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远古帝王谱-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年七十九岁,死后葬在毕邑周文王墓(今陕西西安市户县境内)。他死后传位于次子姬发,号武王。

    帝辛二十年(乙酉,前1056),周武王姬发拜军师姜尚为相父,授以丹书(帝王发布命令的诏书),把西周的军事指挥权交给了他。

    帝辛二十一年(丙戌,前1055)春,子帝辛在朝歌城对军队进行大规模的检阅。就在这一年,峣山(在今陕西商州市西北)发生了山崩。老百姓说,好端端的山无缘无故就崩塌了,这是亡国的征兆,商汤将要灭亡了。这一年,许多地方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旱情极为严重,泾水、渭水、汧水这三条河流(三川)都已经枯竭了。

    帝辛二十二年(丁亥,前1054),周武王继续推行军事扩张政策,派遣西周的军队讨伐黎国(子姓诸侯国,在今山西长治市黎城县东北)。黎国是商王族的侯国,周武王出兵讨伐,实际上就是在向商王朝示威。此次出兵正是为向商王朝大规模进军做准备。

    帝辛二十五年(庚寅,前1051),商王朝的内史大臣向挚因对商王子帝辛不满,私自带着商朝的地图,法律文书等重要文件,与家人投奔了西周,子帝辛闻讯气得怒不可遏。

    帝辛二十六年(辛卯,前1050),在商朝放牧的原野上出现了夷羊。传说夷羊是古代的一种神兽、怪兽。夷羊出现在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将要灭亡。

    帝辛二十九年(甲午,前1047)冬十一月,周武王姬发以相父姜尚为军师,自己亲自领兵东征。他在孟津(今河南洛阳市孟津县东北)召开诸侯大会,有大小数百家诸侯参加。大家都建议立刻讨伐商纣王,武王姬发认为时机还没成熟,下令班师还朝。同时通知各诸侯国整装待命,如果接到出征的命令应立刻起兵,贻误战机者军法处置。

    商王子帝辛不敬鬼神,不畏天命,不受祖宗礼法的约束,而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治理天下,这种叛逆的行径遭到了朝中守旧派大臣和大多数贵族的反对。一些老臣纷纷上表对他进行极为尖锐的批评。一些诸侯依仗独霸一方的军政实力公开叛商,向他施加压力。而此时东夷集团又不断出兵袭击商朝边境,对商王朝构成重大威胁。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子帝辛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主张,也为显示自己的王威,他采取了对外征讨对内镇压的政策,多次派兵东征,历经数年艰苦的战争,终于平定了东夷的叛乱,同时在国内严明法制,坚决打击那些守旧的顽固派。他先后诛杀了商容、祖尹、微子、箕子、比干等大臣,又杀死了几位势力强大拥有重兵的诸侯首领,从而激怒了所有的奴隶主贵族。他们联合起来与野心勃勃的周武王勾结、发誓要铲除商纣王,灭掉商王朝,然后拥立周武王为天子。

    帝辛三十年(乙未,前1046)春二月,周武王率全副武装的军车(戎车)三百乘,战将(虎贲)三千员,甲士四万五千人,联合大小数百镇诸侯,军队数十万,向商王朝发起了总攻。已经六十六岁的商王子帝辛毫无惧色,他调兵遣将先后出动七十万大军与西周联军血战。最后双方大战于牧野(今河南鹤壁市淇县西南),由于商族内部叛变,临阵倒戈,与西周联军里应外合,致使商军大败。子帝辛与部下奋勇杀出一条血路,逃回朝歌城,七十万大军所剩无几。

    西周军又使重兵围困朝歌城,都城危在旦夕。

    子帝辛仰天长叹,于是登鹿台自焚而死。

    子帝辛三十六岁即王位,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一年(商末周祭祀谱),卒于帝辛三十年(前1046)冬十二月,终年六十六岁。死后葬于纣王墓(今河南鹤壁市淇县西岗乡河口村),尊号商王帝辛,谥号商纣王。

    商王朝自成汤元年(前1617)起,至帝辛末年(前1046)止,共历三十一任王(帝),传国五百七十二年。如果从灭夏后(前1600)算起,商王朝积年数应为五百五十五年。

