,周晓峰最厌恶人叫他小白脸了。
“这便是少林寺出来的梁坤梁师傅,人称铁桥三的。”
“这位小哥估计要吃瘪了。”
众人议论纷纷。
原来这位铁桥三俗名梁坤,是南少林俗家弟子。他学艺于高僧觉因,年前觉因和尚在百余岁时圆寂,梁坤失去了管束,便不想继续在寺中修行,于是离开山门出来厮混。
据人传说,有一天他在市集上见到有人表演武术,围观的人很多,气氛甚为热闹,纷纷扔钱捧场。梁坤见到是这种江湖把式,心里颇有些不以为然,于是比武兴致大动,主动要给众人表演一番。
他挑选了围观的六名观众,让他们吊在自己的手臂上走了上百步,却始终面不改色心不跳。大家惊讶得简直不敢相信,都说他的铁臂是前所未见的神力。
凭着这一次出彩,梁坤开始在广州扬名,很多人都想拜他为师,而众多富人家庭也都纷纷请他教授子弟。因为他在家排行第三,便称他为“铁桥三”,他也颇以此自傲。
“哦,这就是人称广东十虎之首,黄飞鸿的师傅,铁桥三梁坤嘛?到底还是刚出师,还年轻气盛了些啊。”
周晓峰也起了争胜之心,跃跃欲试,而宝儿姐妹几个更是兴奋不已,巴不得自家相公把这个鲁莽汉子打趴下。
“周郎,揍他!”
“对,揍他!”
撺掇!
几个小女子真是唯恐天下不乱啊,要是哥们身手差点,还不就现了丑了?
周晓峰举步上前,开口言道:
“你记住了,我叫周晓峰,今日打倒你的,可不是什么小白脸。方才你既然说了,谁让你服气,你就守谁的规矩,那你就等着做我的随从吧。”
“哈哈哈,这真是我今年听到的最大笑话了。”
“真好笑!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
“师傅,揍他!”
后面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家伙也在跳着,一副生事的调皮模样。
“谁是癞蛤蟆?谁是癞蛤蟆?大家看看!”
“两个癞蛤蟆,一公一母。”
那边一大一小已经斗上了嘴,这边却按兵不动。
“来吧!”
周晓峰也不先动手,一身儒衫,站在那里不动如山,飘逸超群的气度令无数人心折,几女早已醉了。
铁桥三自小练武,到了十四五岁就练得一身好功夫。拜了觉因老和尚为师后更是学到了师傅的拿手本领,哪里受得了这般轻视?
“喝!…”
铁桥三见对方不动,破绽百出,看准机会,三一进马,便要破周晓峰门户,一个“黑虎掏心”,直取左胸。谁知周晓峰早有了防备,只是一闪身便避开了铁爪,一个“顺手牵羊”,就把铁桥三摔出了**步远,和地面来了个亲密接触。
众人哈哈大笑,铁桥三登时满面羞愧,怒目圆睁,再无一丝保留,一拳一脚虎虎生风。奈何他出手再快,都无法击中周晓峰分毫,被轻轻化解,风淡云清的样子让人看不得。
如此再三,铁桥三已经羞得抬不起头了。
“梁坤服了!”
他悻悻下场,众人里面走出铁桥三的两位好友胡海与马南,他们假装上前表示钦佩,转瞬间却突然发动,想出其不意将周晓峰控制住以便挣回一丝颜面。
周晓峰毫不避让,任由二人抓住双臂,但见他像座铁塔一般,纹丝不动。二人憋得满脸通红,却进退不得。
“厉害!厉害!”
“惭愧,惭愧!”
二人松开了手,连连道歉。
“你等可服了?”
“我等服了,公子真乃高人,今后愿意供周公子驱驰,效弟子之劳。”
三人齐向周晓峰拱手,表示折服。
。。。
所谓不打不相识,当下,周晓峰一行人与梁、胡、马三位及几位门徒在附近找了家酒店,准备设宴饮酒,谈论一番武功。
“。。。师傅等等我,我也要去,我也要拜师啊!”
“小家伙,你叫什么名字?”
