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征服者-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平安目光幽深的看了他一眼:“熊大叔,你的看法是什么?”

    熊廷弼不敢再分神:“若只是拱卫京师,三营合并只要一万人足矣,五军营可设五千人,骁骑营可设三千人,神机营两千人。”说完看了朱平安一眼,补充说:“如果嫌少,可以按这个比例扩大就是了。”

    他的话音一落,发现在场几个人全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他,搞得熊廷弼以为自已那里说错了。

    叶沧羽:“熊大人,为什么神机营才两千人?”

第66章 馒头() 
说起带兵这件事,熊廷弼的自信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三营各有分工,五军营是必定主力,骁骑营不止良马难得,没有几年的功夫根本培养不出一支优秀的骑兵,所以要适量减少;至于神机营,火绳枪虽然威力大,但受限条件太多,做奇袭突击尚可,做主力难免鸡胁。”

    熊廷弼一代军事天才,辽东三杰之一,一番兵论头头是道,侃侃而谈,显然是用过心。

    在冷兵器为主的时代下,他说这些一点错也没有。

    可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

    “这么样吧——”朱平安终于开了口:“我报个底,一万人太少,我准备招个三五万的吧。”

    ‘哐当’熊廷弼清楚听到自已下巴砸到脚面上的声音——

    真是——好大的口气啊。

    三五万人的规模,比起成祖十几万固然远远不及,但和成化年相比却已差不多了。

    京城繁华名不虚传,大街上随便走一走看一看,放眼都是奢侈的消遣,豪华的装潢,貌似每个人都很有钱。

    叶家兄妹一马当先,宋小宝殿后,中间拥着朱平安,殿后的是土包子进城眼完全不够用的南宫英雄,文震孟衣着朴素,胜在神情淡然。

    这样一行人无论走到那,想不引起人们注意都难。

    大明民风开放,这一路走了没多久,他们已经收获了七八条香帕、十几个香包。

    还有一个富家小姐的,居然用帕子包了老大一块银子直接丢过来的。

    几人中各有所获,收到东西最多的人不是朱平安,而是文震孟。

    南宫英雄最少,可是最实惠,那大块银子就是冲他砸的。

    对这结果,苏婉儿颇有微词,嘴上不停的为朱平安抱不平,但心里难免高兴。那是种形容不太出来的感觉——大抵就是自已珍爱无比的菜居然被别人白眼视之,没有人跟自个抢固然很生气,但回头想想,若别人都来和自已抢,那自已岂不是更生气!

    少女心事,奏是这般颠三倒四。

    跟着他们一行几人的队伍越来越多,眼看成尾大不掉的时候,文震孟忍不住了。

    “殿下,咱们这到底是去那啊——”

    他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目光全都汇集到朱平安的身上。

    朱平安淡定的很,一挥手:“天大地大,肚子事大,先吃饭。”

    身为京城四少,这任务当仁不让的落在叶沧羽身上。

    得知叶大少前来光顾,店老板鞋趿着鞋亲自出来接待,请神一样将他们送进了临窗而坐的雅间。

    菜肴流水般端上来,大盘小碗的荤素交叠,色香味俱全。

    酒刚过一轮,帘外多了两个人,一坐一站,开始弹唱助兴。声音低低切切,温吞如水,没有盖过几人说话的声音,恰到好处。

    一餐饭即将用罢,窗下传来一阵骚乱,几个人放下手中筷子,好奇的向窗外看去。

    街头不远处跑来一行人,打头一个不算大的少年光着脚丫子飞奔,后边一行人紧紧追赶。

    “站住!小兔崽子,抢了东西居然还敢跑!”

    “抓住了嗐,别让他跑喽!”

    少年脚底下抹油,撒丫子跑得风一样快。

    奈何后边的不肯甘休,一直追个不停,整个长街被这一出搞得哄哄乱。

    朱平安居高临下看得清楚,少年衣衫破烂,脸黑漆漆的好象几年没有洗过,手中紧紧攥着两个馒头,嘴里还咬着一个,看着又狼狈又好笑。

    苏婉儿发出一声尖叫:“跌倒了跌倒了!”