    帝辛在位年表

    前1075(丙寅)元年

    前1074(丁卯)二年

    前1073(戊辰)三年

    前1072(己巳)四年

    前1071(庚午)五年

    前1070(辛未)六年

    前1069(壬申)七年

    前1068(癸酉)八年

    前1067(甲戌)九年

    前1066(乙亥)十年

    前1065(丙子)十一年

    前1064(丁丑)十二年

    前1063(戊寅)十三年

    前1062(己卯)十四年

    前1061(庚辰)十五年

    前1060(辛巳)十六年

    前1059(壬午)十七年

    前1058(癸未)十八年

    前1057(甲申)十九年

    前1056(乙酉)二十年

    前1055(丙戌)二十一年

    前1054(丁亥)二十二年

    前1053(戊子)二十三年

    前1052(己丑)二十四年

    前1051(庚寅)二十五年

    前1050(辛卯)二十六年

    前1049(壬辰)二十七年

    前1048(癸巳)二十八年

    前1047(甲午)二十九年

    前1046(乙未)三十年

第273章 西周王朝() 
西周王朝,中国王族分封时代第三个奴隶制王朝。

    西周王朝的始祖名叫弃,弃的父亲是高辛氏的后代帝喾。弃的母亲是炎帝后裔有邰氏之女姜嫄。传说姜嫄在矿野里踩了巨人的脚印便怀了孕,之后不久生下一个儿子。她以为这是个不吉祥的孩子,便把孩子丢弃在村中狭窄的道路旁,想让过往的动物把他踩死、咬死或吃掉。可是马牛猪羊等都绕开孩子走,孩子安然无恙。她又抱着孩子想把他丢在附近的一片林子里,但林子里有很多人,她怕被人瞧见,只好悄悄离开。她又抱着孩子来到河边,趁着附近没人,便慌慌张张地把孩子丢进了湍急的河里。早春的河水十分寒冷,她想,孩子在河里即便不淹死,也得冻死,这一次孩子是死定了。可是,奇迹发生了,就在她丢下孩子的一刹那,河面突然飘起一块浮冰,恰好托住了孩子;紧接着,天上又飞来许多鸟儿为孩子遮挡阳光。姜嫄大惊,认为这孩子定是天神所赐,将来一定是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便又走进河里把他抱上来。她把孩子抱回家悉心照料,后来把他养大成人。因姜嫄当初曾几次三番想丢弃这孩子,便给孩子起名叫弃。

    弃从小就喜欢研究各种谷物的种植和栽培,长大后就当了唐尧政权主管农业的大臣。唐尧因弃德才兼备,多次创造发明,有功于国家,将他封在邰邑(今陕西咸阳市武功县),号后稷,赐姓为姬。这时候,中国远古历史已进入到父系氏族社会,一些较大的家族已经开始实施父子相传,祖宗世系可查。

    西周王朝的先祖称作先周(西周的先祖)。先周从始祖周侯弃到西伯侯姬昌,共传十五世:姜嫄生弃(后稷),封于邰,为一世。

    后稷传子姬不拙,为二世。

    姬不拙传子姬鞠,为三世。

    姬鞠传子姬公刘,为四世。姬公刘迁都于豳(今陕西咸阳市旬邑县)。

    姬公刘传子姬庆节,为五世。

    姬庆节传子姬皇仆,为六世。

    姬皇仆传子姬差弗,为七世。

    姬差弗传子姬毁渝,为八世。

    姬毁渝传子姬公非,为九世。

    姬公非传子姬高圉,为十世。

    姬高圉传子姬亚圉,为十一世。

    姬亚圉传子姬祖类(公叔),为十二世。

    姬祖类传子姬亶父(古公),为十三世,古公亶父迁都于岐邑(今陕西宝鸡市岐山县)。被后世追尊为太王。

    姬亶父传子姬季历(公季),为十四世,姬季历迁都于程邑(今陕西咸阳市东北),被后世追尊为王季。

    姬季历传子姬昌(西伯侯),为十五世,姬昌于帝辛十五年(前1061)冬迁都于丰邑(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县东),迁都后始称王,号周文王。

    周文王死后传位于儿子姬发,号周武王。周武王十一年(乙未,前1046)灭商,建立西周王朝。公元前1046年为西周王朝始建元年,但史书上记载开国君王在位年数时,都是从他即位后的元年开始,故此周武王在位年数有两种说法:从即位后算为十四年(前1056前1043),从灭商后算为四年(前1046前1043)。

