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远古帝王谱-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6972(己酉)十八年
前6971(庚戌)十九年
前6970(辛亥)二十年
前6969(壬子)二十一年
前6968(癸丑)二十二年
前6967(甲寅)二十三年
前6966(乙卯)二十四年
前6965(丙辰)二十五年
前6964(丁巳)二十六年
前6963(戊午)二十七年
前6962(己未)二十八年
前6961(庚申)二十九年
前6960(辛酉)三十年
前6959(壬戌)三十一年
前6958(癸亥)三十二年
前6957(甲子)三十三年
前6956(乙丑)三十四年
前6955(丙寅)三十五年
第31章 伏案(中央氏3)()
在位起讫:公元前6955前6931年。
生卒年:公元前6987前6931年。
出生地:中河(今河南洛阳市洛宁县中河乡)。
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北)。
年号:伏案元年(丁卯,前6954)。
伏案,女,姓风,名伏案,号中央氏。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二十二任帝。大伏羲氏族中央氏执政的三任帝。
伏案于节触三年(甲午,前6987)出生在中央氏的都城(活动中心)中河。她的祖辈是中央氏首任帝象伟,母辈是中央氏二任帝节触。她少年时代便一直跟随在姑母帝节触身边,耳濡目染了许多政务大事。她天资聪颖,虚心好学,加上帝节触有意对她进行培养,所以她在十几岁时,便开始帮助帝节触处理一些政务上的大事。帝节触对她的工作十分满意,晚年时便推举她为帝位继承人,让她代理朝政。
公元前6955年,中央氏二任帝节触病死后,伏案正式即帝位。
伏案即位后仍都于象城。以丁卯年(前6954)为伏案元年。
由于史料缺失,伏案执政期间的事迹不详。
伏案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五年(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卒于伏案二十四年(庚寅,前6931),终年五十七岁。
伏案死后,遗体埋葬在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伏案。
伏案在位年表
前6954(丁卯)元年
前6953(戊辰)二年
前6952(己巳)三年
前6951(庚午)四年
前6950(辛未)五年
前6949(壬申)六年
前6948(癸酉)七年
前6947(甲戌)八年
前6946(乙亥)九年
前6945(丙子)十年
前6944(丁丑)十一年
前6943(戊寅)十二年
前6942(己卯)十三年
前6941(庚辰)十四年
前6940(辛巳)十五年
前6939(壬午)十六年
前6938(癸未)十七年
前6937(甲申)十八年
前6936(乙酉)十九年
前6935(丙戌)二十年
前6934(丁亥)二十一年
前6933(戊子)二十二年
前6932(己丑)二十三年
前6931(庚寅)二十四年
第32章 曲秦(中央氏4)()
在位起讫:公元前6931前6896年。
生卒年:公元前6962前6896年。
出生地:中河(今河南洛阳市洛宁县中河乡)。
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北)。
年号:曲秦元年(辛卯,前6930)。
曲秦,女,姓风,名曲秦,号中央氏。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二十三任帝。大伏羲氏族中央氏执政的四任帝。
曲秦于节触二十八年(己未,前6962)出生在中央氏的都城(活动中心)中河。她的祖辈是中央氏二任帝节触,母辈是中央氏三任帝伏案。曲秦在故乡中河长大,少年时因聪明能干,被姨母帝伏案看中把她带入伏羲女娲政权的都城象城。帝伏案让她学习政务,了解氏族内外的一些大事,熟悉各部落的一些基本情况。曲秦是个乖巧的女孩,对帝伏案的教导言听计从,很快便博得了帝伏案的宠爱和信任。二十岁时,她便开始帮助帝伏案处理一些政务上的事情。帝伏案对她的表现也十分满意,认为她是可造之才,旋即向各部落推举她为帝位继承人,各部落均无异议。于是,曲秦便成了伏羲女娲氏政权帝位的合法继承人。
公元前6931年,中央氏三任帝伏案病逝于国都象城,曲秦正式即帝位。
曲秦即位后仍立都于象城。以辛卯年(前6930)为曲秦元年。
由于史料缺失,曲秦执政期间的事迹不详。
曲秦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六年(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卒于曲秦三十五年(乙丑,前6896),终年六十七岁。
曲秦死后,遗体埋葬在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曲秦。
曲秦在位年表
前6930(辛卯)元年
前6929(壬辰)二年
前6928(癸巳)三年
前6927(甲午)四年
前6926(乙未)五年
前6925(丙申)六年
前6924(丁酉)七年
前6923(戊戌)八年
