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残寇-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少,你的功夫比我两个师傅都厉害,小梁我是彻底服了。君子一言快马一鞭,以后梁某人就是你的人了。”

    “我的人?”

    周晓峰也被这厮愣头愣脑的话给震惊了:爷可不搞基啊。

    “扑通!…”

    梁坤离席磕在地上。

    “师傅,你就收下我吧!”

    还真是个武痴啊,广东十虎故事中,据说他七十岁了还拜师学艺,在海幢寺随圆光和尚练习三十六点铜环棍,苦练棍法,但因年事已老,体力不胜以致染病而卒,享寿七十高龄。

    别说周晓峰和他差了不过几岁,就是对方是个童子,只要武功高明,估计这个头他也能磕下去。

    “请师傅收留!”

    胡虎马南也不甘落后,跪在了铁桥三两边。

    “唉,说好做兄弟的,弄这虚套做什么?”

    见三人坚持不起,他只好一手抬起一个,任他们如何硬抗,也只能无奈站起来:扛不住啊,奈何!

    “以后,你我便兄弟结交,亦师亦友互相切磋好了。”

    “是!”

    虽然没有名分,三个人规矩还是做足了,行的依然是弟子礼,显得相当恭谨。这个时代,拜师可不是随便拜的,心要诚,礼要足,这一个头磕下去,师徒关系就算是半正式半勉强地定下来了,他们绝不敢违了礼数。

    晚清年间,广东有十位武功极高;、受人尊敬的武林豪杰被称为“广东十虎”。在周晓峰少年时便看过同名电影和小说,这十虎分别是王隐林、黄澄可、苏黑虎、黄麒英、周泰、谭济筠、黎仁超、陈铁志、苏灿、铁桥三(梁坤)。而黄飞鸿是黄麒英的儿子,铁桥三的徒弟,因为是晚辈,并不在十虎之列。

    鸦片战争之后,因为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不堪,满清政府根本无力保护民众,南方治安恶劣。民间为了保护自己纷纷习武,各地只能争相聘请武术高强的武师任教,一时之间练武之风异常炽热,特别是广州有许多武馆相继设立。

    所谓同行如敌国,各武馆的武师为了争夺市场,彼此间踢馆和接受别人挑战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一场比武决战后,胜者有更多学生慕名拜师,败者则漏夜回乡关门大吉,再也无脸留下来。

    可想而知在这样残酷的竞争下,没有真材实料是不可能在广州吃武师这行饭的,更不用说要打出名堂了。是以十虎之名,能够流传后世一二百年而不衰,那绝非幸致。

    除了武功高强之外,还要是行侠仗义受老百姓所尊敬的武师,他们才会得到大家的认同而名列“广东十虎”之列,他们称得上是身怀绝技的民间英雄了,有后世的口碑在,周晓峰当然要倾力结交了。

    不过现在这‘十虎’或者还没出师,或者还没成年,没什么名气,还没有‘广东十虎’的说法。就连黄麒英也不过是刚刚出师,带了儿子远走他乡开馆授徒,还要靠‘宝芝林’卖跌打药贴补家用。

    。。。。。。 

第六十八章 龙虎会 下() 
更新时间:2012…12…21

    二流下周要冲推荐,求兄弟们收藏、红票支持!

    ******

    。。。。。。

    “我听说梁兄弟你打遍广东无敌手,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小梁我的功夫在广东并不是最好的,现在。。。这话更是不要提了。之前太过狂妄了,实在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古话是不会错的。你的功夫确实很好,刚出山门有些气盛也是有的,也不必太过自谦了。。。不知道广府附近还有哪些高手,要是能一起切磋一番,那真是平生快事了。”

    估计年轻一代中,铁桥三算是顶高的高手了,连黄麒英等人都不是对手,其他开武馆糊口的武师如胡海、马南之流更是要往后排了。

    周晓峰自己明白自己的功夫是怎么回事,在真正的行家面前也是不敢胡吹大气的。万一人家上门讨教,来来去去就一路半路学来的洪拳,还打的不伦不类,那真是要贻笑大方了。

    这也是他不愿意授徒的原因了,不过现在有了铁桥三这后世响当当的牌子,这中华国术馆的牌子已经可以着人去做了,他内心狂喜:天下英雄,怎逃得过我的手掌?