    西周王朝共有十三任帝王,立国二百八十六年(前1056前771年)。如果从西伯侯姬昌称王时算起,则为二百九十一年(前1061前771年)。不过史书上西周王朝的纪年大多数都是从周武王元年算起,或者从武王灭商后算起。

    首任王:周武王姬发,在位执政十四年(公元前1056前1043),其中灭商后在位执政是四年(前1046前1043)。

    二任王:周成王姬诵,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三年(公元前1043前1021年)。

    三任王:周康王姬钊,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六年(公元前1021前996年)。

    四任王:周昭王姬瑕,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年(公元前996前977年)。

    五任王:周穆王姬满,在位执政虚记五十六年(公元前977前922年)。

    六任王:周恭王姬伊扈,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三年(公元前922前900年)。

    七任王:周懿王姬坚,在位执政虚记九年(公元前900前892年)。

    八任王:周孝王姬辟方,在位执政虚记七年(公元前892前886年)。

    九任王:周夷王姬燮,在位执政虚记九年(公元前886前878年)。

    十任王:周厉王姬胡,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八年(公元前878前841年)。

    十一任王:周共伯姬和,在位执政虚记十四年(公元前841前828年)。

    十二任王:周宣王姬静,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七年(公元前828前782年)。

    十三任王:周幽王姬宫湦,在位执政虚记十二年(公元前782前771年)。

    西周王朝初都于丰京,周武王十三年(前1044)迁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县西沣河东岸斗门镇一带)。懿王五年(前895)迁都于槐里(今陕西兴平市东南),周宣王在位时,又将国都迁回镐京。

    西周王朝的统治区域大体是:东至今山东省,西至今甘肃省,南至今江淮流域及四川省,北至今内蒙古及辽宁省大部分地区。

    西周统治时期与周边各少数民族政权有着广泛的联系。

    西周的政治主要是奴隶主贵族的分封制,土地皆为王室所有,分封给诸侯的土地只有使用和管理的权力,没有私有权。

    西周的经济主要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农业包括耕种、渔猎,畜牧和饲养业。手工业有纺织、冶炼、酿造和制作等行业。西周的商业已经比较兴旺,商业交换的媒介(钱币)主要是贝和铜。

    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为犬戎(古族名,其国在今宁夏固原县北)所灭。

    此后,中国历史进入诸侯争霸时代。

第274章 西伯侯姬昌() 
在位起讫:公元前1102前1057年。

    生卒年:公元前1135前1057年。

    出生地:程邑(今陕西咸阳市东北)。

    立都:程邑(今陕西咸阳市东北)。

    迁都:丰京(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西沣河西)。

    年号:姬昌元年(庚子,前1101)。

    西伯侯姬昌,姓姬,名昌,号西伯侯、周文王。中国王族分封时代西周王朝的创始人。姬发的祖父是商侯姬季历,父亲是西伯侯姬昌(周文王)。

    姬昌的祖父是古公亶父,父亲是周侯姬季历(王季)。

    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名叫太伯,次子名叫仲雍,三子名叫季历。古公亶父偏爱少子季历,想把侯位传给他。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觉得很没面子,便共同商议假借为父亲上山采药为名,逃到了边远的荆蛮(今江苏无锡市和常熟市一带)。后来太伯被荆人立为国君,建立句吴国。太伯死后因无子传位于弟弟仲雍。姬仲雍就是后世吴国之祖。这样,古公亶父死后就将侯位传给了三子季历。

    姬昌生于商王武乙十三年(丙寅,前1135),他的母亲名叫太任。传说太任在梦中与一位巨人交合,因而怀孕,后来在猪圈解手时生下了姬昌。姬昌从小聪明好学,颇有心机,深得姬季历的喜爱。

    商王文丁十一年(己亥,前1102),周侯姬季历被商王子文丁囚禁死于狱中,他的儿子姬昌在西周国都程邑即位,以庚子年(前1101)为姬昌元年。姬昌始称周侯。

    姬昌即位后立誓要为父亲报仇。但是后来商王帝乙为了缓和商、周之间的矛盾,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姬昌,并封他为西伯侯,姬昌便打消了伐商的念头。在商王帝乙执政的二十六年时间里,商王朝与西周的关系一直保持良好。