前6922(己亥)九年
前6921(庚子)十年
前6920(辛丑)十一年
前6919(壬寅)十二年
前6918(癸卯)十三年
前6917(甲辰)十四年
前6916(乙巳)十五年
前6915(丙午)十六年
前6914(丁未)十七年
前6913(戊申)十八年
前6912(己酉)十九年
前6911(庚戌)二十年
前6910(辛亥)二十一年
前6909(壬子)二十二年
前6908(癸丑)二十三年
前6907(甲寅)二十四年
前6906(乙卯)二十五年
前6905(丙辰)二十六年
前6904(丁巳)二十七年
前6903(戊午)二十八年
前6902(己未)二十九年
前6901(庚申)三十年
前6900(辛酉)三十一年
前6899(壬戌)三十二年
前6898(癸亥)三十三年
前6897(甲子)三十四年
前6896(乙丑)三十五年
第33章 随秦(中央氏5)()
在位起讫:公元前6896前6871年。
生卒年:公元前6923前6871年。
出生地:中河(今河南洛阳市洛宁县中河乡)。
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北)。
年号:随秦元年(丙寅,前6895)。
随秦,女,姓风,名随秦,号中央氏。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二十四任帝。大伏羲氏族中央氏执政的五任帝。
随秦于曲秦八年(戊戌,前6923)出生在中央氏部落的都城(活动中心)中河。她的祖辈是中央氏三任帝伏案,中央氏四任帝曲秦是她的姨母(也作姑母)。随秦是在她的故乡中河长大的,从小能言善辩,十分乖巧,深得姨母曲秦的宠爱,便把她留在了自己的身边。后来曲秦即位称帝,便把她带进帝都象城。让她学习各种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熟悉政务,了解氏族内外的一些重大事情,掌握大伏羲氏族各部落的一些基本情况。随秦素有野心,觊觎帝位已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她对帝曲秦的教导言听计从,很快便博得了帝曲秦的宠爱和信任。二十岁时,她便开始帮助帝曲秦处理一些政务上的事情。帝曲秦对她的表现也十分满意,认为她是可造之才,旋即向各部落推举她为帝位继承人,各部落均无异议。于是,随秦便成了伏羲女娲政权帝位的合法继承人。
公元前6896年,中央氏四任帝曲秦病逝于帝都象城,随秦正式即帝位。
随秦即位后仍立都于象城。以丙寅年(前6895)为随秦元年。
随秦执政期间,早期尚好。到了晚期,她开始堕落,一味地追求个人享乐,好逸恶劳,疏于国事,氏族各部落出现了混乱。许多族民对中央氏的统治产生了不满情绪,有的甚至暗中对帝随秦恶意地诅咒和漫骂。没过多久,帝随秦便在族人的漫骂声中病死于帝都象城。
随秦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六年(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卒于随秦二十五年(庚寅,前6871),终年五十三岁。
随秦死后,遗体埋葬在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随秦。
随秦在位年表
前6895(丙寅)元年
前6894(丁卯)二年
前6893(戊辰)三年
前6892(己巳)四年
前6891(庚午)五年
前6890(辛未)六年
前6889(壬申)七年
前6888(癸酉)八年
前6887(甲戌)九年
前6886(乙亥)十年
前6885(丙子)十一年
前6884(丁丑)十二年
前6883(戊寅)十三年
前6882(己卯)十四年
前6881(庚辰)十五年
前6880(辛巳)十六年
前6879(壬午)十七年
前6878(癸未)十八年
前6877(甲申)十九年
前6876(乙酉)二十年
前6875(丙戌)二十一年
前6874(丁亥)二十二年
前6873(戊子)二十三年
前6872(己丑)二十四年
前6871(庚寅)二十五年
第34章 晁安(伏羲氏13)()
在位起讫:公元前6871前6856年。
生卒年:公元前6902前6856年。
出生地:密城(今河南郑州新密市)。
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北)。
年号:晁安元年(辛卯,前6870)。
晁安,男,姓风,名晁安,号伏羲氏。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二十五任帝。大伏羲氏族纯血缘伏羲氏执政的十三任帝。
晁安于曲秦二十九年(己未,前6902)出生在伏羲氏的都城(政治活动中心)密城。
伏羲女娲政权第二十四任帝随秦的末年,帝随秦晚节不保,一味地追求个人享乐,好逸恶劳,疏于国事,逐渐走向堕落,使大伏羲氏族各部落出现了混乱。乱世多灾,国家多难,全国各种自然灾害频频发生,部分地区受灾严重,一些受灾的居民被迫逃离家园,他们流离失所,不得不流落四方,讨要谋生。他们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央氏衰落和帝随秦无道造成的。许多族民对中央氏的统治产生了强烈的不满,诅咒和漫骂帝随秦,要求中央氏交出执政权,改选贤能者为帝。帝随秦十分恼火,但却又无可奈何,一时急火攻心,身染重病,不久便一命呜呼了。