    “要说武林宗师,首推南拳大侠金钩李胡子,他在肇庆鼎湖山庆云寺挂单授徒,大徒弟王隐林还俗后在广州开设武馆,传授十二支桥,小罗汉,虎鹤相斗,大罗汉,侠家刀、枪棍等拳械套路,他又传了王汉荣、王伦、蔡懿恭、王林开、潘鉴等七个高徒,功夫在广州各家武馆中排第一。”

    “其次就是小梁我的另一位师傅洪熙官传人陆阿采了,他是一代洪拳宗师,我和黄麒英都是陆师傅的弟子。。。还有一位武林前辈,便是番禺颜浩长,他绰号‘定拳长’,十多年前抗英时,他曾经参加团练为义勇,率乡众参加战斗,杀死英夷少校毕霞,洋兵无数,在广府远近颇有声名。我虽然未与他交过手,向来是很佩服的。”

    言下之意,颜浩长或许名气大,功夫却不如他,只是因为对方是前辈,不愿上门去拂了人家面子。

    “同辈中,当属少林黑虎门铁沙掌苏黑虎、还有我同门佛山无影脚黄麒英、软绵掌周泰、咏春拳梁赞、鹰爪王陈铁志,还有一位小兄弟,醉拳苏乞儿苏灿。。。”

    因为铁桥三近年来一直找人切磋,对广东武术界精英那是了如指掌了,听他详细介绍,果然还没有广东十虎出现,连人头都不够。

    年轻一辈中,排名第二的苏黑虎同样出师少林,却是北少林正宗。他年幼习武,一日偶遇游方和尚兆德,目睹他的少林绝技后,苏黑虎就下定决心跟随兆德和尚上嵩山少林学艺。

    但苏黑虎初到少林寺的时候,兆德和尚却一点功夫也不传授给他,只是每天吩咐苏黑虎重复地从事抛石锁、弹石球、埋木椿等最基础的功力训练,原来兆德和尚心里是另有打算的,他希望苏黑虎能够练得一双桥手坚实如铁,唯拥有这种武术功底,少林拳的威力才能得以发挥,就是这样,苏黑虎整整花了三年时间不断练习基本功,直到有一天;兆德和尚认为时机成熟才亲授了一套黑虎十形拳、一套醉八仙拳、黑虎刀及金刚棍。前后六年,苏黑虎终于学成下山,其时已是二十四岁。

    身怀少林绝技的苏黑虎回到老家顺德后,接受乡人的邀请教授村中子弟少林武功。但苏黑虎在村镇里教拳未免感到自己怀才不遇,遂到省城…………………广州发展,三年后,也就是去年,苏黑虎在西关开设武馆。

    由于苏黑虎艺宗少林,武艺精湛,慕名而来学武者日众,招致武当派前辈武师吕荣妒忌,到苏黑虎武馆捣乱,却被苏黑虎击败,从此声名大噪。

    “苏黑虎的黑虎十形拳,即龙、蛇、虎、豹、鹤、狮、象、马、猴、貂,称得上刚柔并济,那是少林嫡传,我要对付起来也是十分吃力。”

    吃力,而不是打不过,铁桥三已经因为一场惨败而变得谦虚起来了。南少林对上北少林,想必是十分精彩了。

    。。。

    “我还有一位耍醉拳的小兄弟苏乞儿,他本名苏灿,原本是广州一霸,生性不羁,沉迷武学。后来他遭逢大变,家破人亡,从此遁世江湖,沦为乞丐,与酒为伍,狂歌当哭,竟把酒意融入武学招式中,开创出别具一格的“醉拳”,算是一位奇才了。”

    苏乞儿的电影都看来几个版本了,哪里还要他介绍?

    苏乞儿是与黄飞鸿齐名的武林宗师,他的醉拳,‘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确实独辟蹊径,自成一体。

    “。。。至于弟子辈如黄澄可、黄飞鸿他们资质尚可,要练成功夫还早得很呢。”

    广东武林的大致情况算是摸清楚了,老一辈还剩下那么几位名宿,铁桥三、黄麒英这一辈弟子刚刚开始要挑起大梁了,而后面一辈还没成长起来,甚至还是刚刚断奶的娃娃。

    “广州确实是藏龙卧虎之地,既然有如此多英雄人物,晓峰真是迫不及待想要与各位结交了。不知道梁兄弟能不能代我遍发英雄帖,我们以武会友,便叫做‘武林大会’如何?”

    “武林大会?好,太好了!”