    商王帝乙死后,传位给他的少子寿王。寿王就是纣王,他即位后不久就开始对各诸侯国的行动加以限制,引起各国的不满,商、周的关系也逐渐恶化。

    姬昌原本对商朝就怀有仇恨,借机便网罗一些文人学士和江湖游说之客,四处散布谣言,制造舆论,使商纣王的恶名传遍全国各地,天下人都认为商纣王是个昏君。

    当时北方有个诸侯名叫崇侯虎,他很讨厌姬昌这种背后整人的伎俩,便把此事报告给了商纣王。商纣王勃然大怒,立刻召姬昌入朝,把他逮捕后,囚禁在羑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北)。

    姬昌被关在狱中七年,后经多方斡旋,商纣王才放他回国。姬昌从此更加痛恨纣王。他出狱后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条抬高自己贬损纣王的妙计。他上表给纣王,愿意献洛水以西的土地,请商纣王废除“炮烙”之刑。纣王果然上当。于是天下人都骂纣王是贪婪残暴的昏君,颂扬姬昌是仁德无私的贤君。

    姬昌在舆论上首先击败了纣王,接着他又采用软硬兼施的手段迫使天下诸侯朝周。他一方面派遣一大批经过训练的政客前往各国游说,宣扬西伯侯姬昌的仁政和善举,骗取那些没有立场的诸侯倒向西周。另一方面却加大军事力量,对那些与西周为敌的诸侯进行无情的打击和镇压。

    帝辛十四年(前1062),他上表纣王取得“专征权”以后,便更加有恃无恐地出兵讨伐那些与西周为敌的诸侯国,先后灭掉了密国(今甘肃灵台县西)、耆国(又称黎国,今山西长治市西南)、邘国(今河南沁阳市西北)和崇国(今陕西西安市户县东)等数十个小国,其势力范围已经超过了商王朝。

    强大的势力已经使他不再满足于当西伯侯,而是要自立为王,与商纣王争夺天下。他下令在丰邑(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县西沣河西岸客省庄一带)修建城郭,建筑宫殿。

    帝辛十五年(庚辰,前1061)冬,西伯侯姬昌迁都于丰邑,自号文王。

    此后,西伯侯姬昌为了夺取商纣王的天下,使用“挖墙角”的策略,进一步瓦解商王朝的政权。他先后以各种手段把商王朝的一部分名臣良将弄到了西周。如商朝的老臣鬻子熊、散宣生、大夫辛甲等。

    正当西伯侯姬昌踌躇满志,准备大举进攻商王朝夺取天下的时候,却突发重病,医治无效,于商王帝辛十九年(甲申,前1057)冬天去世,在位执政前后共虚记四十六年,终年七十九岁。死后葬在毕邑周文王墓(今陕西咸阳市东北周陵乡),尊号周文王。