帝随秦死后,大伏羲氏族更加混乱了。各部落大酋长都想争夺执政权,相互间剑拔弩张,局势非常紧张。栗陆氏、骊连氏、尊卢氏、赫胥氏、祝融氏、混沌氏等几个势力强大的部落都想称帝。在这种情况下,只好由纯血缘伏羲氏的大酋长来主持政务,讨论由哪个部落来执政。但争执了很久也没有结果,各部落大酋长互不相让,唇枪舌剑,据理力争。最后大家一致同意继续由纯血缘伏羲氏来执政。这样,伏羲氏的大酋长晁安便被推上了帝位。
公元前6871年秋天,晁安正式即位称帝,成为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二十五任帝。
晁安即位后,仍立都于象城。以辛卯年(前6870)为晁安元年。
晁安是一个头脑简单有勇无谋的人,根本不懂得什么治国之道。而且贪吃好色,处理问题完全凭借自己的主观好恶。当时栗陆氏的大酋长伏安是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他对她一见钟情,千方百计讨好她。而伏安又是一位精明能干野心勃勃的女人,她很快掌握了晁安的短处,便利用自己的魅力完全征服了他。没过多久,帝晁安便把栗陆氏的大酋长伏安调入帝都,让她主管朝政。数年后,伏安利用帝晁安授予她的权力,很快控制了整个大伏羲氏族,完全架空了帝晁安。她觉得帝晁安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准备将他害死。
晁安十五年(乙巳,前6856)春天,栗陆氏的大酋长伏安邀请帝晁安前往砀山打猎,帝晁安欣然前往。他哪里知道他此行走的却是一条不归路。为了权力,他心爱的女人早已对他动了杀机。当他们高高兴兴地站在一处悬崖边上欣赏山中风景时,伏安乘帝晁安不备,突然将他推下了悬崖。崖下到处都是乱石,帝晁安被摔得脑浆迸裂而死。
晁安在位执政虚记十六年(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卒于晁安十五年(乙巳,前6856),终年四十七岁。
晁安死后,遗体埋葬在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晁安。
晁安在位年表
前6870(辛卯)元年
前6869(壬辰)二年
前6868(癸巳)三年
前6867(甲午)四年
前6866(乙未)五年
前6865(丙申)六年
前6864(丁酉)七年
前6863(戊戌)八年
前6862(己亥)九年
前6861(庚子)十年
前6860(辛丑)十一年
前6859(壬寅)十二年
前6858(癸卯)十三年
前6857(甲辰)十四年
前6856(乙巳)十五年
第35章 伏安(栗陆氏1)()
在位起讫:公元前6856前6826年。
生卒年:公元前6890前6826年。
出生地:栗城(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古城)。
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
年号:伏安元年(丙午,前6855)。
伏安,女,姓风,名伏安,号栗陆氏。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二十六任帝。大伏羲氏族栗陆氏执政的首任帝。
伏安于随秦六年(辛未,前6890)出生在栗城。栗城是栗陆氏的活动中心。栗陆氏也是大伏羲氏族风姓的一个分支,主要活动在今黄河以南开封市以东,其中心地在商丘市的夏邑县一带,东北靠近安徽省的砀山。伏安从小聪明,而且勇武过人,善于打猎。她从小练就一手投石打鸟的本领,能用精巧的石块击落空中的飞鸟,弹无虚发,百发百中,深受族人称赞。据说她能独自入山与野兽搏斗,每次都能全身而退。她的机智勇敢赢得了全族的信任,在她十八岁的时候,便被推选为栗陆氏的大酋长。
伏安二十岁时,伏羲女娲政权的二十四任帝随秦治国不利,大伏羲氏族出现了混乱,各部落大酋长都在争夺帝位。伏安看见这种状况,心生一计。立刻提出推举纯血缘伏羲氏的晁安为帝。她的建议得到了各部落大酋长的响应,于是,伏羲氏的大酋长晁安便被推举为帝。继而,她利用了晁安好色的弱点,主动和他接近,并且与其私通,从而取得了晁安的信任,逐渐把执政权掌握到她的手上,最终完全架空了帝晁安。
公元前6856年,她为了夺取帝位,设计把帝晁安骗入山中,乘其不备,将他推下山崖摔死。接着她假作悲伤地向族人宣布,说帝晁安不慎失足落崖遇难而死,并亲自为他举办了隆重的葬礼。葬礼之后,她便堂而皇之地坐上了帝位。
伏安即位后,勤政爱民,认真治理国家,得到了大伏羲氏族各部落的好评。各部落之间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社会风气良好。
伏安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一年(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卒于伏安三十年(乙亥,前6826),终年六十五岁。
伏安死后,遗体埋葬在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伏安。
伏安在位年表
前6855(丙午)元年
前6854(丁未)二年
