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远古帝王谱-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元前1113年,商王子武乙去世后,子托即王位,号文丁,以己丑年(前1112)为文丁元年。

    子文丁即位后,吸取了父王子武乙的教训纠正了他父亲的一些过激的做法。他首先把国家的主要办事机构从朝歌迁回到殷邑。其次恢复祭祀祖宗和天神的旧制。第三重新起用被父王罢免的前朝大臣。子文丁这些举措虽然缓和了一下国内贵族之间的政治矛盾,但是商王朝经过子武乙几十年的大肆挥霍,国库空虚,民力衰竭,饥荒和贫困使许多人流离失所,到处可以见到饿死的饥民。国内的经济危机已经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饥民为了生存,他们组织起来联合暴动,抢劫贵族的粮食和财物。一些诸侯和方国也乘机叛乱,大小战争接连不断。

    文丁二年(庚寅,前1111),燕京之戎(古国名,其地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北静乐县一带。燕京是山名,即今山西管涔山)叛乱,出动军队上万人入侵商王朝。商王子文丁命周公姬季历领兵征讨,燕京之戎势力十分强大,把姬季历的军队打得大败而归。

    文丁三年(辛卯,前1110)夏,商王朝发生洪灾,流经陇南、巴中的洹水(今白龙江)在一天内竟然有三处决堤。当地的许多庄稼和百姓被洪水淹没,到处是逃难的灾民。商王子文丁无力救助灾民,却把希望寄托在战争上,希望通过战争来掠夺别国财物和粮食,来改变国内的危机状况。于是他任用周公姬季历为大将军(元帅),在商王朝统治区内招募青壮年入伍,扩军备战,准备出征。

    文丁四年(壬辰,前1109),商王子文丁命周公姬季历率军讨伐余无之戎(古族名,又称徐吾氏,在今山西长治市屯留县西北),这次战争打得很顺利,不久就击败了余无之戎,大获全胜。战争结束后,子文丁命姬季历兼任牧师,主管养马。

    文丁七年(乙未,前1106),子文丁再次任命周公姬季历为大将军,领兵征讨始呼之戎(古族名,在今山西省东南部),灭亡了这个小国把他们的粮食和财物抢劫一空,并捉获大批年轻的戎人为奴,押送回王都。商王子文丁十分高兴设宴为姬季历庆功,并加封他为九命之伯(商王朝最高的爵位),并赏赐给他一套精美的玉制酒器和十坛上等美酒。

    文丁十一年(乙亥,前1102),子文丁又命姬季历领兵攻打翳徒之戎(古族名,国名,其活动区域在今山西太原市北),击败了戎人,活捉了三位领兵的将军,献给商王子文丁。

    姬季历入朝面见商王子文丁时,言语不恭,面有骄色。

    子文丁心中不悦,怀疑姬季历意欲谋反,便下令将他逮捕,囚禁于塞库(古地名,今址不详)。

    子文丁卸完磨杀驴子的做法,使周公姬季历对商王又恼又恨,不久便病死于狱中。子文丁命人将尸体送回他家,改任他的儿子姬昌为侯伯,称西伯侯。

    子文丁四十六岁即王位,在位执政虚记十二年(商末周祭祀谱),卒于文丁十一年,终年五十七岁。死后葬在商王文丁墓(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商王陵西区)。尊号商王文丁,谥号帝文丁,庙号“文武丁”。

    殷墟卜辞中,子文丁被列为直系先王祭祀。

    文丁在位年表

    前1112(己丑)元年

    前1111(庚寅)二年

    前1100(辛卯)三年

    前1109(壬辰)四年

    前1108(癸巳)五年

    前1107(甲午)六年

    前1106(乙未)七年

    前1105(丙申)八年

    前1104(丁酉)九年

    前1103(戊戌)十二年

    前1102(己亥)十一年

第270章 商王子帝乙() 
在位起讫:公元前1102前1076年。

    生卒年:公元前1136前1076年。

    出生地:殷邑(今河北安阳市西北小屯村)。

    立都:殷邑。

    年号:帝乙元年(庚子,前1101)。

    商王子帝乙,姓子,名羡,号帝乙,商末金文及周原甲骨文作“文武帝乙”。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商王朝第三十任王。

    子羡的祖父是商王朝二十八任王子武乙,父亲是商王朝二十九任王子文丁。

    子羡生于商王子武乙十二年(乙丑,前1136)。公元前1113年,他的父亲子文丁即位后立他为太子,并任命他主管军队。他多曾次受命领兵出征,是商王朝子文丁时期一位有勇有谋的大将军。

