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界历史1000问-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孤立主义”实际上反映了一国对外部世界的基本态度和对外战略基本取向,并非美国所独有。历史上其他国家采取对外孤立政策的原因主要是为了规避外来政治、经济或思想意识形态威胁。美国的孤立主义则不但出于安全上的考虑,还与美国人对其“生活方式”的自信和道德价值观上的优越感有关。美国人不仅在地理上,更在思想意识上将美欧视为新旧两个世界,前者代表民主、自由、平等,后者则是专制、陈腐、落后的同义词。这种根植于立国信念,缘自清教思想和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优越感是美国孤立主义传统“历久弥新”的一个深刻原因。

    华盛顿发表《告别辞》有何用意?

    1796年9月,华盛顿发表著名的《告别辞》,告诫美国人不要卷入外国事务尤其是欧洲的争端,避免订立任何长期的结盟,在与他国发展商务关系时,尽量避免涉及政治关系。《告别辞》所确立的中立和不介入欧洲事务的原则,对美国外交和政治生活影响深远。1801年杰斐逊在就职演说中也告诫“不要缔结任何纠缠不清的联盟”。1823年出台的“门罗主义”,更是这一原则的发展。

    美国立国之初,羽翼未丰,无力与其他大国抗衡。在华盛顿发表《告别辞》时,美国人口还不到500万,“门罗主义”出台时,也不过1000万多一点。美国首先要考虑的是保卫国家独立,同时在北美大陆开疆拓土,发展经济。美国远离国际纷争的旋涡并拥有两洋屏障,这也是保持孤立以求生存和发展的天然便利。它当时要竭力避免欧洲列强『插』手西半球,没必要也没能力干涉欧洲事务。总之,从建国之初到二战前的大部分时间里,华盛顿的遗训始终是国会外交政策辩论的基调。

    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如何?

    1770年,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出生于一个『政府』公务员家庭。1788年进入杜宾根神学院学习。1793年毕业后,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先后在伯尔尼和法兰克福当了七年的家庭教师。1800年到耶拿,与谢林共同创办《哲学评论》杂志。次年成为耶拿大学编外讲师,四年之后成为副教授。1807年出版他的第一部著作《精神现象学》。1808至1816年,他在纽伦堡当了八年的中学校长。在此期间完成了《逻辑学》(简称大逻辑)。1816年,他被聘为海德堡大学教授。1817年,出版《哲学全书》(其中的逻辑学部分简称小逻辑),完成了他的哲学体系。1818年开始担任柏林大学教授,1821年出版《法哲学原理》。1829年,黑格尔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校长和『政府』代表,1831年死于霍『乱』。他在柏林大学的讲稿死后被整理为《哲学史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和《宗教哲学讲演录》。

    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绝对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黑格尔哲学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过自然、社会和思维体现出来的绝对精神,揭示它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实际上是在探讨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揭示二者的辩证统一。

    围绕这个基本命题,黑格尔建立起令人叹为观止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要讲述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黑格尔在论述每一个概念、事物和整个体系的发展中自始至终都贯彻了这种辩证法的原则。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惊人的大胆思考之一。恩格斯后来给其以高度的评价:“近代德国哲学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在这个体系中,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巨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处于不断运动、变化、转化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黑格尔一生著述颇丰,在其生前正式出版的作品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科学全书纲要》和《法哲学原理》,后人又根据其讲义、笔记和学生的听课笔记整理出版了《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和《美学》等。

    法国大革命的起因是什么?