前6853(戊申)三年
前6852(己酉)四年
前6851(庚戌)五年
前6850(辛亥)六年
前6849(壬子)七年
前6848(癸丑)八年
前6847(甲寅)九年
前6846(乙卯)十年
前6845(丙辰)十一年
前6844(丁巳)十二年
前6843(戊午)十三年
前6842(己未)十四年
前6841(庚申)十五年
前6840(辛酉)十六年
前6839(壬戌)十七年
前6838(癸亥)十八年
前6837(甲子)十九年
前6836(乙丑)二十年
前6835(丙寅)二十一年
前6834(丁卯)二十二年
前6833(戊辰)二十三年
前6832(己巳)二十四年
前6831(庚午)二十五年
前6830(辛未)二十六年
前6829(壬申)二十七年
前6828(癸酉)二十八年
前6827(甲戌)二十九年
前6826(乙亥)三十年
第36章 起望(栗陆氏2)()
在位起讫:公元前6826前6801年。
生卒年:公元前6857前6801年。
出生地:栗城(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古城)。
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
年号:起望元年(丙子,前6825)。
起望,女,姓风,名起望,号栗陆氏。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二十七任帝。大伏羲氏族栗陆氏执政的二任帝。
起望于晁安十四年(甲辰,前6857)出生在栗陆氏的活动中心栗城。栗陆氏首任帝伏安是她的姨母(亦作姑母),她是伏安的外甥女(亦作侄女)。当时虽然已经有了对偶婚家庭,但因为是以女性为主体的婚姻,外部落的男人很少有人长时间留下来。这些所谓的丈夫,陪伴妻子的时间,多则数月,少则几日。由于男人的频繁更换,大多数孩子都不知道父亲是谁,他们只知道有母亲、姨母和舅父。起望的母亲只是栗陆氏部落的一名普通女子,她和帝伏安是同代姐妹。帝伏安没有孩子,起望从小聪明伶俐,深得姨母的喜欢,姨母便把她留在了自己的身边,认做了女儿。并让她跟随自己学习政务,掌握治国之道,有意对她进行多方面的培养。
帝伏安晚年时宣布立起望为帝位继承人。这件事曾引起栗陆氏内部的一番争议。当时族中还有一位才华出众的男青年,许多族人都拥护他,建议立他为帝位继承人。但是帝伏安却坚决反对,她认为:男人好色、贪利、忘义、没有责任心,不适合当一国之主;只有女人掌管天下,国家才能兴旺,社会才能发展。在她的坚持下,起望终于获得了帝位继承人的权力。
公元前6826年,栗陆氏首任帝伏安去世,起望正式即位称帝。
起望即位后,仍立都于象城,以丙子年(前6825)为起望元年。
由于先帝伏安在世时打下的良好基础,起望执政期间并没有花费多少心血去治理国家。大伏羲氏族依然是天下太平,人民照旧安居乐业。
起望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六年(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卒于起望二十五年(庚子,前6801),终年五十七岁。
起望死后,遗体埋葬在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起望。
起望在位年表
前6825(丙子)元年
前6824(丁丑)二年
前6823(戊寅)三年
前6822(己卯)四年
前6821(庚辰)五年
前6820(辛巳)六年
前6819(壬午)七
前6818(癸未)八年
前6817(甲申)九年
前6816(乙酉)十年
前6815(丙戌)十一年
前6814(丁亥)十二年
前6813(戊子)十三年
前6812(己丑)十四年
前6811(庚寅)十五年
前6810(辛卯)十六年
前6809(壬辰)十七年
前6808(癸巳)十八年
前6807(甲午)十九年
前6806(乙未)二十年
前6805(丙申)二十一年
前6804(丁酉)二十二年
前6803(戊戌)二十三年
前6802(己亥)二十四年
前6801(庚子)二十五年
第37章 河圭(栗陆氏3)()
在位起讫:公元前6801前6732年。
生卒年:公元前6828前6732年。
出生地:栗城(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古城)。
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
年号:河圭元年(辛丑,前6800)。
河圭,女,姓风,名河圭,号栗陆氏。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二十八任帝。大伏羲氏族栗陆氏执政的三任帝。
河圭于伏安二十八年(癸酉,前6828)出生在栗陆氏的活动中心栗城。她是栗陆氏二任帝起望的外甥女,是在栗城中长大的。少年时代便关心国家大事、关注人民疾苦,热爱公益事业,时常做一些修桥补路助人为乐的好事,深受族人的赞扬。帝起望晚年时,栗陆氏族人一致推举河圭为帝位继承人。
公元前6801年,栗陆氏二任帝起望去世,栗陆氏族人拥戴河圭坐上了帝位,大伏羲氏族各部落也都表示认同。
河圭即位后,仍立都于象城。以辛丑年(前68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