    公元前1102年,商王朝二十九任王子文丁去世,子羡以太子身份即王位,号帝乙。以庚子年(前1101)为帝乙元年。

    帝乙即位时,商王朝已经开始衰落。贵族们为了争夺土地和奴隶,不断地发动战争,强大的诸侯吞并弱小的诸侯,弱小的诸侯沦落为平民,平民在无以谋生的情况下,被迫卖身为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残酷的吞并战争不仅毁灭了众多弱小的部落,也毁掉了成千上万的家庭和无辜的生命。

    在这场弱肉强食的争夺战中,势力最强大的是崛起于岐周(今陕西宝鸡市岐山县)的周侯姬季历。他先后征服了商王朝西部的众多小诸侯国,其强大的声势对商王朝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子帝乙的父亲子文丁为了打击西周的势力,将周侯姬季历逮捕关进狱中,被囚禁而死。姬季历的儿子姬昌继承了侯位。姬昌是一位深谋远虑的政治家,他除了继续加强西周的军事力量外,还收买了许多文人学士和江湖游侠,让他们到处游说宣传西周的仁政,企图在舆论上先击败商王朝。

    此时商王朝王族内部的矛盾也十分严重,诸侯之间争权夺利,时常暴发流血冲突。民间贫富悬殊,许多穷人为了活命被迫偷盗,甚至抢劫,武装暴乱的事件经常发生。一些夷族方国也乘商王朝内乱出兵入侵商族的边境,抢占商朝土地,掠夺和杀害商朝的百姓。

    子帝乙即位后,一面下令整治内乱,严惩一大批不法之徒;一边训练军队,准备征讨那些入侵的夷族方国。

    帝乙元年(庚子,前1101),子帝乙任命周侯姬昌为侯伯,始称西伯侯。据说这一年有凤凰在岐山上鸣叫。西伯侯姬昌率众人在野外巡游,发现了一具枯骨。他命令身边的大臣派人将枯骨埋了。大臣说:“这是无主枯骨,又何必管他呢?”姬昌说:“有天者就是天下之主,有国者就是一国之主,吾乃一国之主,怎么能说枯骨无主呢?”大臣点头称是,立刻派人掩埋了尸骨。中国的“正史”把此事做为宣传姬昌施行德政的重要例子而记录在册。其实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这件事也恰恰了姬昌潜意识中的政治野心。

    帝乙二年(辛丑,前1100),西伯侯姬昌调集大批兵力陈兵于边境,扬言要攻打商王朝为父亲报仇。消息传到王都,子帝乙大怒,准备亲自领兵讨伐西伯侯。这时朝中又接到边境告急,东夷的人方(国名,在今淮水以南一带)叛商犯境。又报盂方(国名,在今河南商丘市睢县一带)和林方(国名,在今安徽滁州市凤阳县一带)也背叛商朝,子帝乙只好先设法缓和与西伯侯的矛盾。因为西伯侯虽然是诸侯国,但势力比东夷诸国强大得多,只有缓和与西周的矛盾,才能集中兵力对付东夷诸国。

    子帝乙有个妹妹叫子娇,正值二八妙龄尚未出嫁。他便打算把妹妹嫁给姬昌,以缓和商周之间的矛盾。于是便使人致书于周侯姬昌,说先王是误听传言才将周侯姬季历入狱的,后来死于狱中,纯属意外,并非是有意加害。希望姬昌能以国家和百姓为重,不要听信奸人挑唆,轻意起兵叛乱。商王为了表示诚意,愿将妹妹许给姬昌为妃。姬昌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商王朝还有很大的实力,而且商王子帝乙又是能征善战出名的,真正打起来,西周恐怕很难得到便宜,不如就坡下驴,应下这桩亲事。这样,商、周之间的矛盾就以“商王嫁妹”而得到了缓解。

    帝乙三年(壬寅,前1099),商王子帝乙嫁妹于西伯侯姬昌,稳定了国内的局势后,便开始亲自领兵东征。历经两年多时间,商王子帝乙终于征服了东夷诸国。

    由于连年战争,商王朝许多从事耕作的平民和奴隶被迫从军。强壮的男人到前方去打仗,老弱和妇女在家中种地还要担负沉重的赋税,百姓的生活苦到了极点。许多贫民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奋起反抗,奴隶暴动的事件不断发生。在殷墟甲骨文中,商朝末年有关帝乙、帝辛的卜辞中有许多关于奴隶暴动的记载。可见,商朝在子帝乙时期国内外的矛盾都很激烈,这些矛盾加速了商王朝的衰败。