    能与人比武,正合铁桥三心意。

    又要有一场龙争虎斗了。

    下届预告:南拳王——力战称王

    ******

    资料片:

    南拳又称南方拳。是南少林等拳种与中国南方各地地方拳种相结合的产物,技术套路繁多,遍布各省。由于历史悠久,再加上师承关系的演变,形成了多种打法,但多数套路仍具有同一特点,总属南拳。其共同特点是:套路短小精悍,结构紧凑,动作朴实,手法多变,短手连打,步法稳健,攻击勇猛,常伴以声助威,技击性强。

    南拳讲究桩功,以练坐桩为主,还有丁桩、跪桩等。也还有练药手、打砂袋、铁砂掌、点穴功、童子功、罗汉功、青龙功、排打功等。

    南拳是我国七大拳系之一,在广东、福建沿海一带形成独有的南方特色,尤其是清代以来,以“反清复明”始,以“行侠仗义”终,在武侠传奇小说和影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比如福建南少林,传说中是一个反清的大本营,在那里集结了洪门子弟和三山五岳的侠雄豪客。

    清兵火烧南少林,洪熙官来到广州,隐居在大佛寺,与佛缘和尚共开武馆。又如方世玉,为广东“少林十虎”第二人(第一人为洪熙官),其母苗翠花是“少林五老”中的苗显之女,有“一代女侠”之称。晚清南拳又出现了“广东十虎”,其中的第三位铁桥三、第五位苏乞儿,也是许多侠文化作品中的主人公。而习南拳者最为出名的当属一代宗师黄飞鸿。

    南拳是明代以来流行于南方的一大类拳种的总称。它以福建、广东为中心,广泛流传于长江以南地区,故称“南拳”。

    南拳的基本特点是门户严密,动作紧凑,手法灵巧,重心较低,体现出以小打大、以巧打拙、以多打少、以快打慢的技击特色。闽粤一带人体形较为瘦小,力气也相当弱些,因此特别重视下盘的稳定性,讲究步法的灵活多变,多有扭拐动作(如骑龙步、拐步、盖步等),使身体可以灵活转向。南拳的上肢动作绵密迅疾,极富变化,有时下肢不动,拳掌可连续击出数次,力求快速密集,以快取胜。在发力时,南拳大多要呼喝作声,吐气催力,以增大爆发力。

    南方人四肢较短,所以讲究贴身靠打,多出短拳,充分发挥“一寸短,一寸险”的优势。南拳拳系中有许多象形拳,不仅有龙、虎、豹、象、鹤、蛇、马、猴、鸡等常见的象形拳,而且有狮、彪、鱼、犬等罕见拳种。其象形拳数量之多,居全国诸大拳系之冠。

    南拳的总体风格是步稳、拳刚、势烈,少跳跃、多短拳、擅剽手,以声、气修力。威猛迅疾,灵巧绵密,刚柔相济,上肢及手型尤富于变化。它不像少林拳那样雄浑朴茂,舒展大方,但其刚烈之气,威猛之势,却灏然自成气象。

    南拳拳系的形成时间,大概在清初到清代中期,即从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它包括上百个拳种,广泛流传于福建、广东、湖北、湖南、台湾等省以及香港、澳门地区,并很早就流传到海外,在东南亚以及美洲、大洋洲扎下根来。

    若论传播中国武术的贡献,南拳拳系自当首屈一指。 

第六十九章 南拳王 一() 
更新时间:2012…12…22

    。。。。。。

    “盖闻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广邀同道,共论英雄,展百家之长,取长补短。。。兹聊备薄酒,几样小菜,扫席以待高士。。。以为武林一段佳话。。。后生晚辈,湘中周晓峰、南海梁坤拜上。”

    “英雄帖,武林大会?小三你还真是打上瘾了。”

    陆阿采收到铁桥三亲自送上的请柬,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这两日,南门外周家大少一招打败铁桥三的消息已经传遍广府市井间尤其是武术圈子中,让许多武林人士大跌眼镜。

    这铁桥三,可是近两年来风头正劲的武痴啊。

    “这周晓峰到底是什么来路?你竟然连一招都接不住,枉费我和觉因大师二十几年心血,为师的面子都让你给丢光了。整天只知道惹是生非逞勇斗狠,现在你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吧?”

    “师傅教训得是。”

    铁桥三在陆阿采面前可不敢顶嘴,只能乖乖听训。

    “梁师弟应该是遇上高人了,据飞鸿所说,我的无影脚都没有周少快,几乎看不到他移动。师弟的功夫我是知道的,我都扛不过两百招。”

    黄麒英在一边替自己师弟帮腔,话说他自己也很好奇,能让铁桥三服软的,整个广东也不过二三人而已。

    “哦?”