    他跑得虽然快,奈何街上行人实在太多,一不小心跌了个跟头,在地上打了几个滚,不顾脸上脸上手上擦出的血痕,捡起掉在地上的馒头就要跑。

    已经迟了,后边追上的人已经将他围了起来。

    领头一个赤膊大汉一把将他提了起来,二话没说,莆扇也似的大手正反先来了两下。

    少年嘴角顿时流出血来,却不哭不闹,死死攥着馒头一句话也不说。

    那大汉却好象不解气,醋钵一样大的拳头雨点一样的落了下来,很快,少年身上便是青一块紫一块,就算这样,他还是一声不吭。

    这就有点过了,不就几个馒头么?

    朱平安脸沉了下来,好胃口荡然无存。

    南宫英雄和叶沧羽已经打窗跳出去了。

    “爷们,有话好好说,何必喊打喊杀伤了和气。”

    “谁特么都别拦我,让我打死这个小兔崽子!”大汉明显处于暴燥期,眼都红了,呼呼直喘气,什么话也听不进去。

    他旁边的人看出来人身份不一样,死命的拉住他:“别冲动,别冲动。”

    朱平安分开人流进去,目光落到少年身上。

    隔近了才发现,少年这顿苦头吃得很重,脸颊高高的肿了起来,想哭又忍着不哭的样子。

    “你叫什么名字?”朱平安将他扶了起来,开口问。

    少年却退开两步,警惕的抬头看了他一眼

    朱平安心里动了几下——那小眼神既强悍又脆弱,就象爪牙还没磨利的小狼,天生带着几分凶气。

    对方脸上全是警觉,将手里那两个馒头藏到身后,身子不停瑟瑟发抖。

    苏婉儿母性大发,伸手将他拉过来,用手帕给他擦血。

    “这位大叔,今天我管个闲事,能问问这是怎么地了么?”

    “干你吊事,你谁啊你?”

    “嘿,我这暴脾气啊。”叶沧羽哼了一声,一巴掌敲在他的肩头:“觉得自已块头大,脾气也见涨么?”

    被他拍了一下,大汉半边身子又酸又麻,这才意识到这几个人不是自已能够招惹的。

    “不是俺们要欺负他!”

    大汉一秒变成弱鸡,冬瓜大的脸瞬间变苦瓜:“你问他,这都多少次了,太欺负人了。”

    朱平安:“有话好好说。”

    说来奇怪,那大汉满腔颠三倒四的怒火,当他看见朱平安的一瞬间,突然就哑火了。他周身那几个同伙也看出不对,挤眉弄眼,咳嗽打响,做种种提示警醒状。

    大汉审时度势,长叹一声,断定今天是栽了。

    老百姓过日子,求得是个平安,惹不起的只能躲得起。

    “算啦算啦,看在几位公子的份上,俺就不计较了!”说完愤愤瞪起眼朝少年喝骂道,“今天算了,下次再敢去俺家偷东西,腿不打断你的!”说完朝地上吐了唾沫,转身便走。

    敢情这手中紧攥的馒头是偷来的——听这口气还不止一次,难怪人家生气。

    “等等,这个你们拿去,权当他吃你们的馒头钱!”

    宋小宝一扬手,一道银光直奔胖大汉而去,势如奔雷避无可避。

    本以为这一下非得头破血流,没想到力量不大不小,恰好刚够将他的头砸出一个包。

    南宫英雄一声惨叫:“我的,那是我的!”

    苏婉儿哈哈大笑。

    文震孟莫名其妙。

    朱平安解释:“宋小宝出门,身上从不带钱。”

    旁边同伙将吓瘫在地的大汉扶起,将那银子交在他手上,周围一行人发出此长彼短的一阵吸气声。

    别说两个馒头,两个馒头山也买得下来。

    意外惊喜的大汉拿着银子带着人,狼奔鼠窜的去了。

    要债的走了,围观的人也散了,朱平安眼光在少年身上不停的睃巡。

    “有手有脚,为什么要抢?”