    18世纪资本主义在法国部分地区已相当发达,出现许多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厂,个别企业雇佣数千名工人并拥有先进设备,金融资本雄厚。资产阶级已成为经济上最富有的阶级,但在政治上仍处于无权地位。农村绝大部分地区保留着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由天主教教士组成的第一等级和贵族组成的第二等级,是居于统治地位的特权阶级。资产阶级、农民和城市平民组成第三等级,处于被统治地位。特权阶级的最高代表是波旁王朝国王路易十六。18世纪末第三等级同特权阶级的矛盾日益加剧。特权阶级顽固维护其特权地位。在第三等级中,农民和城市平民是基本群众,是后来革命中的主力。资产阶级则凭借其经济实力、政治才能和文化知识处于领导地位。1789年5月,由于财政困难国王被迫召集三级会议,路易十六企图向第三等级征收新税,但第三等级纷纷要求限制王权、实行改革。6月,他们毅然决定将三级会议改为国民议会。路易十六准备用武力解散议会,巴黎人民于7月14日起义,攻占了法国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

    8月26日,制宪会议通过《人权与公民权宣言》(简称《人权宣言》),确立人权、法制、公民自由和私有财产权等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宣布人与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是平等的,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议会还颁布法令废除贵族制度,取消行会制度,没收并拍卖教会财产。革命初期,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派(斐扬派)取得政权。

第33章 近代史(10)() 
你知道法国国旗的来历吗?

    法国的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三个平行且相等的竖长方形构成,从左至右分别为蓝、白、红三『色』。法国国旗的来历有多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巴黎国民自卫队就以蓝、白、红三『色』旗为队旗。白『色』居中,代表国王,象征国王的神圣地位;红、蓝两『色』分列两边,代表巴黎市民;同时这三『色』又象征法国王室和巴黎资产阶级联盟。三『色』旗曾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三『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

    路易十六以什么罪名被处死?

    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乔装出逃,企图勾结外国力量扑灭革命,中途被识破押回巴黎。广大群众要求废除王政,实行共和,但君主立宪派则主张维持现状,保留王政。君主立宪派制定了《1791年宪法》,召开立法会议,维护君主立宪制,反对革命继续发展。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再次起义,推翻君主立宪派统治,逮捕路易十六。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后,吉伦特派取得政权。9月20日,法国军队在瓦尔密战役中打败外国干涉军。由普选产生的国民公会于9月21日开幕,9月22日,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吉伦特派执政期间颁布法令,强迫贵族退还非法占有的公有土地,将没收的教会土地分小块出租或出售给农民,严厉打击拒绝对宪法宣誓的教士和逃亡贵族。1793年1月21日,国民公会经过审判以叛国罪处死路易十六。

    吉伦特派垮台的原因是什么?

    吉伦特派,原称布里索派。指法国大革命期间推翻波旁王朝,既而掌握实权的共和派。因其中很多人原是吉伦特省人,因此被称为吉伦特派。

    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吉伦特派从1791年10月至1792年9月控制立法议会,因布里索是他们的领袖,起初称布里索派,以激烈抨击宫廷的姿态出现。从1791年底起,在布里索领导下,他们支持对外战争,认为这是团结人民维护革命事业的手段,在1792年的瓦尔密战役中击败普鲁士军队,打败了第一次反法联盟。1792年春,吉伦特派达到权力和声誉的顶峰。1792年4月20日,他们鼓吹对奥地利宣战。

    从1792年9月国民公会开幕之日起,吉伦特派一致反对雅各宾派。这两个集团之所以敌对,一部分是由于深刻的私仇,但也有社会利益的对立。在审判国王时,由于吉伦特派中的一些人反对处决国王,所以人们谴责吉伦特派是保王党。1793年2—3月,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各国组成反法联盟,加强武装干涉;国内也发生大规模保王党叛『乱』。4月,前线的主要指挥、吉伦特派将领迪穆里埃叛变投敌。在革命处于危急的时刻,巴黎人民于5月31日—6月2日发动第三次起义,推翻吉伦特派的统治,建立起雅各宾派专政。吉伦特派的垮台乃是由于他们不愿采取紧急措施来保卫革命,而且不能满足巴黎工人的经济要求。在雅各宾派采取恐怖政策以后,有21名被捕的吉伦特派人士从1793年10月24日起受审,10月31日被送上断头台。1794年雅各宾派垮台后,那些幸免于难的吉伦特派回到国民公会,并恢复了名誉。

    雅各宾派因何得名?