    帝乙六年(乙巳,前1096),西伯侯姬昌的妃子太姒生下一子,取名发,也就是姬发。姬发就是后来灭掉商王朝的周武王,是西周的开国首任王。

    帝乙七年(丙午,前1095),子帝乙立少子子受为太子。子帝乙共有三位嫡生子,长子名叫微子启,次子名叫子仲衍,少子名叫子受。子受能文善武,力大无穷,这年春天,他和文武百官跟随父王在御花园游玩,一行人正在飞云阁下说说笑笑地观赏园中的风景,突然间头上传来“咔嚓”一声脆响,飞云阁梁柱坍塌,直奔商王子帝乙头上砸来。在这危急的时刻,子帝辛奋不顾身地冲了上去,用力托住梁柱,使商王有惊无险,转危为安。因为子受托梁救驾有功,商王子帝乙便打破祖宗先例,把他立为太子。

    帝乙八年(丁未,前1094),子帝乙命大将南仲(一说闻仲)率军驻守西部边境,抵御昆夷(古族名,国名,居住地在今陕西北部至山西的太行山以西一带),并修筑朔方城(今山西朔州市南)。同年:夏六月,西伯侯姬昌生病,在他生病的第五天,西周发生地震。

    帝乙十七年(丙辰,前1085),西伯侯姬昌出兵讨伐狄民(狄又作翟,古族名,主要分布在河北南部和山西东南部地区。)狄民是以游牧为主的民族,他们经常侵扰西周的东北边境,姬昌怒而发兵征讨,把他们赶到太行山以东去了。

    帝乙二十二年(辛酉,前1080),密须国(商时姞姓封国,故址在今甘肃平凉市灵台县境)入侵阮国(商时偃性封国,故址在今甘肃平凉市泾川县境。)密须国的军队攻占阮国以后,又向岐周发起攻击。消息传到周都,西伯侯姬昌大怒,立刻调遣军队征讨密须。

    帝乙二十三年(壬戌,前1079)春,西周军与密须军大战。密须军攻占了西周的部分山岗,占据了有利的地势。姬昌亲自指挥大军攻上山顶,把敌军赶了回去。姬昌向士兵们发布命令:“无论是大山还是丘陵,我们都不允许密须人驻扎安营;无论是山顶的瀑布还是山下的河流和泉水,都不许密须人来饮用;要把他们累死渴死,不要对他们有丝毫怜悯!”在西周军的强大攻势下,密须军接连败退,很快退回到自己的国土上。西周军继续进逼,密须国只好投降,姬昌虏其民为奴,将密须国封给了他的儿子。

    子帝乙三十五岁即王位,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七年(商末周祭祀谱),卒于帝乙二十六年(乙丑,前1076),终年六十一岁。死后葬于商王陵的帝乙墓(今河南安阳市小屯村西北岗),尊号商王帝乙,谥号帝乙,庙号“文武帝乙”。

    殷墟卜辞中,子帝乙被列为直系先王祭祀。

    帝乙在位年表

    前1101(庚子)元年

    前1100(辛丑)二年

    前1099(壬寅)三年

    前1098(癸卯)四年

    前1097(甲辰)五年

    前1096(乙巳)六年

    前1095(丙午)七年

    前1094(丁未)八年

    前1093(戊申)九年

    前1092(己酉)十年

    前1091(庚戌)十一年

    前1090(辛亥)十二年

    前1089(壬子)十三年

    前1088(癸丑)十四年

    前1087(甲寅)十五年

    前1086(乙卯)十六年

    前1085(丙辰)十七年

    前1084(丁巳)十八年

    前1083(戊午)十九年

    前1082(己未)二十年

    前1081(庚申)二十一年

    前1080(辛酉)二十二年

    前1079(壬戌)二十三年

    前1078(癸亥)二十四年

    前1077(甲子)二十五年

    前1076(乙丑)二十六年

第271章 商王子帝辛(1)() 
在位起讫:公元前1076前1046年。

    生卒年:公元前1111前1046年。

    出生地:殷邑(今河南安阳市西北小屯村)。

    立都:朝歌(今河南鹤壁市淇县)。

    年号:帝辛元年(丙寅,前1075)。

    商王子帝辛,姓子,名受,又称受德、受辛、寿王、纣、纣王、商纣、商辛、商王纣、商王帝辛,号帝辛。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商王朝第三十一任王。