    在听到抢字的时候,少年硬梗着的头居然低了一低。

    文震孟叹了口气,“生涯不复旧桑田,瓦釜荆篮止道边。日暮榆园拾青荚,可怜无数沈郎钱。”

    南宫英雄眼神无比祟敬看着他:“啊啊啊,他好厉害的说,张嘴就是一首诗啊。”

    “什么啊,”宋小宝扁了下嘴:“这是北宋晁补之做的,诗名流民。”

    朱平安伸手自怀中取出一锭银子,放到少年的手中。“这银子拿回去,够你们全家吃一年馒头的啦。”然后站了起来,向叶沧羽几人招手:“走啦,咱们办正事去。”

    其实说不说的没必要了,他们都已经知道,象少年这样的人在时下有一个统一的名字,流民。

    所谓流民,也就是难民。

    成为流民的原因很多,比如天灾、瘟疫,还有人祸。

    大明京城,流民屡见不鲜,每年都有成百上千的流民涌进京师,他们拖家带口,携儿带女。青壮的进城里打工,老弱的只能要饭,年成好的时候勉强能混上个温饱,年成不好的时候卖儿卖女卖自已都是平常事。

    实在活不下去了,揭杆起义的也有。

    对于京城流民,朝廷每年多少也都会拨出一些银子安置,彼此利益矛盾不是那么尖锐。

    可是朱平安知道,用不了几年,随着魏忠贤的大权独揽狂征暴敛,这此流民将会随着一首“吃他娘,喝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的歌谣,将整个大明彻底掀翻。

    走了一会后,南宫英雄猛然转过身,从一颗树后扯着耳朵提出一个人。

    “银子都给你了,怎么还跟着我们?”

    少年不答理他,一双眼盯着朱平安,还是那种强悍又脆弱的眼神。

    “有什么事要求我帮忙?”

    少年点了点头,还是不说话。突然冲上来,拖着朱平安的衣襟就走,这动作委实吓了众人一跳。

    南宫英雄下意识伸脚就踢。

    苏婉儿尖叫:“哎,好好说话不行么,别动手!”

    朱平安发现他眼里先前的倔强凶狠不见了,换上了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有种你打死我的拧劲。

    “别闹了,有什么事好好说,我能做到一定帮你行不行?”

    少年胀红了脸,眼底放出喜悦的光茫。

    一行人七拐八扭来到一处地方时,朱平安和他的小伙伴全惊呆了。

第67章 安置() 
朝廷为安置流民特地划出的地方,名叫活人署。

    活人署里边住得全是流民,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衣衫褴褛,都是面黄肌瘦,因为饥饿眼底都冒着蓝哇哇的光。

    朝廷明明给了银子,就算吃饱不可能,喝顿稀的是足够了。

    可出现在众人眼前这些情况,算神马?

    苏婉儿心软,一边抹泪一边掏钱袋子。

    宋小宝本能的想阻止她,苏婉儿炸毛了:“宋小气,到了这个时候,你还一毛不拔?不拔也就算了,你还要拦着我?”

    宋小宝叹了口气:“大姐,不是我不拔,问题是把你能有多少钱?你看看够分不?你这包里的银子一拿出来,是想引起一场暴动么?”

    苏婉儿瞬间不敢动了。

    他们担心的事没有发生——因为朱平安只用了一句话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各位老少爷们,想不想有地种,有房住,吃得饱,睡得好?”

    这四样是平常人看来最平常的事,对于这些流民来说,那一样都如同做梦一般。

    所有人都不说话,连空气都已凝滞,原本每双死气沉沉的眼睛,在这一刻全都闪亮。

    无声胜有声,尽管没有人搭腔。

    可神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想的话,让你们的头来见我。”

    还是没有吱声的,可是已经有好几个爬起来飞快的跑了。

    这时候,一行人出现引起了现场一阵骚动。

    在看到这行人出现,本来聚集不走的流民们就象见到了洪水猛兽,瞬间散了个干净。

    苏婉儿有些吃惊:“喂,都跑什么啊?没说完话呢都——”

    “是你们把崔阎王领来的?”带着他们来的少年第一次开了口,口气居然还无比厌恶,从怀里取出那锭银子丢了过去:“臭钱还给你们,呸!”然后撒脚就跑。

    朱平安对南宫英雄递了个眼神,后者会意,几步跑去将他拉了回来。

    少年又踢又叫,南宫英雄挨了他好几脚,才把他制服。

    朱平安已经和来人见了面,崔阎王名叫崔呈秀,是这京城流民所的主事。

    崔阎王是个美男子,就象说书里面描绘的一样,身高八尺,一表人才,就算如今上了点岁数,却增添了点岁月过留痕的成熟稳重。一经接触下来,让人感觉此子待人接物可圈可点,谈吐文雅大方,倒让朱平安一行人对他刮目相看。