    雅各宾派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参加雅各宾俱乐部的资产阶级激进派政治团体。雅各宾俱乐部正式名称为宪法之友社,前身是三级会议期间的布列塔尼俱乐部,1789年10月迁到巴黎后在雅各宾修道院集会,故名。开始时包括后来成为斐扬派、吉伦特派的许多成员,到巴黎后又吸收一批巴黎的非制宪议会成员。因政见分歧,1791年7月、1792年10月,立宪派、吉伦特派先后分裂出去,雅各宾派成为以罗伯斯庇尔为代表的激进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在法国大革命中出现的众多革命团体中,雅各宾俱乐部是唯一的全国『性』组织,拥有数千地方组织。雅各宾派的成员中以小企业主居多,也包括许多富有的资产阶段。

    雅各宾派上台后采取了哪些政治措施?

    在内忧外患异常严重的形势下,雅各宾派『政府』实行恐怖统治,组织爱国力量,严厉打击国内外反革命势力,限制资产阶级投机活动,规定物价的最高限额。雅各宾派的非常措施取得了很大的效果,至少是暂时稳定了政权。雅各宾派实行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使得农民成为革命战争以及拿破仑战争的重要兵源。雅各宾派为了抗击外国侵略者,1793年8月23日,国民公会颁布总动员令,宣布:“从现在起到一切敌人被逐出共和国领土为止,全国人民时刻处于动员状态。”“年轻人应上前线作战,有家室的制造武器、运送粮食,『妇』女缝制服装、帐幕及在军医院服务,孩子们用衬衣撕成绷带,老年人应到广场去激励军人。”人民热烈响应号召,很快组成一支42万人的大军,军队进行了整编,战争形势迅速改变。1793年10月,两次打败奥军。12月,从英国占领者手中夺回南方重镇土伦。1794年6月,在弗勒吕斯同英、荷、奥、普联军大会战,给敌人以决定『性』打击。到7月,外国干涉军已全部被赶出国境。另外还平息了保王党的暴『乱』。

    马拉之死是怎么一回事?

    让·保尔·马拉(tean…paulmarat,1743—1793)是雅各宾派的核心领导人之一。雅各宾派当政以后,他因为卓越的号召能力而成为该派的『主席』,负责处理众多日常事物。他患有严重的皮肤病,每天只有泡在洒过『药』水的浴缸中才能缓解痛苦,于是,浴室就成了他经常的办公场所。1793年7月11日,一位持不同政见的女士借口与马拉商谈相关事宜,进入马拉的浴室,在马拉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行刺,使这位革命领导人死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罗伯斯庇尔因何引发“热月政变”?

    热月政变是法国大革命中推翻雅各宾派罗伯斯庇尔政权的政变。因发生在共和2年热月9日(1794年7月27日),故名。热月政变推翻了雅各宾派的统治,宣告了法国大革命中市民革命的结束。在政变中建立了以热月党人为代表的大资产阶级政权。法国历史进入维护大革命成果时期。

    1794年7月26日,罗伯斯庇尔在国民公会发表演说,表示“国民公会中还有尚未肃清的议员”,但是议员要求罗伯斯庇尔将议员的名字说出,罗伯斯庇尔并没有说出,引发议员们的恐慌,人人自危。由于过去已经有丹东等人被整肃的前例,于是心中惶恐的议员们决议发动政变。当天晚上罗伯斯庇尔在雅各宾俱乐部发言指出,“各位今天听到我的演说,恐怕是我的遗言了”,没想到一语成谶。

    7月27日,罗伯斯庇尔前往国民公会,结果被议长打断发言;场内开始出现“打倒暴君”的呼声以及逮捕罗伯斯庇尔等人的要求,并且国民公会宣布罗伯斯庇尔“不受法律保护”,加以逮捕,同时被捕的还有圣鞠斯特、g。库东等。他们一度被国民自卫军司令f。昂里奥抢救出来,最终罗伯斯庇尔逃往巴黎市公所,并且准备举枪『自杀』,一名国民卫队的少年兵开枪打碎罗伯斯庇尔的下颌并将他逮捕。