    陆阿采浑浊的双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当下师徒三人比划了一番,铁桥三如何出拳,如何踢腿,周晓峰如何化解。胡海、马南二人又如何锁住周晓峰双臂,最后又是如何狼狈败退。

    “自古英雄出少年,我果然是老了,以后这武林就是你们年轻一辈人的天下了。也罢,就是后日嘛?这武林大会,我去!”

    。。。

    “想要我师傅过来捧场?还是我先掂量掂量这小辈的份量再说吧。汉荣,你去回复递信的人,就说金钩大侠已经退隐江湖,我王隐林定会去会一会这位周少侠。”

    南拳大侠金钩李胡子的大弟子王隐林也对广南武林的这场盛会相当期待。虽然李大侠行侠仗义之名闻名数十年,他王大侠的名头可还没有闯出来呢。

    得到王隐林的回话,送帖子的马南也不多话,接着赶往下一家。这广州府周边,出名的武馆、武师没有上百,也有好几十。

    “。。。公之高义,实乃我辈楷模。。。颜公之名,当留诸丹史,为后世所知。。。聊备牛酒鸡粟,翘首以盼尊驾莅临。”

    番禺,颜浩长接到的请帖写得相当客气,语气很恭敬,让他前去主持这武林大会,他不由得老怀大悦。

    “嗬嗬嗬,没想到连湖南也有人知道我颜某之名。请回复你师傅,我自会前去,这二十两银子就带回去,几步脚的路程,凑几天热闹而已,要什么辛苦费?我还不到六十岁,身子壮实得很呢。”

    “是是是,颜老前辈您自然是上山打得猛虎,下海斗得蛟龙的了。。。那晚辈后日抬轿来接,您老就不要再推辞了。否则,我在师傅面前,实在不好交代啊。”

    胡海好一阵吹捧,他在城里跑了几家武馆,冷眼和冷言冷语算是吃了不少,今日只有在颜家见了好脸色。他本也是武师,同行中并不算出色,别人瞧不起也就罢了,连带着周晓峰都被人给轻视了。

    许多人甚至以为胡海这三流武师拜的师傅也不过如此而已,说不准是有钱大少爷花钱请人出来抬轿子,演戏给别人看的。

    。。。

    与此同时,周家子弟与铁桥三、胡马二人的弟子如施雨良、黄澄可、区珠以及林福成等人都在忙着送帖子。中山的刘家拳,番禺的蔡家拳,新会的李家拳,佛山的咏春拳。。。

    晚到的黄麒英也来给自家师弟帮忙写帖子,实际上却是想要见识一下令铁桥三都要改投师门的真功夫。其实这个时代的武术界艺宗多门的也很寻常,不像传说中那样严厉,只是要征得原来的师傅点头,便算不上欺师灭祖那么严重。

    “黄师傅,小事就交给会馆内小厮们去干吧,你这书法用来写请柬却是大材小用了。不如,今日你我就切磋一番?”

    久闻黄麒英父子大名,周晓峰也是心痒难搔,想要和这位以性子沉稳、为人严谨闻名的十虎之一‘切磋’一番。或者,不如说是偷学功夫来得更确切些。

    “黄某正有此意,恭敬不如从命,便领教一下周少兄的高招。不知道是要武比,还是文比?”

    来了!这文比不正是偷师的好机会嘛?

    “还是文比吧,免得伤了你我兄弟和气。”

    黄麒英也是兼具继承和开创之才的一代宗师,他不像铁桥三那般到处拜师学艺,想要让他纳头便拜那是不可能的了。他终生只有一个师傅,自创的虎鹤双形拳、无影脚也是脱胎于洪熙官嫡脉传人陆阿采所授的南拳路数,正是南拳正宗。

    “晓峰是武林末学后进,不如请黄兄先指点一下洪拳之精妙,我再献丑如何?”