    但有些时候,眼睛看到的一般都是假象。

    想到刚刚流民的态度,朱平安心里一阵冷笑。

    同样,崔呈秀也把这位少年王爷打量了个来回。

    说真心话,宁海王大驾光临活人署的消息,很是让他吃了一惊。

    不过他反应很快,当即带着人就赶来了。

    “卑职见过殿下,迎接来迟,望请恕罪。”

    “崔大人客气。”朱平安笑着说:“流民事多且杂,崔大人多劳了。”

    崔呈秀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意:“不敢,能够为皇上尽忠,为百姓分忧,卑职余愿已足。”

    朱平安没有目的笑了一笑,眼光有意无意的四下扫了一圈:“崔大人,现下京城一共有多少流民?”

    崔呈秀被他笑得心里七上八下的,强行收摄精神回答:“合计流民十三万余人,活人署二十三处。”

    朱平安啊了一声:“居然有这么多人啊——刚刚我看了一下,这些流民过得都不怎么好的样子。”

    崔呈秀心里一沉,不祥之感顿生:“是,朝廷每年虽然也拨下一些银子,但流民实在太多,杯水车薪,卑职也是有心无力。”

    “哦,那朝廷每年拨下多少银两呢?”

    崔呈秀:“————”

    “哦,看我糊涂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朱平安以手加额:“我就随口一问,崔大人当我没说好了。”

    对方明明在笑,可崔呈秀却出了一身透汗,对方的话看似无意,实则藏锋于无形。自已若是不回答,摆明了就是有私有短,可若是回答了,会不会授之以柄也是难说——

    越思越想越吃不住劲,越发断定宁海王的出现是有组织有预谋有准备的。崔呈秀眉头一皱:“殿下,活人署的帐簿每年都由养心殿审核过的,请您放心。”

    这算是扯虎皮祭大旗么?

    朱平安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

    就一眼,没等崔呈秀看到就没了。

    “你看你看——想多了吧,”朱平安哈哈大笑:“我也就是问问,没别的意思,魏太监办事我当然放心了。这么着,我们就走啦。”

    他的笑没让崔呈秀感到放松,反而让他本来就湿漉漉的手心瞬间又添了一层冷汗。

    “他是不是知道点什么——。”一念头转到这里,他的心忽悠一下,仿佛掉进了没底的大坑。

    目视他们一行人离去的背影,崔呈秀老半天没说话。

    他听说过宁海王入宫来的种种事迹,他一直不怎么相信,在他看来不过是一个毛都没长齐的毛孩而子,再能又能到那去?所谓的种种名声,不过溜须拍马者刻意为之罢了。

    可这个想法,在今天这短短一面后,彻底改写了。

    他的城府很深,心里怎么想的很少外露,一直伺候左右的下属王师爷却看出来了几分。

    崔呈秀沉思半晌道:“你说,他来这里,是不是另有深意啊?”

    王师爷认真的想了想,小心翼翼道:“如果朝廷有什么动静,魏公那边早就有消息。”

    “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下去准备准备吧,我要去见下魏公。”

    王师爷会意一笑道:“是,大人放心。”

    回去的路上,朱平安转头看到宋小宝和苏婉儿满头满脸脸写着‘我们知道了,这都是你成心的吧——”

    他只能苦笑,天知道他就是出来看看,发生这一切,只能说是意外。

    不过他没解释,说了也没人信。

    回到宫中,朱平安没有停留,来到了乾清宫。

    反正有高小手在的地方,不用费什么事就找到了天启。

    对于他这么晚出现,天启有些惊诧,“出什么事了?”