    7月28日,罗伯斯庇尔、圣鞠斯特等22人被送上断头台,在罗伯斯庇尔被处决的那一刻,观看的群众竟然热烈鼓掌达15分钟。在罗伯斯庇尔死后,幽默的法国人在他的墓碑上刻了这样一段话:“过往的行人啊!我罗伯斯庇尔长眠于此,请不要为我悲伤,如果我活着的话,那你就活不成。”

    丹东因何被送上断头台?

    乔治·雅克·丹东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著名的活动家,雅各宾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759年10月26日生于奥布河畔阿尔西镇一个检察官家庭。1773年到省城特鲁瓦上中学。1784年在兰斯获法学学位。1785年在巴黎高等法院任律师,后任枢密院律师。法国大革命开始后参加雅各宾俱乐部。1790年组织科德利埃俱乐部,宣传民主、自由思想。1791年带领群众向『政府』请愿,要求废黜国王、宣布共和;12月丹东当选为巴黎公社检察长第二助理。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后,在吉伦特派掌权的临时『政府』任司法部长。

    为动员群众抵御外敌,1792年9月2日丹东在立法议会上发表著名演说:“要想战胜敌人,我们必须勇敢、勇敢、再勇敢!这样,法国才能得救。”丹东当选国民公会的巴黎代表后,辞去司法部长职务。

    1793年6月,雅各宾派取得革命政权后,丹东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与罗伯斯庇尔发生严重分歧。在对外政策上,丹东反对法国继续进行反对欧洲干涉的战争,积极主张与英国议和。在对内政策上,要求取消革命恐怖政策,对一切反革命分子实行大赦。丹东还主张取消最高限价,实行商业自由。1794年,丹东支持c。德穆兰办《老科德利埃报》,反对恐怖扩大化,攻击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公安委员会和社会保安委员会。1794年3月30日夜,丹东与德穆兰等人被罗伯斯庇尔逮捕,4月5日,罗伯斯庇尔以“阴谋恢复君主制颠覆共和国”的罪名把丹东送上断头台,时年35岁。据称被捕前,丹东愤然斥责建议他逃跑的人:“走?难道把自己的祖国也放在鞋底下带走?”

    何谓热月党人的“秋千政策”?

    热月党人原是反罗伯斯庇尔的各派人物的暂时结合,并无统一纲领。热月党的主要代表人物有j。l。塔利安、l。弗雷隆、p。…f。…j。…n。de巴拉斯等。热月党人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利益统治法国。

    一方面清除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和激进措施,另一方面又尽力保护革命成果,维护共和制,希望建立资产阶级的正常统治秩序。1795年秋,热月党人成立督『政府』。罗伯斯庇尔的恐怖统治时期结束,但政局仍然不稳。1796—1797年,督『政府』派拿破仑·波拿巴远征意大利取得重大胜利,军人势力开始抬头。1797年,立法机构选举时,许多王党分子当选。督『政府』为打击王党势力,宣布选举无效。1798年,立法机构选举时,雅各宾派的残余势力大批当选,督『政府』再次宣布选举无效。这种政策历史上称为“秋千政策”。1799年,英国又组成第二次反法联盟,以西哀士为首的右翼势力发出了借助军人力量控制局面的呼声。

    “雾月政变”的策划人是谁?

    雾月政变是西哀士连同拿破仑、富歇和塔列朗策划的夺权行动。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派军队控制了督『政府』,接管了督『政府』的一切事务。这一天是法国共和历雾月18日,所以,历史上称拿破仑在这天发动的政变为“雾月政变”。第二天,拿破仑把法国议会——元老院和500人院全部解散,夺取了议会大权,并宣布成立执『政府』。在执『政府』中,他自认第一执政,大权独揽,开始了为期15年的独裁统治。

    你知道《拿破仑法典》的立法过程吗?