    子受的祖父是商王朝二十九任王子文丁,父亲是商王朝三十任王子帝乙。

    子受生于商王文丁二年(庚寅,前1111),他是商王子帝乙的第三个儿子。他的长兄名叫子启(又称徵子启),次兄名叫子衍(又称仲衍)。两位兄长都朴实无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唯独老三子受从小聪明伶俐,能文善武,力大无穷,深得父王喜爱,被封为寿王。帝乙七年(前1095),子帝乙率文武百官在御花园游玩,经过飞云阁时,阁顶突然塌下一梁,眼看就砸在了商王头上,众大臣都吓得目瞪口呆,只有子受飞身上前用双手托住梁柱,救下了他的父王。这一年子受年仅十七岁。子帝乙因子受护驾有功,便提请朝臣共议,准备立他为太子。此事遭到了许多保守派大臣的反对,他们认为废长立幼不合乎祖宗章法,对国家不利。但是,但子帝乙是一位敢作敢为的帝王,他决定了的事,别人想拦也拦不住,最终还是立子受为太子。此后子受曾多次奉命出征,杀敌平叛,立下赫赫战功。

    公元前1076年,商王朝第三十任王子帝乙去世,子受以太子的身份继承了王位,号帝辛。以丙寅年(前1075)为帝辛元年。

    帝辛元年,商王子帝辛任命邘侯、九侯、周侯为三公(商朝时权位最高的诸侯)。邘侯就是鄂侯,封在邘邑(今河南沁阳市西北邘台镇)。九侯又称鬼侯,封在邺邑(今河北邯郸市临漳县西南)。周侯就是西伯侯姬昌,封在岐邑(今陕西宝鸡市岐山县)。

    帝辛四年(己巳,前1072)春,商王子帝辛在黎国(子姓诸侯国,在今山西长治市长治县境内)。东夷诸国再次叛商,子帝辛命太师闻仲领兵征讨。朝中一些贵族大臣藐视商王,对他的私生活进行诽谤攻击。子帝辛怒而作炮烙之刑,用以惩治那些胆大妄为的贵族大臣。

    帝辛五年(庚午,前1071),子帝辛在南单(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朝歌镇南)建造鹿台,“广三里,高千尺”,因建于南单,故又称南单之台。史记,殷本纪载:“(纣王)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鹿台是商朝末年一项投资很大的工程,总共修了七年才建成。因国库资金短缺,子帝辛下令向全国各地的贵族增收赋税,而各地贵族又把这些赋税全加在穷苦的贫民身上,使穷人更加贫困,许多人为了生存只好卖身为奴,一时间民怨四起。据说鹿台开工后不久,上天发怒降下灾难,连着刮了十天沙尘暴,国都上空黄尘滚滚,雨土混杂从空中降落,白天就象晚上一样黑暗,人们十分恐慌。

    帝辛六年(辛未,前1070),西伯侯姬昌开发毕邑(今陕西西安市西南),在那里建庙立祠,修筑祭坛,祭拜祖宗神灵。

    帝辛七年(壬申,前1069),西周势力的强大使子帝辛日夜不安,他决定要除掉这个危险的姬昌,于是便以召西伯侯入朝议事为由,将他骗入国都逮捕,囚禁于羑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阳县北)。

    帝辛九年(甲戌,前1067),子帝辛出兵讨伐有苏(已姓诸侯国,今河北邢台沙河市西北),有苏国君献女妲己求和。妲己始入宫为王妃。

    帝辛十年(乙亥,前1066)夏六月,子帝辛率领军队前往西部边境畋猎,实际上就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军事演习,这场演习是故意做给西周人看的,让他们明白商王朝的军事力量有多么强大,希望他们放聪明点,不要轻举妄动,否则就是自取灭亡。

    帝辛十二年(丁丑,前1064),子帝辛再次率军队在渭沟(今陕西渭南市潼关县北)以畋猎为名,搞军事演*********辛十三年(戊寅,前1063),子帝辛迫于各地诸侯的压力,不得不释放西伯侯姬昌。

    帝辛十四年(已卯,前1062)春三月,西伯侯姬昌联络数百家诸侯入朝,假意向商王朝臣服纳贡,暗中却加强军事联络,为反商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子帝辛并不知道姬昌的野心,还以为他真心服商,便对他进行了一番表彰。但没想到此时姬昌却向他提出申请“专征权”,其它诸侯也都随声附和,积极支持他,说只有仁德的西伯侯才配享有专征权。