周晓峰摸了摸这个圆脸童子的脑袋,六七岁年纪精灵古怪的模样十分讨喜,他也心里感慨:我儿子要在,差不多也快这么大了吧。
小家伙抬头道:
“师傅,我叫黄飞鸿。”
“黄。。。飞鸿?呃!”
******
晚上又要守夜去,二流苦逼男求个收藏,多谢!
第六十七章 龙虎会 上()
更新时间:2012…12…21
今天的两章本应该是一章,分开发了。
******
“果然就是黄飞鸿。”
看着双眼骨溜溜乱转着的小家伙,周晓峰一时有些失神。在后世,谁要是不知道黄飞鸿佛山无影脚的大名,那估计就是没出过门的自闭症患者了,连死宅男都不算。
“这孩子,真是聪明伶俐啊。”
铁桥三在小鬼头的脑袋上怕了一巴掌。
“别在这儿没大没小的,你拜师了,那你师傅我怎么办?”
确实,铁桥三和黄飞鸿老爹是朋友,黄麒英也是南海同乡,素日闻名,便切磋武艺,成了知交,后来在洪拳大师陆阿采门下做了师兄弟。因为黄麒英管得严,黄飞鸿便喜欢跟着铁桥三在外面厮混,向来也是‘师叔’、‘师傅’乱叫来的。
这会铁桥三也没有正式开武馆授徒,不过因为喜欢到处以武会友,倒是有了不少名为‘徒弟’实为小弟的拥趸。比如胡海与马南两位武术教头,便是打出来的朋友。
铁桥三今日本来是想为几位小弟寻个出路,去长洲做工,没想到起了冲突,却引出了这段交情。
一大帮子人涌进了酒楼,店伙计忙不迭招呼,腾出了两间包厢。周晓峰嘱咐宝儿她们分开去坐了,这才与三人进房叙话,随从和铁桥三的几名跟班则在楼下用饭。
“伙计,好吃好喝的尽管上来。”
刘永福也跟的久了,了解自家少爷的性子,来了朋友,那自是要盛情款待的。虽则因为出过几次洋相,他不再穿着官袍满地的显摆,这位七品把总兼小厮也阔气起来了,利索地点了两桌子好菜,自个则在一旁伺候。
“不知道梁兄弟和二位兄台贵庚?”
因为这个时代的人显老,周晓峰心里也拿不准。武林中论资排辈很讲究,他虽则也是三十一岁年纪,因为来自后世,又脱胎换骨之后面皮显得嫩,看上去也就二十四五年纪。至于黄飞鸿现在也不过刚满六岁,真正小字辈了,连桌子都上不了,跟几位‘少奶奶’同席去了。
“梁某今年三十有八。”
“在下三十五岁”
“我刚满了三十。”
在座三位武师中,也就是胡海最小了,不过武林中也讲究能者为尊,年纪大的两位也不敢拿大,这个时代的武人地位低下,能和大家族少爷公子同席,那是相当给面子了。
“不知道周兄弟哪里人氏,似乎不是广府一带的口音。”
“不瞒各位兄弟,晓峰祖籍湖南宝庆府,自小在海外长大,还是第一次归国。这湖湘会馆便是我周家的产业,以后大家做了朋友,便常来常往。”
“原来是新近才名颇著的周大少爷,那首‘饮茶粤海未能忘’可是如雷贯耳了,小胡我这段时间在外间常能听到书生秀才们夸赞周少的诗才,真是幸会,幸会!”
“胡兄弟捧了,诗词小道,我于诗文谈不上高明,倒是喜欢舞刀弄枪,和武林同道打交道。”
前几个月时间周晓峰也从黎叔等人那里学了一套洪拳,对学习武功兴致大增。今天正好有几位真正的武林人物在,哪里会放过。
“相见便是有缘,今日与三位兄弟不打不相识,以后就是好兄弟、好朋友了,一定要好好切磋一番。”
说到切磋,三人的脸又红了。铁桥三学武成痴,苦练二十几年居然连别人一招都接不住,面子已经掉地上了。
“周少,你的功夫比我两个师傅都厉害,小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