    朱平安:“皇兄,京城里流民越来越多了。”

    “嗯。”天启有些难堪,“说重点。”

    “皇兄,我有一个办法,能把这些流民全都安置了。别的不敢说,自给自足混个温饱没有问题。”

    他的话音刚落,高小手在一旁啪啪拍手:“要真是这样,那可就太好了。”

    这边锣,敲得一点水平也没有,做为奖赏,朱平安送给他一个看蛇精病一样的眼神。

    天启居然没有发怒,只是半嗔半怪指着他:“注意点,别仗着朕宠你,越来越放肆了。”

    高小手装着怕得要死的样子,可谁都知道他根本没当回事。

    话题又能回到流民身上:“流民无根无底,每天游来荡去,早晚必定生事。”

    “眼下天气和暖,一切都还好说,可等到秋冬来临,流民的日子可就是难熬了。”

    天启点头认可:“嗯,你说的是。”

    朱平安接着说:“我来找皇兄请个旨意,给臣弟一个特权,我想找个方法,把他们全都安置下来。”

    安置下来,安置下来——

    天启简直不相信自已的耳朵,轻飘飘的一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啻登天。

    十几万的流民,老弱病残什么都有,一声安置,意味着白花花的银子要跟流水一样一样的快。

    寅吃卯粮的大明国库早已经光掉了底——

    高小手眨巴了一下眼:“宁海王既然这样讲,肯定是有想法的吧。”

    天启看向朱平安,他也是这样想的。

    尽管不相信,但如果真有方法能够去了这些祸患,确实是一桩好事。

    朱平安:“皇兄只要把活人署事务交给我就可以。”

    “这个不是问题。”天启沉吟了一下,压不住心中好奇:“但你要告诉我,你打算怎么安置他们。”

    “当然可以。”朱平安连哏都不打:“流民中青壮之人,挑出来补充京师三大营,下余的可以充到军器司和制造局。淘汰下来的老弱病残,全部补充做为后勤,总之让他们都能自给自足。”

    他的画卷描得太美,天启半晌没能说话。

    高小手静静打量着一坐一立的两兄弟,觉得他们都挺聪明的,朱平安说的明显很好,但未免有些太理想话了,那可是十几万人,得开什么样的厂子才有养活这么多人口呢?

    他不知道,天启知道。

    很快他的脸上就浮起了难色,最近几天他耳朵眼满的都快流出来了。

    事情就是因为平安椅而起的,自从三国使团事件后,皇帝亲手做的平安椅准备建厂出品的事已经小范围的传来了。当然,能知道这件事的,没一个是软茬的。

    第一个看上这件事就是魏忠贤。

    别看他文化水不高,那双眼看钱比看什么都准。

    他见识过那个神仙榻是何等的销售火爆,由小见大,这个平安椅一旦投产,将会引起多大的轰动自不必说。

    于是乎,因为这个事,魏忠贤已经连续提了好几次了。

    若按以常,天启早就交给他了,可考虑到朱平安,天启想跟他打个招呼再说。

    没想到今天朱平安也凑了热闹。

    看到天启神情不对,朱平安瞬间就反应过来:“皇兄应了别人了?”

    天启连忙摆手:“没没没,朕谁也没答应。”

第68章 访署() 
“皇兄,我今天去活人署看了一圈,流民日益增多,如果再不妥善安置,日久必成祸患。”

    “这个朕知道,”天启以手加额,觉得头痛之极:“平安,朕不是无道昏君,只顾花天酒地罔顾百姓死活,从朕登基起户部每年都拨下五万两银子,虽然不够他们用,但维持温饱尚可。”

    朱平安的眼瞬间就亮了起来,五万两对十三万人,确实不多,但若是足额发放,填饱肚皮是不成问题。可自已看到的明显不是这么回事,想到言辞躲闪的崔阎王,原因已经呼之欲出了。

    一个字,贪。

    贪腐之事,历朝皆有,没有什么稀罕的。

    可是不该把手伸向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的流民,用他们的血与命换成银子,这就太不是人了。

    每个人都有底线,朱平安也有。

    他没有插手这些蝇蝇苟苟的事,是因为眼前有更重要更急迫的事要做。掉头想想,就算自已顺利建起京师三大营,等这天下烽烟四起,人心离散,别说三大营,就是五大营、十大营又能做些什么呢?

    所以,他改变了主意。

    “皇兄,我想和你说个事。”

    当天启帝知道国库勒紧裤腰带省出来的银子,没有变成流民肚子里的吃食,而是流入了别人的口袋时,他出离的愤怒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