    所谓专征权,就是诸侯得到授权后,可以不向商王申请,随意讨伐天下各地诸侯。商王子帝辛明知道授予诸侯专征权,对国家是不利的,但因商王朝连年与东夷人作战,耗损了大量人力和财力,国库空虚,国力明显衰弱。为了缓和国内的矛盾,子帝辛咬着牙不得不批准了姬昌的“专征权”。显然,此时西周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占了上风。

    帝辛十五年(庚辰,前1061),西伯侯姬昌取得专征权后,更加有恃无恐,他在毕邑(今陕西西安市西南)建立西周军事基地,广招天下英雄豪杰和良臣名将。同时拜商末着名大军事家姜尚(又称吕尚)为军师,命他指挥和操练军队。

    这年春天,西伯侯姬昌与姜尚率领强大的西周军开始讨伐那些“不听话”的诸侯。先后灭掉了耆国(又称黎国,今山西长治市西南)、邘国(今河南沁阳市西北),继而又统兵讨伐崇国(今陕西西安市户县东)。崇国是一个较大的诸侯国,经济和军事力量都比较强,但最后还是被姬昌击败,投降了西周。西周的势力范围在逐步扩大。

    就在姬昌统帅军队东讨西杀对外施行军事扩张的时候,西周内部却遭受了天灾,许多地方颗粒无收,周民因饥饿而造成混乱,人心恐慌,姬昌认为国都程邑(今陕西咸阳市东北)风水不好,所以才出现天灾。他下令将国都迁往丰邑(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县东)。迁都后,姬昌正式称王,始称文王。西伯侯姬昌为了争夺天下扩大自己的疆域,多次发动战争,在国人遭受严重饥荒的情况下,仍不顾人民的死活迁都称王,图霸天下,完全出了他的政治野心。后世儒家和历代帝王却把他吹捧为仁德之君,真是荒诞至极。

    这年冬十二月,西伯侯姬昌迁都称王欢庆胜利的锣鼓还没有结束,地处西周东北部的昆夷(古族名、国名,在今山西太行山以西)突然向西周军发起进攻,迅速攻占西周数个村镇,姬昌大怒,立刻亲率大军迎敌,双方进行了数日的恶战,西周军虽然击退了昆夷军队,却也付出了很大的伤亡。

    同年,姬昌为了瓦解商朝,大肆招降纳叛,凡反叛商朝的大臣都给予重用和封赏,商朝辛甲等部分大臣见西周势力强大,暗中投奔了西周。姬昌便把辛甲封于长子(今山西长治市长子县西南)。

第272章 商王子帝辛(2)() 
帝辛十六年(辛巳,前1060),西伯侯姬昌召集部分所属诸侯,命令他们共同出兵讨伐昆夷。在诸侯联军的强大攻势下,昆夷国被灭亡。姬昌残酷地屠杀了昆夷许多百姓。昆夷残余部分都逃往太行山以东遥远的北方去了。同年,姬昌还命次子姬发在西沣河东岸开发建设镐京(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县西北),在那里建造了豪华的宫殿和高大的城墙,是西周初着名的都城。

    帝辛十七年(壬午,前1059),西周在镐京建筑贵族子弟大学,称作“辟雍”。西周时共有五座贵族子弟大学,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堂。除中堂“辟雍”外,还有南堂“成均”、北堂“上庠”、东堂“东序”、西堂“瞽宗”。

    帝辛十八年(癸未,前1058),周文王命人在镐京附近建造灵台(在今陕西西安市西沣河东岸)。关于灵台,史书上说法有两种。一说为离宫,“於论鼓钟,於乐辟雍。”(诗?大雅?灵台)一说为天文观测台,孔颖达疏说:“天子有灵台,所以观祲象,察气之妖祥。”周文王所建灵台应该是两者兼而有之。不过,汉朝以后的灵台则为专用的天象观测台。

    帝辛十九年(甲申,前1057),周文王姬昌病死于镐都。姬昌生于商王武乙十三年(丙寅,前1135),姬昌的母亲名叫太任,太任在梦中与一个高大的巨人交合,醒来便怀了孕,一次她上猪圈解手,便把孩子生在了猪圈里,这个生在猪圈里的孩子就是姬昌。姬昌三十四岁(已亥,前1102)袭侯爵,为西伯侯,为侯四十一年(庚辰,前1061)时始称文王,在位执政虚记共四十六年去世,终年七十九岁,死后葬在毕邑周文王墓(今陕西西安市户县境内)。他死后传位于次子姬发,号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