    姬昌在位年表

    前1101(庚子)元年

    前1100(辛丑)二年

    前1099(壬寅)三年

    前1098(癸卯)四年

    前1097(甲辰)五年

    前1096(乙巳)六年

    前1095(丙午)七年

    前1094(丁未)八年

    前1093(戊申)九年

    前1092(己酉)十年

    前1091(庚戌)十一年

    前1090(辛亥)十二年

    前1089(壬子)十三年

    前1088(癸丑)十四年

    前3847(甲寅)十五年

    前1086(乙卯)十六年

    前1085(丙辰)十七年

    前1084(丁巳)十八年

    前1083(戊午)十九年

    前1082(己未)二十年

    前1081(庚申)二十一年

    前1080(辛酉)二十二年

    前1079(壬戌)二十三年

    前1078(癸亥)二十四年

    前1077(甲子)二十五年

    前1076(乙丑)二十六年

    前1075(丙寅)二十七年

    前1074(丁卯)二十八年

    前1073(戊辰)二十九年

    前1072(己巳)三十年

    前1071(庚午)三十一年

    前1070(辛未)三十二年

    前1069(壬申)三十三年

    前1068(癸酉)三十四年

    前1067(甲戌)三十五年

    前1066(乙亥)三十六年

    前1065(丙子)三十七年

    前1064(丁丑)三十八年

    前1063(戊寅)三十九年

    前1062(己卯)四十年

    前1061(庚辰)四十一年

    前1060(辛巳)四十二年

    前1059(壬午)四十三年

    前1058(癸未)四十四年

    前1057(甲申)四十五年

第275章 周武王姬发(1)() 
在位起讫:公元前1057前1043年。

    生卒年:公元前1096前1043年。

    出生地:程邑(今陕西咸阳市东北)。

    立都:丰京(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西沣河西)。

    迁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西沣河东)。

    年号:周武王元年(乙酉,前1056)。

    周武王姬发,姓姬,名发,号武王。中国王族分封时代西周王朝首任王。

    姬发的祖父是商侯姬季历,父亲是西伯侯姬昌(周文王),母亲是姬昌的妃子太姒。

    姬发是西伯侯姬昌的次子,于商王帝乙六年(乙巳,前1096)出生在西周国都程邑。这一年也是西伯侯姬昌执政的第六年。姬昌的长子是伯邑考,初时被立为世子,后来因父亲姬昌被囚羑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北),他带着大量的珠宝往朝歌打点贿络,惹恼了商纣王,将他处死。伯邑考死后,姬昌获释归国,改立次子姬发为世子。

    商王帝辛十九年(甲申,前1057),周文王姬昌病死于丰京(即丰邑都城)宫中,世子姬发即位,号周武王。以乙酉年(前1056)为武王元年。

    姬发早年娶军师姜尚的女儿邑姜为妻,立为元妃。

    周武王元年,姬发拜军师姜尚为相父,并授以丹书(帝王行使权力的诏书)将军权都交给了他。

    周武王二年(丙戌,前1055),姬发的元妃邑姜(姜尚之女)生长子姬诵,立为世子。

    周武王三年(丁亥,前1054),黎国(子姓诸侯国,在今山西长治市黎城县东北)不听从西周命令,拒绝向西周纳贡。姬发十分恼怒,便命相父姜尚领兵征讨。黎国百姓拼死抵抗,终因国小力微,被西周军击败。西周军大肆屠杀黎国百姓,灭其国,将黎国百姓降为奴隶。

    周武王六年(庚寅,前1051),周武王闻商朝的内史大臣向挚与商纣王不和,便派人前往朝歌游说向挚,向挚经不住西周功名利禄的诱惑,决定弃商奔周,并把商朝的地图和一些重要文件交给了西周。

    周武王十年(甲午,前1047)秋,姬发率师东征,一路破关斩将,连续攻占了商朝数座城邑。冬十一月,西周军兵临黄河,一举攻下孟津(今河南洛阳市孟津县东北)。姬发在孟津大会天下诸侯,讨论灭商的方案。多数诸侯主张乘胜进军,一鼓作气灭掉商王朝。姬发却认为,商朝目前仍由那些忠臣执政,军队的力量也很强大,灭商的时机还不成熟,不可盲目进军。于是宣布罢兵,命各诸侯国的军队暂回本国,随时做好出征准备,听侯命令。

    姬发撤军后,派出大量间谍进入商都,采用各种手段施行离间活动。很快商王朝内部矛盾激化,比干、箕子等一班老臣在金殿上痛骂纣王。纣王一怒之下杀死了比干,把箕子关进监狱。微子吓得悄悄地逃走了。商朝掌管礼乐的乐官太师疵和少师疆也被西周间谍说服,带着家眷和乐器投奔了西周。商纣王众叛亲离,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姬发认为灭商的时机已到,便决定立即起兵东征。

    周武王十一年(乙未,前1046)春三月,姬发一面通知天下诸侯同时出兵赴孟津会师,共同讨伐商纣王,一面亲率军车三百乘、战将三千员,甲士四万五千人,用马车拉着父亲周文王的遗像,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出潼关一路东进。

    周武王的队伍刚出潼关,忽然路旁闯出两个满身灰土的人,他们气喘吁吁地拉住周武王的马,让他停止前进。

    姬发以为这是两个疯子,便命令士兵迅速将二人赶走。

    军师姜尚急忙拦住说:“慢,这两个人我认识,他们是孤竹国(今河北秦皇岛市昌黎县)的两个王子,叫作伯夷、叔齐,是着名的贤者,应该以礼待之,看他们说些什么。”

    姬发便装出笑脸,问两位贤者为何拦阻。

    伯夷说:“听说西伯侯以孝和仁德治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