    1800年,法兰西帝国第一执政者拿破仑任命了以法学家组成的四人委员会,赋予他们起草民法典的任务。这4人是j。e。波塔利斯、f。d。特龙谢、f。j。j。比戈·德·普雷阿梅讷和j。马尔维尔。翌年,委员会以4个月的时间草创了全部民法典的初稿。第一执政者拿破仑和第二执政者j。…j。…r。de康巴塞雷斯亲自参加了该法典的制定。拿破仑直接领导了编纂工作。在讨论法典草案的102次会议中,他亲自主持的在半数以上。草案先交枢密院审议,后送交各法院征询意见。1803—1804年间,法典以36部单行法的形式颁布实施。1804年3月21日由拿破仑签发颁行,成为单一的民法典。草案除了经过枢密院的仔细审议外,还送交法国各法院征询意见,然后逐步分为36部单行法(相当于该法典现有的36章),并得到法国议会的通过。法兰西第一帝国成立后,综合为《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法典》包括哪些内容?

    《拿破仑法典》于1804年3月21日被法兰西第一帝国议会通过。法典除总则外,分为3编。第一编是人法,包含关于个人和亲属法的规定,实际上是关于民事权利主体的规定。第二编是物法,包含关于各种财产和所有权及其他物权的规定,实际上是关于在静态中的民事权利客体的规定。第三编称为“取得所有权的各种方法”编。内容颇为庞杂:首先规定了继承、赠与、遗嘱和夫妻财产制;其次规定了债法,附以质权和抵押权法;最后还规定了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实际上,该编是关于民事权利客体从一个权利主体转移于另一个权利主体的各种可能『性』的规定。

    拿破仑哪一天正式加冕称帝?

    “雾月政变”以后,大权独揽的拿破仑连续对外采取军事行动,决定『性』地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对法国的几次反扑。1800年,拿破仑击溃奥地利军队,并进『逼』奥地利南部地区,迫使奥皇签订和约。1802年,以沙俄为首的第二次反法联盟又被拿破仑击溃,使俄国对法国的威胁解除了。对国内,拿破仑也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其资产阶级统治的措施。他用武力征讨和分化瓦解的手段,镇压了保王党的复辟活动。同时,又采取了其他一系列安抚措施,巩固了他的统治基础。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大教堂举行了隆重的加冕典礼,自称皇帝,将法兰西共和国改为法兰西第一帝国。

    法国大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广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它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阶级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传播了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它是一次欧洲范围的革命,推动了欧洲的反封建斗争,并为欧洲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谁是“没有心肝和眼泪的人”?

    从大革命时期到拿破仑时代一直活跃在法国政坛的约瑟夫·富歇,本来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议员,但在风云变幻的大革命年头,因掌握着自己所属的雅各宾派的机密,又窥探到其所欲投靠的保王派的隐秘,他左右逢源,呼风唤雨,像最狡黠的动物那样揣摩着政治舞台的剧情转换以及各方的利益所在,随时准备在适当关口出卖盟友,换取最大的政治利益。几度沉浮之后,富歇的权势在督『政府』时期空前膨胀,任督『政府』警务部长;1799年,拿破仑上台执政,富歇摇身一变,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警务大臣。1809年,富歇受封为公爵。波旁王朝复辟后,富歇仍续掌警务。1816年《弑君者法》颁布后,富歇只好亡命奥地利。法国大革命的元老塔列朗称富歇是“一个没有心肝和眼泪的人”。

第34章 近代史(11)() 
你知道法国共和历的由来吗?

    法国共和历是法国大革命中一度实行的历法。1793年10月5日,国民公会决定废止基督教的格里历法(即公历),采用革命历法,即共和历。共和历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之日(1792年9月22日)为历元,每年分四季、1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