    “如此,我便先抛砖引玉了。”

    “我洪拳也是南拳的一支,而洪拳经历两百年,也有了许多分支,不过大体来说,却万变不离其宗。”

    “洪拳首先讲究的就是稳马硬桥,扎马就是“桩步”,要五趾抓地、落地生根,稳如铁塔,坐如山。手是铜锤脚是马,扎马练好了,打拳才有章法。桥手则分为滚桥、沉桥等等。桥手要肘臂刚硬,内蓄劲力。如此,练得硬桥硬马、方能稳扎稳打。”

    “。。。”

    “运拳还讲求五合三催,五合即是手与眼合,眼与心合,肩与腰合,身与步合,上与下合。三催是手催、步催、身催。大凡开步出拳,要身随步转,拳随腰发,收腹蓄劲,先收后发。手法须灵活,步法须生根,手法快时马步生,马不凌乱自有章,目随手动,传神于目,示意于手。。。”

    黄麒英边讲解边示范,如同他在武馆授徒一般,一讲起兴头来,便将精要之处尽数展示出来了。

    “黄兄,你这拳打得太棒了,小弟的武艺其实不如,只是仗着身手快,力气大取胜罢了。我打一遍,你看看我学得如何?”

    周晓峰照猫画虎,倒也打得像模像样,而黄麒英在一旁连连点头,并不时指点一下招式不规范的地方。

    “我的功夫讲究一个快字,黄兄你小心了,看招!”

    周晓峰扑身而上,却并不是先前学的招数,各种花样简直让人眼花缭乱。一时化掌为刀,一时出腿如鞭,一时又使上了洪拳套路间杂其中,让黄麒英都要招架不住了。

    洪拳毕竟是套路,而他走私为寇时与人拼杀是不讲什么招式的,啥办法管用用啥,要的就是一招制敌。学武功招式不过是一种补充罢了,却并不能局限于此。

    “我这功夫,或许称不上武功,而是结合了西洋自由搏击术、无限制格斗术和跑酷技巧合成,现在加上了洪拳,更加驳杂了。”

    无限制格斗术换句话就是‘不择手段弄死你’,手上有钥匙就别空手,有酒瓶就别拿钥匙,有菜刀就别拿酒瓶,有板砖就别拿菜刀,有枪就别拿板砖,有火箭筒就别。。。

    这就是所谓的‘无招胜有招’。

    。。。。。

    ******

    猪脚一步步比武争锋,南七北六十三省武林盟主之路是否辉煌,尚需要兄弟们支持。

    求点击、收藏、红票,多谢了! 

第七十章 南拳王 二() 
更新时间:2012…12…23

    “跑,也是一门功夫。”

    跑酷讲求的是速度与实用性,配合猴一样灵活的攀越技巧和出其不意的闪避动作,绝对超出常人的想象。

    。。。。。

    面对周晓峰貌似无赖的武功,黄麒英只能无奈败退。

    “西洋功夫果然是古怪,黄某不如也。”

    他虽然败了,却是并不信服,这古怪功夫,算不得武林正宗,倒是像歪门邪道了。

    “西洋武术确实古怪,之前不算,我们就改用南拳功夫再来过。”

    。。。

    停歇片刻,两人又再度交手。

    “喝!…”

    黄麒英内功火候相当精纯,一拳出来虎虎生风,要是常人吃了这一拳,不死也得伤。不过方才两人已经交过手,他知道周晓峰力气比他大,速度也比他快,当下再无保留,全力抢攻,想要占住先手。

    周晓峰毫不畏惧,看准对方来路,一掌对上了拳头,将黄麒英重重地推了回去,让他差点摔了个趔趄,脚步有些踉跄。

    “好功夫!”

    他开始施展‘无影脚’绝技,配合轻巧矫捷的身法及桩法,左穿右插,跟周晓峰游斗。但周晓峰只是站稳身形,不动如山,任他奔走。

    周晓峰身上似乎四处是破绽,又似乎都是陷阱,让人无法下手。黄麒英游斗半晌,和周晓峰也对了几招,却没有占到一点便宜,力渐不支。

    黄麒英不由有些着慌,暗想:

    “不好,我黄某今番也要栽了!这小兄弟厉害,果然比师弟强,只怕师傅全盛时期也不是他对手。”

    他哪里知道,周晓峰为了不太过惊世骇俗,力量和速度已经大多保留了,要是用上全力,哪里用得着缠斗这半天?不过是为了把对方的看家绝活逼出来,多学几招罢了。

    “差不多了,这便结束吧。”

    周晓峰也不愿意让对方以为自己留手,好歹师兄弟功夫差不了多少,甚至黄比梁的功夫还差点。他一招把铁桥三打趴下,黄麒英却能斗半天,怎么也说不过去,人家面子上也不好看。

    “去!…”

    周晓峰又是一招四两拔千斤,任凭黄麒英如何努力想要挣脱,却依然无法摆脱。飘飘然翻滚着飞出去十来步远,摔在地上,正是一记传说中的‘屁股向后平沙落雁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